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簡便運算教學反思800字模板6篇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內容專輯推薦:“簡便運算教學反思”,敬請瀏覽。
    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簡便運算教學反思。厚德,示學生做人之本,教師每逢重要的課程都要精心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教師科學合理地控制課堂時間。還希望您能從本網(wǎng)頁有所收獲!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 篇1
    簡便運算是一種高級的混合運算,是混合運算的技巧,學好了簡便運算,不僅能提高計算能力、計算速度及正確率,還能使復雜的計算變得簡單,也就是變難為易,變繁為簡,變慢為快。同時能靈活、合理地運用各種定律、性質、法則等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是計算題中最能鍛煉學生思維能力、開拓學生思路的一種題型。所以,在計算題教學中應重視簡便運算,注重簡便運算靈活思路的學習,合理地進行簡便運算,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五年級的簡便運算的教學建立在學生已有對簡便運算的認識上。小數(shù)乘法簡便運算是整數(shù)乘法簡便運算的延伸。
    這節(jié)課我以學生先試后導,先練后講為主線進行設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學生在整體認知小數(shù)乘法簡便運算的運算律方面較容易,在計算過程中不少學生忽略了小數(shù)點的移動,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一、復習題的設計針對性強,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
    做好已有知識結構的遷移。在復習時先請兩名學生到黑板上做:25×12和 87×46+ 54×87 ,同時其他同學集體練習。指名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提示學生運用的是哪一個乘法運算定律,實際有學生說第二題用的是乘法結合律,我并沒有急于否定學生的答案,而是問學生乘法結合律的字母表達式和乘法分配率的字母表達式,并組織學生進行區(qū)別,以便更好的運用這兩個定律解題。通過復習使每一個學生進一步明確乘法的`運算定律及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更加清楚如何運用運算定律解題。同時滲透并思考,這些運算定律在小數(shù)乘法中能不能用,激發(fā)學生對小數(shù)乘法的簡便運算的猜想和求知的欲望。
    二、新課學習先試后導,善用舊知解疑。
    教師出示例題4后,簡單分析題意,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題。
    0.8×1.3○1.3×0.8
    (0.9×0.4)×0.5○0.9×(0.4×0.5 )
    (3.2+2.8)×0.6○3.2×0.6+2.8×0.6
    有學生通過計算兩邊的算式結果來判斷,大多數(shù)學生看見算式聯(lián)想到簡便運算來判斷,第一種算法確定算式兩邊結果相等,第二種算法提供了學生思維判斷的方法。這樣有效地把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律和小數(shù)乘法結合起來,運算方法在小數(shù)乘法中一樣有效。
    為了學生更好地運用運算律,安排了三題練習題
    0.25×0.7×4、 1.25×2.4 3.2×1.02
    保留了教材中試一試第一題,修改了第二題,增加了第三題題,第一題讓學生理解乘法交換律,第二題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第三題是運用乘法分配律。第二題中2.4的分解是教學時一個難點,不少學生著重把24分解成8×4,忽略了小數(shù)點,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不夠好,未能預料。第三題的教學也是一個難點,不少學生意識不到把1.02分解成1+0.02,只是一味去分解3.2。
    三、鞏固練習類型多樣,提高學生能力。
    鞏固練習的設計除了根據(jù)運算定律填空外,還設計了各種類型的簡算題,如:12.5×4.8 0.72×101 3.8×9.9 1.01×2.6 0.25×0.125× 0.4×0.8 0.4×8.2×25-0.3
    這些題里有的接近整數(shù)、有的超過整數(shù)、有的要先轉化再做,有的運用乘法結合律做,有的運用乘法分配律做,有的是部分簡算,幾乎涵蓋了所有小數(shù)乘法簡算的各種類型 ,另外還出現(xiàn)了部分簡算的題,這樣的題學生掌握的不好, 關鍵是根據(jù)運算定律判斷是否能簡算。最后是拓展提高,3.67×8.9 + 36.7×0.11 86.9×1.73 + 8.69×7.3 這兩道題分別都有兩種解法,學生根據(jù)剛才做題的經驗,分析后很快發(fā)現(xiàn)36.7和3.67 、86.9和8.69可以互相轉化,怎樣才能使轉化后的數(shù)的積不變,利用積不變的規(guī)律就能解決問題。這樣提高了學生分析能力和靈活解題的能力。
    不足之處:
    整節(jié)課由于課堂密度較大,所以學生說的多,動筆練習較少,使得一部分同學沒有掌握簡算的方法,尤其是需要轉化的題掌握的不好。其次,在新知識的探索階段,教師給學生的時間較少,使得同學沒有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小組內同學之間交流的較少。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 篇2
    一學生主動構建新知
    知識不僅僅是教會的,而更應該是由學生自己學會的,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樹立"以學生主動發(fā)展為本"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本課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動獲取新知識的時間和空間,充分讓學生通過擺,看,想,算等實踐活動感知新知和舊知的內在聯(lián)系。教師穿針引線適時點撥,幫助學生完成新知的主動建構。
    二,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人的根本屬性在于他的社會性。學生要從小學會與人交往,與人溝通,與人協(xié)作。本節(jié)課我在設計教學時,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主要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每一位學生充分參與認知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三,寓德于教。
    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本課時通過生動的畫面,鮮活的事例,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我國航天科技的迅猛發(fā)展,感受到了航天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奉獻精神,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情感熏陶,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 篇3
    本節(jié)課是對加法運算律的運用,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一方面鞏固學生對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理解和運用,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到學習運算律的價值。
    首先以計算47+58+42為教學例題,討論:你會怎么做?生:先給58+42加上小括號。運用了加法的結合律。師:怎么計算89+14+56。最后出示:78+(47+22),學生獨立做在本子上。交流時,強調這里運用了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練習時候,我以怎么計算204+417為例,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個是把204拆成200+4,一個是把417拆成400+17。師:哪個數(shù)更接近整百呢?把哪個數(shù)拆開更有利于我們接下來的計算?學生們統(tǒng)一了認識,在后來的練習中,還是有好多孩子不能選擇更接近整百的數(shù)去拆。
    對于例如:345+201這樣的計算,在怎樣運用簡便計算時掌握的不是很好。這反映了學生對于運算律的運用還不夠靈活,尤其是對運算律的逆向運用,我覺得可以進行一個專項的訓練。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 篇4
    本節(jié)課,我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推理等途徑引導學生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異同系,自主發(fā)現(xiàn)并驗證、歸納這兩個運算律,初步感受運算規(guī)律作用,有意識地讓學生應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
    一、在導入新課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回顧學過的運算,得出課題,讓學生由課題思考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這樣設計使教學活動的探究性更濃一些,同時也為接下來的學習留下了創(chuàng)新的空間 。
    二、新授環(huán)節(jié),我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獲取信息,讓學生結合相關信息,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學生都能準確提出問題,這為接下來探索規(guī)律奠定了基礎。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進行了創(chuàng)新處理,讓學生開放思維,盡情提出問題,并將本節(jié)課探究活動必要的三個問題同步呈現(xiàn)出來,同步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同步通過口算揭示等式,為下面的探究運算律做好有效的鋪墊,促進后面探究活動更加緊湊流暢。在首次探索運算律,學生還不懂得運用科學的探究方法,我在此環(huán)節(jié)探索加法交換律的設計中,加強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啟發(fā)學生按照“猜想——驗證——總結”的模式深入探究規(guī)律,為今后探索數(shù)學規(guī)律,起到方法上的導向作用
    三、在自主探索加法結合律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在初步引導學生觀察等式特點之后,放手讓學生在合作組中自主探索第二個規(guī)律,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探索規(guī)律,學以致用。
    四、最后,我讓學生說一說上完這節(jié)課的心里感受。學生對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這兩個定律,也會運用,效果還可以。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 篇5
    本節(jié)課一方面鞏固學生對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理解和運用,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到學習運算律的價值。在第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在揭示運算律的意義時,也曾提到過,但只是點到為止。在本節(jié)課中是作為重點來講的。所以在教學時,要著重體現(xiàn)出學生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探索過程。
    一、加強了對比的力度(運用運算律和不運用運算律在計算上的對比)。
    例如在教學例題:29+46+54時,首先讓學生嘗試自行解決,大部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知道應該從左往右計算,先算29+46=75,75+54=129。少部分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46+54能湊成100,可以先加起來:29+46+54=29+(46+54)。將兩種做法讓學生書寫在黑板上,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追問:第二種方法正確嗎?為什么可以先計算46+54呢?(生:可以湊成100,整百數(shù)再加一個數(shù)就簡便了。)這樣對比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進行簡便計算是運用運算律的結果,同時學生也能體會到運算律的價值所在。
    二、小組活動,巧妙安排,得出規(guī)律。
    新課改提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強著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時,我提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去驗證自己的猜測,這是符合學生的內心需要的,他們需要動筆計算證實自己的想法,需要同伴合作及時解決問題,需要通過事實來證明自己是對的。合作不是盲目的,由于合作前的充分醞釀,學生都積極投入到小組學習中。而且在合作前,我給學生提出要分工合作,使學生的活動能夠有序進行。合作是成功的,先是緊張的舉例驗證,然后是有效的總結交流。規(guī)律的得出順理成章,同學們體驗到了探究的樂趣,體嘗到了成功的快樂。我也體會到了教學的樂趣。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 篇6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習減法性質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不僅知道了一個數(shù)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可以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還知道減法其數(shù)學模型。
    成功之處:
    1.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搭建學生學習的腳手架。通過減法性質的復習,建構減法與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對于新知的學習,不感覺困難,而是通過推想,得出除法的性質:一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兩個數(shù),可以除以兩個數(shù)的積。
    2.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掌握兩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解題思路。例題的教學采用了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形式,讓學生在組內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知道每種方法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為什么?
    不足之處:
    1.練習中注重了基本形式的練習:4800÷25÷45100÷3÷17,忽視了變式練習,導致錯誤率高的問題。
    2.部分學生對于特殊數(shù)的簡便計算還存在計算錯誤。
    再教設計:
    1.注重對課堂節(jié)奏的把握,掌握好練習的時間和學生做作業(yè)的時間,做到習題精而少,有針對性。
    2.注重對習題的變換練習,全面而縝密的設計練習題。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