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設計大全簡短6篇

字號:

教案設計大全簡短 篇1
    教學目標:
    1、感受理解小說中體現(xiàn)的“人性美”。
    2、品味學習小說中詩一般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描寫和細致含蓄的心理刻畫
    教學步驟:
    1、導入 新課:真正的藝術應當經(jīng)得起兩樣東西的檢驗:一是縱向的生命力,那種產生時轟轟烈烈,經(jīng)行中卻經(jīng)不起時間跨躍和時代洗禮的東西,絕非真正的藝術;二是橫向的美感效應,即無論是誰,無論你從哪一個角度去審視它,它都能像水晶石一樣熠熠生輝,使你能從中獲取你所需要的東西,從而產生愉悅人心的美感效應。沈從文的正是這樣一篇美文,自它問世以來,對它的評論便接踵而來,有人贊它為“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譏之為“有意回避尖銳的社會矛盾”。70多年來,經(jīng)過歷史浪潮的千淘萬洗,人們漸漸認識到是一顆閃光的金砂。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部作品。
    (投影、配樂、朗誦)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有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只黃狗……”
    這就是沈從文筆下的,小說寫的就是這戶人家的故事,其中的“女孩”名叫翠翠。她是怎樣的姑娘呢?
    (投影,女生朗讀)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鹿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
    這就是翠翠。小說中天保、儺送這兩兄弟都愛上了她,不禁為愛情展開了競爭,按當?shù)亓曀?,要在大月亮的晚上用歌聲向姑娘求愛,陰歷十四到了,月亮也快圓了,我們的課文中的故事便是從這兒開始的。
    2、整體把握,梳理情節(jié):
    課前大家已自讀了課文,下面我們思考兩個問題:
    (投影)
    (1)課文三節(jié)內容有沒有一個中心事件?
    (2)圍繞這個中心事件,三節(jié)內容具體寫了什么?
    (同學們討論發(fā)言)
    明確:
    A、節(jié)選的三節(jié)內容都是圍繞一個中心事件來寫的,中心事件是“聽歌”。
    B、三節(jié)內容具體寫的是:
    第一節(jié):十四的晚上祖父與翠翠聽歌的情景。
    第二節(jié):十五的白天祖父進城鼓勵大佬繼續(xù)唱歌,卻意外得知唱歌的是二佬。
    第三節(jié):十五的晚上祖父與翠翠聽歌的情景。
    3、深入研讀,把握旨趣:
    欣賞需要有一種獨特的眼光,它不同于一般小說以情節(jié)取勝,它向我們展示的是美。
    沈從文說:“美字筆畫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認識;愛字雖人人認識,可是真懂得它意義的卻很少?!?BR>    沈從文的就是用湘西的青山綠水,古樸純厚的世俗人情,來表現(xiàn)一種質樸的愛和人性的美,我們一起來發(fā)現(xiàn)美、展示美、品味美。
    板書設計:
    青山綠水的鄉(xiāng)土氣息 ———— 景美
    翠翠純真的初戀之情
    祖孫相依為命的親情 ———— 情美
    邊民純樸的風情
    翠翠:純真美麗、淳樸善良
    爺爺:仁厚慈善、堅毅自忍 ———— 人美
    天保:豪爽、慷慨大度
    教案設計大全簡短 篇2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認清讀音、分析字型、正確書寫;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雨中、雨后的樂趣。
    學習重點:1.掌握本課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難點:從雨中體會快樂
    教法指導:談話法、演示法
    學法指導:朗讀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小黑板、錄音機
    教學時間:2 課 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輔助教學
    初識本課生字 出示寫有本課生字詞的小黑板(檢查預習) 認讀
    組詞 小黑板
    學習生字 你在哪里還見過這些字?
    說一說你怎么理解這些字的
    指導書寫
    重點:嫩、赤、傲 學生自由發(fā)言
    自由說
    小組學習:自己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
    匯報
    鞏固理解 指名進行聽寫 聽寫
    帶讀
    練寫
    第 二 課 時
    教學內容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輔助教學
    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下雨時見到什么比較有趣的事嗎?
    板書課題 1.自由來說說
    出示錄音,整體感知 1.出示錄音
    2.指名讀 2.錄音
    3.自由讀,讀準字音
    4.自己喜歡哪一句就讀哪一句 放本課錄音
    感受雨后的快樂 指導看圖
    你在雨中的感受是什么呢?
    小哥哥為什么那么高興?小妹妹也希望自己摔一跤呢?
    指導背誦 1.觀察圖畫
    2.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3.同桌之間分角色朗讀
    4.練習背誦全文
    擴展活動 練習寫一寫你自己發(fā)生在雨中或雨后的事情
    教案設計大全簡短 篇3
    課 題: 21、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
    2、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古詩,初知詩意。
    3、能用自己的思維,理解詩句的意思。
    (二)能力訓練
    1、通過看圖,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思想教育
    1、通過學習古詩,品味古詩,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教學難點:對詩的意境理解。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
    板書設計:
    21、古詩三首
    空山幽靜(以動襯幽靜)
    深林幽暗(以光襯幽暗)
    鱸魚美
    風波里
    蒼山、白屋
    柴門、犬、夜歸人
    教后感想: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古詩《鹿柴》
    教學要求:
    1、理解《鹿柴》的意思,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美。
    2、朗讀、背誦《鹿柴》。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詩《鹿柴》(板書課題)。
    二、教學古詩。
    1、自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反復讀詩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3、請幾個學生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4、反復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描述的意境。
    ⑴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⑵詩中沒有寫林子里靜寂、幽暗,只寫了人語響、返景、復照,怎么會給人以幽靜的感覺呢?
    ⑶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⑷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象給你怎樣的感覺呢?
    三、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1、指導朗讀,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2、試著背誦詩歌。
    3、全班齊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江上漁者》
    教學要求:
    1、借助注釋理解詩意,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對勞動者的同情,對不勞而獲者的諷刺。
    2、學會生字新詞。
    3、背誦詩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以前,我們學習了幾首寫勞動人民生活痛苦的詩歌,記得哪些,背一背。
    2、今天我們再學一首寫漁民生活的詩歌。(板書:江上漁者)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理解詞語。
    三、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讀通讀順。
    2、再自由讀古詩,讀準節(jié)奏。
    3、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⑴學生自學。
    ⑵學生交流。
    ⑶學生匯報。
    ⑷師歸納。
    4、生講詩意。
    5、師指導生再說詩意。
    6、指導朗讀
    四、背誦古詩。
    五、小結。
    《江上漁者》表達了對勞動者的同情,同學們學了詩歌應該尊重
    勞動人民的勞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教學要求:
    1、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詩意及詩歌表現(xiàn)的意境。
    2、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古詩,導入新課。
    1、前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鹿柴》、《江上漁者》誰能把它背誦出來?
    2、請幾個學生背誦古詩。
    3、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的詩歌。(板書課題。)
    二、學習詩歌。
    1、范讀全詩。
    2、自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理解題目的意思。
    3、學習生字的寫法。
    4、再讀全詩,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討論交流。
    5、反復誦讀詩歌,理解詩句意思,討論交流。
    6、精讀詩歌,體會意境。
    ⑴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⑵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請同學們想象自己就是詩人,說一說。
    ⑶讀詩歌,說說你最喜歡讀哪一句?為什么喜歡?
    7、指導朗讀詩歌,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8、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作業(yè)設計:(自選)
    一、看拼音寫詞語。
    1、根據(jù)詩歌意思填空。
    《鹿柴》這首詩描寫了 這個地方 時候
    的景色。前兩句詩以 反襯 ,后兩句詩以 反襯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詩中描寫的景物有 、 、 、 、、 。
    2、比一比,再組詞。
    幕( ) 蒼( ) 犬( ) 逢( ) 蓉( )
    暮( ) 倉( ) 大( ) 縫( ) 容( )
    3、默寫古詩三首。
    4、讀讀背背。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教案設計大全簡短 篇4
    學習目標:
    1.學會“子、在、也、手”4個字,會認“影、前、后”等7個字,會認筆畫“乛、乚”。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讀課文,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有趣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學習重點:學會“子、在、也、手”4個字,會認“影、前、后”等7個字,會認筆畫“乛、乚”。
    學習難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生字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今天誰是百靈鳥”讀字比賽。
    1.小組賽讀生字,評選小組“百靈鳥”:
    ①個人練讀生字,作好比賽準備。
    ②小組檢查評比,組長出示字卡,學生輪讀生字。
    ③小組推薦聲音響亮、讀音準確的同學當選為小組的“百靈鳥”。
    2.小組代表參加全班的讀字比賽,評選“百靈鳥之王”。
    二、“找影子”讀字游戲。
    1.學生個人練讀生字。
    2.生一起來玩找影子讀字的游戲,在圖上找到一個字就讀一遍,讀得對就跟著讀一讀。
    三、看圖自讀,提出問題:
    1.生邊看圖邊讀書,提出不懂的問題。
    2.小結:對提出“為什么說影子是條小黑狗?”、“為什么說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讀文、讀詞比賽。
    二、小組討論,解決疑難。
    1.針對同學們的質疑,小組合作再讀書討論解決提問。
    2.全班反饋,解讀課文:學生反饋解答的疑難問題,生看圖,回憶游戲活動再讀準,說說為什么影子是條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三、扮演影子,進一步感受課文。
    1.師分句讀文,生根據(jù)句子內容分別跳到老師的“前、后、左、右”,教師做什么動作,學生就做什么動作。
    2.生同座合作輪流扮演影子,輪流讀書。(再演一演,讀一讀加深對語言的感悟。)
    3.回讀重點句子:影子是條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4.想一想影子還像什么?
    四、自己選擇,多法背誦。
    1.學生自主選擇背誦方式。
    2.全班背誦比賽,評選背誦高手。
    教案設計大全簡短 篇5
    生:“黃鸝”是什么意思?
    生:黃鸝就是一種鳥呀!
    師:(展示黃鸝圖片)現(xiàn)在我們來觀賞黃鸝鳥吧!
    生:(好奇而饒有興趣地探身盯著看)
    師:誰來介紹一下黃鸝鳥的樣子?
    生:(爭先恐后的舉手)
    生:羽毛金黃的!
    生:它真漂亮!
    生:好可愛呀!
    師:想聽聽它的歌聲嗎?
    生:(一齊激動地喊)想!
    師:(播放黃鸝叫聲)聽,它的叫聲——
    生:(齊)很好聽!
    師:詩歌里的“黃鸝”指的是誰呢?請你看課文中的圖說一說。
    生:小女孩!
    師:小女孩怎么成“黃鸝鳥”了呢?
    生:她在媽媽懷里唱歌。
    生:她小時候學說話就像黃鸝唱歌一樣。
    生:“野菊”是什么呀?
    生:就是野菊花。
    師:秋天到了,小河邊的野菊花開放了!請采到野菊花的小朋友把花拿出來讓大家觀賞觀賞。
    生(從抽屜里拿出、興奮地舉起野菊花,眾生驚喜的擁過來看)
    師:誰來說說它的樣子?
    生:金黃的花瓣,綠綠的葉子。
    生:真好看!
    師:請聞一聞吧!
    生:(深呼吸)好香??!
    生:清香!
    生:小女孩怎么是野菊花了呢?
    師:這個問題提的好!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小姑娘身上的打扮,想想這個問題。
    生:(沉思,忽有所悟)她穿著粉紅的衣裳,藍藍的褲子,頭上還戴著黃蝴蝶結,就像漂亮的野菊花。
    生:她爸爸把她背到哪里就香到哪里!
    生:我還不懂“曾”是什么意思。
    師:請小朋友把第一小節(jié)多讀幾遍,想想“曾”是什么意思。
    生:(各自朗讀,思索)“曾”就是以前。
    生:就是說這個女孩小的時候像快樂的小黃鸝,美麗的野菊花。
    師:我們小朋友在小的時候是不是也在媽媽懷里咿咿呀呀地學說話,幸福地趴在爸爸寬厚結實的背上呀?
    生:(失聲、開心地笑)
    師:小時侯,我們都被爸爸、媽媽寵著、愛著,多幸福呀!讓我們美美地讀第一小節(jié)吧!
    生:(個個有聲有色地朗讀)
    教案設計大全簡短 篇6
    教學目的
    1、深入理解課文,讓學生對狼的形象展開自由、深入的說析。從而體會狼的狡猾、羊的警惕。
    2、以自學為主的方式,學會剩余的生字。
    3、理解不同的語言,了解不同角色的動機與內心活動。
    4、理解寓意,懂得不管壞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偽裝,只要人們善于觀察、分析,就能看透其本質。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4課《會搖尾巴的狼》。請大家打開書回顧一下: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這個故事借助狼和老山羊的幾次對話來寫的?
    二、深入討論,分析形象
    以小組匯報的形式,一組為中心發(fā)言,其他各組為補充發(fā)言,教師做最后評價。
    1、討論第一次對話。
    (1)一小組分角色讀,闡述自己對狼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組補充說明。
    狼說自己是忠誠馴良的狗也表現(xiàn)了狼是多么的狡猾。
    (3)教師補充。
    狼在什么情況下說自己是狗的,怎么說的?要求:先讀有關句子,抓重點詞理解、說明,完成表格。
    次數(shù) 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怎樣說的?
    (狼見老山羊很厚道,聽到招呼就停下來。老山羊問他是誰?為什么跑進陷阱里去了,狼趁羊不了解情況時裝出一副老實可憐的模樣,說自己是忠誠馴良的狗。)
    (狼共說四句話,先用一個反問句,說明它和羊早就認識,顯得彼此很親熱。再用一個感嘆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第三句用救小雞的謊言標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以騙取老山羊的同情。毫不猶豫更顯得自己的勇敢。第四句是懇求老山羊對他發(fā)發(fā)善心。)
    指導學和讀好狼這四句話語氣的變化。
    如果學生在怎么爬也這兒語氣不到位,老師可設一練習:如果將怎么爬也去掉,同原句比,哪句話發(fā)?為什么》?
    (原句好。有了怎么爬也再現(xiàn)狼掉進陷阱后走投無路的絕境。)
    既然這國個字這么重要,我們應該怎么讀呢?
    2、討論第二次對話。
    (1)一小組分角色讀,闡述自己對狼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組補充說明。
    (3)教師補充。
    半閉著眼睛以掩飾狼眼的兇光。
    我是狼狗用狼狗狡辯。
    跟羊特別親照應前面的好朋友,都是為了討好。
    最后向羊發(fā)誓:你只要伸出幫你咬虱 ,此處可讓學生想象課文中用表示狼還想說自己的忠誠、善良狼還會說些什么呢?
    狼生怕老山羊發(fā)現(xiàn)自己,才接二連三地辯解、討好、發(fā)誓,以求得老山羊的理解、相信、喜歡。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此刻老山羊與狼的心理活動。
    (4)練習分角色讀4、5自然段。
    (5)填狼說自己是狗的表格。
    3、討論第三次對話。
    (1)一小組分角色讀,闡訴自己對狼、老山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說補充說明。
    (3)教師補充。
    狼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第三次說自己是狗?怎樣說的?(完成表格)
    (第三次是狼見老山羊識破了他的花言巧語,但不甘心失敗,使出最后一個騙術搖尾巴,希望得到一線生機。)
    可讓學生質疑:為什么狼要用搖尾巴來證明自己的的確確是狗?
    (因為會不會搖尾巴是狗和狼的一個顯著區(qū)別。狗尾靈活,可上豎下垂,搖起來輕松,而狼尾硬,難搖動。)
    文中使勁、撲撲撲逼真地表現(xiàn)出狼尾的特點和它著急的心態(tài)。
    (4)練習讀第68自然段。
    以能讀出狼的焦急、偽裝的真誠,讀出老山羊的勇敢、機智、警覺的同學,給予表揚。
    4、討論第四次對話。
    (1)一小組分角色讀,闡述對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它小組補充說明。
    (3)教師補充,指導朗讀。
    (羊心里完全明白了。是說羊清楚地了解陷阱里的狼了,完全識破了狼的真面目。狼前面說的全是假說,只是想哄騙別人搭救他出來罷了。他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仍是改變不了吃人的本性。所以對這種壞東西不能相信,更不能同情。)
    齊讀羊的這段話。讀了羊毫不留情地揭露對狼切齒痛恨的感情。
    最后狼和老山羊都怎么了呢?
    5、討論第五次對話。
    (1)一小組分角色讀,闡述對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組補充說明。
    (3)朗讀比賽,教師適機補充、指導。
    三、談收獲
    1、生字、詞語方面的收獲。
    (教師可示范講解學生認為難寫的生字。)
    2、朗讀課文方面的收獲。
    3、學習了這則寓言,對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什么幫助?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情況,把寓意補充完整:不管壞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偽裝,只要人們善于觀察、分析,就能看透本質。
    4、在課外閱讀、電視、電影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見過會搖尾巴的狼一類的人嗎?說說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你會怎樣對付他們呢?
    四、課堂練習
    1、聽寫本課的生字詞。
    2、填空。
    (1)它不是忠誠又馴良的狗,而是又( )又( )的狼。
    (2)你( )搖尾巴,( )兇惡的狼。
    3、根據(jù)課文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說說陷阱里的惡狼將會有怎樣的結果。
    板書
    14 會搖尾巴的狼
    羊 狼
    問你是誰? 裝可憐忠誠馴良
    看很像狼。 半閉眼溫和狼狗
    說別騙人 搖尾巴的確是狗
    全明白還是狼 露兇相我吃掉你
    (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善于偽裝,狡猾兇惡)
    資料
    嚴文井:當代著名兒童文學家,文藝理論家。他尤其擅長童話寫作。他的作品如《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唐小西在下次開船港》《小溪流的歌》為廣大少年兒童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