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通常會根據(jù)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教案課件,為了提升教學水平,本學期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作為一種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工具之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這里,我向大家推薦一篇關于“七年級語文復習教案”的文章,僅供參考。希望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語文復習教案 篇1
《紫藤蘿瀑布》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經歷和寫作背景,從而掌握文章主旨。
2.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能力,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詞語積累。
3.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事物,欣賞事物內在美的能力。
4、激發(fā)學生熱愛生命、珍惜時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學習,創(chuàng)造美化生活的熱情。
教學重點:品味含蓄雋永的語言,學習比喻、擬人和對比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清文章的線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課文蘊含的人生哲理。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接觸過許多花草樹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體會,你從中會獲得許多啟示。即使面對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會產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蘿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絕癥死后,自己面對紫藤蘿花產生的感想。在這樣的心情下,面對著盛開的紫藤蘿,作者的所見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去領略一下作者獨特的心理體驗。
圖片欣賞,配樂
“紫藤蘿”亦稱“紫藤”、“朱藤”、“藤蘿”,豆科,羽狀復葉,春季開花,蝶形花冠,青紫色,總狀花序,產于我國中部,供觀賞,花、種、子供食用。
二、作者資料及寫作背景:作者是一位女作家,_十年浩劫,給作者的家庭帶來巨大的磨難,一家人深受迫害,就連家門外的紫藤蘿花,也隨之遭難。 “焦慮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頭。在撥亂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絕癥,徘徊在庭院之中,見一株盛開的紫藤蘿,睹物思懷,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寫成此文。
宗璞(1927~),原名馮宗璞,當代女作家,為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馮友蘭之女。其小說《弦上的夢》1978年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三生石》獲1977~1978年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另創(chuàng)作了大量游記、散文,《西湖漫筆》、《紫藤蘿瀑布》、丁香結》、《水仙辭》、《三松堂斷憶》等,清雅脫俗,溫馨自然,充滿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氣息。
三、預習反饋:朗讀下列詞語,并給加點詞語注音。
迸濺(bèng jiàn) 伶仃(líng dīng) 盤虬臥龍(qiú)
仙露瓊漿(qióng) 酒釀(niàng)
解釋下面的生詞:
迸濺:向外濺出或噴射。 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現(xiàn)得少。 伶仃:孤獨,沒有依靠。
酒釀:米酒。 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仙露瓊漿:形容鮮美的酒。
盤虬臥龍:回旋地繞,像臥著的龍。
選擇喜愛的一節(jié),看誰讀得好!
四、朗讀指導:
長句的停頓要得當;
朗讀的節(jié)奏要緩急適當;
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
注意句子的重讀;
讀準字音,注意感情。
五、整體感知:
1、 聽課文朗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并思考問題:
a、本文主要從賞花、想花和憶花三個方面來描繪紫藤蘿瀑布的,試給課文劃分層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C、這篇文章單純地是描繪紫藤蘿瀑布嗎?試找出文中最能表現(xiàn)課文中心的句子。
六、思考品味
1、文首句“我不由地停住了腳步 ”的原因是什么?獨句成段這樣寫有何好處?
明確:“我不由停住了腳步”說明紫藤花的美麗,作者是因為心有所動而止步?!安挥伞痹谶@里點了作者從沉思到驚醒到被吸引的過程。那么他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
這里的獨句成段,既是作者內心的反應,又為全文埋了懸念伏筆,引出下文。
七、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完成作業(yè)本練習
七年級語文復習教案 篇2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
備課組:七年級語文組
課型:復習課
主備教師:莫克明
備課時間: 集體備課成員:李文祥、劉鶴蘭、胡翠蘭、李永祥
教學目標
(一)教學重點:
1、根據(jù)課標和考試重點識記相關字詞
2、分類專題訓練
(二)教學難點:
強化鞏固積累
(三)教學準備:
1、組織學生分單元復習
2、圍繞縣統(tǒng)考題型訓練
3、常錯易混知識點強化復習
(四)教法的分析:
專題復習與強化訓練相結合
(五)課時安排:
1至2周教學過程:
一:字音字形復習第一單元
1、散步
嫩芽nan 分歧qí 拆散chāi 一霎時shà 水波粼粼 línlín 水波粼粼:形容水面明凈。粼粼,水十分明凈。各得其所:每個人都得到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2、秋天的懷念
癱瘓tān huàn 暴怒nù 捶打chuí 憔悴qiáo cuì 咱倆liǎ 爛漫làn 絮叨xù dāo 喜出望外:由于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3、雨的四季
花苞bāo 粗獷 guǎng 靜謐mì 蒞臨 lì 吝嗇 lìn sa 咄咄逼人dūo
4、古代詩歌四首
碣石ji? 澹澹dàn 聳峙sǒng zhì 第二單元
6、我的老師
痣zhì 褪tuì 磕頭kē 榆錢yú 狡猾jiǎo huá 占據(jù)jù 時辰ch?n
7、再塑生命的人
截然 ji? 感慨kǎi 搓捻cuō niǎn 綻開 zhàn 疲倦不堪kān
二、文學常識復習
第一單元:《金色花》選自《泰戈爾詩選》,作者:泰戈爾,印度文學家?!逗扇~?母親》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現(xiàn)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讀者》?!妒勒f新語》是南朝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書,屬于筆記小說。
第二單元:《我的老師》作者:魏巍?!对偎苌娜恕纷髡撸汉?凱勒,美國女作家、教育家,曾授予“總統(tǒng)自由勛章”?!墩撜Z》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為“四書”??鬃樱好穑种倌?,春秋時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第三單元:《春》作者朱自清,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學者?!稘系亩臁防仙?,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戲劇《茶館》《龍須溝》等?!肚锾臁泛纹浞?,四川萬縣人,現(xiàn)代詩人,評論家?!队^滄?!凡懿伲置系?,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其詩以慷慨悲壯見稱?!洞伪惫躺较隆吠鯙?,五言律詩?!跺X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大詩人。七言律詩?!短靸羯?秋思》馬致遠,元代著名戲曲作家?!疤靸羯场睘榍泼谒膯卧骸蹲咸偬}瀑布》宗璞?!蹲咭徊剑僮咭徊健纺D?亨特,美國作家?!断s》小思,香港作家?!敦悮ぁ废饺?,臺灣作家?!峨m有嘉肴》節(jié)選自《禮記》中的《學記》,《禮記》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義論著的選集。
第五單元:《綠色蟈蟈》選自《昆蟲的故事》,法布爾,法國著名昆蟲學家,著有《昆蟲記》?!逗又惺F》選自《閱微草堂筆記》,作者紀昀,字曉嵐,清代文學家。
第六單元:《小圣施威降大圣》節(jié)選自《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明代小說家。小圣是指二郞神楊戩。《皇帝的新裝》作者:安徒生,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代表作:《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丑小鴨》。《女媧造人》選自《神話故事新編》作者:袁珂?!吨亲右舌彙愤x自《韓非子?說難》,韓非子,戰(zhàn)國末期著名思想家。代表作《韓非子》 《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人間訓》,《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由西漢淮南王劉安組織編寫。
三、名著導讀復習
1、《繁星》《春水》:主題是“母愛、童真、自然”。
作者是冰心,原名謝婉瑩,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這兩作品是在受到了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①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如“母親?。√焐系娘L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懷里。詩中的母愛往往有雙重內涵:一是母愛對詩人的浸潤,二是詩人對母愛的深情頌贊。
②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③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稱為“哲理詩”。如: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作品的藝術成就表現(xiàn)在:
①兼采中國古典詩詞和泰戈爾哲理小詩之長,善于捕捉剎那間的靈感,以三言兩語抒寫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長。
②語言清新淡雅而又晶瑩明麗,明白曉暢而又情韻悠長。
2、《伊索寓言》:主題是“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兑了髟⒀浴肥鞘澜缥膶W史上流傳最廣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①影射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揭露了當時統(tǒng)治者的殘暴和蠻橫。如:《狼和小羊》、《貓和雞》
②表現(xiàn)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與智慧。如:《農夫和蛇》、《狐貍和山羊》 ③借動物形象嘲諷人類缺點。如《蚯蚓和狐貍》、《螞蟻和蟬》 作品的藝術特色是:
①往往簡潔客觀地敘述一個故事,最后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蘊含的道理。②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廣泛采用擬人化手法。
四、綜合性學習復習㈠、這就是我
1自我介紹;2自我推薦;3模擬面試
活動目的:
1、通過向大家介紹自己,讓同學和老師盡早認識、了解自己。
2、在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語文學習活學活用的特點,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3、讓活動豐富我們的課外生活。㈡、漫游語文世界 1調查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現(xiàn)狀;
2編輯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小冊子(如:對聯(lián)集錦、店名集錦、廣告集錦、錯別字舉隅等);
活動資料:小草在成長,請勿打擾(草坪告示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標語)悄悄的來,悄悄的去(閱覽室標語)㈢、探索月球奧秘
1、月球奧秘知多少;
2、觀察月亮運行;
3、收集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顒淤Y料:
1、與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中國最早載于《山海經》、《楚辭》與《淮南子》 傳說和神話故事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義
2、關于月亮的詩歌:
《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山居秋暝》王維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暮江吟》白居易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舉頭望明月,《月下獨酌》李白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3、賞月佳對: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游子思鄉(xiāng),他鄉(xiāng)苦,本鄉(xiāng)甜。樓高但任云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
4、月亮的美稱與雅號:玉兔、夜光、素峨、玉盤、廣寒宮、嬋娟、蟾蜍等。
五、句子仿寫復習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彩虹,經過與雷早激戰(zhàn)之后才出現(xiàn);理想,經過與困難搏斗之后才誕生。
3、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葉,貯滿希望之情; 夏之色為金的黃,如麥浪,如稻草,彰顯著豐收的希望; 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志著事物的終極; 冬之色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舊生命的終結。
2、《錢塘湖春行》: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全詩通過對西湖早春明媚風光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無比喜悅的心情。
首聯(lián)寫遠景,詩人行經孤山寺和賈公亭西邊時所看到的天光水色?!俺跗健睂懘核鯘q與湖堤相平,“云腳低”寫遠望白云朵朵,似與湖水相接,描繪了一幅開闊又明朗的春天圖景。
頷聯(lián)寫鶯燕的活動。鶯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們的出現(xiàn)給人們帶來的初春生機勃勃的感覺,“早”“新”兩字用的妙:是詩句的詩眼,作者抓住早春這一特有的景象,抒發(fā)了自己在西湖見到早春景象時無比喜悅的心情。
頸聯(lián)寫近景,五顏六色、隨處開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繚亂,新長出的春草剛剛沒過馬蹄。
尾聯(lián)寫詩人陶醉在湖東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綠楊陰里,以至于流連忘返。
全詩寫景層次分明、由遠到近、動靜結合,情景交融。
3、《過故人莊》: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全詩描寫了與朋友歡聚的生活場景和山村的秀麗風光,表達了朋友間那種淳樸的情誼和詩人對農村風光的喜愛之情。
前兩句寫老朋友準備了飯菜,邀請詩人到家里做客。通過寫朋友的熱情款待,表現(xiàn)了他們之間真摯的友情。三、四句描寫了小村莊的秀麗景色,綠樹、青山環(huán)繞,小村莊顯得格外優(yōu)美,表達了詩人對山林生活的喜愛之情。五、六句描寫打開窗戶所見到的景物及端起酒杯所談論的話題,情與景交融在一起。
最后兩句交代下次再來的時間及目的,表達了詩人對朋友和小村莊的依戀之情。全詩語言簡潔、敘述簡練而意味無窮,結構嚴謹而層次分明。
4、《題破山寺后禪院》:全詩逼真地描繪了寺院的清幽與潔凈,表現(xiàn)了詩人寄情山的隱逸情懷。全詩以由寺外到寺內的順序為線索,前四句寫入古寺,見高林,踏曲徑,進禪房。五六句抒寫詩人的主觀感受,最后兩句寫聆聽古剎的鐘磬聲。詩中虛寫萬籟俱寂,實寫心靈感悟;虛寫鐘磬之音,實寫心靈震撼。借虛寫實,深邃綿遠,意境高深,寓意深長。
5、《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同時也是一首贈言詩,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對朋友深切的關懷,同時也展示了詩人飄逸、豪放的性格。
首句以景興起,給讀者描繪了一幅冷清凄涼的晚春圖。從“飄飛不定的楊花落光了,布谷鳥啼聲凄婉”之中隱含著作者對朋友被貶僻壤之地的同情和悲傷,接著轉入敘事,用跋涉五溪說明路途的遙遠和艱難,暗含著對被貶友人的深切掛念。后兩句用擬人手法,希望借助明月,將自己對朋友的關心、擔憂之情隨輕風直到偏遠的夜郎之西。
全詩想象豐富奇特,感情真摯。
6、《泊秦淮》: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為體裁的政治諷刺詩。全詩寫詩人夜泊秦淮的所見所聞,想到南朝統(tǒng)治者醉生夢死的生活以及陳朝的滅亡,反映了詩人對晚唐達官顯貴只顧個人享樂、不顧國家存亡這一再現(xiàn)狀的不滿與憤恨。
前兩句描寫夜晚秦淮河上煙月迷蒙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憂慮之情。后兩句寫現(xiàn)實中達官顯貴飲酒作樂、荒淫無度的生活,表達出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全詩語言凝練、含蓄。將歷史與現(xiàn)實巧妙結合,兩個“籠”字表現(xiàn)出寫景生動形象,情感深沉。
7、8、《過松源晨炊漆公店》: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第一句內容豐富,包含了艱難攀登的整個上山過程,以及對所經歷艱難的種種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誡又像是提醒別人,耐人尋味。第二句對第一句進行補充,“賺”字幽默風趣,將行人心目中下嶺的容易與它實際上的艱難形成鮮明對比。三四句對第二句留下的懸念進行解釋:本來上山過程要攀登多少道山嶺,下嶺過程中也相應地會遇到多少重山嶺?!耙环乓粩r”把山寫成了有生命有靈性的東西,同時也將行人的種種心情——意外、驚詫、厭煩、直至恍然大悟透露出來。其間包含著樸實的人生哲理:做任何事情都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面對困難才能順利解決。
9、《觀書有感》: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全詩寫的是詩人忽然把難懂的書看懂了時產生的聯(lián)想及感受。前兩句用比喻修辭方法寫出方塘的清澈,表面是寫景,實際上是用景物作比喻。三四句寫方塘清澈的原因,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后人將句子凝縮為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fā)展的源頭和動力。全詩語言簡潔、質樸,比喻貼切。
七:詩歌理解性默寫
1、《觀滄?!分凶髡呓柚蠛P蜗笫惆l(fā)了自己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和偉大抱負的兩句是:,。
2、《次北固山下》詩中既即景抒情又蘊含自然理趣的兩句是:。
3、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以小鳥的活動寫早春特色的詩句是:。
4、春天,香格里拉草原上野花次第開放,芳草如茵。游客騎馬踏青,陶醉在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之中,真可謂《錢塘湖春行》中所寫“,”
5、崔顥在《黃鶴樓》中寫到“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而馬致遠在《天凈少 秋思》中也有兩句與此意境相似,這兩句是:。
6、《龜雖壽》中表達了詩人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進取精神,從而抒發(fā)了詩人的雄心壯志與對未來宏圖大業(yè)的向往之情的詩句是:。。
7、孟浩然的《過故人莊》:詩中描繪優(yōu)美寧靜的田園生活的句子是:。詩中寫農家的勞動生活的詩句是:。表現(xiàn)對朋友、對鄉(xiāng)村的依戀之情的句子是: ,。
8、《題破山寺后禪院》中形容環(huán)境幽靜,消除人心中俗念的詩句是:。后人根據(jù)“?!钡贸鲆粋€成語“曲徑通幽”,形容景色幽雅,也富含一定的哲理。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用擬人手法表達詩人對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10、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詩中寫親人盼詢歸期,從而抒寫詩人與親人間互相思念的真摯之情的詩句是:。抒寫詩人希望與親人會面的詩句是:。
11、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詩入詞,詩中著重寫今日的感傷、被譽為“千古奇偶”的千古名句的是:。
12、杜牧的《泊秦淮》: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圖的句子是。表現(xiàn)詩人憂患意識,反映官僚紙醉金迷生活的詩句是:。
13、《觀書有感》中,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的是:。
八、文言文背誦默寫復習4.《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點從仰視角度描寫禽鳥的優(yōu)美詩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②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點從俯視角度描寫花草的優(yōu)美詩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6.《龜雖壽》?曹操
①最能體現(xiàn)詩人慷慨激昂,壯懷激烈情感的句子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②運用比喻表明自然規(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句子是: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7.《過故人莊》?孟浩然
①描寫友人家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的詩句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②表現(xiàn)對朋友、對鄉(xiāng)村的依戀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8.《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①描繪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詩句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②以動顯靜,因情生景、含蓄雋永的詩句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w W w.x K b 1.c o m ①
九、《世說新語》兩則 1.字詞解釋
①內集:家庭聚會。②兒女:子侄輩。
③講論文義:講論,講解討論;文義,詩文。
④俄而雪驟,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會兒;驟,迅速;欣然,高興的樣子。⑤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⑥未若柳絮因風起:未若,不如;因,憑借。⑦期行:期,約定。
⑧期日中:日中,正午時分。⑨舍去:舍,丟下;去,離開。
⑩尊君在不(fǒu):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不,通“否”,沒有。?相委而去:相,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行為;委,丟下,舍棄。?家君:對他人稱呼自己的父親。?引:拉。?顧:回頭看。2.句子翻譯
①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BR> 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彼绺绲呐畠旱理y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BR> ③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在正午。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來。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BR> 那人便發(fā)起脾氣來,罵道:“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
⑤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fā),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⑥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3.課文理解《論語》十二章 1.字詞解釋
(1)學而時習之:按時復習(2)有朋自遠方來:從
(3)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4)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5)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6)傳不習乎:老師傳授的知識
(7)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這里指獨立做事情(8)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9)不逾矩:越過,超過;規(guī)矩,規(guī)范)
(10)溫故而知新:學過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11)學而不思則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12)思而不學則殆:有害
(13)可以為師矣:可以;憑借;做,當作(14)人不堪其憂:忍受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詞,??的人;喜歡,愛好(16)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為樂趣(17)飯疏食飲水:吃飯;粗糧;冷水)(18)曲肱而枕之:彎曲胳膊;承接連詞(19)不義而富且貴:不正當?shù)氖侄危?0)于我如浮云:對于
(2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悍褐付鄠€,幾個;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2)擇其善者而從之:好的方面,優(yōu)點(23)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邊(24)逝者如斯夫:流逝;這,指河水(25)不舍晝夜:舍棄
(26)三軍可奪帥也:軍隊的通稱
(27)匹夫不可奪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漢(28)博學而篤志:忠實,堅守
(29)切問而近思: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30)人不知而不慍:了解;生氣,發(fā)怒 2.句子翻譯
1.子曰:“學(學習)而(表順承)時(按時(名詞作狀語))習(復習)之,不亦(也是)說(同“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轉折)慍(生氣)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了又按時復習,不也是很喜悅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人們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嗎?” 2.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詞作狀語)三(多次)?。ǚ词。┪嵘恚簽椋ㄌ妫┤?謀(出主意)而(表轉折)不忠乎?與朋友交而(表轉折)不信(誠信)乎?傳(傳授的知識,名詞做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真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傳授的學業(yè)是否復習了?”
3.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順承)志于學,三十而立(獨立),四十而(表順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順承)知天命(自然規(guī)律),六十而(順承)耳順,七十而(表順承)從心所欲,不逾(超過)矩(規(guī)范)?!?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于世,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了解并順應了自然規(guī)律,六十歲對各種言論能明辨是非,到七十歲才可以隨心所欲,又不會超出規(guī)矩。
4.子曰:“溫(復習)故(就的知識,形容詞做,名詞)而(表順承)知新(新的領悟),可(可以)以(憑借)為(成為)師矣。”
孔子說:復習舊的知識,并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做到這樣的程度,可以成為老師了。5.子曰:“學而(表轉折)不思則罔(迷惑),思而(表轉折)不學則殆(有害)??鬃诱f:“只學習不思考,便會迷惑而無所得。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害。” 6.子曰:“ 賢(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樂于學)。賢哉,回也!”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 ?BR> 7.子曰:“知之(代詞,指代學問)者(??的人)不如好(喜歡,愛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以??為樂趣,名詞意動用法)之者。”
孔子說:“對于學習,了解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BR> 8.子曰:“飯(吃飯,名詞作動詞)疏(粗糧)食飲水(冷水),曲肱(彎著胳膊)而(表順承)枕之,樂(樂趣)亦在其中矣。不義(正當手段)而富且貴,于(對于)我如浮云?!?BR>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新 課 標 第 一 網 9.子曰:“三(幾個)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ㄔ谄渲校?。擇其善者而(表順承)從(跟從)之(代詞,學習),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BR> 10.子在川(河)上曰:“逝(流逝)者如斯(這)夫,不舍(舍棄)晝夜?!?孔子在河邊感嘆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11.子曰:“三軍(軍隊)可奪帥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奪志也?!?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BR> 12.子夏曰:“博(廣泛)學而(表并列)篤志,切(懇切)問而(表并列)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
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懇切地向別人發(fā)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其中了?!?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詠 雪
①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②“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孩邸拔慈袅跻蝻L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傅(fù)柳絮(xù)差可擬(ch?。?nǐ)無奕(yì)雪驟(zh?u)道韞(yùn)
2.本文選自南朝宋彭城人 劉義慶 編著的《 世說新語 》一文。
3.解釋字詞:
?內集(家庭聚會)?兒女(子侄輩)?俄而(不久,一會兒)?欣然(高興地)
?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未若(不如,比不上)?因風起(憑借)?即(是)4.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①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舉行家庭聚會,跟子侄輩們談論詩文。②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③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5.“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寒雪日 ”、地點“內集”、人物“謝太傅與兒女”、事件“講論文義”等要素。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為我們營造了一種歡快、輕松、融洽的家庭氣氛。6.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C)
A.撒鹽 / 空中差 / 可擬B白雪 / 紛紛何 / 所似C未若 / 柳絮 / 因風起 D左將軍 / 王凝 / 之妻也
7.對“公大笑樂”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
A.說明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B.謝太傅“笑”前喻,而“樂”后喻。C.為“柳絮”一喻而“笑樂”。D.謝太傅認為后一喻沒有前一喻好。
8.文章最后寫道:“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蹦阋詾樽髡邔懮线@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補充謝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贊賞道韞的才氣。9.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白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
答:(1)“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tài)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2)“柳絮”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且兩者都是輕飄飄的,呈團狀,這一點極相似。
10.除“柳絮”一喻外,你還能寫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喻體嗎?能否再寫出幾句詠雪的詩句嗎?
詞:鵝毛、鴨絨、揚花、梨花、花絮、飛花
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陳太丘與友期
①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②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③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④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11.給加點的字注音:與人期行(qī)尊君在不(fǒu)12.解釋加橫線的字詞。
?與友期行(約定)?太丘舍去(離開)?去后乃至(才)(4)待君久不至(您,對對方的尊稱)?尊君在不(對別人父親的尊稱)(通“否”,句末語氣詞,表詢問)?相委而去(丟下,舍棄)?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下車引之(拉)?元方入門不顧(回頭看)
13.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①、陳太丘與友人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中午。
②、(家父)等你好久你不來,他已離開了。
③、(你)到正午還不來,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④友人感到很慚愧,下車去拉元方,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14.“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 不守信用 的人,“友人便怒”,從友人的話中我們又看到了友人是個 言辭粗魯、只會怪罪別人兒不會反省自己 的人,從“友人慚,下車引之”還可看出友人是個 知錯能改 的人。陳元方維護了父親的尊嚴,顯示了聰明才智,體現(xiàn)這一天資的語言是“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也表現(xiàn)出對客人無信無禮的不滿,體現(xiàn)不滿的行動是“ 元方入門不顧 ”。
15.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不失禮:對這種無信無禮之人,不值得與他交談,表現(xiàn)了陳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也符合一個七歲小孩的心理。(失禮:既然友人已經感到慚愧難當了,對父親的朋友應當以禮相待。)
16.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為人處事要講信用,懂禮貌 17.你知道哪些有關誠信的的詞語或名言?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故事?(請各舉出兩例)
詞語: 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名言: 言必行,行必果 金誠所至,金石為開
故事:司馬光砸缸 曹沖稱象 王冕四歲畫畫 曹植七歲做詩 雖有嘉肴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唬骸皩W學半?!逼浯酥^乎?
18.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嘉肴(yáo)自強(qiǎng)兌命(duì)學學半(xiào)
19..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
①雖有嘉肴 即使 ②弗食 不 ③不知其旨也 甘美 ④不知其善也 好處,益處 ⑤ 能自強也 自我勉勵 ⑥ 雖有至道 達到極點 ⑦ 教學相長 增長,促進 ⑧ 是故 所以 ⑨ 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20.翻譯下列句子。①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透。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知道自己的知識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我勉勵。
③故曰:教學相長。所以說,教導和學習能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④《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21.本文節(jié)選自 《學記》,又名《小戴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秦漢以前各種 禮儀 論著的選集,共 49 篇?!秾W記》是《禮記》 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教育學 的專著。該文中隱藏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是 教學相長。
22.本文主要論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論述的?(論證思路)本文主要論述了 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道理。本文在論述時先以“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作比,繼而引入“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進而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后歸結到“ 教學相長 ”這個結論。(用原文填空)23.開頭“雖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用嘉肴比喻至道,運用了類比論證,是為了襯托至道的好處,也起到了引出論點的作用。
24.從學習的角度,“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試結合學習經驗,談談你的看法。
只有學習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25.“教學相長”與“學學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兩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相同點:兩者都強調了“教”是學習、進步和提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不同點:前者是從教和學兩個方面來說明教和學的關系: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說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后者則只從教的角度來說明,將學的部分暗含其中,說得含蓄委婉,是對前者的補充論證。二者關系:前者是全文的觀點,后者是引用論據(jù)來補充強調觀點的,二者并非并列關系,而是主從關系。
課后反思:
修改意見:
七年級語文復習教案 篇3
6.Therearetwohundredstudentsinmyschool.我的學校有200個學生。
7.Therearen’tanylibrariesinmyschool,buttherearesomereadingrooms
8.Millieisinfrontofthegate。米利在大門前
1.按要求改寫句子。
1.Theboysareinthedininghall(對劃線部分提問)
________________theboys?
2.Therearetwentyboysonthebasketballcourt.((對劃線部分提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reonthebasketballcourt?
________________twelve?
2.根據(jù)句意填上適當?shù)慕樵~。
1.Don’tswim_______theriver2.Thereisalake_______theleft____theplayground.
3.Wegotoschool______Monday______Friday.
5.Howlovely多可愛啊!
6.Youcanseesomeflowersunderit.在它的下面你可以看到一些花。
一.根據(jù)句意及中文完成句子。
1.Therearetwo_________(電腦)roomsinourschool.
2.Isthereanofficeonthe_________(底層)floor?
3.Don’tpickthe_______(花)inthegarden.
4.Look!Thereisa_______(漂亮的)skirt.
5.Tom,don’tclimbthe________(樹),please.
二.根據(jù)中文完成句子。
1.樹下有只狗。
2.在一樓有個美術室。
Thereisagarden___________________.
3.樓房前有棵大樹。
Thereisabigtree__________________-building
我的貓在門后.
Mycati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級語文復習教案 篇4
教學理念:
找出途徑讓學生發(fā)掘材料,從語文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
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發(fā)動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營造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
教材分析:
《偉大的悲劇》這篇課文寫的是在1911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于戲劇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的悲壯覆沒的故事。故事較長,情節(jié)也較曲折,且用的是第三人稱,以人物傳記的形式再現(xiàn)當時的情境。文章一方面寫了氣候的惡劣,探險隊員與之展開的搏斗;另一方面,作者也展現(xiàn)了當時犧牲的詳情。所以基本上具備小說的三要素:典型情節(jié),典型環(huán)境,典型人物,因此又可以把它當作寫人的傳記小說來讀。
學情分析:
學生可能不適應閱讀這么長的篇幅,學生可能不適應這么歐化的語言,學生可能陌生這么含蓄而深刻的主題,學生可能有不太理解西方人的價值觀念,這正是在閱讀這篇文章比較困難的地方。所以教學的立足點不應太高太難,應盡量簡化、淺化,使學生好懂、愛學,并重在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不然,教師的教學就會很被動。
教學目標:
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質為教學重點
以積累、聽說、寫作等為訓練手段
以發(fā)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核心
學法導引:
1.長文短教,重點突破。
2.注重發(fā)現(xiàn),重抓積累。
3.啟發(fā)誘導,讀寫并舉。
教學過程:
導入: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蹦敲磦ゴ蟮谋瘎∮謺鞘裁礃拥哪?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樣用斯科特的故事給我們解答這個疑問的。
出發(fā)前的準備
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像一次充滿挑戰(zhàn)的探險之旅,希望大家在這次旅程中既欣賞到美麗的風景又接受智慧和膽量的考驗,出發(fā)前,我們需明確此行的要求和任務:首先大家要一鼓作氣,振作精神;其次,大家要開動腦筋,解決困難;第三,大家要團結合作,共同進步,希望我們最后都能達到榮譽的頂點,品嘗勝利的果實。
沿途發(fā)現(xiàn),做一個細心的收藏家
我們閱讀一篇課文就像一個旅行家在旅行,要去不斷地發(fā)現(xiàn)那些有價值的、美好的、印象深刻的東西,并把它們記錄下來并仔細整理珍藏。下面大家讀課文,看同學們是不是一個個細心的收藏家。(指導學生分類整理,做成卡片)
下面的詞語不應錯過
姍姍來遲 怏怏不樂 白雪皚皚 茫茫無際 洋洋得意
悶悶不樂 念念有詞 憂心忡忡 小心翼翼 獵獵作響
迷迷糊糊 哆哆嗦嗦 踉踉蹌蹌
堅持不懈 風餐露宿 精疲力竭 疲憊不堪 毛骨悚然
耀武揚威 海市蜃樓 畏縮不前 魯莽大膽 語無倫次
羸弱 癲狂 凜冽 吞噬 銷蝕
步履 告罄 蹣跚 遺孀 厄運
下面的句子不應忘記。
1.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
2.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
3.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4.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于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同他有過聯(lián)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
5.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
(指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搜集、整理)
挑戰(zhàn)困難,做一個勇敢的探險家
既然是探險,就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坦途,必然會遇到艱險和困難等著我們去克服。然而,無限風光在險峰,越是艱險的地方,我們越要迎難而上。下面的學習需要大家拿出勇氣和智慧,看大家是不是一個個勇敢的探險家。
(學生再次瀏覽課文)
1.同學們在下面互相復述故事。(要講得熱鬧)
2.大家推薦一個同學給全班同學講述故事。(要激勵)
3.同學講述完之后,請同學們用簡單的話評價故事。(要稱贊)
這是一個感動人心的故事。
這是一個非常悲壯的故事。
這是一個充滿著冒險精神的故事。
這是一個富有挑戰(zhàn)精神的故事。
這是一個歌頌失敗的英雄的故事。
這是一個歌頌獻身精神的故事。
……
(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評價,獲得感知)
4.文章中有許多感動人心的細節(jié),正是從這些細節(jié),我們發(fā)現(xiàn)了探險家高尚偉大的地方,請同學們認真感悟這些地方,且說說他感動你的原因。(要鼓勵)
①歷盡艱險到達極點,等待他們的卻是占領者阿蒙森留下的國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這個失敗者見證他們完成的業(yè)績,而斯科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項任務。
科學家博大的胸襟讓人嘆服。
②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博士,在離死神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仍堅持科學觀察,并拖著16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
科學家勇于探索和頑強進取的精神讓我們感動。
③不幸的奧茨先是要求給他十片嗎啡,以圖盡快結束自己,其他隊員堅決拒絕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獨自走向了帳篷外的茫茫風雪。
科學家強烈的自我獻身精神和以集體為重的高尚人格不能不令人為之淚流滿面。
④斯科特海軍上校極其冷靜地將日記記錄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凍僵,筆從手中滑下來為止。
科學家熱愛事業(yè)、執(zhí)著、拼搏的精神不得不令人贊嘆。
……
(指導學生品味細節(jié),細心領悟)
善于創(chuàng)造,做一個優(yōu)秀的開拓者
人類的腳步從來就沒有停止對未知世界的追求,我們的眼睛總是在不斷發(fā)現(xiàn)新鮮的天地,我們的思維還在繼續(xù)探索許多空白的領域,這就象我們今天的學習一樣,都需要我們有一種敢為人先的開創(chuàng)精神,所以下面的問題,同學們要大膽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并記錄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你成了一個優(yōu)秀的開拓者。
1.這次探險活動勝利者是阿蒙森,失敗者是斯科特,然而茨威格選擇作傳的卻是斯科特,這里面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目的?(從中理解題目的含義)
2.讀了這篇文章,或許你對英雄對成敗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在你的心中,到底誰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們怎樣看待成敗?請以《真心英雄》為題寫下你的認識和感受。教師可播放周華健的歌曲《真心英雄》營造氛圍。
3.學生寫作。
4.當堂誦讀。
5.教師評價。
七年級語文復習教案 篇5
初一上名著閱讀閱讀自測及答案
一、《繁星》《春水》
2、《繁星》、3、總的說來,《繁星》、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三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詩集《繁星》、《春水》是人們公認的小詩最高成就,被茅盾稱為、“春水體”。
5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6、“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边@一小詩富有意蘊,請你仿造一句同樣富有哲理的句子。溪中的水,你停滯不前時,生命就完了。
7、請你賞析書中你特別喜歡的名句
二《伊索寓言》
1.2.或為主人公。動物寓言部分廣泛采用擬人手法,表現(xiàn)了動物各自的習性。諸如豺狼的兇殘,狐貍的__狡猾__,獅子的威猛,山羊的__怯懦___,都刻畫得栩栩如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融思想性和藝術性于一體。
4.你課外已經讀過伊索寓言了,請你說說下列寓言的主要寓意:
(1)、《狼和小羊》《貓和雞》就以絕妙的諷刺筆法,揭露了當時統(tǒng)治者的殘暴和蠻橫;
(2)、《農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誡人們,_對惡人千萬不能心慈手軟_。
(3)、《狐貍和山羊》寫的是掉在井里的狐貍哄騙山羊下井,然后踩著山羊背跳出井底,卻扔下山羊不管的故事,警示人們____做好事也要看對象,以免上當受騙_____。
(4)、《烏龜與老鷹》通過烏龜非要學飛翔不可,結果摔死的悲劇,說明____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性,不可違背規(guī)律____。
(5)、《蚯蚓與狐貍》《鼴鼠》嘲笑____吹牛說大話____,(6)、《駱駝與宙斯》批評___貪得無厭____。
5.《伊索寓言》往往簡潔客觀地敘述一個故事,最后以一句話畫龍點睛的揭示。
6.說說你從書中看到的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的內容和寓意
七年級語文復習教案 篇6
一、積累與運用
1.近在咫尺。和煦。狡黠。卷帙浩繁。
2.彩-采。慢-曼。幅-副。崇-祟。
3.c
4.b
5.名言名句略。
6.例:樂觀的人,把失敗看成墊腳石,一步步走向人生的輝煌。
7.馬克吐溫。美國?,F(xiàn)實主義文學?!丁泛汀丁贰C绹膶W史上的林肯。
二、閱讀理解
8.子瞻。東坡居士。蘇洵。蘇轍。辛棄疾。豪放派。
9.拿。怎不得上。為什么。承受不了。玩弄欣賞。
10.交代寫作的緣由。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1.同“埠”碼頭,水邊停船之處。投下名帖。沿。因為。草木茂盛的樣子。眾。出名。遺憾。
12.翻譯略
13.文章是按空間順序來寫得。前堂,后廳,臥房,再后。
14.略
15.略
16.世界用水量不斷增加、水資源分布不均勻和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方法。
17.通過作比較,突出農業(yè)用水增加的原因。
18.“大約”“差不多”表概數(shù),突出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9.留守兒童長期不能和父母親團聚、與父母之間的感情疏遠。他們非??释透改赣H團聚。設置懸念、揭示主題、父母做客違反常理,使得小說更具有感染力。
20.由點到面,說明青青只是留守兒童中的代表,深化了主題。
21.第一個:爸爸媽媽,你們回家過年吧!
第二個:爸爸,給我買個小玩具吧。
22.青青面對鏡頭時失望之中帶著希望,企盼中帶著擔憂、緊張和猶豫。
23.獻出你的愛心,關注留守兒童。
三、作文
24.略
七年級語文復習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
2、了解古代詩歌的體裁特點。
3、理解詩歌所描寫的意境。
重點、難點:
1、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
2、了解古代詩歌的體裁特點。
3、理解詩歌所描寫的意境。
教具準備:教學方法:
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詩五首中的前兩首。請同學們背誦這兩首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后三首詩。
春望
1、作者介紹。
2、題解:
這首詩是唐肅宗至德二年三月杜甫在長安時所作,當時長安被安史亂軍焚掠一空,滿目荒涼。春望,是作者億看到的長安春天的景色,抒發(fā)了憂時傷亂,憂國思家的感情。
3、課文分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首聯(lián)即寫春望所見:京都淪落,長安一殘破景象,但大好河山依然存在;長安城內又是春天了,草木滿地蒼蒼。此間包藏著詩人沉重的慨嘆。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頷聯(lián)寫望見花鳥時的心情?;B本為娛人之物,但由于感慨時事,國都殘破,與親人分別之恨,反而使詩人對花流淚,聞鳥而驚心,表達作者感時恨別的內心痛苦。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頸聯(lián)是對感時恨別的進一步發(fā)揮;自安史之亂以來,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zhàn)火連續(xù)不斷,多么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值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尾聯(lián)寫詩人經過戰(zhàn)亂的煎熬,半年多的陷身于長安,白發(fā)更見稀少。用手去搔,越來越短,短的幾乎連發(fā)簪都插不住了。'白發(fā)'為愁所致,'搔'為解愁,結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支又嘆年老力衰,則更增一層悲哀。
4、小結
這首五律結構嚴謹,情景交融,語言精練而生動,愛國、思家、憂民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不愧是膾炙人口的名篇。登飛來峰
1、作者簡介
2、題解
飛來峰又名靈鷲峰,在浙江杭州的靈隱山上。相傳可以看到滄海日出。王安石早年登上飛來峰,躊躇滿志的寫下了這首熱情洋溢,富有氣魄的詩章。表現(xiàn)了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壯志和立志改革政治的遠大抱負。
3、課文分析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第一句點明了登高的地點,是在杭州靈隱山飛來峰的千尋塔。第二句中的'雞鳴'、'日升'一方面是寫實,一方面也是作者對變法改革前景的向往,用'聞說'二字輕輕托出,表現(xiàn)了作者對前途滿懷信心。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層。
這兩句是作者的抒懷言志。是根據(jù)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一詩中'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詩句,反其意而用之。作者在這里表示,我不怕浮云擋住我的視線,因為我是站在浮云之上的層。他堅信自己改革政治的主張是正確的,利國利民的,頑固守舊派的阻撓和反對是不足畏懼的。作者把政敵比喻成浮云,認為它雖然可以一時遮掩人們的耳目,但是最終將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從而進一步表現(xiàn)了作者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堅定信念。
4、這首七絕借登高能望遠的描繪,抒發(fā)自己作為政治改革的豪情壯志和遠大抱負。全詩只有句言簡意賅,措詞委婉而堅決,表現(xiàn)了作者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堅定信念。
論詩
1、作者簡介
2、題解
論詩是作者以詩歌形式寫了一組詩以闡述關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些看法。
3、課文分析
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作者認為詩歌創(chuàng)作應該具有時代特點,應該有詩人自己的獨創(chuàng)。即使像千古流傳的李白、杜甫的詩篇,也不能代替后人的創(chuàng)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作者認為每個朝代都應有才能的人出現(xiàn),成為數(shù)百年后的詩壇領袖人物。
4、小結
作者運用詩歌形式闡述了詩歌應有時代感、創(chuàng)造性的看法。
總結:
這幾首詩都是唐以來的名篇。富有藝術感染力。從形式上看《使至塞上》《春望》是五言律詩。律詩分首、頷、頸、尾四聯(lián)8句?!堵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登飛來峰》《論詩》是七言絕句。
作業(yè):完成課后一、二、三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