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社會說課稿一等獎篇一
1.知道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應充滿信心,開動腦筋想出各種方法克服困難、解決困難。
2.體驗自己解決困難的喜悅。
1.童話故事(附后)的電腦課件。
2.立體環(huán)境:一棵大樹、樹洞、樹樁(小樹桿內有水)、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池塘)、鐵鉤、救生圈、磁鐵、透明膠、樹葉、塑料瓶子、竹棒、繩子、船、浮板、地板膠。
4.頭飾: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鳥各三個。
1.借助童話故事,把幼兒引入一個充滿問題的世界。
(1)在茂密的樹木里,生活著許多動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動物呢?(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有一天,小動物在樹木里玩,你看他們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鼓勵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
(l)激發(fā)幼兒解決困難的信心。
(2)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困難的方法。
把幼兒帶到預先設計的"樹林"環(huán)境中。
第一組:羽毛球被掛在了樹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來呢?
第二組:小球滾進了樹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來呢?
第三組:小熊的褲子給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辦呢?
第四組:啄木鳥喝不了這半杯水,你們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第五組:小鹿的釘子全撒在這了,你們能用什么方法把釘子很快地撿起?
(3)幼兒實踐活動,嘗試解決困難。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使用各種方法。
(4)個別發(fā)言,鼓勵幼兒講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初步體驗成功樂趣。
3.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問題,亦要鼓勵幼兒大膽想出解決方法。
4.游戲:"尋寶".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過河尋找老師送給的禮物,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社會說課稿一等獎篇二
《綱要》社會領域目標明確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電話是幼兒熟悉并經常使用的通訊工具,正確的接聽、撥打電話是幼兒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和交往規(guī)范。大班的幼兒平時已經有多次撥打電話的經驗,同時,隨著幼兒生活范圍的擴大和交往需求的增多,與人通過電話交流溝通已經成為幼兒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有些幼兒在接聽、撥打電話時常常出現不文明的行為,這不利于幼兒建立起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也從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因此,幫助幼兒習得電話禮儀,文明與人交往是必要的。本次活動主要通過情境演示、討論、操作等方式幫助幼兒學習正確、文明接打電話的語言和行為,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交往技能,形成良好的禮儀素養(yǎng)和親社會行為,這也是幼兒社會教育的重要部分。
1、知道并掌握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儀要求。
這條目標的設定,主要是從認知的角度,讓幼兒了解并掌握打電話的禮貌用語。
2、在活動中感受打電話的樂趣。
設定這條目標,主要是從情感的角度,讓幼兒獲得文明打電話的樂趣。
3、在模擬游戲、討論、操作等活動中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進一步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力和人際交往的主動性。
設定這條目標,主要是從行為技能上,通過模擬打電話游戲、圖片操作等活動,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等能力。
1、經驗準備:
(1)幼兒已有打電話的多次經驗。
(2)教師與配班老師事先準備好一段電話禮儀示范表演。
2、材料準備:圖片3種,自制迷宮圖等操作卡2類,筆、橡皮、五角星貼紙若干,電話機2部。
2、演示法通過出示情景圖片、情景表演等,直觀、形象的展示給幼兒,提高幼兒學習情趣,啟發(fā)幼兒接打電話的文明行為的意識。
3、行為練習法讓幼兒通過不斷的嘗試,操作練習和表演,在活動中自主自覺地學習,鞏固和豐富了幼兒接打電話的知識與經驗。
接下來介紹以下教學過程,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出示電話機,讓幼兒學習撥打電話、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在對電話禮儀認知的基礎上,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
環(huán)節(jié)一:出示電話機,導入活動,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環(huán)節(jié)二:學習打電話的禮儀。
環(huán)節(jié)三:學習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
環(huán)節(jié)四: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
教學開始,我是這樣設計的:出示電話機引入主題,并提問幼兒:“你給誰打過電話,是怎么打的?”請幼兒自由表達,并鼓勵幼兒上前嘗試和教師一起玩“打電話”游戲,(既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和已有經驗,又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接著我運用討論法,請幼兒集體討論:“剛才的表演中哪些做法是禮貌的?還有哪些不足?”幼兒可以對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感受和意見,為第二、三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打電話的禮儀。教學方式演示法,圍繞著“我們什么時候需要給別人打電話?”的問題,教師出示3張電子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分別為:過生日打電話邀請好朋友、生病打電話向老師請假、過新年打電話給遠方的爺爺奶奶。(這三種電話情境與幼兒的生活聯系緊密,有助于幼兒將習得的基本禮儀在生活中學以致用。)首先,請幼兒自主選擇圖片情境和同伴兩兩合作,進行打電話練習,并請幼兒上臺展示,師幼一起分析、總結三種情境下的基本電話禮儀。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運用行為練習法的教學方法。教師與配班老師事先準備好一段電話禮儀示范表演請幼兒觀看,(內容:紅紅看書時電話鈴響了,紅紅就拿起話筒:“喂,您好。請問您找誰?”“你好,我找你媽媽,她在家嗎?”紅紅說:“請稍等,我馬上讓媽媽來接?!眿寢寔斫与娫捔?,說:“你好!……再見?!保┳層變夯貞涗浵駜热?,并練習學說:“喂,你好”;“請稍等”。組織幼兒與同伴討論:“假如要找的家人不在家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選用合適的方法轉告他人。這也就成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最后幼兒和教師練習接電話,鞏固剛才所學。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此環(huán)節(jié)我采用讓幼兒辨析和操作訓練的方式拓展和鞏固電話禮儀知識與經驗。首先,出示不同小圖片提出問題:“這些圖片中的小朋友接、打電話時有禮貌嗎?”請幼兒辨析回答。(引導幼兒說出:“當他人休息時不要打干擾電話;當對方要找家人接電話時,一定要主動轉達,而且不要隨便掛斷電話;特殊電話如119、110、120都不能隨便打?!保┙又堄變哼M行操作訓練:看看這些卡片上誰是有禮貌的小朋友?貼上電話禮儀之星獎花;并幫助卡片上的小朋友連上電話線。此環(huán)節(jié)將電話禮儀知識巧妙融合,不僅新穎有趣,且有助于幼兒自主自覺地學習。
活動延伸
1、日常生活:引導幼兒主動給生病在家的同伴打個電話,送去問候。
2、家園共育:讓家長鼓勵幼兒撥打好朋友電話、主動接聽電話,并使用禮貌用語。
小結:
以上是我對大班幼兒社會教育活動電話禮儀的設計。采用讓幼兒先認知,再練習的設計思路,即讓幼兒先學習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貌用語,然后利用圖片讓幼兒在操作、模擬游戲等活動中訓練并拓展電話禮儀常識,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在這一活動中,也進一步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jié)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園社會說課稿一等獎篇三
說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自己在身體、能力方面的變化,理解成長的初淺意義。
2、能力目標:能積極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參與活動。
3、情感目標:激發(fā)期盼長大愿意學習更多本領的情感。
說重難點:
根據中班幼兒的特點:目標1為重點,目標3為難點。
說準備:
1、環(huán)境上的創(chuàng)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guī)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說話”因此,在主題墻的創(chuàng)設中,布置一些幼兒小時候使用的物品、衣物,小時候的照片,和在小班參加一些活動的照片,幫助幼兒生活經驗的回憶和積累。
2、物質準備
(1)、發(fā)揮家長資源,準備孩子小時候的衣物、鞋襪等。
(2)、ppt,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可以更直觀形象地感知長大的過程。
(3)、操作材料
說教法:
1、游戲激趣法。游戲教學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孩子們喜愛的活動形式,因此在活動中,通過“猜猜他是誰”讓孩子樂學、愿學。
2、直觀演示法。具體形象思維是3—6歲幼兒的主要思維形式,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指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辈捎胮pt進行直觀演示孩子從小到大的照片,將一個動態(tài)的成長過程以簡明、可感的方式展示出來。
3、操作法。皮亞杰認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弊層變涸诓僮髦?,自己穿穿小時候的衣服,在親手體驗中感悟自己身體上的長大,在操作中進行排序等,讓幼兒在操作中鞏固新知。
4、談話交流法:中班孩子受認知水平和經驗水平的限制,對于事物的認知所獲得的經驗往往零散的,通過師幼 交流、幼 幼 交流讓幼兒對事物的認識更加全面,也便于老師了解孩子的真實意圖,促進幼兒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學習。
說學法:
1、觀察學習法。幼兒在活動中觀察自己、觀察別人,促進知識的內化。
2、分享式學習法。談話交流的過程其實就是分享學習的過程。
3、多感官司學習法。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痹诨顒又?,幼兒看看、穿穿、說說、做做,更能激發(fā)幼兒對長大的期盼。
說活動過程:
在本節(jié)活動中,遵循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原則,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游戲激趣——直觀感知——交流討論——操作實踐的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做中學。
一、游戲激趣“猜猜我是誰”。
用照片導入,他是我們班的哪位小朋友?
先開始請幼兒辨別較容易的,再辨別變化較大的,請幼兒將照片與真人進行對比觀察。
小結:我們現在長大了,和以前不一樣了。
設計意圖:通過幼兒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激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通過照片和真人的對比,引出“長大”一詞,給幼兒以直觀、可感的視覺感受。
二、直觀感知自身的長大。
1、感知身體上的長大。
出示幼兒小時候的衣服、鞋襪等,進行操作練習。
讓幼兒將自己小時候穿過的衣服,用過的東西,在一起操作、觀察、交流。
教師小結:請一幼兒示范穿小時候的衣服,給大家展示。身體長大了,衣服穿不下了。
2、感知能力上的長大。
播放一段幼兒小時候和長大后的錄像,進行對比觀察,讓幼兒感知自己學會了更多的本領。
3、教師進行總結,以一位幼兒從小到大的照片以幻燈片的形式播放,教師用飽含感情的語言配背景音樂,講述幼兒的成長過程,讓幼兒在視聽結合中,感受長大的快樂,體味生命的奇妙,運用情感上的煊染,調動孩子的激情,為孩子在下面的活動中萌發(fā)說一說的愿望。
三、交流討論:你們還會長大嗎?長大了想干什么?
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建構表達的框架,讓幼兒抓住表述的要點,進行交流講述,老師要適時進行間接指導和個別指導,發(fā)揮幼兒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幫助幼兒用完整語言,清楚表述。
四、集體操作活動,根據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原則,進行分組操作活動。
1、小寶寶排排隊將一位幼兒不同時期典型照片進行排序。
2、我需要的東西將不同實物圖片發(fā)別粘貼在嬰兒和中班幼兒的旁邊。
分組操作活動讓幼兒在說說做做中,進一步感知長大,同時分組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發(fā)展提高。
五、音樂活動“你別說我小”中,進行表演,結束活動。
在動靜結合的原則下,讓幼兒在音樂中感受長大的自豪?!毒V要》中指出“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通過表演讓幼兒從情感上悅納自我,享受成長的快樂。
幼兒園社會說課稿一等獎篇四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xx,希望今天我能給大家?guī)磔p松的十分鐘。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大班社會活動《電話禮儀》。
《綱要》社會領域目標明確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電話是幼兒熟悉并經常使用的通訊工具,正確的接聽、撥打電話是幼兒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和交往規(guī)范。大班的幼兒平時已經有多次撥打電話的經驗,同時,隨著幼兒生活范圍的擴大和交往需求的增多,與人通過電話交流溝通已經成為幼兒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有些幼兒在接聽、撥打電話時常常出現不文明的行為,這不利于幼兒建立起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也從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因此,幫助幼兒習得電話禮儀,文明與人交往是必要的。本次活動主要通過情境演示、討論、操作等方式幫助幼兒學習正確、文明接打電話的語言和行為,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交往技能,形成良好的禮儀素養(yǎng)和親社會行為,這也是幼兒社會教育的重要部分。
1。知道并掌握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儀要求。
這條目標的設定,主要是從認知的角度,讓幼兒了解并掌握打電話的禮貌用語。
2。在活動中感受打電話的樂趣。
設定這條目標,主要是從情感的角度,讓幼兒獲得文明打電話的樂趣。
3。在模擬游戲、討論、操作等活動中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進一步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力和人際交往的主動性。
設定這條目標,主要是從行為技能上,通過模擬打電話游戲、圖片操作等活動,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等能力。
1。經驗準備:
(1)幼兒已有打電話的多次經驗。
(2)教師與配班老師事先準備好一段電話禮儀示范表演。
2。材料準備:圖片3種,自制迷宮圖等操作卡2類,筆、橡皮、五角星貼紙若干,電話機2部。
1。討論法討論法是一種體現教學民主、充分調動幼兒思維的好方法,通過互相討論,自由發(fā)表,讓幼兒從中獲得正確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2、演示法通過出示情景圖片、情景表演等,直觀、形象的展示給幼兒,提高幼兒學習情趣,啟發(fā)幼兒接打電話的文明行為的意識。
3。行為練習法讓幼兒通過不斷的嘗試,操作練習和表演,在活動中自主自覺地學習,鞏固和豐富了幼兒接打電話的知識與經驗。
接下來介紹以下教學過程,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出示電話機,讓幼兒學習撥打電話、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在對電話禮儀認知的基礎上,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
環(huán)節(jié)一:出示電話機,導入活動,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環(huán)節(jié)二:學習打電話的禮儀。
環(huán)節(jié)三:學習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
環(huán)節(jié)四: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
教學開始,我是這樣設計的:出示電話機引入主題,并提問幼兒:“你給誰打過電話,是怎么打的?”請幼兒自由表達,并鼓勵幼兒上前嘗試和教師一起玩“打電話”游戲,(既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和已有經驗,又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接著我運用討論法,請幼兒集體討論:“剛才的表演中哪些做法是禮貌的?還有哪些不足?”幼兒可以對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感受和意見,為第二、三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打電話的禮儀。教學方式演示法,圍繞著“我們什么時候需要給別人打電話?”的問題,教師出示3張電子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分別為:過生日打電話邀請好朋友、生病打電話向老師請假、過新年打電話給遠方的爺爺奶奶。(這三種電話情境與幼兒的生活聯系緊密,有助于幼兒將習得的基本禮儀在生活中學以致用。)首先,請幼兒自主選擇圖片情境和同伴兩兩合作,進行打電話練習,并請幼兒上臺展示,師幼一起分析、總結三種情境下的基本電話禮儀。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運用行為練習法的教學方法。教師與配班老師事先準備好一段電話禮儀示范表演請幼兒觀看,(內容:紅紅看書時電話鈴響了,紅紅就拿起話筒:“喂,您好。請問您找誰?”“你好,我找你媽媽,她在家嗎?”紅紅說:“請稍等,我馬上讓媽媽來接?!眿寢寔斫与娫捔?,說:“你好!……再見。”)讓幼兒回憶錄像內容,并練習學說:“喂,你好”;“請稍等”。組織幼兒與同伴討論:“假如要找的家人不在家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選用合適的方法轉告他人。這也就成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最后幼兒和教師練習接電話,鞏固剛才所學。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此環(huán)節(jié)我采用讓幼兒辨析和操作訓練的方式拓展和鞏固電話禮儀知識與經驗。首先,出示不同小圖片提出問題:“這些圖片中的小朋友接、打電話時有禮貌嗎?”請幼兒辨析回答。(引導幼兒說出:“當他人休息時不要打干擾電話;當對方要找家人接電話時,一定要主動轉達,而且不要隨便掛斷電話;特殊電話如119、110、120都不能隨便打?!保┙又堄變哼M行操作訓練:看看這些卡片上誰是有禮貌的小朋友?貼上電話禮儀之星獎花;并幫助卡片上的小朋友連上電話線。此環(huán)節(jié)將電話禮儀知識巧妙融合,不僅新穎有趣,且有助于幼兒自主自覺地學習。
活動延伸1。日常生活:引導幼兒主動給生病在家的同伴打個電話,送去問候。
2。家園共育:讓家長鼓勵幼兒撥打好朋友電話、主動接聽電話,并使用禮貌用語。
小結:
以上是我對大班幼兒社會教育活動電話禮儀的設計。采用讓幼兒先認知,再練習的設計思路,即讓幼兒先學習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貌用語,然后利用圖片讓幼兒在操作、模擬游戲等活動中訓練并拓展電話禮儀常識,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在這一活動中,也進一步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jié)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園社會說課稿一等獎篇一
1.知道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應充滿信心,開動腦筋想出各種方法克服困難、解決困難。
2.體驗自己解決困難的喜悅。
1.童話故事(附后)的電腦課件。
2.立體環(huán)境:一棵大樹、樹洞、樹樁(小樹桿內有水)、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池塘)、鐵鉤、救生圈、磁鐵、透明膠、樹葉、塑料瓶子、竹棒、繩子、船、浮板、地板膠。
4.頭飾: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鳥各三個。
1.借助童話故事,把幼兒引入一個充滿問題的世界。
(1)在茂密的樹木里,生活著許多動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動物呢?(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有一天,小動物在樹木里玩,你看他們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鼓勵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
(l)激發(fā)幼兒解決困難的信心。
(2)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困難的方法。
把幼兒帶到預先設計的"樹林"環(huán)境中。
第一組:羽毛球被掛在了樹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來呢?
第二組:小球滾進了樹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來呢?
第三組:小熊的褲子給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辦呢?
第四組:啄木鳥喝不了這半杯水,你們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第五組:小鹿的釘子全撒在這了,你們能用什么方法把釘子很快地撿起?
(3)幼兒實踐活動,嘗試解決困難。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使用各種方法。
(4)個別發(fā)言,鼓勵幼兒講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初步體驗成功樂趣。
3.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問題,亦要鼓勵幼兒大膽想出解決方法。
4.游戲:"尋寶".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過河尋找老師送給的禮物,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社會說課稿一等獎篇二
《綱要》社會領域目標明確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電話是幼兒熟悉并經常使用的通訊工具,正確的接聽、撥打電話是幼兒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和交往規(guī)范。大班的幼兒平時已經有多次撥打電話的經驗,同時,隨著幼兒生活范圍的擴大和交往需求的增多,與人通過電話交流溝通已經成為幼兒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有些幼兒在接聽、撥打電話時常常出現不文明的行為,這不利于幼兒建立起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也從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因此,幫助幼兒習得電話禮儀,文明與人交往是必要的。本次活動主要通過情境演示、討論、操作等方式幫助幼兒學習正確、文明接打電話的語言和行為,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交往技能,形成良好的禮儀素養(yǎng)和親社會行為,這也是幼兒社會教育的重要部分。
1、知道并掌握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儀要求。
這條目標的設定,主要是從認知的角度,讓幼兒了解并掌握打電話的禮貌用語。
2、在活動中感受打電話的樂趣。
設定這條目標,主要是從情感的角度,讓幼兒獲得文明打電話的樂趣。
3、在模擬游戲、討論、操作等活動中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進一步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力和人際交往的主動性。
設定這條目標,主要是從行為技能上,通過模擬打電話游戲、圖片操作等活動,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等能力。
1、經驗準備:
(1)幼兒已有打電話的多次經驗。
(2)教師與配班老師事先準備好一段電話禮儀示范表演。
2、材料準備:圖片3種,自制迷宮圖等操作卡2類,筆、橡皮、五角星貼紙若干,電話機2部。
2、演示法通過出示情景圖片、情景表演等,直觀、形象的展示給幼兒,提高幼兒學習情趣,啟發(fā)幼兒接打電話的文明行為的意識。
3、行為練習法讓幼兒通過不斷的嘗試,操作練習和表演,在活動中自主自覺地學習,鞏固和豐富了幼兒接打電話的知識與經驗。
接下來介紹以下教學過程,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出示電話機,讓幼兒學習撥打電話、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在對電話禮儀認知的基礎上,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
環(huán)節(jié)一:出示電話機,導入活動,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環(huán)節(jié)二:學習打電話的禮儀。
環(huán)節(jié)三:學習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
環(huán)節(jié)四: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
教學開始,我是這樣設計的:出示電話機引入主題,并提問幼兒:“你給誰打過電話,是怎么打的?”請幼兒自由表達,并鼓勵幼兒上前嘗試和教師一起玩“打電話”游戲,(既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和已有經驗,又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接著我運用討論法,請幼兒集體討論:“剛才的表演中哪些做法是禮貌的?還有哪些不足?”幼兒可以對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感受和意見,為第二、三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打電話的禮儀。教學方式演示法,圍繞著“我們什么時候需要給別人打電話?”的問題,教師出示3張電子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分別為:過生日打電話邀請好朋友、生病打電話向老師請假、過新年打電話給遠方的爺爺奶奶。(這三種電話情境與幼兒的生活聯系緊密,有助于幼兒將習得的基本禮儀在生活中學以致用。)首先,請幼兒自主選擇圖片情境和同伴兩兩合作,進行打電話練習,并請幼兒上臺展示,師幼一起分析、總結三種情境下的基本電話禮儀。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運用行為練習法的教學方法。教師與配班老師事先準備好一段電話禮儀示范表演請幼兒觀看,(內容:紅紅看書時電話鈴響了,紅紅就拿起話筒:“喂,您好。請問您找誰?”“你好,我找你媽媽,她在家嗎?”紅紅說:“請稍等,我馬上讓媽媽來接?!眿寢寔斫与娫捔?,說:“你好!……再見?!保┳層變夯貞涗浵駜热?,并練習學說:“喂,你好”;“請稍等”。組織幼兒與同伴討論:“假如要找的家人不在家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選用合適的方法轉告他人。這也就成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最后幼兒和教師練習接電話,鞏固剛才所學。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此環(huán)節(jié)我采用讓幼兒辨析和操作訓練的方式拓展和鞏固電話禮儀知識與經驗。首先,出示不同小圖片提出問題:“這些圖片中的小朋友接、打電話時有禮貌嗎?”請幼兒辨析回答。(引導幼兒說出:“當他人休息時不要打干擾電話;當對方要找家人接電話時,一定要主動轉達,而且不要隨便掛斷電話;特殊電話如119、110、120都不能隨便打?!保┙又堄變哼M行操作訓練:看看這些卡片上誰是有禮貌的小朋友?貼上電話禮儀之星獎花;并幫助卡片上的小朋友連上電話線。此環(huán)節(jié)將電話禮儀知識巧妙融合,不僅新穎有趣,且有助于幼兒自主自覺地學習。
活動延伸
1、日常生活:引導幼兒主動給生病在家的同伴打個電話,送去問候。
2、家園共育:讓家長鼓勵幼兒撥打好朋友電話、主動接聽電話,并使用禮貌用語。
小結:
以上是我對大班幼兒社會教育活動電話禮儀的設計。采用讓幼兒先認知,再練習的設計思路,即讓幼兒先學習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貌用語,然后利用圖片讓幼兒在操作、模擬游戲等活動中訓練并拓展電話禮儀常識,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在這一活動中,也進一步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jié)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園社會說課稿一等獎篇三
說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自己在身體、能力方面的變化,理解成長的初淺意義。
2、能力目標:能積極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參與活動。
3、情感目標:激發(fā)期盼長大愿意學習更多本領的情感。
說重難點:
根據中班幼兒的特點:目標1為重點,目標3為難點。
說準備:
1、環(huán)境上的創(chuàng)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guī)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說話”因此,在主題墻的創(chuàng)設中,布置一些幼兒小時候使用的物品、衣物,小時候的照片,和在小班參加一些活動的照片,幫助幼兒生活經驗的回憶和積累。
2、物質準備
(1)、發(fā)揮家長資源,準備孩子小時候的衣物、鞋襪等。
(2)、ppt,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可以更直觀形象地感知長大的過程。
(3)、操作材料
說教法:
1、游戲激趣法。游戲教學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孩子們喜愛的活動形式,因此在活動中,通過“猜猜他是誰”讓孩子樂學、愿學。
2、直觀演示法。具體形象思維是3—6歲幼兒的主要思維形式,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指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辈捎胮pt進行直觀演示孩子從小到大的照片,將一個動態(tài)的成長過程以簡明、可感的方式展示出來。
3、操作法。皮亞杰認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弊層變涸诓僮髦?,自己穿穿小時候的衣服,在親手體驗中感悟自己身體上的長大,在操作中進行排序等,讓幼兒在操作中鞏固新知。
4、談話交流法:中班孩子受認知水平和經驗水平的限制,對于事物的認知所獲得的經驗往往零散的,通過師幼 交流、幼 幼 交流讓幼兒對事物的認識更加全面,也便于老師了解孩子的真實意圖,促進幼兒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學習。
說學法:
1、觀察學習法。幼兒在活動中觀察自己、觀察別人,促進知識的內化。
2、分享式學習法。談話交流的過程其實就是分享學習的過程。
3、多感官司學習法。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痹诨顒又?,幼兒看看、穿穿、說說、做做,更能激發(fā)幼兒對長大的期盼。
說活動過程:
在本節(jié)活動中,遵循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原則,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游戲激趣——直觀感知——交流討論——操作實踐的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做中學。
一、游戲激趣“猜猜我是誰”。
用照片導入,他是我們班的哪位小朋友?
先開始請幼兒辨別較容易的,再辨別變化較大的,請幼兒將照片與真人進行對比觀察。
小結:我們現在長大了,和以前不一樣了。
設計意圖:通過幼兒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激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通過照片和真人的對比,引出“長大”一詞,給幼兒以直觀、可感的視覺感受。
二、直觀感知自身的長大。
1、感知身體上的長大。
出示幼兒小時候的衣服、鞋襪等,進行操作練習。
讓幼兒將自己小時候穿過的衣服,用過的東西,在一起操作、觀察、交流。
教師小結:請一幼兒示范穿小時候的衣服,給大家展示。身體長大了,衣服穿不下了。
2、感知能力上的長大。
播放一段幼兒小時候和長大后的錄像,進行對比觀察,讓幼兒感知自己學會了更多的本領。
3、教師進行總結,以一位幼兒從小到大的照片以幻燈片的形式播放,教師用飽含感情的語言配背景音樂,講述幼兒的成長過程,讓幼兒在視聽結合中,感受長大的快樂,體味生命的奇妙,運用情感上的煊染,調動孩子的激情,為孩子在下面的活動中萌發(fā)說一說的愿望。
三、交流討論:你們還會長大嗎?長大了想干什么?
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建構表達的框架,讓幼兒抓住表述的要點,進行交流講述,老師要適時進行間接指導和個別指導,發(fā)揮幼兒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幫助幼兒用完整語言,清楚表述。
四、集體操作活動,根據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原則,進行分組操作活動。
1、小寶寶排排隊將一位幼兒不同時期典型照片進行排序。
2、我需要的東西將不同實物圖片發(fā)別粘貼在嬰兒和中班幼兒的旁邊。
分組操作活動讓幼兒在說說做做中,進一步感知長大,同時分組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發(fā)展提高。
五、音樂活動“你別說我小”中,進行表演,結束活動。
在動靜結合的原則下,讓幼兒在音樂中感受長大的自豪?!毒V要》中指出“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通過表演讓幼兒從情感上悅納自我,享受成長的快樂。
幼兒園社會說課稿一等獎篇四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xx,希望今天我能給大家?guī)磔p松的十分鐘。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大班社會活動《電話禮儀》。
《綱要》社會領域目標明確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電話是幼兒熟悉并經常使用的通訊工具,正確的接聽、撥打電話是幼兒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和交往規(guī)范。大班的幼兒平時已經有多次撥打電話的經驗,同時,隨著幼兒生活范圍的擴大和交往需求的增多,與人通過電話交流溝通已經成為幼兒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有些幼兒在接聽、撥打電話時常常出現不文明的行為,這不利于幼兒建立起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也從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因此,幫助幼兒習得電話禮儀,文明與人交往是必要的。本次活動主要通過情境演示、討論、操作等方式幫助幼兒學習正確、文明接打電話的語言和行為,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交往技能,形成良好的禮儀素養(yǎng)和親社會行為,這也是幼兒社會教育的重要部分。
1。知道并掌握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儀要求。
這條目標的設定,主要是從認知的角度,讓幼兒了解并掌握打電話的禮貌用語。
2。在活動中感受打電話的樂趣。
設定這條目標,主要是從情感的角度,讓幼兒獲得文明打電話的樂趣。
3。在模擬游戲、討論、操作等活動中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進一步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力和人際交往的主動性。
設定這條目標,主要是從行為技能上,通過模擬打電話游戲、圖片操作等活動,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等能力。
1。經驗準備:
(1)幼兒已有打電話的多次經驗。
(2)教師與配班老師事先準備好一段電話禮儀示范表演。
2。材料準備:圖片3種,自制迷宮圖等操作卡2類,筆、橡皮、五角星貼紙若干,電話機2部。
1。討論法討論法是一種體現教學民主、充分調動幼兒思維的好方法,通過互相討論,自由發(fā)表,讓幼兒從中獲得正確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2、演示法通過出示情景圖片、情景表演等,直觀、形象的展示給幼兒,提高幼兒學習情趣,啟發(fā)幼兒接打電話的文明行為的意識。
3。行為練習法讓幼兒通過不斷的嘗試,操作練習和表演,在活動中自主自覺地學習,鞏固和豐富了幼兒接打電話的知識與經驗。
接下來介紹以下教學過程,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出示電話機,讓幼兒學習撥打電話、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在對電話禮儀認知的基礎上,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
環(huán)節(jié)一:出示電話機,導入活動,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環(huán)節(jié)二:學習打電話的禮儀。
環(huán)節(jié)三:學習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
環(huán)節(jié)四: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
教學開始,我是這樣設計的:出示電話機引入主題,并提問幼兒:“你給誰打過電話,是怎么打的?”請幼兒自由表達,并鼓勵幼兒上前嘗試和教師一起玩“打電話”游戲,(既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和已有經驗,又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接著我運用討論法,請幼兒集體討論:“剛才的表演中哪些做法是禮貌的?還有哪些不足?”幼兒可以對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感受和意見,為第二、三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打電話的禮儀。教學方式演示法,圍繞著“我們什么時候需要給別人打電話?”的問題,教師出示3張電子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分別為:過生日打電話邀請好朋友、生病打電話向老師請假、過新年打電話給遠方的爺爺奶奶。(這三種電話情境與幼兒的生活聯系緊密,有助于幼兒將習得的基本禮儀在生活中學以致用。)首先,請幼兒自主選擇圖片情境和同伴兩兩合作,進行打電話練習,并請幼兒上臺展示,師幼一起分析、總結三種情境下的基本電話禮儀。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運用行為練習法的教學方法。教師與配班老師事先準備好一段電話禮儀示范表演請幼兒觀看,(內容:紅紅看書時電話鈴響了,紅紅就拿起話筒:“喂,您好。請問您找誰?”“你好,我找你媽媽,她在家嗎?”紅紅說:“請稍等,我馬上讓媽媽來接?!眿寢寔斫与娫捔?,說:“你好!……再見。”)讓幼兒回憶錄像內容,并練習學說:“喂,你好”;“請稍等”。組織幼兒與同伴討論:“假如要找的家人不在家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選用合適的方法轉告他人。這也就成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最后幼兒和教師練習接電話,鞏固剛才所學。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此環(huán)節(jié)我采用讓幼兒辨析和操作訓練的方式拓展和鞏固電話禮儀知識與經驗。首先,出示不同小圖片提出問題:“這些圖片中的小朋友接、打電話時有禮貌嗎?”請幼兒辨析回答。(引導幼兒說出:“當他人休息時不要打干擾電話;當對方要找家人接電話時,一定要主動轉達,而且不要隨便掛斷電話;特殊電話如119、110、120都不能隨便打?!保┙又堄變哼M行操作訓練:看看這些卡片上誰是有禮貌的小朋友?貼上電話禮儀之星獎花;并幫助卡片上的小朋友連上電話線。此環(huán)節(jié)將電話禮儀知識巧妙融合,不僅新穎有趣,且有助于幼兒自主自覺地學習。
活動延伸1。日常生活:引導幼兒主動給生病在家的同伴打個電話,送去問候。
2。家園共育:讓家長鼓勵幼兒撥打好朋友電話、主動接聽電話,并使用禮貌用語。
小結:
以上是我對大班幼兒社會教育活動電話禮儀的設計。采用讓幼兒先認知,再練習的設計思路,即讓幼兒先學習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貌用語,然后利用圖片讓幼兒在操作、模擬游戲等活動中訓練并拓展電話禮儀常識,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在這一活動中,也進一步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jié)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