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員工績效考核方案2000字集錦

字號:

行政員工績效考核方案【篇1】
    1、目的
    為了確保公司整體安全目標的實現,同時客觀、公正的評價各部門、車間、員工的安全績效和貢獻,通過安全績效反饋,加強安全績效管理過程控制,強化各級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責任,使公司得到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全面完成公司安全生產經營任務,特制定本方案。
    2、適用范圍:
    鋁合金車間、焊接車間、玻璃車間、等生產車間,其他車間、部門根據公司制度進行管理考核,不參與排名。
    3、基本目標:
    3.1通過安全績效管理系統(tǒng)實施安全目標管理,保證公司全年安全目標的實現,提高公司在市場中的整體運作能力與核心競爭力。3.2通過安全績效管理幫助各單位提高安全工作績效,為以后員工勝任力的提高打下基礎,建立適應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人力資源隊伍。3.3在安全績效管理過程中,促進考核與被考核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形成開放、積極參與、主動溝通的企業(yè)文化,增強企業(yè)的凝聚力。
    4、基本原則:
    4.1公開性原則:安全績效考核指標的制定,要堅持公開、公正的原則,考核者與被考核者要就指標、目標的確定、考核的程序等進行充分的溝通,并達到一致,使安全績效管理考核有透明度。4.2客觀性原則:安全績效管理要做到以事實為依據,對被考核車間的任何評價都應有事實根據,避免主觀臆斷和個人感情色彩。4.3開放溝通原則:在整個安全績效管理過程中,考核與被考核車間要開誠布公地進行溝通與交流,考核評估結果要及時反饋給被考核評估單位,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并提出今后應努力和改進方向,發(fā)現問題或多或少有不同意見,應及時進行溝通。4.4常規(guī)性原則:安全績效管理是各級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職責,對被考核車間作出正確的考核評估是考核部門領導重要的管理工作內容,安全績效管理工作必須成為常規(guī)性的管理工作。4.5發(fā)展性原則:安全績效管理通過約束與競爭促進團隊的發(fā)展,考核部門與被考核車間均要以提安全高績效為首要目標,任何利用安全績效管理進行打擊,壓制、報復他人和小團體主義的做法都應受到制度的懲罰。
    5、組織機構:
    安全績效考核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安全績效考核工作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
    6、安全考核評估時間和頻率:
    公司各部門、車間安全績效考核頻率為每周進行一次,一個月為一個周期,月末進行匯總得分。
    7、評分標準:
    車間、部門的考核標準見各車間、部門安全績效考核表,車間、部門員工的安全考核標準由各車間、部門自己制定。
    行政員工績效考核方案【篇2】
    一、目的
    為了更好的加強行政人員的自我管理,提高工作績效,發(fā)掘潛能,創(chuàng)建一個具有發(fā)展?jié)摿蛣?chuàng)造力的優(yōu)秀團隊,推動公司總體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
    二、考評分類及考評內容:
    根據考評崗位不同,分三類:一般行政人員、經理分別進行績效考評,兩者者的考核范圍和側重點不同。同時每月對各部門進行考評。
    1、一般行政人員考評:
    (1)考評周期:一般行政人員每月考評一次,一年綜合考評一次。
    (2)考評方法有:百分考評匯總成績,典型事件加減分,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評定,民-主評議、工作計劃制定及完成、工作目標確定及達成評定等
    (3)品行考評(占績效考評成績的25%)
    ①行為品格(5%):從百分考評記錄考評行政人員遵章守紀 從言語行為等典型事件考評行政人員職業(yè)素質
    ②工作態(tài)度(10%):遲到、早退、事假等考評行政人員出勤情況;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請事假一天扣一分。為積極完成工作,自覺主動加班加點,一次加1分。
    合作精神各項工作任務尤其是臨時性關鍵工作任務時的協(xié)作性和配合性,如主動積極承擔更多工作加1分,無故推卸扣1分(典型事件加減分,或定期進行民-主評議,扣分時要考慮員工實際工作情況) 1
    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質(10%):日常言行表現,如是否積極主動為公司聲譽作正面宣傳、是否正確恰當地宣傳公司政策考評員工是否熱愛公司,是否支持公司政策。(及時、自覺、主動為公司聲譽、方針政策作正面宣傳加1分,反之加語言不恭使公司聲譽愛損扣1至2分)日常工作狀態(tài),對待同事的態(tài)度考評行政人員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質。
    考評方法:針對典型事件加減分,或定期進行民-主評議
    (5)業(yè)績考評(占績效考評總成績的75%)
    ①業(yè)務測試和專業(yè)知識測試(5%)——針對專業(yè)技術人員或對專業(yè)知識要求比較高的崗位。
    ②日常工作的自我管理情況(10%)——對員工每月(每周)的工作計劃、目標制定情況、工作合理性安排情況等進行評定。(計劃時間安排是否恰當,是否適宜,可操作性如何,具體工作安排效率如何?) ③臨時性工作任務執(zhí)行情況(10%)——針對工作計劃中的任務分配,評定員工所負責的任務的完成情況。
    ④工作職責履行情況(15%)——直接上級對員工定期進行評定,失職減分,承擔職責外工作加分。
    ⑤工作計劃完成和目標達成情況(35%)——每月直接上級對部門和員工的工作計劃完成情況和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評定。
    2、經理級行政人員的考評
    (1)考評周期:每月考評一次,一年總評定。
    (2)考評方法:百分考評匯總成績、典型事件加減分、部門工作計 2
    劃制定和總結評定、對部門工作計劃完成和目標達成情況,下屬員工表現和總體考評成績、每年一次的民-主評議考核等。
    (4)品行考評(占績效考評總成績的30%)
    ①言行品格(10%):從百分考評記錄考評經理級人員遵章守紀和自我約束能力。
    從言語行為、向員工宣講公司政策、指導教育等典型事件考評管理人員是否支持和正確宣貫公司制度政策,能否正確教育、引導員工行為。 ②職業(yè)素質(10%):(半年評議一次,上級評、下級評、同級評等) 可靠、謙虛、守時、親切、寬容、公正、高尚、慎重、誠實、敏銳、善勸 、主動、熱情、靈活、敏銳、機警、遠見、信心、勇敢、進取、創(chuàng)新、應變、認真、細致、嚴謹、智慧、開源、條理等;
    ③工作態(tài)度(5%):遲到、早退、事假等考評員工出勤情況;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請事假一天扣一分。關鍵時刻能組織員工加班加點完成任務加1分,關鍵時刻斤斤計較耽誤工作進展扣1分。
    部門間、同事間工作協(xié)調配合情況考評管理人員的工作協(xié)作性和責任感。(典型事件加減分,或定期進行民-主評議)
    ④精神面貌(5%):管理者日常言行表現,如是否積極主動為公司名譽作正面宣傳、是否積極正確地宣貫公司各項方針政策是否自覺地向員工傳達一種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
    日常工作狀態(tài),對待同事和下屬的態(tài)度、特殊時期的表現等 考評經理級人員的精神狀態(tài)和心理素質。
    (5)業(yè)績考評(占績效考評總成績的70%)
    ①部門工作安排與分配(10%)——考評經理級人員的工作統(tǒng)籌安排能力。
    ②部門工作職責的履行情況和部門工作績效的改進情況(10%)——考評經理級人員對本部門工作職責的把握、管理能力和對部門工作的改進能力。
    ③部門各項工作計劃完成和目標達成情況(30%)——考評經理級人員領導下屬對公司安排的計劃完成情況。
    ④部門臨時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5%)——考評經理級人員在領導下屬員工完成臨時活動或任務的執(zhí)行情況。
    ⑤下屬員工工作表現和考評成績(5%)——考評經理級人員教育、指導、管理下屬員工的能力。
    ⑥各項綜合能力評定(10%)——由直接上級對管理人員的分析決策能力、管理領導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定。(此項評議在年底管理人員述職時進行評定,作為平時匯總分項成績的補充。
    四、績效考評事項
    1、總經理為高層考評??偨浝?、常務副總與綜合部對各部門、各中層考評。各部門中層對下屬員工考評。
    2、各部門中層、本部門員工的綜合平均分數不得超過部門得分。
    3、考評重點以年度工作業(yè)務計劃為主線,分解各部們層層承擔,完成計劃目標任務。
    4、對于項目部、成本部、綜合部開發(fā)崗主要以年度硬性業(yè)務指標
    為主;
    5、綜合部行政人事、財務部、客服業(yè)務部主要以軟性指標考核為主。
    五、績效管理工作中各部門或管理人員的責任劃分
    (一)綜合部、運營部是績效管理實施監(jiān)督和結果運用的部門,對考核制度、考核技術的科學性、實用性負責,為提高管理隊伍的績效管理能力負責。在績效管理的整個過程中,綜合部具體擔負如下職責:
    1、提出公司統(tǒng)一要求的人事考核實施方案和計劃;
    2、宣傳公司的績效管理制度和計劃,公布考評的標準和與此相關的各項處理政策;
    3、為評估者提供績效考核方法和技巧的培訓與指導;
    4、收集各項考評原始資料信息,進行定期的匯總,為員工的考評成績提成信息反饋和改進建議。
    5、組織實施職能部室的績效考評,組織進行每年一次的二票制考核和年度的民-主評議;
    6、監(jiān)督各部門的績效管理按計劃和規(guī)定要求落實執(zhí)行;
    7、針對考考核結果提出獎懲、崗位調動、培訓等結果處理建議,并根據領導批示進行執(zhí)行;
    8、收集考評評估意見,進行績效管理評估和診斷,不斷改進提高管理人員的績效管理水平;
    9、整理各各種考評資料并進行歸檔、備案、保存。
    (二)績效管理的直接責任人是部門負責人,即各部門的主管或經理。
    因為對每一個普通員工的績效管理和考評,是由部門主管或經理直接執(zhí)行的。
    在績效管理的整個過程中,各部門的主管或經理主要擔負如下職責:
    1、設立本部門工作計劃和目標,并指導下屬作好各崗位的工作實施計劃和達成目標的標準要求;
    2、對下屬的品行導向和績效改進進行持續(xù)的溝通、指導和監(jiān)督;
    3、按要求定期對自己和員工的工作表現和計劃目標達成情況進行記錄和評定,并定期上交綜合部;
    4、為下屬員工提供績效考評結果反饋,并幫助下屬制定改進和提高實施計劃。
    5、協(xié)助人力部門宣傳績效管理思想、制度及相關要求,同時客觀及時地反映本部門對績效考評等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三)運營部按期向綜合部提供各部門工作計劃或總結執(zhí)行情況、各部工作計劃完成情況、公司辦公會進對各部工作計劃完成情況的評定數據表等資料信息。
    六、績效考核審訴制度
    員工如果對績效管理和績效考評工作有重大疑義,可以在拿到績效反饋信息表的15天之內,向運營部、綜合部提出申訴。運營部、綜合部接到投訴后,雙方合作共同對申訴事件進行處理。
    對申訴的處理程序如下:
    1、調查事實:與申訴涉及的各方面人員核實員工申訴事項,聽取員工本人、同事、直接上級、部門總經理或主管副總經理和相關人員的
    意見和建議,了解事情的經過和原因,以使能對申訴的事實進行準確認定。
    2、協(xié)調溝通:在了解情況、掌握事實的基礎上,促進申訴雙方當事人的溝通和理解,與申訴雙方當事人探討協(xié)商解決的途徑。
    3、提出處理意見:在綜合各方面的意見的情況下,對申訴所涉及事實進行認定,確認在績效管理中有是否存在的違反公司規(guī)定的行為,對申訴提出處理建議。
    4、落實處理意見:將事實認定結果和申訴處理意見反饋給申訴雙方當事人和所在部門經理、并監(jiān)督落實。
    七、績效管理和績效考評應該達到的效果
    1、辨認出杰出的品行和杰出的績效,辨認出較差的品行和較差的績效,對員工進行甄別與區(qū)分,使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
    2、了解組織中每個人的品行和績效水平并提供建設性的反饋,讓員工清楚公司對他工作的評價,知道上司對他的期望和要求,知道公司優(yōu)秀員工的標準和要求是什么?
    3、幫助管理者們強化下屬人員已有的正確行為,促進上級和下屬員工的有效持續(xù)的溝通,提高管理績效;
    4、了解員工培訓和教育的需要,為公司的培訓發(fā)展計劃提供依據。
    5、公司的員工崗位調動、獎金等提供確切有用的依據;
    6、加強各部門和各員工的工作計劃和目標明確性,從粗放管理向可監(jiān)控考核的方向轉變,有利于促進公司整體績效的提高,有利于推動公司總體目標的實現。
    行政員工績效考核方案【篇3】
    一、考核原則
    1、被考核人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行為影響或改變考核指標的完成質量。
    2、對工作過程的關注要比對工作結果的關注更強。
    3、行政人員與本部門之外人員的工作協(xié)調質量也是績效考核必須考慮的內容。
    二、行政人員考核指標分類
    1、以崗位職責為出發(fā)點,設置重點工作任務考核指標。指標簡單明確,突出重點,不宜過多。工作任務完成的質量由被考核人的主管領導進行考核。
    2、設置態(tài)度考核指標,主要對被考核人員出勤率、工作積極性、工作責任心方面進行評價。由被考核人員的主管領導進行考核。
    3、設置周邊協(xié)調部門評價指標,對被考核人員在溝通和協(xié)調中的響應及時性、服務質量、協(xié)作精神進行評價。周邊績效指標由考核人員的主要外部協(xié)調部門的人員進行考核。
    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對以上三類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以突出考核的重點。其中,工作任務考核指標的權重占到60%;態(tài)度考核指標占20%;周邊協(xié)調部門評價指標占20%。
    三、行政人員績效考核辦法
    1、自我評估法:所有行政人員均采取自我述職報告和上級主管考核綜合評判的方法,自我評估是自己對自己一段工作結果的總結,讓被考核者主動地對其自己的表現加以反省、評估,為自己的績效作出評價。
    2、上級評價:采用級別評價法,即直接領導初評打分、上級主管領導復評打分的方法。直接上級進行考核,是因為通常他們是最熟悉員工工作以及他們的工作狀況和工作結果的人。在員工的直接上級獨立地員工評估后,一般還要由上級的上級對評估結果作出復核,這樣有助于減少膚淺的或有偏見的評估結果。
    3、橫向考核:由主要外部協(xié)調部門的人員進行評價。由主要外部協(xié)調部門的人員進行評估能夠獲得全面的信息。外部協(xié)調部門的人員對行政人員的服務精神、協(xié)調溝通能力、對外部需求的反應能力更能掌握最真實的資料。
    四、行政人員績效考核周期
    考核周期設置的一個原則是要針對公司的不同實際情況來進行設置,不宜過長,也不宜過短。如果評價周期過長,一方面評價結果會帶來嚴重的“近因效應”從而給評價帶來誤差,另一方面將使員工失去對績效考核的關注,最終影響考核的效果,不利于員工績效改善的目的。如果考核周期太短,一方面將導致考核成本的加大,最直接的影響是各部門的工作量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內容可能跨越考核周期,導致許多的工作表現無法進行評估。針對各級行政人員工作的特點,確定不同的考核周期。
    (一)部門負責人及一般行政管理人員。
    重點應該評價工作的過程行為而非工作的結果,評價周期應該適當縮短,并采用隨時監(jiān)控的方式,記錄業(yè)績狀況,該類人員的考核以月度考核為主。
    (二)中心領導成員(包括各部長)
    應對其工作的過程和工作的結果加以綜合評價,重點評價其工作的結果。該類人員的考核以階段性考核為主。階段性可以重點工作、中心工作、期中、期末等為標準。
    五、行政人員的績效溝通與輔導
    在對行政人員績效考核的過程中,要做到時時監(jiān)控,根據需要安排一次或多次與行政人員面對面的交淡。反復的績效溝通,能夠使行政人員了解到主管對自己的期望,了解自己的績效,認識自己有待改進的方面;同時,注意也可以針對面談中員工反映的問題和困難進行輔導,及時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工作績效。
    六、行政人員的績效評估
    行政人員績效考核的三個指標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分配不同的分值與權重,工作任務考核指標比重設為60%,態(tài)度考核指標設為20%,周邊協(xié)調部門評價指標設為20%;對于這三個指標進一步確定考核要素同樣分配相應的權重。工作任務考核指標包括工作效率(a%)、工作完成質量(b%)、工作強度(c%);態(tài)度考核指標可以包括缺勤率(d%)、工作積極性(e%)和工作責任心(f%);周邊協(xié)調部門評價指標包括服務質量(g%)、反應時間(h%)、溝通力(i%)和協(xié)作精神(j%)。
    根據上級領導以及橫向的考核結果(行政人員的自我評估報告可以考核不設置權重,作為上級領導時時掌握員工工作狀況的材料。)來進行統(tǒng)計本月行政人員的總的考評成績,計算公式為:
    月總成績=
    Sum[(x_a%+y_b%+z_c%)_60%+[(x_d%+y_e%+z_f%)_20%+[(x_g%+y_h%+ z_i%+w_j%)_20%]
    年總成績=∑月總成績
    對于計算出來的月總成績和年總成績可以設置等級(總成績均采取四舍五入取整數值);
    A級:91分以上
    B級:81-90分
    C級:71-80分
    D級:61-70分
    E級:60分以下
    七、行政人員的績效評估結果的應用
    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于多個方面,主要包括改進工作績效、薪酬獎金的分配、職務調整和是否繼續(xù)留用、培訓與再教育、員工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行政管理人員工資采用以下工資結構:月工資=固定工資+績效工作;根據月度考核結果,采用
    年度考核結果可以用來確定行政人員的年級獎金及制訂下一年度的人力資源發(fā)展規(guī)劃(參照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