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應急預案小故事(分享7篇)

字號: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從不同角度深入剖析“應急預案小故事”,文檔處理工具有助于我們對信息進行分類和整理避免遺漏和誤解,一般撰寫前會看很多相關范文。閱讀范文能夠教育我們如何遵守道德準則和堅守正義,優(yōu)秀的人是怎么寫范文的呢?希望你能從中找到有用的內容!
    應急預案小故事【篇1】
    為了有效預防和控制突發(fā)性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造成的危害,保證校園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生活飲用水水質衛(wèi)生規(guī)范》等國家、省市有關規(guī)定,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基本原則
    堅持統(tǒng)一指揮、快速反應、分工協(xié)作的原則高效處置,及時處置突發(fā)性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校園內突發(fā)性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的預防、控制和救治工作。
    三、組織機構
    1.突發(fā)性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置小組
    組長:xx
    成員:xx
    2.救援救護小組
    組長:xx
    成員:徐xx
    3.善后處理小組:
    組長:xx
    成員:xx
    4.事故調查小組:
    組長:xx
    成員:xx
    四、應急處置
    1、水管員每日巡視二次供水水箱房,在巡視檢查水質時發(fā)現(xiàn)有異常現(xiàn)象時(如有異味、有顏色等),應立即報告后勤集團辦公室。辦公室組織相關人員要立即到現(xiàn)場查看。如果屬實,立即報告后勤集團總經理,啟動應急方案。
    2.集團總經理向上級主管領導報告,經請示上級同意,依法立即、如實向呼蘭區(qū)疾病控制中心報告。
    3.突發(fā)性生活飲用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成員應立即趕往現(xiàn)場并封鎖現(xiàn)場,切斷污染水源,等待上級主管部門處理。同時集團辦公室立即通知校區(qū)各單位,停止使用飲用水并及時供應清潔飲用水。
    4.呼蘭區(qū)疾病控制中心到達現(xiàn)場后,積極配合迅速展開現(xiàn)場調查,查找污染源和污染物,了解污染種類、性狀、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
    5.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jiān)測,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huán)節(jié)和污染原因采取切實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和蔓延,嚴防再次污染。
    6.按照呼蘭區(qū)疾病控制中心制定的方案進行實施,直至恢復正常供應飲用水。
    7.立即組織做好校區(qū)各單位思想穩(wěn)定工作,保持校區(qū)良好秩序。
    8.組織召開“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小組”會議,召集有關人員布置任務,迅速投入到搶險、救護和善后工作的處理等各工作之中。
    9.由校辦負責及時向上級匯報突發(fā)事件的進展情況。接待媒體、學生家長和教職工家屬,處理善后工作。
    應急預案小故事【篇2】
    為規(guī)范重大水污染事件報告制度,及時向省局、水利廳、地方人民政府等有關部門報告水污染信息,避免和減少水污染事件造成的損失,提高應對突發(fā)重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鐵嶺水文局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鐵嶺水文局重大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一、應急預案的指導原則
    體現(xiàn)以人為本,重在預防的原則,一旦流域發(fā)生水污染事件,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實施監(jiān)控和救援,最大限度地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盡力把水污染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二、應急組織
    成立水污染防治應急小組,負責組織實施水污染防治應急監(jiān)測等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水樣采集小組:袁姝、白偉鋒、李輝、劉志遠。其中:袁姝負責取水樣所需藥品準備及取樣過程中加藥,白偉鋒、李輝、劉志遠負責水樣采集器具的準備及水樣采集工作。
    水質檢測小組:
    測流小組:勘測科人員
    測流小組職責:負責突發(fā)水污染事件中采集水樣斷面的流量測報工作數(shù)據(jù)校核評價小組:王亞杰袁姝白偉鋒楊金尉楊柳李楠朱魏偉數(shù)據(jù)校核評價小組職責:負責突發(fā)水污染事件中采集水樣檢測數(shù)據(jù)的校核及評價工作。
    后勤小組:辦公室、人事室
    后勤小組職責:負責突發(fā)水污染事件的后勤保障工作。
    三、應急措施
    對突發(fā)水污染事件可能造成影響的地方,組長和副組長要及時到現(xiàn)場了解情況,開展水質監(jiān)測工作,同時相關負責人迅速上崗到位,及時收集、掌握相關信息,分析事件性質、預測事態(tài)發(fā)展趨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一旦確認為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在最短時間內將有關情況上報省水文局領導及相關領導,根據(jù)需要成立現(xiàn)場指揮部,按規(guī)定的處置程序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被污染河段的上下游做好水量、水質動態(tài)監(jiān)測工作,實時向省水文局領導及地方相關領導提供動態(tài)信息。
    當鐵嶺水文局不能獨立完成應急監(jiān)測任務時,請求省局進行應急支援監(jiān)測工作。
    在重大水污染事件處置過程中,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水污染蔓延,減少水污染損失。
    應急預案小故事【篇3】
    為落實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安全育人工作,確保全體學生及住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強學生乘車和上(放)學的管理,特制定預防交通事故應急預案如下:
    一、成立應急領導小組:
    組 長:江廷明
    副組長:張付顯
    成 員:全體教師
    二、職責
    1、學校每學期要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常識及法制法規(guī)的教育和宣傳。
    2、每學期要對學生、家長簽定交通安全責任狀。
    3、組織好每次學生放假返校期間的秩序,禁止學生駕駛機動車輛,確保學生安全到家。
    三、交通事故應急措施
    1、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對受傷人員及時送醫(yī)院搶救,并要記清肇事車輛的型號、牌號及車主。
    2、保護好事故現(xiàn)場以及重要物品、證據(jù)。
    3、迅速向交警部門報告、再向學校、家庭、教育局報告。
    4、做好家長、家屬的工作。
    5、配合交警部門做好調查、取證、事故處理等工作。
    應急調查與救治
    1、交通事件發(fā)生后,校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及有關部門,負責組織對交通事件進行調查處理。通過對交通事件調查、現(xiàn)場勘驗,采取控制措施等,對危害程度做出評估。
    2、交通事件發(fā)生后,在進行事件調查和現(xiàn)場處理的同時,學校應當立即將交通事件所致的傷亡病人送向學校醫(yī)務室或醫(yī)院,對無法判斷傷情的傷病員,應及時報警求救求援。
    3、交通事件發(fā)生后,學校各部門應立即保護現(xiàn)場、采取疏散、隔離等措施,加強學生管理,并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確保學生心態(tài)和情緒穩(wěn)定。
    4、交通事件發(fā)生后,根據(jù)事件性質,應及時與涉及事件的學生家長、教師家屬聯(lián)系,在適當條件下,告知事件原因、處理結果,或者聯(lián)系家長進行救治。
    四、相關措施
    1、交通事故:發(fā)生重大車禍,迅速撥打交通事故、緊急救護電話,開展自護自救。
    2、學校組織學生外出活動要上了縣教育局備案,特別要注意交通安全,凡承載學生出游的車、船等交通工具,必須經交通部門檢查、許可,嚴禁乘坐無證、無照人員駕駛的交通工具,嚴禁車輛超速行駛。
    應急預案小故事【篇4】
    為進一步做好醫(yī)療廢物的管理,避免因醫(y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件導致人身傷害和社會危害,根據(jù)《醫(yī)療廢物處理條例》、《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醫(y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處置組織機構
    組長:
    成員:
    在發(fā)生醫(y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時,應當采取應急控制措施,做到早報告、早處理,減少或防止污染擴散。
    二、處置程序
    1、發(fā)生醫(y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件時,當事人應立即報告總務科、院感科,并通知醫(yī)院保衛(wèi)科到達現(xiàn)場協(xié)助對污染區(qū)進行保護性封鎖,嚴格控制無關人員出入污染區(qū),避免造成污染擴散和周圍人員傷害。
    2、總務科迅速組織人員對溢出、散落的醫(yī)療廢物迅速進行收集、清理,對污染地點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對液體溢出物應采用吸附材料進行處理。
    3、清理人員進行現(xiàn)場清理時,應做好勞動保護,清理結束后,清理用具和防護用品應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發(fā)生醫(y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時,在48小時內向縣衛(wèi)生局、縣環(huán)保局報告,調查處理工作結束后,將調查處理結果向縣衛(wèi)生局、環(huán)保局報告。
    4、配合有關部門的`檢查、監(jiān)測、調查取證,不得拒絕和阻礙,不提供虛假材料。
    5、發(fā)生醫(y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導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yī)療救護和現(xiàn)場救援時,應當在12小時內向縣衛(wèi)生局、環(huán)保局報告,并根據(jù)《醫(yī)療廢物處理條例》的規(guī)定,采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可能導致傳染病傳播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guī),采取相應措施。
    6、處理結束后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預防再次發(fā)生,并寫出總結報告。
    應急預案小故事【篇5】
    針對施工現(xiàn)場可能發(fā)生(出現(xiàn))的起重傷害安全事故(隱患),快速、有序地組織事故(隱患)搶救(險)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公司財產損失,依據(jù)《安全生產法》、《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特種設備監(jiān)察條例》和公司《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的要求,結合我公司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特制定《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一、本預案范例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屬項目部施工現(xiàn)場,應對可能發(fā)生的起重傷害事故(隱患)的應急措施范例。
    二、起重傷害事故的潛在原因分析及后果
    (一)發(fā)生起重傷害事故的潛在原因分析
    (1)起重機械操作人員無證上崗.
    (2)塔吊作業(yè)范圍內施工,且無防護設施.
    (3)塔吊無專業(yè)指揮人員。
    (4)塔吊作業(yè)時,吊物捆扎不牢,機磚等零碎材料吊裝無定型工具.
    (5)起重機械限位失靈,鋼絲繩達到報廢標準.
    (6)起重機械無應急斷電開關。
    (7)起重機械傳動機構未進行防護或防護不嚴。
    (8)無交接點檢記錄,控制箱無鎖。
    (9)吊車支腿基礎不牢、不平。
    (10)違反“十個不準吊”。
    (11)誤操作。
    (12)卷揚機滾筒及鋼絲繩、絞、碾;
    (13)升降機升高過程中高空墜落、碰傷、砸傷,升降機傾倒;
    (14)升降機提升過程中鋼絲繩拆斷;
    (15)升降機升至工作面后,接料過程中吊籠下墜;
    (16)升降機運行工程中沖頂和蹲底;
    (17)建筑物各樓層的卸料口處,不設置防護門,或設置之后不使用;
    (18)物料提升機的地面進料口上方不設置防護棚;
    (19)樓層的卸料口處搭設的卸料平臺不規(guī)范;
    以上條件都是誘發(fā)起重傷害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發(fā)生起重傷害事故的后果
    (1)人員致殘致死率高。
    (2)起重機械傷害可造成劃傷、骨折、截肢等傷害事故,甚至死亡。
    (三)防范措施:
    (1)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設備檢查、整改和獎罰力度,嚴防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yè)。
    (2)加強安全教育力度,提高操作人員防范意識,嚴禁帶病作業(yè),疲勞作業(yè)。
    (3)為防止事故發(fā)生,塔吊、外梯等起重設備必須由具備資質的專業(yè)隊伍安裝,司機必須持證上崗。
    (4)機手操作時,必須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操作,不準違章作作業(yè),嚴格執(zhí)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須有安全技術交底記錄,并履行簽字于續(xù)。
    (5)防護設施到位。
    三、應急準備措施
    1、集團公司應急指揮機構成員:
    總 指 揮: 總 裁
    副總指揮: 總經理(分公司經理)
    成 員: 辦公室主任
    安全生產部部長
    財務部部長
    技術部部長
    建筑器材租賃站公司經理
    公司應急指揮機構成員出差在外或有其他特殊情況時,按職務高低或事先安排排序遞補。應急指揮機構設在辦公室。
    2、實施救助的醫(yī)院及相關外部機構的聯(lián)絡
    (1)救助醫(yī)院(選擇項目部就近醫(yī)院)電話:
    (2)急救中心:120 公安救助:110 消防電話:119
    3、電話報救須知
    (1)說明傷情(案情)和已經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哪些急救的準備。
    (2)講清楚傷者(案情)發(fā)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3)說明求救者單位姓名(或事故地)的電話或手機號碼以便救護車(支援車輛)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通過電話通訊聯(lián)系。
    (4)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到現(xiàn)場外等侯接應救護(援)車輛,同時把救護(援)車輛進入工地的路上障礙及時清理,以利于及時進行救護(援)。
    (三)急救設施
    1、急救箱的配備
    急救箱的配備應以簡單的適用為原則,保證現(xiàn)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jù)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應救使用。
    (1)器械敷料類
    消毒注射器(或一次性針筒)、血壓表、聽診器、體溫表、止血帶、止血鉗、剪刀、氧氣袋、無菌橡皮手套、無菌敷料棉球、棉簽、繃帶、膠布及鑷子等。
    (2)藥物類
    消炎藥(常用)、止痛藥(常用)、止血藥(常用)、生理鹽水、酒精、碘酒、高錳酸鉀等。
    (3)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項
    有專人保管,但不要上鎖,定期更換超期藥品和敷料,每次急救后要及時補充。
    2、應急工具準備
    (1)擴音器、充電燈、電筒、安全帶、高梯、擔架、粗麻繩等。
    (2)起重設備常用扳手工具、葫蘆、鋼絲繩、動滑輪、千斤頂?shù)?
    (3)設置隔離區(qū)用的警戒帶,各類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標志牌。
    (4)應急避難場所
    施工現(xiàn)場要安排一間房間用于受傷人員臨時安置場所,房間內要有床和相關急救物品。
    3、運行體系準備
    (1)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1.1每月不少于一次的本現(xiàn)場安全大檢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隱患整改制度,貫徹執(zhí)行各項安全防范措施。
    1.2進行學習教育和培訓,使小組成員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常識,同時具備安全生產管理相應的素質水平,小組成員每年不少于2次,對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識。
    (2)應急救援小組救援程序:
    工地應急小組建立安全值班制度,值班人電話要保證24小時信息暢通,如發(fā)生起重傷害事故或重大險情,工作程序如下:
    四、應急響應機制的啟動
    (一)應急小組長接到事故或重大險情時,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預案,并在5分鐘完成以下工作。
    (1)確定事故或險情的性質,大小及危害成度。( WWW.799918.COm)
    (2)將事故和重大險情報告公司。
    (3)救援小組全面開展救援工作,調集救援物質、人員、車輛等,實施搶救工作。
    (4)設置隔離帶,組織疏散人員到安全地帶。
    (5)必要時通知社會救助機構,請求給予增援。
    (二)應急預案措施
    (1)搶救方案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發(fā)生事故或險情的情況,最大可能迅速調集有針對性的人員、車輛迅速開展搶救活動,必要時請求公安部門配合疏散人群,維持現(xiàn)場秩序,對于一般的單一性的危險源,只要設置隔離帶和警示標志或留人看守,待隱患排除即可。
    (2)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或醫(yī)院聯(lián)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同時在醫(yī)院車輛、人員未到場前,施工現(xiàn)場積極開展傷員的救治工作。對于輕微受傷的人員自我感覺良好,四肢活動正常的,可以現(xiàn)場觀察后視情況而定。
    (3)事故現(xiàn)場保護,取證工作要同時進行,以防止證據(jù)遺失和利于事故處理。
    (4)自我保護
    在救援行動中,對重大危險源要專人看護,設置隔離帶。救護車輛,救援人員應嚴格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信息暢通,行動積極配合,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三)起重傷害人員一般搶救方法
    (1)急救方法一般根據(jù)受傷情況而定,如果傷者只是輕微的體外創(chuàng)傷切不需要縫合的,可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用酒精進行消炎,敷上消炎藥,進行包扎即可。如果傷者地體外傷但傷口大,需要縫合,這種情況下,在救護車到來之前,可進行傷口的清洗,吃止血藥或打止血針止血,如果血管破裂,可用止血鉗、繃帶扎緊來臨時進行止血處理,防止傷者因失血造成休克甚至死亡。
    (2)如果傷者是四肢某一處或幾處骨折,現(xiàn)場可用夾板對骨折處先行固定,防止傷者在移動中加重傷情,等待救護車來進行處理。
    (3)如果傷者出現(xiàn)肢體無知覺現(xiàn)象,這就考慮頸脊椎骨折的可能,對于這種病人,不能來回移動,要平躺在木板上,并進行有效的固定,適當吃一些止血藥,防止有內出血的現(xiàn)象,等待救護車到醫(yī)院搶救。
    (4)如果傷者處于昏迷狀態(tài),經測量血壓有下降狀態(tài),這種情況下,就在考慮為內出血,對于這種傷者,一是要打止血針,二是在每5分鐘測量血壓,并做好記錄,三是不能移動,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5)如果傷者被倒塌的設備壓在下面,經判斷現(xiàn)場工具無法移開,則在最短的時間內調來吊車、氣割等設備前來搶救.
    (6)如果傷者被傷害截肢,除上述搶救方法外,還要對截掉的肢體部分與傷者同時送往醫(yī)院。
    五、其他事項
    (一)本預案范例是公司針對施工現(xiàn)場,有可能發(fā)生的起重傷害事故或重大安全隱患,組織緊急救援工作準備和實施的指導性文本,在實施過程中根據(jù)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調整。
    (二)各項目部應按照本預案范例的要求,結合項目部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本項目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報公司審批備案。
    (三)發(fā)生起重傷害安全事故或重大險情時,項目部應立即快報,并組織救援小組人員最短時間內進入各自崗位,迅速開展工作。對任何失職、瀆職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本預案范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各項目部必須在本預案實施之日起30日內,完成本項目部起重傷害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
    應急預案小故事【篇6】
    1、總則
    為及時有效地做好公司所管車輛重大交通事故的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某施工企業(yè)交通安全管理規(guī)定》特制定本預案。
    本預案適用于公司所管車輛發(fā)生的重大交通事故的應急救援。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公司成立重大交通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公司總經理
    副組長:主管生產副總經理、工會主席
    成員:安全質量監(jiān)督部、設備管理部、綜合事務部、項目部、分公司交通管理負責人
    2.2公司重大交通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設備管理部。
    電話:000-8313
    負責人:王文 電話:
    緊急電話:巡警110 救護120。
    2.3職責
    2.3.1重大交通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審定“重大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2.3.2組長全面負責應急搶救工作并適時發(fā)布指令。
    2.3.3副組長協(xié)助組長負責組織機關部門對駕駛員和機動車輛的監(jiān)督檢查,負責檢查對應急預案的布置和落實。組織對重大交通事故的搶救和協(xié)調工作,評價并完善預案。
    2.3.4設備管理部負責制定“重大交通事故應急預案”,負責對公司駕駛員和機動車輛的監(jiān)督檢查,負責交通事故接報警并通報保險公司,組織搶救和交通事故協(xié)查工作。
    2.3.5相關成員負責通訊聯(lián)絡,車輛救援,傷員搶救及現(xiàn)場保護,協(xié)助調查交通事故,項目部、分公司、分別制定本單位預案。
    3、應急響應與實施
    3.1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時,當事人或同乘人應立即撥打110報警,并積極搶救受傷人員,保護現(xiàn)場。
    3.2在報警搶救傷員的同時,應立即報告公司設備管理部或所在單位負責人,并需要說明事故發(fā)生地點、時間及現(xiàn)場傷亡損失情況。
    3.3應急領導小組長在接到報告后,視情況啟動應急預案,指令相關部門或人員立即進行處理。
    3.4積極查找現(xiàn)場目擊人,詳細記錄目擊人姓名,單位或住址。為事故調查提供證據(jù)。
    3.5設備管理部或所在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迅速逐級反映事故情況,并立即趕赴現(xiàn)場,協(xié)調搶救和事故調查工作。
    4、糾正與完善
    4.1重大交通事故發(fā)生后,事故單位應對各自的重大交通事故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審,必要時進行修訂,評審修訂結果報公司設備管理部。
    4.2公司設備管理部應組織有關部門,對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單位的應急預案修訂及評審意見進行審核,并經重大交通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審批后,交由事故單位實施。
    5、附則
    5.1本預案由設備管理部負責解釋。
    5.2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應急預案小故事【篇7】
    1目的
    為快速,及時,妥善地處理本公司發(fā)生的交通安全事故,做好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制定本辦法.
    2適用范圍
    本規(guī)定適用于公司所有部門發(fā)生的交通事故.
    3引用的標準政策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3.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4職責,應急預案
    4.1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擔任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小組長.主管安全副經理擔任交通事故應急小組副組長.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其他成員為通事故應急指揮小組成員,所有職能部門為成員部門.
    4.2應急救援小組長負責交通事故應急救援組織和指揮.
    4.3應急小組副組長負責交通事故現(xiàn)場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及善后處理指揮工作.
    4.4生產部人員接到交通事故報告后,立即報告應急救援小組領導,安全人員立即趕赴現(xiàn)場,協(xié)調交通事故處理,及時向領導匯報搶險救援進展情況.
    
勵志故事 愛情故事 兒童故事 搞笑故事 恐怖故事 哲理故事 神話故事 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