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各種文檔是上班族們經常要做的工作,編寫前我們可以先去網上查找相關的范文模板。通過范文,我們可以把握知識點,把握思路,舉一反三,出國留學網小編為您挑選了一篇非常優(yōu)秀的“遺體告別儀式發(fā)言”文章,希望本文能夠為您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法為您帶來幫助!
遺體告別儀式發(fā)言 篇1
各位長輩、各位親友:
父親大人走了,永遠地走了!帶給我們的是深邈的哀痛、無盡的思念、永遠的緬懷……
爸爸的一生是艱辛的,爸爸的一生也是樂觀的。父親于19xx年生于xx,19xx年遷往xx,貧寒的.家境使您老人家從小就品味到生活的艱辛,即使是我們弟兄三人長大成人以后,爸爸也是處于社會低收入階層。然而父親對生活又是充滿著熱情、充滿著理想、充滿著希望的。您老人家總是平靜地對待命運的一次次磨礪、一次次鍛造、一次次挑戰(zhàn)!
父親的一生是平凡的,父親的一生又是偉大的。父親總是平平淡淡地生活,坦坦然然地處世、勤勤懇懇地工作。為了國家的建設事業(yè),您北上甘陜、南下云貴;為了養(yǎng)家糊口,您擺煙攤、做臨工;為了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您教私塾、辦民小。爸爸的一生雖然沒有令人廣為傳頌的偉業(yè),但您為共和國的騰飛貢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知識和智慧。
爸爸是慈祥的父親,同時又是嚴厲的父親。在我們弟兄三人的成長過程中,父親從來沒有疾言厲色,從來沒有高聲訓斥,從來沒有無端責怪,當我們成長過程中偶有過失和缺點時,爸爸總是循循善誘、溫言有加;然而父親又是嚴厲的,爸爸雖然沒有打罵過我們一次,但每當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有點閃失的時候,爸爸又總是在我們改正缺點和錯誤以后才肯“放過”我們。我們成長中的每一次前行,我們都深深地感受到爸爸的眼睛在注視著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引導著我們。當我們在生活上有一丁點奢侈意味的時候,父親總是告誡我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當我們的希求稍稍多了一點的時候,父親總是教育我們“有容德乃大,無私心自安”;當我們對工作和事業(yè)有所懈怠的時候,父親總是告誡我們“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當我們對別人有點苛求的時候,爸爸總是以自己為人處世的風范向我們證明這樣的哲理:寬容別人,可以贏得更多的朋友!
爸爸是對別人要求甚少、寬厚博愛的爸爸,爸爸又是古道熱腸、助人為樂的爸爸。在生活中您老人家始終以“容己之心容人,恕己之心恕人”為原則;但是爸爸又是一個熱心助人的爸爸,街坊鄰居只要需要您幫助的時候,您從來沒有推辭過;就是那些素不相識的人問到家里來請您寫信的時候,您也從來沒有推脫過;直到一個月前身患絕癥的爸爸仍然義務扛著梯子從單元樓的一層到七層去查看各家各戶的水電表。
爸爸是平和的父親,爸爸又是堅強的父親。父親待人溫和,不管是長輩晚輩,不論高低貴賤,無論遠親還是近鄰,您總是那樣平易近人,毫無二致。但是爸爸又是堅強的,為了鉆研義務,您總是精益求精;為了強身健體,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打霜落雪,您都始終堅持不懈,就是在病魔纏身的時候,您依然每天堅持。當我們已經得知您老人家是肺癌晚期、常常夢驚午夜,而又不敢告訴您真實的病情的時候,您仍然以自己堅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從未有一聲呻吟、也沒有半句怨言,直至生命的最后時分……
千言萬語說不盡爸爸對我們的慈愛和舔犢之情;萬語千言道不完我們對爸爸的思念之情、緬懷之意!爸爸走了,爸爸的高尚品德將永遠激勵著我們;爸爸走了,爸爸的為人處世將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界碑。爸爸走了,爸爸永遠眷戀著這塊生他養(yǎng)他的土地;爸爸走了,爸爸在注視著我們以后的每一次旅程、每一次前行!
爸爸走了,爸爸您老人家還會象過去那樣在我們眼中漸行漸遠地消失而又泰泰然然地回來嗎?爸爸走了,永遠地走了,但爸爸的音容笑貌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間,將永遠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爸爸,您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平安、一路順風。您的兒子謹將此文奉獻于你的靈前!
遺體告別儀式發(fā)言 篇2
各位領導,各位尊長,各位來賓,各位親友:
今天,我們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縣廣播電視臺的好干部易同志。
易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不幸于20xx年8月19日晚上11時45分與世長辭,享年70歲。
易同志出生于19xx年9月21日,湖北省黃梅縣人,助理會計師職稱。19xx年11月參加工作。
19xx年11月至19xx年10月,任縣藥材公司出納;
期間19xx年7月至19xx年2月,在福州第312部隊服役;19xx年10月至19xx年10月,下放到山灣公社張?zhí)链箨牴ぷ鳎?9xx年10月任縣廣播站會計,至20xx年6月退休,把畢生精力奉獻在了我縣廣播電視事業(yè)上。
易同志一生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默默奉獻,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鉆一行的典范,他負責的單位會計賬務工作,幾十年來沒有一分錢的差錯,各項資料整理規(guī)范齊全,是同事們學習的榜樣。他為人正直,光明磊落,謙虛謹慎,平易近人。他生活節(jié)儉,艱苦樸素,家庭和睦,街坊友好。他對子女慈祥大愛,嚴格要求,子孫個個遵紀守法,好學上進,業(yè)績優(yōu)秀。退休后,易同志仍然不忘單位的改革與發(fā)展,時時關注廣播電視事業(yè)的進步,為廣播電視事業(yè)的發(fā)展獻計獻策。
易同志的去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志。雖然他離我們而去,但他那種勤勤懇懇、埋頭苦干的奉獻精神,那種艱苦樸素、不驕不躁的優(yōu)良作風,那種團結友愛、忠厚善良的高尚品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我們?yōu)樗募彝ナミ@樣的好丈夫而惋惜,為他的家庭失去這樣的好父親而傷心,為他的家庭失去這樣的好爺爺而悲痛。但人死不能復生,我們只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自己的悲切,節(jié)哀順變。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更好地在工作、家庭、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再創(chuàng)佳績,再上臺階,以慰易同志的在天之靈。
易同志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是坦蕩的一生、是兢兢業(yè)業(yè)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向易同志致以深切的哀悼,并向易同志的親屬致以親切的慰問!
易同志安息吧!
遺體告別儀式發(fā)言 篇3
【人名】同志的家屬、子女、親友,各位同志、各位鄉(xiāng)親:
今天,我們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在此集會,向我們的好黨員、人民的好干部【人名】同志的遺體告別。我首先代表鎮(zhèn)黨委、人大、政府向【人名】同志表示沉痛的哀悼。向【人名】同志的家屬、子女表示慰問。
【人名】同志于1938年8月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童年和少年時代,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共產黨來了,新中國誕生了,他也開始了新的人生。他從小就認真學習,追求進步,考取____中學后曾擔任班學習委員、學生會宣傳部長、學生會主席等主要職務。1962年8月,【人名】同志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科畢業(yè)。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____中學任教,歷任教師、副教導主任、副校長。在任教期間,他積極上進向黨組織靠攏,于1972年9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時刻以一名共產黨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走上領導崗位以后,他更是帶領廣大教育工作者,兢兢業(yè)業(yè),勤奮工作,為教育發(fā)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962年8月【人名】同志離開了他熱愛的教育工作,走上了行政管理的崗位,歷任____公社秘書、____鄉(xiāng)宣傳委員兼組織委員、____鎮(zhèn)黨委組織委員等職。11月光榮退休。因病于20____年06月4日晚9時不幸去世,享年73歲。
【人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獻的一生,光榮的一生。早年,他熱心于教育工作,始終以實現(xiàn)共產主義為不懈的追求;他對黨忠誠,始終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決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貢獻青春與活力。后來,他一心從事黨的農村工作,在基層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工作了一輩子。黨組織分工他干什么,他就干好什么。他本人年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先進工作者。他為黨的事業(yè)貢獻出了畢身的心血,在____每一個村民組的土地上都留下了他閃光的足跡!就在退休以后,他還繼續(xù)為黨的事業(yè)貢獻余熱,他經常向鎮(zhèn)黨委政府和村“兩委會”提出自己的工作建議,真正是:老牛自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
【人名】同志去世了,這是我黨的損失,是人民事業(yè)的損失。我們今天在這里悼念【人名】同志,就要學習他堅定的革命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學好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學發(fā)展觀引導自己,做黨的好干部,做人民的好公仆;要學習他勤奮的工作精神,能挑千斤擔,不挑九百九,為人民的利益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學習他嚴格的組織紀律,黨叫干啥就干啥,不講條件不打折扣?!救嗣客緟⒓庸ぷ骱?,沒有向組織提出任何個人要求,一心一意在基層,踏踏實實干工作,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要學習他樸實的工作作風,【人名】同志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工作在農村,他的心中裝著農村、農民和農業(yè),他也永葆著農家子弟的本色,在工作中與農民打成一片,始終保持著血肉聯(lián)系,在群眾中樹立了自己的威信?!救嗣客倦m然去世了,但他風貌猶在,精神永存!
【人名】同志去世了,但仍然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全鎮(zhèn)的黨員干部一定以他為榜樣,保持黨員的先進性,當好人民的好公仆,認真學習,努力工作,開拓進取,再攀新高,推進全面小康,實現(xiàn)富民強鎮(zhèn),為經濟社會跨越先行作出我們新的更大的貢獻!
【人名】同志永垂不朽!
遺體告別儀式發(fā)言 篇4
尊敬的朱老夫人、子女親屬,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在這里深切悼念一位德高望重、深受衢州社會各界敬仰的老前輩——衢州一中原校長、離休干部朱子善同志。朱子善同志不幸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年9月7日上午10時55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81歲。
朱子善同志,浙江蕭山人,1929年2月出生,1949年4月參加革命工作,同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浙江師范學院歷史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58年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yè)后,在杭州大學歷史系任教;1961年后歷任龍游中學、航埠中學、姜家山中學、衢州一中教師,衢縣縣志編輯室主編,衢縣教研室主任;1981—1988年任衢州一中校長、黨支部副書記。后任衢州一中名譽校長,衢州市志主編,先后兼任衢州市(縣級)政協(xié)副主席,衢州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等職務。1990年離休。離休來,朱子善同志始終離休不離崗,情系教育,為衢州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奉獻出畢生心力。
學術無愧人師,德行堪為世范。朱子善同志從風華正茂的青年時代開始,就對教育事業(yè)懷有摯愛,后歷經坎坷,但始終矢志不渝,潛心鉆研教育理論,認真踐行教育理想,教育造詣深厚。擔任衢州一中校長后,他身先垂范,身體力行,尤為重視學校的教學與科研活動,推行一系列具有開創(chuàng)性和前瞻性的舉措。他深入教學前沿,在教授高中政治課的同時,帶領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和教師走進課堂開展聽課評課活動,每學期聽、評課多達四、五十節(jié);邀請專家來校講座,在全市率先成立學校教科室,創(chuàng)辦浙西第一本校刊《積步集》,開展教改活動,使教學為基礎科研為指導,以科研反思教學提升教學的觀念逐步成為全校教師的共識。人生的晚年,他致力于陶行知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整理和宣傳工作,年屆八旬,依然筆耕不輟:先后出版《陶行知德育思想新編》、《廿載陶研紀事》兩部理論專著,并發(fā)表有《毋忘求真——關于陶行知生平事跡的幾點辨析》、《再說毋忘求真——陶研資料中有待澄清的一些問題》、《三說毋忘求真——談某些陶研著作的引文問題》等多篇學術論文,參編《陶行知詞典》。多采用古樸的考據之法,繼承了陶行知先生求真務實的治學風范,糾正澄清了之前陶行知研究中的諸多訛誤、粗疏之處,辨析清楚陶行知生平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一手創(chuàng)辦和推動了衢州市陶行知研究會、衢州一中“小小陶子班”、“行知班”。為推動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浙西大地廣為流傳做出了史無前例的開創(chuàng)之功。朱校長不僅是衢州一中的校長,也是全市學校的校長,是校長的楷模;朱老師不僅是學校學生的老師,也是社會各界學生的老師,是學生的好老師。朱子善同志還熱切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即使在退休之后也一如既往。他經常在衢州一中、菁才中學開設講座,給青年教師傳授經驗。他經常參加青年教師的備課、聽課和評課活動,每次進課堂前他都要跑圖書館、資料室,精心準備,他是青年教師的良師益友。
汲古通今,記一方之史光耀千古;繼往開來,修盛世之志青史留名。1988朱子善同志卸任衢州一中校長后,擔任衢州市地方志主編。在朱子善同志的主持下,前后歷時4年時間,四改綱目,三易其稿,廣泛搜羅、多方求證,查閱了大量的書籍史料,終于寫成了一部206萬字的衢州市志。該志是新中國建立后衢州市的第一部志書,比較全面客觀科學地保存了衢州1989年前的歷史資料,在衢州市志的修撰過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特殊歷史作用?!夺橹菔兄尽繁辉u為浙江省地方志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這充分體現(xiàn)出朱子善同志的治史功力。該志還創(chuàng)設《國土整治》篇,此舉曾得到許多志界同仁的贊許,對環(huán)境保護和國土資源的重視體現(xiàn)出朱子善同志的真知灼見。
為人處世持堅守白,傳道授業(yè)格物致知——這就是朱子善同志一生生活和工作的生動寫照。他是一個有著大愛的人,不僅關心教育,關心學校,也關心著國家,關心著衢州,關心著我們整個社會的發(fā)展,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活動。他的學識,他的境界,他的為人,他的風范,不僅贏得了學生的敬重,贏得了同事朋友的敬重,贏得了衢州市教育界的敬重,更贏得了全社會的敬重。去年,衢州市教育學會、衢州市陶研會專門為朱子善同志舉辦了慶賀《廿載陶研紀事》出版暨80華誕座談會,一中語文組也召開了朱子善同志教育思想研討會暨八十華誕祝壽茶話會。去年10月,我市召開老干部“雙爭”活動總結表彰大會,朱子善同志被評為“可敬離休干部”。
朱子駕鶴流芳一代德永在,善者歸仙勛記千秋文長存。朱子善同志傾其一生都在教育事業(yè)上奮斗、奉獻。他生前所發(fā)起組織和參與過的活動,都為衢州一中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更為衢州教育目前在浙江乃至全國的領先地位創(chuàng)設了良性的環(huán)境,為衢州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做下鋪墊。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把握生命的長度,但是,他卻用自己的奮斗增加了生命的厚度。無論是作為教師、作為校長,抑或是作為志書專家,他的一生都是火熱的一生,光彩照人的一生,有益于人民的一生。朱子善同志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的辭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朋友好伙伴,他的兒女們也失去了一位可親可敬的慈父。但我們相信,逝去的是一個鮮活的生命,留下的是一種不朽的精神。那就是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事業(yè)的敬業(yè)精神;孜孜不倦“活到老學到老”的求索精神;“與人為善,以德為首”的待人、助人、做人精神。他既是授業(yè)的經師,又是處世的人師。他是衢州一中的驕傲,衢州教育的驕傲。他是一座不朽的師魂豐碑,他的優(yōu)秀品德和高貴的情操、奮發(fā)向上的敬業(yè)精神是我們永遠學習的典范,他珍貴的教育思想和學術著作將代代相傳,永遠澤披后人!
朱子善同志千古!
遺體告別儀式發(fā)言 篇5
尊敬的各位前輩、各位領導、各位親朋好友!
今天您與我在這里,以萬分沉痛的心情,向我最敬愛的父親——王銘球的遺體告別,我既感到悲痛萬千,又感到十分欣慰。生我養(yǎng)我哺育我長大成人的父親,一旦撒手西去,一個為人子的我,無論如何悲傷都是人之常情。但是,且不說大家平時對我父親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也不說我父親生病期間,大家對我父親的關顧,就說說今天,父親生前的領導、親屬、好友以及同事,在此濟濟一堂相聚一起,共同緬懷父親生前的工作、生活,更難能可貴的是,臺州電廠、臺州市財政局、招商銀行、臺州市集郵協(xié)會等單位送來了花圈,不少領導在百忙中也參加了今天的告別儀式,說明大家高度肯定父親,這足以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在此,我謹代表家屬,向今天參加告別儀式的,以及其他領導、親屬和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父親是一個普通而平凡的人,和大多數人一樣,對工作充滿愛,對家庭充滿愛,對生活充滿愛。
父親出生于1942年11月8日,1962年參加工作不到半年后,父親就被選送到鐵道兵部隊,他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里整整鍛煉了五年,當戰(zhàn)士時,父親是五好戰(zhàn)士;當班長時,父親所在的班被評為“學習毛澤東著作先進集體”。軍旅生涯使父親具備了鋼鐵的意志、精湛的技能和嚴謹的作風,使他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受益非淺,所以,無論是在福建省的8450軍工廠,還是在臺州電廠的修配分場、煤氣站,在工作上,父親總是刻苦鉆研、精益求精,不攻克難關不罷休。
父親對工作充滿愛,體現(xiàn)在精心的投入、精湛的技能、精細的作風這三個“精”字上。遠的不說,在修配分場工作期間,面對冷冰冰的加工件,父親都像呵護嬰兒一樣盡心,東瞧瞧、西看看,心里琢磨著怎樣走刀,如何切削……經過父親加工的工件,尺寸標準絲毫不差。因此,說起父親的技術,沒有一個人不豎大拇指的,就連在機械加工技術方面人才濟濟的海門水泵廠(即今天的浙江真空設備廠),好多次碰到技術難關,也想方設法委托臺州電廠相關部門,請父親過去指導、幫助。對企業(yè)、對同事,父親在技術方面從來不留一手,父親在修配分場帶的幾個徒弟,個個都是技術能手,對其他同事,也是悉心指導、幫助,所以,修配分場整體具備較高技能,以至于臺州地區(qū)不少機械企業(yè)聞名而來,請修配分場加工高精度、難度高的機械產品,這其中也凝聚了父親不少的心血。父親在機械加工方面的技術,在臺州地區(qū)也小有名氣,以至于在父親退休后,不少私營企業(yè)爭相聘請父親當技術顧問。
父親在退休前的幾年,調到煤氣站工作,這對于父親是一個全新的工作。但年近花甲的父親,硬是憑著一股臨老也不服輸的韌勁,在短短的時間里,掌握了制造煤氣的技能。在此期間,每當我父親上班時,母親在燒飯時就會樂呵呵地說:今天你父親上班,煤氣質量好。果然,一打火,煤氣顏色藍旺旺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對工作做到“盡心”兩個字,使我們子女也無形中受到熏陶。
父親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業(yè)余時間喜歡養(yǎng)花種草,不但在家里蒔弄花花草草,就連以前工作的煤氣站,父親和喜愛花卉的同事,一起把車間打造成如花園一般美麗,以至于到過煤氣站的人,無不嘖嘖稱贊煤氣站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渾然不覺這里是制造煤氣的地方。
父親對集郵更是達到癡迷的程度。愛花,使父親動手編組了《花》的郵集。
部隊鍛煉的鋼鐵意志,爭強上進的好學精神,企業(yè)工作的嚴謹、精細的工作作風,同樣體現(xiàn)在父親的集郵生活上。平時,父親經常架著老花鏡,看集郵報刊,到處摘錄資料、購買郵品。退休了,還買臺電腦學上網,在互聯(lián)網上查看集郵專業(yè)知識,上淘寶網找郵品。父親碰到集郵的人,總是拉著人家的手,沒完沒了的問個不停,有幾次還帶著郵集趕幾十里路,向集郵專家請教。為了編組郵集,父親可以不睡覺,也忘記吃飯。每當郵集要參加展覽,桌子上、床鋪上,到處擺滿了郵票,家里人陪著父親,抄抄寫寫、裁裁剪剪、粘粘貼貼,一個月內不要指望有一絲的消停,至于送郵集參加展覽的前幾天,搞幾個通宵也是家常便飯。就在去世之前的一天,父親的神智已經是時而清醒,時而迷糊,可他嘴里仍然斷斷續(xù)續(xù)念叨著:有一套集郵資料和2件郵品,匯款已經寄出半個多月,怎么至今還沒收到?父親直到去世還心里想著集郵??!
由于平時養(yǎng)成嚴謹的作風,又加上多年從事機械加工的工作,父親對郵集制作也是要求特別高,郵品的襯紙四周不能有絲毫差異,郵品擺放上下左右須對齊平整,苛刻到幾乎要用游標卡尺來衡量,當然,也用不到游標卡尺,父親的肉眼也不亞于游標卡尺。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著一股甘當小學生的勇氣,堅持不懈的努力,精雕細作的制作,父親在花甲之年才開始編組的專題郵集——《花》,多次獲得臺州市郵展一等獎,獲得浙江能源集團首屆職工集郵展覽金獎,XX年還獲得了“XX中華全國新人新作集郵展覽”二等獎。
對于自己,父親是一個十分苛刻的,我記得小時候,父親穿了十多年的,從部隊帶回來的,已經不知補了多少次的襪子,還舍不得扔。平時剩菜剩飯爭著吃,往往將剩飯菜倒在一起燒,還“錚錚有詞”地說:我就喜歡吃這種“爛糊飯”。父親,有誰知道,您是出生于黃巖一個富裕的大家庭,您從小是嬌生慣養(yǎng),是爺爺奶奶寶貝的“括肚兒”。但您從小秉承“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家教,在您的心里,早就打下了勤儉持家的烙印。父親,您放心,我們子女也繼承了勤儉節(jié)約的家風。
與此相反,父親對別人十分慷慨,且不說親朋好友有困難,您盡力幫助,就是對非親非故的有難處您也是熱心相助。家里來了親戚朋友,平時難得吃的好菜,父親會張羅一大桌,還嫌母親燒得不夠多;在飯桌上,父親老是拚命給客人夾菜,那個熱情勁兒,往往使人招架不住,客人快要躲到桌底下去了,父親仍然不放過;客人走時,父親都會拿出珍藏的“寶貝”,定要客人帶走。父親,您的同事,您的熟人,哪一個不說“王師傅是個熱心人”。父親,我們一定會記?。鹤鋈耍瑢阂獓?,對人要寬;要行善心、做好事。
父親鋼鐵般的意志,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在與病魔作斗爭過程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父親患病后,總是樂呵呵的,澆水養(yǎng)花、整理郵票照干不誤,他對自己的身體很自信:部隊生活鍛煉了他的意志和身心,以前繁重的機械加工工作也壓不垮他,小小一個病魔還怕啥?就在10月20日,德化陶瓷郵票發(fā)行時,父親還撐著病體,到郵局給幾十位全國各地的郵友寄發(fā)首日封和明信片。因此,外人根本看不出他是一個病人。
父親對于家庭的愛,不說父親如何當好家庭的頂梁柱,父親的脊梁永遠是家庭堅強的后盾;也不說父親如何給家人的生活給予無微不至的關照,子女上學住校,冬送棉被夏送單衣這些記不清有多少次,也記不清有多少次,無論是刮風下雨,騎著自行車跑幾十公里的路看望子女;就說說對子女的教育,不管是在飯桌上,還是日常生活中,父親不但是諄諄善誘,更加注重言傳身教;不但給要求子女上進好學,更多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無形中,父親的良好品格,在我們心中早已烙下深印。11月11日下午,父親已在彌留之際,還口齒含混地叮囑來看他的外孫:要好好讀書。我堅信,我那年少的外甥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外公對他說的最后一句話。父親,您放心,我們后輩一定會給您爭氣的。父親病重后期,躺在床上連翻身也動不了,母親和我們子女給他翻身、喂藥時,一輩子爭強好勝的父親,雖然一句話也沒有說,但父親的眼中流露出的那種無奈、歉意,和對親人的愛、對生活留戀的眼神,我們都能讀懂:您不但迸發(fā)了對子女無盡的愛,而且,更加對與您相濡以沫幾十年的老伴——我的母親深深的眷戀。
“百善孝為先”,父親,我們也深深體會到:當年,您從福建當時還算生活待遇好、工作環(huán)境也不錯的軍工廠,調回臺州老家,就是為了照顧年邁的奶奶。爸——您已經走了,我們再也沒有機會對您行孝心了,但請您放心,我們三個子女一定會照顧好媽媽。
爸,不管您放心不放心,您都要?;貋砜纯础谖覀兊摹獕衾铮覀円嘁娨姲?!
爸,您一路走好!
最后,再次感謝前輩、領導、親朋好友!請接受我代表家屬向您鞠躬。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