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訓原文及譯文

字號:


    朱子家訓是朱熹所作,全文三百余字,主要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被譽為“治家之經(jīng)”。該文流傳較廣,影響遠大,具有深厚的人生智慧。出國留學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朱子家訓原文及譯文”,一起來看看吧。
    朱子家訓原文及譯文
    (一)
    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
    釋義:國君能以仁與禮為本,則臣將以忠為本,這是君臣相處之道。
    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
    釋義:父母以慈愛為本,子女以孝敬為本。這是家庭相處之道。
    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
    釋義:為兄者以愛護為本,為弟者以尊敬為本,這是兄弟相處之道。
    夫之所貴者,和也。婦之所貴者,柔也。
    釋義:夫婦之間要和順、互敬,這是夫婦相處之道。
    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
    釋義:侍奉傳道之師要內(nèi)心有敬,外在有禮;與朋友相交要有誠信。
    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
    釋義:遇見年長之人,必先有恭敬之心;遇見年幼之人,必有愛護之心。
    有德者,年雖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于我,我必遠之。
    釋義:遇見賢德之人,年雖少于我,我也必含尊敬之心;遇見品行不正之人,年長于我,我也必遠離。
    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
    釋義:為人當有禮和謙卑,勿談?wù)撍说亩烫?,勿炫耀自己的長處。
    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隨所遇而安之。
    釋義:對待有仇隙之人和事,要以符合道義的方式解決,對待有怨的人和事,要直道而行,心安處之。
    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
    釋義:他人有小的過失,要先寬容以待;他人有大的過失,要能夠以道理道義使對方內(nèi)心明晰知理。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釋義:要時時自省,不要以小的善行而不去做,不要以小的惡行而不去除。
    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
    釋義:他人有過錯,也要給予改正的機會,而不是四處宣揚;他人有善行,則要大力弘揚。
    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
    釋義:在外處理事業(yè),在內(nèi)處理家事,都應(yīng)摒除私欲和貪念。
    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
    釋義:勿做損害他人而僅有利自己的事情,也勿做嫉妒賢能之事。
    勿稱忿而報橫逆,勿非禮而害物命。
    釋義:勿因一時憤慨而莽撞行事,勿做不合禮節(jié)之事而害人傷物。
    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
    釋義:遇見不符合道義的錢財不可獲取,遇見符合道義的事情要當仁不讓。
    詩書不可不讀,禮義不可不知。
    釋義:要讀圣賢經(jīng)典,要知曉禮和義的重要。
    子孫不可不教,僮仆不可不恤。
    釋義:為人父母,要為子孫做好榜樣,這是最好的教育。僮仆(今天可引申為有困難的親朋)不可不體恤安撫。
    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
    釋義:要尊敬有道義之人,要幫扶患難之人。
    守我之分者,禮也;聽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釋義:謹守本分是循禮;順從良知是遵從天理;如果可以做到這些,是為天人合一。
    此乃日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體,飲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無也,可不慎哉!
    釋義:以上都是日常行為的準則,如同穿衣吃飯,當時時自省和慎重,不可一日偏廢。
    (二)
    原文: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夫之所貴者,和也。婦之所貴者,柔也。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
    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有德者,年雖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于我,我必遠之。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隨所遇而安之。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
    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勿稱忿而報橫逆,勿非禮而害物命。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詩書不可不讀,禮義不可不知。子孫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禮也;聽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體,飲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無也,可不慎哉!
    譯文:當國君所珍貴的是“仁”,愛護人民。當人臣所珍貴的是“忠”,忠君愛國。當父親所珍貴的是“慈”,疼愛子女。當兒子所珍貴的是“孝”,孝敬父母。當兄長所珍貴的是“友”,愛護弟弟。當?shù)艿芩滟F的是“恭”,尊敬兄長。當丈夫所珍貴的是“和”,對妻子和睦。當妻子所珍貴的是“柔”,對丈夫溫順。侍奉師長要有禮貌,交朋友應(yīng)當重視信用。
    遇見老人要尊敬,遇見小孩要愛護。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紀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紀比我大,我一定遠離他。不要隨便議論別人的缺點;切莫夸耀自己的長處。對有仇隙的人,用講事實擺道理的辦法來解除仇隙。對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誠正直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不論是得意或順意或困難逆境,都要平靜安詳,不動感情。別人有小過失,要諒解容忍!別人有大錯誤,要按道理勸導(dǎo)幫助他。不要因為是細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為是細小的壞事就去做。別人做了壞事,應(yīng)該幫助他改過,不要宣揚他的惡行。別人做了好事,應(yīng)該多加表揚。
    待人辦事沒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務(wù)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賢才和嫉視有能力的人。不要聲言忿憤對待蠻不講理的人,不要違反正當事理而隨便傷害人和動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義的財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擁護。不可不勤讀詩書,不可不懂得禮義。子孫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憐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學識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難的人。這些都是做人應(yīng)該懂得的道理,每個人盡本分去做才符合“禮”的標準。這樣做也就完成天地萬物賦予我們的使命,順乎“天命”的道理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