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6篇

字號:


    教案課件是老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也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每個老師都需要將教案課件設計得更加完善。?教案和課件的優(yōu)化意味著教學品質的不斷提升,如何寫出一篇好的教案?出國留學網的編輯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希望本頁內容能幫助到您!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篇1)
    教學內容:認識梯形--教材第144頁的內容,做一做題目及練習三十二4-6題。
    教學目的:1.使學生認識梯形并掌握梯形的特征。
    2.弄清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和腰的意義。會畫梯形的高。
    教學重、難點:梯形的認識。掌握梯形特征,弄清梯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什么是平行四邊形?什么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2.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它有什么特點?
    二、教學新課
    1.投影下圖,說說這些圖形有什么相同點?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這些圖形都是四邊形,①、②、④、⑤都是平行四邊形,③、⑥不是平行四邊形,它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梯形。板書課題:梯形)
    2.投影課本上的梯子、堤壩和水渠截面圖。指出這些物體形狀都像這樣的。(老師畫出一個梯形)。
    3.拿出三角板,打開教材第144頁檢驗上面一個梯形的兩組對邊是否平行?
    4.學生匯報檢驗結果。老師:什么是梯形?
    5.引導學生概括: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老師板書,學生齊讀)
    6.梯形有什么特征?它與平行四邊形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而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是四邊形。)板書:
    7.自學第144頁教材。回答以下問題:(投影出示)
    (1)什么是梯形的底?怎樣區(qū)分上下底?
    (2)什么是梯形的腰?
    (3)什么是梯形的高?
    8.學生回答問題,老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多指名復述。
    9.強調梯形高的作法。問:一個梯形內可以作多少條高?能不能在腰上作高?
    10.做教材第144頁做一做第1題。
    向學生說明圖③是直角梯形,它的高其實就是連結上下底的直角邊。
    11.老師拿出等腰梯形紙片由學生指出上下底,腰。沿上下底的中線對折,指名學生看看,兩個腰重合了沒有?告訴大家,兩腰重合說明什么?
    (兩腰相等)
    12.老師指出: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一種特殊的梯形。(繼續(xù)完善板書,在梯形集合內畫上等腰梯形的集合圈)
    三、課堂小結
    1.什么是梯形?梯形的上下底、腰?
    2.什么是平行四邊形?有哪幾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梯形與平行四邊形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完成板書)
    四、鞏固練習
    1.做教材第144頁做一做第2題。
    在釘子板上圍成不同的梯形。要求學生變換方位。諸如
    等形狀。
    2.作出下列梯形的高。(投影出示,指名學生在投影片上畫)
    3.判斷(投影出示)。(對的在括號錯的打)
    (1)梯形就是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
    (2)梯形上面的底叫做上底,下面的底叫做下底。()
    (3)梯形是一種四邊形。()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三十二的第4-6題。第6題要求把幾種分法都畫出來。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篇2)
    教材分析:
    梯形的認識是在學了平行線、平行四邊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通過兩個活動引出的梯形:1)在一組平行線上,畫出另一組與它們相交的不平形的直線,構成四邊形。2)把長方形從中剪開,帶到兩個梯形。為學生抽象梯形的概念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礎行抽象梯形的概念。
    進一步認識梯形的特征學生畫出梯形的腰、觀察它們的角,以及梯形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目標:
    1、認識梯形的特征,能結合實踐生活找一找生活中的梯形。
    2、通過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梯形能互相轉化。
    3、認識一些特殊的梯形并了解它們的特征。
    教學過程:
    教學設想
    學生活動
    備注
    一、操作與交流
    (一)梯形的邊
    1、(請看每個同學的練習紙)在一組平行線上,畫出另一組與它們相交的不平行直線。
    2、觀察畫好的圖,一組平行線和另一組不平行的直線構成什么圖形?
    3、先觀察后討論:這些四邊形又什么特點?
    4、是的,這些四邊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這樣的圖形你們知道叫什么圖形嗎?
    5、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我們把平行的一組邊叫做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一組邊叫做梯形的腰。誰能上來指出這些梯形的底和腰?
    6、是的,兩條底分別是上底和下底。
    7、你們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梯形?
    8、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從中剪開,你們看得到了什么圖形嗎?為什么?
    9、這兩個梯形你還能拼回到長方形嗎?
    10、你能把正方形也變成一個梯形嗎?
    11、觀察下面的梯形,它們的邊、交分別有什么特征?(分別找出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二、練習與應用
    完成第52頁
    三、小結
    1、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2、平行四邊形與梯形你怎么區(qū)別?
    1、學生操作
    2學生觀察后回答:四邊形。
    3、生先觀察后討論
    4、獨立思考
    5、學生上來指出。
    教學后記: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稱,溝通梯形與其它平面圖形的聯(lián)系.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滲透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梯形的概念,認識梯形的底和高并會畫梯形的高.
    教學難點
    整理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掌握各種圖形的特征及其異同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說一說學過的四邊形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2.下面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演示課件梯形】
    教師導入:圖3有幾條邊?幾個角?這個四邊形像什么?(梯子)這就是梯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書課題:梯形)
    二、探究新知
    認識梯形.
    (1)出示圖形.【繼續(xù)演示課件梯形】
    教師提問:①生活中你見到過這樣的圖形嗎?它們外面的形狀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導學生看出它們的外形.
    ②這樣的四邊形有什么特點?
    出示下圖
    一名學生到黑板上測量,全班同學測量書上144頁此圖.
    (2)交流測量結果.
    通過檢查測量使學生明確:有一組對邊是平行的,但長度不相等,另一組對邊不平行.
    (3)概括梯形的定義.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板書)
    2.認識梯形各部分名稱.【繼續(xù)演示課件梯形】
    結合圖形說明,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的底,根據(jù)圖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習慣上上底畫得短些,下底畫得長些.不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腰.從上底的一個頂點向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線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畫法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中高的畫法相同.
    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畫高?
    引導學生明確:梯形的高只能從相互平行的兩條邊中任一邊上的點向它的對邊畫垂線.
    再想一想:你怎樣區(qū)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3.教學等腰梯形.
    (1)教師演示.
    拿一等腰梯形,對折一下,你發(fā)現(xiàn)兩腰有什么特點?(兩腰相等)
    (2)學生測量.
    量一量等腰梯形兩腰的長度,結果怎樣?(兩腰相等)
    (3)概括定義.
    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書)它是梯形的一種特殊情況.【繼續(xù)演示課件梯形】
    4.四邊形的關系.
    分組討論:根據(jù)對邊平行的情況,你可以把四邊形分成幾類?每類各有什么圖形?
    引導學生明確:根據(jù)對邊平行的情況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兩組對邊平行,其中包括有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另一類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
    三、鞏固練習
    1.用釘子板圍成不同的梯形.
    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為3高為3的梯形
    2.用七巧板拼梯形.
    (1)用兩塊拼一個梯形(2)用三塊拼一個梯形
    3.繼續(xù)演示課件梯形,出示練習
    小組討論:我們學過的四邊形有著密切的關系,你能看圖說出它們的關系嗎?
    4.找出下圖中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每種圖形有幾個?
    四、質疑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梯形的定義及各部分名稱和認識特殊的梯形)
    2.對于今天所學的知識大家還有什么問題?
    鼓勵學生質疑、解疑
    五、布置作業(yè)
    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畫出下面梯形的高.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剪圖形
    活動目標
    通過剪圖形實現(xiàn)所學過平面圖形的相互轉化,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要求
    每個圖形只許剪一刀.
    ①將平行四邊形剪為梯形.
    ②將梯形剪為平行四邊形.
    ③將任意四邊形剪為梯形.
    ④將梯形剪為兩個三角形.
    ⑤將三角形剪為梯形.
    看誰完成的最快最標準.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篇4)
    教學準備: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框架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比較,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及三角形穩(wěn)定性,認識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基本教學過程:
    一、一、創(chuàng)設情境,走進鄉(xiāng)村
    我們在都市生活習慣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鄉(xiāng)村看一看田園風光,今天我們就一起跟著這幅圖來感受一下鄉(xiāng)村的風景吧。
    看,這幅圖上有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形成數(shù)學模型
    1、這幅圖上還有許多數(shù)學圖形呢?從圖上找出你認識的圖形,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你能大概地畫出你找到的圖形嗎?試試看。
    2、把你找到的圖形進行分類,采用標號的方式進行。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可以根據(jù)邊來分,看,這些圖形都是四邊形,你能把這些四邊形再分類嗎?你認為這里什么圖形很特殊?
    3、板書: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老師這準備了幾根小棒,你能選幾根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嗎?你認為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四條邊?
    4、在第21頁的點陣圖上畫出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
    5、第21頁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圖形中哪些是平行四邊形?為什么?
    在這些平行四邊形中,你覺得哪個比較特殊?特殊在哪兒?
    如果用一個圈把平行四邊形都放在里面的話,請你也畫一個圈來表示長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邊形的外面再畫一個圈,你覺
    教學反思: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畫面入手,找自己認識的平面圖形,鼓勵學生尋找他們他們尚未正式學過的圖形,如圓,五邊形,然后讓學生進行分類。分類的標準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教學效果很好。
    得這應該是什么?再用一個圈畫出梯形的地盤,應該怎么畫?試試看。
    三、總結。現(xiàn)在再試著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再把它旋轉。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篇5)
    教學內容: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八冊46-49頁。
    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梯形,認識梯形的高及各邊的名稱,認識等腰梯形。
    2、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經歷梯形的認識過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建立梯形的高的概念,畫梯形的高。
    設計理念:通過操作活動,學生自主探索梯形特征,促進學生的思維;通過自主學習認識梯形各部分名稱,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導入
    (出示一些平面圖形)你能說出這些圖形的名稱嗎?紅色線段圍成的是什么圖形呢?如果學生答不出,告訴學生這樣的四邊形是梯形。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梢钥吹教菪?。(出示教材插圖)像上面這樣的四邊形是梯形。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梯形(板書:認識梯形)
    學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梯形特征
    2、認識梯形各部分名稱
    3、教學試一試
    4、認識等腰梯形
    同學們想不想動手做一個梯形?每個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
    梯形與平行四邊形比較,有什么不同呢?(板書: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請拿出剛才做好的梯形,你能不能量出這個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的距離呢?動手畫一畫、量一量。
    梯形的各條邊都有自己的名稱,請先閱讀課本第47頁例題下面的一段話,并觀察右邊圖,說一說梯形各邊的名稱及梯形的高。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上底
    腰腰
    下底
    你能量出下面每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嗎?完成試一試。
    提問:第二個梯形高在哪里?為什么第二個梯形的高就是它的一條腰呢?
    像這樣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出示等腰梯形)這個梯形與我們剛才做的梯形有什么不同呢?同學們的猜測對不對呢?請同學量一量書上47頁中間的那個梯形。
    我們把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學生動手操作并展示作品。
    學生討論得出: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學生口答后獨立操作并交流畫法。
    學生閱讀課本后相互說一說,再指名回答: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分別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組對邊是梯形的腰。從上底的一點到下底所畫的垂直線段是梯形的高。
    學生動手量。
    因為梯形的一條腰與梯形的底相互垂直。
    學生測量。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判斷哪些是梯形并指出它的上底、下底和腰。
    2、做想想做做第2題,開動腦筋找一找,能在圖形中找到幾個梯形?看誰找的多?
    你能在七巧板中選幾塊拼出不同的梯形嗎?拼一拼,再在小組里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題。你把這個梯形分成了兩個什么圖形?
    4、做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畫出幾個不同的梯形和平行四邊形?畫一畫。
    5、做想想做做第5題。學生按要求完成后思考: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呢?
    6、完成思考題。
    學生口答。
    同桌合作,嘗試找梯形。
    學生拼好后交流。
    學生匯報。
    學生畫好后交流各自畫法。
    學生按要求操作后交流、匯報。
    學生口答。
    四、評價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認識了梯形,你有哪些收獲呢?
    評價總結。
    五、作業(yè)設計。
    練習與測試
    教后反思: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篇6)
    教學準備:讓學生帶軟尺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做成一個長方形,找到高,體驗高的基本特征。
    2、會畫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高。
    3、根據(jù)圖形的高和底畫圖形。
    基本教學過程:
    一、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木版,想做成一個最大的長方形桌面。可以拼,該從哪里鋸開呢?
    二、動手操作
    1、動手剪下附頁1圖2中的圖形。
    2、你認為應該沿著什么樣的線條剪?還可以怎樣剪?
    3、畫一個平行四邊形,請你做一下設計師,用圖形來表示設計意圖。
    這條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從兩條對邊之間畫垂直線段。)
    三、數(shù)學概念
    1、這條線段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邊就叫做底。發(fā)現(xiàn)底和高有什么關系?(垂直)還有哪條邊和這條高也垂直嗎?(也是底。)
    2、你還能畫出一條高嗎?(檢查三角板的擺放)
    3、梯形也有高,判斷:下面哪條是梯形的高?必須是從平行的那組對邊之間畫的?
    4、三角形也有高,你覺得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
    5、練習:第25頁第1題。
    四、運用概念
    1、第25頁練一練第1題。
    2、第2、3題。
    3、可以畫指定底與高的圖形嗎?
    五、總結。
    教學反思: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高這個概念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多讓學生畫,總結畫法。學生在動手畫高的過程中,體驗高的基本特征。這樣效果比較好。
    。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數(shù)學教師工作計劃 | 數(shù)學老師工作計劃 | 數(shù)學教研組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