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貓的感悟通用

字號:

我是貓的感悟 篇1
    今天看了一篇課文,名叫《我是貓》。用辛辣、幽默的筆觸成功的揭露了當代社會的丑惡現(xiàn)實。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將自己想象成一只貓,由此可見,作者的想象力十分的豐富。接著作者又幽默的講述了貓見年糕、吃年糕、拔年糕并悟出了3條真理的經(jīng)過。
    當我讀到開頭,立刻就被這課文所下的的魔咒給迷住了,一直不耐煩地讀了下去。就這樣,我翻來覆去地讀了許多遍,把嗓子都讀啞了,可我總覺得還不夠理解。
    朋友們,你們看過《賣火柴的小女孩》嗎?書中的小女孩因一根火柴也沒賣出去而不敢回家,露宿街頭,但卻得不到半個人的同情!這也十分成功地揭露了當代社會的丑惡行為。小女孩因得不到他人的援手而凍死在了街頭,這是多么的凄慘啊!大家想過那些戰(zhàn)死沙場的人嗎?他們拼命地為守護祖國的邊疆而犧牲,但他們圖個什么呢?他們最終也只能落得個馬革裹尸的下場罷了,但什么使他們還是如此的拼命呢,是因為上司和人們都用關(guān)愛去對待他們。而小女孩因為得不到別人的幫助及關(guān)愛而死在了街頭上,即使人們沒有直接的去傷害小女孩,但他們的無視扼殺了一個無辜的小生命,如果這樣持續(xù)下去的話,那有多少生命會因為愚蠢的人類做出的丑惡行為而死去呢?有多少人因為失去親人而痛苦呢?這是無法估量的。
    停止這愚蠢的行為吧,這些只會成為一把雙刃刀,讓無辜的人受到傷害,而你,也會受到內(nèi)心的譴責(zé)的!
    我是貓的感悟 篇2
    雖沒有“厲害先生”的賢惠,但苦沙彌家的貓絕對是貓中的文化貓?!半m然我是一只貓,但也喜歡琢磨事情。”看著主人苦沙彌一家的生活以及主人與朋友的各種日常,貓兒自有自己的一番見解,吐起槽來也是一語中的,妙語連珠。甚至偷吃著年糕,這貓也能悟出幾條真理來。
    作為一只有文化的貓,它不僅有自己的主意,也有自己的一番原則:“肯定有讀者認為,我說的這些事情,都是耍耍嘴皮子隨便看看的東西,但是我要提醒你們,在下絕非如此膚淺的貓輩。且不說一字一句飽含宇宙哲理,這一字一句,如果連起來讀,會發(fā)現(xiàn)是首尾呼應(yīng)、前后連貫的。即使之前當做無聊瑣事漫不經(jīng)心掃了幾眼的讀者,再讀也會震驚地發(fā)現(xiàn)如同聆聽高僧指點,因此決不能失敬地躺著讀,或者翹著腳一目十行地讀。柳宗元在讀韓愈的文章之時,總會先用薔薇花泡的水來洗手。看我的文章,希望諸位至少要自掏腰包買正版雜志(小說最初連載于《杜鵑》雜志),而不是挑朋友看過的雜志草草閱讀了事?!蹦闱疲@還要求別人想看它的吐槽必須得買正版書了。所以說,不怕貓傲嬌,就怕貓有文化。
    我不禁猜想,如果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對世事冷淡的苦沙彌,以及他的朋友們——玩世不恭、沒事就喜歡胡扯瞎扯的迷亭,怪異有趣的美男理學(xué)士寒月,熱愛新體詩的東風(fēng)和滿嘴頓悟的獨仙看到這只貓對他們的描寫時,會作何想法呢?《我是貓》并不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小說,它描寫了這群人的日常,并且多是以對話呈現(xiàn)——想來,日本人擅長描寫日常場景,就是由夏目漱石開的好頭啊。
    一群無所事事的知識分子的日常會是怎樣的啊?你想大概就像中國的古人那樣,沒事就詩詞歌賦,或者大談風(fēng)花雪月之事——這些他們也會,并且不止于此,他們還會穿插著各種身邊發(fā)生的瑣事,還都是經(jīng)過自己的二次創(chuàng)作——于是不免就變成了怪談了。談話中,信手拈來的俳句,時不時講幾句英語,甩幾句希臘語,至于各種心理學(xué)、哲學(xué)家的名字、定理、典故、軼事,全部如數(shù)家珍。跟他們待在一起,你永遠不會無聊。然而,一群肚中有墨的知識分子,卻終日在這逼仄的屋頂長草的窮酸屋子里聊以自慰,于是連貓兒幽默的吐槽中都透著一股悲涼——“這些人雖然看起來快活,如果叩問他們心底,卻總能聽到悲涼的回響。”
    夏目漱石的文筆俏皮幽默,早前雖已有多個翻譯版本,但最新曹曼譯版的《我是貓》卻真是小貓附體翻譯之作啊,讀時分明也會處在小貓的境況里,一起柔軟好奇……譯者在導(dǎo)讀里提到真的是把自己想象成貓來翻譯的,特別有代入感。而在裝幀排版上也與其他大部頭不同,封面為淡粉色,上面的圖案,遠看似是“人”字,近看為貓嘴,十分傳神,似乎能感受到貓的靈動。
    我是貓的感悟 篇3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以貓的視角觀察了這個世界,并寫下了奇文《我是貓》。
    寒假拜讀后,感觸良多。貓公的確是了不起,很多復(fù)雜的事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大概就是作為一只貓的好處吧。
    書中以貓的視角觀察了英語入門教師苦沙彌的世界,主要描寫了苦沙彌和他的幾個朋友。
    苦沙彌大概就代表了作者本人。因為這本書的主人公貓公的原形正是某天闖入漱石家中的小貓。書中的苦沙彌是個患有嚴重胃病的暴躁教師。他十分清貧,別人找他的家時都可以說“找那個房上有茅草的屋子就對了”。他其實很渴望金錢,但又看不起實業(yè)家賺錢的很多-陰-險手段。所以只能一直清貧。有一次因為招惹了實業(yè)家夫人,于是遭到實業(yè)家手下的走狗的無盡的困擾。這個角色我認為類似于中國目前的“憤青”。自己什么也沒有,亦看不起其他任何人,是一種典型的病態(tài)心理。
    美學(xué)家迷亭是苦沙彌的朋友之一。這個人非常有個性,嘴里從沒有正經(jīng),胡謅八扯是家常便飯。他以捉弄別人為樂,玩世不恭是他對人生的態(tài)度。整本書都有他的很重的戲份,可到最后我仍然沒有讀懂這個人。寓意過于深奧,只好略過不表。
    理學(xué)士寒月則是標準的書呆子。他為了做博士會去研究“吊頸學(xué)”“紫外線對青蛙眼珠的影響”等等荒唐的學(xué)科。為了研究青蛙眼球去磨玻璃球,吹毛求疵的去追求完美球體,最后只是浪費了大好青春。迷亭問他什么時候磨好,他居然會回答“快的話得10年,慢的話大概要20年”。真的是迂腐的可愛了。
    哲學(xué)家八木獨仙則又是截然不同的風(fēng)格。他的哲學(xué)除了兩個瘋子懂外,其他人全都認為是笑談。我初看他的哲學(xué)還感覺有理,哪知越到后面越感覺不對。他只陷入了自己創(chuàng)造的完美世界。另外提一下,他的徒弟之一,在瘋?cè)嗽豪锏拇筇枴疤斓拦健钡囊粋€人寫了一隊瘋話給苦沙彌,卻被苦沙彌視為至寶……
    詩人東風(fēng)用筆墨不多,個性亦不十分明朗。這是一個隨大流的人,人云亦云的他毫無個性可言。這類的人大概也是當時日本知識分子主要分布吧。
    再說說主人公,我們的貓公。它的確是十分的聰明,整個世界在他的眼睛里十分的清楚而荒唐?!笆廊税H,因時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樣變化多端。我的眼珠不過忽大忽小,而人間的評說卻在顛倒黑白,顛倒黑白也無妨,因為事物本來就有兩面和兩頭,對同一事物翻手為云,覆手為雨,這是人類通權(quán)達變的拿手好戲?!倍嗝葱晾钡闹S刺。它又是一只蠢貓,不知道吃年糕會被粘住,喝酒要喝醉,掉到缸里會淹死。貓公吃年糕的確是件蠢事,但它又悟出真理數(shù)條:“難得的機緣,會使所有動物敢于干出它們并非情愿的事來”;“所有的動物,都能直感地預(yù)測吉兇禍?!?“臨危之際,平時做不到的事這時也能做到,此謂‘天佑’也”。真理是不少,最后卻難逃被年糕憋氣,被孩子嘲笑的下場。我以為這正事貓公大智與大愚共存的最好體現(xiàn)。
    《貓》一書描寫了一群潦倒的知識分子面臨新思潮既順應(yīng)又嘲笑既貶斥又無奈,惶惶不知所措,只靠插科打諢玩世不恭來消磨時光。他們時刻都在嘲笑和捉弄別人,單有時刻被命運和時代所嘲笑捉弄。
    讀讀《我是貓》,能更清醒的認識一下我們身邊的世界。
    謝謝漱石先生,也謝謝我們的貓公。
    我是貓的感悟 篇4
    這些日子,看了夏目漱石的《我是貓》,眼睜睜一群知識分子只能像怨婦般哀嘆世道,卻毫無所為,倍感無奈。
    貓的主人若沙彌,迂腐的代言人,思想保守。他雖渴望改革,渴望新世界,但卻看不透社會,落得個貧窮的書生生活。更為人不恥的是,“文人清高”的特質(zhì)深深諸如了他的血液,嘴里吐出的都是圣賢之道,心里想的卻卑微不堪,猶如市井之徒的雞肚腸子。文人的虛榮心總讓他擺出一副自鳴得意的樣子,少許的知識讓他蔑視平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瑣碎。一心想修煉成賢,卻是十足的俗人。號著“文人”的名,也不過是要與妻子論柴米油鹽的俗人,間兒還要嘲弄伴侶的無知來襯托讀書人的高尚,卻從不為自身脫離現(xiàn)實為恥。連山藥材料也不曉得幾分錢,仍只顧躲與書房低下,擺弄紙墨。
    寒月,埋頭實干的老實人,活著似乎不明為何。他不懂男女之事,不解世道之理,連為之爭取苦干的博士稱號也不知緣由。書呆子,說的就是他。寒月就是一根導(dǎo)線,引出金田老爺,引出我們生活的社會,泄出夏目漱石對金錢至上的憤恨。
    文人抱怨工資太低,無法維持生計;商人抱怨文人無用,無法創(chuàng)造“財富”。這種抱怨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恰恰出乎意料之外,文人會拋棄尊嚴,攀圖商人的財產(chǎn);商人也會在攀圖文人的地位,一除無知庸俗的惡稱。就這樣,金錢估摸了生活的全部,很多事情都變得在意料之外,卻仍在清理之中。
    迷亭,好一個逍遙客。他沒有隱士般的孤傲,把朋友與商人們的交會作為一出戲劇。他是百般無聊的看客,期待著一場鬧劇來娛樂生活。他跟貓本是同體,局外人就是他該站的位置,可惜的是他畢竟是人,為不能成為一只貓。他終究是文人堆里的一員。
    念著念著,我不禁想起北大實行推薦制一事。這件事在教育工作者中,引來了罵聲一片。宛如書中的三人,對于社會盡是怒罵,為的是不能改變周圍,束手無策呀!可是,有一道理是明確的,不能改革周圍,但可以改革自己,只有改革自己才有可能改變周圍。憂心制度的不公正,為何不改變教育工作本身呢?為何不以身立行,培養(yǎng)思想獨立的學(xué)生,讓學(xué)生的思想改變引發(fā)自下而上的變革?一群工作者咒罵這鍋湯不好喝,卻還要硬著頭皮一飲而盡,拉肚子了也不能怪人啊!早知如此,便再添上點作料,再下鍋煮煮。與其罵中國教育體系的不合理,也請老師們先把孩子們的素質(zhì)教育搞上去。只有當新秀的思想不被腐朽,才能避免他日的社會不陳腐呀!
    我是貓的感悟 篇5
    貓在我心中一直略帶幾分神秘感,平素則慵懶,偏又添了點俾睨眾生的小模樣,偶爾卻也做出點柔順的姿態(tài),叫人喜上心頭。但貓真是這樣的嗎?我們無法理解動物的語言和表情,所以只能依著自己的神態(tài)和心境來解讀,有時候我也會忍不住想,貓又是怎么理解人類的一舉一動,從這個角度看過去,似乎有趣了不少。
    《我是貓》便是以貓的角度來審視人類的生活,第一次拜讀夏目漱石的作品,很喜歡他的文字風(fēng)格,細膩而有韻味。這本書并沒有情節(jié)架構(gòu)上的起承轉(zhuǎn)合,翻到任何一段都能繼續(xù)往下讀,書中呈現(xiàn)了一幅幅明治時期知識分子的生活風(fēng)俗畫,迂腐得緊,卻也令人發(fā)笑。從這些描寫中來看,作者對這段歷史流露著撻伐之意,但絕不是那種充滿激情的批判,而是將內(nèi)心的寂寥不滿寄托在這只貓上,用它譏誚而平靜的口吻來述說種種荒謬。因此當出現(xiàn)有關(guān)貓主人和他朋友的來往片段時,作者都是一派云淡風(fēng)輕,對里面的不可思議分毫不提,仿佛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當貓的評價出現(xiàn)時,仿佛作者這時終于可以伸伸懶腰,擺出一個不屑的姿態(tài)來,這種心境可說是世事境遷的順其自然,也可說是無奈的消極逃避。
    這部文學(xué)作品有如散文的行云流水,若剔除作者對時代的諷刺,單純從普世的角度來觀察人性,那么貓對人的行為發(fā)表的這些觀感顯得犀利而有趣,這種奇妙感在于角度和距離的不同,讓一些平凡小事變得特別起來,細瞧之下,仿佛其中的荒謬感都凸顯出來了。例如古井武右衛(wèi)門因為害怕被學(xué)校開除,上門請求貓主人苦沙彌的幫助,然而貓主人對任何請求都用“說不準”擋回去。對此,這只貓的觀察犀利得叫人吃一驚,人在人際交往中流的淚和做出的同情姿態(tài)都只是生而為人必須交的稅,主人不善于做表面文章,因而底下的冷漠一覽無余。最后貓對這個年輕人的期許是他將會學(xué)習(xí)到人性的真理,“會冷漠地旁觀他人的憂愁,在他人處于困境的時候大聲嘲笑。”看到這里,忍不住要笑出聲來,人性的軟弱面展露無遺。
    這究竟是只怎樣的貓呢?我若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霸氣十足!它似乎是要打破我們對貓族的陳規(guī)印象,賣乖討好不是因為喜歡主人,而是寄人籬下的不得以。它不以為自己懶,反覺得人類隨性得可怕。不在意自己有沒有名字,它就叫貓!
    我是貓的感悟 篇6
    《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處女作也是使其贏得不朽聲名的作品之一。
    初讀這本書,一時半會兒會找不到感覺,會認為這本書是索然無味的。其實不然,這里的每一篇章,都有無盡的笑意。這里的笑,并不是單純的快樂的笑,種種復(fù)雜的笑的要素都滲入其中:有對自己人的調(diào)笑和嘲謔,也有對厭惡對象發(fā)出的冷笑和譏諷。
    我鐘愛這本書,是在于這部作品的藝術(shù)構(gòu)想——以窮教師家里的貓為整個情節(jié)的敘述者。我喜歡這只貓,這是一只被巧妙擬人化了的“靈貓”,也是一只善思索、有見識、喜議論、好調(diào)侃并且賦予正義感的貓——雖然他不能講話。
    從貓的眼中看這些自命清高、憤世嫉俗的知識分子,會有不同的感覺。這些人在對待現(xiàn)實的態(tài)度上各有不同:苦彌殺對現(xiàn)實十分執(zhí)著,遇到事情就打動肝火;迷亭玩世不恭;寒月講究情趣,遇到事情無所沾滯;獨仙十分消極;東風(fēng)喜歡粉紅色的唯美世界……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讓他們走到一起,那就是重視知識,熱愛學(xué)問,厭惡榮華利祿。
    對于貓的世界,說不上有多了解。但是,自從看了這本小說,我每次看到奶奶家的那只貓蹲坐在我面前,就會覺得它正在用它那雙閃亮亮的眼睛看著我。我看不懂那種那種眼神,或是鄙夷,或是嘲諷,或是不屑……驀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切都早已暴露在這只貓的面前。我在猜測,眼前的這只貓會不會也有話對我講。
    親身的感受,更讓我深刻體會到《我是貓》的意義所在,那種以第三者來看透人心的敘述,更加能走進人心。
    最后那只聰慧的貓因為好奇而死去,但它那活靈活現(xiàn)的形象依舊在我心中。
    讀了此文,或許收獲的并不多,但給我的感觸卻有許多許多。
    我是貓的感悟 篇7
    作者以貓眼寫人類社會,使小說得以撇開一定的社會成見,以其充滿離奇的想象,鞭撻和嘲諷當時明治維新后的日本。小貓寄居的房屋里住著一個奇怪的主人,他喜歡拿著一堆晦澀難懂的書籍假裝欣賞;嘗試過詩歌、繪畫等高雅藝術(shù)卻失敗;社交面極窄,左鄰右里的關(guān)系都處理不好;作為英語初級教師也普普通通;他的性格固執(zhí)、暴躁,卻也有讀書人的迂腐、怯懦??嗌硰浬钍芪覆∷鶖_,與妻兒子女的關(guān)系不慍不火,由于身居陋室而又自命不凡,因此被街坊稱為“本世紀難得一見的怪人”。
    貓兒正是在對主人家為數(shù)不多的訪客的觀察和主人如何處理與外界的沖突中形成了對社會的看法。理所當然,苦沙彌所交往的都是些知識分子同學(xué):喜愛胡謅八扯但又有一定文學(xué)素養(yǎng)的迷亭先生;文質(zhì)彬彬,癡情藝術(shù)卻糾纏于戀愛的理學(xué)士水島寒月;話語中帶有出家人的迷幻與飄逸,但卻過分關(guān)注自我的八角獨仙:和主人一樣,他們都是在人格中充滿矛盾的讀書人。
    放在明治維新的大背景中看,小說反映了在世風(fēng)日下、人人追名逐利的社會中知識分子的無奈與彷徨。當時日本人的價值觀正經(jīng)受著西方的沖擊:一方面,追求學(xué)問還是追求名利的問題考驗著他們;另一方面,社會上富人的種種現(xiàn)象又刺激和嘲諷著他們。于是,他們各自形成了各自的獨特性格:主人鄙視實業(yè)家,在自己的空間里固執(zhí)地過著自己的生活;迷亭先生在不斷地與他人胡扯聊天中得到解脫;寒月想娶實業(yè)家金田先生的女兒,但終究未能如愿;獨仙先生似乎深得東方哲學(xué)觀的深邃,要求自己以“消極”的方式修養(yǎng)心靈。
    如果聯(lián)系夏目漱石先生的個人經(jīng)歷來看,這幾個在大變革環(huán)境中艱難度日的文人何似他本身呢?也許書中諸位的性格正是反映了夏目漱石內(nèi)心微妙的各個方面吧。他本人幼年不幸被生父拋棄,正像小貓一出生就煢煢獨立一樣;而晚年死于胃潰瘍,就如小說中女主人說苦沙彌“終將死于胃病”;而對東方人生觀的理解與向往,他又與獨仙先生有幾番神似。
    夏目漱石先生的早逝是我們的不幸,但他所遺留下來的文學(xué)瑰寶,卻為一代又一代人所誦讀、贊賞。
    我是貓的感悟 篇8
    朋友在暑假期間,向我推薦了一本名著《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日漱石所著。
    從創(chuàng)作手法來講,《我是貓》是一篇擬人化作品,是透過教師苦沙彌家一只貓來敘述整個作品,這給作品帶來了趣味感、幽默感,使整個作品生靈活現(xiàn),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學(xué)寫作功底。試想如果是作為一普通人來平鋪直敘,會讓人感受干巴巴的枯燥無味,別說孩子,成年人也可能讀不完這本書。
    從情感的深化來看,《我是貓》總能做到情景交融,例如在教師畫畫受挫,車夫家的大黑變成瘸貓以后有這樣一段描述:楓葉曾為松林裝點過二三抹霞紅,如今已經(jīng)謝了,宛如一場亙古的夢。在小溪旁的紅白二色山茶花落英繽紛,花瓣也已飄零殆盡。兩丈多的檐廊雖然朝南,但冬日的陽光轉(zhuǎn)眼西斜。寒風(fēng)漸起的日子多了起來。這是作者發(fā)出的對世態(tài)炎涼的凄涼呻吟,借助于發(fā)生的`故事和自然的風(fēng)景得以發(fā)泄。
    在發(fā)表觀點時借助一趣事而不是總是直敘,是作品的又一看點。如貓被年糕粘住嘴巴那段描述,風(fēng)趣從容地展示了所謂的四條真理:難得的機緣,會使所有的動物敢于干出他們并非情愿的事來,是在說人遇到誘惑時總是情不自禁;所有的動物,都能本能地預(yù)測到吉兇禍福,是說人會本能地意識到危機;臨危之際,平時做不到的事,這時也能做到,這是說危險能夠激發(fā)人的本能,發(fā)揮超過平時不能發(fā)揮的能量;一切安樂,無不來至困苦,是指人不經(jīng)歷苦難,不會感到什么是幸福。
    我是貓的感悟 篇9
    這個暑假,我讀到了夏目漱石的名著《我是貓》。
    《我是貓》是一本以貓的視角來觀察人類心理的經(jīng)典小說,主人公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見識、富有正義感又具有文人氣質(zhì),但至死也沒有學(xué)會捕捉到老鼠的貓兒。
    這只沒有名字的貓,在一位窮教師家居住著。它是一只在主人眼里并不重要但是還是在主人家生活的.貓。它非常想學(xué)會捉老鼠,可是晚上捉老鼠卻被老鼠給捉弄的一塌糊涂,最終主人驚醒了,還以為來賊了呢!雖然在貓咪的世界里顯得傻呼呼的,可是在某些方面看起來非常棒,它總是在客人來的時候待在主人的身邊,主人的朋友和主人聊天,它聽完了,總會悟出道理。
    現(xiàn)代生活方式使得貓兒不解,這只貓終于受不了了,它找到了安身之處也就是它主人家,它在主人家鬧過很多事,如:吃著年糕跳舞,自己捉老鼠反而背老鼠捉弄,上房頂結(jié)果摔了下來······
    這只貓確實傻呼呼的,但是在傻呼呼的干傻事的過程中,會得到一些教訓(xùn),就不會去干這些傻事了。有一次令我記憶猶新。這只貓在廚房里偷吃年糕,不料被年糕粘住了牙齒,怎么也拔不掉。到最后,它只好站起來,前爪把碗往外拽,后腳站了起來。最后還是被主人的兩個小姑娘看見了,母親讓女仆幫助貓把碗拔了下來。
    但它有一個信念就是:我是貓。不要以為它很愚蠢,它可是一只善于思考,有見識,富于正義感有具有文人氣質(zhì)的貓。小貓一直希望世界得到太平,人總是搶它們的食物,它很生氣,主人對它很好但它還是為這一點生氣。小貓也有問題,① 為什么人要分成“窮人”和“富人”?② 為什么事物總是會遇到危險?每天它無憂無慮不是跑到這里就是跑到那里,終于有一天它掉進了河里,到了它夢寐以求的太平世界。
    這是一只哲理貓,同時也是一只“蠢貓”。我讀懂了小貓那單純,可愛,善良,對和平充滿向往的心,知道了“萬事皆有可能”這個道理,無論多么不可能的事,只要你認真地對待它,勇于去嘗試,不可能就會轉(zhuǎn)化為可能,未來不可能的事就是想象給我們的,這只貓就是最好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