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yōu)槟噬稀罢\信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主題內(nèi)容,通過文檔處理信息的傳遞和共享變得更加快速和便捷,范文是一個好幫手。有了范文作為參考就不用擔心寫作出現(xiàn)大問題了。您是否在尋找好的范文呢?
誠信的成語故事 篇1
曾子殺豬
曾子,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yǎng)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子的妻子不愿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里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后,曾子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子卻真的把家里的一頭豬殺了關(guān)于誠信的成語故事關(guān)于誠信的成語故事。妻子看到曾子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么當真呢?!痹诱f:“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BR> 誠信的成語故事 篇2
王莽篡漢后, 發(fā)生了農(nóng)民起義。后來, 南陽著名的豪強, 西漢皇族劉穌、劉秀兄弟也乘機起兵, 加入了綠林起義軍, 準備奪取政權(quán), 恢復(fù)劉氏的天下。
王莽聽說昆陽失陷, 派42 萬大軍前往鎮(zhèn)壓。起義軍在劉秀的正確指揮下, 以劣勢兵力擊敗了王莽軍。
接著, 蕭王劉秀主動要求去河北安撫各州郡, 他在河北爭取人心, 擴充力量。接著, 劉秀派出14 名將領(lǐng), 帶領(lǐng)大批兵馬, 去消滅河北的銅馬起義軍。經(jīng)過多次激戰(zhàn), 劉秀終于擊潰了銅馬起義軍, 數(shù)十萬人向他投降。
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 擴大自己的影響, 劉秀決定收編這一大批人馬, 并把投降的起義軍首領(lǐng)封為列侯。但是, 這些首領(lǐng)心存疑慮, 不相信劉秀會信任他們。劉秀了解到他們的心思, 就讓他們各自回營, 照樣帶領(lǐng)自己的部下; 劉秀騎著馬, 只帶幾名隨從, 到一個一個軍營去慰問他們。
這些投降的將領(lǐng)見劉秀這樣毫無戒心地對待他們、關(guān)懷他們, 感動地說:“蕭王如此推心置腹, 我們怎能不為他賣命呢!”
劉秀見他們都已經(jīng)打心里服了自己, 就把他們分別安排為自己將領(lǐng)的部下。這樣, 他一下子就增加了數(shù)十萬人馬。關(guān)西那一帶原來只知道銅馬, 現(xiàn)在都把劉秀說成是“銅馬皇帝”。
誠信的成語故事 篇3
春秋時, 有個男子, 愛上一位天真美麗的姑娘。他借換絲的名義向姑娘求婚, 并發(fā)誓真心愛她, 永不反悔。
純樸善良的姑娘信以為真, 答應(yīng)秋后與他結(jié)婚?;楹? 妻子對丈夫真心誠意, 但是丈夫卻變了心, 百般虐待她。后來, 那男子竟狠心地將她遺棄, 她在痛苦中回憶起以往的種種情景, 內(nèi)心無比憤恨, 怨恨地控訴說:“ 當初你說白頭到老, 現(xiàn)在一回憶起這話就使我怨恨。滔滔的淇水再寬也有個岸, 濕濕的洼再闊也有個邊。當初我和你一起嬉戲, 說說笑笑多么歡快。當年你信誓旦旦, 沒想到如今你反復(fù)無常把心變。我恨你變心不念舊, 只好一刀兩斷把事情了結(jié)!”
有人根據(jù)這位女子不幸遭遇, 寫成了一首詩。這首詩后來被收進了《詩經(jīng)》, 即《衛(wèi)風·氓》, 其中有段寫道:
及爾偕老, 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 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 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誠信的成語故事 篇4
《左傳·哀公十四年》:“小邾射以句繹來奔,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使子路,子路辭。季康子使冉有謂之曰:'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對曰:'魯有事于小邾,不敢問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濟其言,是義之也。由弗能。"楊伯峻注:"季路即子路,
《論語.顏淵》謂'子路無宿諾',足見季路之誠信素著,故射寧與子路相約,而不欲與魯盟誓。"后以"季路一言"指可以憑信的話。
示例 此事君親見之,惟季路一言,無他言也。(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李伯言》)
誠信的成語故事 篇5
①季札贈劍
吳國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國途中,順道訪問了徐國國君。徐君非常喜歡季札的寶劍,但知它是吳國國寶,所以不好意思索要。
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歡這寶劍,想立即將它送給徐君,但礙于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國家,所以需要帶著這寶劍以代表吳國出使。于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許下諾言:“當我結(jié)束這次行程后,我會再到徐國,屆時定將這寶劍送給您?!?BR> 后來,當季札返回徐國時,徐君已死。季札來到徐君墓前,便將寶劍掛在徐君墓旁的樹上。隨從連忙問道:“人都死了,還贈他寶劍干什么?”季札說:“我早在心中答應(yīng)將這寶劍送給徐君,如今徐君雖已離世,但不可因此改變我的承諾,我仍要履行諾言?!?BR> ②破鏡重圓
南朝陳國將亡時,駙馬徐德言預(yù)料妻子樂昌公主將會被人掠去,于是打破一面銅鏡,各拿一半,作為日后重見時的憑證,并約定每逢正月十五日,就在市集賣這半面鏡子,以探聽對方的消息。
陳國亡后,樂昌公主為楊素所占,徐德言每逢正月十五日便到京城賣鏡,年復(fù)一年,終在某年見到一人叫賣破鏡,與所藏半鏡相合,于是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復(fù)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樂昌公主見到此詩,悲泣不食。楊素知道此事后,便讓公主與徐德言重新團圓。
③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楚國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這個人個性耿直,而且非常講信用,只要他答應(yīng)的事,就一定會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許多人的稱贊,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經(jīng)在項羽的軍中當過將領(lǐng),而且率兵多次打敗劉邦,所以當劉邦建立漢朝,當上皇帝的時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賜黃金千兩,藏匿他的人則遭到滅門三族的懲罰。可是,季布為人正直而且時常行俠仗義,所以大家都想保護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過了一段時間,捉拿他的風聲更緊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頭發(fā)剃光,化裝成奴隸和幾十個家僮一起賣給了魯國的朱家當勞工。
朱家主人很欣賞季布,于是專程去洛陽請劉邦的好朋友汝陰侯滕公向劉邦說情,希望能撤銷追殺季布的通緝令,后來劉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還給了他一個官職。
勵志故事 | 愛情故事 | 兒童故事 | 搞笑故事 | 恐怖故事 | 哲理故事 | 神話故事 | 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