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主題欄目精選:“小班主題活動教案”,敬請訪問。
編輯搜集了“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教案模板”相關主題資料,現(xiàn)在分享給您。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但老師也要清楚教案課件不是隨便寫寫就行的。尤其是新入職老師,教案課件寫好了才會課堂更加生動。相信您在閱讀網頁內容后有所收益!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1
一、活動目標
能控制聲音的力度變化,用優(yōu)美是聲音形象地表現(xiàn)“人聲”和“回聲”;能分角色合作表現(xiàn)。
二、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播放這首歌,使幼兒熟悉旋律。
2、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爬山。
1、假日里,天氣晴朗,我們一起去爬山吧!
2、教師播放音樂,引起幼兒邊聽音樂,邊作各種動作,表現(xiàn)爬山情景。如:背上背包、擦汗、觀望、休息、喝水等動作。
3、到了山谷大家會作些什么事,并用動作表示,如:雙手攏成喇叭狀,大聲呼喊。
(二)、回聲真好聽。
1、幼兒完整欣賞歌曲一遍,說說聽到了些什么,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欣賞歌曲,引導幼兒聽一聽歌曲中哪些是小朋友的聲音,哪些是大山公公唱的?
3、怎樣唱才能讓人一聽就能分出是誰唱的?
4、重點學唱回聲句。引導幼兒學習控制音量,表現(xiàn)回聲由強變弱的過程。
5、山谷回聲很好聽又奇特,真有趣!怪不得小朋友哈哈哈的笑呢!讓我們一起來學一下大山公公是怎樣笑的。
(三)、與大山對話。
1、根據歌曲內容,讓幼兒按意愿分成兩組,一組扮小朋友,一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兒分角色演唱歌曲。
3、怎樣才能讓幾個人的聲音聽上去像一個人似的?
4、引導扮演小朋友的幼兒配上合適的動作,表演與大山對話時的情景。要求兩組幼兒配合默契,體驗合作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2
1、認識自己的五官、身體的主要部位和性別,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樂意用語言、音樂、美術等手段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的身體》《我的小手》《可愛的小腳丫》《身體變變變》《男孩女孩》《捏攏放開》《什么樂器在歌唱》《讓我來聽一聽》《聞聞看》《比比看》《衣服和身體》《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1、創(chuàng)設一個“家”的墻飾。
2、在墻上張貼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個活動去提供相應的材料,觀察幼兒的關注點,了解幼兒對自我認識的現(xiàn)有水平,并以此作為進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據。
科學類:鏡子、紙、筆;軟、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裝有不同的材料的響罐;裝有不同氣味物品的廣口瓶。
語言類:有關人體知識的圖片和書籍。
音樂類:各種打擊樂器及幼兒熟悉的歌曲磁帶。
角色區(qū):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的角色意識,能夠按照分配的角色進行游戲,產生游戲的角色語言;學習整理各個區(qū)域的材料。
家長工作:
1、家長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紹性別的特征。
2、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地自我保護意識和愛清潔、講衛(wèi)生地習慣。
3、盡可能讓幼兒利用各種感官感知事物的屬性(視覺、嗅覺、觸覺、聽覺等)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本文擴展閱讀:自己釋義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初,弘景母夢青龍無尾,自己升天。" [唐]蔣貽恭《詠蝦蟆》:"坐臥兼行總一般,向人努眼太無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試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贄《雜說》:"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壘塊。"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3
資源利用
1 鼓勵幼兒大膽的提出問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引導幼兒對水的探索,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3 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4 了解水的用途,知道節(jié)約用水。
利用小樓道創(chuàng)設好玩的水網絡圖,將幼兒提出的問題和對水的了解展現(xiàn)出來。
如:水為什么有的甜有的不甜?
水可以洗衣服。
水為什么會從水管里流出來?
喝水對身體有好處等等。
*利用樓道墻面展示幼兒對水了解后的作品。
*利用教室墻面展示幼兒、教師、家長共同搜集來的資料。
1 電腦閱覽室:增加有關水的圖書、圖片、光盤等。
2 表演區(qū):增加大海的故事磁帶、相關的頭飾、服裝道具、《雙魚座》音樂CD等。
3 益智區(qū):小水滴去旅行的棋、海底世界的拼圖、誰需要水的分類盒。
4 科學區(qū):鹽和糖在水中的溶解、會變顏色的水瓶、沉浮玩具、噴泉水瓶。
1 利用樓道向家長展示幼兒的學習活動內容。
2 利用家長園地向家長介紹教育目標及主要內容、展示主題網絡及進程。
3 請家長協(xié)助收集相關的教育資料。
4 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讓家長及時了解班內活動情況。
*《神奇龜》光盤
*《十萬個為什么》光盤和書
*歌曲:《洗手》、《大雨小雨》
*《小水滴旅行記》的故事書、*幼兒園游泳池
*班級盥洗室
*下雨時的戶外
*小花園
活動網絡圖:
活動一:我對水的認識
活動目標:1、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2、引導幼兒對水產生興趣,愿意參加集體活動。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更換小水滴的旅行墻飾、燈上有許多小水滴型的垂掛物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了解幼兒對水的了解,以便有針對性地施教。
一、引導幼兒觀察班內環(huán)境變化,引出水的主題。
二、利用問題情景,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圍繞幼兒談話進行提問:誰最喜歡水?你為什么喜歡水?
四、了解幼兒有關水的日常生活經驗,并豐富幼兒經驗。
提問你知道水可以做什么嗎
孩子們對班上的變化感覺很敏銳,他們能夠很快發(fā)現(xiàn)變化,說明了他們對周圍事物變化的興趣。孩子的觀察能力是需要從小就進行培養(yǎng)的,只有教師不斷的推陳出新,才能吸引孩子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從而使他們的觀察能力有所提高。而幼兒對觀察的興趣也直接決定了他們以后對學習的態(tài)度,這是值得教師去注意的問題。
活動二:會變顏色的水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對水中的顏色產生興趣,愿意參加探索活動。
2、引導幼兒體驗不同顏色的水混合后會產生不同的顏色。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各種大小不一的透明瓶子、透明水色或水粉顏料、宣紙、白紙等
為幼兒提供玩色的機會與條件,在玩色的過程中,激發(fā)孩子對水的興趣,并使幼兒初步了解顏色的變化過程。
一、出示水瓶,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提問:水瓶里是什么顏色?它是怎么變出來的?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二、組織幼兒開展嘗試操作活動,請幼兒將透明的水變得有顏色。
提問:你是怎么將水變得有顏色的?
三、引導幼兒再次進行創(chuàng)造性嘗試:再加入一種顏色,看水有什么變化。
四、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操作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五、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并利用幼兒的作品布置環(huán)境。
幼兒對顏色變化的興趣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他們可以在玩顏料的過程中自動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但教師的正確引導仍很重要,有時孩子會因為玩得太投入而把教室弄得很臟,這可是考驗教師耐心的時候。急躁只會讓孩子從此對此失去興趣,耐心的引導既可以讓孩子從中找到樂趣,又可以幫孩子發(fā)現(xiàn)顏色變化的真正秘密。孩子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也許就在教師的一念之間得到發(fā)展。
活動三:聞一聞、嘗一嘗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通過親身實踐,發(fā)現(xiàn)水可以發(fā)生變化。
2、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形式:分組活動――幼兒自愿參加
活動準備:糖、鹽、果珍飲品、汽水、調料、涼白開水、水杯等
在探索實踐中,使幼兒發(fā)現(xiàn)水的味道是可以變化的,并發(fā)展幼兒的味覺。
一、給每名幼兒一杯水,請幼兒嘗一嘗,聞一聞,水有什么味兒?
二、組織幼兒開展操作活動,請幼兒將水變得有味道。鼓勵幼兒嘗試各種材料。
三、請幼兒聞一聞自己的水有什么味兒?嘗一嘗是什么味道?并鼓勵幼兒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四、請幼兒給自己的好朋友,調配出一杯好喝的飲料。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
孩子對水的味道可以說從很小就開始嘗試了,但他們的經驗還只是停留在各中果味汽水上。這次活動讓幼兒對各種可以融于水的調料有了一個具體的認識,不僅是喝出水里的各種味道,更重要的是從中體驗到各種溶劑在水里融化的過程。從輕松的游戲中掌握科學知識是我們教師要不斷探索的一個重要課程。
活動四:誰愛喝水
活動目標:1、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能用較完整的話說出自己平時的知識經驗。
2、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界的事物的愛心,愛動植物和身邊的人。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各種容器、花若干、魚缸、水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4
教學目標:
1、在說說、講講中感知花的美麗,萌發(fā)幼兒喜歡花的情感。
2、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嘗試通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教學準備:
課件《花兒好看我不摘》、鮮花若干盆。
教學過程:
一、說說春天的花朵
T:寶寶們教室里面有許多的花,你們都認識他們嗎?
T:春天第一個開花就是迎春花。
T:你們除了認識這些花以外,還知道哪些花呢?
T:老師這里就帶來了幾種春天開的花,你們看這是金盞菊、喇叭花、錦帶花、除蟲菊。
二、感知花的美麗
T:這里有哪些顏色的花?數一數有幾種顏色的花呢?是什么形狀的呢?(紅色、白色、紫色、粉色、黃色,五種顏色的花)
T:你們看看這盆花和其他花有什么不一樣呢?(一盆上面有許多的花,一盆上面只有一朵花)T:花兒花兒朵朵開,五顏六色真美麗。
三、和花交朋友
T:寶寶們我們找找花瓣,聞一聞香不香?
T:花朵就像寶寶的小臉一樣,它高興的時候就露出美麗的笑容。
T:寶寶們,你們看這是花的什么地方?(花的`身體)
T:花的身體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花莖”。
T:那我們寶寶輕輕的摸摸長長的花莖。
T:老師要和花握握手,寶寶找找花的手在哪里呢?
T:這里是花葉,連著花葉和花莖的細細的叫做花枝。
T:寶寶,我們來跟花葉握握手。
T:那花的腳在哪里呢?(花根)T:花根看的到嗎?它埋在哪里呢?(在泥土的里面)
小結:花兒花兒真漂亮,要和花兒交朋友。
四、幼兒表現(xiàn)花朵(音樂《小樹苗》)
T:那我們也來做做美麗的花朵吧!
(風兒吹,陽光照,我給花兒把水澆,花兒花兒長得好,花兒花兒開得好)五、激發(fā)幼兒愛護花草T:老師這里有個故事,我們來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T:(出示課件)你們說寶寶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T:寶寶喜歡美麗的花,我們只看不能摘,這樣才是好寶寶。
T:寶寶們你們都喜歡花嗎?那我們怎樣保護花呢?(澆水,保護它)
T:寶寶們花兒說它口渴了,我們一起來給花兒澆澆水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強,大膽地回答老師的問題,課堂氣氛非常好,每個幼兒都能達到老師的要求!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5
小班活動:我會自己穿鞋啦活動目標:
1、能分清鞋的左右,學會自己穿鞋,提高觀察辨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體驗自己做事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布娃娃一個,每人一雙拖鞋、《大鞋小鞋》的音樂活動過程:
一、導入:布娃娃做客師:小朋友,今天布娃娃來我們班做客了,你們歡迎嗎?引導幼兒從上往下觀察,發(fā)現(xiàn)布娃娃的鞋子穿反了。(請一位小朋友來幫助布娃娃糾正)二、幼兒討論:怎樣分清鞋子的正反師:誰來教教布娃娃,怎么樣才能把鞋穿對了。(請幼兒討論,說出穿鞋的方法)小結:兩只鞋子碰碰頭,搭扣都朝外面笑,左右兩邊各一只,鞋寶寶穿好了。
三、幼兒操作,嘗試辨別鞋子的正反1、請小朋友每人從籃子里找出一雙鞋,幫它們配對。
2、大家一起來檢查,看看自己的鞋子是不是放對了。
3、邊念兒歌邊示范如何將兩只鞋放正。(兒歌:兩個好朋友,頭兒碰著頭,中間有個小嘴巴,對我笑哈哈!)四、游戲:碰一碰師:你們想和笑哈哈的鞋寶寶做游戲嗎?請幼兒一起穿上大鞋來玩?zhèn)€游戲吧。
五、送鞋寶寶回家1、我們的鞋寶寶累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
2、請幼兒脫下自己的鞋,玩“碰一碰”的游戲。
3、游戲結束時要求幼兒迅速穿好鞋子,教師注意檢查幼兒是否分清鞋子的左右。
六、拓展:鼓勵幼兒盡量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1、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自己正確穿鞋,其實我們還會做很多很多的事呢。小朋友,你都會做些什么事呢?
2、小結:你們真棒!我們要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能干的好孩子!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6
設計意圖
夏末秋至,市面上的水果種類更加豐富。幼兒都吃過水果,也對某種水果表現(xiàn)出態(tài)度上的傾向,比如特別喜歡或者討厭。在這個幼兒與水果接觸相對較多的時節(jié),我們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水果出發(fā)開展主題活動水果店開業(yè)了。以此活動為載體,讓幼兒用多種感官感受水果,獲得更多關于水果的經驗,并在游戲中獲得語言表達、邏輯思維以及動手操作等能力的發(fā)展。
活動一:說水果
活動目標
1.了解水果的名稱,愿意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
2.主動表達,體驗和同伴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水果的圖片;提前和家長聯(lián)系,請幼兒每人帶一份水果(品種多、數量少)到幼兒園;兩個用來放水果的大筐;寫有豐收水果店字樣的招牌卡放在桌上。
活動過程
1.分享自己帶來的水果,說說水果的名稱、顏色、形狀、味道等。
先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然后結合幼兒的介紹進行總結,從多個特征讓幼兒了解水果的多樣性。
2.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水果。
請幼兒選擇一樣自己最喜歡的水果,說說為什么喜歡它。還可以說說自己還見過哪些今天沒有的水果,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3.互相摸摸、聞聞彼此帶來的水果,再把發(fā)現(xiàn)的水果秘密告訴大家。
4.把帶來的水果輕輕放在兩個大筐里,放在預先設置好的豐收水果店里。
活動二:送水果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照顏色對水果進行分類。
2.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6~7只水果提籃,其中4只分別用4種顏色的卡片做標記(紅、黃、綠、橙),另外2~3只不用顏色標記;幼兒從家里帶來的兩筐水果(選顏色不同的)。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筐里的水果,說說它們什么地方不一樣。
2.請個別幼兒當豐收水果店的店老板,把水果按顏色分類擺好。
教師拿出準備好的水果提籃,引導幼兒觀察提籃上卡片的顏色,按照顏色把水果放在合適的提籃里。
3.幼兒集體游戲:我是小小店老板。
幼兒輪流上前,從筐里取2~3個水果,把不同顏色的水果放到同種顏色標記的提籃里。其他幼兒幫忙監(jiān)督糾正。
活動三:串水果
活動目標
1.手眼協(xié)調地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切好的水果穿水果葫蘆,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樂意與同伴分享穿好的水果葫蘆。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在網絡上找到的水果葫蘆店和各種水果葫蘆的圖片;削好的不同種類的水果若干,一次性筷子若干,空盤子若干,布置成新的活動區(qū)域水果加工廠;幼兒每人一件小圍裙。
活動過程
1.播放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水果葫蘆店。
請幼兒說說這是什么地方,水果葫蘆是用什么東西做的。
2.參觀水果加工廠。
帶幼兒參觀水果加工廠,觀察桌子上已削好的一盆盆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水果及一次性筷子,說說可以在水果加工廠做什么事情。
3.制作水果葫蘆。
教師幫幼兒穿上圍裙,請幼兒有序地拿小盤子自主選擇需要的水果,坐在桌子上穿水果葫蘆。
制作前教師示范穿水果葫蘆的要點:一只手拿好水果,另一只手拿好一次性筷子的一頭,眼睛看準水果的中間,小心不要戳到手和眼睛,穿好的水果葫蘆放在準備好的大盤子里。
活動中教師注意提供個別幫助,針對不同水平的幼兒提出不同難度的要求。
4.展示幼兒的作品,交流穿水果葫蘆的經驗。
請幼兒說說水果葫蘆是怎樣穿的,用了哪幾種水果。挑選穿得好看的水果葫蘆,請它的主人向大家介紹他是怎么做的。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兩種或三種不同顏色的水果按照間隔排列的規(guī)律穿起來的水果葫蘆更好看。
5.分享、品嘗水果葫蘆。
幼兒互相品嘗水果葫蘆,說說自己吃到的味道。
活動延伸
繼續(xù)結合水果主題,開展多種游戲,滲透多領域的學習活動。比如讓幼兒給水果排排隊,了解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不同排列規(guī)律;用油泥等輔助材料來表現(xiàn)各種各樣的水果,進一步感受水果的大小、色彩、形狀等特點。此外,關于水果的系列活動還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幼兒每天都要吃水果,每天都可以給幼兒提供交流水果的機會;還可以延伸到晨間戶外活動中,通過爬、鉆等動作開展運水果、送水果等游戲。
特約評析
關注前期經驗在
幼兒主題游戲活動中的價值
(朱翠平,江蘇省宿遷市中小學教學研究室)
主題游戲活動是圍繞某個主題開展的一系列游戲活動,包含相關聯(lián)的教學游戲、區(qū)域游戲、生活活動及家園社區(qū)活動等。案例中的教師在主題游戲活動的設計中,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貼近季節(jié)、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以水果為切入點設計開展了豐收水果店主題游戲活動,圍繞主題設計了數個相關活動,每個活動均賦予幼兒不同的任務,通過說水果、送水果和穿水果等系列活動,為幼兒提供了交流與操作的機會,營造了一個相對熟悉而又富有挑戰(zhàn)的實踐環(huán)境。整體而言,活動具有一定的梯度和遞進性,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小班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在發(fā)掘幼兒已有經驗、豐富幼兒活動內涵、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等方面均起到了積極作用,滿足了幼兒的探究興趣,為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提供了較好的支持平臺。而適當的選題、巧妙的設計、對資源和環(huán)境的充分利用以及對小班幼兒學習特點的把握也折射出教師深厚的教育功底。
然而,從主題游戲活動的整體設計來看,我認為該活動設計還可以做如下補充:
1.關注幼兒前期經驗在活動交流中的價值
正如設計者所言,秋天是收獲水果的季節(jié),幼兒可以用多種感官去感受、認識各種各樣的水果??谡f是感官之一,所以設計者將活動一設計為說水果。
毫無疑問,用多種感官感受、認識水果這一方法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探究規(guī)律。但若想讓小班幼兒能夠順利地說水果并說得好,則需要幼兒相關經驗的支撐。我們都知道,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及行動上喜歡重復他人的語言或模仿身邊的同伴,他們的經驗多源于自己的生活,他們的表述帶有明顯的生活印跡,游戲也帶有明顯的情境特征。這就告訴我們,幼兒的經驗越豐富,游戲質量也就越高。因此,在主題游戲活動開展前,教師需要在豐富幼兒生活經驗上下功夫。針對這個活動,教師需要將幼兒前期經驗的儲備納入活動準備之中,請家長提前一到兩天帶孩子參觀水果店,了解水果相關知識(名稱、形狀、顏色及分類)并購買水果,再每人帶一些水果(品種多、數量少)來園交流。變家長單一準備為幼兒與家長共同準備,既為后面的活動奠定了基礎,又充分地利用了教育資源。
這一準備既是幼兒前期經驗的準備,也為接下來幼兒將要開展的說、買、送水果游戲奠定了基礎讓幼兒積累說的資本、了解買的方法、看到水果分類的過程。有了鮮活的生活經驗的支撐,幼兒才能做到有話可說、有話敢說、有話樂說,才會產生愉悅的交流體驗,也才有望更好地達成了解水果的名稱,樂意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主動表達,體驗和同伴交流的樂趣的目標。
2.關注幼兒前期經驗在游戲過程中的價值
前期經驗有助于提高幼兒游戲的質量,尤其對喜歡模仿的小班幼兒來說,提前感知相關經驗尤為重要。幼兒和家長一起上水果店,感知水果的色、形、味、名和分類,以及買水果時的語言交往、交易過程等,都會給幼兒帶來一定的感官刺激,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在真實的情境中獲得的直觀感性經驗,將為幼兒在主題游戲中的分享交流、有效互動積累素材、奠定基礎,讓幼兒玩得盡興、說得自如。
3.關注幼兒前期經驗在延伸活動中的價值
一次主題游戲活動的時間、材料、地點及容量畢竟有限,不可能解決諸多問題、完全滿足參與者的興趣和需要、完整實現(xiàn)預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因此需要延伸活動加以補充和完善。延伸活動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了保持和保證教學活動和幼兒發(fā)展的完整性與連貫性而設計的。一般來說,延伸活動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設計,比如延伸到下一個活動、延伸到區(qū)域活動、延伸到日常生活、延伸到社區(qū)、延伸到家庭之中等等。
學是為了用,為了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在這一主題活動中,我認為除了設計者預設的活動延伸內容之外,還可以創(chuàng)設一次延伸機會即延伸到社區(qū)真正的水果店去參觀。幼兒只有具備了相關的前期經驗和一定的操作技能之后,才會對活動更自信、更投入、更熱情。為了提高活動的質量,增強活動的有效性與針對性,為幼兒營造真實的交往互動購物環(huán)境,教師仍需要提前備課:提前告知幼兒小顧客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識及購物行為規(guī)范,對幼兒在活動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及疑惑進行梳理,并提前與水果店聯(lián)系,協(xié)助店員在環(huán)境、規(guī)范操作和現(xiàn)場答疑等方面給予配合,再通過活動前談話幫助幼兒積累前期經驗,如:你和爸爸媽媽一起買過水果嗎見到售貨員叔叔和阿姨怎么說呀水果店里都有哪些水果呀這些水果都有什么名字呀水果是怎么賣的想買水果怎么對叔叔阿姨說呀有了上述的準備,教師就可以和幼兒一同到附近的水果店參觀和購買水果。讓幼兒的已有經驗和在游戲中獲得的新經驗以及困惑和問題在真實情境中得到驗證和解決。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遇事而教,鼓勵幼兒主動問好,待人禮貌,及時解決幼兒的問題,推動幼兒社會行為的順利發(fā)展。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環(huán)境即課程,這一延伸活動的過程旨在引導幼兒將原有經驗和游戲所得真正地運用到生活中去,并從生活中重新獲得和建構新的經驗。這種經驗獲得的過程,關注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整體性和協(xié)調性,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有益于幼兒的經驗在原有基礎上獲得進一步提升;有益于幼兒后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更有益于幼兒終身學習與發(fā)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的養(yǎng)成。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7
設計意圖:
春節(jié)是我們中國既傳統(tǒng)又盛大的節(jié)日,每個中國人都為此感到驕傲!小班的孩子第一次離開幼兒園,在家里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jié)?;氐接變簣@后見到老師和同伴,肯定有很多開心或難忘的事情要相互傾訴、交流。根據孩子們返園后的實際表現(xiàn)及情感需要,我預設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回憶新年里發(fā)生的開心事,進一步感知我們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熱鬧與快樂。
2、懂得現(xiàn)代生活的美好,熱愛自己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課件《新年里的開心事》;幼兒繪畫材料(畫筆、繪畫紙、剪刀、漿糊等)。
活動過程:
1、欣賞課件《新年里的開心事》,引出主題。
重點提問:
師:過節(jié)開心嗎?我們都在假期里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jié)!我們先來看看他們是怎樣過節(jié)的?(幼兒觀看課件,教師在旁邊介紹)
小結:我們中國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可真熱鬧!家家戶戶團團圓圓一起吃年夜飯;放煙花、點爆竹;堆雪人、打雪仗;唱歌、跳舞;走親、訪友新年里的開心事真多!
2、討論新年里的活動。
重點提問:
(1)、人們在過年的時候都喜歡做什么事情?
(2)、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過年時,你最開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小結:我們小朋友在新年里也有很多開心的事情,(如穿新衣、戴新貌、收紅包、買玩具、吃好吃的、玩安全煙花等)。開心的事情能讓我們心情愉快,我們要把開心的事情用畫筆記錄下來,這樣才不會忘記!
3、畫畫新年里的開心事。
(1)、幼兒看課件來作畫。
(2)、師根據幼兒繪畫情況進行適當指導。
4、過新年畫展。
把幼兒作品放在展覽角展示,供其他幼兒參觀。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8
活動一:“品嘗各種調味品” 活動目標:
1、通過品嘗,使幼兒知道舌頭可以感覺各種不同的味道。
2、豐富詞匯:酸、甜、苦、辣、咸。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夸張的大舌頭圖片一幅;幼兒分成四組,洗凈手坐好。
2、每組一套用小碟盛放的調味品,筷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舌頭”圖片,通過自編的故事“病人吃藥”,引出課題。
2、引導幼兒觀察說出桌子上的調味品是什么樣子的。
3、幼兒自由品嘗,相互交流所嘗出的味道。根據故事要求,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品嘗出的味道。
4、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講述自己所喜歡的食品以及是什么味道的。
活動二:“品嘗各種味道的小食品” 活動目標:
1、在初步了解各種味道的基礎上進行品嘗,培養(yǎng)幼兒細細品嘗食物的好習慣。
2、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每名幼兒自帶一二種小食品。
2、每組桌上放有足夠供幼兒品嘗的各種味道的食品。
3、幼兒洗凈手;每人一把小匙。
活動過程:
1、以小小“自助餐”的形式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出課題。
2、請幼兒觀察并說出桌上的食品名字。
3、幼兒開始品嘗食品并相互交流嘗出的味道,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所品出的味道。
4、請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出自己還嘗過什么食品,是什么味道的,以及自己最喜歡什么味道。
活動三:“拌涼菜”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體驗自己勞動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味道的調味品。
2、已切好的數量足夠的西紅柿塊、各種蘿卜絲、白菜絲。
3、供拌菜用的碗、筷子若干;幼兒洗凈手坐好。
活動過程:
1、以“開涼菜館”為由聘請全班幼兒做廚師,激發(fā)幼兒興趣。
2、在動手之前讓幼兒認識各種調味品,并提醒幼兒想一想自己要拌出什么口味的涼菜。
3、幼兒自選材料進行配料、拌菜。
4、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說出自己用的什么調料。
5、相互品嘗并說出所嘗出的味道。
反思:
在整個主題的實施過程中,孩子們始終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在活動一“品嘗各種調味品”的過程中,有的孩子急得先用鼻子去聞是什么氣味。當聽到“病人舌頭”說出:‘我的藥是苦苦的味道’時,便迫不及待地用筷子蘸著各種調味品品嘗起來,嘗到了苦味就大聲叫起來:“這種是苦的!這種是苦的!”幾乎所有孩子都能正確說出調味品的味道。在活動二“品嘗各種味道的小食品”中,孩子們出乎意料地你尊我讓,都熱情、主動地請別人品嘗自己的食品,一改往日自己的玩具自己獨占的局面。大多孩子都能說出一種味道來,有的能力強的孩子嘗出了兩種味道。有的說:“山楂片是又酸又甜?!痹捗氛嫠崮?““薯片是咸咸的、辣辣的?!边€有的說:“怪味豆又咸、又甜。”—–孩子們邊相互品嘗邊討論。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按自己的意愿加菜、加調料、攪拌。有的孩子學家長的樣子做起了“糖拌西紅柿”,有的做起了“糖醋蘿卜絲”,還有的自己嘗試著添加各種調料。當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時,有的幼兒美美地吃著,有的卻皺起了眉。我們馬上趁機提問,菜為什么不好吃?是不是鹽加多了?還應該加點什么調料?整個場面熱鬧非凡,孩子們說著的、笑著的、品嘗著的、皺著眉的、鬧著鬼臉的,個個都那么開心,那么盡興,盡情的體驗著品嘗自己勞動成果的快樂。
附:1、延伸活動:
(1)請家長協(xié)助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在家里自己動手拌涼菜。
(2)請幼兒隨時將自己課堂外所品嘗到的特殊味道的食品帶到幼兒園和大家一起分享。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科學角”內擺上各種調味品和味道有代表性的食品。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