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手工教案6篇

字號: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的重要部分,通常老師都會認真負責去設(shè)計好。要知道高效教學水平可以體現(xiàn)在老師寫的教案課件里面。我們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你提供幼兒手工教案,相信你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nèi)容!
    幼兒手工教案【篇1】
    一、學情分析:
    學前班的小朋友剛剛?cè)雽W,習慣比較差,注意力差等問題,課堂教學組織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和教學理念起決定作用。本期將引導學生美術(shù)的熱情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
    1、知識教育要點:
    (1)認識和運用各種平面形、常用色。
    (2)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
    (3)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養(yǎng)成正確地繪畫、制作姿勢與習慣。
    (4)欣賞祖國風光和兒童畫、民間美術(shù)作品的美。
    2、能力培養(yǎng)要點:
    (1)在美術(shù)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象過渡到有意想象,從再現(xiàn)想象過渡到創(chuàng)造想象。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4)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
    3、審美教育要點:
    (1)培養(yǎng)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2)讓學生感受美術(shù)活動的愉悅,激發(fā)兒童對藝術(shù)創(chuàng)造活動的興趣。
    2、全冊重難點:
    (一)重點:
    1、傳授版畫的方法和步驟,并進行一系列練習;
    2、用撕紙拼貼方法進行簡單畫面制作;
    3、欣賞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和中外兒童優(yōu)秀美術(shù)作品。
    (二)難點:
    1、在繪畫訓練中,要求線條自然流暢,色彩鮮艷豐富,造型大膽生動,富
    有兒童情趣。
    2、在工藝制作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造型能力,培養(yǎng)按步驟操作的良好習慣,
    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和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3、在欣賞過程中,提高欣賞能力,發(fā)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鑒賞美的能力。
    三、全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措施與方法:
    1、教師聯(lián)系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jù)美術(shù)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qū)W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guī)范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diào)動起學習氣氛。
    3、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shù)的興趣。
    四、教學內(nèi)容及進度安排:
    9月
    認識美術(shù)給我們的情趣,欣賞各種美麗的畫
    10月
    畫簡單的物品動物及手工藝制作
    11月
    畫簡單的植物手工藝制作
    12月
    畫簡單的生活用品手工藝制作
    1月
    幼兒手工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生日賀卡的用途,嘗試創(chuàng)造性的設(shè)計、制作賀卡。
    2、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3、培養(yǎng)基本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精美的盒子里放有各種賀卡;
    2、各種顏色彩紙、馬克筆、剪刀、固體膠等輔助材料;
    3、背景音樂《生日快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賀卡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漂亮的禮物,猜猜是什么?(教師出示精美盒子)
    2、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對孩子的回答進行提升,如孩子回答:是糖果。老師提升:你猜是甜甜的糖果。
    3、師:看看到底是什么禮物?(出示各種賀卡)
    4、師:知道這些賀卡是用來干什么的?(引導孩子觀察賀卡上的字‘生日快樂’)
    5、小結(jié):原來這些漂亮的賀卡都是生日賀卡,這個賀卡是過生日的時候用來祝福親人或朋友生日快樂的。
    二、制作賀卡
    1、師: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動手制作一張賀卡送給最好的朋友?賀卡應該怎么做呢?
    三、互贈賀卡
    將賀卡送給朋友,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一句祝福的話。(放背景音樂)
    幼兒手工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撕紙活動的樂趣。
    2、初步嘗試沿記號進行撕紙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大的草地雞窩圖一張,大的雞蛋操作圖2張。
    2、雞蛋操作紙若干、草地雞窩圖若干、固體膠水15個。
    活動過程:
    一、以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母雞叫)聽,誰來了?(一母雞出來)猜猜這只母雞到草地上來干什么?
    看看它在干什么?(一母雞下蛋,蛋都跑到草地上)。
    師:母雞生了很多蛋寶寶,可是蛋寶寶太調(diào)皮了,看,都跑出雞窩了?雞媽媽找不到寶寶很著急,我們一起幫它把蛋寶寶找回雞窩好嗎?
    二、示范撕蛋、貼蛋
    1、第一次示范
    師:看,我找到一個蛋寶寶,它躲在盒子里,我來把它取出來。先把盒子撕捏住盒子,慢慢地撕,小手慢慢地移。沿著這上面的圓點點把蛋寶寶取出來。找到了蛋寶寶,我們應該把它送回哪里?(雞窩)
    師:把膠水涂在蛋寶寶身上(蛋寶寶親親膠水),然后輕輕地送回雞窩。
    2、第二次示范
    師:啊,我又找到一個蛋寶寶,我們一起把它取出來。小手伸出來,先撕開一個口子,然后一手捏住蛋寶寶,一手盒子,慢慢地撕,沿著圓點點把蛋寶寶取出來。
    師:把蛋寶寶送回雞窩。(示貼在雞窩上)這樣貼對嗎?(蛋寶寶會滾下來的)
    (示貼在空中)這樣呢?(掉下來,蛋寶寶會碎的)。
    師:應該貼在雞窩里。(示正確的方位)
    3、師:還有很多蛋寶寶沒有回家,雞媽媽很著急,我們小朋友一起幫它找到蛋寶寶,送回雞窩好嗎?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沿著圓點進行撕紙。
    2、提醒幼兒注意衛(wèi)生,把撕下來的廢紙扔在籃子里。
    四、欣賞,評價
    1、師:你喜歡哪幅圖上的蛋寶寶?為什么?
    2、師介紹一幅撕的光滑,構(gòu)圖到位的畫。
    幼兒手工教案【篇4】
    一、活動目標:
    1.利用制作好的紙漿模型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自由組合成娃娃。
    2.在裝飾中體驗快樂。
    二、活動準備:美工紙、固體膠、雙面膠、剪刀、鉛筆、及時貼、毛線等。
    三、活動流程:導入、操作、欣賞
    (一)導入師:我們制作了很多的紙漿作品,但是還需要我們進行裝飾,簡單的涂色裝飾,我們小朋友裝飾的很好,那我們還可以用這些紙漿作品制作點什么呢?
    (幼兒討論)小結(jié):我們除了單獨的裝飾以外,我們還可以進行組合裝飾,今天我們就來進行組合裝飾可愛的娃娃。
    (二)操作:幼兒操作,設(shè)計裝飾,教師巡回指導。
    1.操作要求
    1)利用我們制作的紙漿作品進行組合,變成一個可愛的娃娃。如:用杯子做娃娃的臉,用紙漿盤子做娃娃的帽子等等。
    2)選好組合時需要的紙漿作品,再進行涂色、粘貼、裝飾。
    2.教師指導
    1)給能力強的幼兒提出一定難度的裝飾要求。
    2)幫助能力弱的幼兒設(shè)計裝飾的物品,講解裝飾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操作。
    (三)欣賞幼兒之間互相欣賞作品,并請幼兒講解自己作品的裝飾過程,體驗制作的快樂,互相分享,交流經(jīng)驗。教師給予鼓勵和肯定。
    幼兒手工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從課題入手,激發(fā)幼兒制作欲望,鼓勵幼兒動手操作。
    2、圍繞主課題,引導幼兒大膽實踐,提高幼兒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廢舊材料:飲料瓶、玻璃珠、光盤、彩繩等
    2、背景圖:草地、樹。
    3、制作蝸牛的流程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禮物盒子
    師:今天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猜猜是什么?
    (幼兒自由猜猜里面的禮物請2——3名幼兒)
    師:我打開來看看哦,是不是和你們猜的一樣。
    (打開禮物)
    師:哦~~~,原來是一個蝸牛轉(zhuǎn)珠的玩具。瞧,里面還有一顆珠子,我拿出來,誰來玩一下。
    (請1名幼兒嘗試玩)
    A:師:還有沒有不一樣的玩法。(剛剛的幼兒玩的方法不正確,在請一位幼兒)
    B:這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想玩(想)可是李老師只有一個,給誰玩好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呢?(自己做)
    二、幼兒探索蝸牛轉(zhuǎn)珠的方法。
    師:嗯,這到是一個好辦法,那我們先來看看蝸牛轉(zhuǎn)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請幼兒說,幼兒說一樣教師出示一樣材料)
    師:有了這些材料,我們該怎么做呢?誰來說說我們可以先做什么?在做什么?
    (請幼兒猜一猜,說一說)
    幼兒猜測制作的過程,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猜測出示流程圖。
    教師小結(jié):有的小朋友認為做蝸牛的殼,有的認為先做身體……你們的想法都可以,但是老師做下來發(fā)現(xiàn)這樣做是比較順的:先裝飾蝸牛的殼,在剪瓶子,然后把蝸牛的殼和瓶子固定在一起,再做蝸牛的身體,最后把身體固定在殼上面。
    三、教師整理制作過程,并對部分環(huán)節(jié)進行示范。
    裝飾光盤→剪瓶子→固定瓶子→做身體→完整的蝸牛
    ①師:蝸牛的貝殼你們會做嗎?(會)
    (出示教師做的貝殼,繞的線留一段)
    呀,多出來的怎么辦?(教師示范把多出來的剪掉)
    ②師:瓶子會剪么?(會)
    (教師拆一個做好的給幼兒看,然后請一個幼兒示范)
    看這是老師剪的瓶子,這個像花瓣一樣,你們會像老師一樣剪嗎?誰來試一下。
    師:剪好了我們要把花瓣掰下來,然后捏一捏。
    (教師示范3個,然后請1幼兒示范,重點在捏一捏)
    剩下來的誰來幫我完成?
    ③師:剪好后我們把瓶子固定在剛剛做好的殼上面。然后在每一片花瓣上都貼上雙面膠,固定要把瓶子的蓋子和光盤的洞洞對齊,花瓣每一根都要用力的壓一壓。
    師:現(xiàn)在會了嗎?
    ④師:那么身體會做嗎?記得蝸牛的身體上面還有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眼睛、嘴巴和觸角)
    ⑤師:現(xiàn)在我們只要把身體裝到殼上面,這樣一個蝸牛轉(zhuǎn)珠的玩具就做好了。
    操作前的要求:
    師:現(xiàn)在我們小朋友一定都知道怎么做了?,F(xiàn)在告訴我先做什么?(貼數(shù)字)
    裝飾光盤→剪瓶子→固定瓶子→做身體→完整的蝸牛(按順序標上①②③④⑤)
    記住哦,等一下我們下位要先拿光盤做殼,撕下來的東西要放在籃子里,等等用見到的時候要小心一點哦。
    四、幼兒制作蝸牛轉(zhuǎn)珠,教師巡視指導。
    幼兒制作的時候播放音樂《我有一雙勤勞的手》
    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一起完成。
    五、幼兒自由玩蝸牛轉(zhuǎn)珠。
    師:做好的小朋友拿一顆珠子玩一玩,看看有沒有成功,你覺得成功了就給客人老師檢驗一下。
    師:你們的蝸牛轉(zhuǎn)珠玩具做的真棒?,F(xiàn)在我們把小蝸牛送到草地里,讓其他小朋友到這里來的時候也可以玩一玩。
    (幼兒送蝸牛到背景圖上)
    幼兒手工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制作陀螺的方法;
    2、能夠合理搭配色彩;
    3、感受色彩變化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習制作陀螺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合理搭配色彩
    教學準備:
    物質(zhì)準備:
    畫有圖形的紙板、火柴棒、油畫棒、剪刀、彩色陀螺一個;
    經(jīng)驗準備:
    組織幼兒玩陀螺的經(jīng)驗
    教學過程
    一、出示陀螺,引起幼兒興趣:
    這是什么?你玩過嗎?怎么玩?
    讓我們一起來制作一個彩色陀螺吧
    二、講解制作方法:
    1、介紹準備材料(畫有圖形的紙板、火柴棒、油畫棒、剪刀)
    2、講解制作方法:
    (1)、拿剪刀沿著圓形輪廓剪出圖形
    (2)、在剪出圓形的圖形中心打上小孔
    (3)、在圓形上選擇任意一部分為其畫上漂亮的花紋、圖上漂亮的顏色
    (4)將火柴棒的一端穿過圓形圖片的小孔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2)、剪出的圓形光滑無棱角
    (3)、色彩的搭配:冷暖色的應用
    (4)、幼兒介紹作品,評價總結(jié)
    四、游戲結(jié)束:
    (1)、現(xiàn)在請轉(zhuǎn)動自己手里的陀螺,看看轉(zhuǎn)起來的陀螺顏色發(fā)生的什么樣的變化?
    (2)誰的陀螺顏色搭配的最好看?
    (3)誰的陀螺轉(zhuǎn)的時間最長?
    延伸活動:
    到戶外進行陀螺大賽,比比看誰的陀螺轉(zhuǎn)的時間最長!
    中班藝術(shù):彩色陀螺活動反思
    陀螺是小朋友們愛不釋手地玩具,我們中班的孩子對陀螺玩具的興趣都非常濃厚。于是我結(jié)合主題《七彩世界》中的活動《彩色陀螺》,和孩子們一起收集各式陀螺、玩陀螺,探索陀螺為什么會轉(zhuǎn)動的秘密。
    活動中,孩子們的情緒逐漸高漲,興致勃勃地觀看桌上的陀螺玩具。我請了幾個小朋友來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變?nèi)f化?!袄蠋煟勇蒉D(zhuǎn)起來沒有顏色了?”“老師,陀螺有的轉(zhuǎn)的快有的轉(zhuǎn)的慢?”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秘密,想想這究竟為什么呢?自己討論商量,能否找到答案?于是孩子們小鳥似的喳喳起來。
    活動中亮點是:
    1、我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有觀察法、比較法、討論法、操作練習法、游戲法。
    2、注重活動的動靜交替、有看、有想、有做、師幼互動、課堂氣氛活躍。比較輕松愉快的氛圍完成教學,達到預期的目標。
    但我還是有許多地方很值得反思:活動開始第一環(huán)節(jié):玩彩色陀螺,引出任務(wù)。陀螺太少,有些幼兒沒有動手玩到,沒有滿足幼兒玩的需求。應在這里多讓幼兒玩一會兒,但是在課前我沒有考慮全面。
    幼兒一起探討怎樣制作有趣的紙陀螺,
    共同總結(jié)制作步驟:
    1、用中心對稱的方法在圓形紙上進行裝飾,并均勻涂色。
    2、圓形紙的中心先用大頭針戳一個洞,再把小木棍插入洞內(nèi),幼兒較快地完成了。孩子們在探索學習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時,這里我讓幼兒操作玩放了較長的時間,足夠讓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有些幼兒剛開始還轉(zhuǎn)動的很快,一會兒轉(zhuǎn)不動了,我讓他們繼續(xù)尋找問題,有幼兒馬上回答出:老師火柴棒插入洞太松了,(由于是紙做的容易松動)我將答案直接告訴了幼兒,沒有給她們探索的機會沒有讓他們用實踐得出問題的答案,這是我今后要注意的細節(jié)。
    幼兒園教案 | 托班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