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心得體會可以把自己當做書中的「主角」來寫。寫心得體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寫作訓練,心得體會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如何寫好一份值得稱贊的心得體會呢?我相信這份“高校輔導員事跡材料心得”會成為您的最佳選擇,希望本頁面內(nèi)容能幫助到您!
高校輔導員事跡材料心得 篇1
時光荏苒,一晃擔任輔導員已將近一年?;仡^看去,一年前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那時的我對輔導員工作充滿了激情與好奇,一年過去了,如今的我除了保留著當初的那份熱情,更感覺到作為一名輔導員身上的壓力和責任之重大。
首先,自己的角色變了,作為一名老師,你不僅要成為學生的朋友,也要作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引導者,而且這種選擇是單向的、無條件的——即:你必須如是對待你的每一位同學,無法像過去一樣根據(jù)自己感情的好惡去選擇交朋友的對象或者學生會的部員,只要他是你的學生你就必須對其承擔教育與管理的責任。與此同時,作為班主任,所接觸的學生類型、層次、來源也更為廣泛,學生都是從地方各個學校來的,學生的愛好、性格、生活習慣也都各不相同,個人思想迥異,這都為輔導員全面、順利的開展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其次,輔導員工作是一項彈性很大,很有藝術的工作,需要經(jīng)驗與熱情并重的工作。在這一年中時常深感自己知識與能力的欠缺,耳邊時常聽人說,輔導員工作“混”了,可我卻不這么認為,做好輔導員工作絕不僅僅要有豐富的知識或者豐富的經(jīng)驗就可以完全勝任,更需要有足夠的愛心和事業(yè)心,以及端正的態(tài)度,此外做人的原則與基本的管理技巧也必不可少,這些東西都是能做一名優(yōu)秀輔導員的保障,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去摸索,去實踐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做、任何人都能做好的。輔導員工作和其他任何一項工作一樣,是沒有止境的,只有更好,沒有,只要愿意去追求,就永遠可以不斷地去超越。正因為在工作中有時有太多的想法,而又無法很好地貫徹,做不到盡善盡美,還有很多情況、很多局面讓自己感覺有心去改變卻又力不從心,所以時常也很自責,一來自責自己能力有限,二來深感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創(chuàng)造更良好的氛圍與環(huán)境而慚愧。不過正是在學生工作中的這些發(fā)現(xiàn)使我有了前進的動力,使我有信心,有想法在這個位置上做得更好,為了對當代大學生負責,也為了自身素質(zhì)的進一步提高。
我的第二個體會是“學習”。輔導員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除了一般工作中所應具備的起碼的個人能力外,還需要有很強很專業(yè)的業(yè)務能力和素質(zhì),以及比較成熟的經(jīng)驗。輔導員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事太多、具有很強的突發(fā)性和不可預料性,我們不僅要足夠的細心和耐心,更要具備豐富的經(jīng)驗和足夠的判斷和應變能力。在處理方法上更不能以我們過去的經(jīng)驗,方法來套用今天的學生。面對這個群體,我們必須向周圍的老師學習、請教,大家在一起交流管理方面的心得體會,互相取長補短,這是非常必需的。此外,作為大學輔導員還必須積極、及時地學習國家、學校在學生管理方面的相關政策及辦法,以便及時給與學生正確的指向和引導。現(xiàn)在的學生是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常掛在嘴邊說,年齡相差3歲就有了代溝,在輔導員工作中這一點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大學生永遠是社會中最活躍的群體,遠遠站在時代的最前沿,他們思想開放、引領時尚,對新鮮事物的領悟和學習能力非???,有個性有主見,但同時也是最容易受到其他思想干擾何影響的群體,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走入他們的中間,深入了解他們的想法,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所以,大學輔導員除了要在同事之間互相學習還必須深入到學生中間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自己的教育和引導工作更有針對性。
總之,要做好一個輔導員的工作就必須在學中干,在干中學。要不斷地深入到課堂、宿舍,和學生交流,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jié)經(jīng)驗和教訓,這是提高輔導員工作的一種有效方法。
我的第三個體會是“愛心”。我們的學生來自全省各地,風俗習慣、生活習性、家庭教育的背景各不相同,我們的眼睛更應該善于挖掘和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這就需要我們以長輩、他們父母的角度去關愛他們,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學習、成長的環(huán)境。也只有關愛了他們,你才能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淳樸和閃光的思想品德。多數(shù)大學生都是剛剛離開父母翅膀的孩子,身邊突然少了依靠,周圍都是自己的同齡人,很多學習、生活上的轉(zhuǎn)變讓他們無法適應,面對從高中到大學生活環(huán)境和思維方式的巨大差異,很多學生都會無所適從,這時候他們更需要有一位長輩、成年人能夠走進他們的心里,傾聽他們的聲音,為他們解決所面對的困惑,這些也正是一名合格輔導員的工作使命,而完成好這項工作就要求輔導員首先要心中有愛。只有學生認同了你,關系又相對融洽,你對學生的引導教育他才能從思想感情上接受,才能自覺地克服自己身上的不足。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如果我們能用全部的愛去教育引導我們的學生,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會用同樣的感情去回報你。關鍵是我們自己擺正位置沒有,我們有沒有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去用心。
我的第四個體會是“管理”。輔導員的工作說一千道一萬。最后還是要落實到管理上。對學生的管理上采取制度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的管理模式。我們應該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在我們的管理工作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地規(guī)范我們的操作程序,在實踐中加入人性化管理,對學生的管理要嚴在該嚴處,愛在細微中。我想我們的管理工作就要把這些要求落到實處,也就解決了在管理過程中管什么和怎么管的問題。我們管理學生的嚴,主要是嚴格要求他們遵守國家法律、法令;遵守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做人準則。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人性化的管理又是我們對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客觀需求。因此,在管理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必須嚴格掌握好一個尺度,而這個尺度又是針對不同的班級,不同的人群而有所不同。切實把管理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我們就有了成就感?!肮堋保梭w現(xiàn)在管學生,還體現(xiàn)在管自己。輔導員是學生最密切接觸的人,也是教育學生做人的人,輔導員的一言一行都很大程度的影響著自己的學生。言教不如身教,所以輔導員必須為人師表,做好學生的表率,其正面意義不可低估。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無論在企業(yè),還是在學校都是一樣的。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第五個體會是“溝通”。我覺得心理咨詢的有些技巧對于輔導員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如在輔導員和學生談話的時候能用好“傾聽”和“同理”的技巧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傾聽”大家都能理解,不作解釋了,“同理”就是站在當事人(學生)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觀的理解當事人(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及內(nèi)心世界,且把這種理解傳達給當事人(學生)的一種溝通交流方式。
在談這點問題的時候我想首先要了解一下心理的相關問題,對于大一的學生來說,正是處在心理的專型時期,這個時候很可能會對以后一生的心理形態(tài)做下鋪墊,當然這個情況不是全部,但是據(jù)我觀察大約比例在70%左右是這個形態(tài),其他30%中有5%是已經(jīng)定型了,10%是可能還需要再更長時間才會變化的不成熟期,15%是處于浮動較大的,不容易形成自己自己心理定勢,也就是特別容易改變性格的。那么我這里僅談我對70%學生心理的一點看法。在70%的的學生中情況大概為以下
第一;迷茫狀態(tài),這個也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現(xiàn)在很多學生整天喊無聊,上課無聊,課程無聊,比起剛進大學的熱情已經(jīng)蕩然無存了。原因主要就是目的不明確,我個人認為,在這個時候正是比開學時對學生大學規(guī)劃和人生規(guī)劃教育的時機,既有鞭策作用也能讓學生更好地吸收。
第二;情緒波動狀態(tài),自己第一次離開家,剛開始還覺得新鮮,現(xiàn)在在一年中受了許多困難,比如沒有像家里一樣那么受人重視,本來覺得自己很厲害,但是現(xiàn)在到處是比自己更厲害的同學啦,比自己條件優(yōu)越的同學啦,心理嫉妒,等等壓力。有很多學生的心理問題就是這樣出來的。
這兩點僅是最突出最常見的,我就做這個問題的分析,這個問題首先說明了我們國家教育體制下的一些弊端,相對偏向課堂學生實踐能力教差,教少接觸社會,因此我經(jīng)過一年來的做法是,首先經(jīng)常跟學生談心,灌輸學以致用的思想,我認為有兩點好處,第一是讓學生形成學習和社會掛鉤的意識,可能一開始不一定學生有很多感受,但是隨著年齡增大,特別是一年來
已經(jīng)有不少學生的情況良好,證明是可以的,第二是讓學生多接受挫折,不一定是要讓學生一直經(jīng)過操作失敗后得出自己的經(jīng)驗,我的做法是經(jīng)常講一些別人的例子,當然隨著社會進步,學生的素質(zhì)也越來越高,一般的道理很多學生都明白了,所以我在這個基礎上聯(lián)系學生自己的心理,這個主要是根據(jù)平時掌握的學生情況,分析了學生心理以后,在根據(jù)他的獨特性,對他生活的事情加以分析,如果是共性的問題可以一同講,特殊性的個別談。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心理成熟能力,也使學生邁向成熟。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不算什么,很容易,其實不然,要做好真的不易。這個做法類似于心理咨詢。然而,在心理咨詢中咨訪關系很重要,試問自己在以前和學生溝通的時候,特別是和問題學生溝通的時候,你注意傾聽和同理了嗎?只有用好這兩個技巧就能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咨訪關系。咨詢才能進行下去,才有可能有效果,同樣在輔導員的思想工作中,和學生的關系也很重要,輔導員的談話有沒有效果,和關系的建立有密切的關系。
如果我們能注意認真地傾聽學生,讓他們盡可能的述說自己,我們很好的接納,就會讓學生有被注意,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覺,便于他們對老師形成信任感。而在傾聽的基礎上我們?nèi)ピ囍斫鈱W生的所感,所思,所為,不管他們的想法多么可笑,多么幼稚,不管他們的行為多么無理,多么荒謬,在學生自己的思維里都有其合理性,我們傾聽了就能去感受去真正了解學生,然后再用同理的技巧,讓學生感受到您的理解、接納,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關系,這是對學生進行指導的前提!
作為老師可能會沒有耐心聽學生講,一上來就急于說教學生,這可能使學生感到惱火(當然他可能不會表現(xiàn)出來)覺得你根本不理解他,當然難以和老師深入溝通。教育的效果也就幾乎沒有了,所以如果出現(xiàn)學生一聲不吭,老師不停的教育。那就要注意了!
溝通的境界是:說到聽者想聽!聽到說者想說!而教育的效果以此為前提。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學校的一切政策應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做好了學生工作可以保證學校工作的大局,而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了解最密切的;輔導員工作是最基層、最細致的;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紐帶,是學校老師的一面鏡子,所以輔導員所作的工作不僅僅是穩(wěn)定學校的大局,更可以為學校政策、制度的制定提供第一手的、翔實的資料,這也正是輔導員工作承上啟下之體現(xiàn)。農(nóng)民的收獲是莊稼;工人的收獲是自己的產(chǎn)品;我們的收獲是人才,這是做其他任何工作都無法比擬的,我為這項工作感到驕傲,更將為我所培養(yǎng)的學生感到自豪!
高校輔導員事跡材料心得 篇2
每一個人都曾經(jīng)歷過青春歲月,那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而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守護祖國,讓青春綻放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近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近日聯(lián)合發(fā)布“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先進事跡。于婷婷、劉智卓、李莎 、李海超、余漢明、單思思、趙東、聞健、倪杰、崔譯文10名在校大學生被評為20“最美大學生”。放眼全國,無數(shù)的大學生正在青春中磨礪自己,化繭成蝶的他們終能撐起了家、撐起了國。
無論怎樣,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青春不散場,夢想正飛揚,未來一定要不懼風險、不畏艱阻,向美好進發(fā)吧!
未來路上,要如一株“懸崖柏”,練就過硬本領,在實現(xiàn)夢想的路上奮勇搏擊。懸崖柏生長在懸崖峭壁,櫛風沐雨中成經(jīng)典,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初出茅廬的青年學子,懷揣遠大理想走進社會大戰(zhàn)場,勢必會遇到許多機會與挑戰(zhàn),猶豫與抉擇,無論最終從事什么職業(yè),都要秉持“學如弓弩,才如箭簇”的信念,始終堅信學習是成長進步的階梯,實踐是提高本領的途徑,要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習慣,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靠本領成就的觀念,唯有練就過硬本領,待羽翼豐滿之日,才能享受鷹擊長空之樂。
未來路上,要如一株“蒲公英”,堅定理想信念,在實現(xiàn)夢想的路上勇敢無畏。蒲公英纖細渺小,開花結(jié)實,時機成熟后便隨風飄揚,沒有方向、沒有畏懼,風帶他去哪里他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綻放美麗。青年尚可學學蒲公英的精神與灑脫。世界之大,總有屬于自己的舞臺,堅定信念,人生最美是青春,青春最美是報國,時刻聽黨指揮,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偏遠地區(qū)助力脫貧攻堅,在田間地頭踐行夢想與責任,到邊防戍守,用青春和熱情溫暖祖國邊疆的土地,時時可淬煉意志,處處可建功立業(yè)。
未來路上,要如一棵“胡楊樹”,不畏艱險,在實現(xiàn)夢想的路上披荊斬棘。青春是奮斗出來的,奮斗的路上不是一帆風順的,經(jīng)歷重重困難,胡楊樹生長環(huán)境貧瘠艱苦,卻仍然吐露芬芳,不是戰(zhàn)士卻守護著一條看不見的國防線,成為惡劣環(huán)境中的一道亮麗風景。正如我們身邊的田俊華,不是醫(yī)生卻做著救人治病的工作,詮釋了曠野青春;正如我們身邊的楊文凱,用迷彩涂抹青春,用汗水洗禮青春,演繹了在戰(zhàn)位上閃光青春;正如許多00后、90后毅然決然選擇去武漢支援抗疫,向著一線、向著艱難、向著挑戰(zhàn)逆行,他們不畏艱難、不怕險阻,唱響了一曲昂揚高歌的青春旋律。
作為新一代畢業(yè)學子,應時刻牢記“勇立潮頭擔使命,牢記重托向未來”的誓言,以物為師,師于物的智慧,堅定信念、練好本領,學習模范精神,擔當時代責任,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美麗之花。
高校輔導員事跡材料心得 篇3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人說輔導員就像小草,雖然平凡,卻能用它的本色給大自然以無限的生機,那么,我就愿意永遠做一棵不起眼的小草,為了未來的希望,為了美麗的花朵,我愿把一切愛心獻給可愛的孩子。
從事少先隊輔導員工作以來,我把孩子們的信任當作榮耀,把培育孩子的事業(yè)當作人生的光輝陣地,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輔導員的工作當中去,心中始終牢記一個信念:用我的真心去關愛學生,用我的真情去溫暖學生,用我的真誠去感動學生。
一、在閃光的事業(yè)中探索
自擔任輔導員以來,積極向?qū)W校有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吸收別人的經(jīng)驗用于豐富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利用自己特有的敏銳和細致,針對孩子點點滴滴的小事,塑造他們的心靈,培養(yǎng)他們的品質(zhì),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
二、熏陶勝于一切
我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生活,學習的榜樣。因此,平日與學生相處,我時時處處注意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以身示范,達到了顯著的教育效果。我既是輔導員,又是孩子們的老師。而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先知先覺者,是胸中的偶像,行動的“字典”,漫漫人生路上最可信賴的引路人。自己的言行就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師生朝夕相處,如影如形,身正則影正,身斜則影斜。所以,作為輔導員的我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身修養(yǎng),為學生樹立生活、學習的榜樣。如:要求學生不缺席,自己就不能誤課;在學校只要我發(fā)現(xiàn)衛(wèi)生區(qū)、教室里有紙屑、果皮時,總是悄然無聲地彎腰拾起,發(fā)現(xiàn)哪兒桌椅不整齊就親自調(diào)整好。久而久之,每當我往教室門口一站,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在看自己周圍有無紙屑,桌椅擺得是否整齊。正如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而我也始終堅持著“熏陶比教育、管理更為重要”這一理念。因此,平日與學生相處,我時時處處注意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以身示范,達到了顯著的教育效果。就拿一件小事說吧,在學校只要我發(fā)現(xiàn)衛(wèi)生區(qū)、教室里有紙屑、果皮時,總是悄然無聲地彎腰拾起,發(fā)現(xiàn)哪兒桌椅不整齊就親自調(diào)整好。久而久之,每當我往教室門口一站,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在看自己周圍有無紙屑,桌椅擺得是否整齊。
三、珍愛每條“紅領巾”
我們是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比較多,我就利用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重陽節(jié)、建隊日等時機,組織隊員們開展相關活動,通過出宣傳欄、板報、新隊員入隊儀式等感召隊員,讓他們以紅領巾為自豪,為紅領巾添光彩。并根據(jù)學校實際、學生特點,結(jié)合時代要求,設計、組織班級少先隊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爭做“小雷鋒”教育系列活動、法制教育系列活動、文明禮貌小主人、系列活動等。
為了架起師生間相互依賴的橋梁,培養(yǎng)師生間良好的情感基礎,我常利用班會、隊會給同學們講故事,對他們進行愛的教育,讓他們在感受愛的同時也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去愛每一個人,因為一個真正得到愛的孩子才會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才會懂得真正去愛別人。
而我也總是用心讓自己成為他們的朋友,真實地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既愛那些品學兼優(yōu)的隊員,充滿熱情地培養(yǎng)他們;更愛那些基礎較差的隊員,認真地尋找著他們的每一個閃光點,并且經(jīng)常暗中鼓勵他、幫助他,不斷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并給予表揚。而輔導員的愛對隊員來說是一種信任、一種尊重、一種鞭策、一種激情,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
四、給孩子展示自己的舞臺
我始終堅信每個少先隊員都是一塊金子、一片肥沃的土地,輔導員必須給予他們發(fā)光的機會和耐心的培育,鼓勵每個孩子都能在體驗中磨練、成長。如在開展“文明禮貌小主人”這一活動時,我讓孩子們根據(jù)以往的活動經(jīng)驗自由的去創(chuàng)作。他們可樂壞了,有的孩子自己找材料排練,有的孩子根據(jù)我給予的材料進行練習,個個忙的不亦樂呼。作為一名輔導員,在組織少先隊活動時,要增強教育的自主性,讓隊員自己做主人,自己出主意自己做準備,自己搞活動,自己來總結(jié),達到自我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自我發(fā)揮創(chuàng)造精神,自我訓練創(chuàng)造思維,自我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才干的目的。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正是帶著這種愛的體驗,在少先隊事業(yè)上,始終以無私奉獻的工作熱情、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強烈的事業(yè)心與責任感和深入的工作作風開拓創(chuàng)新,將青春、激情、智慧和汗水播灑在火紅的隊旗下。創(chuàng)設一片天空,讓他們大膽地飛翔;要用心中的愛,擦亮隊員們的心靈,希望每一個少年都能成為祖國的棟梁。
高校輔導員事跡材料心得 篇4
來到__大學,作為一名__專業(yè)大一的輔導員工作了一些時日后,發(fā)現(xiàn)這個崗位并沒有我之前想的這么簡單和輕松。我在作為一名輔導員之前,我一直以為,大學輔導員的工作就只需要負責提醒一下同學們,關于他們在學校里的一些事務,給他們分配好一些任務,督促他們完成就行了。因為畢竟都是大學生了,在學習上都要靠他們自覺,他們有他們的自由和時間安排,我們做輔導員的也不好再去管那么多。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名大學的輔導員,要管的無非也就是他們在學校生活的一些事情,但是在擔任了__專業(yè)的輔導員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樣的。一切都只是我想的太過美好。
在擔任__專業(yè)的輔導員之前,我在__學校一直負責的是__專業(yè)課的教學工作。比起教學工作,這份輔導員的工作要更加的繁忙和辛苦。因為教學就只需要負責上好同學們每天的課程就行,而作為一名輔導員,我還要負責他們生活方方面面的事情,不僅是他們的學習狀況,還有他們?nèi)粘J聞盏囊恍┦虑?,比如學生們檔案的
至于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我不用督促太多,但是如果是有一些同學的到課率太低,這也是不行的,我還是要花一時間來給他們做大量的
自從當了這個輔導員,感覺每天需要忙的事情總是有那么多,一天的時間也不夠用。但是在這個繁忙的過程中,我也體會到了充實的感覺。我會在接下里的工作中,更加用心的去對待學生們的管理工作,計劃和安排好自己工作的每一天。
高校輔導員事跡材料心得 篇5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祝鑫,用一個寒假、21天,給340名學生每人寫了一封信,共計20萬字。信中,她積極關注每個人的綜合表現(xiàn),并提供客觀評價與成長建議?!八€記得我胃不好,在信中提醒我一定不能空腹吃藥。”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的方同學收到信后,內(nèi)心充滿感動。
她愛學生,學生也愛她。教師節(jié),同學們在340張便簽紙上寫下340份祝福,送給祝鑫……11年來,祝鑫帶了5屆學生,寫了1622封信、60多萬字。
哪里有學生,哪里就有輔導員。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工辦主任錢珊剛?cè)屋o導員時,希望貼近學生,便萌生了舉行“早餐會”的念頭。一開始,主動報名的學生并不多,她就主動出擊,食堂、寢室、超市、體育場,都能成為她和學生談心的地方。
如今,“早餐會”已成為錢珊與學生們交往的日常。在錢珊的辦公桌里,藏著5本“寶貝”,那是10萬余字的“早餐會”工作日記,記錄著她每次與學生暢聊的點滴,記錄著她所帶的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軌跡。
把學生時時記掛在心頭的,還有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輔導員簡敏。她把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帶回自己家中調(diào)養(yǎng)撫慰;把多個上網(wǎng)成癮的學生勸返課堂;因擔心生病返家的學生,每隔一小時與列車長溝通;邀請留校的學生到自己家里共度除夕夜……簡敏用愛心、耐心、細心,肩負起輔導員的責任。
22年來,簡敏一直在圍著學生工作?!拜o導員的工作繁瑣、壓力也大,但跟學生們朝夕相處,看著他們成長成才,讓我有成就感,我從心里感到快樂?!焙喢粽f:“所以我要把輔導員職業(yè)當做終身的事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