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鞭炮倡議書(7篇)

字號:


    每當我們需要發(fā)動社會達成某個目標,我們或許會寫一篇優(yōu)秀的倡議書。倡議書不能空洞,而要有具體的行為要求,如何寫出一個與眾不同的倡議書?
    放鞭炮倡議書 篇1
    再過幾天就是春節(jié)了,很多人擔心燃放煙花爆竹會加重污染。為此,新浪河南南陽攜手南陽市環(huán)保局、城管局等政府單位共同發(fā)起倡議:“不放鞭炮、低碳過年”,呼吁更多市民、企事業(yè)單位、街道社區(qū)、社會團體加入,為了南陽的天空,春節(jié)期間請少放或者不放鞭炮。
    如果您不想每天與口罩為伍,如果您不想患上各類疾病,如果您不想終日不見陽光……那么,請您和我們一起,從現(xiàn)在做起,在春節(jié)盡最大限度少放鞭炮,過一個安靜的低碳環(huán)保年,讓我們一起努力,將PM2.5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讓宛城的天每天都是藍天!爆竹聲聲并不是唯一辭舊歲的方式,對于我們來說,或許低碳是迎新最好的表達!
    1、利用新浪微博受眾廣泛、影響深遠的互動形式,結合南陽市城管局、環(huán)保局等政府單位的公信力、號召力,在南陽全城利用新浪微博和南陽市環(huán)保局、城管局等政府單位進行廣泛深入地宣傳發(fā)動工作。
    2、政府部門引導呼吁和個人行動相結合,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形成新的環(huán)保低碳新理念。
    放鞭炮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已經是全人類的一大難題,節(jié)能環(huán)保是我們可持夢彩意編少物方向,弘揚節(jié)約美德,倡導低碳生活,建設環(huán)保型、節(jié)約型社會是我們的當務之急,為強當代大學生的資源節(jié)約意識、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能源危機意識,以積極的經態(tài)迎接五四”愛國運動紀念日的到來,更好地繼承“五四”愛國精神,我校德育處借此契機向全體同學發(fā)出倡義:
    1.離開寢室、教室牢記隨手關燈,做到“無人在,無燈開”。
    2.手機充電結束后及時拔除充電器,全國一年省電20億度。
    3.每天上網時間減少一小時,減少不必要的待機狀態(tài)。
    4.空詞溫度設置適當,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超20度。
    5.珍惜每一滴水,洗衣洗澡時杜絕長流水。
    6.節(jié)約用紙,雙面使用,珍惜有限的森林資源。
    7.減少垃圾,不亂丟廢棄物,推動垃圾分類回收。
    8.不用一次性木筷、紙杯,就餐時自備餐具;少用紙巾;不用塑料袋,自帶環(huán)保袋。
    9.提倡步行,騎單車,坐公交,我鍛煉,我健康。
    10.拒吃野生動物,不買野生動物制品,善待生命。
    11.認識“環(huán)境標志”、“綠色食品標志”,保障自身安全。
    12.愛護校園一草一木,爭做環(huán)保衛(wèi)士,莫待無花空嗟嘆。
    13.不在公共場合吸煙,創(chuàng)建無煙宿舍、無煙教室、無煙校園。
    14.人人盡力,消減噪音,從我做起,共劃寧靜校園。
    15.從我做起,及時制止浪費資源,能源的行為。
    古語日:不積哇步,無以至干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為此,讓我們一起從節(jié)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開始做起,節(jié)約能源,就是延長我們的生命;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當代大學生作為時代的先峰,更應當積極投身到節(jié)能環(huán)保行動當中,我們期望每一位學子在我們的倡議下攜起手來,共同創(chuàng)造母色獎好的明天,共同締造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的和諧社會,讓我們攜起手來,以自已的小行動拯救我們的大地球踐行低碳生活理念,攜手共建綠色實園。
    放鞭炮倡議書 篇3
    燃放煙花爆竹是污染空氣、噪音擾民、引發(fā)火災事故、損害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燃放煙花爆竹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明顯。新春將至,為了全鄉(xiāng)人民過上一個節(jié)儉、環(huán)保、低碳和健康的新春佳節(jié),我們在此真誠倡議:
    以身作則,做禁燃禁放“踐行者”。主動遵守禁放規(guī)定,以身作則,率先踐行。遇有節(jié)日、喜慶活動時,以更加文明、更加進步的方式表達心意,做到不購買、不存放、不燃放煙花爆竹,同時以自己的行為去帶動和影響身邊人,以文明行為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安全隱患,維護生活安寧。
    爭當先鋒,做文明過節(jié)“宣傳者”。利用微博、電話、微信、抖音、短視頻等方式,積極向親朋好友宣傳禁燃禁放政策,努力把不燃放煙花爆竹變成自覺行為,凝聚保護環(huán)境的正能量。
    敢于擔當,做良好環(huán)境“守護者”。發(fā)揮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勸阻家庭成員和周邊親朋好友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主動舉報燃放煙花爆竹的不文明行為,爭做文明風尚的傳播者、倡導者。
    引領風尚,做移風易俗“創(chuàng)新者”。積極踐行綠色生活理念,倡導文明新風,選擇貼春聯(lián)、掛燈籠、擺鮮花等文明低碳環(huán)保的方式來歡度春節(jié)。自覺抵制一切破壞環(huán)境、危害安全、有損健康的行為。
    親愛的村民朋友們,辭舊歲不需漫天煙火,迎新年只待春暖花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不燃放煙花爆竹,讓XXX的天更藍、空氣更清新、環(huán)境更優(yōu)美!祝全鄉(xiāng)人民新春愉快、身體健康、闔家歡樂、萬事如意!
    放鞭炮倡議書 篇4
    親愛的老師、家長和同學:
    金牛追冬去,?;蟠簛?。元宵佳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特向您致以節(jié)日的問候和祝福!
    燃放煙花爆竹是表達喜慶之情的傳統(tǒng)習俗,但是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不僅污染環(huán)境空氣,產生噪聲,損害人體健康,還有可能引發(fā)火災,造成人身傷亡事故和財產損失。為此發(fā)出如下倡議:
    一、遵規(guī)守法,從自身做起。帶頭做到不違規(guī)運輸、存儲、購買、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爭做文明居民、守法公民,用自己的文明行為影響和帶動他人。
    二、倡導新風,從現(xiàn)在做起。進入新時代、崇尚新風尚,堅持“厲行節(jié)約,告別陋習”,建議通過貼春聯(lián)、掛燈籠、聽音樂、看電影、贈鮮花等更安全、環(huán)保、健康的方式歡度新春佳節(jié),努力營造文明、守法、綠色、環(huán)保的生活新風尚。
    三、宣傳勸導,從身邊做起。鼓勵同學們積極宣傳和倡導禁放煙花爆竹的理念,勸導家人、鄰里和親友加入踐行綠色生活、改善空氣質量、爭當文明市民的隊伍中來。小手拉大手,文明過新年。
    親愛的同學們,辭舊歲不需漫天煙火,迎新年只待春暖花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不燃放煙花爆竹,讓天更藍、空氣更清新、環(huán)境更優(yōu)美!
    放鞭炮倡議書 篇5
    全市廣大師生及家長朋友:
    近日,市政府作出了從20xx年1月1日起實施禁售、禁放煙花爆竹(以下簡稱“雙禁”)的決定。為積極響應市政府的號召,全面落實我市“雙禁”工作,營造全面促“雙禁”的良好氛圍。為此,我們向全市廣大師生員工及學生家長發(fā)出如下倡議:
    1.帶頭執(zhí)行市政府“雙禁”規(guī)定,自覺不在“雙禁”范圍內燃放煙花爆竹。
    2.開展“小手拉大手”宣教活動,向親朋好友、鄰居等廣泛宣傳燃放煙花爆竹的危害,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努力減少燃放總量和污染物排放。
    3.對燃放煙花爆竹的不文明行為說“不”,勸阻那些污染環(huán)境的人們放棄自己的行為。
    老師們,同學們,家長朋友們,讓我們點燃文明之火,培育禮儀之花,共同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過一個清新、環(huán)保、舒適的“低碳”春節(jié)。
    守護藍天碧水,從我們大家每個人做起!
    建設宜居東陽,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
    放鞭炮倡議書 篇6
    同學們:
    春節(jié)即將到來,又快到小朋友們穿新衣、戴新帽,盼著除夕放鞭炮的日子了。但是,放鞭炮極易誘發(fā)霧霾天氣的發(fā)生。還記得前些日子,大霧天氣停課放假嗎?我想你們肯定都知道!那都是"霧霾"造成的。為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應該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我們向全市小朋友們發(fā)出如下倡議:
    一、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從自身做起,主動維護XX市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不讓家長購買和燃放煙花爆竹,以自己的行為帶動和影響身邊的人。
    二、善意提醒,規(guī)勸他人。從現(xiàn)在做起,告別煙花爆竹,對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進行勸阻,告訴他們燃放煙花爆竹,不僅污染空氣,還可能引發(fā)火災、破壞安全、吞噬生命等。
    三、崇尚科學,告別陋習。從我們做起,倡導科學文化風尚,融入健康向上的活動,用其他方式慶祝春節(jié),抵制一切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
    小朋友們,我們都要爭做文明風尚的傳播者和倡導者,都有責任自覺遵守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倡議,讓我們的空氣更加清新,讓我們的環(huán)境更加優(yōu)美,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
    此致
    敬禮!
    倡議人:xxx
    時間:20xx年xx月xx日
    放鞭炮倡議書 篇7
    春節(jié)期間燃放鞭炮是中國的一個舊風俗,有上千年的歷史,一直延續(xù)至今。今天,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放鞭炮已經成為浪費資源和財富、造成各類人身財產安全事故、制造空氣和噪音污染的惡俗陋習。值此新年來臨之際,我提議,拒絕或減少鞭炮以及各類煙花爆竹的燃放,理由如下:
    一、 當前燃放鞭炮的數量規(guī)模日益增加
    燃放鞭炮的風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那時的中國人有用火燒竹子來驅趕瘟神的習俗。不過,真正意義上使用xx的爆竹是在北宋之后才出現(xiàn)的,最早叫“爆仗”,分單響和雙響。而連成串的鞭炮則出現(xiàn)得更晚,直到明清時期才在民間逐漸普及。
    而在古代的民間,并不富裕的老百姓很少能夠拿出多余的錢才來購買大量的鞭炮去燃放,頂多是一個村子、幾家街坊共同買來一兩掛,感受一下節(jié)日的氣氛,這樣的場景在古裝電視電影中常常見到。只有少數有錢人能夠買來各式各樣的煙花爆竹大放特放一通。
    解放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老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手里的閑錢也越來越多了,于是燃放鞭炮的數量和規(guī)模都大幅提高。年長的人應該還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家家戶戶過年時一般也就是在除夕、正月初一、破五這三天放一下,燃放的鞭炮大都是一百響、兩百響的小掛鞭炮,燃放時噼噼啪啪的聲音并不是很吵鬧。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鞭炮的數量和規(guī)模開始激增。從五百響、一千響、兩千響直至一萬響。而且每個炮竹的個兒頭也都大幅增長,點燃之后震耳欲聾沒完沒了,不僅沒有節(jié)日的氣氛,反而讓人想起了日本侵略者的轟炸機。
    到了今天,鞭炮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炫富露財的重要手段,你放一萬響的,我就放兩萬響的;你放三掛,我就放六掛。從除夕到正月十五從早到晚不停燃放不說,婚禮、喪葬、生子、喬遷、開業(yè)、升職,甚至刑滿出獄都要大放而特放。據統(tǒng)計,中國每年因制造鞭炮消耗的xx達到20萬噸,比建國到改革開放初期幾十年的總和還要多,相當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德軍xx庫存xx的兩倍。
    二、燃放鞭炮消耗大量資源,造成嚴重污染
    同前面所說,如此大規(guī)模的鞭炮燃放不僅消耗了大量的xx,更多的是制造鞭炮所用的其他資源。僅紙張一項,我國每年制造鞭炮就要消耗100萬噸各類紙張,數量相當于全國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電子化辦公節(jié)省辦公用紙的總和。也就是說,我們每年苦心營造的無紙化辦公環(huán)境、紙張重復利用、低碳化辦公文化理念,所節(jié)省下來的紙張全都用來造鞭炮了。這里還沒計算其他類型的煙花爆竹。
    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制造和銷售鞭炮,這還不算完。當煙花爆竹燃放完畢,留下的是一地花花綠綠的垃圾。還需要大量的投入來把這幾百萬噸垃圾運走處理掉,這又是一筆巨額投資。
    而在鞭炮燃放的過程中,會制造出大量的煙霧,其中包括能夠造成呼吸道疾病的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各類細小顆粒粉塵,以及能夠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等等。試想,如果我們在提倡低碳生活、努力建設生態(tài)文明、敦促有關部門公布pm2.5污染監(jiān)測數據的同時,自己卻在大規(guī)模消耗資源和污染環(huán)境,那就顯得非常荒唐了。
    三、燃放鞭炮引發(fā)各類安全事故
    燃放鞭炮以及各類煙花爆竹的另一個危害是它引發(fā)的各類安全事故。前面說過,如今的鞭炮越做越大。根據國家標準,c級鞭炮每個炮仗的xx不得超過2克,而b級鞭炮每個炮仗含xx不超過8克?,F(xiàn)在市面上較大的鞭炮多為b級鞭炮,其燃放標準是周圍15米內不得有人。而現(xiàn)實中人們其實無法做到,大部分人還是依舊按照過去的老風俗用一個竹竿挑著就放,甚至打開窗戶將鞭炮用手拿著放,這里的安全隱患是極大的。
    據統(tǒng)計,xx年1—11月,全國因燃放各類煙花爆竹共造成169人死亡。
    xx年,僅春節(jié)7天,燃放煙花爆竹就引發(fā)人身傷亡事故1626起,造成11人死亡、1808人受傷。
    xx年2月2日零點到2月3日上午8點,僅僅8小時,全國共發(fā)生火災5945起,北京炸死兩人……
    上面的數據還未計算因燃放的有毒氣體和噪音間接造成健康傷害的人數。每年春節(jié),我們自己都會有空氣質量變差的體驗,而全國各大醫(yī)院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都會激增,除了影響老百姓自身健康外,還占用了大量的醫(yī)療資源,白白浪費國家和個人的醫(yī)療投入。
    除了呼吸道疾病外,越做越大的鞭炮還會發(fā)出巨大的噪音,再加上鞭炮大都在子夜時分燃放,有的人甚至為了“迎財神”而燃放通宵,這嚴重的影響到人們的正常休息,其中受到傷害最大的則是老人、嬰兒、兒童、孕婦等人群的身體健康。
    四、燃放鞭炮算不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炮的害處有很多,政府相關部門也多次嘗試禁止燃放,但是都沒能真正禁絕,原因是很多人以各種借口為燃放鞭炮這種行為辯護。這些借口中,說的最多的,就是燃放鞭炮是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應該保留而不該禁絕。那么燃放鞭炮是不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呢?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不同的時代、地域、人群,留下了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習俗。其中有些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有些則不是。如果我們僅僅因為一件事物的歷史悠久就認為它是優(yōu)秀的,那么裹小腳、看相算命、跳大神豈不都成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優(yōu)秀的文化應該是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文明程度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的。燃放鞭炮的行為是不符合這個標準的。
    首先,燃放鞭炮的出發(fā)點,是為了“驅邪”、“去晦氣”、“迎財神”,屬于愚昧的迷信思想而不是進步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級利用各種迷信思想來麻痹人民,使人民將改變自身地位和生活狀態(tài)的希望寄托于鬼神而不是自身,從而達到剝削和壓迫人民的目的。因此,這樣的迷信思想是落后的,不能因為它存在的歷史長,就加以粉飾美化。
    其次,燃放鞭炮嚴重污染了環(huán)境,并不符合中國人崇尚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傳統(tǒng)思想,也不符合我國當前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
    同時,燃放鞭炮產生大量的空氣和噪音污染,嚴重損害了他人,尤其是老人、兒童甚至是孕婦腹中胎兒的健康,不僅不符合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甚至成了“害老害幼”,可以算作是為數不多的同時傷害上一代和下一代的惡劣行為。
    再者,鞭炮燃放造成的傷亡、火災事故,污染造成的各類病患,燃放后的垃圾等,都需要大量醫(yī)護工作者、消防工作者和環(huán)境衛(wèi)生工作者犧牲自己節(jié)假日寶貴的休息時間,來收拾燃放者留下的爛攤子。這種為逞一時之快而損人利己的行為,完全不符合中華民族“克己讓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傳統(tǒng)美德。
    最后,燃放鞭炮浪費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而且今天很多人在燃放鞭炮時相互攀比,越放越多、越放越大,借此來炫富斗財。這樣的行為體現(xiàn)的是驕奢淫逸的低俗思想,完全違背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美德。
    綜上所述,燃放鞭炮這種行為不能稱之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反而是一種完全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相違背的惡俗和陋習。
    五、燃放鞭炮不能烘托節(jié)日氣氛
    也許會有人說,燃放鞭炮雖然有很多危害,但是它能夠形成一種熱鬧喜慶的氣氛,如果沒有鞭炮,則過年的味道似乎就淡了。是不是這樣呢?
    在古代,人民生活水平低,文化娛樂活動少。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較為有錢的村子才能請得起戲班唱臺大戲,而窮人就只好走走親戚嘮嘮嗑。在這種生活環(huán)境下,點一掛小鞭炮,制造點熱鬧氣氛,確實可以讓人精神一振,給人一種喜慶的感覺。
    但是到了今天,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極為豐富。春節(jié)期間各類娛樂場所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慶典活動,電視節(jié)目也從30年前全家一起看央視春晚,變成了各大電視臺家家有晚會,各類賀歲片、電視電影層出不窮。在我們能夠選擇如此多樣的慶?;顒訒r,如果還通過燃放鞭炮這種行為來“烘托氣氛”,則根本沒有必要。
    事實上,燃放鞭炮制造出的噪音經常會大大影響我們正常收聽收看電視節(jié)目,干擾人們正常娛樂慶祝活動,甚至連同在一屋說話都受影響。而大量的醫(yī)護、消防和環(huán)衛(wèi)人員因為燃放鞭炮這一行為而不能享受節(jié)日里和家人團聚的歡樂,他們的家里就更缺乏節(jié)日氣氛了。至于那些因為燃放鞭炮造成的傷者、亡者的家里,恐怕是一點節(jié)日氣氛都沒有了,也給周圍的人添加了不愉快的情緒。因此,燃放鞭炮這種行為在今天不僅沒有烘托任何節(jié)日氣氛,反而是一種給人在大過年添堵、大煞風景的瞎胡鬧。
    六、燃放鞭炮不是個人權利和自由
    就算我們把燃放鞭炮的各類危害都羅列清楚了,可能還是有人會認為,燃放鞭炮并不違反任何法律條例,是個人的權利和自由,我們無權干涉他人的自由。這樣的說法也一樣是站不住腳的。
    首先,一種行為不違反任何法律條例,不意味著它是對的。它可能是不文明、不道德的,還可能是不理智、不科學的。只不過這種行為沒有到達觸犯法律的程度。比如不禮貌的言談舉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不觸犯法律,但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其次,一個人的權利和自由,是建立在不侵犯他人的權利和自由的基礎上的。當鞭炮燃起的時候,我們周圍的人就不得不受噪音吵鬧,還要被迫呼吸被污染了的空氣,他們的權利和自由為什么就可以被干涉呢?
    七、燃放鞭炮無益于改善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還有一部分人,雖然認識到了鞭炮的危害,但是出于人們常見的從眾心理,認為這件事情大家都在做,那么自己不去做,是不是會成為大家眼里的個別人物,讓大家對自己有什么看法。其實這種想法不僅多余,而且剛好想反了。
    我們過年放鞭炮時,你周圍的人,不外乎就是贊成放鞭炮的和反對放鞭炮的。當你燃放鞭炮時,反對放鞭炮的人會討厭你的行為,從而對你產生厭惡的情緒;而贊成放鞭炮的人,他們的眼里是他們自己的那掛鞭炮,不會去關心你有沒有放,甚至反而有可能因為迷信思想,覺得你的鞭炮太長太響,蓋過了他的勢頭,擋了他的“運勢”,也把你看成一個討厭人物。
    而當你不去燃放鞭炮時,注意到你的人并不多。其中反對放鞭炮的`人會因為你沒有去攪擾他人而覺得你是個通情達理的好人;而贊成放鞭炮的人會以為你已經放過了或者準備晚一些再放,他們總不可能整夜觀察你家里放鞭炮沒有。
    因此,燃放鞭炮根本無助于改善你的人際關系,反而有可能產生負面影響,而不去放鞭炮才是改善你與他人關系的明智選擇。
    說了這么多,我想應該沒有別的理由去鼓勵燃放鞭炮的行為了。我提議,在xx年新春佳節(jié)來臨之際,我們每一個人,從自己做起,同樣也要鼓勵周圍的人,不放,或者少放鞭炮及各類煙花爆竹。就算在非放不可的時候,也盡可能選擇小個兒頭的、小型號的煙花爆竹。用我們自己的行為,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環(huán)保、祥和的春節(jié)。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