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手抄報內(nèi)容資料

字號:


    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意味著夏天正式過去,秋天的腳步逐漸接近。制作立秋手抄報的意義在于宣傳和慶祝這一節(jié)氣,讓人們了解秋天的特點和習俗。下面就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guī)怼傲⑶锸殖瓐髢?nèi)容資料”,僅供參考,希望喜歡。
    立秋手抄報內(nèi)容資料(一)
    立秋節(jié)氣的含義
    立秋釋義:
    1、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8月7、8或9日。我國以立秋為秋季的開始。
    2、交立秋節(jié)氣;秋季開始:立了秋,把扇丟。
    立秋預示著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后雖然暑氣一時難消,并且會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稱為交秋,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變得涼爽起來。
    由于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開始時間也不一致。立秋以后,我國中部地區(qū)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發(fā)育時期。秋的意思是暑去涼來,秋天開始。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jié)氣。
    立秋手抄報內(nèi)容資料(二)
    立秋的變化
    一、農(nóng)事活動:
    立秋是糧食豐收和農(nóng)民忙碌的季節(jié)。在這個時候,農(nóng)民們開始收割成熟的水稻、小麥等農(nóng)作物。農(nóng)田中一片勤勞的景象,耕者忙碌地收割著辛勤勞作的成果。收獲的喜悅洋溢在田間地頭,農(nóng)民們以豐收為契機,感受到農(nóng)作物的價值和勞動的意義。
    二、氣溫的變化:
    立秋標志著夏季的結(jié)束,然而,氣溫在立秋后并不會迅速下降。相反,它會出現(xiàn)一段時間的“立秋熱”,讓人們有著一份與夏季的告別的不舍與溫暖。但漸漸地,天氣會變得涼爽起來,人們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氣息。
    三、植物的變化:
    立秋也是植物界的轉(zhuǎn)折點,很多花草開始凋謝,而一些秋季特有的植物開始綻放。比如,菊花開始盛開,色彩斑斕的菊花園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觀賞。楓葉也開始變紅,宛如火焰般的顏色給人們帶來了明亮的視覺盛宴。
    立秋手抄報內(nèi)容資料(三)
    立秋的物候特征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BR>    涼風至: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jīng)鏊藭r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chǎn)生。
    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詩《立秋》:“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里話豐收。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保ㄗ蠛铀?BR>    立秋,七月節(jié)。 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初候,涼風至。西方凄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吨苷Z》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后,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三候,寒蟬鳴。寒蟬,《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聲變之矣。
    立秋手抄報內(nèi)容資料(四)
    立秋的來歷民間故事
    1、立秋的來歷民間故事一:秋神蓐收
    遠古傳說中的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盤著一條蛇,右肩上扛著一柄巨斧。山海經(jīng)上說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著繁衍后代,生生不息?!对娊?jīng)·斯干里》說: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如果夢到蛇,會生一個漂亮女兒。
    蓐收肩上的巨斧,表明他還是一位刑罰之神。古時處決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叫秋后問斬。秋天有殺氣。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所以蓐收到來的時候,總帶有一股涼意。
    2、立秋的來歷民間故事二:一葉知秋
    《五燈會元》里記載說:世尊于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祖于是將衣缽傳給了迦葉。小桃核牽連著的是大瘟疫,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摩訶迦葉能從佛祖拈起的一朵金婆羅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萬有的佛法。以小明大、見微知著是一種大智慧。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立秋手抄報內(nèi)容資料(五)
    立秋有什么講究
    在飲食方面,立秋這天吃西瓜、蒸茄脯、煎香糯飲,或是飲燒酒,都廣泛流傳由來已久的食俗。過去民間對節(jié)氣有許多講究,多數(shù)又與吃和防病有關(guān),這與人們關(guān)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無關(guān)系?!懊褚允碁樘臁?,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清朝時,民間流行在數(shù)伏這天以懸秤稱人(當然大多是稱小孩),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和“咬春”一樣,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