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課件 篇1
自行車寫生
一、教學目標
1、觀察自行車的整體特征,發(fā)現(xiàn)其局部構成所產(chǎn)生地美感。
2、運用構圖,選取具有形式美感的局部進行寫生練習。
3、養(yǎng)成對生活細節(jié)的關注,增強低碳出行的環(huán)保意識,并生發(fā)出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以寫生的方式表現(xiàn)自行車的局部。教學難點:表的局部有構成和形式美感。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彩色筆、繪畫紙。
(教師)課件、教具、相機等。教學過程
1、提問導入。(1)“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交通工具?”(火車、飛機、汽車、自行車等)(2)“交通工具的作用是什么?”(便捷、迅速地帶我們?nèi)ハ肴サ牡胤剑?)“你最熟悉的是哪種交通工具?”(4)“其中哪一種交通工具和其他的交通工具差別最大?”(自行車,它只有兩個輪子,而且它是靠人力帶動的)
如今,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交通工具是四個輪子的,而自行車是兩個輪子的??
引出課題:自行車寫生。
2、整體觀察
“自行車由哪些部分組成?”(車輪、車把、車座、車身等部分)“運用簡單的幾何形來概括自行車的外形特征?!保▓A形、三角形、直線、曲線等)
3、局部分析
以取景框構圖的方式呈現(xiàn)局部,發(fā)現(xiàn)因構圖變化而產(chǎn)生地趣味。講解基本的構圖知識。(選取有特點的局部,選取的局部看上去較為美觀,畫面中的各個部分有對比,有變化)
引導學生用美術語言來描述某一局部的特征。(直線、曲線、粗細、大小、疏密等)小結:特別、美觀的構圖取景有何特點?(選取的局部在點、線、面的構成方面,應有大小、疏密、曲直對比)
4、創(chuàng)作準備
觀察事物,進行取景練習,思考為何選取這一局部,選取的部分是否有對比和形式美感。
教師和學生代表用相機選取局部拍攝,結合本課知識進行評價,提示寫生時取景構圖的注意事項。
5、創(chuàng)作練習
運用彩色筆,在紙上進行局部寫生練習。使用彩色筆需要考慮到色彩搭配和諧。
6、同齡人作品欣賞
7、展示評價
8、拓展:觀察并寫生不同的自行車。
寫生課件 篇2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表現(xiàn)力
2、大膽運用顏色作畫
3、掌握風景寫生的布局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全理構圖
2、大膽用色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范畫數(shù)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風景寫和生(一)
二、講授新課
1、風景畫的^觀察
作畫時要先用合理的構圖,把^觀察關系畫準確。(近大遠小的^觀察)
主要掌握近景、中景、遠景三個層次。表現(xiàn)空間感,一般來講,中景主要用來刻畫主體物,畫得比較實,而遠景是為了襯托中景,畫得比較虛。掌握得好,有了虛實,也就塑造了空間感。
2、欣賞范畫
3、講解繪畫步驟
(1)構圖
(2)畫鉛筆稿,用線要輕
掌握好近景、中景、遠景
(3)著重刻畫
4、體會怎么樣從平凡景物中去發(fā)現(xiàn)美。
城市和鄉(xiāng)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
5、學生繪制,教師巡回指導
(1)用鋼筆、鉛筆或色彩畫一幅風景寫生
(2)可以外出寫生,也可以臨摹
(3)可用多種方法
6、作業(yè)評價
(1)作業(yè)展評
(2)學生互評
教后札記:
近大遠小的^觀察關系處理得不好。
課題24:風景寫生(二)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進一步學習風景的有關知識
3、掌握色彩畫知識
教學重點及難點:
1、構圖
2、取景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范畫數(shù)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風景寫生(二)
二、講授新課
1、取景
風景寫生,首先要取景,取景就要解決構圖的問題。
怎樣取景:可以用取景框或者用手代替取景框來選擇景物的一部分,對于自然景物,根據(jù)畫面的需要可以有取有舍。
在取景構圖中,視平線在畫面上的高低位置是很重要的,“畫面”上視平線低,就產(chǎn)生開闊的感覺;視平線高,則近景顯得更為具體充實。這是根據(jù)需要來決定的。
在畫風景寫生時,還要注意近、中、遠景三個層次,表現(xiàn)出空間距離。
2、教師帶領學生實地寫生,講解構圖
(1)從不同的角度看一自然風景,先仔細觀察,確定主體物并可作適當移動,將別處的景移到自已的畫上。
(2)落筆時,注意留“天”、留“地”,整體飽滿,切忌散亂,不管在哪個角度,主體物要突出。
(3)打好輪廓,可上一些明暗。
3、學生寫生,教師巡回指導
(1)用水粉畫一幅風景寫生,注意畫面的氣氛和色彩相協(xié)調(diào)。
(2)可以用油畫棒、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結合水粉色進行作業(yè)。
4、作業(yè)講評。
教后札記:
寫生課件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目標:
了解古代人物畫,進一步深入了解人物畫的特點和時代背景。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感受到古代藝術的博大精深以及現(xiàn)代人的繼承和發(fā)揚、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3、創(chuàng)新能力目標:
在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開闊眼界。
教學重點:古代肖像畫理論的深刻認識和價值
教學難點:現(xiàn)代人物畫對古代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
教學關鍵:教師的引導、課堂演示和學生的投入程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調(diào)試多媒體、檢查教具、師生問候。
二、導入: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穿著現(xiàn)代的服裝,課余時間可以上上網(wǎng)、打打游戲和看看電影等。但有沒有想過距離我們幾千年的古代人,他們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就讓我們懷著一顆真誠而渴盼的心,走進他們的世界。
三、新授:
老師簡介古代人物畫發(fā)展的脈絡及特點,引出古代傳神寫照典范作品《韓熙載夜宴圖》并簡介其背景(學生課前已預習)。
1、古代人物畫典范作品:《韓熙載夜宴圖》顧閎中(五代)
第1組問題: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什么內(nèi)容?
第2組問題:這幅畫分為幾個部分?采用了怎樣的構圖?
第3組問題:畫中的韓熙載是誰?他出現(xiàn)了幾次?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樣?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情?第4組問題:畫中還有哪些人?他們都在干什么?他們的表情如何?
第5組問題:這幅畫的色彩和技法有什么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得出結論。
2、分組討論,欣賞古代傳神寫照人物作品:
步輦圖———閻立本唐簪花仕女圖———周昉唐
古代帝王圖———閻立本唐太白行吟圖———梁楷宋
明代畫家徐渭像關天培像孔昭靳清
結果:學生能夠把每幅畫的特點基本上說出來,還能把有關歷史上有關人物功績說出,能夠把部分畫的內(nèi)容通過動作演示。
歸納總結:古代人物畫特點:傳神寫照設色富麗用筆精細
3、現(xiàn)代人物畫家及作品介紹:
(1)(教師簡介現(xiàn)代人物畫)通過視頻文件展示人物畫家蔣兆和及作品
(2)欣賞蔣兆和傳神寫照代表作品《一籃春色賣遍人間》
(3)周思聰代表作品介紹
總結歸納:現(xiàn)代人物畫特點:傳神寫照寫實性現(xiàn)實性
無論古代人物畫還是現(xiàn)代人物畫都具有傳神寫照的特點,都有我們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它們體現(xiàn)了中華古老民族的智慧和現(xiàn)代人繼承、創(chuàng)新的能力,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我們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教學反思:本課在課前準備還可以,各部分聯(lián)系布置也可。在上的過程中在開頭引入有些唐突。課堂提問期待學生回答太快,設問應當具體一些,提問應有助于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展開。缺少鑒的部分,教師應不斷充實自己,在課堂上盡量把鑒的部分傳遞給學生,因為學生掌握的美術知識畢競是有限的。應當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欣賞古代的人物畫作品,才能真正了解它的特點。此外,還應聯(lián)系國外一些人物畫作品體現(xiàn)什麼特點作比較。也可適當按排課上練習。
寫生課件 篇4
這是我第一次去南湖公園寫生,是風景色彩寫生。第一感受就是這的景色非常好。其間,我們學會了怎樣去適應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也在畫畫上面長進不少。
來到這的目的是寫生,可是來到這兒我先看到的是這兒的文化,這兒的建筑,這兒的風景。其實,通過相機照就可以了解到,三維空間要比二維空間存有的東西要豐富多彩的多。所以,要出來畫畫。后來,回寢室里畫畫。
對以后的學習目的我們更加明確,對美的感受更加深刻。對人對物有了許多新的認識,不同角度去觀察,不同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同,要多角度的看問題,進而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
再接下來的幾天中,我們寫生,游玩,日子過的充實又快樂。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寫生,真是一種享受。你可以什么都不用去想,仿佛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才知道,學校為什么要組織我們出來寫生了。在風景如此優(yōu)美的地方,可以更好的激發(fā)我們的創(chuàng)造激情。不至于像我們在學校寫生時缺乏激情缺乏創(chuàng)造力。在這么優(yōu)美的地方寫生,在不知不覺中自己也成了一幅畫。畫荷花和橋、樹林的時,我感覺進入了一種狀態(tài),我想畫,并且要畫好,意識這樣提醒我。當畫畫很有感覺的時候,周圍的一切都會被淡忘,時間也因此凝固。畫了一遍又一遍,雖然屢次失敗,但是并沒想到要放棄。這個時候顯得很耐心并且很享受,心情好的時候畫的東西也充滿快樂。別人只需要一會兒就畫好的東西,我卻需要畫好久好久。但是,我終究是畫完了。我不在乎我畫的有多差,我只在乎我是不是認真了。因為,我相信,有一個好的態(tài)度,每個人都是天才。因為自由,有發(fā)揮的空間。這張畫,看起來還是挺有感覺的,就是有些地方區(qū)分不明顯。這對于我來說,還是有進步的。
15天卻有太多的事情發(fā)生,讓我也回憶不完。南湖公園太美,美的就像一幅畫。這15天,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也懂得了不少。即使是不畫也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匆忙地亂畫,因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為了作業(yè)而做的。
寫生實習結束了,加強同學對風景的直觀感受能力,從風景中領悟色彩的光與色的變化與魅力。并在風景寫生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寫生已經(jīng)結束,但是學到的東西卻讓我們終身受益。寫生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享受,我們才能更好的領悟,更好的提高。
學院給我們這次外出實習的機會,把握這次機會我們學會了,懂得多了。包括專業(yè)和專業(yè)之外的許多事情。
[色彩風景寫生實習報告]
寫生課件 篇5
活動一:樹葉變黃了秋天的落葉系列活動之(一)
活動目標:
1、激發(fā)、鼓勵幼兒在大自然中探索、發(fā)現(xiàn)的興趣。
2、引導幼兒了解秋天樹葉會變成黃色,并會飄落。
活動準備:
放大鏡若干個,幾本硬皮書
活動情況記錄:
活動由來:
秋風吹,落葉飄的自然景象是非常吸引孩子的。為了認知秋天的樹和樹葉,我們首先帶領幼兒到戶外,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幼兒園許許多多的樹木為我們的活動提供了非常適宜的場所,孩子們撿起樹葉快樂地和樹葉交上了朋友。
活動形式:
我們選擇戶外的形式就是為了讓幼兒與這些樹、樹葉有更直接、更親密的接觸,只有這樣才能更真觀、更生動地認知樹和樹葉。
與幼兒的互動:
(1)和幼兒一起到戶外去感受落葉。
孩子們看到樹葉在空中飛舞都很興奮,歡喜地用雙手捧起許多樹葉,同時拋向空中,感受樹葉的飄落。
(2)請幼兒自由地去撿樹葉,并請幼兒觀察。
孩子們撿了一片又一片,他們覺得自己手中的每一片樹葉都很美,不舍得丟棄。有的孩子還不時地數(shù)一數(shù)自己撿了幾片樹葉:one、two、three、four、five,有的孩子發(fā)現(xiàn)了樹葉有大有小,甚至有的孩子發(fā)現(xiàn)了樹葉是從葉柄處開始向上變黃的。
(3)請幼兒使用放大鏡,看樹葉上的葉脈的樣子,有的孩子說上面有小細線,有的孩子說像蜘蛛網(wǎng),有的孩子點出這是葉脈。
(4)請每個幼兒挑選兩片自己最喜歡的樹葉夾在硬皮書中,帶回班中?;顒幼匀唤Y束。
活動開展后的反思:
我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設計組織了此次活動,讓幼兒在大自然中
寫生課件 篇6
教學目的:
1、掌握水粉風景寫生基本步驟與寫生要領。
2、了解構圖在風景寫生中的作用。
3、體會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在繪畫中的重要性。
難點:在實際繪畫中,懂得理性(客觀的自然屬性)與感性(主觀的自我屬性)的完美結合。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如沒有多媒體就準備一些相關的風景寫生作品)。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課題導入:
出示一些自己外景寫生的攝影作品,并給以說明,激起學生對風景寫生的興趣。二、課題展開:師:這些圖片是不是很漂亮呢?生:是,很漂亮。
師:看了這么多圖片,體會到了什么?或者說為什么要把這些攝影作品展示給你們看,目的是什么?
師:大家都說的很對,攝影和繪畫是相通的,面對大自然,要進行選景和構圖,主次關系等等。
師:面對這么美麗的風景,無不讓人心動,如果沒有相機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很
師:那我們該如何進行繪畫?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風景寫生。
生活、大自然,是色彩訓練的大課堂。通過風景寫生,讓我們向生活學習,向大自然學習,從生活和大自然中去認識美,表現(xiàn)美。
自然界的景物是客觀存在,同時又各具神態(tài)。要想把真實的世界用繪畫的形式予以體現(xiàn),就必須以真誠的心靈去感悟,用形象化的語言去創(chuàng)造繪畫藝術的表現(xiàn)空間。
我們都知道,看不到的東西畫不出來;看到的東西,不去做認真的觀察研究、分析理解也會畫不好。因而我們必須從寫生開始,走進生活,面對自然,長期與自然界對話,達到物我合一的境地,方能取得成效。
寫生前先畫速寫,通過速寫來解決基本的問題。
畫速寫有三個目的:
①快速地了解和熟悉環(huán)境,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要描繪的對象和表現(xiàn)的主題有一個明確的構思、構圖。
②在了解環(huán)境、把握環(huán)境的基礎上,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與作畫的情緒,這樣才能產(chǎn)生滿意的作品。
③從走進生活,面對自然,長期與自然界的景物對話來看,速寫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又是收集素材最得力的方法;同樣速寫本身也有著獨立的藝術價值,他可以敏銳地抓住人文、地域風貌等風土人情,更為重要的是:經(jīng)過長期的速寫實踐,能提高較強的概括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加深理解能力及嫻熟的表現(xiàn)能力。
師:速寫的表現(xiàn)手法多種多樣,概括起來大致可分為三種,請問同學們,有哪三種表現(xiàn)手法?
師:同學們說的很對,1明、暗、體、塊表現(xiàn)手法。2線、面、調(diào)子結合表現(xiàn)手法。3線造型表現(xiàn)手法。
(出示各種速寫表現(xiàn)手法的作品,以及解說各手法的特點,便以學生比較和理解。)
自然景物是按照自身生長規(guī)律實際存在的,但我們不能盲目地抄襲自然,應在多樣的景物中選擇觸動內(nèi)心感受的東西。具有發(fā)現(xiàn)的眼光,學會用審美的判斷標準看待自然,從中提取對畫面有益因素,借用色彩手段和表現(xiàn)形式以取得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
師:在風景寫生過程中是否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面對著自然界中的景物,剛開始興高采烈,激動不已,開始作畫,只一會兒就有些力不從心、不知所措,最后只好草草收場?
師:那你們知道其中的原因嗎?有誰去思考過這個問題?
生:有??;沒有??。(師:有思考過的同學,請你講講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生:??)
師:其中的原因是我們忽略了時間的改變,而光線、氣氛、色彩也在隨之變化,因為缺少經(jīng)驗,沒有作畫的精神準備,思想情緒茫然,因而留下遺憾。所以,我們必須培養(yǎng)敏銳的色彩觀察能力、把握整體氣氛的能力和記憶能力,在事物的變化過程中抓住第一印象,強化第一印象,不要跟著變化跑。
師:由于室外光的多變性以及景物的繁雜性,風景寫生在難度上要高于景物寫生。水粉風景寫生由于作畫的時間不同,即使是同一景觀,也會產(chǎn)生完全不同的氣氛和相異的情趣。這是因為色光變化在起主導作用。在沒掌握正確的步驟畫法時往往手忙腳亂,顧此失彼,看到什么畫什么,結果越畫越亂。
寫生中我們應該熟悉并掌握外光色彩的變化規(guī)律。在室外,景物常因不同的光線角度而呈現(xiàn)不同的視覺效果,因光線的變化隨時改變物象的色彩關系;或色彩的飽滿、明暗對比強弱;或色彩迷離,對比含蓄,所以常給人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這就要求我們在寫生過程與自然景物相通,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就是這個道理。
師:面對不同時間的不同光線,我們應該如何認識色彩,去表現(xiàn)景物?
早晨,光色絢麗,色彩變化迅速。日出前明暗對比弱,景和色彩帶灰藍冷調(diào)。日出時,色調(diào)很快發(fā)生變化。霞光噴薄四射,太陽光穿透由水蒸氣形成的大氣層,光譜中藍、綠色被吸收,而黃、橙、紅色光大量反射出來,整個景物都籠罩在以橙色為主的光源色中。樹木、云霧、建筑物等的受光部都改變了固有色,呈現(xiàn)橙中帶紅味。此時景物的背光部因補色原理都呈現(xiàn)純度偏低的藍綠色。
中午,陽光呈銀白色直射而下,天空蔚藍。景物的受光部位因受天光影響而變成冷白色,背光部呈暖色。由于光線強烈,景物對色光的吸收與反射能力增強,色相鮮明,受光與背光的補色關系較強。因環(huán)境色光反射強烈,環(huán)境色十分明顯。
傍晚,空氣較干燥,陽光穿過塵埃飛揚的大氣層,光譜中冷色被吸收,因帶玫瑰紅的紅色大量反射,整個大地披上帶玫紅的光源色。
師:掌握正確步驟才能畫好畫,那有誰知道風景寫生的一般步驟?
師:說的很對。風景寫生的一般步驟可分為五步。一構圖;二鋪大色調(diào);三校正大體色調(diào);四深入刻畫;五整理完成。
師:風景構圖是在廣闊而豐富的自然界中,選擇最有代表性、最激動人心的景象按照一定的構成方式在畫面上布局。但是要注意畫面中既不能沒有主題物,也不能存在多個主題物。選取的景物要錯落有致,主次分明。
師:要堅持多樣統(tǒng)一的構圖原則。多樣統(tǒng)一是畫面構圖的基本原則,不同景物所表現(xiàn)出的各種形體、色彩及表現(xiàn)形式組成了風景畫內(nèi)容的多樣性。從突出主體內(nèi)容出發(fā),選取可利用的形象素材,將它們分工明確、合理布局,以取得前后貫通、對比穿插、主次有序、賓主呼應等畫面的統(tǒng)一性和完整性。要懂得取舍。
1.要有一個表現(xiàn)中心,運用視覺誘導形成表現(xiàn)重點。
無論何種題材的畫種都應有一個主題物,兩個以上的主題物的出現(xiàn)則會削弱人們的視線,最主要的景物難以突出。主題物所占畫面的面積較大,并應由安置在畫面上較為突出的地方,其他部分與之相補充,相對比,相協(xié)調(diào),達到整體上的多樣統(tǒng)一。(出示類似的圖片,并給以分析講解。)
2.根據(jù)所表現(xiàn)的題材,確定或長方、或扁方、或正方構圖。橫構圖遼闊,長構圖挺拔,方構圖穩(wěn)定。(出示幾張不同構圖的作品,并給以分析講解。)
3.注意空間關系的構圖變化。
一般分近、中、遠三段,主體處于中景位置。
中景:為主體,因此主體較為突出鮮明,要著重刻畫。
近景:為陪體,陪襯、烘托主體作用,并通過近景的透視線方向引向主體,顯示出觀者到主體的距離,近景要概括。
遠景:為襯體,在解釋著主體物的環(huán)境狀況及主體至遠景的距離,使畫面更有深度,遠景要虛。(出示類似的圖片,并給以分析講解。)
4.注意疏密節(jié)奏、黑白灰的分布與對比、景物和色彩的呼應及畫面的均衡等。(出示類似的圖片,并給以分析講解。)
出示一些有關風景的作品,相應的給于分析,并請幾位同學分別給作品進行分析。
回顧本堂課的重點內(nèi)容,讓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只有當理性(客觀的自然屬性)與感性(主觀的自我屬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其作品才會具有較高的水平。
教學反思:
這是在實習的時候給高二繪畫班的學生上的一堂理論課,因為他們當時即將外出寫生,指導老師要求我給他們上一堂,那我就設計了這堂風景寫生,準備的很充分,因為是第一次“真正”上課,備地很認真,把自己說的'話都一一寫出來,省的一緊張就忘記。
整堂課下來,內(nèi)容很緊湊,就是講的內(nèi)容較多,沒有重點,這個指導老師也跟我說了,時間控制的很好,第一次自己準備,在沒有教材的情況下,所有的都是自己構思,到圖書館找了資料,自己做課件,課件中的圖片都是用相機一張張拍下來放進去,花了很多心思,不過還好,學生說上地挺好的,呵呵,就是聲音有些小。
不是很好,只是放在這供大家參考用。
寫生課件 篇7
植物寫生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植物結構特點,運用形狀、線條(或色彩)寫生完成一幅線描或色彩的植物寫生作品。
2、通過對比、觀察植物的活動,發(fā)展對寫生植物添加和前后空間的處理能力。
3、體驗寫生的樂趣,進而更好地欣賞和體會植物的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植物的結構以及表現(xiàn)手法,啟發(fā)觀察重點,激發(fā)觀察的積極性。
教學難點:經(jīng)過觀察思考胡用寫生的方法進行描繪,注意畫面形、色、遮擋等關系。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畫紙、油畫棒、水彩筆、植物圖片或盆栽植物。
(教師)多媒體課件、水彩筆、畫紙。教學過程
1、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圖片 教師:“在大自然中,千姿百態(tài)的植物給我們帶來了勃勃生機,你喜歡那些植物,知道它們的特點嗎?”
(引導學生從植物的線條、形狀、色彩方面來說一說)
2、問題討論(1)教師:“哪些離我們近,哪些離我們遠?哪些在前,哪些在后?”
“能否找出植物莖干長勢的線條?” “那些地方是有遮擋的?”
(2)我的畫畫我做主
請學生說說自己圖片中植物的造型,植物的疏密、遮擋、枝干朝向??梢允菍W生帶的植物照片、盆栽植物,也可以是教師提供的植物照片。
3、深入探究
(1)植物的寫生步驟。(2)向大師學習作。教師:“植物的造型都一樣嗎?” “葉子都有哪些形狀?”(可以請學生上來畫畫)“植物的顏色都一樣嗎?”
“畫家在繪畫技巧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借鑒的嗎?”(教師小結:遮擋,疏密)
(引導學生觀察葉子的造型、整體外輪廓、植物的前后穿插、植物的顏色)(3)虛實畫法
教師根據(jù)學生學情示范寫生過程。
4、欣賞同齡人作品
5、時間探究
(1)作業(yè)布置:獨立完成一幅植物寫生的作業(yè)。(2)構圖要飽滿,注意遮擋、虛實、顏色的處理。
6、評價展示
教師集中展示學生的寫生作品。評價要求:構圖是否飽滿,有無注意遮擋關系,線條是否虛實,顏色運用是否得當。
7、拓展延伸
在其他載體上畫畫寫生作品,或者周末和父母同學一起外出寫生采風。
自行車寫生
一、教學目標
1、觀察自行車的整體特征,發(fā)現(xiàn)其局部構成所產(chǎn)生地美感。
2、運用構圖,選取具有形式美感的局部進行寫生練習。
3、養(yǎng)成對生活細節(jié)的關注,增強低碳出行的環(huán)保意識,并生發(fā)出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以寫生的方式表現(xiàn)自行車的局部。教學難點:表的局部有構成和形式美感。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彩色筆、繪畫紙。
(教師)課件、教具、相機等。教學過程
1、提問導入。(1)“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交通工具?”(火車、飛機、汽車、自行車等)(2)“交通工具的作用是什么?”(便捷、迅速地帶我們?nèi)ハ肴サ牡胤剑?)“你最熟悉的是哪種交通工具?”(4)“其中哪一種交通工具和其他的交通工具差別最大?”(自行車,它只有兩個輪子,而且它是靠人力帶動的)
如今,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交通工具是四個輪子的,而自行車是兩個輪子的??
引出課題:自行車寫生。
2、整體觀察
“自行車由哪些部分組成?”(車輪、車把、車座、車身等部分)“運用簡單的幾何形來概括自行車的外形特征?!保▓A形、三角形、直線、曲線等)
3、局部分析
以取景框構圖的方式呈現(xiàn)局部,發(fā)現(xiàn)因構圖變化而產(chǎn)生地趣味。講解基本的構圖知識。(選取有特點的局部,選取的局部看上去較為美觀,畫面中的各個部分有對比,有變化)
引導學生用美術語言來描述某一局部的特征。(直線、曲線、粗細、大小、疏密等)小結:特別、美觀的構圖取景有何特點?(選取的局部在點、線、面的構成方面,應有大小、疏密、曲直對比)
4、創(chuàng)作準備
觀察事物,進行取景練習,思考為何選取這一局部,選取的部分是否有對比和形式美感。
教師和學生代表用相機選取局部拍攝,結合本課知識進行評價,提示寫生時取景構圖的注意事項。
5、創(chuàng)作練習
運用彩色筆,在紙上進行局部寫生練習。使用彩色筆需要考慮到色彩搭配和諧。
6、同齡人作品欣賞
7、展示評價
8、拓展:觀察并寫生不同的自行車。
寫生課件 篇2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表現(xiàn)力
2、大膽運用顏色作畫
3、掌握風景寫生的布局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全理構圖
2、大膽用色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范畫數(shù)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風景寫和生(一)
二、講授新課
1、風景畫的^觀察
作畫時要先用合理的構圖,把^觀察關系畫準確。(近大遠小的^觀察)
主要掌握近景、中景、遠景三個層次。表現(xiàn)空間感,一般來講,中景主要用來刻畫主體物,畫得比較實,而遠景是為了襯托中景,畫得比較虛。掌握得好,有了虛實,也就塑造了空間感。
2、欣賞范畫
3、講解繪畫步驟
(1)構圖
(2)畫鉛筆稿,用線要輕
掌握好近景、中景、遠景
(3)著重刻畫
4、體會怎么樣從平凡景物中去發(fā)現(xiàn)美。
城市和鄉(xiāng)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
5、學生繪制,教師巡回指導
(1)用鋼筆、鉛筆或色彩畫一幅風景寫生
(2)可以外出寫生,也可以臨摹
(3)可用多種方法
6、作業(yè)評價
(1)作業(yè)展評
(2)學生互評
教后札記:
近大遠小的^觀察關系處理得不好。
課題24:風景寫生(二)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進一步學習風景的有關知識
3、掌握色彩畫知識
教學重點及難點:
1、構圖
2、取景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范畫數(shù)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風景寫生(二)
二、講授新課
1、取景
風景寫生,首先要取景,取景就要解決構圖的問題。
怎樣取景:可以用取景框或者用手代替取景框來選擇景物的一部分,對于自然景物,根據(jù)畫面的需要可以有取有舍。
在取景構圖中,視平線在畫面上的高低位置是很重要的,“畫面”上視平線低,就產(chǎn)生開闊的感覺;視平線高,則近景顯得更為具體充實。這是根據(jù)需要來決定的。
在畫風景寫生時,還要注意近、中、遠景三個層次,表現(xiàn)出空間距離。
2、教師帶領學生實地寫生,講解構圖
(1)從不同的角度看一自然風景,先仔細觀察,確定主體物并可作適當移動,將別處的景移到自已的畫上。
(2)落筆時,注意留“天”、留“地”,整體飽滿,切忌散亂,不管在哪個角度,主體物要突出。
(3)打好輪廓,可上一些明暗。
3、學生寫生,教師巡回指導
(1)用水粉畫一幅風景寫生,注意畫面的氣氛和色彩相協(xié)調(diào)。
(2)可以用油畫棒、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結合水粉色進行作業(yè)。
4、作業(yè)講評。
教后札記:
寫生課件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目標:
了解古代人物畫,進一步深入了解人物畫的特點和時代背景。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感受到古代藝術的博大精深以及現(xiàn)代人的繼承和發(fā)揚、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3、創(chuàng)新能力目標:
在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開闊眼界。
教學重點:古代肖像畫理論的深刻認識和價值
教學難點:現(xiàn)代人物畫對古代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
教學關鍵:教師的引導、課堂演示和學生的投入程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調(diào)試多媒體、檢查教具、師生問候。
二、導入: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穿著現(xiàn)代的服裝,課余時間可以上上網(wǎng)、打打游戲和看看電影等。但有沒有想過距離我們幾千年的古代人,他們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就讓我們懷著一顆真誠而渴盼的心,走進他們的世界。
三、新授:
老師簡介古代人物畫發(fā)展的脈絡及特點,引出古代傳神寫照典范作品《韓熙載夜宴圖》并簡介其背景(學生課前已預習)。
1、古代人物畫典范作品:《韓熙載夜宴圖》顧閎中(五代)
第1組問題: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什么內(nèi)容?
第2組問題:這幅畫分為幾個部分?采用了怎樣的構圖?
第3組問題:畫中的韓熙載是誰?他出現(xiàn)了幾次?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樣?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情?第4組問題:畫中還有哪些人?他們都在干什么?他們的表情如何?
第5組問題:這幅畫的色彩和技法有什么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得出結論。
2、分組討論,欣賞古代傳神寫照人物作品:
步輦圖———閻立本唐簪花仕女圖———周昉唐
古代帝王圖———閻立本唐太白行吟圖———梁楷宋
明代畫家徐渭像關天培像孔昭靳清
結果:學生能夠把每幅畫的特點基本上說出來,還能把有關歷史上有關人物功績說出,能夠把部分畫的內(nèi)容通過動作演示。
歸納總結:古代人物畫特點:傳神寫照設色富麗用筆精細
3、現(xiàn)代人物畫家及作品介紹:
(1)(教師簡介現(xiàn)代人物畫)通過視頻文件展示人物畫家蔣兆和及作品
(2)欣賞蔣兆和傳神寫照代表作品《一籃春色賣遍人間》
(3)周思聰代表作品介紹
總結歸納:現(xiàn)代人物畫特點:傳神寫照寫實性現(xiàn)實性
無論古代人物畫還是現(xiàn)代人物畫都具有傳神寫照的特點,都有我們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它們體現(xiàn)了中華古老民族的智慧和現(xiàn)代人繼承、創(chuàng)新的能力,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我們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教學反思:本課在課前準備還可以,各部分聯(lián)系布置也可。在上的過程中在開頭引入有些唐突。課堂提問期待學生回答太快,設問應當具體一些,提問應有助于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展開。缺少鑒的部分,教師應不斷充實自己,在課堂上盡量把鑒的部分傳遞給學生,因為學生掌握的美術知識畢競是有限的。應當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欣賞古代的人物畫作品,才能真正了解它的特點。此外,還應聯(lián)系國外一些人物畫作品體現(xiàn)什麼特點作比較。也可適當按排課上練習。
寫生課件 篇4
這是我第一次去南湖公園寫生,是風景色彩寫生。第一感受就是這的景色非常好。其間,我們學會了怎樣去適應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也在畫畫上面長進不少。
來到這的目的是寫生,可是來到這兒我先看到的是這兒的文化,這兒的建筑,這兒的風景。其實,通過相機照就可以了解到,三維空間要比二維空間存有的東西要豐富多彩的多。所以,要出來畫畫。后來,回寢室里畫畫。
對以后的學習目的我們更加明確,對美的感受更加深刻。對人對物有了許多新的認識,不同角度去觀察,不同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同,要多角度的看問題,進而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
再接下來的幾天中,我們寫生,游玩,日子過的充實又快樂。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寫生,真是一種享受。你可以什么都不用去想,仿佛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才知道,學校為什么要組織我們出來寫生了。在風景如此優(yōu)美的地方,可以更好的激發(fā)我們的創(chuàng)造激情。不至于像我們在學校寫生時缺乏激情缺乏創(chuàng)造力。在這么優(yōu)美的地方寫生,在不知不覺中自己也成了一幅畫。畫荷花和橋、樹林的時,我感覺進入了一種狀態(tài),我想畫,并且要畫好,意識這樣提醒我。當畫畫很有感覺的時候,周圍的一切都會被淡忘,時間也因此凝固。畫了一遍又一遍,雖然屢次失敗,但是并沒想到要放棄。這個時候顯得很耐心并且很享受,心情好的時候畫的東西也充滿快樂。別人只需要一會兒就畫好的東西,我卻需要畫好久好久。但是,我終究是畫完了。我不在乎我畫的有多差,我只在乎我是不是認真了。因為,我相信,有一個好的態(tài)度,每個人都是天才。因為自由,有發(fā)揮的空間。這張畫,看起來還是挺有感覺的,就是有些地方區(qū)分不明顯。這對于我來說,還是有進步的。
15天卻有太多的事情發(fā)生,讓我也回憶不完。南湖公園太美,美的就像一幅畫。這15天,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也懂得了不少。即使是不畫也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匆忙地亂畫,因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為了作業(yè)而做的。
寫生實習結束了,加強同學對風景的直觀感受能力,從風景中領悟色彩的光與色的變化與魅力。并在風景寫生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寫生已經(jīng)結束,但是學到的東西卻讓我們終身受益。寫生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享受,我們才能更好的領悟,更好的提高。
學院給我們這次外出實習的機會,把握這次機會我們學會了,懂得多了。包括專業(yè)和專業(yè)之外的許多事情。
[色彩風景寫生實習報告]
寫生課件 篇5
活動一:樹葉變黃了秋天的落葉系列活動之(一)
活動目標:
1、激發(fā)、鼓勵幼兒在大自然中探索、發(fā)現(xiàn)的興趣。
2、引導幼兒了解秋天樹葉會變成黃色,并會飄落。
活動準備:
放大鏡若干個,幾本硬皮書
活動情況記錄:
活動由來:
秋風吹,落葉飄的自然景象是非常吸引孩子的。為了認知秋天的樹和樹葉,我們首先帶領幼兒到戶外,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幼兒園許許多多的樹木為我們的活動提供了非常適宜的場所,孩子們撿起樹葉快樂地和樹葉交上了朋友。
活動形式:
我們選擇戶外的形式就是為了讓幼兒與這些樹、樹葉有更直接、更親密的接觸,只有這樣才能更真觀、更生動地認知樹和樹葉。
與幼兒的互動:
(1)和幼兒一起到戶外去感受落葉。
孩子們看到樹葉在空中飛舞都很興奮,歡喜地用雙手捧起許多樹葉,同時拋向空中,感受樹葉的飄落。
(2)請幼兒自由地去撿樹葉,并請幼兒觀察。
孩子們撿了一片又一片,他們覺得自己手中的每一片樹葉都很美,不舍得丟棄。有的孩子還不時地數(shù)一數(shù)自己撿了幾片樹葉:one、two、three、four、five,有的孩子發(fā)現(xiàn)了樹葉有大有小,甚至有的孩子發(fā)現(xiàn)了樹葉是從葉柄處開始向上變黃的。
(3)請幼兒使用放大鏡,看樹葉上的葉脈的樣子,有的孩子說上面有小細線,有的孩子說像蜘蛛網(wǎng),有的孩子點出這是葉脈。
(4)請每個幼兒挑選兩片自己最喜歡的樹葉夾在硬皮書中,帶回班中?;顒幼匀唤Y束。
活動開展后的反思:
我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設計組織了此次活動,讓幼兒在大自然中
寫生課件 篇6
教學目的:
1、掌握水粉風景寫生基本步驟與寫生要領。
2、了解構圖在風景寫生中的作用。
3、體會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在繪畫中的重要性。
難點:在實際繪畫中,懂得理性(客觀的自然屬性)與感性(主觀的自我屬性)的完美結合。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如沒有多媒體就準備一些相關的風景寫生作品)。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課題導入:
出示一些自己外景寫生的攝影作品,并給以說明,激起學生對風景寫生的興趣。二、課題展開:師:這些圖片是不是很漂亮呢?生:是,很漂亮。
師:看了這么多圖片,體會到了什么?或者說為什么要把這些攝影作品展示給你們看,目的是什么?
師:大家都說的很對,攝影和繪畫是相通的,面對大自然,要進行選景和構圖,主次關系等等。
師:面對這么美麗的風景,無不讓人心動,如果沒有相機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很
師:那我們該如何進行繪畫?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風景寫生。
生活、大自然,是色彩訓練的大課堂。通過風景寫生,讓我們向生活學習,向大自然學習,從生活和大自然中去認識美,表現(xiàn)美。
自然界的景物是客觀存在,同時又各具神態(tài)。要想把真實的世界用繪畫的形式予以體現(xiàn),就必須以真誠的心靈去感悟,用形象化的語言去創(chuàng)造繪畫藝術的表現(xiàn)空間。
我們都知道,看不到的東西畫不出來;看到的東西,不去做認真的觀察研究、分析理解也會畫不好。因而我們必須從寫生開始,走進生活,面對自然,長期與自然界對話,達到物我合一的境地,方能取得成效。
寫生前先畫速寫,通過速寫來解決基本的問題。
畫速寫有三個目的:
①快速地了解和熟悉環(huán)境,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要描繪的對象和表現(xiàn)的主題有一個明確的構思、構圖。
②在了解環(huán)境、把握環(huán)境的基礎上,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與作畫的情緒,這樣才能產(chǎn)生滿意的作品。
③從走進生活,面對自然,長期與自然界的景物對話來看,速寫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又是收集素材最得力的方法;同樣速寫本身也有著獨立的藝術價值,他可以敏銳地抓住人文、地域風貌等風土人情,更為重要的是:經(jīng)過長期的速寫實踐,能提高較強的概括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加深理解能力及嫻熟的表現(xiàn)能力。
師:速寫的表現(xiàn)手法多種多樣,概括起來大致可分為三種,請問同學們,有哪三種表現(xiàn)手法?
師:同學們說的很對,1明、暗、體、塊表現(xiàn)手法。2線、面、調(diào)子結合表現(xiàn)手法。3線造型表現(xiàn)手法。
(出示各種速寫表現(xiàn)手法的作品,以及解說各手法的特點,便以學生比較和理解。)
自然景物是按照自身生長規(guī)律實際存在的,但我們不能盲目地抄襲自然,應在多樣的景物中選擇觸動內(nèi)心感受的東西。具有發(fā)現(xiàn)的眼光,學會用審美的判斷標準看待自然,從中提取對畫面有益因素,借用色彩手段和表現(xiàn)形式以取得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
師:在風景寫生過程中是否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面對著自然界中的景物,剛開始興高采烈,激動不已,開始作畫,只一會兒就有些力不從心、不知所措,最后只好草草收場?
師:那你們知道其中的原因嗎?有誰去思考過這個問題?
生:有??;沒有??。(師:有思考過的同學,請你講講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生:??)
師:其中的原因是我們忽略了時間的改變,而光線、氣氛、色彩也在隨之變化,因為缺少經(jīng)驗,沒有作畫的精神準備,思想情緒茫然,因而留下遺憾。所以,我們必須培養(yǎng)敏銳的色彩觀察能力、把握整體氣氛的能力和記憶能力,在事物的變化過程中抓住第一印象,強化第一印象,不要跟著變化跑。
師:由于室外光的多變性以及景物的繁雜性,風景寫生在難度上要高于景物寫生。水粉風景寫生由于作畫的時間不同,即使是同一景觀,也會產(chǎn)生完全不同的氣氛和相異的情趣。這是因為色光變化在起主導作用。在沒掌握正確的步驟畫法時往往手忙腳亂,顧此失彼,看到什么畫什么,結果越畫越亂。
寫生中我們應該熟悉并掌握外光色彩的變化規(guī)律。在室外,景物常因不同的光線角度而呈現(xiàn)不同的視覺效果,因光線的變化隨時改變物象的色彩關系;或色彩的飽滿、明暗對比強弱;或色彩迷離,對比含蓄,所以常給人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這就要求我們在寫生過程與自然景物相通,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就是這個道理。
師:面對不同時間的不同光線,我們應該如何認識色彩,去表現(xiàn)景物?
早晨,光色絢麗,色彩變化迅速。日出前明暗對比弱,景和色彩帶灰藍冷調(diào)。日出時,色調(diào)很快發(fā)生變化。霞光噴薄四射,太陽光穿透由水蒸氣形成的大氣層,光譜中藍、綠色被吸收,而黃、橙、紅色光大量反射出來,整個景物都籠罩在以橙色為主的光源色中。樹木、云霧、建筑物等的受光部都改變了固有色,呈現(xiàn)橙中帶紅味。此時景物的背光部因補色原理都呈現(xiàn)純度偏低的藍綠色。
中午,陽光呈銀白色直射而下,天空蔚藍。景物的受光部位因受天光影響而變成冷白色,背光部呈暖色。由于光線強烈,景物對色光的吸收與反射能力增強,色相鮮明,受光與背光的補色關系較強。因環(huán)境色光反射強烈,環(huán)境色十分明顯。
傍晚,空氣較干燥,陽光穿過塵埃飛揚的大氣層,光譜中冷色被吸收,因帶玫瑰紅的紅色大量反射,整個大地披上帶玫紅的光源色。
師:掌握正確步驟才能畫好畫,那有誰知道風景寫生的一般步驟?
師:說的很對。風景寫生的一般步驟可分為五步。一構圖;二鋪大色調(diào);三校正大體色調(diào);四深入刻畫;五整理完成。
師:風景構圖是在廣闊而豐富的自然界中,選擇最有代表性、最激動人心的景象按照一定的構成方式在畫面上布局。但是要注意畫面中既不能沒有主題物,也不能存在多個主題物。選取的景物要錯落有致,主次分明。
師:要堅持多樣統(tǒng)一的構圖原則。多樣統(tǒng)一是畫面構圖的基本原則,不同景物所表現(xiàn)出的各種形體、色彩及表現(xiàn)形式組成了風景畫內(nèi)容的多樣性。從突出主體內(nèi)容出發(fā),選取可利用的形象素材,將它們分工明確、合理布局,以取得前后貫通、對比穿插、主次有序、賓主呼應等畫面的統(tǒng)一性和完整性。要懂得取舍。
1.要有一個表現(xiàn)中心,運用視覺誘導形成表現(xiàn)重點。
無論何種題材的畫種都應有一個主題物,兩個以上的主題物的出現(xiàn)則會削弱人們的視線,最主要的景物難以突出。主題物所占畫面的面積較大,并應由安置在畫面上較為突出的地方,其他部分與之相補充,相對比,相協(xié)調(diào),達到整體上的多樣統(tǒng)一。(出示類似的圖片,并給以分析講解。)
2.根據(jù)所表現(xiàn)的題材,確定或長方、或扁方、或正方構圖。橫構圖遼闊,長構圖挺拔,方構圖穩(wěn)定。(出示幾張不同構圖的作品,并給以分析講解。)
3.注意空間關系的構圖變化。
一般分近、中、遠三段,主體處于中景位置。
中景:為主體,因此主體較為突出鮮明,要著重刻畫。
近景:為陪體,陪襯、烘托主體作用,并通過近景的透視線方向引向主體,顯示出觀者到主體的距離,近景要概括。
遠景:為襯體,在解釋著主體物的環(huán)境狀況及主體至遠景的距離,使畫面更有深度,遠景要虛。(出示類似的圖片,并給以分析講解。)
4.注意疏密節(jié)奏、黑白灰的分布與對比、景物和色彩的呼應及畫面的均衡等。(出示類似的圖片,并給以分析講解。)
出示一些有關風景的作品,相應的給于分析,并請幾位同學分別給作品進行分析。
回顧本堂課的重點內(nèi)容,讓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只有當理性(客觀的自然屬性)與感性(主觀的自我屬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其作品才會具有較高的水平。
教學反思:
這是在實習的時候給高二繪畫班的學生上的一堂理論課,因為他們當時即將外出寫生,指導老師要求我給他們上一堂,那我就設計了這堂風景寫生,準備的很充分,因為是第一次“真正”上課,備地很認真,把自己說的'話都一一寫出來,省的一緊張就忘記。
整堂課下來,內(nèi)容很緊湊,就是講的內(nèi)容較多,沒有重點,這個指導老師也跟我說了,時間控制的很好,第一次自己準備,在沒有教材的情況下,所有的都是自己構思,到圖書館找了資料,自己做課件,課件中的圖片都是用相機一張張拍下來放進去,花了很多心思,不過還好,學生說上地挺好的,呵呵,就是聲音有些小。
不是很好,只是放在這供大家參考用。
寫生課件 篇7
植物寫生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植物結構特點,運用形狀、線條(或色彩)寫生完成一幅線描或色彩的植物寫生作品。
2、通過對比、觀察植物的活動,發(fā)展對寫生植物添加和前后空間的處理能力。
3、體驗寫生的樂趣,進而更好地欣賞和體會植物的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植物的結構以及表現(xiàn)手法,啟發(fā)觀察重點,激發(fā)觀察的積極性。
教學難點:經(jīng)過觀察思考胡用寫生的方法進行描繪,注意畫面形、色、遮擋等關系。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畫紙、油畫棒、水彩筆、植物圖片或盆栽植物。
(教師)多媒體課件、水彩筆、畫紙。教學過程
1、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圖片 教師:“在大自然中,千姿百態(tài)的植物給我們帶來了勃勃生機,你喜歡那些植物,知道它們的特點嗎?”
(引導學生從植物的線條、形狀、色彩方面來說一說)
2、問題討論(1)教師:“哪些離我們近,哪些離我們遠?哪些在前,哪些在后?”
“能否找出植物莖干長勢的線條?” “那些地方是有遮擋的?”
(2)我的畫畫我做主
請學生說說自己圖片中植物的造型,植物的疏密、遮擋、枝干朝向??梢允菍W生帶的植物照片、盆栽植物,也可以是教師提供的植物照片。
3、深入探究
(1)植物的寫生步驟。(2)向大師學習作。教師:“植物的造型都一樣嗎?” “葉子都有哪些形狀?”(可以請學生上來畫畫)“植物的顏色都一樣嗎?”
“畫家在繪畫技巧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借鑒的嗎?”(教師小結:遮擋,疏密)
(引導學生觀察葉子的造型、整體外輪廓、植物的前后穿插、植物的顏色)(3)虛實畫法
教師根據(jù)學生學情示范寫生過程。
4、欣賞同齡人作品
5、時間探究
(1)作業(yè)布置:獨立完成一幅植物寫生的作業(yè)。(2)構圖要飽滿,注意遮擋、虛實、顏色的處理。
6、評價展示
教師集中展示學生的寫生作品。評價要求:構圖是否飽滿,有無注意遮擋關系,線條是否虛實,顏色運用是否得當。
7、拓展延伸
在其他載體上畫畫寫生作品,或者周末和父母同學一起外出寫生采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