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數(shù)學教案精華

字號:


    研究與“中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的主題是本文的關注點。教案課件是我們教師工作的一部分,教案課件中的內容是教師自己去完善的。詳細的教學教案能夠幫助教師記錄學生的學習進度。也許本文可以為您提供一定的幫助!
    中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擴展數(shù)學思維。
    2.培養(yǎng)幼兒認圖和對應的能力。
    3.鞏固10以內計數(shù)。
    動物園游覽圖一張(配合立體情境)、記錄紙一份、小動物磁鐵若干、花朵磁鐵若干、磁板2張、幼兒園路線圖人手一份。
    (一)出示動物園平面游覽圖,請幼兒幫助小哥哥指出游覽路線。
    教學提示:引導幼兒聲音洪亮、大膽、大方地講出自己的游覽路線和理由。
    (二)引導幼兒在立體情境中幫助小哥哥指路。
    1.幫小哥哥找到去猴山的路。
    教學提示:指導幼兒自己選擇路線,并自選一種顏色的即時貼貼在路上做標記。教師引導幼兒點數(shù)相應路上的小花數(shù)量。
    重點:幼兒將點數(shù)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
    2.幫小哥哥找到去熊貓館的路。
    重點:鞏固練習顏色對應和計數(shù)。
    3.幫助小哥哥找到去兔子樂園的路。
    教學提示:提醒幼兒路線不能交叉。
    重點:幼兒自己尋找合適的路線,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三)與現(xiàn)場看活動的客人進行互動。
    “我來幫你指指路”:請幼兒利用平面示意圖,為客人老師畫出“從中三班到幼兒園大門”的線路圖,送給客人老師。
    活動評析:
    幼兒對活動中教師提供的動物形象教具感興趣,尤其是“立體情景”。幼兒在情境中不斷嘗試運用多種途徑到達終點,并找出各種路線的優(yōu)點,從而擴展幼兒的數(shù)學思維。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在對應記錄方面,幼兒選擇多種材料進行記錄,并進行點數(shù)的練習,完成情況良好,目標基本完成。由此看出,本活動適合中班幼兒。
    此活動的各環(huán)節(jié)安排合理,尤其是請幼兒在選擇好合適的路線后及時記錄這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幼兒認圖和相應的能力?;顒又校處熌軌蚋鶕?jù)不同幼兒的發(fā)展水平進行引導,引導語到位,隨機教育適宜。
    中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并會認、會讀、會寫6.7這兩個數(shù),并能用6和7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及事物的順序和位置,學會比較數(shù)的大小。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口頭表達的能力,滲透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理解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并運用于生活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二、教材的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會讀寫6和7,并能用6和7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和事物的順序。
    本課難點是:滲透集合、對應、統(tǒng)計等思想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數(shù)數(shù)012345
    (二)創(chuàng)設情境說一說、數(shù)一數(shù)
    出示同學們值日的情境圖
    1、讓學生說一說,圖上都有些什么?
    2、它們各有幾個,數(shù)一數(shù)。
    3、說一說你是怎樣數(shù)的?
    (三)、擺一擺、畫一畫
    1、讓學生數(shù)出6根小棒,擺一擺,看看你能擺出什么?
    2、用7個你喜歡的圖形表示數(shù)字7.
    (三)拓展應用、說一說
    說說教室中,哪些物品能用6和7表示?
    (四)撥一撥,看一看
    請學生在計數(shù)器上練習撥6個、7個珠子.(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觀察直尺,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比一比(6和7比較大小)猜數(shù)游戲(6和7)
    (五)說一說,議一議
    出示課本圖片,共同探討6和7的意義:
    (六)寫一寫
    讓學生說一說6和7各像什么?然后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最后學生線描黑,再練習寫。
    五、課堂小結
    中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1、為什么選擇這個論文題目?
    答:我選擇《新課改背景下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錄分析研究》這個題目是因為如今的新課改的更新已經從觀念改變的階段走向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個新的方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也成為了大家議論的教育改革熱點。因此,我覺得對中學的課堂教學實錄的分析研究有著重大的意義。所以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相關選擇了這一題目。
    2、論文基本框架,基本結構和安排?
    答:全文共分4段,分別是:課堂教學實錄分析研究的心理學理論、課堂教學實錄分析研究的教育學理論、新課改北京下的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錄分析案例和課堂教學實錄案例分析對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啟示。
    3、論文的寫作不足之處?
    答:由于自己親身教學經歷和經驗不足,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過多次錯誤,根據(jù)老師的指導和指正及時修改。案例相對來說比較少,不夠完善。
    4、作用?
    答:通過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錄分析研究之,當教育理論通過教師一次次課堂教學實錄案例分析后,可以不斷正確的指導實實在在的課堂教學,發(fā)揚優(yōu)點,彌補不足。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修正和補充了自己專業(yè)知識,提高了自身對教學問題的判斷能力。
    中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養(yǎng)成認真、有序觀察的習慣。
    2、能正確分辨“7”以內的數(shù)量,初步理解“7”以內數(shù)的守恒。
    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游戲中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活動準備:課件、點子卡片、標有點子的汽車模型
    活動過程:
    1、和幼兒一同回憶上次活動中尋找的“春天的變化”。
    教師:“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幼兒自由講述。
    2、利用課件感知“3”以內的數(shù)量。
    (1)感知3只小“蜜蜂”和3只大“蝴蝶”一一對應的關系。
    (2)調整“蜜蜂”的間隔,再次感知他們一一對應的關系“。
    (3)小結:雖然蜜蜂排得隊伍長一些,蝴蝶排得隊伍短一些,但它們都是3只,所以它們一樣多。
    3、利用課件感知“5”以內的數(shù)量。
    (1)大小、顏色不同時,感知數(shù)量5的守恒。
    (2)排列方式、形狀不同時,感知數(shù)量6的守恒。
    (3)排列方式,形狀、顏色不同時,感知數(shù)量7的守恒。
    4、游戲“春游”。
    (1)介紹游戲規(guī)則。
    (2)幼兒觀察自己車票上的數(shù)量。
    (3)幼兒乘車,分辨“7”以內的數(shù)量。
    (4)幼兒交換車票,分辨“7”以內的數(shù)量。
    (5)更換車頭上的數(shù)量,再次游戲。
    5、帶幼兒到戶外去春游,結束活動。
    延伸活動:
    1、在數(shù)學角落中,完成幼兒用書上的《比比連連》。
    2、在幼兒能熟悉分辨“7”以內的數(shù)量后,可啟發(fā)幼兒用多種排列方式制作7以內的數(shù)量卡片。
    中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周圍常見植物;能討論、交流保護植物的方法。
    2、想知道、愛提問與植物有關的問題;意識到人與自然的要和諧相處。
    3、知道我們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學習用不同標準給植物分類;知道周圍常見植物是多種多樣的。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讓學生準備一些常見植物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對當?shù)爻R姷哪承﹦又参镞M行觀察,并作觀察記錄。
    教師準備:準備一些相關資料,如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等,課上與學生資源共享。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通過課前觀察植物,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師:你觀察過的.植物是什么樣子的?
    師:對于我們周圍的植物,你們觀察的細致嗎?
    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仔細的觀察、研究一下我們周圍的植物。好嗎?(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觀察、研究植物
    (1)師:我們要想知道植物的某些特點,應怎樣觀察?
    生:看一看植物的顏色、形狀。
    生:聞一聞、嘗一嘗可以吃的植物。
    (2)師:這些方法都***,下面就用你們的方法,觀察同學們帶來的這些植物。觀察時,不同的植物要采用不同的觀察方法,不要破壞它們,還要防止被植物扎傷。本組觀察完可到其它小組觀察。
    (教師參與小組活動,適時點撥)
    (3)師:我們比一比,看哪一組觀察得最仔細,發(fā)現(xiàn)得最多。
    師:你觀察得真細致,葉子上的紋就叫葉脈,指一指哪是葉脈?
    師:還有別的發(fā)現(xiàn)嗎?葉脈什么形狀?
    生:葉脈像小草,有分叉。
    生:我發(fā)現(xiàn)葉脈在葉的背面凸了出來。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了看,又摸了摸。
    (4)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你們還知道哪些植物?讓我們互相交流一下。
    師:你們真了不起,這么多發(fā)現(xiàn)。
    (5)交流其它植物(以小組為單位,有的介紹植物圖片資料,有的發(fā)布文字資料,有的唱關于植物的歌;有的朗頌關于植物的詩;有的交流我的“觀察”記錄)。
    2、提出問題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許多植物的特點,對于這些植物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問題嗎?
    師:你想怎樣解決?
    師:動手量是個好方法,但不要破壞一株植物的生長。你還想知道什么?
    師:你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師:你想用什么方法研究?
    師: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有的老師也不知道,你們還想用什么方法解決這些問題?
    3、給植物分類
    師:通過研究我們周圍的植物,還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
    師:既然這樣復雜,我們把這些植物分一分好嗎,把我們的分法記錄下來。
    下面,說說你的分類方法,好嗎?
    師:我們比一比,看誰的分法多。
    生:我想把梧桐樹、柳樹、楊樹分成一類,因為它們不開花。
    師:你是根據(jù)什么分的?
    師:還有哪些分法?
    4、教師總結,結束教學活動。
    中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兩組物體有規(guī)律的交替排序
    2.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音樂《開火車》
    2.教學課件、。紅色蘋果、綠色蘋果及小刺猬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按照規(guī)律排序
    活動過程:
    一、師、幼一起玩游戲《開火車》,導入主題
    1.師:今天我們來玩?zhèn)€開火車游戲吧!老師來當火車頭,小朋友來當車廂,我們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后面是男孩還是女孩(幼兒一起回答)。感知男女間隔排列。
    2.師:火車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出發(fā)了:嗚~~咔嚓咔嚓咔嚓~~豆豆四班到了,請小朋友們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坐好。
    3.師:剛才我們火車是怎樣排隊的呢?幼: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總結:原來火車是按照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來排隊的。
    二、播放PPT,引起幼兒興趣
    1.播放PPT,師:咦?誰來了?幼:小刺猬。師:原來蘋果園里的蘋果熟了,刺猬媽媽叫小刺猬去摘果子。路上要經過一片小樹林,我們看看它們是怎樣來排隊的?幼:小樹是一棵紅色的,一棵綠色來排隊的。
    總結:原來小樹是按照一棵紅葉子樹,一棵綠葉子樹來排隊的`。
    2.播放PPT,師:咦?誰來了?幼:毛毛蟲。師:它們又是怎樣排隊的?幼:一條紅色的,一條綠色的。
    總結:原來毛毛蟲是按照一條紅色的、一條綠色的這樣的規(guī)律來排隊的。
    三、集體活動
    1.播放PPT,師:到了果園,小刺猬摘了好多的蘋果,它想按照一個紅色的蘋果,一個綠色的蘋果排在身上,把它背回家,哪個小朋友來幫幫小刺猬把蘋果排在身上?幼:我。(請個別幼兒操作)。師:XX小朋友幫小刺猬排的真好,謝謝你!
    2.師:其他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想幫幫小刺猬。幼:是
    四、幼兒操作
    1.自有操作
    2.師:小刺猬是想把什么顏色的蘋果排在第一個?幼:紅顏色蘋果排在第一個。它想把這些蘋果背回家。小刺猬還想按照一個綠色一個紅色這樣的規(guī)律來排隊。它還可以怎樣排。等我們下一節(jié)課來幫助小刺猬。
    3.教師巡視,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五、結束活動
    1.師: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刺猬媽媽很感謝小朋友們,想請小朋友們去它家做客。
    2.音樂《開火車》
    師:那我們開著火車去吧!老師來當火車頭,小朋友還是來當車廂,我們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六、活動延伸
    在數(shù)學區(qū)投放本次活動操作的材料,請幼兒繼續(xù)操作按照規(guī)律排序。
    操作材料說明:為了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我為幼兒準備了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紅色蘋果、綠色蘋果及小刺猬圖片人手一份,通過給小刺猬背果子,進一步使幼兒掌握按照規(guī)律排序,同時解決本次活動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