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教案設計精選

字號:


    《簡單教案設計》是由我們特意為您提供的內容。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在開學前需要準備的東西,老師在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不能敷衍了事。教案是課堂教學的支撐。更多相關內容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
    簡單教案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重點詞語的解釋,關鍵句的解釋。
    2.體會狼的狡詐和屠戶的機智。
    3.體會本文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
    4.體會本文簡潔的敘事方法,體會屠戶的內心心理。
    教學重點:
    1.重點詞語的解釋,關鍵句的解釋。
    2.體會狼的狡詐和屠戶的機智。
    教學難點:
    1.體會狼的狡詐。
    2.體會屠戶的心理活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說說有關狼的成語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請你用“這是一篇的文章?!本涫秸f一句話,來說說你讀這篇文章的印象。如:這是一篇蒲松齡寫的文章。
    這是一篇寫人與狼作斗爭的短篇文言小說。
    2.詞語注音,讀兩遍。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三分鐘盡量多讀。)
    4.聽課文錄音,教師提示,然后學生集體朗讀。
    重點:兩狼之(輕讀)并驅如故
    其一/犬坐/于前
    5.理清故事情節(jié)。
    屠戶狼
    三、分析課文的內容。
    1.體會狼的狡詐的性格(在分析中同時領會詞語的含義)。
    (1)提問:文章中的狼是怎樣的兩只狼?用課文中的一個字來表達,應該是哪個字?
    歸納:黠
    (2)提問:那么文章中的狼究竟“黠”在哪里?
    歸納:“途中兩狼,綴行甚遠”,狼“綴行”,是在伺機而動,一黠也;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這叫分工協(xié)作,二黠也;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這叫欲置之死地,三黠也;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這叫變換策略,四黠也;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麻痹敵人,五黠也;
    “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這叫攻其不備,六黠也。
    2.領會文章的主旨。
    (1)提問:作者笑誰?你從狼自取滅亡得到怎樣的啟示?
    笑世間奸詐、狡猾之人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2)走進蒲松齡
    以鬼狐神怪的擬人化來間接反映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是《聊齋志異》的一個特點。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人,清初著名文學家。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71歲時才破例補為貢生,作者由于科場失意,生活貧困,深知人民群眾的疾苦。對科舉制度的弊端、官場的腐敗、社會的黑暗有較深的體察,激發(fā)了他憤世嫉俗的感情,積20年時間寫成《聊齋志異》?!读凝S志異》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借以抨擊和諷刺當時社會中的種種黑暗現象,曲折地表達了人民群眾的理想和愿望。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lián),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BR>    3.分析屠戶的勇敢和機智。(過渡語:狼最終結果被兩斃,屠戶的機智和勇敢起來很重要的作用,很值得我們學習)
    假如你路遇歹徒,你會從屠戶殺狼中得到什么啟示?
    四、體會文章文筆簡練和情節(jié)曲折。
    (過渡語:狼陰險狡詐,手段變化多端,使故事的發(fā)展一波三折,曲折離奇,屠戶的心理活動也是波瀾起伏,現在我們來體會一下。).
    假如在文中加一個“啊”應該放在什么地方?用怎樣的語氣讀?
    五、布置作業(yè)
    請你以屠戶的口吻講述這個故事,要求發(fā)揮想象,補充課文中省略的地方。
    簡單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讓學生感受藏族風格歌曲的特點。
    2、學生能運用恰當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3、體驗帶裝飾用演唱的音樂特點及演唱方式,感受樂曲兩個樂段不同的情緒對比。
    重難點:
    1、學唱歌曲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現的內容和音樂風格。
    2、能運用恰當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教學過程:
    一、課前練習
    1、音階練習
    2、發(fā)聲練習
    二、導入
    1、中華民族……………..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藏族歌曲《天路》
    2、請學生描述一下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青藏高原是我國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稱為“世界屋脊”,“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態(tài)的真實寫照。
    三、新歌教學
    1、播放《天路》音樂,整體把握藏族民歌的音樂風格特點。
    2、介紹歌曲背景資料。
    3、跟隨音樂哼唱,并分析該歌曲的曲式結構。
    4、訓練歌曲節(jié)奏,加強節(jié)奏練習。
    5、學唱曲譜,教師鋼琴伴奏,學生熟悉歌曲旋律。
    6、讀歌詞,學唱歌詞,教師伴奏。
    7、欣賞韓紅演唱《天路》,讓學生分析比較,你更喜歡哪種形式的演唱,為什么?
    8、視情況分小組練習或采取其它方式進行演唱練習。
    四、拓展學習
    五聲調式:我國古代將1(do)、2(re)、3(mi)、5(sol)、6(la)叫做“宮、商、角(jue)、徴(zhi)、羽?!狈謩e以這五個音為主音構成的五種調式。(詳見P53)
    五、教師總結
    太陽和月亮同有一個母親,那就是光明。藏族和漢族同有一個母親,那就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最后,學生在歌曲《愛我中華》的歌聲中離開教室。
    簡單教案設計(篇3)
    課 題: 21、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
    2、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古詩,初知詩意。
    3、能用自己的思維,理解詩句的意思。
    (二)能力訓練
    1、通過看圖,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思想教育
    1、通過學習古詩,品味古詩,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教學難點:對詩的意境理解。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
    板書設計:
    21、古詩三首
    空山幽靜(以動襯幽靜)
    深林幽暗(以光襯幽暗)
    鱸魚美
    風波里
    蒼山、白屋
    柴門、犬、夜歸人
    教后感想: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古詩《鹿柴》
    教學要求:
    1、理解《鹿柴》的意思,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美。
    2、朗讀、背誦《鹿柴》。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詩《鹿柴》(板書課題)。
    二、教學古詩。
    1、自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反復讀詩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3、請幾個學生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4、反復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描述的意境。
    ⑴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⑵詩中沒有寫林子里靜寂、幽暗,只寫了人語響、返景、復照,怎么會給人以幽靜的感覺呢?
    ⑶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⑷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象給你怎樣的感覺呢?
    三、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1、指導朗讀,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2、試著背誦詩歌。
    3、全班齊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江上漁者》
    教學要求:
    1、借助注釋理解詩意,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對勞動者的同情,對不勞而獲者的諷刺。
    2、學會生字新詞。
    3、背誦詩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以前,我們學習了幾首寫勞動人民生活痛苦的詩歌,記得哪些,背一背。
    2、今天我們再學一首寫漁民生活的詩歌。(板書:江上漁者)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理解詞語。
    三、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讀通讀順。
    2、再自由讀古詩,讀準節(jié)奏。
    3、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⑴學生自學。
    ⑵學生交流。
    ⑶學生匯報。
    ⑷師歸納。
    4、生講詩意。
    5、師指導生再說詩意。
    6、指導朗讀
    四、背誦古詩。
    五、小結。
    《江上漁者》表達了對勞動者的同情,同學們學了詩歌應該尊重
    勞動人民的勞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教學要求:
    1、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詩意及詩歌表現的意境。
    2、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古詩,導入新課。
    1、前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鹿柴》、《江上漁者》誰能把它背誦出來?
    2、請幾個學生背誦古詩。
    3、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的詩歌。(板書課題。)
    二、學習詩歌。
    1、范讀全詩。
    2、自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理解題目的意思。
    3、學習生字的寫法。
    4、再讀全詩,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討論交流。
    5、反復誦讀詩歌,理解詩句意思,討論交流。
    6、精讀詩歌,體會意境。
    ⑴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⑵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請同學們想象自己就是詩人,說一說。
    ⑶讀詩歌,說說你最喜歡讀哪一句?為什么喜歡?
    7、指導朗讀詩歌,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8、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作業(yè)設計:(自選)
    一、看拼音寫詞語。
    1、根據詩歌意思填空。
    《鹿柴》這首詩描寫了 這個地方 時候
    的景色。前兩句詩以 反襯 ,后兩句詩以 反襯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詩中描寫的景物有 、 、 、 、、 。
    2、比一比,再組詞。
    幕( ) 蒼( ) 犬( ) 逢( ) 蓉( )
    暮( ) 倉( ) 大( ) 縫( ) 容( )
    3、默寫古詩三首。
    4、讀讀背背。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簡單教案設計(篇4)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學會〈春日〉、〈游園不值〉中的4個生字;能借助注釋說說〈春日〉、〈游園不值〉的意思,并熟讀這兩首詩;感受這兩首詩所描繪的自然美第一課時
    一、揭題。
    二、出示第一首古詩的題目,齊讀題目。
    1、看注解
    (1)了解作者。
    2、自瀆課文,要求:
    (1)自學生字。
    (2)讀通詩句。
    3理解詩意。
    (1)讀詩。
    (2)讀注解2—6。
    (3)指名逐條講注解。
    (4)指名連起來說說第1、2句詩的意思,集體評議,補充或矯正。
    (5)教師針對學生試講中的問題進行指點。〈這兩舉詩寫的是詩人春游時看到的景色: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詩人沿著泗水河邊去尋找美麗的景色,看那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一下子都換上了新裝。〉
    (6)在理解的基礎上讀這兩句詩。
    (7)指名連起來說說第3、4句的意思,評議,矯正。
    (8)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點?!催@兩句詩寫的是詩人抒發(fā)的感受:在春游中那么容易的就看到了春風的面容,百花吐艷,萬紫千紅,原來就是春天美麗的化身!
    (9)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全詩。
    三、出示第二首古詩的題目,讀題目。
    1、看注釋(1)了解作者。
    2、自瀆課文,要求:(1)自學3個生字。(2)讀通詩句。
    3、釋題。借助注釋(1)理解題目的意思。指名試講題目的意思。(作者去游園,而主人不在,沒有能進到園里去。)
    4、理解詩意。
    (1)讀詩。
    (2)讀注釋2—4。
    (3)提出不懂的字詞,討論它的意思。
    (4)指名連起來說說第1、2句意思。評議,矯正。
    (5)教師有針對性的指點。(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內小徑上的蒼苔,怕人家進去時木鞋把它踩壞,盡管詩人輕輕地敲那柴門,敲了好久,也沒有人來開門。)
    (6)在理解的基礎上讀這兩句詩。
    (7)指名連起來說說第3、4句的意思,評議、矯正。
    (8)教師有針對性地指點。(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一枝粉紅的杏花正伸出墻來。這兩句從露出墻頭的一枝紅杏,聯(lián)想到滿園的美好春色,形象的反映了春天萬物勃勃的生機,并蘊涵著一個道理:一切富于生機的東西是關閉不住、禁止不了的,它能沖破束縛,茁壯成長。這一句因而成為千古名句。)
    (9)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全詩。
    4、作業(yè)
    (1)熟讀古詩。
    (2)做作業(yè)本上第3、4(1)題。
    簡單教案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力目標:能憑借課文插圖或通過理解古詩大意;課外吟誦劉禹錫的其它古詩。
    3、情感目標:感悟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想像古詩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望洞庭》
    教學過程:
    (一)整體讀,感知美。
    1、導入,板書:望洞庭
    2、指名說了解的劉禹錫和洞庭湖。
    3、自己練讀,達到正確、流利。
    (二)理解讀,洞察美。
    1、導入:學習古詩,意在讀出它的韻味,它的意境,讀好古詩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2、學生各抒己見。
    3、學生讀詩,先說說能夠理解的詞語的意思。
    相:相互。和:和諧。鏡:銅鏡,比喻洞庭湖水面。鏡未磨:未被磨拭過的銅鏡。遙望:遠望
    重點研討“鏡未磨”: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經磨拭的銅鏡呢?
    引導學生想象:作者觀察時恰逢晚間,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經磨拭過的銅鏡應該就是一種模糊的感覺。
    4、憑借課文插圖,敘說古詩大意。
    重點指導理解“白銀盤里一青螺”:
    質疑:詩中的“白銀盤”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5、練讀,讀出詩的韻味,感受詩的意境。
    (三)作業(yè)。
    1、寫一寫:想象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色,寫下來。
    2、畫一畫:把這首詩描繪的景色用多彩的畫筆表現出來。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菊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菊花嗎?誰來說說你所知道的菊花的名稱?
    2、請你用你喜歡的詞語來形容菊花。
    3、教師總結,板書課題。
    二、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1、朗讀古詩。
    2、說詩意
    (1)、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一叢叢菊花圍繞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詩人完全被眼前的菊花吸引,專心致志繞著觀賞以至于夕陽西下都不知道。
    (2)、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是在百花叢中最后凋謝的,一旦菊花凋謝,就沒有其它花可觀賞了,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
    3、反復吟誦,體會詩情
    三、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菊花》
    2、根據詩句的意思,想象所描繪的畫面。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風橋夜泊》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三、了解課文大意
    1、解釋題目。
    2、對照課后注釋,了解每句詩的大體意思。
    四、感受畫面
    祖國古詩歷來注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通過剛才的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分析課文,豐富認識
    1、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找一找,詩人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
    2、面對這良辰美景,詩人是怎樣一種心情?從詩中的哪個字可以看出來?
    詩人愁到什么程度了?又從哪個字可以看得出來?眠是什么意思?那詩人不是睡著了嗎,你是怎么理解的?
    3、詩人可能在愁些什么?
    蘇州是江南水鄉(xiāng),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詩人的眼中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緒,所以月亮緩緩下墜——更加激起了詩人的愁緒:
    烏鴉的叫聲本來就很凄慘——
    天氣寒冷,周圍布滿了霜氣——
    河邊孤單的楓樹——
    漁船上的點點燈火——
    遠處傳來的悠遠的鐘聲——
    總之,全詩著一“愁”字,使得詩人所看到的,聽到的,觸到的,都染上的濃濃的“愁”的色彩??吹搅税?,這就是詩人的高明之處。
    帶著詩人的愁緒,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邊體會詩人的心情,邊想像畫面。
    4、你愁過嗎?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東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詩人寫得多真實呀!帶著詩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過的愁,我們再來讀這首詩,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六、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楓橋夜泊》。
    2、根據詩句的意思,想象所描繪的畫面。
    簡單教案設計(篇6)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喚起生活經驗
    1、上課開始,聽兒歌《大雨和小雨》。
    2、大雨嘩嘩下,大家聽到了什么?夏天一場雷雨過后,你最喜歡干什么?(引導學生暢所欲言)
    3、教師繪聲繪色地描述:“夏天,一場雷雨過后,空氣特別清新,一條彩虹掛在天空。池塘里水滿了,明晃晃的,像一面大鏡子,碧綠的荷葉上晶瑩的水珠滾來滾去。青蛙在大聲地唱歌,蜘蛛在樹杈上忙著織網。家家戶戶打開門窗,大人們盡情地呼吸著新鮮空氣,孩子們一溜煙地跑出家門,盡情地玩耍起來。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見了,覺得非常有趣,就把孩子們玩耍的情景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叫《雨后》?!?BR>    教師板示課題。
    4、誰有興趣來讀一讀課題?
    指名讀,齊讀。(介紹作者)
    5、想知道詩里寫了些什么嗎?那就趕快去讀一讀吧!
    二、營造樂讀氛圍,激發(fā)自主閱讀
    1、樂讀的第一步:
    (1)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幾分鐘時間,請你們借助漢語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一遍可以,兩遍也行,三遍、四遍就更好了。遇到生字圈起來多讀幾遍,還要把句子讀通順。哪個小朋友讀得特別好,等一會兒請他當小老師領大家讀。
    (教師在學生自讀的過程中,在教室里巡視,發(fā)現讀得好的可以摸一下他的頭,以示鼓勵。發(fā)現錯的隨時糾正,對求助的熱情幫助。)
    (2)檢查自讀情況。
    出示:樹梢、赤腳、使勁、濺、糟糕、興奮、發(fā)射、短粗
    指名讀、小老師領讀、男女生比讀、打亂次序開火車讀。
    (讀中隨時給予積極評價,讓學生始終保持朗讀的興趣和熱情。)
    2、樂讀的第二步:
    (1)小朋友,生字新詞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分節(jié)讀課文,你喜歡讀哪一節(jié)就讀哪一節(jié),多讀幾遍。
    (等學生讀完后,老師可相機評價:“你讀得真棒”“讀得真有興趣,你們能讀得這么有趣嗎?”“讀得不錯,再練一練,肯定能讀得更好”等鼓勵的話語,不斷激勵他們朝著新的目標努力,使他們相信自己“我能讀得更好”,“我一定能學得更好”。)
    (2)小朋友,敢和別人比賽讀課文嗎?趕快去找對手比一比吧!看誰最厲害?”
    (讓小朋友自己找對手比賽讀,樂讀的情緒會更大。)
    3、談談總體感受:小朋友,讀了這么多遍,你有什么話想和大家說說?
    三、運用想象,感受童心童趣
    過渡:小朋友都說得這么帶勁,一定很向往,那就讓我們一起到雨后的廣場去看一看,玩一玩吧!
    1、學生自由讀第一小節(jié)。
    2、說說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3、如果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會怎么玩呢?
    4、剛才,你們玩得那么開心,說得那么起勁,現在,能用有感情的朗讀來表達出你們的快樂嗎?請你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想讀幾遍就幾遍,看誰讀得最快樂。
    學生可以輕聲讀,也可大聲讀,可一個人單獨讀,也可以同桌合讀,還可以找好朋友一起讀,反正方式不拘。最后指名讀,并讓其他同學評議一番,說說理由。
    四、通過表演,體驗生成快樂。
    1、學生自由讀第二節(jié)。
    2、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這節(jié)內容我想讓小朋友來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一定得把這節(jié)內容讀熟,而且還要想一想可以怎么演?下面我們再好好讀幾遍課文,好嗎?
    4、誰愿意來演一演?
    (1)一男一女兩個學生表演。
    (2)學生評議:你覺得他們哪兒演得最有趣?
    (3)學生在小組內再演一演。
    5、你們能把這種有趣讀出來嗎?可以自由讀,也可以找好朋友比賽讀。教師相機出示插圖,評價:“讀得真不錯,把這圖上的有趣情景都讀出來了?!?BR>    6、教師采訪表演的孩子:“你滑了一跤,覺得怎樣?心里怎么想?”
    7、我們再來看看書上的男孩是怎么做的?
    8、學生采取多種方式讀第三節(jié)。
    9、誰愿意來演一演?
    10、老師覺得很奇怪,滑了一跤的男孩子,一邊嘴里說著糟糕,糟糕,一邊臉上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這是為什么呢?
    11、學生自由說說。
    12、下面我們再來讀這一段,你能在讀時,把語氣讀得更像,表情更逼真嗎?
    (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教師再相機評議:“讀得不錯,我已經看見你臉上有點興奮與驕傲了?!薄白x得真棒,越來越像那個男孩了?!崩蠋煹牟粩喙膭?,會使學生越讀越有勁,越讀越精彩。)
    13、回歸整體,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一至第三節(jié)內容。
    五、學習生字詞
    1、出示四個生字:梢、赤、勁、妹,問學生:“你認識了幾個?又是怎么記住它們的?”
    2、書寫時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書上描紅。
    4、在本子上練寫。
    簡單教案設計(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文章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
    2.掌握課文中狼的陰險狡詐和屠戶的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及課文闡明的道理。
    3、積累文言詞匯。
    過程與方法:
    1.朗讀
    2.品讀
    3.討論點拔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狼貪婪、兇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對于狼一樣的害人蟲必須識破它的假象,堅決斗爭,去爭取勝利。
    2.同社會中假、丑、惡等陰暗面作斗爭。
    教學難點:
    1、通過曲折離奇的故事敘述了解狼的本性與人類的智慧
    2.認識狼貪婪、兇狠狡猾的本性,懂得對于狼一樣的害人蟲必須識破它的假象,堅決斗爭,去爭取勝利。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朗讀:能準確、流暢、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復述并達到背誦全文。
    2、識記:解釋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識記、積累。
    3、理解:把握課文“遇狼”“懼狼”“御狼”“殺狼”四個情節(jié),以及狼和人在較量中
    的不同表現。
    4、探究:人狼搏斗主客觀因素及課文寓意,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5、拓展:
    學生課前準備:
    1、搜集作家作品資料。
    2、依據注釋熟讀課文 ,理解文意,畫出疑問。
    3、收集有關“狼”字的成語。
    教學思路:新課改注重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屏棄對課文機械式的分割,特別對于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獨句串通很容易讓學生感其無味,難以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篇課文故事性強,情節(jié)曲折,我們不能因為出于“夯實基礎”的需要,而一味的進行字、詞、句的教學,應該充分發(fā)揮情節(jié)引人的優(yōu)勢,賦予教學過程以情節(jié)性、生動性、趣味性。首先,設想通過各種不同方式(聽讀——講故事——朗讀——自讀——個別朗讀)形象的朗讀,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大局地感知課文,這個作為重點安排;其次,在大方面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和教師點拔,落實小局的字詞,學生在知道情節(jié)的基礎上,有理解的方向可循,字詞的把握就不是純死記硬背的難關。最后,通過合作探究,深入學習課文的內涵,使學生的理解達到更高的層次,同時培養(yǎng)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1、 大家知道關于狼的成語嗎?(狼心狗肺、狼吞虎咽、鬼哭狼嚎、狼子野心、狼狽為奸)
    從這些成語中大家可以看出狼在人們心目中都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貪婪、陰險、狡詐
    狼的出現,是動物版圖上最奇妙的一筆,兇殘是自然界賦予它的本性,而在狼的兇殘之中,又滲透著智慧的成份,這就使它成為人們比對其他猛獸更感興趣的話題。古今中外,有關狼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們也要來欣賞記錄在以談狐說鬼著稱的《聊齋志異》中記錄的一個關于狼的故事……
    2、蒲松齡及《聊齋志異》(以提問方式出現)
    蒲松齡(1640~1715),清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淄博),《聊齋志異》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傲凝S”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郭沫若為蒲氏故居題聯(lián),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食刺虐入骨三分”。
    二、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預習過課文的同學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講講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呢?(生講、再點評)
    學習文言文最重要的就是要讀,下面老師先請同學來試讀一下,看看同學們預習的成果如何。
    1、 指定個別學生(最好是程度較低者)朗讀,以便發(fā)現學生的疑難之處,使講解更有針對性。
    2、 其他生點評,師總結。
    3、 注意正音,糾正節(jié)奏停頓的錯誤。
    我們讀文言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讀準字音,這個的生字比較多,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生齊讀)
    4、教師范讀,學生細聽,聽時注意:聽清節(jié)奏、體會感情。
    朗讀注意事項: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讀得平緩;次句才是情節(jié)開端,略帶緊張語調;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試探阻狼綴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第二、三句說效果,無妨讀得平緩些。至“骨已盡矣”,則頓呈緊張,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這是情節(jié)發(fā)生轉折之處,再改用比較平緩的語調讀——此刻,屠戶已由完全被動狀態(tài)轉入半主動狀態(tài),形成了相持局面。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懸念,可用設疑語氣輕聲調——其實是為高潮蓄勢?!氨┢稹币韵率歉叱保涌旃?jié)奏,至“亦斃之”止。末兩句是結局,頗有喜劇色調,可讀得輕松些。
    讀后學生點評。
    三、自主學習、疏通文義。
    大家想和老師來個比賽嗎?先別急,成功只會降臨在有準備的人身上,讀文言文最高的要求就是讀出感情,為什么剛才我們同學讀的時候感情讀得不到位呢,就是我們對課文的理解還不夠深入,下面我們大家進行自主學習,利用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待會兒我們請幾位同學來當堂將課文翻譯一下。
    翻譯的要求——信、達、雅
    要點補充:
    1、“途中兩狼”,按現代口語應當說,半路上碰到兩只狼。
    2、“綴”,這里要引申為緊跟
    3、“投以骨”,把骨頭扔給它?,F在也說“報之以笑”(拿笑來回答別人)。
    4、“并驅”,今語有“并駕齊驅”,“并”,亦齊(一起)也。
    5、 “恐前后受其敵”中“敵”字名詞作動詞,脅迫、攻擊的意思;“顧”,轉頭。屠戶回頭則見狼,當是轉頭看兩側。
    6、“苫蔽”,由兩個近義詞組成的雙音詞,遮蓋之意。
    7 、“奔倚”,表現兩個動作:跑過去,把背靠著。
    8、“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此處用引申義。
    10、“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勢如犬。今語,開會時排入場叫“魚貫而入”, “狼吞虎咽”,皆屬這種用法。
    11、“一狼洞其中”的“洞”字名詞作動詞,意為打洞。
    12、“隧入”,從隧道入。
    13、“意暇甚”“意將隧入”中的兩個“意”字,含義不同(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內心盤算。)
    13、“蓋以誘敵”,原來是想麻痹對方。
    注意重點句的翻譯:“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恐前后受其敵”、“其一犬坐于前”
    我們對整篇文章的意思已經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請大家放開喉嚨大聲地讀課文,并把生字詞在課文中注好音,同時注意語句的停頓。
    出示自讀要求:在做到不掉字、不換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的情況下要讀出輕重、讀出快慢、讀出抑揚。
    生自由讀。
    個別生讀,其他生點評。
    注意停頓的句子:(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 (3)而兩狼之并驅/如故(4)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四、創(chuàng)新閱讀,評讀故事
    這篇課文用181個字寫了一段波瀾起伏的人與狼生死搏斗的故事,我們試著從屠夫的角度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各段內容———
    屠戶:(屠夫)遇狼———懼狼———御狼———斃狼
    在這個過程中屠戶的心理是怎樣的?請從文中找出關鍵的詞語
    表明屠戶心理的詞語:懼狼——“俱”、“投以骨”、“復投之”——表明屠戶害怕及僥幸的心理;
    御狼——“窘”、“恐”——表明處境危急;
    ——“顧”、“奔倚”、“馳”“持”——屠戶丟掉幻想準備抵抗的決心和行動,也表明了他的機智;
    斃狼——“暴起”、“劈”、“轉視”、“斷”等表明了屠戶的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
    屠戶從遇狼到斃狼這個過程雖然最終時有驚無險,但也讓我們著實為屠戶捏了一把汗,那我們也來充當一下屠戶,讓那驚險的一幕再次生動地呈現出來,下面給我們各個大組的同學展開豐富的想象,從文中自選一段,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一下屠戶當時的心理。
    五、合作思考:
    1、這篇文章中的人和狼都怎樣的特點呢?
    人——機智、勇敢、果斷
    狼——狡黠
    2、文中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讀?)它嘲諷的僅僅是惡狼嗎?你從中獲得了哪些有益的啟示?對待像狼一樣的人你應該怎么辦?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正義就能戰(zhàn)勝邪惡,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壞人、惡勢力和困難的時候,不要退縮,應該像屠戶一樣,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一定能戰(zhàn)勝阻礙你前進的一切,最終取得勝利!
    六、讀出情境,整體欣賞
    請生再次有感情地讀課文。
    簡單教案設計(篇8)
    導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正確讀寫“舒適、擱板、勉強、抱怨、傾聽、掀起、魁梧、撕破、倒霉、嚴肅、憂慮、濕淋淋、心驚肉跳、自言自語、自作自受、縫縫補補”等詞語。抄寫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品質,學習他們的美德。
    3.學習作者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第一學時
    一、課前獨學
    1.讀課題,顧名思義,窮人是指的人。
    了解寫作背景:在這個時期,俄國正處于沙皇的黑暗統(tǒng)治之下,貴族、資產階級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華而道德墮落;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極端貧困,然而他們的道德情操卻高尚淳樸。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偉大的作家,他出身貴族,但是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農奴。代表作《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不朽名作。我們學過的《七顆鉆石》也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氣勢磅礴,場面廣闊,人物眾多,心理描寫逼真、細膩,語言質樸洗煉,在世界文學史上有巨大影響。《窮人》是作家晚年時根據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敘事詩《窮人》改編成的一篇文章。
    2.大聲讀課文1遍,根據課后生字表在文中劃出生字和詞語,帶詞讀一讀。
    易讀錯的字(讀三遍):
    易寫錯的字(寫三遍):
    3.理解詞語,把疑難詞語的意思寫在文中的詞語下面,大聲讀兩遍。
    舒適擱板勉強抱怨傾聽掀起魁梧黧黑哦撕破倒霉嚴肅憂慮濕淋淋心驚肉跳自言自語自作自受洶涌澎湃忐忑不安
    4.速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概括主要內容:
    5.快速瀏覽課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并寫出段意。
    6.課文中的“窮人”指的是,他們的窮體現在哪些地方?細讀課文,劃出相關語句,(把體會簡要地寫到書上,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作上記號在交流時擔提出來)并讀出自己的體會。
    二、導學引領
    小組大展示
    三、檢測反饋
    1、辨字組詞
    莓()慮()魁()填()擱()
    霉()虛()槐()鎮(zhèn)()隔()
    2、他們每天只能填飽肚子,吃的是,菜只有。即便是這樣的生活,也是漁夫身體,冒著出海打魚,而桑娜自己也地干活,才能維持的。
    第二學時
    課前獨學
    請同學們認認真真讀兩遍課文:
    第一遍,輕聲慢讀,讀準每個字,讀通每句話;
    第二遍,仔細默讀,思考課后習題2
    一、導學引領
    (一)、體會桑娜的品格
    1、快速默讀課文第8—11自然段,把課文中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出來,寫上自己的體會。
    2、自由讀,找出文中描寫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的心情的語句,再讀讀,體會桑娜當時的心情?
    (二)體會漁夫的品格
    1、默讀課文12——27自然段,邊讀邊劃,劃出使自己感動的句子,邊讀邊想,在書本的空白出寫上批注和感受。
    2、小組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讀后找找:對話中幾次寫到沉默?并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桑娜和漁夫為什么沉默?在沉默中他們各自會想些什么
    3、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嗯,是個問題!”他搔搔后腦勺說,“嗯,你看怎么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BR>    (1)想一想,漁夫的臉為什么變得嚴肅?他憂慮些什么?
    (2)熬,可以換成什么詞,這里為什么要用“熬”而不用其他的字詞呢?
    小練筆:為了撫養(yǎng)西蒙的孩子,桑娜和漁夫會怎樣熬,閉上眼睛想象1分鐘,描述你所看到的情景。
    二、感悟寫法
    聯(lián)系課文說一說,本文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來表現人物性格?
    三、盤點收獲
    《窮人》教后反思
    很高興接受了這次“同課異構”的教學任務,獨立備課,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去體驗,覺得收獲挺多的。
    本文對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細膩,感人至深。根據“361”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的研讀,落實語言文字的揣摩與理解,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去感悟人物的內心,從而受到愛的教育。
    成功之處:
    1、精選教材,重點突破
    《窮人》一文篇幅較長,許多地方都有可推敲之處,是一篇具有深刻內涵的作品。面對諸多的重點如何選擇呢?在反復閱讀過文章之后。我精選出兩個重難點:即抓住桑娜的心理活動和漁夫的語言來體會品格,這樣一來節(jié)省出了逐段講解的時間,留下更多時間深挖內涵,以此提高課堂時效性。
    2、精心設計,提高效率。
    桑娜的心理活動描寫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在教學這一節(jié)環(huán)節(jié)時,在學生自學自悟的基礎上,我及時抓住學生交流的“糾結”一詞,引導學生找到文中表現糾結的詞語“忐忑不安”,引導生品讀,從文本中挖出體現桑娜忐忑不安的地方,生邊讀邊感悟桑娜當時的心情,在細細的揣摩之下體會人物的高尚品質。
    對于漁夫的語言,重點體會“熬”字,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激發(fā)聯(lián)想:為了撫養(yǎng)西蒙的兩個孩子,漁夫桑娜在今后的日子里會怎樣地熬?請閉上眼睛想象一分鐘。這個問題的設計激活了想象力,幫助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漁夫一家寧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高尚品德。
    總的來說,在整個的教學過程,學生獨學專心致志,群學暢所欲言,生與生,生與師積極互動,學生的參與率高,課堂氣氛活躍,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真正讓我體會到了“學生不是有待灌滿的容器,而是等待被激活的精靈?!?BR>    不足之處:
    1、讀得不夠
    “讀”是學生與文本間實現心靈對話與溝通的最有力橋梁。教師在課堂上應讓學生充分的品讀、感悟。在這節(jié)課中,我雖進行了讀的訓練,但可惜的是,學生在組與組交流、對抗的過程中讀和說結合的不夠緊密,尤其是表現桑娜內心激烈斗爭的一段,讀出了桑娜內心的糾結,卻忽略了讀出桑娜最后下定決心的堅定。
    2、評價不到位
    我們都知道,生動活潑的、富有魅力的課堂評價語言會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精彩的活力,應該說,在這堂課上,同學們思維的碰撞非常精彩,讓我能體會到他們是真正走進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可惜我在評價時只是微笑,點頭,忽視了創(chuàng)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豐富自身的評價語言。
    3、小組建設
    和其他老師的課比較,我覺得自己在小組建設上還要多下功夫,我班的學生想說、愛說、會說,我們更多看到的還是個人與個人的對抗,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還有賴于老師,還要加大力度培養(yǎng)中心發(fā)言人。
    最后,感謝我們教研組的老師給予我中肯的評價,正是因為有了你們無私的指正,我才會取得點滴的進步!
    簡單教案設計(篇9)
    一、教學內容:
    學唱《彩色的中國》
    二、教材分析:
    《彩色的中國》是一首優(yōu)美抒情的少年歌曲。詞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少年打開地地圖冊時所產生的聯(lián)想這一題材,寥寥數筆,將祖國的大好河山盡收眼底。曲作者采用了大調式、3/4拍的創(chuàng)作手法,更賦予歌曲歡快、優(yōu)美之感,好似孩子們在邊歌邊舞,親切地表達著熱愛祖國河山的幸福情感。
    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唱《彩色的中國》,在演唱、聆聽中感受、體驗、理解歌曲的愛國主義思想;
    2、過程與方法:正確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用“聲斷氣(情)不斷”的方法學唱歌曲中碰到的休止符。并用線條或簡單圖形在譜中畫一畫,然后再唱一唱。
    3、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國》,唱出三拍子的韻律感。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甜美、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國》。
    難點:對氣息的控制,準確而巧妙地唱好休止符,表現歌曲的音樂情緒。
    五、教學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模式:用ppt展現彩色的中國,一步步完成歌詞的內容,讓學生身臨其境;
    2、細化歌曲:再從歌詞去理解旋律的感情,感受輕快與舒展的兩種情緒對比。
    3、延伸環(huán)節(jié),采用對唱形式演唱,融入指揮,豐富歌曲的表現。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參與法
    七、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地大物博,美麗的神州大地上處處洋溢著朝氣和希望!碧綠的是平原,金黃的是沙漠,長長的是長江,彎彎的是黃河,啊,彩色的中國!
    學唱歌曲《彩色的祖國》
    1、欣賞《彩色的祖國》
    師: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表現了怎樣的情感?
    2、歌唱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歌唱的基本要求和姿勢)
    3、發(fā)聲練習:3/4 5 3 1 | 5 3 1 |
    u a
    4、節(jié)奏練習: ×× × 0×|×× × 0|
    5、學習三拍子指揮圖式,
    6、聽琴輕唱歌曲第一部分。
    7、解決難點:
    歌曲中的休止符有什么作用,應該怎樣演唱?
    8、練習休止符的演唱。(可以采用跟唱法糾正)
    9、教師范唱第二部分。
    10、跟琴學唱歌曲第二部分的第一聲部。
    11、視唱第二部分的二聲部曲譜。
    12、隨琴填詞演唱第二聲部。
    13、合唱歌曲第二部分(教師隨時示范、指導)。
    14、邊唱邊指揮,體會樂句的動力感。
    15、分聲部完整演唱歌曲,邊唱邊指揮(教師隨時糾正錯誤)。
    表現歌曲
    1、 師:歌曲中旋律、力度有細膩的變化,你認為該怎樣演唱?
    2、 試著有感情演唱。(教師隨時指導、糾正)。
    八、創(chuàng)作比賽
    1、 歌曲可以采用哪些演唱形式演唱(學生討論)并試著唱一唱。
    2、 分組比賽演唱歌曲(每組選一名學生指揮)。
    九、總結
    我國地大物博,是一個文明古國,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應該感到驕傲。我們應該發(fā)奮讀書,長大后將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
    簡單教案設計(篇10)
    學習目標:
    1.學會“子、在、也、手”4個字,會認“影、前、后”等7個字,會認筆畫“乛、乚”。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讀課文,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有趣現象,激發(fā)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學習重點:學會“子、在、也、手”4個字,會認“影、前、后”等7個字,會認筆畫“乛、乚”。
    學習難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生字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今天誰是百靈鳥”讀字比賽。
    1.小組賽讀生字,評選小組“百靈鳥”:
    ①個人練讀生字,作好比賽準備。
    ②小組檢查評比,組長出示字卡,學生輪讀生字。
    ③小組推薦聲音響亮、讀音準確的同學當選為小組的“百靈鳥”。
    2.小組代表參加全班的讀字比賽,評選“百靈鳥之王”。
    二、“找影子”讀字游戲。
    1.學生個人練讀生字。
    2.生一起來玩找影子讀字的游戲,在圖上找到一個字就讀一遍,讀得對就跟著讀一讀。
    三、看圖自讀,提出問題:
    1.生邊看圖邊讀書,提出不懂的問題。
    2.小結:對提出“為什么說影子是條小黑狗?”、“為什么說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讀文、讀詞比賽。
    二、小組討論,解決疑難。
    1.針對同學們的質疑,小組合作再讀書討論解決提問。
    2.全班反饋,解讀課文:學生反饋解答的疑難問題,生看圖,回憶游戲活動再讀準,說說為什么影子是條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三、扮演影子,進一步感受課文。
    1.師分句讀文,生根據句子內容分別跳到老師的“前、后、左、右”,教師做什么動作,學生就做什么動作。
    2.生同座合作輪流扮演影子,輪流讀書。(再演一演,讀一讀加深對語言的感悟。)
    3.回讀重點句子:影子是條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4.想一想影子還像什么?
    四、自己選擇,多法背誦。
    1.學生自主選擇背誦方式。
    2.全班背誦比賽,評選背誦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