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技術教案精品10篇

字號:


    編輯為您整理了與“六年級技術教案”相關的一些常見問題的解答。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預先準備好的,而現在又到了寫課件的時候了。老師在上課時要按照教案課件來實施教學。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六年級技術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
    了解計算機安全防護的基本知識。
    2.
    掌握查殺計算機病毒的方法。
    3.
    會開啟殺毒軟件的實時監(jiān)測功能。
    4.
    掌握使用防火墻技術,會查殺計算機病毒。
    學習重點
    1.
    查殺計算機病毒。
    2.
    安裝和使用防火墻技術。
    學習難點:
    防火墻技術。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導入
    黑客、木馬、病毒已經成為我們身邊隱形的“網絡殺手”,并且病毒在不斷推新和變異,移動設備和計算機面臨著病毒帶來的巨大危害。
    二、學習新課
    試一試:
    學生動手,運用“360安全衛(wèi)士”,對計算機做一次全面“體檢”,看看我們的計算機是否健康。
    學一學:
    一、病毒的全面防護
    我們分別從防火墻和殺毒兩個方面,嘗試對計算機進行主動防護和查殺病毒(防火墻有Windows自帶的,也有第三方防火墻軟件;殺毒軟件有金山毒霸、卡巴斯基、360殺毒等。)
    1、第一道防線,選用Windows系統(tǒng)自帶的防火墻。它有助于防止黑客或惡意軟件等通過與之連接的網絡訪問我們的計算機,防火墻是保護計算機的第一道防線。
    2、第二道防線,選用360安全衛(wèi)士。我們只需要來到“安全防護中心”開啟“系統(tǒng)防護”,這樣病毒入侵就比較困難了?!傲⒓大w檢”基本上可以輕松解決計算機的大部分問題?!安闅⑿迯汀笨梢圆闅⒂嬎銠C中的木馬病毒。
    3、第三道防線,選用“360殺毒”。我們既要防毒也要殺毒,“360殺毒”與“360安全衛(wèi)士”組成一套防毒殺毒的組合拳。運行“360殺毒”軟件后,點擊“掃描”就開始病毒查找,并將所查到的病毒一一列出,最后一鍵清除病毒。
    做一做:查殺病毒
    1)在主界面中,單擊“全盤殺毒”按鈕,將自動進入殺毒狀態(tài),
    2)單擊“更多信息”項,可以查看查殺結果、已經運行時間、剩余時間、查殺出的病毒等信息。
    3)在查殺病毒的過程中,用戶可以單擊“暫停查殺”按鈕暫停查殺病毒,暫停后還可單擊“繼續(xù)查殺”按鈕繼續(xù)查殺病毒。如果系統(tǒng)在查毒時檢測到病毒,默認情況下會自動刪除該病毒。
    4)如果用戶中途單擊“停止查殺”按鈕中斷后,將彈出“殺毒結束”對話框,在框中顯示查殺病毒情況,其中包括檢查的文件個數、有沒有病毒、花費多少時間等信息。
    二、病毒變異
    1、教師介紹20xx年“灰鴿子”木馬病毒事件,了解變異病毒的特點。
    2、議一議:面對20xx版“灰鴿子”木馬病毒,我們應該采取什么防護方法,又該如何處理新的病毒變異呢?
    小明有一個想法:為了計算機更安全,想在計算機中多安裝幾個查殺病毒的軟件。我們怎樣看待小明的這種想法?
    做一做:
    手機也是易感染病毒的重災區(qū),我們的手機里有安全防護軟件嗎?
    利用所掌握的計算機病毒的防護方法,在手機上運行“360安全衛(wèi)士”等安全
    防護軟件,看看手機是否安全。
    討論交流:
    防護病毒提倡防毒和殺毒并舉,但應該以防為主。我們在使用計算機和網絡的過程中,應該具備哪些良好操作行為和上網行為?
    三、探一探
    企業(yè)和部門是怎樣防護病毒的呢?國家有哪些防護計算機病毒的機構和法律法規(guī)?
    板書設計:
    16
    吹響防毒“沖鋒號”
    ——病毒的全面防護
    360安全衛(wèi)士
    360殺毒金山毒霸
    卡巴斯基
    六年級技術教案 篇2
    第一課時:第一節(jié)種子處理
    水稻的基本種植情況
    在我省的糧食生產中,水稻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居首位。稻米含有淀粉、蛋白質、脂肪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是我省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我省出口創(chuàng)匯的重要農產品;稻草、米糠不僅是飼養(yǎng)家畜、家禽的飼料,也是醫(yī)藥、化工和輕工行業(yè)的重要原料;稻殼是生產天花板等
    建筑材料的原料。因此,學習水稻的主要栽培技術,對于改善人民生活。加速我省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有著極其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
    種子處理
    水稻種子在浸種催芽前,必須先對種子進行處理。種子處理的目的是:殺死種子上攜帶的病菌,清除種子中的雜質,選出健壯飽滿的種子。搞好種子處理工作,要求了解曬種、測定種子的發(fā)芽率、種子消毒等種子處理技術,初步學會鹽水選種的技術。
    1、發(fā)芽試驗
    為了解種子質量,播種前要做好發(fā)芽試驗。其方法是:從稻種中隨機抽取有代表性的種子,分成2~3組,每組50或100粒種子,放在鋪有濾紙的發(fā)芽器皿(或小布袋)內,加足水后,放入溫箱或火炕上,使其在28℃~30℃溫度條件下發(fā)芽。第4—5天計算種子的發(fā)芽率(勢),第10天計算出發(fā)芽率,求出的各組的平均值,即為發(fā)芽率(勢)。
    發(fā)芽率低于80%的種子,是不符合種子質量標準的種子。要及時更換。軟盤育秧更要重視發(fā)芽率。
    2、曬種
    曬種可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曬種時,種子鋪成3—4厘米厚,要勤翻動,避免受熱不均勻,并要注意防潮,一般曬3~4天即可。
    3、選種
    選種是為了清除秕谷、雜草種子,選出飽滿、整齊、純凈的種子,以利培育壯秧和減少雜草。一般經風選、篩選后,再用一定濃度的溶液選種。通常以鹽水選種最好。用來選種的鹽水比重為1.05一1.11。配制這種濃度的溶液,一般每50千克水加食鹽10千克,充分攪拌,使食鹽充分溶解。
    4、種子消毒
    種子消毒能消滅附著在種子上的稻瘟病、惡苗病、白葉枯病等病害的病原體。
    各地對種子消毒的方法很多,但因品種和病害的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浸種消毒方法。一般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A.石灰水浸種。用1%石灰水浸種4~6天。目的是利用石灰水與空氣接觸,在種子表面形成一層碳酸鈣結晶膜,隔離空氣,悶殺胡麻斑病、惡苗病及稻瘟病的病原體。浸種時,不要破壞水面上的石灰膜。
    B.抗菌劑“401”浸種?!?0廣浸種具有殺菌和促進稻種發(fā)芽的作用,尤其對稻瘟病和惡苗病的防治有顯著效果。
    浸種時,早稻用10%“401”抗菌劑500倍液,浸種2天;晚稻用1000倍液,浸種2天,兼有促進發(fā)芽的作用。
    C.代森胺浸種。用50%代森胺乳劑500倍液,浸種一晝夜,可殺死稻種上的病原體。
    D.惡苗靈浸種。用35%惡苗靈250倍液,浸種4~6天。
    E.多菌靈浸種。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3~4天,不但可殺死稻瘟病病原體,而且可兼治稻惡苗病、稻胡麻斑病,并有促進種子發(fā)芽的作用。
    采用藥物浸種時,無論使用何種藥劑,經藥劑消毒后的種子,要立即用清水沖去種子表面的殘留藥液。同時,還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工作,不要用手攪拌種子;不隨便存放藥液,不亂傾倒剩余藥液或浸種后的廢液;盛放過藥液的器械,不要在人、畜飲水處清洗等。
    作業(yè):回家實作鹽水選種
    第二課時:第二節(jié)浸種催芽
    浸種催芽概說:
    水稻種子經過浸種催芽,然后播種育秧,對提早出苗、縮短秧田期、提高成秧率、爭取早播早插等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搞好水稻的浸種催芽,要求了解浸種催芽的標準,初步掌握高溫破胸、通氣催根、適溫催芽、攤晾煉芽等催芽技術。
    一、浸種
    浸種就是將種子放入清水中浸泡,使種子吸足發(fā)芽時所需要的水分,達到縮短發(fā)芽時間、出苗整齊的目的。
    浸種時,先將種子放入水缸或其他容器內,再向缸內加入適量清水,水量以浸沒種子為宜。在浸種過程中,每天輕輕攪拌一次稻種,并更換一次清水。浸種時間的長短,與水溫及稻谷的品種有關。如水溫30℃時,浸種2—3天,20℃時浸種3~4天,lo亡時則需浸種8天;粳稻谷殼厚,浸種時間應稍長,秈稻谷殼薄,浸種時間可稍短。勿用被油、鹽、酸、堿等污染的水浸種。
    種子吸足水分的特征是:谷殼表面光滑,向著陽光觀察,谷殼半透明,腹白分明可見,種胚膨大突出,顏色鮮白,米粒易折斷。當種子吸入的水分相當于干種子的20%一30%時,就可撈出洗凈催芽。
    二、催芽
    經催芽后的稻種,播種后扎根快,出苗早,縮短秧田期,提高成苗率,有利于培育壯秧。
    催芽的標準是:在3~4天內催好芽,發(fā)芽率達92%,種子破胸露白,根芽整齊,芽長不超過半粒谷,根長l粒谷,根芽粗壯,形如竹筍。一般情況下,溫度高芽可稍長,溫度低宜催短芽。如采用軟盤育秧,破胸露白時,就可播種催芽的方法很多,如蒸汽催芽、火炕催芽、薄膜棚催芽、大堆催芽、溫室催芽等。不管采用何種催芽方法,其催芽原理和技術要求基本相同,即“高溫破胸、通氣催根、適溫催芽、低溫晾芽”等基本技術環(huán)節(jié)。其作用都是調溫調濕、翻堆通氣散熱,控制好種子發(fā)芽的條件。
    1.高溫破胸。谷殼表面露出種胚的白點時稱為破胸期。溫度是破胸的主要條件。高溫破胸,就是在催芽前,先用50℃左右的溫水預熱稻種15~20分鐘。然后趁熱上桶(堆)催芽,并覆蓋保溫,使谷堆溫度保持在35℃~38℃。種子一般經過15~18小時后,即可破胸露白。
    2.通氣催根。稻種以破胸露白到齊根期間要經常翻動谷堆通氣,使堆內外溫度均勻和通氣良好,同時適當淋灑30℃~35℃的溫水,補充必要的水分,促進胚根生長,使氧氣、溫度、水分協調。
    3.適溫催芽。根長齊之后,淋透一次25℃的溫水,翻堆通氣散熱,調節(jié)溫度和濕度,起降溫增濕調氣的作用,使種谷的根長芽短,根芽生長健壯,催出合乎要求的種芽。
    4.攤晾煉芽。在播種前,為緩沖催芽種子的環(huán)境條件與秧田條件的差別,應進行攤晾煉芽。方法是將催好芽的稻種攤開3~5厘米厚降溫,使種溫降至與環(huán)境一致時再播種。當稻種達到催芽標準而恰遇寒潮不能播種時,可用保持稻種微濕、低溫(不宜低于10℃)的方法晾芽,可保持7—10天。待天氣轉晴時,搶寒尾暖頭播種。攤晾煉芽時,要注意防止干芽。
    作業(yè):回家實作催芽
    一、目的要求學會水稻種子催芽的管理技術和基本操作步驟,學會處理催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初步掌握“高溫破胸、通氣催根、適溫催芽、攤晾煉芽”等基本催芽技術環(huán)節(jié)。
    二、工具與材料已經過選種、消毒和浸種的稻種、水缸、木桶、瓢、紅磚、溫度計、無病害感染的稻草或草袋。
    三、操作步驟:預熱稻種、上堆催芽、覆蓋保溫、查溫翻堆、翻堆散熱通氣、攤晾煉芽
    六年級技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收集各種花卉的資料,了解它們所代表的象征意義;
    2.走進插花世界,體驗插花藝術的魅力。
    教學重點:了解花卉知識,學習和欣賞插花
    教學難點:能獨立完成一個插花作品
    教具準備:(學生)收集的插花圖片(老師)插花藝術課件,插花步驟圖。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題
    1.教師可以出示課文中或事先拍攝的關于插花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2.教師小結:插花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怎樣設計才能讓插花更獨特?
    二、欣賞與觀察
    1.收集各種花卉的資料,了解他們所代表的象征意義。
    如:紅玫瑰象征愛情,表示真心愛你,百合花象征高潔,表示百年好合,康乃馨象征母愛,表示健康長壽
    2.了解插花的不同類型,討論在各種不同的場合適用什么類型的插花?
    三、探究制作
    倒T形插花
    1.將泡好的花泥放入花器
    2.修建散尾葉片
    3.用修建好的散尾葉片插入花泥兩端,長度與花器的直徑大致相當
    4.用劍葉垂直拆入花泥中,劍葉的長度與底部散尾的長度為2:1,整個造型大小要與花器相協調
    5.底部沿散尾葉插入兩支泰國蘭,讓底部豐滿起來,左右對稱
    6.中間部分傾斜插入焦點百合
    7.用玫瑰確定作品的高度,一般為花器的1.5~2倍
    8.用玫瑰定出倒T形的輪廓,同時在空隙插入剪開的小片散尾葉和情人草加以點綴。
    四、課后延伸
    欣賞不同材料完成的插花作品,探索花的世界,試著做一做,把花的美麗長久保留。
    六年級技術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了解編制程序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會用流程圖設計和描述循環(huán)結構算法。
    2、在自主學習常用的程序流程圖符號中了解流程圖,在小組合作繪制“計算商品金額”流程圖中加強對算法的理解,學習用流程圖設計和描述循環(huán)結構算法。
    3、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
    會用流程圖設計和描述循環(huán)結構算法。
    學習難點:
    會用流程圖設計和描述循環(huán)結構算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問題描述
    師: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
    這是我們小時候經常聽到的一個故事,也是一個周而復始、沒完沒了的故事。我們能把這個故事講完嗎?
    二、想一想
    我們能描述出“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的具體步驟嗎?為什么?
    三、學一學
    ①算法的特征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算法可以簡單地理解成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計算機科學中,算法是很重要的概念,它指明了問題的處理、求解過程,是對給定問題解決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它一般具有以下五個特征。
    1、樹輸入。
    2、有窮性。
    3、確定性。
    4、可行性。
    5、輸出。
    動動腦:不能描述“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算法的原因是。
    ②算法的優(yōu)化
    算法一
    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可描述為:
    本算法中,第一輪比較中,由于事先不知A與B誰大,所以形成了兩種不同情況。第二輪比較中,也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情況。
    算法二
    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可描述為:
    本算法中,引入一個變量,存儲每次比較的`最大數,因此,第二輪比較只有一種情況。
    四、議一議
    我們在解決“輸入三個數,輸出其中最大的數”問題時,有沒有第三種更簡便的算法,要求是不增加變量。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描述出來。
    五、練一練
    我們看過電視節(jié)目中的“看商品猜價格”游戲嗎?說說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并和同學們模擬這一游戲:猜一下老師所用筆記本電腦的價格(實際價格3300元),價格在0--7000元之間。我們可以采用什么樣的算法更快速、準確地猜出老師所用筆記本電腦的價格。
    六年級技術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了解文件備份和恢復的方法。
    2.能夠在實際運用中進行文件的備份和恢復
    3.養(yǎng)成對文件進行備份的好習慣。
    學習重點:
    了解文件備份和恢復的方法。
    學習難點:
    能夠在實際運用中進行文件的備份和恢復
    課前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
    電子文件儲存在各種媒介了不是萬無一失的,因各種原因導致文件丟失也是時有發(fā)生。所以我們要預先給文件做個備份,以防意外,養(yǎng)成文件備份的好習慣。
    二、試一試
    我們在云盤上做個備份,將自己PPT作品的文件夾復制到另一個盤符中。
    三、學一學
    1、學生自由閱讀課本第57至58頁的相關內容,了解文件備份的方法。
    2、交流:臨時備份、永久備份
    3、教師邊演示邊講解具體做法
    臨時備份:
    將文件復制到U盤里,或是復制到同一硬盤不同的分區(qū)中。在制作和修改文件時,可以備份在同一個分區(qū)中。
    提醒:通常情況下,文件不要復制或存放到系統(tǒng)盤中。
    永久備份:
    將文件復制到移動硬盤、云盤或者刻錄到光盤上,進行永久備份。
    教師過渡:對于誤刪的文件,我們可以嘗試用專業(yè)恢復軟件進行恢復,如R-STUDIO等。
    創(chuàng)設情境:
    小明誤刪了保存在D盤中的一幅電腦繪畫大賽獲獎作品,刪除時間是20xx年4月17日。該怎樣才能幫他恢復文件呢?
    1、學生默看地58頁下面的內容,了解文件恢復的方法。
    2、組內討論交流
    3、學生回答,教師演示操作設計恢復的方法
    選擇文件所在的盤——按擴展名找文件——圖片格式
    ——勾選恢復文件——開始恢復
    四、想一想
    1、文件備份方法還有哪些?
    2、在實際操作中,你認為哪種備份方法最簡單實用?說說在什么情況下,選擇什么樣的備份方式會更好?
    五、做一做
    將重要的文件復制到移動硬盤、云盤或者刻錄到光盤上,并比較各種存儲方法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
    六、練一練
    什么已經知道了很多備份文件的方法,嘗試用第三方軟件備份的方法操作一下。
    七、探一探
    手機內有存儲卡,所以手機也是一個文件備份工具。手機里有系統(tǒng)備份和電話本備份,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手機中的幾種備份和恢復功能。
    板書設計
    14給文件一個安全的“家”
    ——文件的備份和恢復
    備份:臨時備份
    永久備份
    恢復:恢復文件是亡羊補牢,備份文件才是萬全之策
    六年級技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了解角色信息表達指令。
    掌握克隆指令。
    應用克隆指令創(chuàng)作小動畫。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克隆指令。
    教學難點
    應用克隆指令創(chuàng)作小動畫。
    教學方法
    1.講解法:講解圖形化編程創(chuàng)作趣味動畫的一般流程,如動畫主題與構思、素材收集、動畫效果描述等,給學生一個相對整體的認識。
    2.演示法:采用演示教學方法,可以很形象直觀地傳授知識和所需掌握的技能
    3.觀察法:展示用圖形化編程創(chuàng)作的動畫效果,讓學生觀察、了解角色信息表達果,感受克隆指令在創(chuàng)作同一類角色時帶來的便利。
    4.任務驅動法:將各個任務中的“探究活動”按活動主題分解成小任務并進行知識的講解,做必要的鋪墊,然后以“創(chuàng)新活動”的活動主題作為新任務,讓學生根據新任務的具體要求,利用“探究活動”學習的知識經驗開展小組協作遷移學習。這樣,在完成“創(chuàng)新活動”任務的同時,實現知識技能的靈活應用,從而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
    1.教學環(huán)境
    計算機網絡教室、多媒體廣播教學軟件、Scratch2.0軟件。
    2.教學資源
    教材范例素材、課件、微課視頻等本課教學資源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3分鐘)
    1.展示由Scratch創(chuàng)作的《群蟻歸來》動畫。
    2.提問:你從這個動畫中獲得哪些信息?
    3.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并討論。
    4.歸納小結:這是一個由Scratch語言制作的趣味小動畫。其中,螞蟻都是從舞臺的中心點出發(fā),沿著指定的信息路線行進,當行走至舞臺的左下角時消失。
    5.揭示課題:趣味編程:克隆螞蟻。
    二、合作交流,理解新知(5分鐘)
    引言:在制作動畫時,可以添加角色信息表達,增加角色之間的互動交流;還可以應用克隆指令創(chuàng)建屬性相同的一類角色,提高動畫制作效率。
    1.學習角色表達信息指令。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材第50頁相關內容。
    (2)提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通過“說……”或“思考……”來實現的,那么在Scratch語言中它提供了哪些角色信息表達指令,有何區(qū)別?
    (3)師生共同小結。
    2.學習克隆指令。
    (1)講解生物學上的克隆概念??寺≡竿ㄟ^無性生殖而產生的遺傳上一致的生物群。
    (2)講解Scratch語言克隆指令。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材第51頁表7-1中的有關Scratch克隆指令知識。
    (3)引導學生嘗試完成任務一,打開“克隆小猴.sb2”半成品,完成克隆小猴腳本編寫。
    (4)小結:在Scratch中克隆模塊可以復制出和本角色屬性完全相同的新角色。
    三、任務引領,剖析動畫(12分鐘)
    1.動畫制作思路分析
    (1)再次出示《群蟻歸來》Scratch動畫。
    (2)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你想如何把這個動畫制作出來;請你將動畫制作的編程思路流程圖畫出來。
    (3)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二:將動畫制作的編程思路流程圖畫出來。
    (4)聽取小組成員匯報,修正動畫制作思路流程圖,如教材第51頁圖7-2所示。
    (5)提問:在整個動畫的制作過程中,那個步驟起到重中之重的作用呢?
    (6)指名匯報,傾聽學生講解。
    (7)演示螞蟻巡線的原理。
    2.課件展示機器人巡線原理。
    螞蟻巡線與大多數機器人巡線原理部出一轍,我們在螞蟻頭部前方特意添加一個標志性的紅點,用它表示螞蟻顏色感覺器,用黃色的粗細適中的線條表示螞蟻回家的信息道路,螞蟻沿著信息道路邊行進、邊偵測,邊反復比對兩者的顏色設置,并做適當的角度調整,這樣才能完成巡線過程,即當螞蟻的顏色感覺器碰到信息道路,則左轉15度,否則右轉15度。
    四、任務驅動,動畫制作(8分鐘)
    1.動畫制作過程。
    (1)動畫制作前的準備工作。
    (2)布置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導入舞臺背景圖片,在圖片適當位置畫一條粗細適中的信息道路,然后從外部導入螞蟻角色再在頭部前方,畫上一個標志性紅點。
    (3)確定母體螞蟻的初始位置及狀態(tài)。
    (4)教師巡視指導,對個別學困生給予幫助。
    2.編寫動畫腳本。
    (1)課件分別出示“克隆螞蟻”“當作為克隆體啟動時”及“刪除克隆體”等編程思路流程圖。
    (2)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三:將編程思路流程圖有序轉化為動畫腳本程序。
    (3)巡視指導,及時鼓勵評價。
    (4)引導學生互助互學。
    3.測試動畫腳本。
    根據動畫情境逐條測試腳本,看看運行結果是否與預設的一致,若有誤,引導學生及時修正腳本。
    五、任務分層,遷移提高(9分鐘)
    1.出示分層任務內容。
    (1)基礎任務。
    繼續(xù)完成本課主題任務《群蟻歸來》動畫的腳本編寫。
    (2)進階任務。
    請同學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完成教材創(chuàng)新活動1、2兩題中的其中一題。
    2.讓學生快速實踐,觀察腳本運行效果。
    3.巡視學生操作,個別輔導,適時點撥。引導學生規(guī)范保存文件,并提交至教師計算機
    六、展示點評,梳理總結(3分鐘)
    1.展示與交流。
    讓學生分別展示作品,鼓勵學生參與作品評價,引導學生對自己或別人的作品進行客觀評價,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和提出改進建議。
    2.根據交流評價意見,修改完善動畫作品。
    3.師生共同小結本課的主要學習內容。
    4.完成教材第54頁的活動評價表。
    六年級技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了解Flash 軟件中幀的種類及應用。
    2 .學會使用像皮擦工具制作效果。
    3 .學會創(chuàng)作簡單的逐幀動畫,會測試動畫效果并修改。
    4 .學會關注生活,充分發(fā)揮自身想像力,創(chuàng)作生活中其它類似的逐幀動畫作品。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幀的概念與逐幀動畫的制作。
    2 ,教學難點。
    幀的用途、幀的靈活運用以及創(chuàng)作生活中的逐幀動畫。
    教學準備
    1 .教學環(huán)境。
    硬件環(huán)境:多媒體轉播控制系統(tǒng)。
    軟件環(huán)境:Windows XP 操作系統(tǒng)、Flash 軟件。
    2 .教學資源。
    吃西瓜.swf ,閃閃的星光.fla ,閃閃的星光.swf ,書寫文字.swf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 .演示Flash 動畫范例
    2 .引言:Flash 軟件在繪制和編輯矢量圖方面有很強的功能,而它更加出色的功能是創(chuàng)作豐富多彩的二維動畫作品。今天我們先來學習Flash 動畫中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的一種動畫。
    3 .揭題:第10 課逐幀動畫。
    二.Flash 軟件中的“幀”
    1 .講解幀的概念:Flash 動畫是由一幅幅連續(xù)播放的畫面產生的,其中每一幅畫面稱作一個幀(Frame )。幀是組成Flash 動畫的基本單位。
    2 .引導學生閱讀學習教材第55 一56 頁空白關鍵幀、關鍵幀、普通幀的概念。
    3 .引導學生一起打開Flash 軟件。
    4 .轉播教師機,演示中提問:
    ( 1 )默認的第一幀是什么幀?
    ( 2 )在空白關鍵幀里畫個圓,這時的幀是什么禎?
    ( 3 )在第五恢,點右鍵,插人幀,灰色的是什么幀?
    在問答中補充各種核的作用與操作.
    5 .引導學生進行幀的操作練習。
    對學生的活動過程予以必要的提示。
    三.創(chuàng)作逐幀動畫
    1.講授逐幀動畫的原理。
    2.演示制作《吃西瓜》動畫
    3.出示任務:創(chuàng)作逐幀動畫《吃西瓜》任務說明及要求:
    (1)新建一個flash文檔。
    (2 )可自由繪制水果圖形。
    ( 3 )制作5 幀以上模擬吃水果的畫面。
    ( 4 )測試動畫,修改效果。
    ( 5 )保存文件。
    對學生的活動過程予以必要的提示,并對活動過程予以適當評價。
    提示:創(chuàng)作逐幀動畫時,各個關鍵幀的內容可以任意改變,關鍵幀的數量也可以自行設定,只要兩個相鄰關鍵幀的內容連續(xù)合理即可。
    4 ,展示評價學生作品,鼓勵學生參與作品評價。四.創(chuàng)作其他的逐幀動畫
    四.創(chuàng)作其他的逐幀動畫
    1 .播放動畫:閃閃的星光動畫、文字書寫過程動畫。
    2 .出示任務。
    任務說明與要求:
    ( l )制作“閃閃的星光”動畫,可在發(fā)送的文件里直接制作。
    ( 2 )創(chuàng)作文字書寫過程的動畫,文字內容可以自己定義。
    ( 3 )操作熟練的同學兩個任務都做,操作不熟練的同學可選擇一個任務做。
    ( 4 )兩個動畫要求都是逐幀動畫。
    ( 5 )保存文件.
    3 .發(fā)送“閃閃的星光.fla "文件到學生機。
    4 .引導學生選擇任務,完成任務。對學生的活動過程予以必要的提示,并對活動過程予以適當評價。
    5 .展示學生作品,對活動過程及成果進行適當點評.
    五.總結
    1 .引導學生填寫教材第60 頁的評價表,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2 .總結梳理本課所學,通報學生學習情況.
    六年級技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了解角色信息表達指令。
    掌握克隆指令。
    應用克隆指令創(chuàng)作小動畫。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克隆指令。
    教學難點
    應用克隆指令創(chuàng)作小動畫。
    教學方法
    1.講解法:講解圖形化編程創(chuàng)作趣味動畫的一般流程,如動畫主題與構思、素材收集、動畫效果描述等,給學生一個相對整體的認識。
    2.演示法:采用演示教學方法,可以很形象直觀地傳授知識和所需掌握的技能
    3.觀察法:展示用圖形化編程創(chuàng)作的動畫效果,讓學生觀察、了解角色信息表達果,感受克隆指令在創(chuàng)作同一類角色時帶來的便利。
    4.任務驅動法:將各個任務中的“探究活動”按活動主題分解成小任務并進行知識的講解,做必要的鋪墊,然后以“創(chuàng)新活動”的活動主題作為新任務,讓學生根據新任務的具體要求,利用“探究活動”學習的知識經驗開展小組協作遷移學習。這樣,在完成“創(chuàng)新活動”任務的同時,實現知識技能的靈活應用,從而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
    1.教學環(huán)境
    計算機網絡教室、多媒體廣播教學軟件、 Scratch2.0軟件。
    2.教學資源
    教材范例素材、課件、微課視頻等本課教學資源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3分鐘)
    1.展示由Scratch創(chuàng)作的《群蟻歸來》動畫。
    2.提問:你從這個動畫中獲得哪些信息?
    3.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并討論。
    4.歸納小結:這是一個由Scratch語言制作的趣味小動畫。其中,螞蟻都是從舞臺的中心點出發(fā),沿著指定的信息路線行進,當行走至舞臺的左下角時消失。
    5.揭示課題:趣味編程:克隆螞蟻。
    二、合作交流,理解新知(5分鐘)
    引言:在制作動畫時,可以添加角色信息表達,增加角色之間的互動交流;還可以應用克隆指令創(chuàng)建屬性相同的一類角色,提高動畫制作效率。
    1.學習角色表達信息指令。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材第50頁相關內容。
    (2)提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通過“說……”或“思考……”來實現的,那么在Scratch語言中它提供了哪些角色信息表達指令,有何區(qū)別?
    (3)師生共同小結。
    2.學習克隆指令。
    (1)講解生物學上的克隆概念??寺≡竿ㄟ^無性生殖而產生的遺傳上一致的生物群。
    (2)講解Scratch語言克隆指令。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材第51頁表7-1中的有關Scratch克隆指令知識。
    (3)引導學生嘗試完成任務一,打開“克隆小猴.sb2”半成品,完成克隆小猴腳本編寫。
    (4)小結:在Scratch中克隆模塊可以復制出和本角色屬性完全相同的新角色。
    三、任務引領,剖析動畫(12分鐘)
    1.動畫制作思路分析
    (1)再次出示《群蟻歸來》 Scratch動畫。
    (2)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你想如何把這個動畫制作出來;請你將動畫制作的編程思路流程圖畫出來。
    (3)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二:將動畫制作的編程思路流程圖畫出來。
    (4)聽取小組成員匯報,修正動畫制作思路流程圖,如教材第51頁圖7-2所示。
    (5)提問:在整個動畫的制作過程中,那個步驟起到重中之重的作用呢?
    (6)指名匯報,傾聽學生講解。
    (7)演示螞蟻巡線的原理。
    2.課件展示機器人巡線原理。
    螞蟻巡線與大多數機器人巡線原理部出一轍,我們在螞蟻頭部前方特意添加一個標志性的紅點,用它表示螞蟻顏色感覺器,用黃色的粗細適中的線條表示螞蟻回家的信息道路,螞蟻沿著信息道路邊行進、邊偵測,邊反復比對兩者的顏色設置,并做適當的角度調整,這樣才能完成巡線過程,即當螞蟻的顏色感覺器碰到信息道路,則左轉15度,否則右轉15度。
    四、任務驅動,動畫制作(8分鐘)
    1.動畫制作過程。
    (1)動畫制作前的準備工作。
    (2)布置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導入舞臺背景圖片,在圖片適當位置畫一條粗細適中的信息道路,然后從外部導入螞蟻角色再在頭部前方,畫上一個標志性紅點。
    (3)確定母體螞蟻的初始位置及狀態(tài)。
    (4)教師巡視指導,對個別學困生給予幫助。
    2.編寫動畫腳本。
    (1)課件分別出示“克隆螞蟻”“當作為克隆體啟動時”及“刪除克隆體”等編程思路流程圖。
    (2)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三:將編程思路流程圖有序轉化為動畫腳本程序。
    (3)巡視指導,及時鼓勵評價。
    (4)引導學生互助互學。
    3.測試動畫腳本。
    根據動畫情境逐條測試腳本,看看運行結果是否與預設的一致,若有誤,引導學生及時修正腳本。
    五、任務分層,遷移提高(9分鐘)
    1.出示分層任務內容。
    (1)基礎任務。
    繼續(xù)完成本課主題任務《群蟻歸來》動畫的腳本編寫。
    (2)進階任務。
    請同學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完成教材創(chuàng)新活動1、2兩題中的其中一題。
    2.讓學生快速實踐,觀察腳本運行效果。
    3.巡視學生操作,個別輔導,適時點撥。引導學生規(guī)范保存文件,并提交至教師計算機
    六、展示點評,梳理總結(3分鐘)
    1.展示與交流。
    讓學生分別展示作品,鼓勵學生參與作品評價,引導學生對自己或別人的作品進行客觀評價,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和提出改進建議。
    2.根據交流評價意見,修改完善動畫作品。
    3.師生共同小結本課的主要學習內容。
    4.完成教材第54頁的活動評價表。
    六年級技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根據需要,對聲音、圖像和視頻素材進行簡單處理。
    2.能力目標
    讓學生學會聲音素材的加工、圖片素材的加工、視頻素材的加工等方法,通過學生的操作和協作探討,培養(yǎng)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知識的再現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目標
    通過作品展示和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通過小組的協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聲音素材的加工;圖片素材的加工;視頻素材的加工。
    教學難點:
    聲音素材的加工;圖片素材的加工;視頻素材的加工。
    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法、任務驅動法。
    所用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如何建立了多媒體寶庫,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采集到的多媒體素材就像一個未經加工的原材料,需要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加工。下面我們學習一些簡單的多媒體素材加工方法。首先請大家聽聽上節(jié)課我們用“錄音機”制作的“靜夜思”聲音素材。
    廣播聲音:播放自己錄制的“靜夜思”。
    師: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fā)現,在我們錄制的聲音素材中,前后都有一段不必要的雜音,我們首先來看看如何去掉這些雜音。
    投影廣播任務:運用我們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四人為一小組摸索去掉“靜夜思”前后的雜音??茨囊唤M最先找到聲音素材加工的辦法。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時加以指導。
    大部分同學完成后,教師總結操作方法并演示操作過程:
    步驟1:運行“錄音機”程序,打開我們已經錄制好的聲音文件,播放該文件,找到需要刪除的多余部分的位置(第23秒)。
    步驟2:將定位游標移到第23秒要刪除的位置上,單擊“編輯”→“刪除當前位置以后的內容”菜單命令。
    步驟3:然后將定位游標移到第3秒要刪除的位置上,單擊“編輯”→“刪除當前位置以前的內容”菜單命令。這樣我們就把“靜夜思”前后的雜音去掉,完成了對“靜夜思”聲音素材的加工。我們再來聽聽。
    師:同學們對處理后的聲音還滿意吧。我們有沒有辦法把它加工得更好?
    學生:還可以在“靜夜思”中加入古箏音樂。……
    師:對,我們還可利用“錄音機”中的“插入文件”功能將錄入好的兩段聲音文件合并為一個文件。
    教師演示操作:
    步驟1:打開第一個聲音文件,移動游標到要插入位置。
    步驟2:單擊“編輯”→“插入文件”菜單命令,將會彈出“插入文件”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選中要插入的聲音文件,并按“確定”按鈕,該聲音文件就被插入到指定的位置。
    小結課堂,學生操作,老師個別指導,播放學生的作品,展示成果。
    二、圖片素材的加工
    對圖片素材的加工,常常涉及亮度色彩調整、裁剪、復制、翻轉等基本操作。在以前學習使用計算機畫圖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基本掌握了圖片的裁剪和復制。現在請同學們啟動“畫圖”軟件,將素材庫中圖片進行裁剪。
    投影廣播任務:使用畫圖軟件,對圖片進行裁剪。
    教師巡視課堂并對學生進行指導。
    除了裁剪和復制外,我們還需要對圖片本身的效果(亮度、色彩等)進行調整,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利用ACDSee對圖片的亮度、色彩等進行調整。
    教師演示操作:利用ACDsee完成對圖片的大小、旋轉、色彩、飽和、濾鏡等操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利用老師下發(fā)的樣本,進行實踐操作。
    教師隨堂檢查并指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大多數學生完成后教師進行總結,展示學生修改后的作品,讓學生體會成就感。
    三、視頻素材的加工
    在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圖像處理方法。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視頻素材的加工。
    不同格式的視頻圖像文件往往大小不同,有不同的用途。通過對視頻影像文件格式的轉換,可以壓縮文件大小。轉換影像文件的格式一般是將非壓縮的AVI格式轉換成壓縮的MPEG格式,以減小文件的存儲容量。這些格式的轉換,我們也可以通過“超級解霸”來實現。
    教師演示操作;
    步驟1:單擊“開始”→“程序”→“豪杰超級解霸”→“實用工具集”→“常用工具”→“AVI轉MPEG”,啟動該程序。
    步驟2:單擊“文件”→“打開”菜單命令,找到目標影像文件,然后單擊“開始轉換”按鈕即可。
    四、授課完畢,課程總結
    本節(jié)課主要講了以下兩個知識點:
    1.圖片素材的加工;
    2.視頻素材的加工。
    六年級技術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無論是城市還是鄉(xiāng)村,我們的生活都充滿了信息。本課要求學生們先搜集一些信息,了解社區(qū)生活的豐富多彩;再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類、匯總。
    教學目標:
    1、到社區(qū)進行廣泛收集信息的實踐活動。
    2、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類、匯總。
    3、總結歸納3種以上在實踐中收集信息的方法。
    4、做出自己的社區(qū)綜合信息介紹。
    教學重點: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類、匯總。
    教學難點:做出自己的社區(qū)綜合信息介紹。
    課時安排:1課時
    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認知和參與活動的能力,因此課前布置他們進到社區(qū)進行信息的搜集(可以去到爸爸媽媽的工作單位、可以去到居委會,也可以去到爺爺奶奶的農村等等),將收集到的資料帶入課堂,相信會對本課的教學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小問題
    無論是城市還是鄉(xiāng)村,我們生活的社區(qū)都充滿了信息,我們分組去收集一下。
    1、你的家住在哪?
    2、我們的生產生活情況豐富多彩,你了解多少呢?
    二、小實踐
    你準備去哪些地方收集呢?
    你和組內同學收集的信息應該匯總一下,然后填寫下面表格,如果還有些欄目不清楚,就應再去調查或找其他組的同學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社區(qū)綜合信息表
    社區(qū)單位、
    設施生產單位生活設施娛樂設施
    社區(qū)人們
    的活動生產活動生活活動娛樂活動其他
    備注:
    三、小活動
    為了收集社區(qū)綜合信息,你都用了哪些方法?
    (生生交流,教師反饋。)
    除了上圖書館查資料,上網收集等,你還用過哪些辦法?請寫在下面。
    你在收集社區(qū)綜合信息的活動中,一定遇到過不少有趣的事,連同社區(qū)綜合信息,一同在班上(或組內)進行一下交流。
    1、班上或組內交流后,同學們有什么反應?
    2、同學們是如何評價你的?
    3、把情況說給爸爸、媽媽聽,他們都有什么反應?
    4、爸爸、媽媽又是怎樣評價你的?
    四、小結
    相信通過今天這次活動,大家對于如何動手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希望大家能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更好的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實踐中去!
    課后實踐:與同學們合作,寫一份社區(qū)綜合信息介紹
    教學后記:
    本課的學習,要求學生實踐的地方比較多,因此在短時間內學生獲取的信息不多,致使表格的填寫不到位。須要求學生課后加強信息的收集,以便更好的領會本課所要達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