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開學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

字號:


    我們經(jīng)常會從一件事情中受到感悟,這時,可以將自己的所思所感寫下來。心得體會應是在實際工作和活動中真實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態(tài),故作高深,撰寫心得體會有哪些具體流程呢?下面是編輯精心整理的"開學心得體會",希望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開學心得體會 篇1
    暑假里,我們在家委會的組織帶領下,進行了為期一天的研學旅行,我們坐上大巴車,一路上我們歡歌笑語、熱情高漲,仿佛都忽略了37度的高溫天氣。
    第一站,我們來到京博的博華農(nóng)業(yè)的花卉館。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有機果蔬、食用菌養(yǎng)殖、生態(tài)養(yǎng)殖等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最漂亮的要數(shù)各色爭相斗艷的蝴蝶蘭了,聽管理員阿姨介紹,他們培育的蝴蝶蘭每年有8萬盆都集中在年宵上市,而且都是無土栽培。我們還很榮幸的跟著管理員阿姨學習了蝴蝶蘭的無土栽培技術呢,盼著我的小蝴蝶蘭也能開出鮮艷的花朵。
    第二站,我們來到京博企業(yè)文化館。了解和學習了京博企業(yè)的文化理念和發(fā)展歷程。記得京博文化墻上有這么一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我:貧窮教我惜福,成長教我報恩,責任教我拓展。我想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學習的。
    第三站,我們來到京博的楹聯(lián)藝術館。第一次走進京博藝術館,我特別的驚訝,為什么一個企業(yè),能收藏這么多的楹聯(lián)及書畫作品?有明代、清代帝王、忠臣、狀元、政治家、書畫家、歷史名人約4000余幅精品書法。400余幅畫卷,如鄭板橋、齊白石、張大千等著名書畫家的22幅作品。據(jù)管理員阿姨介紹說,收藏這些作品不是馬韻升董事長個人愛好和利益驅(qū)使,而是馬韻升董事長想在京博有財力和物力的時候盡量收藏這些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讓孩子們從小能夠看到、知道中國古代的優(yōu)秀作品,從小深受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影響,帶動我們這里的文化發(fā)展和繁榮。得知真相后,我不禁由衷的敬佩這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馬韻升董事長,他是我們很多企業(yè)家學習的榜樣!
    第四站,快到中午了,我們來到京博研究院的自助餐廳,那里環(huán)境好,叔叔阿姨服務態(tài)度好,飯菜品種豐富、味道鮮美,對我這個小吃貨來說,這里才是我大顯身手的舞臺!在管理員阿姨的帶領下,同學們有秩序的領餐、就餐,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我們還品嘗了研究院阿姨親手做的酸奶,味道棒極了!吃飽了,喝足了,我們繼續(xù)出發(fā)!
    第五站,我們來到京博海棠樂園。一下車,公路兩旁全是海棠樹,樹上結滿了海棠果,雖然還沒到海棠果成熟的季節(jié),但是看著眼前的一切,能讓人很容易聯(lián)想到海棠果成熟的時候景色是多么誘人!好想到那時能再次來到海棠園??!跟隨管理員阿姨的腳步我們進入了一個大棚,只看見里面有三個大水坑,里面的環(huán)境也不像其他館那么好,起初大家都非常的失望,但是后來我們卻在這看似不起眼的地方收獲了太多的知識和歡樂。首先我們學習了手工皂的制作,原來香皂、肥皂是以皂基為原料加工而成的??!我們每個人都跟著教練叔叔成功的制作出了自己喜歡的手工皂,有熊掌形的、心形的、小豬形的,它們都非常可愛!我們還學習了神奇的紙上種菜呢,總感覺這個世界上有好多我們不知道的有趣的知識,需要我們?nèi)パ芯亢蛯W習。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渾水摸魚活動把大家?guī)肓苏麄€研學旅行的高潮,首先教練叔叔跟我們講了渾水摸魚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比賽就正式開始了,從同學們下水坑開始,現(xiàn)場的歡呼聲、驚叫聲連連不斷,坑里的水瞬間就被我們攪渾了,根本看不到哪里有魚,但是同學們都沒有氣餒,大家團結一心,一條條鮮活誘人的大魚被我們摸了上來,每摸到一條魚,全場就一片歡呼雀躍。集合的時間到了,大家戀戀不舍的從泥潭走出來,渾身上下跟泥鰍一樣。大家雖然很累,但從中我們掌握了摸魚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了動手能力,增強了團結和自我保護意識。
    下午五點左右,我們坐著大巴車戀戀不舍得離開了研學基地。這次研學旅行將成為我腦海中永不磨滅的記憶!
    開學心得體會 篇2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寶貝,我們都盼望著她們茁壯地成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老師之外,父母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至關重要。
    一、溫馨、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絕不能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拌舌頭吵嘴,那樣會使孩子產(chǎn)生恐懼、自卑甚至厭惡的心理。不僅會疏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在同伴之間還可能會出現(xiàn)偏激行為現(xiàn)象。給孩子一個安全、舒適、溫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在這方面,我們是以實際行動讓女兒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
    二、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優(yōu)良品德很重要
    女兒從3周歲起上幼兒園,步入正規(guī)的教育系統(tǒng),我們要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礎,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yǎng)她一些優(yōu)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代獨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給她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并付諸于實際行動,讓她知道尊敬長輩的道理;告訴她幫助別人是件很開心的事,讓她知道應該助人為樂;在和小伙伴之間嬉戲時要相互謙讓等等。閑暇時,常和女兒做連句的游戲,我說上句:“妹妹摔倒了?!迸畠哼B下句:“我馬上把她扶起來?!薄瓨反瞬黄?。
    三、讓孩子“自己來”,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人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行為習慣置之腦后,聽之任之。我認為孩子愛勞動良好習慣尤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責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zhì)和各種能力。因此,在我女兒很小時,我就開始讓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絹、洗襪子、整理床鋪等,當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夠干不好,就此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評價他們。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長就要充分肯定。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讓孩子少一點壓力,多一份輕松
    在學習之余要注意讓孩子適當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時進行散步、慢跑,并利用這一時間,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經(jīng)常和孩子談心,隨時觀察其身心的變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開心扉,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將子女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將子女的現(xiàn)在和過去進行比較,縱向看進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肯定自己孩子所獲得的任何一點成績,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贊美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么樣的花果,就會有什么樣的收獲,因此,我真誠地希望家長們?nèi)鱿碌氖敲利?、善良、友愛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愛的花開滿孩子的心田。不要讓“望子成龍”的心理變成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輕松松學習,要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fā)光的!
    開學心得體會 篇3
    山東曲阜,鄒城是文化圣地,這里既是傳統(tǒng)文化的課外學堂,也是社會實踐的大課堂,一堂好課,值得珍惜,值得收藏。
    首日,我們到了圣賢之鄉(xiāng)曲阜,參觀三孔孔廟,孔府,孔林??讖R前為神道,兩側栽植松柏,創(chuàng)造出莊嚴肅穆的氣氛,步入萬仞宮墻內(nèi)的孔廟,透過郁郁蔥蔥的參天古柏,同學們好像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孔子的學生,親耳聆聽著孔子的教誨,感悟著杏壇下圣人的博大情懷和萬世師表的點點滴滴。座座門坊上的額匾,極力頌揚孔子的功績,給人以強烈的印象,敬仰之情不覺油然而生。
    接著,我們來到天下第一家孔府。府內(nèi)樓堂廳錯落有致,九進庭院,三局布路帶給我們最本真的孔家文化??赘址Q衍圣公府,是孔子的子孫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廳,大堂,樓房,東邊是廟,西邊是學堂,中間是建筑物。
    然后,我們走進世界上持續(xù)年代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氏族墓地孔林。蒼松翠柏,古木參天,碣碑林立,石儀成群,有孔子歷代子孫墓葬萬余座。地面上還有漢、宋、金、元、明、清、民國等時代的題記石刻,同學們瞻仰了孔子子孫三代攜子抱孫的墓葬布局,體味了子貢含悲尊師的情懷,領悟了何為儒家的仁愛。
    曲阜三孔,雄偉壯麗,它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載體,更是中華文明的滄桑足跡!
    曲阜三孔游學,讓我們更加真切地感受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fā)了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由衷的崇敬之心、敬畏之心和踐行之志。
    次日,告別曲阜,我們來到孟子故鄉(xiāng)山東鄒城。走進孟廟,入眼的是廟內(nèi)飽經(jīng)滄桑的碑碣石刻,蔥蘢蒼郁的古柏。入心的是孟子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孟子的傳世經(jīng)典;仁者,愛人民貴君輕易子而教的主張深入人心;孟母三遷緣木求魚的故事流傳至今。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需要我們回到它的起源,親身感悟文化的靈魂!
    面對群坊重殿,折射出的不僅僅是一代偉人的偉大,更重要的是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從歷代帝王到平民百姓,從文豪到草莽,無不對其肅然起敬,盡管歷盡風雨,依然傲視人間。
    由此,我們看到中華儒家文化的深奧、博大、寬廣。不管文化為誰所用,暴君或明君,盛世或亂世,它永遠是繁榮的,儒家文化散發(fā)著人間尊貴的神韻。
    我們走出三孔,感慨萬千。更重要的是,我們真切領略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感受了古人賦予我們一脈傳承的神韻。
    此次研學之旅,定會成為我一生的美好回憶,值得珍藏!
    開學心得體會 篇4
    體育,眨眼間都上了很多年了,其中的感覺也是頗深的,從小就喜歡玩的我,特別愛上體育課,在家里呆了很多年,就喜歡和小伙伴整天玩耍,愛運動。我還記得剛上大學那天聽說體育課可以喜歡學什么就學什么,當時是喜從中來。第一次上體育課時,老師們在那講說是喜歡學什么就可以到老師那邊報名,我們幾個同寢室的哥們,一起來到體適能那個老師那里報名,想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好好在大一鍛煉下自己。在體適能那段日子的體育課上,真的是見識不少關于體育鍛煉的事情,特別是鍛煉技巧的學習,老師的講解很是到位,那年的時間跟著老師學到了很多很多,了解了太極拳,長拳,并且在考試時親自自己打了一套太極,那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的打太極拳,以前都是在別的地方看,從來沒打過,那次的練習讓我終身難忘,我是那樣的記憶,那樣的清晰。
    民族體育,第一次聽到這個課程名時,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體育,只是知道是關于少數(shù)民族的體育,我就在選課的第一時間就登選課網(wǎng)站,很快就得到了民族體育的這門課,我和很多同學一樣,見到了我們的老師,一位和藹可親的大伯,我是這樣的認為的,感覺他和我大伯的修養(yǎng)挺似得,都是一副面帶笑容的智者,我就在自我介紹后,離開了操場,到后來我們上課時,很多時間,老師都是讓我們積極動手,我們從踢毽子到射飛鏢,一個一個的練習,訓練,我們老師為了民運會的事也是很忙,很少有時間管我們,我們很自覺地練習,大家其樂融融的,我們開心的訓練。開心而玩耍的度過了我們的民族體育。
    我們要考試了,我們的考試老師的原則是鍛煉和娛樂一起??荚嚧蠹叶紩^的,只是分數(shù)的多少而已,我們一共考了兩個星期,一個星期是踢毽子,另一個是射飛鏢。我們考試時老師的原則是認真,是一位盡職盡責的老師。很認真的結束了考試,只是最后一節(jié)時,老師對于大家的表現(xiàn)有點不高興,對于大家不記得自己的成績這點我是認為是自己的責任,我那會也是沒有記得太清楚自己的,是讓我的朋友記得。還好,都以一個我自己比較滿意的成績結束了民族體育的課程。
    在此,記述下自己對民族體育的心得。同時感覺我在大學的體育收獲頗豐。
    開學心得體會 篇5
    再次捧起《教育學》,讀到《教師與學生》這一節(jié),感觸很多,具體如下:
    一、學生雖然教育過程和教學過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們以往的教育學對學生的分析和研究卻很不夠。雖然我們強調(diào)教師應該吃透兩頭,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認識學生,但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教師的工作中,前一點往往比較重視,后一點卻重視得很不夠。
    二、學生是處于迅速發(fā)展時期的人。學生時代,從入小學到中學畢業(yè),是一個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發(fā)展都非常迅速的時期,是個體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定型到比較定型的成長發(fā)育時期。對于學生來說,他們身心各個方面都潛藏著極大的發(fā)展的可能性,在他們身心發(fā)展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的各種特征都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在這一時期,他們的身心發(fā)展能否得到滿足,能否得到積極、良好的教育,對于他們的發(fā)展將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
    三、學生發(fā)展的可能性能否成為現(xiàn)實的發(fā)展,需要多方面的條件。人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tǒng)一,個體發(fā)展的早期,更多的是受自然屬性的制約。進入學校后,社會性因素對個體發(fā)展的制約作用則逐漸加大。推動個體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zhuǎn)變的動力,是社會環(huán)境對個體的客觀要求所引起的需要與個體的發(fā)展水平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運動的階段性完成是個體和客觀現(xiàn)實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個體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發(fā)生的。在活動中,個體不斷作用于客觀現(xiàn)實,日益深入地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和關系,形成一定的發(fā)展水平。客觀現(xiàn)實也不斷作用于個體,對個體突出新的要求。這些要求反映在個體的頭腦中,轉(zhuǎn)變?yōu)閭€體的需要。而需要的滿足,同樣需要通過個體自身的活動即與客觀現(xiàn)實的相互作用才能實現(xiàn)。因此,沒有活動,沒有個體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沒有個體的發(fā)展。客觀環(huán)境的刺激,諸如教學的內(nèi)容、教學的要求、學校各方面的生活,能否引起學生的精神需要,并對這些需要作出積極的反應產(chǎn)生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能否產(chǎn)生積極的、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結果,與教師、學校如何安排、組織學生的各種活動有極大的關系。
    四、學生是具體能動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對象。學生的發(fā)展性與學生的不成熟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正因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也正因為學生的不成熟性,學校和教師才大有可為。學校教育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由教師根據(jù)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體教育場景選擇教育內(nèi)容,組織教材和教學活動,并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施加影響。與環(huán)境對個體自發(fā)的、零碎的、偶然的影響相比,學校教育對個體的成長起著主導作用。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是學習者,是受教育者。由于他們的知識較少,經(jīng)驗貧乏,獨立能力不強,加上受教師權威的文化影響,學生具有依賴性和向師性,即一種盲目信任教師的特點。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常具有先在天然的權威性。然而這一切并不意味著在教育過程中學生只是一個受動者。忽視了學生主動性的存在的學生觀在根本上是陳舊的、錯誤的。教師要巧妙地利用學生的這種依賴性和向師性,但根本上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立的發(fā)展意識與能力,發(fā)展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導學生積極發(fā)展,是對教師素質(zhì)的考驗。如果教師不珍惜甚至濫用學生的依賴性和向師性,將挫敗學生的發(fā)展。
    小編精心推薦
    心得體會字數(shù):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2000字 | 3000字 | 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