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育兒心得 篇1
1.給孩子寬松的環(huán)境,多欣賞鼓勵孩子。
每個寶貝都是獨立的個體,各方面的發(fā)育會受到遺傳、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同年齡段的寶貝有所差異是很正常的事情。真正愛孩子的家長,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除去自己的焦慮。首先要有自己的空間和生活,不要做沒有“自我”的孩奴,講究有質量的陪伴。其次可以看一些關注個人和孩子心靈成長的書籍,但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要明白“養(yǎng)育孩子和養(yǎng)育植物一樣,不澆水不行,澆多了根會腐爛”。
2.不和別人比,追求自己能達到的目標。
家長對孩子有信心,會勝過對孩子的焦慮。要知道孩子最需要什么,知道什么是現(xiàn)階段最重要的。讓孩子和自己的過去比,要勝于和別人比,看到自己的進步和優(yōu)點,這樣才能有信心追求自己能達到的目標。
3.多和別人溝通,聽聽其他家長的經(jīng)驗。
家長盡可能多參加各種育兒和親子培訓及活動,也可與其他的家長多溝通交流。寶貝各項本領的獲得與后天的環(huán)境和訓練關系極大,加上寶貝發(fā)展的彈性十足,所以今天看起來發(fā)育比別的寶貝慢,也許到了明天就會比別的寶貝超前。
父母育兒心得 篇2
孩子在3歲以后,會提出許多問題,如同“好好的天氣為什么一下變陰了呢”“為什么螞蟻忙著搬家?”“為什么到秋天樹葉要脫落?春天的樹木又出現(xiàn)長枝發(fā)芽變綠?”這些問題提出后,家長都要很好地加以引導和講解,啟發(fā)孩子多提問題和多思考。
家長聽到孩子所提出的問題,都要以循循善誘的態(tài)度,盡力地滿足孩子的希望。面臨復雜的社會和奇異的大自然,他們會感到處處都新鮮、迷惑不解。旺盛的求知欲,促使他們提出問題,家長不一定馬上都能作出回答,因此,對孩子講清楚需要查查資料之后再回答,這樣孩子會通情達理地接受。
實際上回答孩子的提問是有教學相長的作用,可是有些家長,因自身工作、學習很忙,對孩子的提問表現(xiàn)出不耐煩,甚至推開孩子說:“去、去、去!我沒有空”?;蛘哒f:“你哪來那么多的問題?”這無異于給孩子當頭一棒。如果多次給孩子這種冷遇,他以后就不愿再提問了,這樣就堵住了孩子開發(fā)智力的'通道。
教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孩子3―4歲的時候,父母應成為孩子的啟蒙老師。這就要求當父母的認真學習,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才能正確回答孩子的提問,并且為孩子作好榜樣,做到言教與身教并重。
什么是言教呢?就是要用實事求是的精神,紿孩子講道理,對事物要加以分析引導,使他們懂得什么是正確的行為,什么是錯誤的言行。由于3―4歲的小兒還分不清是與非,所以成人的講解剖析對孩于今后的行動,能起著有益的指導作用。
對孩子如果只用訓斥責罵,或者抓來痛打一頓來代替言教,其結果只能是表面的,一時的,甚至還會起反作用。言教,是以理服人,不僅孩子從內心樂于接受,而且也使孩子養(yǎng)成會講道理的好作風。言教顯然十分重要。
身教,是教育孩子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以自己的模范行為來影響孩子,對孩子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因為孩子對周圍環(huán)境(包括父母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和老師在內)無時不在用他們的眼睛作觀察,用耳朵去靜聽;以他們具有的突出的模仿天性,他們會把長者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深深地印入自己的腦海,并會不由自主地也表現(xiàn)出來。因此長者的言論、行動必須是孩子的表率。
如果,想讓孩子誠實,父母自己就要不撒謊;想使孩子有禮貌,父母自己就得作出有禮貌的榜樣;要孩子不說臟話,父母自己就要講文明語言。父母衣著樸素,孩子也不穿奇裝異服;父母勤奮學習、工作,孩子也不至好吃懶做。如果父母處處以身作則,即使孩子做錯了事,給以批評,他也會心悅誠服,樂于接受。所以,父母的威信,不是建立于斥罵與武力上,而是建立在身體力行、言行一致上面。實際上,言行一致也就是言教與身教并重。
父母育兒心得 篇3
時值7月底,高考的硝煙消失殆盡,學子們將來的路已成定局。因看了一篇熱點新聞,“便利貼女孩貪污公款近600萬,一不開心就網(wǎng)購”,讓我對高考產(chǎn)生了寫點什么的沖動。
她有著令普通人羨慕的海歸碩士學歷,畢業(yè)于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在北京某電視中心交易中心工作,工資待遇不錯。但壓力也很大,于是網(wǎng)購鑰匙扣等一些小零碎成了她的減壓方式。如果資金充足購物減壓也無可厚非,但她陷入了畸形減壓方式里,越購物越壓力越瘋狂,于是走上了貪污公款這條路。最美的青春年華將在監(jiān)獄里度過,讓人不禁唏噓!
她在懺悔書里寫到:我從小家庭優(yōu)渥,父母在物質生活方面從未苛待過她,但由于工作繁忙,在精神層面給予的關懷少之又少,使我養(yǎng)成了任性妄為、敏感內向、花錢大手大腳、抗壓能力差的性格。享受了父母的過度保護,一遇到挫折就原形畢露。
人生是場馬拉松戰(zhàn)役,每一仗都重要。高考很重要,但也沒到?jīng)Q定一個人一輩子成功失敗的地步。有人會反對,上好大學才能找好工作,有好工作了才能巴拉巴拉。。。。如果您認為找份好工作就算人生的成功,呵呵~~那我只有說:好大學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關鍵條件。便利貼女孩張瑤,她的學習成績一定很棒,但缺少了精神方面的成長,她始終是十幾歲的女孩,未曾長大,最后誤入歧途。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需要一個蓋棺定論,誰都會走錯路,唯有走錯路之后幡然悔悟才能讓人成長,從而走得更遠。相比一時耀眼的文憑,更難得的是一生擁有閃光的靈魂。一起感悟人生
不管你是決定去讀大學,還是復讀再次接受洗禮,對于考生來說,高考決定你讀哪所大學,而心智決定你走多遠路程。
曾經(jīng)有報道某重點大學的女生因患抑郁癥,不堪其痛,跳樓自殺。她的母親怎么都不能相信那么優(yōu)秀的女兒會患抑郁,為探究女兒生病的原因,這位母親曾到女兒就讀的學校走訪,得到的結論讓她震驚不已又羞愧難當,女兒自踏進大學校門后就無法和人正常溝通;她總是獨來獨往,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她從不照顧室友的感受,一度遭到集體排擠;有人不小心惹了她,她一下就告到輔導員那兒,幼稚得像個幼兒園的孩子……
不過短短一年多時間,那個原本健康上進的女兒,突然就像換了一個人:整天昏昏欲睡,眼神空洞無光,不愿和任何人交流,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體重也從原來的60公斤瘦到40來公斤,后被醫(yī)生確診為抑郁癥。母親想盡辦法為女兒治病,面對巨大壓力,女兒無法化解,她缺乏這種能力,于是用自殺來結束生命。
母親聞信無法接受,后來她懺悔道:“我好后悔!只知道讓她好好學習,沒教會她怎么和別人相處,沒教會她怎么融入世界,才導致她走了這條路。她得上這個病,一定是太孤獨太難過了,一定是太絕望太害怕了。我好后悔!!
因為自己當年沒能考上大學,小到大我把她管得太嚴,怕耽誤她學習,怕她交上壞朋友,天天跟在她身后,不給她和別人相處的機會。過去十來年,家、學校、補習班就是她的全部生活,她根本就不懂如何與人相處。我就是一門心思要把她送進重點。原來這一切都是為了了卻我的夢想??晌覉A夢了,又有什么用,我永遠失去了我的女兒!!!!”
這樣的例子是極少數(shù),我也不是借這個實例來說為人處世比成績好重要或者上好大學不重要,我更關注的是高考之下的父母,要關心孩子們內心的真正需要,然后我們要怎么樣做?俗話說:天下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那我們又何必強迫孩子這顆樹苗都成一模一樣的樹木,又或長成你心目中向往的樣子?
引領孩子成人,遠比強迫孩子成才更重要。父母口口聲聲為孩子好,那么就應該教授他們?yōu)槿颂幨赖谋臼?,解決困難的能力,擁有寬廣的胸懷,不是嗎?成績不是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更不需要為成績讓孩子無條件順從。父母可以為孩子做決定,但要先了解孩子的意愿。孩子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雙方慢慢溝通,實在不行,家長何不放手,十八歲在國外可算是成年人了。
不嘗失敗苦果怎知道人生,他們還年輕,犯錯成本很低,一切都還有回旋之地,家長怕什么呢!萬一撞了南墻,才有可能體會父母的一片苦心。對于那些有控制欲的父母,只有放手才能更好地管住孩子。
父母做好了以上,孩子不再覺得過得是父母的人生,會覺得人生是自己的,也會慎重選擇。
高考硝煙已散。全國1031萬學子,在寒窗苦讀十年后,同過獨木橋。
考得好,當然值得慶賀和歡喜。畢竟,考上一所好大學,會去更好的城市,遇見更強的對手,歷經(jīng)更多的考驗,邂逅更美的人文,也有更大幾率創(chuàng)造更多的奇跡。
考得差,也不必灰心和絕望。只要,你身體健康,心懷善良,一直走在修行的路上,一直堅守內心的渴望,總有一天你也會發(fā)出屬于自己的光。
不管是考生還是家長,都該直面這樣的真相:高考考的是學習實力,也摻雜有運氣。一鳴驚人的,畢竟是少數(shù);普通尋常的,還是占大多。
不管結果如何,所謂高考一場——不過成長之仗。從今往后,年少、父母和故鄉(xiāng)都成遠方,成年、奮斗和堅守都是日常。
人生還有很多仗要打,成敗輸贏只是世人給的標準,你必須先修煉自己,用善良,性格,聰慧,學識讓自己變強。改變世界是你的夢想,不被世界改變也同樣是你的夢想。
父母育兒心得 篇4
近期,是不少新生陸續(xù)開學報道的日子。對于剛上小學的許多學生家長來說都會對此高度重視,全家總動員,護送孩子上學,甚至手機、相機一起出動,記錄孩子成長的“第一次”。對此,校方的觀點是,新生入學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家長要放松心態(tài),“該放手就放手”。
新生入學家長不放心
8月24日,在西安高新區(qū)某小學門前,都是護送孩子上學的家長。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家長,何女士告訴記者,早上7時多,她就和老公、公婆一起出門,送兒子上學?!敖裉焓呛⒆诱揭孕W生的身份進入學校,一家人都很想去見證這個歷史時刻,于是一個娃娃后面跟了四個大人。”像何女士這樣全家出動的新生家庭不在少數(shù),記者看到,家長們也都沒閑著,有拿相機的、攝像機的,校門口亂成一團。由于不能送進校內,爺爺奶奶們只能在校門口幫孫子孫女整理衣服,然后把一直背在肩膀上的.書包給孫子孫女背上。張女士擔心地說:“不知道孩子今天上課究竟怎么樣,能不能適應,總有些不放心?!?BR> 培養(yǎng)獨立性家長要放手“進入小學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是一個重要方面,對其今后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毙⊙闼W趙校長表示,培養(yǎng)獨立性其實可以從一些細節(jié)處著手,“比如不要替孩子背書包,要讓孩子自己來。今年的新生這方面做得好很多,但一些老人還會不自覺地幫孩子代勞。”
雁塔路小學董老師也建議,新生家長心態(tài)適當放松,多讓孩子自己干。要教會孩子每天按課程表自
己整理書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帶齊學習用品。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和文具盒,開始會手忙腳亂,丟三落四,家長要有耐心,從旁多加指點,可先給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再讓他重復著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賴父母了。
生活自理家長不可越俎代庖
孩子原來都是依靠我們的,現(xiàn)在讓他自己做能做好嗎?孩子笨手笨腳做家務耽誤時間,影響了學習怎么辦?這往往是大部分家長的擔憂。西安心理學會會長尚華對此表示,一個在生活自理方面比較缺乏訓練的孩子,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會不知道如何解決。培養(yǎng)良好的自理能力,孩子過起集體生活來會很容易適應,不僅有利于成長,也為父母減少了煩惱。
西安高新區(qū)逸翠園學校孫愛娟老師建議,家長根據(jù)孩子成長的特點,對孩子逐步提出做事的具體要求,總的原則是:從易到難,從簡到繁。3歲的孩子可訓練自我服務的各項本領,如吃飯、洗手、刷牙,自己需要的東西自己去取;4歲孩子可學習折疊被子、整理床鋪以及自己照料生活,不要嫌孩子東西慢,家長常?!霸劫薮摇保@樣會妨礙孩子能力的提高;五六歲的孩子要求穿脫衣服迅速、整齊,洗臉洗手要洗得很干凈等,還要逐步教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拖地、澆花等。在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孩子肯定會用自己的方法,撒嬌、耍賴、做出家長所期望的承諾等,以此來打動家長的心,這時候家長要狠狠心,要學會對孩子說“不”,否則孩子是難以進步的。
父母育兒心得 篇5
幼兒自主學習是以尊重幼兒的獨立人格,發(fā)展幼兒個性為宗旨,以更好的發(fā)揮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用心性和主動性,在必須的環(huán)境中,幼兒按自我的意愿主動地學習,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新課程陶藝活動中教師在努力摒棄以往傳統(tǒng)的美術學習方式:“你說我聽,你示范、我模仿”的強調被動理解舊模式時,又應如何充分調動幼兒的用心性,發(fā)揮幼兒在認知、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陶藝的主人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fā),乃是激起學生對所學的資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笨梢姡榫辰虒W能把概念具體化,傳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兒的認識與情感相結合,使思維與形象統(tǒng)一,變灌輸為感悟,變說教為體驗,使幼兒全面發(fā)展。所以,應對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教育觀,在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做到創(chuàng)境激趣、以趣激學、引導幼兒用心主動地參與學習,自主地探索獲得知識。
父母育兒心得 篇6
小時候常被家長老師鼓勵,勇敢點,不要怕!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也常常鼓勵孩子,勇敢點,別怕,你可以的!勇氣,被認為是人性里重要的東西,能讓人變強大,能讓人獲得意外的成功??捎職庖埠涂謶窒喟?,此消彼長,當人越長越大,勇氣也會在種種壓力下不知不覺中丟失了。
我還記得,小時候跟著我媽去街上買衣服,就和媽媽說為什么咱家不開個衣服店?這樣就不用去買衣服了,想穿什么衣服都行。我媽就說,想得挺美啊,等你長大了可以自己開個衣服店。之后我還幻想過開書店,開飯店,幻想怎樣努力,因為他們說只要努力就能賺到大錢,有膽量就能發(fā)財。然而,我長大了,卻什么想法都沒有了,變成按部就班地工作,承擔著生活的壓力。
一個人所有的經(jīng)歷塑造了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努力不一定成功,勇氣也不一定都變好事,失敗的壓力讓我們做選擇的時候倍感恐慌,逃避或維持現(xiàn)狀都變得不那么容易,勇氣被慢慢地隱藏,我們必須先生存下來才能談生活。
但孩子,我還想告訴你人生一定不只有消極的一面,你的生命因為有想法變得有意義,更因為你承受了壓力,之后迸發(fā)的勇氣才更有力量,最終能正確做出自己的選擇。用勇氣做正確的事兒,不要怕挫敗帶來的印記,不害怕別人的側目,不害怕孤單,不害怕未來,用來源于內心處堅定的信念。
叔本華曾說:“人的勇敢并非德行,亦非性情的沖動和果敢,而是人們實現(xiàn)德行的工具,它讓我們的性格更加的堅忍和節(jié)制,從而更加靠近仁慈。”
勇敢能夠成就善行,也能夠造就惡行。
然而,如何讓人的勇敢走向正途?這需要培養(yǎng)內心的仁慈。孩子小的時候,內心純凈,大人給添加什么都會留下一生的印記。所以讓孩子擁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們自會勇敢,去做正確的事情。
孩子一定是會犯錯的,無論所犯的過錯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對待他的過錯時,只應當考慮其根源以及養(yǎng)成的習慣,懲戒也應著眼于此。因為需要改正的過錯,是心中的過錯,如果所犯的過錯,可以為年齡所治愈,未來不會養(yǎng)成任何不良的習慣,那么無論目前的行動如何令人不快,都不必過重懲罰,只需教導即可。
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仁慈之心,還需要讓他們養(yǎng)成一種習慣,對他人要以禮相待。如果孩子能夠學會善待他人(哪怕是社會底層的人),為人謙恭有禮,使之在其中感受到別人的尊重,不僅不會因此而有失身份,反而能提升孩子在他人心中的高貴和威望,孩子不應輕易被外表蒙蔽而喪失對人性的考慮。
如果孩子習慣了用粗暴的言詞、輕蔑的稱呼和傲慢的舉止來對待他人,無論是出于不良的榜樣、還是出于位高權重、或是出于自私與虛榮等等愿意,都要加以教導。如果他們從小就依仗父母的蔭祿,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由此而驕橫跋扈,那么這就屬于缺乏教養(yǎng)。如果任由其發(fā)展下去,就會使他們天生自負的心理,潛滋暗長,乃至形成一種蔑視別人的習慣。并且,歷史已經(jīng)告訴我們,這樣傲慢無禮的人,從來沒有好的結局。
有家長信奉社會進化論,適者生存的論調,認為厚黑學才能天下通吃。一味仁慈,任人欺侮,是得不到尊重和成功的。我這里所講仁慈不是無底線的善良,不是不分是非的老好人,更不是“得道”升天。仁慈是倫理的或者人的生命及其質量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則。是我們人類生活的需要。仁慈對人的生命與生活,意義重大。仁慈不僅是公正的延伸,而且還是公正原則的重要補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仁慈的人一定是無畏的,會迸發(fā)出巨大的勇氣。你看那人類史上的眾多黑暗年代,被無數(shù)圣人和英雄推翻,最終帶來全人類的光明。
不能光鼓勵孩子向前沖的勇氣,那叫勇夫或自大。生死關頭在普通人的一生中很少遇到,我們最需要教孩子們怎么做事?
勇敢是有勇氣做正確的事情,而非和大家做一樣的事情。
不管孩子還是大人都會面臨來自同齡伙伴的壓力,不由自主想追隨同學做一樣的事情。女兒因為同學買了彩色跳繩,死活不愿意帶黑色的跳繩,我問她:“這條黑色跳繩她玩了一年多,質量也很好,為什么不要了呢?”她說:“我這個不漂亮,同學們的都有顏色,我討厭黑色?!焙屯瑢W的不一樣,就買新的?這不是錢的事兒,是原則問題,我拒絕了她。她哭了起來。我出主意在跳繩手柄處綁好看的蝴蝶結,她也不同意,哄也哄不好,于是我決定冷處理。
像這類事情,很多家里出現(xiàn)過。只要班上多數(shù)的人或好朋友做什么,他們也會想要做什么,小從文具上的選擇、假日去哪里玩,大到生活習慣、處理人際關系態(tài)度等等,這種來自同伴的影響力就是“同伴壓力”。
追求團體認同感,是同伴壓力最主要的原因。想要同伴認同最快的方法就是和大家都一樣,因為無法和大家都一樣讓我失去最重要的歸屬感,害怕招來大家異樣的眼光和批抨。當然沒有自信心也是其一,越?jīng)]自信的孩子越需要團體的支持和認同,來建構他心中的安全堡壘。
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心性尚未成熟的他們,容易為了追求團體認同,做出妥協(xié)讓步,久而久之會迷失自己,缺乏獨立自主的判斷力。
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要求該怎么辦?我的意見,不全部拒絕,但也不輕易答應。如果每當孩子提出要和多數(shù)人做一樣的事情,你因為害怕孩子吵鬧就立刻妥協(xié)答應,無形之中孩子就會建立一個觀念——多數(shù)人的意見=正確的事,養(yǎng)成過分依附同伴的習慣,失去獨立自我判斷的能力,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尤其當他進入青春期,面對吸毒、逃課、偷竊等較為嚴重的問題時,便完全沒有招架能力,跟著大家一起做了,或許您覺得我說的有點太夸張,不過孩子的識別能力就是在生活中看似小事的地方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做為父母分析利弊讓孩子練習判斷,就是建立是非觀念的開始。就拿跳繩這件事來說,等她情緒平靜下來,我給做了兩點比較,
第二,聽你說同學的跳繩十幾元,我猜一定是校門口超市賣的普通款,你的跳繩可是專業(yè)跳繩;沒準你的同學就有喜歡黑色的了,你能和同學交換玩。用蝴蝶結裝飾跳繩,是獨一無二的,可能會很受老歡迎,為什么不試試?老師要求跳100個,不是非用彩色跳繩跳100個哦,你用專業(yè)跳繩跳起來會輕松一些。這些是不買的好處。
聽我說完后她不再說什么。過了兩天她不再提這個事情,之后在考核中跳了105個,她回家高興地跟我說:媽媽,我跳了105個,這個專業(yè)跳繩真好用。其實我們知道其中差別不大,只是我想告訴她,不要別人做什么自己就去做什么。你有的就是最好的。
這個選擇的過程家長無法代替,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遭遇挫折,父母不能時時刻刻保護他們,能做的只是陪伴和引導,鼓勵孩子做選擇,透過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一次又一次進行判斷力的練習,逐步讓孩子建立一套強大堅不可破的價值觀,勇敢做自己,更有勇氣做正確的事情
父母育兒心得 篇7
讓孩子在“網(wǎng)育”中成長。
作為中國實施獨生子女政策的第一代人,80年代后出生的這代人(簡稱80后),從就業(yè)到婚姻,始終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幾年前他們還是眾人眼里不懂事的孩子,轉眼間成了孩子爸和孩子媽,在育兒方式上他們和父輩有怎樣的不同呢?我們且來聽聽他們的現(xiàn)身說法??茖W勝過經(jīng)驗
參加去年某育嬰師培訓時,陳太太才剛剛結婚,正在為生孩子做準備。她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兩人對家務事都不擅長,更不要說帶孩子這么復雜的工作了。于是她抽空報了這個培訓班,和其他計劃將來成為
職業(yè)育嬰師的學員不同的是,她只是想學會做一個合格媽媽。
對于她這個想法,雙方父母也想不明白,他們覺得自己什么輔導班也沒上,還不是把孩子養(yǎng)大了?不懂的自然有長輩指教,何必多此一舉?可是陳太太夫婦還是覺得,要聽聽科學指導,經(jīng)驗并不總是對的。
這個班還真是沒白上,不僅學到了一些常識,對于產(chǎn)后怎樣恢復身材也有不少介紹,而這些未必是父母知道的知識。
在帶孩子的時候陳太太還是常常會和長輩發(fā)生爭執(zhí),比如陳太太看到書上介紹說,孩子在一歲前不要用枕頭,可媽媽卻說沒關系,小時候也給她用枕頭的,這不是沒問題嗎?在雙方爭執(zhí)不停的情況下,采用折中的辦法,在半歲前不用,半歲之后開始用吧。
華東師范大學“合格父母育嬰培訓班”參與者,九成以上都是獨生子女?!皟和睦碜稍兣c潛能發(fā)展師證書班”也有不少媽媽學員。相對于父母代代傳承的育兒經(jīng)驗,80后一代人可能會有不少源自科學的育兒知識,網(wǎng)絡、專業(yè)雜志、父母培訓班、月嫂……這些都是他們豐富而科學的育兒知識的來源。只是80后們在理論水平上能達到一定高度,可在父母眼里,更多的不過是“眼高手低”吧。
投資情商勝過智商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陸先生是早婚的典型,不過他覺得,四年大學戀情,也算是一段長跑了,找對了那個人,結婚生子是水到渠成之事了。對婚姻有自己的主見,對教育孩子陸先生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在孩子才一歲半的時候,他就給自己孩子報了個輔導班,這個班不是學鋼琴,也不是學圍棋什么的,而是讓孩子玩游戲。聽上去似乎很簡單,可實行全英文外教,有時候兩個孩子,有時候三個孩子一起上,一節(jié)40分鐘的課價格在150元左右,一點也不便宜,可去上課的孩子還真不少。
“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在爬與走之間,還讓他做什么游戲,英文能聽懂嗎?”這樣的質疑陸先生聽到不少了,甚至起初太太也懷疑,不過兩三個月下來,孩子的進步打消了太太的顧慮。
根據(jù)陸先生的說法,這叫情商投資。他小時候,父母重視的自然是學習成績,對于個人性格發(fā)展和社交能力是不太在意的。而在他看來,一個人的交際能力以及情商遠比考試成績和智商來得重要?;ㄟ@么大代價,讓自己的孩子參加游戲班,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學會合群,善于融入群體,社交能力是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的。
點評:情商,對于陸先生的父母這一輩來說,這個詞似乎有點陌生。那時讓孩子吃好、學好,這就是他們的心愿??墒侨缃?,關于孩子的各種培訓都多了起來,情商、潛能、思維訓練……可謂花樣繁多。據(jù)滬上一家早教中心的人介紹,他們的培訓對象除了薪資豐厚的中產(chǎn)階層和部分外籍人士,有不少是年輕人,他們更舍得為孩子做情商方面的投資。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希希5個月的時候,希希媽就開始在育兒博客網(wǎng)上連載“希希的精彩生活”了,說到這個育兒博客的建立,希希媽說,這也是一次偶然。有一回在QQ上聊天,有一個剛生完孩子的朋友在網(wǎng)上寫孩子的成長日記,希希媽也心動了,她更希望把希希成長過程的記錄作為她將來一份不可復制的禮物。
有很多父母覺得在網(wǎng)絡上寫日記是很麻煩的,甚至是浪費時間的事情,可是希希媽覺得,對自己來說,育兒博客的寫作過程也是年輕父母不斷成長的過程。在網(wǎng)上,提出的問題總是會得到其他熱心父母的解答。孩子生病了,孩子要買新衣服了,要上幼兒園了……總會有過來人指點,一位遠在烏克蘭的天天媽更是網(wǎng)絡育兒的積極參與者,無論人在哪,網(wǎng)絡都能輕易地拉近距離。而對希希媽這樣的全職媽媽來說,育兒網(wǎng)絡交流更是讓她和社會保持聯(lián)系的重要途徑。
點評:網(wǎng)絡改變生活,網(wǎng)絡自然也隨之改變人們的育兒理念。相對于通過書信、電話或者面對面交流育兒經(jīng)驗的父母那代人,現(xiàn)在的“80后”有了更便捷的條件,經(jīng)驗不多沒關系,可以虛心求教。而這也是育兒博客、育兒網(wǎng)站人數(shù)激增的原因所在吧。
親子故事
小軒學親親
不知不覺寶貝小軒已經(jīng)快一歲了,我享受著他成長中點滴的快樂,常被他的可愛打動,也為他的調皮而煩惱。
當小軒七個月大時,鄰家十個月的女孩童童已經(jīng)學會了許多手勢,羨慕死我了。心動不如行動,我也要開始教。第一個教他什么呢?“再見”太過普遍,其它的對于七個月大的他來說又太難了,考慮再三,最后為了滿足我愛和小軒親密接觸的欲望,決定先教他親親。
首先,當然要讓小軒親身體驗,捧著他的小臉,我夸張地“嗚———哇”親了一口,他并無反應,仍然玩著他的玩具,看來從出生到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接受了無數(shù)個熱吻,造成了現(xiàn)在的麻木。一計不成,我又生一計,模擬演示給小軒看,“軒軒,看媽媽”,我的嘴在老公的臉上輕輕碰了一下,聲音卻是響亮的“嗚———哇”,小軒瞪著他的大眼睛看著我們,而后手舞足蹈地笑開了,弄得我不好意思起來,看來演示還是以失敗告終,但這卻把作為友情客串的老公高興壞了,聲稱我戀愛時都沒對他這么主動過。最后,我拿出了殺手锏,對小軒進行反復強化。隔三差五,我捧起小軒的臉就是一口“嗚———哇”,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連續(xù)轟炸,成效還是為零,卻導致每次小軒看我靠近他,就蹭蹭地爬開,也惹來小軒外婆的不滿:“再個能尬下去,小人面孔伐要蹭壞?。俊贝藨?zhàn)略只能作罷。
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一天小軒發(fā)現(xiàn)我正在吃零食,他迅速地爬到我身邊,拉下我,昂頭在我咀嚼零食的嘴邊“嗚———哇”親了一下,目的當然很明確,想要我嘴里的零食,這卻成就了他的第一次親親。原來這就是得來全不費功夫呀,而老公卻說這是我平時對小軒潛移默化的功勞。
后來,小軒還學會了再見、拍手和打電話等手勢?,F(xiàn)在又一新的計劃在我的醞釀中,過年前一定要把恭喜的手勢教給他,到時候可用得著呢。
父母育兒心得 篇8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就把孩子送進全托班。很多孩子就是這樣被送進全托班的。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父母就是沒時間照顧孩子而將孩子送到了你最好的幼兒園全托,滿以為自己的孩子會受到最好的教育。事實上,送入幼兒園的孩子能力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家長們都很高興,為自己明智的選擇而高興。然而,真正的弊端出現(xiàn)在孩子上初中后,他們遇事唯唯諾諾,對父母格外的依戀,而且很多時候做的事情和學齡前兒童一樣,似乎又回到了幼兒時期。父母很是迷忙,不知是何原因。
原因就在于,孩子們缺乏父母精心的呵護、愛撫和關心。孩子們在幼兒時期,就沒有接收到這些信息,他們就沒有安全感,也不可能有足夠的大量去交往。沒能形成一個活潑開朗的性格,幼兒的能力、智力和社會性都沒得到很好的發(fā)展。這是父母漠視孩子情感需求的結果。
因此,父母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是深愛她們的,不是用物質去刺激他們,而是用行動去關愛他們,經(jīng)常陪他們聊聊天,說說話,困難的時候能夠得到父母的支持。這樣,孩子才會因為有父母的關愛而快樂。
父母育兒心得 篇9
坦白地講,剛看到這題目時,我覺得潼爸爸比我更適合來寫這篇心得,雖然我曾經(jīng)當過助產(chǎn)士,接生過許許多多可愛的小天使,但接生與育兒卻是兩門截然不同的學問,更何況由于我現(xiàn)在的工作單位離家較遠,無法每天都回家陪伴潼潼,潼潼在家的生活起居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由潼奶奶和潼爸爸照顧的,所以育兒方面潼爸爸比我更有心得,可惜潼爸爸工作繁忙,所以只能由我代筆,淺顯地說說這幾年初為人母的一些體會。
在初次得知有幸成為潼潼的爸爸媽媽時,喜悅之余,我和潼爸爸對她的唯一愿望就是:健康,快樂!在潼爸爸如臨大敵般買了許多育兒寶典,以求接下來的日子能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勞永逸天下太平時,我卻認為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是爸爸和媽媽的結合體,身上潛意識里自然有爸爸媽媽的影子,寶典僅供參考,真正的秘笈卻在我們自己身上,所以我經(jīng)常思考與審視自己和潼爸爸身上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們各自的成長環(huán)境及父母對自己的影響等等,然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求給潼潼一個幸??鞓烦錆M愛的原生家庭,這種思考與反省一直都不曾間斷過,也將一直持續(xù)下去。
對于潼潼的教育,我和潼爸爸都沒有特別的規(guī)劃或要求,相對比較注重言傳身教,寓教于樂,換位思考,平等對話。記得潼潼兩歲多時,有一次潼奶奶不舒服,躺在床上休息,潼潼輕輕地開門進去,問奶奶好點沒有,然后爬上凳子拿著保溫瓶給奶奶倒水喝,雖然過后跟她說這樣做很危險,但卻不得不表揚她,貼心,懂得噓寒問暖關心照顧奶奶,潼潼奶聲奶氣地說,因為爸爸媽媽也是這樣做的至于報的興趣班,畫畫,舞蹈,鋼琴,都是潼潼在接觸后主動要求要學的,報名之前,我很明確地告訴她,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也可能會遭遇種種困難,能不能努力克服,堅持下去,為自己的選擇而努力和負責呢。潼潼肯定地告訴我會的。雖然我不知道她當時是不是真的讀懂我的意思,但至少到現(xiàn)在為止,她的表現(xiàn)一直都很棒,從剛開始舞蹈課壓腿痛得直飆淚挨批到現(xiàn)在主動練習被表揚進步明顯,這過程,潼潼絲毫沒有放棄或打退堂鼓,這一點,我和潼爸爸都以她為傲。畢竟,如何積極面對困難持之以恒不輕言放棄才是學習的重點,至于學習的內容,音樂和畫畫,我和潼爸爸都是外行,不懂,只能引導,并盡量給她創(chuàng)造機會,學習多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
父母育兒心得 篇10
周五收到劉老師的短信,請家長周末利用空余時間寫一篇育兒經(jīng)驗。呵呵,說實在的,收到這個短信,我還是很頭疼的,育兒經(jīng)驗實在不知道有還是沒有,也不知道自己這些年對待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確。孩子剛出生時,自己是信心滿滿的,覺得自己肯定可以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向自己想象的那樣去發(fā)展,也買了很多育兒的書籍。但是,有時候會發(fā)覺,實際要按照書中所教那樣去教育孩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畢竟每個孩子是不同的;而且育兒也要家庭成員都要配合這個舉動,相信這個理念,家中如果有人不配合,那一定是難上加難。
茜茜在家里是很活潑,好動的孩子,喜歡唱歌,跳舞,但是比較膽小,是個慢熱型的孩子,所以我提倡盡量帶孩子多去和外面的人接觸,多帶她接觸大自然。
在她兩歲前時,根本就是害怕見到陌生人,見到陌生人就是死死的抱著媽媽不會松手的,正好我們住的附近新開了一個早教中心——真寶貝,這個早教中心周二到周日每天早上10:00都有一個小時的親子游戲,由于當時住得近,也可以叫奶奶每天都帶她去參加這個親自游戲,剛開始一個月到二個月,茜茜都是不會和任何人互動的,看到老師也會不好意思,會躲起來,但是她還是很喜歡那里的氛圍,可以玩游戲,還有滑滑梯和波波池可以玩,到了二個多月,茜茜開始有了變化,老師可以帶她單獨去玩,而且會有勇氣敢坐到老師的旁邊和老師一起跳舞,雖然還是比較敏感,但是我覺得這對她來說是心理上的一次挑戰(zhàn),媽媽覺得她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
今年過年前,我們從布吉搬家到寶安,過完年,就讓茜茜直接讀了創(chuàng)業(yè)二村幼兒園,孩子剛上幼兒園,作為媽媽是最擔心的,因為她是特別膽小,敏感的孩子,就特別怕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離開了家人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會哭鬧,可以讓我吃驚的是,第一天送茜茜上幼兒園,看著那么多的新生都圍著老師在哭,她竟然沒有哭,當然我們之前也有和她做過思想工作的,我和她說,到了幼兒園,就是自己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媽媽去上班,下午會來接她回家,她答應了,到了幼兒園她真的沒有哭。這個情況對于媽媽來講,真的是很吃驚的,同時也知道孩子其實自我的內心調節(jié)功能是挺強大的。
一天和爸爸帶她在新安公園玩,那天公園里正好搭了個舞臺,我和茜茜說:“茜寶你去那個舞臺上表演一個節(jié)目好嗎?”茜茜在家里也是經(jīng)常給大家表演節(jié)目的,本來以為她會別扭,會不要去,沒有想到,她竟然一口就答應了,但是有個條件是,媽媽和爸爸也要上去表演一個節(jié)目,呵呵!她站在舞臺上面,下面也有一些在游玩的人正坐在那休息,她竟然很大聲的說“大家好,我叫童麟茜,我今年3歲,我現(xiàn)在給大家表演一個節(jié)目,名字叫青蛙呱呱呱”然后就開始大聲的唱了,這又給媽媽一個大大的驚喜!(那天媽媽把這段給錄了下來了哦)
當然這些只是生活中的點滴,茜茜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表現(xiàn)得內向,膽小,害羞,但是媽媽感覺得到她的一點點的改變,我知道茜茜是需要鼓勵的,是需要通過慢慢的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在她感覺熟悉的環(huán)境下來表現(xiàn)自己的,所以只要給她一定的時間,她一定可以做到的!
父母育兒心得 篇11
雖然新手媽媽在育兒路上有許多許多的難題要克服,但我相信在我的不斷努力學習下,一定可以一邊改變自己的壞習慣、一邊把女兒教育的更好。
我是一個80后媽媽,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我自身的性格中難免有些自私和任性。生了女兒后,更是像一個大孩子帶著一個小孩子,但俗話說:家庭教育無小事,生活無處不教育。所以在教育女兒上我要從小事做起,同時也要從自身出發(fā),做女兒的好榜樣。
女兒作為我們家長的一面小鏡子,如果想要讓女兒更優(yōu)秀,首先我們自己也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出口成臟的父母,怎么教育出文明禮貌的孩子;父母自身沒有良好的習慣,怎么能要求孩子的道德和素質;父母言而無信,孩子怎么會誠實守信。這三點在我教育女兒時也時時刻刻反省著自己。
尊重女兒也是我們家比較重視的一件事,不把女兒當做小孩子。我相信即便女兒再小都會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年紀雖小卻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女兒,給女兒說出自己想法的機會,聽取女兒的意見,我相信被尊重的女兒會越來越懂事。
為了給女兒補充營養(yǎng),所以在選擇奶粉上,我們選擇了美贊臣荷蘭版A+,味道女兒一直都很喜歡,重要的是奶粉含有科學配比的DHA,DHA又被稱作為腦黃金,也是系統(tǒng)神經(jīng)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主要成分,足量的DHA能讓女兒的腦袋充分發(fā)育,只有腦袋發(fā)育好了,才能讓各方面的教育達到最佳的效果。另外,奶粉含有獨特的(PDX+GOS)益生元配方,夏天也不擔心上火。
雖然新手媽媽在育兒路上有許多許多的難題要克服,但我相信在我的不斷努力學習下,一定可以一邊改變自己的壞習慣、一邊把女兒教育的更好。
1.給孩子寬松的環(huán)境,多欣賞鼓勵孩子。
每個寶貝都是獨立的個體,各方面的發(fā)育會受到遺傳、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同年齡段的寶貝有所差異是很正常的事情。真正愛孩子的家長,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除去自己的焦慮。首先要有自己的空間和生活,不要做沒有“自我”的孩奴,講究有質量的陪伴。其次可以看一些關注個人和孩子心靈成長的書籍,但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要明白“養(yǎng)育孩子和養(yǎng)育植物一樣,不澆水不行,澆多了根會腐爛”。
2.不和別人比,追求自己能達到的目標。
家長對孩子有信心,會勝過對孩子的焦慮。要知道孩子最需要什么,知道什么是現(xiàn)階段最重要的。讓孩子和自己的過去比,要勝于和別人比,看到自己的進步和優(yōu)點,這樣才能有信心追求自己能達到的目標。
3.多和別人溝通,聽聽其他家長的經(jīng)驗。
家長盡可能多參加各種育兒和親子培訓及活動,也可與其他的家長多溝通交流。寶貝各項本領的獲得與后天的環(huán)境和訓練關系極大,加上寶貝發(fā)展的彈性十足,所以今天看起來發(fā)育比別的寶貝慢,也許到了明天就會比別的寶貝超前。
父母育兒心得 篇2
孩子在3歲以后,會提出許多問題,如同“好好的天氣為什么一下變陰了呢”“為什么螞蟻忙著搬家?”“為什么到秋天樹葉要脫落?春天的樹木又出現(xiàn)長枝發(fā)芽變綠?”這些問題提出后,家長都要很好地加以引導和講解,啟發(fā)孩子多提問題和多思考。
家長聽到孩子所提出的問題,都要以循循善誘的態(tài)度,盡力地滿足孩子的希望。面臨復雜的社會和奇異的大自然,他們會感到處處都新鮮、迷惑不解。旺盛的求知欲,促使他們提出問題,家長不一定馬上都能作出回答,因此,對孩子講清楚需要查查資料之后再回答,這樣孩子會通情達理地接受。
實際上回答孩子的提問是有教學相長的作用,可是有些家長,因自身工作、學習很忙,對孩子的提問表現(xiàn)出不耐煩,甚至推開孩子說:“去、去、去!我沒有空”?;蛘哒f:“你哪來那么多的問題?”這無異于給孩子當頭一棒。如果多次給孩子這種冷遇,他以后就不愿再提問了,這樣就堵住了孩子開發(fā)智力的'通道。
教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孩子3―4歲的時候,父母應成為孩子的啟蒙老師。這就要求當父母的認真學習,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才能正確回答孩子的提問,并且為孩子作好榜樣,做到言教與身教并重。
什么是言教呢?就是要用實事求是的精神,紿孩子講道理,對事物要加以分析引導,使他們懂得什么是正確的行為,什么是錯誤的言行。由于3―4歲的小兒還分不清是與非,所以成人的講解剖析對孩于今后的行動,能起著有益的指導作用。
對孩子如果只用訓斥責罵,或者抓來痛打一頓來代替言教,其結果只能是表面的,一時的,甚至還會起反作用。言教,是以理服人,不僅孩子從內心樂于接受,而且也使孩子養(yǎng)成會講道理的好作風。言教顯然十分重要。
身教,是教育孩子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以自己的模范行為來影響孩子,對孩子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因為孩子對周圍環(huán)境(包括父母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和老師在內)無時不在用他們的眼睛作觀察,用耳朵去靜聽;以他們具有的突出的模仿天性,他們會把長者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深深地印入自己的腦海,并會不由自主地也表現(xiàn)出來。因此長者的言論、行動必須是孩子的表率。
如果,想讓孩子誠實,父母自己就要不撒謊;想使孩子有禮貌,父母自己就得作出有禮貌的榜樣;要孩子不說臟話,父母自己就要講文明語言。父母衣著樸素,孩子也不穿奇裝異服;父母勤奮學習、工作,孩子也不至好吃懶做。如果父母處處以身作則,即使孩子做錯了事,給以批評,他也會心悅誠服,樂于接受。所以,父母的威信,不是建立于斥罵與武力上,而是建立在身體力行、言行一致上面。實際上,言行一致也就是言教與身教并重。
父母育兒心得 篇3
時值7月底,高考的硝煙消失殆盡,學子們將來的路已成定局。因看了一篇熱點新聞,“便利貼女孩貪污公款近600萬,一不開心就網(wǎng)購”,讓我對高考產(chǎn)生了寫點什么的沖動。
她有著令普通人羨慕的海歸碩士學歷,畢業(yè)于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在北京某電視中心交易中心工作,工資待遇不錯。但壓力也很大,于是網(wǎng)購鑰匙扣等一些小零碎成了她的減壓方式。如果資金充足購物減壓也無可厚非,但她陷入了畸形減壓方式里,越購物越壓力越瘋狂,于是走上了貪污公款這條路。最美的青春年華將在監(jiān)獄里度過,讓人不禁唏噓!
她在懺悔書里寫到:我從小家庭優(yōu)渥,父母在物質生活方面從未苛待過她,但由于工作繁忙,在精神層面給予的關懷少之又少,使我養(yǎng)成了任性妄為、敏感內向、花錢大手大腳、抗壓能力差的性格。享受了父母的過度保護,一遇到挫折就原形畢露。
人生是場馬拉松戰(zhàn)役,每一仗都重要。高考很重要,但也沒到?jīng)Q定一個人一輩子成功失敗的地步。有人會反對,上好大學才能找好工作,有好工作了才能巴拉巴拉。。。。如果您認為找份好工作就算人生的成功,呵呵~~那我只有說:好大學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關鍵條件。便利貼女孩張瑤,她的學習成績一定很棒,但缺少了精神方面的成長,她始終是十幾歲的女孩,未曾長大,最后誤入歧途。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需要一個蓋棺定論,誰都會走錯路,唯有走錯路之后幡然悔悟才能讓人成長,從而走得更遠。相比一時耀眼的文憑,更難得的是一生擁有閃光的靈魂。一起感悟人生
不管你是決定去讀大學,還是復讀再次接受洗禮,對于考生來說,高考決定你讀哪所大學,而心智決定你走多遠路程。
曾經(jīng)有報道某重點大學的女生因患抑郁癥,不堪其痛,跳樓自殺。她的母親怎么都不能相信那么優(yōu)秀的女兒會患抑郁,為探究女兒生病的原因,這位母親曾到女兒就讀的學校走訪,得到的結論讓她震驚不已又羞愧難當,女兒自踏進大學校門后就無法和人正常溝通;她總是獨來獨往,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她從不照顧室友的感受,一度遭到集體排擠;有人不小心惹了她,她一下就告到輔導員那兒,幼稚得像個幼兒園的孩子……
不過短短一年多時間,那個原本健康上進的女兒,突然就像換了一個人:整天昏昏欲睡,眼神空洞無光,不愿和任何人交流,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體重也從原來的60公斤瘦到40來公斤,后被醫(yī)生確診為抑郁癥。母親想盡辦法為女兒治病,面對巨大壓力,女兒無法化解,她缺乏這種能力,于是用自殺來結束生命。
母親聞信無法接受,后來她懺悔道:“我好后悔!只知道讓她好好學習,沒教會她怎么和別人相處,沒教會她怎么融入世界,才導致她走了這條路。她得上這個病,一定是太孤獨太難過了,一定是太絕望太害怕了。我好后悔!!
因為自己當年沒能考上大學,小到大我把她管得太嚴,怕耽誤她學習,怕她交上壞朋友,天天跟在她身后,不給她和別人相處的機會。過去十來年,家、學校、補習班就是她的全部生活,她根本就不懂如何與人相處。我就是一門心思要把她送進重點。原來這一切都是為了了卻我的夢想??晌覉A夢了,又有什么用,我永遠失去了我的女兒!!!!”
這樣的例子是極少數(shù),我也不是借這個實例來說為人處世比成績好重要或者上好大學不重要,我更關注的是高考之下的父母,要關心孩子們內心的真正需要,然后我們要怎么樣做?俗話說:天下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那我們又何必強迫孩子這顆樹苗都成一模一樣的樹木,又或長成你心目中向往的樣子?
引領孩子成人,遠比強迫孩子成才更重要。父母口口聲聲為孩子好,那么就應該教授他們?yōu)槿颂幨赖谋臼?,解決困難的能力,擁有寬廣的胸懷,不是嗎?成績不是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更不需要為成績讓孩子無條件順從。父母可以為孩子做決定,但要先了解孩子的意愿。孩子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雙方慢慢溝通,實在不行,家長何不放手,十八歲在國外可算是成年人了。
不嘗失敗苦果怎知道人生,他們還年輕,犯錯成本很低,一切都還有回旋之地,家長怕什么呢!萬一撞了南墻,才有可能體會父母的一片苦心。對于那些有控制欲的父母,只有放手才能更好地管住孩子。
父母做好了以上,孩子不再覺得過得是父母的人生,會覺得人生是自己的,也會慎重選擇。
高考硝煙已散。全國1031萬學子,在寒窗苦讀十年后,同過獨木橋。
考得好,當然值得慶賀和歡喜。畢竟,考上一所好大學,會去更好的城市,遇見更強的對手,歷經(jīng)更多的考驗,邂逅更美的人文,也有更大幾率創(chuàng)造更多的奇跡。
考得差,也不必灰心和絕望。只要,你身體健康,心懷善良,一直走在修行的路上,一直堅守內心的渴望,總有一天你也會發(fā)出屬于自己的光。
不管是考生還是家長,都該直面這樣的真相:高考考的是學習實力,也摻雜有運氣。一鳴驚人的,畢竟是少數(shù);普通尋常的,還是占大多。
不管結果如何,所謂高考一場——不過成長之仗。從今往后,年少、父母和故鄉(xiāng)都成遠方,成年、奮斗和堅守都是日常。
人生還有很多仗要打,成敗輸贏只是世人給的標準,你必須先修煉自己,用善良,性格,聰慧,學識讓自己變強。改變世界是你的夢想,不被世界改變也同樣是你的夢想。
父母育兒心得 篇4
近期,是不少新生陸續(xù)開學報道的日子。對于剛上小學的許多學生家長來說都會對此高度重視,全家總動員,護送孩子上學,甚至手機、相機一起出動,記錄孩子成長的“第一次”。對此,校方的觀點是,新生入學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家長要放松心態(tài),“該放手就放手”。
新生入學家長不放心
8月24日,在西安高新區(qū)某小學門前,都是護送孩子上學的家長。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家長,何女士告訴記者,早上7時多,她就和老公、公婆一起出門,送兒子上學?!敖裉焓呛⒆诱揭孕W生的身份進入學校,一家人都很想去見證這個歷史時刻,于是一個娃娃后面跟了四個大人。”像何女士這樣全家出動的新生家庭不在少數(shù),記者看到,家長們也都沒閑著,有拿相機的、攝像機的,校門口亂成一團。由于不能送進校內,爺爺奶奶們只能在校門口幫孫子孫女整理衣服,然后把一直背在肩膀上的.書包給孫子孫女背上。張女士擔心地說:“不知道孩子今天上課究竟怎么樣,能不能適應,總有些不放心?!?BR> 培養(yǎng)獨立性家長要放手“進入小學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是一個重要方面,對其今后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毙⊙闼W趙校長表示,培養(yǎng)獨立性其實可以從一些細節(jié)處著手,“比如不要替孩子背書包,要讓孩子自己來。今年的新生這方面做得好很多,但一些老人還會不自覺地幫孩子代勞。”
雁塔路小學董老師也建議,新生家長心態(tài)適當放松,多讓孩子自己干。要教會孩子每天按課程表自
己整理書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帶齊學習用品。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和文具盒,開始會手忙腳亂,丟三落四,家長要有耐心,從旁多加指點,可先給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再讓他重復著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賴父母了。
生活自理家長不可越俎代庖
孩子原來都是依靠我們的,現(xiàn)在讓他自己做能做好嗎?孩子笨手笨腳做家務耽誤時間,影響了學習怎么辦?這往往是大部分家長的擔憂。西安心理學會會長尚華對此表示,一個在生活自理方面比較缺乏訓練的孩子,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會不知道如何解決。培養(yǎng)良好的自理能力,孩子過起集體生活來會很容易適應,不僅有利于成長,也為父母減少了煩惱。
西安高新區(qū)逸翠園學校孫愛娟老師建議,家長根據(jù)孩子成長的特點,對孩子逐步提出做事的具體要求,總的原則是:從易到難,從簡到繁。3歲的孩子可訓練自我服務的各項本領,如吃飯、洗手、刷牙,自己需要的東西自己去取;4歲孩子可學習折疊被子、整理床鋪以及自己照料生活,不要嫌孩子東西慢,家長常?!霸劫薮摇保@樣會妨礙孩子能力的提高;五六歲的孩子要求穿脫衣服迅速、整齊,洗臉洗手要洗得很干凈等,還要逐步教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拖地、澆花等。在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孩子肯定會用自己的方法,撒嬌、耍賴、做出家長所期望的承諾等,以此來打動家長的心,這時候家長要狠狠心,要學會對孩子說“不”,否則孩子是難以進步的。
父母育兒心得 篇5
幼兒自主學習是以尊重幼兒的獨立人格,發(fā)展幼兒個性為宗旨,以更好的發(fā)揮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用心性和主動性,在必須的環(huán)境中,幼兒按自我的意愿主動地學習,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新課程陶藝活動中教師在努力摒棄以往傳統(tǒng)的美術學習方式:“你說我聽,你示范、我模仿”的強調被動理解舊模式時,又應如何充分調動幼兒的用心性,發(fā)揮幼兒在認知、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陶藝的主人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fā),乃是激起學生對所學的資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笨梢姡榫辰虒W能把概念具體化,傳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兒的認識與情感相結合,使思維與形象統(tǒng)一,變灌輸為感悟,變說教為體驗,使幼兒全面發(fā)展。所以,應對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教育觀,在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做到創(chuàng)境激趣、以趣激學、引導幼兒用心主動地參與學習,自主地探索獲得知識。
父母育兒心得 篇6
小時候常被家長老師鼓勵,勇敢點,不要怕!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也常常鼓勵孩子,勇敢點,別怕,你可以的!勇氣,被認為是人性里重要的東西,能讓人變強大,能讓人獲得意外的成功??捎職庖埠涂謶窒喟?,此消彼長,當人越長越大,勇氣也會在種種壓力下不知不覺中丟失了。
我還記得,小時候跟著我媽去街上買衣服,就和媽媽說為什么咱家不開個衣服店?這樣就不用去買衣服了,想穿什么衣服都行。我媽就說,想得挺美啊,等你長大了可以自己開個衣服店。之后我還幻想過開書店,開飯店,幻想怎樣努力,因為他們說只要努力就能賺到大錢,有膽量就能發(fā)財。然而,我長大了,卻什么想法都沒有了,變成按部就班地工作,承擔著生活的壓力。
一個人所有的經(jīng)歷塑造了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努力不一定成功,勇氣也不一定都變好事,失敗的壓力讓我們做選擇的時候倍感恐慌,逃避或維持現(xiàn)狀都變得不那么容易,勇氣被慢慢地隱藏,我們必須先生存下來才能談生活。
但孩子,我還想告訴你人生一定不只有消極的一面,你的生命因為有想法變得有意義,更因為你承受了壓力,之后迸發(fā)的勇氣才更有力量,最終能正確做出自己的選擇。用勇氣做正確的事兒,不要怕挫敗帶來的印記,不害怕別人的側目,不害怕孤單,不害怕未來,用來源于內心處堅定的信念。
叔本華曾說:“人的勇敢并非德行,亦非性情的沖動和果敢,而是人們實現(xiàn)德行的工具,它讓我們的性格更加的堅忍和節(jié)制,從而更加靠近仁慈。”
勇敢能夠成就善行,也能夠造就惡行。
然而,如何讓人的勇敢走向正途?這需要培養(yǎng)內心的仁慈。孩子小的時候,內心純凈,大人給添加什么都會留下一生的印記。所以讓孩子擁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們自會勇敢,去做正確的事情。
孩子一定是會犯錯的,無論所犯的過錯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對待他的過錯時,只應當考慮其根源以及養(yǎng)成的習慣,懲戒也應著眼于此。因為需要改正的過錯,是心中的過錯,如果所犯的過錯,可以為年齡所治愈,未來不會養(yǎng)成任何不良的習慣,那么無論目前的行動如何令人不快,都不必過重懲罰,只需教導即可。
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仁慈之心,還需要讓他們養(yǎng)成一種習慣,對他人要以禮相待。如果孩子能夠學會善待他人(哪怕是社會底層的人),為人謙恭有禮,使之在其中感受到別人的尊重,不僅不會因此而有失身份,反而能提升孩子在他人心中的高貴和威望,孩子不應輕易被外表蒙蔽而喪失對人性的考慮。
如果孩子習慣了用粗暴的言詞、輕蔑的稱呼和傲慢的舉止來對待他人,無論是出于不良的榜樣、還是出于位高權重、或是出于自私與虛榮等等愿意,都要加以教導。如果他們從小就依仗父母的蔭祿,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由此而驕橫跋扈,那么這就屬于缺乏教養(yǎng)。如果任由其發(fā)展下去,就會使他們天生自負的心理,潛滋暗長,乃至形成一種蔑視別人的習慣。并且,歷史已經(jīng)告訴我們,這樣傲慢無禮的人,從來沒有好的結局。
有家長信奉社會進化論,適者生存的論調,認為厚黑學才能天下通吃。一味仁慈,任人欺侮,是得不到尊重和成功的。我這里所講仁慈不是無底線的善良,不是不分是非的老好人,更不是“得道”升天。仁慈是倫理的或者人的生命及其質量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則。是我們人類生活的需要。仁慈對人的生命與生活,意義重大。仁慈不僅是公正的延伸,而且還是公正原則的重要補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仁慈的人一定是無畏的,會迸發(fā)出巨大的勇氣。你看那人類史上的眾多黑暗年代,被無數(shù)圣人和英雄推翻,最終帶來全人類的光明。
不能光鼓勵孩子向前沖的勇氣,那叫勇夫或自大。生死關頭在普通人的一生中很少遇到,我們最需要教孩子們怎么做事?
勇敢是有勇氣做正確的事情,而非和大家做一樣的事情。
不管孩子還是大人都會面臨來自同齡伙伴的壓力,不由自主想追隨同學做一樣的事情。女兒因為同學買了彩色跳繩,死活不愿意帶黑色的跳繩,我問她:“這條黑色跳繩她玩了一年多,質量也很好,為什么不要了呢?”她說:“我這個不漂亮,同學們的都有顏色,我討厭黑色?!焙屯瑢W的不一樣,就買新的?這不是錢的事兒,是原則問題,我拒絕了她。她哭了起來。我出主意在跳繩手柄處綁好看的蝴蝶結,她也不同意,哄也哄不好,于是我決定冷處理。
像這類事情,很多家里出現(xiàn)過。只要班上多數(shù)的人或好朋友做什么,他們也會想要做什么,小從文具上的選擇、假日去哪里玩,大到生活習慣、處理人際關系態(tài)度等等,這種來自同伴的影響力就是“同伴壓力”。
追求團體認同感,是同伴壓力最主要的原因。想要同伴認同最快的方法就是和大家都一樣,因為無法和大家都一樣讓我失去最重要的歸屬感,害怕招來大家異樣的眼光和批抨。當然沒有自信心也是其一,越?jīng)]自信的孩子越需要團體的支持和認同,來建構他心中的安全堡壘。
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心性尚未成熟的他們,容易為了追求團體認同,做出妥協(xié)讓步,久而久之會迷失自己,缺乏獨立自主的判斷力。
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要求該怎么辦?我的意見,不全部拒絕,但也不輕易答應。如果每當孩子提出要和多數(shù)人做一樣的事情,你因為害怕孩子吵鬧就立刻妥協(xié)答應,無形之中孩子就會建立一個觀念——多數(shù)人的意見=正確的事,養(yǎng)成過分依附同伴的習慣,失去獨立自我判斷的能力,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尤其當他進入青春期,面對吸毒、逃課、偷竊等較為嚴重的問題時,便完全沒有招架能力,跟著大家一起做了,或許您覺得我說的有點太夸張,不過孩子的識別能力就是在生活中看似小事的地方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做為父母分析利弊讓孩子練習判斷,就是建立是非觀念的開始。就拿跳繩這件事來說,等她情緒平靜下來,我給做了兩點比較,
第二,聽你說同學的跳繩十幾元,我猜一定是校門口超市賣的普通款,你的跳繩可是專業(yè)跳繩;沒準你的同學就有喜歡黑色的了,你能和同學交換玩。用蝴蝶結裝飾跳繩,是獨一無二的,可能會很受老歡迎,為什么不試試?老師要求跳100個,不是非用彩色跳繩跳100個哦,你用專業(yè)跳繩跳起來會輕松一些。這些是不買的好處。
聽我說完后她不再說什么。過了兩天她不再提這個事情,之后在考核中跳了105個,她回家高興地跟我說:媽媽,我跳了105個,這個專業(yè)跳繩真好用。其實我們知道其中差別不大,只是我想告訴她,不要別人做什么自己就去做什么。你有的就是最好的。
這個選擇的過程家長無法代替,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遭遇挫折,父母不能時時刻刻保護他們,能做的只是陪伴和引導,鼓勵孩子做選擇,透過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一次又一次進行判斷力的練習,逐步讓孩子建立一套強大堅不可破的價值觀,勇敢做自己,更有勇氣做正確的事情
父母育兒心得 篇7
讓孩子在“網(wǎng)育”中成長。
作為中國實施獨生子女政策的第一代人,80年代后出生的這代人(簡稱80后),從就業(yè)到婚姻,始終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幾年前他們還是眾人眼里不懂事的孩子,轉眼間成了孩子爸和孩子媽,在育兒方式上他們和父輩有怎樣的不同呢?我們且來聽聽他們的現(xiàn)身說法??茖W勝過經(jīng)驗
參加去年某育嬰師培訓時,陳太太才剛剛結婚,正在為生孩子做準備。她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兩人對家務事都不擅長,更不要說帶孩子這么復雜的工作了。于是她抽空報了這個培訓班,和其他計劃將來成為
職業(yè)育嬰師的學員不同的是,她只是想學會做一個合格媽媽。
對于她這個想法,雙方父母也想不明白,他們覺得自己什么輔導班也沒上,還不是把孩子養(yǎng)大了?不懂的自然有長輩指教,何必多此一舉?可是陳太太夫婦還是覺得,要聽聽科學指導,經(jīng)驗并不總是對的。
這個班還真是沒白上,不僅學到了一些常識,對于產(chǎn)后怎樣恢復身材也有不少介紹,而這些未必是父母知道的知識。
在帶孩子的時候陳太太還是常常會和長輩發(fā)生爭執(zhí),比如陳太太看到書上介紹說,孩子在一歲前不要用枕頭,可媽媽卻說沒關系,小時候也給她用枕頭的,這不是沒問題嗎?在雙方爭執(zhí)不停的情況下,采用折中的辦法,在半歲前不用,半歲之后開始用吧。
華東師范大學“合格父母育嬰培訓班”參與者,九成以上都是獨生子女?!皟和睦碜稍兣c潛能發(fā)展師證書班”也有不少媽媽學員。相對于父母代代傳承的育兒經(jīng)驗,80后一代人可能會有不少源自科學的育兒知識,網(wǎng)絡、專業(yè)雜志、父母培訓班、月嫂……這些都是他們豐富而科學的育兒知識的來源。只是80后們在理論水平上能達到一定高度,可在父母眼里,更多的不過是“眼高手低”吧。
投資情商勝過智商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陸先生是早婚的典型,不過他覺得,四年大學戀情,也算是一段長跑了,找對了那個人,結婚生子是水到渠成之事了。對婚姻有自己的主見,對教育孩子陸先生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在孩子才一歲半的時候,他就給自己孩子報了個輔導班,這個班不是學鋼琴,也不是學圍棋什么的,而是讓孩子玩游戲。聽上去似乎很簡單,可實行全英文外教,有時候兩個孩子,有時候三個孩子一起上,一節(jié)40分鐘的課價格在150元左右,一點也不便宜,可去上課的孩子還真不少。
“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在爬與走之間,還讓他做什么游戲,英文能聽懂嗎?”這樣的質疑陸先生聽到不少了,甚至起初太太也懷疑,不過兩三個月下來,孩子的進步打消了太太的顧慮。
根據(jù)陸先生的說法,這叫情商投資。他小時候,父母重視的自然是學習成績,對于個人性格發(fā)展和社交能力是不太在意的。而在他看來,一個人的交際能力以及情商遠比考試成績和智商來得重要?;ㄟ@么大代價,讓自己的孩子參加游戲班,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學會合群,善于融入群體,社交能力是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的。
點評:情商,對于陸先生的父母這一輩來說,這個詞似乎有點陌生。那時讓孩子吃好、學好,這就是他們的心愿??墒侨缃?,關于孩子的各種培訓都多了起來,情商、潛能、思維訓練……可謂花樣繁多。據(jù)滬上一家早教中心的人介紹,他們的培訓對象除了薪資豐厚的中產(chǎn)階層和部分外籍人士,有不少是年輕人,他們更舍得為孩子做情商方面的投資。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希希5個月的時候,希希媽就開始在育兒博客網(wǎng)上連載“希希的精彩生活”了,說到這個育兒博客的建立,希希媽說,這也是一次偶然。有一回在QQ上聊天,有一個剛生完孩子的朋友在網(wǎng)上寫孩子的成長日記,希希媽也心動了,她更希望把希希成長過程的記錄作為她將來一份不可復制的禮物。
有很多父母覺得在網(wǎng)絡上寫日記是很麻煩的,甚至是浪費時間的事情,可是希希媽覺得,對自己來說,育兒博客的寫作過程也是年輕父母不斷成長的過程。在網(wǎng)上,提出的問題總是會得到其他熱心父母的解答。孩子生病了,孩子要買新衣服了,要上幼兒園了……總會有過來人指點,一位遠在烏克蘭的天天媽更是網(wǎng)絡育兒的積極參與者,無論人在哪,網(wǎng)絡都能輕易地拉近距離。而對希希媽這樣的全職媽媽來說,育兒網(wǎng)絡交流更是讓她和社會保持聯(lián)系的重要途徑。
點評:網(wǎng)絡改變生活,網(wǎng)絡自然也隨之改變人們的育兒理念。相對于通過書信、電話或者面對面交流育兒經(jīng)驗的父母那代人,現(xiàn)在的“80后”有了更便捷的條件,經(jīng)驗不多沒關系,可以虛心求教。而這也是育兒博客、育兒網(wǎng)站人數(shù)激增的原因所在吧。
親子故事
小軒學親親
不知不覺寶貝小軒已經(jīng)快一歲了,我享受著他成長中點滴的快樂,常被他的可愛打動,也為他的調皮而煩惱。
當小軒七個月大時,鄰家十個月的女孩童童已經(jīng)學會了許多手勢,羨慕死我了。心動不如行動,我也要開始教。第一個教他什么呢?“再見”太過普遍,其它的對于七個月大的他來說又太難了,考慮再三,最后為了滿足我愛和小軒親密接觸的欲望,決定先教他親親。
首先,當然要讓小軒親身體驗,捧著他的小臉,我夸張地“嗚———哇”親了一口,他并無反應,仍然玩著他的玩具,看來從出生到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接受了無數(shù)個熱吻,造成了現(xiàn)在的麻木。一計不成,我又生一計,模擬演示給小軒看,“軒軒,看媽媽”,我的嘴在老公的臉上輕輕碰了一下,聲音卻是響亮的“嗚———哇”,小軒瞪著他的大眼睛看著我們,而后手舞足蹈地笑開了,弄得我不好意思起來,看來演示還是以失敗告終,但這卻把作為友情客串的老公高興壞了,聲稱我戀愛時都沒對他這么主動過。最后,我拿出了殺手锏,對小軒進行反復強化。隔三差五,我捧起小軒的臉就是一口“嗚———哇”,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連續(xù)轟炸,成效還是為零,卻導致每次小軒看我靠近他,就蹭蹭地爬開,也惹來小軒外婆的不滿:“再個能尬下去,小人面孔伐要蹭壞?。俊贝藨?zhàn)略只能作罷。
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一天小軒發(fā)現(xiàn)我正在吃零食,他迅速地爬到我身邊,拉下我,昂頭在我咀嚼零食的嘴邊“嗚———哇”親了一下,目的當然很明確,想要我嘴里的零食,這卻成就了他的第一次親親。原來這就是得來全不費功夫呀,而老公卻說這是我平時對小軒潛移默化的功勞。
后來,小軒還學會了再見、拍手和打電話等手勢?,F(xiàn)在又一新的計劃在我的醞釀中,過年前一定要把恭喜的手勢教給他,到時候可用得著呢。
父母育兒心得 篇8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就把孩子送進全托班。很多孩子就是這樣被送進全托班的。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父母就是沒時間照顧孩子而將孩子送到了你最好的幼兒園全托,滿以為自己的孩子會受到最好的教育。事實上,送入幼兒園的孩子能力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家長們都很高興,為自己明智的選擇而高興。然而,真正的弊端出現(xiàn)在孩子上初中后,他們遇事唯唯諾諾,對父母格外的依戀,而且很多時候做的事情和學齡前兒童一樣,似乎又回到了幼兒時期。父母很是迷忙,不知是何原因。
原因就在于,孩子們缺乏父母精心的呵護、愛撫和關心。孩子們在幼兒時期,就沒有接收到這些信息,他們就沒有安全感,也不可能有足夠的大量去交往。沒能形成一個活潑開朗的性格,幼兒的能力、智力和社會性都沒得到很好的發(fā)展。這是父母漠視孩子情感需求的結果。
因此,父母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是深愛她們的,不是用物質去刺激他們,而是用行動去關愛他們,經(jīng)常陪他們聊聊天,說說話,困難的時候能夠得到父母的支持。這樣,孩子才會因為有父母的關愛而快樂。
父母育兒心得 篇9
坦白地講,剛看到這題目時,我覺得潼爸爸比我更適合來寫這篇心得,雖然我曾經(jīng)當過助產(chǎn)士,接生過許許多多可愛的小天使,但接生與育兒卻是兩門截然不同的學問,更何況由于我現(xiàn)在的工作單位離家較遠,無法每天都回家陪伴潼潼,潼潼在家的生活起居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由潼奶奶和潼爸爸照顧的,所以育兒方面潼爸爸比我更有心得,可惜潼爸爸工作繁忙,所以只能由我代筆,淺顯地說說這幾年初為人母的一些體會。
在初次得知有幸成為潼潼的爸爸媽媽時,喜悅之余,我和潼爸爸對她的唯一愿望就是:健康,快樂!在潼爸爸如臨大敵般買了許多育兒寶典,以求接下來的日子能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勞永逸天下太平時,我卻認為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是爸爸和媽媽的結合體,身上潛意識里自然有爸爸媽媽的影子,寶典僅供參考,真正的秘笈卻在我們自己身上,所以我經(jīng)常思考與審視自己和潼爸爸身上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們各自的成長環(huán)境及父母對自己的影響等等,然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求給潼潼一個幸??鞓烦錆M愛的原生家庭,這種思考與反省一直都不曾間斷過,也將一直持續(xù)下去。
對于潼潼的教育,我和潼爸爸都沒有特別的規(guī)劃或要求,相對比較注重言傳身教,寓教于樂,換位思考,平等對話。記得潼潼兩歲多時,有一次潼奶奶不舒服,躺在床上休息,潼潼輕輕地開門進去,問奶奶好點沒有,然后爬上凳子拿著保溫瓶給奶奶倒水喝,雖然過后跟她說這樣做很危險,但卻不得不表揚她,貼心,懂得噓寒問暖關心照顧奶奶,潼潼奶聲奶氣地說,因為爸爸媽媽也是這樣做的至于報的興趣班,畫畫,舞蹈,鋼琴,都是潼潼在接觸后主動要求要學的,報名之前,我很明確地告訴她,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也可能會遭遇種種困難,能不能努力克服,堅持下去,為自己的選擇而努力和負責呢。潼潼肯定地告訴我會的。雖然我不知道她當時是不是真的讀懂我的意思,但至少到現(xiàn)在為止,她的表現(xiàn)一直都很棒,從剛開始舞蹈課壓腿痛得直飆淚挨批到現(xiàn)在主動練習被表揚進步明顯,這過程,潼潼絲毫沒有放棄或打退堂鼓,這一點,我和潼爸爸都以她為傲。畢竟,如何積極面對困難持之以恒不輕言放棄才是學習的重點,至于學習的內容,音樂和畫畫,我和潼爸爸都是外行,不懂,只能引導,并盡量給她創(chuàng)造機會,學習多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
父母育兒心得 篇10
周五收到劉老師的短信,請家長周末利用空余時間寫一篇育兒經(jīng)驗。呵呵,說實在的,收到這個短信,我還是很頭疼的,育兒經(jīng)驗實在不知道有還是沒有,也不知道自己這些年對待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確。孩子剛出生時,自己是信心滿滿的,覺得自己肯定可以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向自己想象的那樣去發(fā)展,也買了很多育兒的書籍。但是,有時候會發(fā)覺,實際要按照書中所教那樣去教育孩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畢竟每個孩子是不同的;而且育兒也要家庭成員都要配合這個舉動,相信這個理念,家中如果有人不配合,那一定是難上加難。
茜茜在家里是很活潑,好動的孩子,喜歡唱歌,跳舞,但是比較膽小,是個慢熱型的孩子,所以我提倡盡量帶孩子多去和外面的人接觸,多帶她接觸大自然。
在她兩歲前時,根本就是害怕見到陌生人,見到陌生人就是死死的抱著媽媽不會松手的,正好我們住的附近新開了一個早教中心——真寶貝,這個早教中心周二到周日每天早上10:00都有一個小時的親子游戲,由于當時住得近,也可以叫奶奶每天都帶她去參加這個親自游戲,剛開始一個月到二個月,茜茜都是不會和任何人互動的,看到老師也會不好意思,會躲起來,但是她還是很喜歡那里的氛圍,可以玩游戲,還有滑滑梯和波波池可以玩,到了二個多月,茜茜開始有了變化,老師可以帶她單獨去玩,而且會有勇氣敢坐到老師的旁邊和老師一起跳舞,雖然還是比較敏感,但是我覺得這對她來說是心理上的一次挑戰(zhàn),媽媽覺得她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
今年過年前,我們從布吉搬家到寶安,過完年,就讓茜茜直接讀了創(chuàng)業(yè)二村幼兒園,孩子剛上幼兒園,作為媽媽是最擔心的,因為她是特別膽小,敏感的孩子,就特別怕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離開了家人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會哭鬧,可以讓我吃驚的是,第一天送茜茜上幼兒園,看著那么多的新生都圍著老師在哭,她竟然沒有哭,當然我們之前也有和她做過思想工作的,我和她說,到了幼兒園,就是自己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媽媽去上班,下午會來接她回家,她答應了,到了幼兒園她真的沒有哭。這個情況對于媽媽來講,真的是很吃驚的,同時也知道孩子其實自我的內心調節(jié)功能是挺強大的。
一天和爸爸帶她在新安公園玩,那天公園里正好搭了個舞臺,我和茜茜說:“茜寶你去那個舞臺上表演一個節(jié)目好嗎?”茜茜在家里也是經(jīng)常給大家表演節(jié)目的,本來以為她會別扭,會不要去,沒有想到,她竟然一口就答應了,但是有個條件是,媽媽和爸爸也要上去表演一個節(jié)目,呵呵!她站在舞臺上面,下面也有一些在游玩的人正坐在那休息,她竟然很大聲的說“大家好,我叫童麟茜,我今年3歲,我現(xiàn)在給大家表演一個節(jié)目,名字叫青蛙呱呱呱”然后就開始大聲的唱了,這又給媽媽一個大大的驚喜!(那天媽媽把這段給錄了下來了哦)
當然這些只是生活中的點滴,茜茜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表現(xiàn)得內向,膽小,害羞,但是媽媽感覺得到她的一點點的改變,我知道茜茜是需要鼓勵的,是需要通過慢慢的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在她感覺熟悉的環(huán)境下來表現(xiàn)自己的,所以只要給她一定的時間,她一定可以做到的!
父母育兒心得 篇11
雖然新手媽媽在育兒路上有許多許多的難題要克服,但我相信在我的不斷努力學習下,一定可以一邊改變自己的壞習慣、一邊把女兒教育的更好。
我是一個80后媽媽,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我自身的性格中難免有些自私和任性。生了女兒后,更是像一個大孩子帶著一個小孩子,但俗話說:家庭教育無小事,生活無處不教育。所以在教育女兒上我要從小事做起,同時也要從自身出發(fā),做女兒的好榜樣。
女兒作為我們家長的一面小鏡子,如果想要讓女兒更優(yōu)秀,首先我們自己也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出口成臟的父母,怎么教育出文明禮貌的孩子;父母自身沒有良好的習慣,怎么能要求孩子的道德和素質;父母言而無信,孩子怎么會誠實守信。這三點在我教育女兒時也時時刻刻反省著自己。
尊重女兒也是我們家比較重視的一件事,不把女兒當做小孩子。我相信即便女兒再小都會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年紀雖小卻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女兒,給女兒說出自己想法的機會,聽取女兒的意見,我相信被尊重的女兒會越來越懂事。
為了給女兒補充營養(yǎng),所以在選擇奶粉上,我們選擇了美贊臣荷蘭版A+,味道女兒一直都很喜歡,重要的是奶粉含有科學配比的DHA,DHA又被稱作為腦黃金,也是系統(tǒng)神經(jīng)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主要成分,足量的DHA能讓女兒的腦袋充分發(fā)育,只有腦袋發(fā)育好了,才能讓各方面的教育達到最佳的效果。另外,奶粉含有獨特的(PDX+GOS)益生元配方,夏天也不擔心上火。
雖然新手媽媽在育兒路上有許多許多的難題要克服,但我相信在我的不斷努力學習下,一定可以一邊改變自己的壞習慣、一邊把女兒教育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