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課件匯編8篇

字號:

英語教學課件(篇1)
    教育部在關于中職教學改革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結合起來。將多媒體信息技術運用于學科教學中,有利于改革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學方式、師生互動方式等,使教學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可視化?;诖耍P者設計了一款教學軟件輔助旅游英語的課堂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旅游英語教學軟件的設計理念
    課堂知識不僅僅是通過教師講授獲得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有效整合豐富的學習資料和信息化手段,并借助教師的引導和學生間的協(xié)作學習而獲得的。
    多媒體教學軟件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它是優(yōu)化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教學目標實現的一種教學載體?;诖耍瑢⒃撥浖\用于課堂教學的理念主要是“以生為本”。
    二、旅游英語教學軟件的設計思路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由“趣”生“疑”
    上課前,學生通過軟件進行旅行社名片設計和職能部門的選擇,完成了任務前的分組和角色選擇,迅速進入學習情境。然后,學生了解本課的學習任務:分組合作完成揚州一日游線路的設計,并用英語向全班同學推介,并評選出最佳線路,并且這條最佳路線將成為本班春游的推薦線路。這樣一來,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從而使學生在“我要學習”強烈意識的驅動下,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情境中。
    2.教師引導,自主學習――由“疑”至“學”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筆者在軟件中設計了兩個子任務,即用英語描述一條線路、通過英語問答調研“游客”需求,從而引導學生逐步完成學習任務。在完成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要主動地學習相關的語言和背景知識,主動動眼、動耳、動口、動腦、動手。
    3.任務實施,成果展示――由“學”至“行”
    學生在學習了相關的知識,并順利完成兩個子任務后,筆者要求他們根據軟件提示,運用提供的資源庫,小組合作完成一個圖文并茂的線路設計,并用英語向全班同學匯報展示。本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目的是:在完成任務時,學生就要主動地學習相關的語言和背景知識,積極動眼、動耳、動口、動腦、動手。
    4.自我評價,成果鞏固――由“學”得“思”
    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設計的成果基本形成以后,筆者引導學生評價和自我總結完成的線路。首先,學生根據行業(yè)要求,自主設計一張線路評價表。根據此表,每組學生先自我評價設計的線路是否合理、問題解決是否最優(yōu)化、有何意義等。最后,全班學生通過投票,評選出最佳的線路設計。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目的是:將評價表的設置權交給學生,最大化地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觀察、思考及總結能力。同時,在評價過程中,最大化地發(fā)揮網絡多媒體的優(yōu)勢,使得評價更加公平、公正。
    三、旅游英語教學軟件的設計意圖
    本節(jié)課的設計意圖是通過教師設計軟件,創(chuàng)設情境,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明確學習重點。學生使用軟件,通過自主學習、小組探究,以講練結合的方式,突破教學難點。師生在教學軟件的輔助下,通過角色扮演,最終完成任務,并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
    四、旅游英語教學軟件的設計亮點
    1.精選教學內容,突出教學改革理念
    本節(jié)課選取的教學內容能承載教學改革的理念,并通過英語教學與專業(yè)課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更好地促進了課程內容的綜合化?,F代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促進了教學從學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增強了學生的就業(yè)能力。
    2.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綜合能力
    通過軟件的運用,實現了真實任務的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的模擬及自由角色的選定,使學生產生高昂的興致、活躍的思維、強烈的自主探究欲望,從而自主完成相關語言知識的'學習,提高了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
    3.資源庫隨意添加,教學不受時空限制
    這套軟件系統(tǒng)能夠更好地將文化課知識和專業(yè)課知識結合起來,使專業(yè)英語課更好地服務于專業(yè)課,把專業(yè)課所需要的現實場景搬到電腦中來,讓學生通過教學軟件來完成相關的教學和實訓任務。同時,一旦在軟件的資源庫中存儲了某一景區(qū),教師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意時間開展教學和訓練,完全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并且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隨時增減景區(qū)、景點的圖形數據庫文件,滿足與時俱進的教學實訓需求。
    英語教學課件(篇2)
    教學內容:英語字母Ee Ff Gg Hh Ii 的書寫教學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正確聽說讀寫Ee Ff Gg Hh Ii
    2.通過各種小游戲等,豐富小朋友的想象力、激發(fā)小朋友對英語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重點:五個字母的正確書寫,發(fā)音
    教學難點:字母書寫的筆畫順序,在四線格上的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26個字母的前四個,現在老師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來,把這四個字母正確規(guī)范的寫在黑板上的四線格里,其他同學寫在自己的本子上。(點評)
    2.以這四個字母開頭的單詞還記得嗎?(apple,arm,boy,baby,cat,car,cake,dog,dad)
    二、新課教學
    1.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英語字母。同學們早餐吃了什么,有雞蛋嗎?(吃了,有雞蛋)知道雞蛋用英語怎么說嗎?(不知道。)是egg,第一個字母就是E。 看黑板看老師是怎么寫E的。(筆順分解講解,發(fā)音)都看清楚了嗎?(看清楚了)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三個。大家還能想到什么單詞是E開頭的?eye.教讀幾遍。
    2.眼睛是eye,臉是什么知道嗎?face..首字母是F。(F的筆順分解講解,發(fā)音)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三個。聯(lián)想five,father,fish。
    3.上次課我們學了男孩的英語說法,是什么?boy.那么女孩是什么知道嗎?girl。第一個字母是G。Gg的筆順分解講解、發(fā)音。練習三個。大家還能想到什么單詞是G開頭的?good,green,grape。教讀幾遍
    4.眼睛和臉的英語說法我們學了,現在我們來學頭的表達,head。首字母是Hh,筆順分解講解、發(fā)音。練習三個。大家一起想想還有什么單詞是G開頭的?hair, head,hotdog,house. 教讀幾遍。
    5.夏天這么熱,你們是不是喜歡吃冰激凌???還有冰塊,吃完了是什么感覺?(學生回答)那么我們來學冰激凌的英語說法ice-cream,首字母是Ii。Ii的筆順分解講解、發(fā)音。練習三個。大家還能想到什么單詞是i開頭的?I我
    三、鞏固練習
    總結,今天我們學了五個字母,Ee Ff Gg Hh Ii。他們的寫法和讀音你們都會了嗎?還有以這幾個字母開頭的單詞,我們再來讀兩遍。
    下面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老師說到eye你們就指眼睛,說face就指臉,說head就指頭,說hand就舉起手,說girl就指離你最近的女孩,boy就指離你最近的男孩,說I就指自己??纯凑l反應又快又準確。
    剩余的時間,每個同學把今天學的字母各寫三行。
    英語教學課件(篇3)
    一、【課題名稱】
    字母歌:Hello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將能實現《英語》課程標準的如下方面:
    1、學生學習26個英文字母,學會唱英文字母歌,打好學習英語的基礎;
    2、學生可以學到見面問好的簡單詞匯,并能在生活實踐中交際;
    3、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
    4、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5、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初步運用語言的能力。
    6、靈活運用語言,拓展課程資源。
    三、【教學理念及其方法】
    1、本次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以興趣為支點,以交際為目的,以現實生活為情景為原則,主要運用情景教學法、運用信息技術,采用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啟發(fā)點撥為線,以學生合作與競爭為基調,把語言的親身體驗、交際運用貫穿始終,努力做到關注學生個體生命,培養(yǎng)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大膽實踐,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
    2、教學方法:指導閱讀法、媒體教學法、游戲教學法、講解法、談話法、比賽教學法等。
    3、參與的評價:鼓勵性評價,評價標準:學生合作、交流、傾聽等技巧;通過活動,檢驗學生基本問候詞、句的掌握情況;通過完成任務,檢驗學生對本課語言功能和結構的掌握情況。
    四、【教學內容】
    1、基礎內容:掌握A、B、C、D等26個英文字母的正確發(fā)音,會唱字母歌。
    2、認知內容:能聽懂會說–How are you?—Fine,thank you。 –Hello! I’m??等問候語。
    3、能力要求:學會用–How are you?—Fine,thank you。 –Hello! I’m??來問候和交流。
    五、【重點難點】:
    與人見面時一些簡單問候語的學習,并進行問答對話練習
    六、【課的類型】:
    綜合課
    七、【教學準備】:
    課件光盤、字母卡片、英文字母歌磁帶、獎品貼畫、教材相關人物的面具或頭飾等。
    八、【教學時間】:
    45分鐘
    九、【教學過程】
    (一)、英文字母
    1、教學導入(5分鐘):
    提問“大家知道英文字母有多少個嗎”,26個。把26個字母寫在黑板上,提問“你們認識這些字母嗎,下面讓我們來學習它們”,教師播放英文字母歌,讓學生仔細聆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教學新課
    (1)、指導閱讀法(5分鐘):教師按照黑板上所羅列的字母順序,逐一教導學生該如何去讀,待26個字母都教過后,教師領學生讀幾遍,加深學生的印象,讓他們能夠自己大致將它們讀出來。
    (2)、媒體教學法(6分鐘):在學生已經大致能將26個字母讀出來的基礎上,教師再次播放英文字母歌,讓學生一邊聽一邊跟著唱。如此練習幾遍后,教師關閉錄音機,讓學生們自己嘗試著一起唱。
    (3)、游戲教學法(4分鐘):“搶讀字母”這是一個訓練學生認讀字母的游戲,教師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然后逐個出示字母卡片,學生們舉手搶答,教師讓最先舉手的學生讀出該字母,讀對的給該組獎勵一個獎品貼畫,最后得到的獎品貼畫最多的組為優(yōu)勝,教師給予適當的表揚。
    (4)、講解法(10分鐘):接下來,進入問候語的教學。首先,教師給學生播放與Hello有關的課件光盤(是小學生感興趣的動畫形式的),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問候語。在學生了解了什么是問候語之后,教師開始細化的向學生講解該如何使用問候語,如:見面時對別人say“hello或hi”,然后介紹自己用I’m??,接著教學生——Howare you?—Fine,thankyou。的對話。此時教師可以拿自己作為例子來給他們講解這些問候語的運用,先由教師問學生答,然后讓學生們自己練習。
    3、談話法(5分鐘):教師在教室中隨便找一個學生進行談話
    T:Hello,I’m she Xiao Pei
    S:Hello,I’m P1
    T:How are you?
    S:Fine,thank you !
    如此多找?guī)讉€學生進行談話,讓他們親身體會用英語進行問候的樂趣。
    (二)比賽教學法(6分鐘):教師讓學生倆倆組合進行對話練習,然后讓學生舉手到講臺上去表演,看哪個組的學生表演的好,好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以及鼓勵。
    (三)小結(2分鐘)
    以教師與全班同學的一起對話,對問候語做一個小小的總結。
    (四)布置作業(yè)(2分鐘)
    讓學生課后唱唱英文字母歌并用英文進行問候語的對話練習。
    英語教學課件(篇4)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1.能夠聽、說、讀、寫四個單詞的第三人稱形式:cooks, studies, does, goes. 2.能夠聽、說、認讀句子:Does he live in China? No, he doesn’t. He lives in Australia, but he studies Chinese. 3.能完成相關練習。
    (二)能力目標靈活運用本節(jié)課的重點句型。
    (三)情感目標教育學生積極參與,互相合作,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掌握四個單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突破方法:仔細觀察單間,小組合作,讀寫造句,掌握重點。
    (二)難點掌握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變化規(guī)則。突破方法:教師講解,學生練習變換動詞,突破難點。
    教學過程
    Step 1: Warm-up
    1.教師出示卡片動詞詞組給一位學生看,該學生做相應動作,不得說話,其他學生分成六個小組,進行猜詞組比賽,猜對詞組最多組給予獎勵。
    2.Let’s chant
    I like riding, I like riding, riding a bike.
    He likes diving, he likes diving, diving, diving, diving.
    She likes playing, she likes playing, playing the violin.
    They like collecting, they like collecting, collecting stamps.
    We like making, we like making, making kites.
    3.師生用單詞卡片進行問答練習。如:T: What is your hobby? S: I like reading stories. T: Does your uncle live in Beijing? S: No, he doesn’t. T: Where does he live? S: He lives in Changsha. T: Does your uncle like doing sports? S: Yes, he does.
    Step2: Presentation Let’s learn
    I like number 7. what number do you like?
    Does she like number 3?
    Yes, she does.
    No, she doesn't.
    1.教師邊和一位學生玩字謎游戲,邊說:I do word puzzles.
    What does Chen Jie do?引導學生回答:Chen Jie does word puzzles, too.教師板書并教讀單詞does。后綴es可用另一種顏色筆標出并將動詞原形do寫在一旁。 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 I go to school on foot. T: Does your father go to work on foot? S: No, he doesn’t. T: How does he go to work? S: He goes to work by bus.
    2.教師引導學生回答He goes to work by bus。教師板書并教讀單詞goes,后綴es可用另一種顏色筆標出并將動詞原形go寫在一旁。教師指導學生拼寫單詞。引導學生比較動詞原形和第三人稱單數形式,并用這兩種形式造句以便加深印象,讓學生在比較中逐步掌握。如:I go to work by bike. He goes to work by bike.
    3.教師出示做中國菜的圖片說:Look! Chen Jie’s pen pal cooks Chinese food for he,然后板書并教讀單詞cooks,后綴s用另一種顏色筆標出并將動詞原形cook寫在一旁。
    4.教師手拿英語書問:Do you like studying English?學生回答:Yes, we do.教師說:John’s pen pal studies Chinese.教師板書并教讀單詞studies,后綴ies可用另一種顏色筆標出并將動詞原形study寫在一旁。
    5.教師將四個動詞短語卡片放在講臺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組派一位代表跑上講臺,領取卡片,拿到卡片后跑回小組前,帶讀短語。
    6.教師讓學生比較動詞的第二人稱單數形式和動詞原形,引導學生總結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變化規(guī)則。
    ①什么是第二人稱單數:第二人稱單數是指一個人,不是你也不是我。
    ②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變化規(guī)則:
    a.—般情況下,動詞后直接加s。
    b.以s,x,ch,sh或o結尾的動詞,在后面加es,如watch—watches, teach—teaches。
    c.以輔音字母加y結尾的動詞,把y變?yōu)閕,再加es,如study—studies。
    d.以元音字母加y結尾的動詞,直接加s,如say—says。
    e.動詞have在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have改為has。
    f.動詞be在主語是第一人稱單數時,be改為am;在主語是第二人稱時,be改為are;在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be改為is。出示更多動詞,讓學生根據語法規(guī)律,變換動詞形式。
    7.教師播放Let’s learn部分的錄音,學生跟讀。
    8.教師將本部分的單詞卡片混在一起,快速展示給學生,學生搶答。然后同桌之間以開火車形式進行問答操練。
    9.教師示范書寫四會單詞,學生仿寫。
    Step 3:Practice Listen, match and say
    1.教師讓學生先看圖,用鉛筆在圖旁邊標上相應的人名和動詞詞組,然后播放Listen, match and say部分的錄音,學生根據錄音匹配好人名和動詞短語,教師再次播放錄音核對答案。第三遍錄音學生跟讀,然后學生和搭檔自由練習對話。最后,教師讓學生擦掉人名和動詞短語,大聲表演對話。教師讓學生聽寫詞語,如:she,by, goes,bus,work,to,然后學生把上述詞語組合成句子,如:She goes to work by bus.
    2.教師說動詞原形學生書寫第三人稱單數形式可以請兩位學生與在黑板上。注意給學生一定的反應時間,不要給學生太大壓力。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用英語描述你好朋友一天的生活情況。
    2.背誦并抄寫本課四會單詞。
    3.做活動手冊上的配套練習。
    英語教學課件(篇5)
    一、 學生分析:
    低年級的小學生求知欲強,有較強的觀察力和模仿力,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動口、動手、動腦的全身協(xié)調能力較好。對本課的學習內容學生們不陌生,個別的單詞已經會讀、會說,難度并不大。但他們的自制力差,集中注意力時間短,學得快,忘得也快,這些都是對教師的挑戰(zhàn)。
    二、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聽懂、會說有關教室的單詞:blackboard, book, chair, desk, door; 能理解并能口頭問答句型:What′s this? It′s a ……
    2. 能力目標: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為學生營造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在模擬真實的情景中進行交際。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角色表演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性,通過鼓勵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2)滲透德育教育,通過游戲、比賽等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協(xié)作互助的精神,并引導學生愛護公共財物。
    三、 教學重點:
    1. 關于教室的.五個單詞:blackboard, book, chair, desk, door;
    2. 標準問答:What is this? It is a ……
    四、 教學難點:
    1. blackboard的讀音。
    2. 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使用本課所學的單詞、句型進行口語交際。
    五、 設計理念: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自然地融入到英語學習中。設計不同難度的活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
    六、 教具準備:頭飾,卡片,光盤,口哨,黃/紅牌,三面小旗子 ;CAI課件。
    七、 教學流程:
    Step1: Warm-up
    1.Greetings.
    T: Good morning , boys and girls. Are you happy?
    Ss: Yes. I am happy.
    T: I am happy, too. (say with body language)
    2.TPR 活動:Chant: “數字早操”
    T: Let′s chant: “數字早操”O(jiān)K?
    Ss: OK.
    Then Ss call out the numbers form one to ten. Ten Ss to be the number babies and stand in a circle, then they say the chant and do actions together.
    (設計意圖:Chant能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滿足,產生興奮情緒,在明快優(yōu)美的旋律中,不僅復習了上節(jié)課的內容,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步教學做好準備。)
    Step2: New Concepts
    1.Introduce:
    T:(Turn on the computer. This is a picture of Jenny’s classroom.) Boys and girls , what′s this?
    Ss: This is a classroom.
    T: Yes. Today we will visit Jenny′s classroom and learn some new words with Jenny: What′s in my classroom? 邊說邊板書。點擊課件中的“book”圖片,出現單詞和讀音,學生跟讀,個別讀,分男女生讀,并把單詞卡片依次貼在黑板上。其他單詞教法同上。
    2.Listen to the tape and follow.
    3.Practice: Play “High and Low” game.
    T: Now let us play a game “High (高聲說) and Low(低聲說)”O(jiān)K?
    Ss: OK. Good
    T: book (high voice)
    Ss: book (low voice)
    ( 設計意圖:通過此游戲讓學生對所學單詞的發(fā)音更清楚,更準確。同時也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和反應能力。)
    Step3: Drill and Production
    1.Touching Game : The rabbits jump.
    今天森林里要舉行運動會,你們想不想和小動物們一起參加呢?(舉起旗子)我們分成三組:Red Group ,Blue Group, Yellow Group;每組出一名選手,誰最先拿到指定的卡片就是勝利者,有獎品并為本隊得一朵小紅花。比一比看哪隊得的紅花多?
    (設計意圖:激發(fā)興趣,在玩中學,學中樂,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A Little Teacher′s game.
    找?guī)讉€“小老師”領讀單詞。由點帶面,用榜樣的力量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鞏固了知識。
    3. Guess: “What′s this?”
    規(guī)則:每組出一名選手,面向大家,猜一猜老師手中的卡片是什么?其他的學生要大聲的問: What′s this? 選手要用:It′s a ……來回答??蛇B續(xù)猜三次。猜對有獎,給本隊加一朵小紅花,多者為勝。
    (設計意圖:通過此次活動又掀起一次學習的高潮,利用游戲練習本課句型,分組表演,給剛才沒表演的學生一個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展示自己,表現自己。)
    Step4: Listening exercises.
    Do the 《 Activity Book 》: No.1 “Listen and Number” ( 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使學生通過視聽感知英語語言素材,發(fā)展視聽能力。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實現英語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
    Step5: Let’s Chant:
    教室里面有什么?大家快來說一說:book, book, It′s a book(晃動書);desk, desk, It′s a desk (拍桌子);chair, chair, It′s a chair(拍凳子); door, door, It′s a door(指著門); blackboard , It′s a blackboard(指黑板)。
    (設計意圖:把本課主要內容編成歌謠,形式新穎,生動活潑,學生在唱唱做做中又復習了一遍知識,加深印象,為下次學習奠定基礎。)
    Step6: Class Closing
    1.Homework: Make word cards for a competition next class.
    2.T: My dear children you did very well. Work hard again. Now time is up . Good-bye.
    ( 設計意圖:通過鼓勵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富有刺激性的、挑戰(zhàn)性的作業(yè)再一次激發(fā)學習興趣,把興趣延伸到以后的每一節(jié)課 。
    英語教學課件(篇6)
    一、教材分析:第18課是一篇閱讀,是17課的延續(xù),在17課Paul說到自己的化學學得好,主要歸功于他的第一位化學老師。LiLei請他講一講他的化學老師如何教他們化學的。在18課中Paul以第一人稱口氣敘述他的第一位化學老師如何教給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觀察。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一方面讓學生了解Paul的化學教師上課的獨特方式,另一方面使學生明白善于觀察的能力對于一個人做事情和做學問的重要性。為引導學生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在談前部分還安排了有關這一問題的'討論。
    二、學生分析:第18課是第17課延續(xù),所以學生在接受這一課內容是沒有問題的。教學中分別為不同層面的學生設計了學習任務,讓他們都能享受到用英語做事情的樂趣。
    三、設計思路:本堂課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這種途徑是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用)的教學途徑。任務型教學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能體現語言價值的,先進的、有效的教學途徑。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的知識,形成的技能。本課將通過任務型教學,努力達到課堂活動目的。
    四、教學目標:
    1、學會使用從課本學到的句型和語進行交際。
    2、在活動中自我鍛煉和培養(yǎng)。提高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
    五、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第18課是一篇閱讀,是17課的延續(xù),在17課Paul說到自己的化學學得好,主要歸功于他的第一位化學老師。LiLei請他講一講他的化學老師如何教他們化學的。在18課中Paul以第一人稱口氣敘述他的第一位化學老師如何教給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觀察。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一方面讓學生了解Paul的化學教師上課的獨特方式,另一方面使學生明白善于觀察的能力對于一個人做事情和做學問的重要性。為引導學生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在談前部分還安排了有關這一問題的討論。
    (二)學生分析:第18課是第17課延續(xù),所以學生在接受這一課內容是沒有問題的。教學中分別為不同層面的學生設計了學習任務,讓他們都能享受到用英語做事情的樂趣。
    (三)設計思路:本堂課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這種途徑是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用)的教學途徑。任務型教學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能體現語言價值的,先進的、有效的教學途徑。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的知識,形成的技能。本課將通過任務型教學,努力達到課堂活動目的。
    (四)教學目標:1、學會使用從課本學到的句型和語進行交際。
    2、在活動中自我鍛煉和培養(yǎng)。提高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
    (五)教學實施過程
    Step1 Revision
    Revise the words: chemical, experiment, observe and observation
    Step2 pre-reading
    SB Page22 Part1. Discuss the oral homework by asking the class the questions in part1. Continue discussing until they show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observation and observing.
    Step3 Presentation: Refer to the picture at the top of Page22. Ask students questions about the picture.
    Step4 Reading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did the students feel after they tasted the mixture?
    Step5 Practice
    Wb Lesson16 Ex.1
    Step6 Workbook
    Wb Lesson18, Exx2 and 3
    Step7 Consolidation
    英語教學課件(篇7)
    隨著基礎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廣大教師在課程改革中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及擔負的神圣使命。教師對于新課程的重視是實施新課程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對新課程的重視度將最終決定著新課程實施是否成功,以及素質教育推進的深度 。
    當然,備課不等同于寫教案,備課是教師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思索、逐漸成長的過程,而教案只是教學提要,是教師在上課前準備的教學方案。備課還包括教案之外的教師通過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知識儲備以及積累的教學經驗對課堂做出的準備。萬變不離其宗,任何備課模式都離不開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前提,在備課時,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設計、活用教學方法、適用教學手段、精煉教學語言、精心設計問題等多種方法多方面進行有效備課。同時,各教師之間備課要做到資源共享,組織教師開展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審定備課提綱、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等系列活動。
    課堂上教師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學生就往往采用相應的學習方法,它直接影響著的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努力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圍繞學生能力素質的發(fā)展進行教學??刹捎谩爸R技能,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來作為確定學習狀態(tài)的特征變量,從而為促進學習能力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服務。由于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本身就是根據知識技能、順序、結構和學生的初始能力的特點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來使用,在此基礎上,按照知識技能的相對完整性,可將教學知識技能發(fā)展序列分成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般來說,除了第一節(jié)課以外,每一課教師所要進行教學的內容不外乎三個部分:①復習已教過的語言材料;②教學新的語言項目如詞匯、語音、語法和句型等;④進行各種形式的聽、說、讀、寫訓練活動。在每一個步驟當中,教師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筆頭練習、測試、聽寫、提問等復習方式,利用實物、圖片、借助動作、猜迷、接龍式提問、簡筆畫等介紹新的語言項目;通過分排或分行、兩入、小組等進行操練;通過做游戲、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運用語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復習要點”,練習冊中的練習,口、筆頭練習等加強學習運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鞏固記憶。教師要在教學中自始至終觀察全班學生的反應,要隨時根據情況變換自己的角色,保證所教的內容大家都能接受,達到完成課堂的整體教學任務。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則學得輕松有趣,學得靈活,學得好;教學不得當,學生則學得吃力,學得枯燥,甚至厭學,最終導致棄學。
    評價不是對結果簡單的肯定與否定,而是對學生思維的點撥。同時改進教學評價體系,在批改作業(yè)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和延伸。英語新課程的評價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即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又關注學習的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tǒng)一。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策略等方面的發(fā)展做出評價。它可以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評價轉變成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其他的學生、教師和家長也可以共同參與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終結性評價是檢測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反映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它以考察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梢圆扇】谠?、聽力考試和筆試等形式,全面地、科學地考察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所具有的語言水平。
    更新關于課程實施和學生學習的觀念和認識語言學習的體驗性、實踐性特征決定了語言學習過程的重要性。不僅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有效的學習策略、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的形成只有通過學生主動參與大量語言實踐活動才能得以實現。更新教師角色,教師不能停留于單純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而要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它要求教師將教學內容加上既有可操作性又與學生的興趣和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語言學習任務,并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學習情景,通過廣泛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課后,教師要主動地進行該課的自我反思,在備課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哪些問題進行更深化,如對動詞的理解,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反思找出在課堂設計和課堂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并認真反思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否達到,學生在這堂課中是否得到了應有的知識攝取。在反思的過程中要全面細致,做好書面記錄和總結,對課堂設計的活動獲得的效果進行認真的分析。課后,教師可以通過找個別同學談話的方式了解學生對課堂的滿意程度,也需要以作業(yè)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一定的檢測了解,這樣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獲取情況,以便及時進行教學方法方面的調整。
    英語教學課件(篇8)
    第一次課:設計與實踐
    為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英語的運用能力,教師設計了專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話題導入與語言“熱身”部分
    執(zhí)教教師通過演示自己假期泥林風景區(qū)之行的照片以及師生的語言互動來導入假期旅游的話題,并通過學生對一次旅游經歷的講述進行英語的運用與實踐。從師生互動的效果來看,學生的回答信息量很有限,“熱身”環(huán)節(jié)并沒有“熱”起來;從學生的講述質量來看,英語運用的整體水平不高。
    分析與診斷:教師本身語言表達的信息量不夠,示范的敘述不到位;教師的提問方式過于單一,致使學生語言發(fā)揮的空間受到限制;教師對課堂上有意義的生成關注不夠,致使學生表達的內驅力和成就感不足。
    建議與改進:教師充實假期泥林風景區(qū)之旅的內容,講述一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或插曲,引發(fā)學生對假期旅游話題的興趣,同時給學生的英語語言實踐作好鋪墊。教師的提問采用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結合或以追問的方式幫助學生挖掘更多的信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把互動過程出現的一些關鍵詞或實用的短語及句型及時在板書中呈現;對于學生比較好的回答也可以及時轉述。
    想象作文與現場指導部分
    執(zhí)教教師通過自己想象的月球之旅作為原型,并給學生提供一個想象作文的構思“支架”,從而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來描述理想的假期之旅。從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和英語語言實踐運用的“成果”來看,想象沒有展開,作文也多以句子的拼湊為主。
    分析與診斷:教師自己想象的月球之旅根現實的泥林風景區(qū)之行混同在一起敘述,出現得比較突兀,不利于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教師的想象力沒有充分展現,減弱了想象旅游這個話題本身的吸引力。教師提供的想象作文構思支架,以具體問題來表示想象作文可以涉及的內容,容易導致學生針對這些問題一一作答。
    建議與改進:教師可以充實月球之旅的描述,增加一些有趣的細節(jié),使想象之旅更加令人神往,幫助學生打開想象的大門。想象作文的構思支架嘗試用關鍵詞表述的形式替代原來以具體問題呈現的方式,并提示學生可以選擇其中的一些方面展開敘述,給學生留有想象的余地和空間。
    第二次課:改進與充實
    第二次研究課,主要是針對第一次研究課上,師生語言互動不充分和學生想象作文質量不高的問題進行教學再設計后的實踐改進。
    執(zhí)教教師在個人敘述以及學生的敘述過程中比較好地注意到了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在預設的問題沒有從學生那里得到積極的回應之時,教師注意變換問題的方式或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來修正問題,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而出現了精彩的生成。在想象作文的構思支架上,執(zhí)教教師采取了關鍵詞提示的呈現方式,并特意留下一些空白的選擇,讓學生靈活添加。但是,就學生的作文整體質量而言,英語語言實踐運用的能力提高和改進不明顯。學生的想象在自由馳騁,但落實到用語言來表達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仍表現乏力。
    分析與診斷:從課堂觀察來看,導致學生“想象力提升與語言表達脫節(jié)”或學生習作不精彩的原因與以下幾個因素相關:教師在示范敘述的過程中“節(jié)外生枝”,容易讓學生在想象作文中也游離中心話題。教師在想象作文的現場指導過程中,注意到了把作文的要領用到指導修改的環(huán)節(jié)之中,但是基本上還是停留在糾正句子語法錯誤的層次。
    建議與改進:想象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在想象力的發(fā)揮和英語的實踐運用兩方面都能有所進步,因此,教師在注重精彩示范的同時,要加大指導的力度,不僅要使學生的想象作文語言正確,還要追求前后意思連貫和符合邏輯,因此,在進一步的改進課上,應突出表現和強調。
    第三次課:改進與提升
    本次研究課執(zhí)教教師,主要注重加強對學生想象作文的現場指導,學生的習作表現出了明顯進步和提高。
    學生在英語實踐的全過程中表現出了積極的參與性和較強的自我表現意識。學生的想象作文比較精彩,教師現場指導想象作文的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
    分析與總結: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使學生暢所欲言,營造了想象的氛圍。小組代表的全班匯報既是分享,也是對合作結果的檢驗,保證了質量。學生站在教師的位置上批改同學的作業(yè),有責任感和成就感,從而對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種促進和提高。教師結合學生的習作進行的現場評改,有理有據,真實而有實效,升華了想象作文教學的主題。學生在教師修改示范的指導下對自己的習作進行再度加工,有助于作文出現新亮點。
    經過三輪課的不斷改進和探索,研究小組認為,要打開學生的想象空間,同時又要使學生能夠逐步用規(guī)范的并代有文采的英語來進行表達,教師從教學的設計到過程的實施再到教學的反饋應當充分注意以下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的落實:貼切的話題選擇、充分的語言鋪墊、積極的問題引導、精彩的原形示范、開放的構思支架與全面的反饋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