紋樣課件系列7篇

字號: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如果還沒有準備好,就需要注意了。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是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因此如何編寫出讓自己滿意的教案和課件非常重要。本文整理了關于“紋樣課件”的知識點,相信對您有所幫助!
    紋樣課件【篇1】
    為實現(xiàn)上述教學設想,我主要從以下環(huán)節(jié)開展教學活動。
    1、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讓學生欣賞花,融入到花的世界中,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花,感受花的美麗,花不僅帶給我們芳香,還美化了我們的環(huán)境,讓世界變得五彩繽紛!
    2、對比大自然中的花和物品上的花有什么不同。對比中總結出紋樣的定義。然后通過問題引導讓學生掌握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紋樣的變形,是在寫生的基礎上經過整理,再運用簡化、添加、夸張、幾何形等手法完成的。二是紋樣的裝飾,利用點線面,以及點線面的綜合運用進行裝飾。
    3、讓學生在對比中總結出什么是適合紋樣,什么是單獨紋樣,然后借助骨式對比發(fā)現(xiàn)單獨紋樣分為對稱式和均衡式兩種。
    五、課堂評價
    本節(jié)課我主要從三方面來進行評價。首先,評價學生是否了解傳統(tǒng)花卉紋樣的造型與裝飾特點。其次,評價學生是否做到了勤于觀察、善于借鑒、精于制作、學以致用。第三,評價學生的作業(yè),看學生能否熟練地運用變形與裝飾手法設計一個對稱的或者均衡的單獨紋樣。
    紋樣課件【篇2】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比~圣陶的這一句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教師的重要任務“不僅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因此,對于學生的學法指導在教學中顯得尤其重要,我的做法是:
    1、引導合作探究: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讓學生掌握二方連續(xù)紋樣的四種基本骨式,在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先運用課件出示了多幅不同骨式的二方連續(xù)紋樣,讓學生進行討論
    (1)、這四幅二方連續(xù)紋樣分別是以怎樣的規(guī)律排列的?
    (2)、如果用箭頭來表現(xiàn)的話,你覺得應該怎樣表示呢?
    等學生討論結束以后由每個小組選派一個代表上來匯報。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每個學生都能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由于學生是自己經過“觀察—思考—討論”這樣的過程找到的答案,所以對這一知識會有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解。這樣即讓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又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2、學生參與多種評價方式:
    在本課的評價過程中,我采用學生自評、互評為主,教師簡評為輔的方式進行評價活動。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設計思路與想法然后同學之間互相提建議最后由教師進行簡短的評價。這樣把空間盡可能多地留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評價活動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鍛煉、欣賞水平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培養(yǎng),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欣賞范圖:
    教師運用課件,展示欣賞圖片,使學生欣賞美麗的圖片,受到美的熏陶,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討論研究規(guī)律
    (三)、嘗試練習、探求制作方法
    布置作業(yè):每人用學到的二方連續(xù)紋樣的知識來裝飾藝術節(jié)舞臺.
    紋樣課件【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設計·應用”課程之一,了解紋樣的基本知識,掌握其圖案裝飾的一般規(guī)律,知道紋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應會運用以前學過的點、線、面等裝飾方法和夸張、變形、省略等變化方法來對紋樣進行裝飾。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在生活中,有許多漂亮的圖案和紋樣裝飾并美化著我們的生活。這些圖案是設計師們怎樣想到和設計的呢?本課教材圖例中,出示了玫瑰花圖案的演變過程,它能引導學生了解紋樣的變化過程,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材中展示了對稱式、均衡式的兩幅紋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課前準備一些紋樣的圖片,學生欣賞交流并歸納單獨紋樣的骨架結構以及它們的特點;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骨架結構的不同所帶來的視覺效果的區(qū)別。第5頁欣賞各種紋樣在不同地方的應用,主要讓學生了解紋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相對5 年級學生來說,欣賞學生作品,更淺顯易懂。貴州布依族婦女在制作蠟染,教師可視為拓展部分,教師可以根據各個地區(qū)的一些和紋樣有關的特色進行拓展(如四川地區(qū),可欣賞羌繡、蜀錦)。
    這一課是結合學生所掌握的圖案構成和色彩知識,進行設計單獨紋樣。學生已經學過一些簡單的圖案知識和大部分的色彩理論知識,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本課的學習應很快能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思路:
    欣賞一些有紋樣的生活用品,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欣賞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可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通過學生對玫瑰花紋樣變化過程的了解,讓學生掌握紋樣的寫生變化過程。在欣賞中了解單獨紋樣的骨架結構,感受他們的不同美感。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體驗等方法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紋樣變化的技法。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欣賞、感受和表現(xiàn),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繪畫表現(xiàn)能力。
    教學建議:
    教學一
    (一)導入新課
    欣賞生活中利用紋樣裝飾的生活用品。(初步感受紋樣的美感。)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板書課題:美麗的紋樣。
    (二)課件欣賞,探究紋樣
    1.課件展示大自然的花卉和圖案中的花卉,形成對比。
    交流:花卉紋樣的變化過程。
    教師小結:變化方法要經過夸張變形來表現(xiàn)。
    2.欣賞單獨紋樣,了解單獨紋樣的骨架結構。
    3.構思、設計單獨紋樣。
    (三)學生作業(yè)
    1.利用紋樣的繪制方法,設計單獨紋樣。
    2.可以用繪畫、粘貼等形式制作。
    (四)展示作品
    1. 學生互相評價。
    2. 教師點評、小結。
    (五)課堂延伸
    課后請同學們嘗試用電腦畫圖軟件,制作單獨紋樣。
    教學二
    (一)激趣導入
    分組欣賞和交流學生課前準備的生活用品, 了解紋樣的形狀、作用,感受紋樣的美。
    (二)感知探究
    1.課件欣賞,找一找單獨紋樣的技法有哪些?
    2.小組間互相學習交流單獨紋樣的變化過程和骨架結構。
    (三)學生實踐操作
    設計一個單獨紋樣,表現(xiàn)形式不限。
    (四)作業(yè)展評
    選組內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評價。
    評出“小小設計獎”“小小創(chuàng)意獎”。
    (五)課堂延伸
    1.今天我們設計的紋樣你準備把它用在哪兒?
    2.學生欣賞連續(xù)紋樣,簡單了解。
    評價建議:
    1.能否運用點、線、面完成單獨紋樣的設計。
    2.能否用不同的技法表現(xiàn)紋樣。
    3.能否表達自己創(chuàng)作的紋樣所要運用到的地方。
    頻道小編推薦: |
    紋樣課件【篇4】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常用的色彩畫工具。
    (教師)課件、范作(色彩的裝飾變化作品)等。
    教學過程
    1.設計。
    (1)評畫:評一評前一節(jié)好、中、差三檔水平的作業(yè),師生共評。
    (2)教師:指出普遍性作業(yè)存在的問題,表揚設計獨特、美觀的作業(yè)。
    2.構法。
    (1)欣賞學生資料和教師的作品:請學生說說這些作品的色彩裝飾特點和涂色的技巧。
    (2)學生交流,教師。
    (4)學生介紹自己帶的色彩畫材料,以及準備創(chuàng)作哪種色調的色彩裝飾的構思。
    (5)指名學生介紹創(chuàng)作思路,師生評議并作適當的補充。
    3.學生創(chuàng)作。
    (1)創(chuàng)作意見:盡量考慮工具材料的特性,使作品完善;構圖飽滿,富有創(chuàng)意;給作品起一個合適的名字,要把自己的名字設計進去。
    (2)教師巡視指導,共同合作。
    4.拓展延伸。
    (1)學生作品完成后,在教室周圍張貼作品,并填寫教師發(fā)給學生的一張問卷調查表。
    (2)教師組織學生根據調查表進行自評和互評。
    (3)課內。
    紋樣課件【篇5】
    大班紙趣教案:《樹葉紋樣》
    活動目標:
    1.練習三角紋樣的折法及準確流暢地沿弧線剪紙的技巧。
    2.知道對折時邊角要對齊。
    活動準備:
    折紙、剪刀、鉛筆、大樹掛圖一幅、音樂《小樹葉》。
    活動重點:
    畫好樹葉紋樣,能準確流暢地沿弧線剪。
    活動難點:
    注意對折時邊角要對齊。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小朋友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是春天的?(幼兒回答)下面我們來聽一首歌好不好?(好)
    (2)師:剛才我們聽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小樹葉》小樹葉的媽媽是誰呀?(大樹)老師今天也為小朋友帶來了一棵大樹媽媽,這棵大樹媽媽和小朋友以前見過的大樹有什么不同?(沒有樹葉)
    師:對,春天到了,大樹媽媽的身邊還沒有寶寶,很孤單,那我們來幫大樹媽媽剪一些樹葉寶寶好嗎?
    (3)教師出示一些剪好的樹葉,讓幼兒欣賞,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示范講解,并出示步驟圖
    (1)先把正方形紙對邊折,折成長方形。
    (2)然后把長方形的一角(右角)向前折,再把另一角(左角)向后折,折成三角形狀。
    (3)畫出需要剪的樹葉紋樣,再標出陰影部分。
    (4)陰影部分。
    (5)打開時要小心,不要撕破
    3.教師示范操作,幼兒觀察。
    (1)教師在投影儀下示范操作。
    (2)幼兒操作(在幼兒操作前,教師提醒幼兒用剪的安全及注意衛(wèi)生)(聽音樂,教師來回指導)
    (3)可以讓幼兒自己設計樹葉紋樣,剪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樹葉。
    (4)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把剪好的樹葉寶寶送到大樹媽媽身邊。
    (5)小結:小朋友把大樹媽媽打扮的真漂亮,大樹媽媽非常感謝小朋友,我們幼兒園也有許多大樹,現(xiàn)在是春天了,大樹也開始長出嫩葉,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春天的落樹葉好嗎?
    紋樣課件【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尋找運用生活中、大自然中物體的材質美、肌理美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運用拓印紋樣剪貼畫面形象的方法步驟。
    難點:指導學生巧妙地運用拓印紋樣的肌理和色彩。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拓印生活中、大自然中各種物體的肌理紋樣4張,64開紙大小。課件。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30分鐘。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的拓印紋樣。
    2、欣賞電腦課件中的圖片。
    (1)想一想圖片有什么特點?分析比較作品與紋樣的關系。課本上三幅范圖用了哪些拓印紋樣?(學生討論發(fā)言)
    (2)在剪貼畫中,你認為哪些紋樣用得好用得巧?(學生討論發(fā)言)
    (3)在剪貼畫中,你認為哪些色彩搭配得好?(學生討論發(fā)言)
    (4)教師總結:
    利用拓印紋樣剪貼藝術形象是這些圖片的特點;運用拓印紋樣上的自然花紋和生活中常見物體上的花紋使剪貼畫更具有特別的用筆畫不出的意味;三幅范圖分別用了“卵石路”紋樣、花玻璃紋樣、竹筐紋樣、樹葉紋樣、梳子紋樣、三夾板木紋、塑料筐紋樣。
    3、制作方法指導。
    (1)教師描述畫面內容并板書:
    草地上有一棵大樹,遠處的幾棵樹看不到樹干,比房子還矮,天上有太陽,天氣真好。
    (2)學生根據上面的內容選擇自己手中的拓印紋樣剪形。
    (3)剪出了形的同學舉手,按先后順序上講臺貼在一張彩色底紙上,組合成一幅風景畫。
    (4)教師提出修改意見,稍作調整。
    (5)學生發(fā)言,總結制作方法。
    (6)教師總結制作方法并板書:想(構思)――剪(造型)――貼(成畫)
    4、作業(yè)要求。
    巧妙地利用合適的拓印紋樣,剪貼組拼成畫面。
    5、小結。
    作業(yè)展示,講評。
    紋樣課件【篇7】
    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情況,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1、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法:學生在一種情境氛圍中接受知識效果最好,通過創(chuàng)設與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學生輕松的掌握知識。讓學生融入到花的世界中,感受花的美麗,花不僅帶給我們芳香,還美化了我們的環(huán)境,讓世界變得五彩繽紛!
    2、觀察、對比法:這是我在本課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有六個問題是采用這個方法解決的',(1)大自然中的花與物品上的花有什么不同。(2)紋樣變形的過程。(3)紋樣裝飾利用哪些不同的元素。(4)元素相同,但形狀、大小、粗細、排列方式有哪些不同。(5)適合紋樣和單獨紋樣的不同。(6)均衡式和對稱式在結構上的不同。對比法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思維的主動性,是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
    3、直觀演示法:這在美術課中最常用的方法,紋樣的變形與裝飾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運用直觀演示代替單純的說教和憑空想象,讓學生更直觀的學習總結變形和裝飾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