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jīng)里有關(guān)鶴的句子集錦200句

字號(hào):


    實(shí)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侖,其光熊熊,其氣魂魂。西望大澤,后稷所潛也。~~要不要分享一下類似的句子?出國(guó)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山海經(jīng)里有關(guān)鶴的句子集錦200句”,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赤水出東南隅,以行其東北。
    2、又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葵葉而赤華,莢實(shí),實(shí)如棕莢,名曰植褚,可以已癙,食之不瞇。
    3、有夏州之國(guó)。有蓋余之國(guó)。
    4、厭火國(guó)在其國(guó)南,獸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東。
    5、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枬,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澤。出于昆侖之東北隅,實(shí)惟河原。其中多赤鮭,其獸多兕,旄牛,其鳥多柝鳩。
    6、赤羽公子,你帶著茉兒和芙兒趕快離開桃花坳?!渡胶=?jīng)之赤影傳說(shuō)》
    7、又東南一百五十里,曰玉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碧鐵,其木多柏。
    8、有人曰鑿齒,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國(guó),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捍弓射黃蛇,名曰蜮人。
    9、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10、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無(wú)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而東流注于雁門,其獸多居暨,其狀如匯而赤毛,其音如豚。有鳥焉,其狀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其音如鵲,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11、青丘國(guó)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12、有不死之國(guó),阿姓,甘木是食。
    13、又東北二十里,曰升山,其木多榖、柞、棘,其草多藷藇、蕙,多寇脫。黃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璇玉。
    14、我來(lái)自桃花坳,我是一個(gè)江流兒,是桃花坳的族長(zhǎng)老爹把我撿回家撫養(yǎng)長(zhǎng)大的?!渡胶=?jīng)之赤影傳說(shuō)》
    15、又東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蒼玉。有木焉,其葉如槐,黃華而不實(shí),其名曰蒙木,服之不惑。有獸焉,其狀如蜂,枝尾而反舌,善呼,其名曰文文。
    16、又東二百里,曰葛山,其上多赤金,其下多瑊石,其木多柤栗橘櫾楢杻,其獸多麢,其草多嘉榮。
    17、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18、又東十二里,曰陽(yáng)虛之山。多金。臨于玄扈之水。
    19、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軒轅之丘,無(wú)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黃。
    20、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有鳥焉,其名曰鶉?guó)B,是司帝之百服。
    21、不周山奇果,食之忘憂,解脫勞苦。
    22、有青鳥,身黃,赤足,六首,名曰鸀鳥。
    23、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其陽(yáng)多青雘,其陰多鐵,其鳥多雊鵒。
    24、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wú)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fēng)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25、混沌獸,不該對(duì)村民們下手,一定是有人暗中操縱?!渡胶=?jīng)之赤影傳說(shuō)》
    26、又東北七十里,曰龍山,上多寓木,其木多碧,其下多赤錫,其草多桃枝鉤端。
    27、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其陽(yáng)多玉,其陰多鐵。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獸多橐駝,其鳥多窩,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28、有盈民之國(guó),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葉。
    29、魃不得復(fù)上,所居不雨。
    30、又北百八十里,曰北鮮之山,是多馬,鮮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涂吾之水。
    31、凡北山經(jīng)之首,自單狐之山至于堤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雞彘瘞,吉玉用一珪,瘞而為不糈。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
    32、有獸,左右有首,名曰屏蓬。
    33、阘非,人面而獸身,青色。
    34、有嬴民,鳥足,有封豕。
    35、竊壤堵水,身死功頹,奈何奈何。
    36、又東三十里,曰虎首之山,多苴椆椐。
    37、流沙之西,有鳥山者,三水出焉。爰有黃金、璇瑰、丹貨、銀鐵,皆流于此中。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38、臷國(guó)在其東,其為人黃,能操弓射蛇。一曰臷國(guó)在三毛東。
    39、兕兕西北有犀牛,其狀如牛而黑。
    40、保護(hù)朱雀玄女,召喚朱雀神獸,就是我們的責(zé)任?!渡胶=?jīng)之赤影傳說(shuō)》
    41、海內(nèi)有兩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42、又東五百里,曰成候之山。其上多櫄木,其草多芃。
    43、又北四百里,曰乾山,無(wú)草木,其陽(yáng)有金玉,其陰有鐵而無(wú)水。有獸焉,其狀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鳴自詨。
    44、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45、又東北百五十里,曰驕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松柏,多桃枝鉤端。神圍處之,其狀如人面。羊角虎爪,恒游于雎漳之淵,出入有光。
    46、又東南七十里,曰灌山,其木多檀,多邽石,多白錫。郁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其中多砥礪。
    47、又西五十里,曰榖山,其上多榖,其下多桑。爽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榖水,其中多碧綠。
    48、西南二里,曰鳥危之山,其陽(yáng)多馨石,其陰多檀楮,其中多女床。鳥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49、凡西經(jīng)之首,自錢來(lái)之山至于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華山冢也,其祠之禮:太牢。羭山神也,祠之用燭,齋百日以百犧,瘞用百瑜,湯其酒百樽,嬰以百珪百壁。其余十七山之屬,皆毛牷用一羊祠之。燭者,百草之未灰,白席采等純之。
    50、又北二百里,曰謁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嬰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水。
    51、又東六十里,曰瑤碧之山,其木多梓柟,其陰多青雘,其陽(yáng)多白金。有鳥焉,其狀如雉,恒食蜚,名曰鴆。
    52、又北百里,曰繡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藥、芎藭。洧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有囗、黽。
    53、又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多人魚。有草焉,其狀如蘇而赤華,名曰葶苧,可以毒魚。
    54、凡北次三經(jīng)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無(wú)逢之山,凡四十六山,萬(wàn)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狀皆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瘞之。其十四神狀皆彘身而載玉。其祠之,皆玉,不瘞。其十神狀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壁瘞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55、帝俊有子八人,是始為歌舞。
    56、有寒荒之國(guó)。有二人女祭、女薎。
    57、又東三十五里,曰蔥聾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堊,黑、青、黃堊。
    58、尋木長(zhǎng)千里,在拘纓南,生河上西北。
    59、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丘,是實(shí)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
    60、又東十里,曰歷山。其木多槐,其陽(yáng)多玉。
    61、北七十里,曰申山,其上多楮柞,其下多杻囗,其陽(yáng)多金玉。區(qū)水出焉,而江流注于河。
    62、東海之內(nèi),北海之隅,有國(guó)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ài)之。
    63、又南三百里,曰旄山,無(wú)草木。蒼體之水出焉,而西浪注于展水,其中多鱃魚,其狀如鯉而大首,食者不疣。
    64、有鹽長(zhǎng)之國(guó)。有人焉鳥首,名曰鳥氏。
    65、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吳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其祠:毛用一壁瘞,糈用稌。
    66、又有無(wú)腸國(guó),是任姓。無(wú)繼子,食魚。
    67、又東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遺,多怪鳥,凱風(fēng)自是出。
    68、流黃酆氏之國(guó),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
    69、有一個(gè)野獸,像豬和人的臉。黃色的身體和紅色的尾巴,它的名字是結(jié)合嘴,它的聲音像一個(gè)嬰兒,也是一個(gè)野獸,吃人,也吃昆蟲和蛇,看到的是世界水。
    70、有軒轅之臺(tái),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軒轅之臺(tái)。
    71、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仕鲅桑髁髯⒂诔嗨?,其中多丹粟。
    72、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陽(yáng)多玉,其陰多雄黃、白玉及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駁,是食虎豹,可以御兵。有木焉,其狀如棠,而員葉赤實(shí),實(shí)大如木瓜,名曰杯木,食之多力。
    73、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其陽(yáng)多玉,其陰多鐵。有獸焉,基狀如牛,而四節(jié)生毛,或曰旄牛。邊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櫟澤。
    74、有池,名孟翼之攻顓頊之池。
    75、又東五十里,曰聲匈之山,其木多榖,多玉,上多封石。
    76、又西二百五十里,曰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羬羊。有木焉,其狀如樗,其葉如桐而莢實(shí),其名曰茇,可以毒魚。
    77、玄股之國(guó)在其北。其為人衣魚食,使兩鳥夾之。一曰在雨師妾北。
    78、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鸮,是食人。
    79、濛水出漢陽(yáng)西,入江,聶陽(yáng)西。
    80、又東北八百里,曰兔床之山,其陽(yáng)多鐵,其木多藇其草多雞谷,其本如雞卵,其味酸甘,食者利于人。
    81、大運(yùn)山高三百仞,在滅蒙鳥北。
    82、林氏國(guó)有珍獸,大若虎,五采畢具,尾長(zhǎng)于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
    83、有人方齒虎尾,名曰祖狀之尸。
    84、又西三百里,曰鮮山,多金玉,無(wú)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jiàn)則其邑大旱。
    85、又東三百四十里,曰堯光之山,其陽(yáng)多玉,其陰多金。有獸焉,其狀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蟄,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見(jiàn)則縣有大繇。
    86、又南四百里,曰姑兒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姑兒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魚。
    87、又北百里,曰羆差之山,無(wú)草木,多馬。
    88、西海之內(nèi),流沙之西,有國(guó)名曰泛葉。
    89、有巫山者,西行黃鳥。帝藥,八齋。黃鳥于巫山,司此玄蛇。
    90、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轂而無(wú)木,多鳥獸。
    91、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虛,日月所出。
    92、當(dāng)康當(dāng)康,天下大穰。
    93、大荒東南隅有,名皮母地丘。
    94、少皞生般,般是始為弓矢。
    95、汾水出上窳北,而西南注河,入皮氏南。
    96、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陰多蒼玉,其陽(yáng)有井,冬有水而夏竭。
    97、凡東次三經(jīng)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無(wú)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狀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羊,米用黍。是神也,見(jiàn)則風(fēng)雨水為敗。
    98、有五采之鳥,有冠,名曰狂鳥。
    99、北望河曲,是多駕鳥。
    100、有鐘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獻(xiàn)。
    101、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102、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
    103、又北二百里,曰維龍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陽(yáng)有金,其陰有鐵。肥水出焉,而東流注于皋澤,其中多礨石。敞鐵之水出焉,而北于大澤。
    104、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御為祥。
    105、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長(zhǎng)沙零陵界中。
    106、深目國(guó)在其東,為人舉一手一目。
    107、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
    108、西五十里,曰罷父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
    109、無(wú)腸之國(guó)在深目東,其為人長(zhǎng)而無(wú)腸。
    110、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其上多草、藷藇,其草多秦椒,其陰多赭,其陽(yáng)多玉。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名曰酸與,其鳴自詨,見(jiàn)則其邑有恐。
    111、蜪犬如犬,青,食人從首始。
    112、范林方三百里,在三桑東,洲環(huán)其下。
    113、歧舌國(guó)在其東。一曰在不死民東。
    114、白水出蜀,而東南注江,入江州城下。
    115、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昆侖虛北。
    116、海內(nèi)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
    117、又東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無(wú)草木,多金玉。
    118、禹所積石之山在其東,河水所入。
    119、可是桃花坳姑娘一生最大的榮耀。《山海經(jīng)之赤影傳說(shuō)》
    120、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fā)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見(jiàn)則其國(guó)大穰。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勝遇,是食魚,其音如錄,見(jiàn)則其國(guó)大水。
    121、三身國(guó)在夏后啟北,一首而三身。
    122、有蓋猶之山者,其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黃葉,白華,黑實(shí)。東又有甘華,枝干皆赤,黃葉。有青馬,有赤馬,名曰三騅。有視肉。
    123、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葉而無(wú)傷,木蟲居之。有草焉,名曰薰草,麻葉而方莖,赤華而黑實(shí),臭如蘼蕪,佩之可以已癘。
    124、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員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shí),其味如飴,食之不饑。
    125、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無(wú)達(dá)。
    126、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127、又北百里,曰題首之山,有玉焉,多石,無(wú)水。
    128、夸父逐日,雖死不棄。
    129、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頭。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頭。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維宜芑苣,穋是食。有驩頭之國(guó)。
    130、又東二十里,曰和山。其上無(wú)草木而多瑤碧。實(shí)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蒼玉。吉神泰逢司之,其狀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陽(yáng),出入有光。泰逢神動(dòng)天地氣也。
    131、潦水出衛(wèi)皋東,東南注渤海,入潦陽(yáng)。
    132、又東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無(wú)草木,多蝮蟲。
    133、又西二百里,曰長(zhǎng)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獸皆文尾,其鳥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實(shí)惟員神磈氏之宮。是神也,主司反景。
    134、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而投之鐘山之陽(yáng)。
    135、歐絲之野大踵東,一女子跪據(jù)樹歐絲。
    136、大荒之中,有龍山,日月所入。有三澤水,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也。
    137、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
    138、又東五十里,曰區(qū)吳之山,其木多苴。
    139、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又有神銜蛇銜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zhǎng)肘,名曰強(qiáng)良。
    140、大荒之中,有名山曰不句,海水入焉。
    141、三首國(guó)在其東,其為人一身三首。
    142、又東五十里,曰大孰之山。殺水出焉,東北流注于視水,其中多白堊。
    143、又東南五十里,曰視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曰天井,夏有水,冬竭。其上多桑,多美堊金玉。
    144、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145、有招搖山,融水出焉。有國(guó)曰玄股,黍食,使四鳥。
    146、又東北一百里,曰美山,其獸多兕牛,多閭麈,多豕鹿,其上多金,其下多青雘。
    147、有人名曰吳回,奇左,是無(wú)右臂。
    148、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f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149、是多奇鳥、怪獸、奇魚,皆異物焉。
    150、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是多美玉。
    151、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無(wú)草木,多石。
    152、流沙出鐘山,西行又南行昆侖之虛,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153、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湯谷。有神焉,基狀如黃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渾敦?zé)o而目,是識(shí)歌舞,實(shí)為帝江也。
    154、東北百里,曰荊山,其陰多鐵,其陽(yáng)多赤金,其中多牦牛,多豹虎,其木多松柏,其草多竹,多橘櫾。漳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雎,其中多黃金,多鮫魚,其獸多閭麋。
    155、又東三十里,曰鯢山,鯢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其中多美堊。其上多金,其下多青雘。
    156、又東北七十里,曰歷石之山,其木多荊芑,其陽(yáng)多黃金,其陰多砥石。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見(jiàn)則其國(guó)有大兵。
    157、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于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豎亥。一曰五億十萬(wàn)九千八百步。
    158、有窫窳,龍首,是食人。有青獸,人面,名是曰猩猩。
    159、又西北一百里,曰堇理之山,其上多松柏,多美梓,其陰多丹雘,多金,其獸多豹虎。有鳥焉,其狀如鵲,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御疫,其鳴自叫。
    160、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饒山。是無(wú)草木,多瑤碧,其獸多橐駞,其鳥多鹠。歷虢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有師魚,食之殺人。
    161、有柔仆民,是維嬴土之國(guó)。
    162、其中多玉,其陰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諸齜,槐鬼離侖居之,鷹鸇之所宅也。
    163、有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鳳鳥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膺文曰仁,背文曰義,見(jiàn)則天下和。
    164、又東五百里,曰陽(yáng)夾之山,無(wú)草木,多水。
    165、有白民之國(guó)。帝俊生帝鴻,帝鴻生白民,白民銷姓,黍食,使四鳥:豹、虎、熊、羆。
    166、又東北三百里,曰靈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桃李梅杏。
    167、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桿。
    168、又南三百里,曰碧山,無(wú)草木,多蛇,多碧、多玉。
    169、昆侖虛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
    170、在其北,各有兩首。一曰在君子國(guó)北。
    171、濟(jì)水出共山南東丘,絕鉅鹿?jié)桑⒉澈?,入齊瑯槐東北。
    172、又東百三十里,曰銅山,其上多金銀鐵,其木多榖、柞、柤、栗、橘、櫾,其獸多犳。
    173、有人焉,鳥喙,有翼,方捕魚于海。
    174、據(jù)比之尸,其為人折頸披發(fā),無(wú)一手。
    175、有人一目,當(dāng)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176、襪,其為物,人身黑首從目。
    177、傳說(shuō)玄女,可以喚醒四大神獸,得玄女者可得天下?!渡胶=?jīng)之赤影傳說(shuō)》
    178、戎,其為人,人首三角。
    179、又南三百里,曰耿山,無(wú)草木,多水碧,多大蛇。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曰朱獳,其鳴自詨見(jiàn)則其國(guó)有恐。
    180、又東五百里,曰朝歌之山。谷多美堊。
    181、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dǎo)積石山。
    182、東三百里,曰沮洳之山,無(wú)草木,有金玉。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183、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陽(yáng)多玉,其陰多鐵。浴水出焉,東流注于河,其中多藻玉,多白蛇。
    184、又北五百里,曰倫山。倫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有獸焉,其狀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羆。
    185、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
    186、有小人,名曰焦僥之國(guó),幾姓,嘉谷是食。
    187、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讙舉之山。雒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其中多馬腸之物。此二山者,洛間也。凡釐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里七十里。其神狀皆人面獸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雞,祈而不糈,以采衣之。
    188、又東五百里,曰鬲山,其陽(yáng)多金,其陰多白珉。蒲薨鳥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江,其中多白玉,其獸多犀象熊羆,多猨蜼。
    189、又東北百里,曰大堯之山,其木多松柏,多梓桑,多機(jī),其草多竹,其獸多豹虎麢。
    190、又西百二十里,曰葌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有木焉,其狀如棠而赤時(shí),名曰芒草,可以毒魚。
    191、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
    192、又東三十里,曰雅山。澧水出焉,東流注于視水,其中多大魚。其上多美桑,其下多苴,多赤金。
    193、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
    194、有牛黎之國(guó)。有人無(wú)骨,儋耳之子。
    195、又東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196、有繼無(wú)民,繼無(wú)民任姓,無(wú)骨子,食氣、魚。
    197、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
    198、實(shí)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侖,其光熊熊,其氣魂魂。西望大澤,后稷所潛也。
    199、有青丘之國(guó),有狐,九尾。
    小編精心推薦:
    古風(fēng) 唯美 傷感 勵(lì)志 溫暖 心痛 經(jīng)典 愛(ài)情 憂傷 失戀 失望 幸福 搞笑 正能量
    心累 心煩 后悔 難過(guò) 想你 心碎 抒情 感情 友情 感動(dòng) 想念 心酸 好聽(tīng) 心情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感慨人生 關(guān)于友誼 關(guān)于夢(mèng)想 離別傷感 表達(dá)愛(ài)意 句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