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起跑課件精華8篇

字號:


    出國留學網的編輯從眾多文章中挑選出了頗有價值的《蹲踞式起跑課件》。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每位老師都應該他細設計教案課件。?緊密結合教學實踐的教案和課件能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請繼續(xù)閱讀本文相關內容!
    蹲踞式起跑課件【篇1】
    水平三
    在游戲比賽中發(fā)展跑的能力
    蹲踞式起跑、快速跑
    一、快樂游戲,活躍情緒
    1、組織學生常規(guī)訓練
    2、組織學生游戲:搶位子
    3、組織學生復習基本體操。
    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出席人數(shù)。
    2、在體育委員的指揮下進行常規(guī)和隊列訓練。
    3、在教師的提示下進行奔跑游戲:搶位子。
    4、兩人一組,隨意選擇三到四節(jié)基本體操進行復習,動作到位、有力。
    組織:六列橫隊、小組分散
    二、積極游戲,你追我趕
    重點:蹲踞式起跑動作和輕松自然的快速跑動作。
    難點:蹲踞式起跑時的蹬地有力,起動快速;快速跑時動作輕松協(xié)調。
    1、提示學生復習蹲踞式起跑動作。
    2、組織學生起跑游戲:看誰反應快
    3、采用多種游戲、比賽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快速跑練習。
    4、及時鼓勵和小結各項游戲。
    5、組織學生歡慶勝利。
    1、兩人一組借助教師的提示和報紙進行蹲踞式起跑練習,著重體驗起跑時的蹬地動作。
    2、積極參與游戲,和伙伴比一比誰的.反應快
    3、游戲:龜兔賽跑(同一起跑線)
    4、游戲:你追我趕(追逐跑)
    5、團結力量大:分成六小組,每組六人,小組商量,根據每人的體力分配不同的距離,接力賽跑,進行集體力量的展示。
    6、手舞足蹈歡慶勝利。
    場地器材:操場、錄音機、每人一張報紙
    本課最成功的是一張報紙讓學生用了一節(jié)課,而是最后的一項接力跑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得最好,小組間學生的配合也出乎我的意料,進取精神表露無疑,唯一的不足是在操場上有風,玩第一個游戲時座位固定不下來,學生有點著急。
    蹲踞式起跑課件【篇2】
    堅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為依據。以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為中心,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根據小學五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教材制定 “蹲踞式起跑”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方案。
    小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主要以田徑類項目為主,跑是田徑類項目中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而蹲踞式起跑是短距離跑類項目的起跑方式。通過了解與學習,讓學生學會正確的起跑技術,同時發(fā)展學生的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控制力,發(fā)展跑的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運動感覺和運動知覺,以及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同時培養(yǎng)和激發(fā)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他們大多數(shù)體能較好、且活潑好動,但參與運動憑興致,有時顯得魯莽;少數(shù)學生因體質單薄,活動能力較差,靈活性、協(xié)調性也不好。而五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站立式起跑的技術基礎,他們不會滿足于簡單的起跑和活動形式。所以,本課將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入手,讓游戲與起跑練習相結合,積極促進學生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術。
    《蹲踞式起跑》起跑是小學中高年級的主教材之一,本課是五年級第一學期第一課,教學任務是初步學會蹲踞式起跑動作。由于田徑比賽都必須采用蹲踞式起跑姿勢,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技術難度比較大,建議2課時。蹲踞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預備”、“跑”三個動作。
    “各就位”:兩手撐地,有力的腳放在前面,另一只腳在后面,然后后膝跪在地上,兩手拇指相對,其余四指并攏,虎口向前撐于起跑線后。兩手約與肩同寬,兩臂伸直,肩微前移超過起跑線,頸部自然放松,兩眼視前下方半米處,注意聽預備口令。
    “預備”:平穩(wěn)抬起臀部,稍高于肩,身體重心前移,注意力高度集中。
    “跑”:兩手迅速推離地面,兩臂用力前后擺動,兩腳迅速蹬地面。
    開始部分:課堂常規(guī)——準備本部分:開始熱身部分慢跑、武術操及跑的練習:基本部分:蹲踞式起跑動作要領:分別講解示范“各就位”、預備和跑的動作要領,學生學習掌握動作要領,通過學生示范、學生相互糾錯的方法加深學生記憶掌握動作。組織換物接力游戲——結束部分:1、跟老師一起做放松操2、小結本次課的學習成果,布置下次課的內容 4、宣布課的結束,師生再見
    清理好場地;充分做好準備、放松活動;課堂上進行安全教育;正確引導競賽行為,防止惡意競爭。
    蹲踞式起跑課件【篇3】
    學習目標
    一.任知目標:學習和了解彎道蹲踞式起跑及彎道加速跑
    二.技能目標:基本掌握彎道蹲踞式起跑和彎道跑技術的動作要領
    三.情感目標:加強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發(fā)展奔跑能力和靈敏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200米起跑教案。
    教學內容
    一.學習彎道起跑技術和彎道加速跑動作要領
    二.各種與游戲相結合的練習
    熱身階段 5 分鐘
    1、整理隊伍
    2、迅速集合,體育委員整隊并檢查人數(shù);
    3、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
    4、認真做好隊列隊形練習
    組織和紀律能力的培養(yǎng) 5分鐘
    徒手操
    1)頭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要部運動
    4)膝關節(jié)運動
    5)正壓腿
    6)側壓腿
    7)手腕,踝關節(jié)
    1、迅速按要求排好隊伍并整理隊伍
    2、聽口令完成動作
    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活動開關節(jié)柔韌性 小 學習與實踐階段 15分鐘 1.學習200米起跑技術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教案《200米起跑教案》。(重點:彎道起跑、起跑器對彎道切點的位置上。相應地在“各就位”動作時,左手應撐在距起跑線后沿5~10厘米處。聽到哨聲后,從跑道右側起跑加速直線向正對彎道切點的位置跑去盡量貼著跑道的.左側跑)
    1、認真聽講
    2、積極模仿
    3、聽口令原地練習,自動調整起跑器的位置
    4、起跑后要緊貼彎道練習加速
    講解示范
    調整起跑器的位置
    2、講解示范起跑后的加速動作要領
    3、組織學生原地起跑
    4、引領學生練習熟悉
    (隊形為兩列)
    1、讓學生充分了解調整起跑器的方法和作用
    2、掌握起跑后彎道加速技術
    放松與總結 3分鐘 身心放松練習
    1、全身放松{深呼吸慢呼氣}
    2、手部放松
    3、腿部放松
    蹲踞式起跑課件【篇4】
    主教材蹲踞式起跑是在水平二小學生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基礎上,對起跑動作的深入學習。為水平四、五的快速跑學習打基礎。主要是通過蹲踞式起跑姿勢的反復練習,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動作方法。訓練學生的反應時,并能把起跑與起跑后的快速跑結合起來。
    輔教材上肢游戲《推小車》,發(fā)展學生上肢力量,上下肢結合最終使學生身體健康,身心愉快。
    (1)知識目標:了解、學習蹲踞式起跑的動作要領,能按口令做出蹲踞式起跑的動作。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模仿動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和教育,能積極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中。具有體育競技意識與拼搏向上的精神。
    蹲踞式起跑的聯(lián)貫性
    臀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超過起跑線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確立了一個宗旨,四種方法,四個階段
    (1)教學宗旨:本節(jié)課從始至終要貫徹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參與體育,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的'體育精神。
    (2)教學方法:語言誘導法,自主探究法,示范講解法,激勵評價法
    (3)教學環(huán)節(jié):準備階段,探究學習階段,游戲階段,放松結束階段
    1、準備階段
    ★進行2分鐘左右的隊列練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改善身體形態(tài)。
    ★教師引領熱身活動:選取中式街舞的一些基本動作作為準備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在音樂伴奏下能夠做到反應敏捷,動作放得開。教師有針對性的給予表揚。
    ★復習站立式起跑姿勢。學生按隊分組,發(fā)揮小組長做用,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分組訓練。
    2、探究學習階段
    ★引出問題:問題設計:劉翔在110米欄比賽中是不是采用站立式起跑?他采用的是什么起跑方式?還有那些比賽是用這種起跑方式?三個問題完成注意力的轉移。點明本課學習任務:蹲踞式起跑
    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語言來感染、引導學生,從站立式起跑過渡到學習蹲踞式起跑的方法。調動了學生求知欲望。
    ★探究問題: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幾句短語,藏于錦囊。將錦囊分發(fā)給各組小組長,并說明,在心中有疑問的時刻,打開錦囊。通過錦囊讓每個學生清楚知道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技術要點,通過自主探究對教學內容進行大膽研究、嘗試。
    ★教師示范: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教師要給學生進行簡明易懂的講解及正確的示范。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個更加清晰的概念。這樣80%以上的學生能夠很好地解決并掌握教學重、難點。
    ★學生練習:教師完整示范之后以組為單位展示,及時對錯誤動作進行指導與糾正,體現(xiàn)師生互動。然后由各小組推薦3人以上參加比賽。利用蹲踞式起跑跑完30米。對能夠準確做出蹲踞式起跑動作的同學及重難點掌握牢固的同學進行評價。
    3、游戲階段
    輔教材上肢游戲,《推小車》
    本游戲體現(xiàn)合作精神,通過角色互換體驗對方感受,同時發(fā)展學生上肢力量。游戲開始前教師及時提示、引導學生學會相互關心,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
    4、結束部分
    選取祖國道教吐納法,配合輕音樂達到調整呼吸,放松緊張肌肉的目的。
    總之,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力求使每個孩子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教學效果:本課練習密度預計:35%;平均心律預計:125次/分;學生能夠較好完成本課教師制定的教學任務和要求。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專家評委給予批評指正。
    蹲踞式起跑課件【篇5】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依據,學生終身受益為宗旨。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愛好和興趣,讓學生掌握從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提高自我鍛煉的能力,養(yǎng)成終身體育態(tài)度和習慣。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通過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體質,發(fā)展學生個性。
    二、教材分析:
    ①快速跑是田徑運動各個項目的基礎,是用鍛煉身體的基本手段和鍛煉方法,通過快速跑的教學,發(fā)展學生身體基本運動能力,改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控制、支配肌肉活動的能力,提高呼吸和心血管功能以及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②通過本次蹲距式教學的學習,發(fā)展學生速度、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使學生掌握從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
    三、學情分析:
    ①本次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一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比較平穩(wěn)發(fā)育期向發(fā)育高峰期過渡的階段??伤苄詮?、模仿能力好。
    ②在平時的文化課學習中實踐機會不多,很多學生在體育課上不敢表現(xiàn)自己,知識機械地完成教師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不高。本次教學活動我綜合了各種練習形式,使學生在愉悅、興奮中能充分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③當前獨生子女合作意識較弱,通過本次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增進集體榮譽感。
    四、教學目標:
    ①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蹲距式起跑的身體姿勢及要求,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能夠積極參與到各種教學活動中。
    ②學生在做蹲距式起跑動作時,可以正確理解、認識到兩腳之間的位置擺放及離起跑線距離的設定,60%以上的學生能夠做出臀部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超過起跑線的動作。
    ③通過學習蹲距式起跑,初步掌握擺臂與蹬地的協(xié)調配合,提高快速起跑的能力。
    五、本課的重、難點:
    重點:①四點支撐、蹬擺結合。
    ②臀部抬起時重心前移,注意力集中。
    ③手臂與蹬地腿、擺動腿的協(xié)調配合。
    難點:上下肢的協(xié)調配合,蹬擺結合動作的掌握。
    六、教學方法:
    ①示范講解法:教師對所教授的內容精講細練,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個清晰的概念。
    ②語言誘導法: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指導學生練習。
    ③練習法:通過嘗試練和模仿學習,教會學、練方法,領會動作要領。
    七、教學程序設計:
    第一部分:課的導入。
    在課的開始,以提問的形式,導入本課課題。
    第二部分:準備部分。
    通過熱身跑、“數(shù)字報團”以及簡單的活動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部分:基本部分。
    1.通過專門性的練習,對學生動作進行動力定型,使學生更準確的學習本課內容。
    2.學習“蹲距式起跑”動作,教師通過示范、講解讓學生對所學動作有個較全面且清晰的了解。
    3.通過往返跑的接力比賽,培養(yǎng)學生小組團隊的凝聚力,增進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同時,充分體驗途中跑的方法。
    第四部分:結束部分。
    放松總結。通過放松時,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使學生對蹲距式的跑姿有更深的理解與掌握。
    蹲踞式起跑課件【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該活動讓學生了解橢圓式田徑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跑道起跑線的方法。
    2、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shù)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如何確定每一條跑道的起跑點。
    教學難點:確定每一條跑道的起跑點。
    教學過程:
    一、提出研究問題。(出示運動場運動員圖片)
    1、小組討論:田徑場400m跑道,為什么運動員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終點相同,但每條跑道的長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條跑道上,外圈的同學跑的距離長,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線位置應該往前移。)
    2、各條跑道的起跑線應該向差多少米?
    二、收集數(shù)據
    1、看課本75頁了解400m跑道的結果以及各部分的數(shù)據。
    2、出示圖片、投影片讓學生明確數(shù)據是通過測量獲取的。
    直跑道的長度是85.96m,第一條半圓形跑道的直徑為72.6m,每一條跑道寬1.25m。(半圓形跑道的直徑是如何規(guī)定的,以及跑道的寬在這里可以忽略不計)
    三、分析數(shù)據
    學生對于獲取的數(shù)據進行整理,通過討論明確一下信息:
    1、兩個半圓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圓。
    2、各條跑道直道長度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長度等于兩個半圓形跑道合成的圓的周長加上兩個直道的長度。
    四、得出結論
    1、看書P76頁最后一圖:
    2、學生分別計算各條跑道的半圓形跑道的直徑、兩個半圓形跑道的周長以及跑道的全長。從而計算出相鄰跑道長度之差,確定每一條跑道的起跑線。(由于每一條跑道寬1.25m,所以相鄰兩條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徑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徑加2.5m)
    3、怎樣不用計算出每條跑道的長度,就知道它們相差多少米?(兩條相鄰跑道之間的差是2.5)
    五、課外延伸
    蹲踞式起跑課件【篇7】
    本課以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堅持“健康第一”為依據,以最終使學生終身受益為宗旨。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愛好和興趣,讓學生掌握從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提高自我鍛煉的能力,養(yǎng)成終身體育態(tài)度和習慣。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課的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始終把學生的發(fā)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每個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增強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體驗成功,使學生體驗團結的好處和競爭的樂趣。
    蹲踞式起跑是快速跑的一種起跑姿勢,能使身體迅速擺脫靜止狀態(tài),從而快速的進入疾跑和加速跑狀態(tài)。是小學高年級快速跑教學所采用的起跑方式。通過教學能使學生初步掌握三個信號的動作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身體協(xié)調性、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使學生掌握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在五年級的時候已經初步學過蹲踞式起跑。大部分學生都知道蹲踞式起跑的作用,對三個信號的動作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動作不夠規(guī)范。他們普遍上肢力量偏差,教學主要放在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并能把起跑和起跑后的快速跑結合起來,發(fā)展奔跑的能力。
    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一次課,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生的了解情況,我把“各環(huán)節(jié)技術動作正確,反應速度快”作為本次課的教學重點,“各技術環(huán)節(jié)連貫銜接緊密”為教學難點,突破重難點時需要學生認真觀察,勤于思考,反復練習體會來完成。并用竹竿、信號旗,起跑器等輔助教具加以強化。
    1、通過本課的學習和實踐,使90%的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術要領,知道兩腳之間的位置擺放及離起跑線距離的設定,80%以上的學生能做
    出臀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超過起跑線的動作;發(fā)展學生快速起跑的能力。通過游戲提高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
    2、運用自我探究及小組合作和教學比賽的良好氛圍,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的動作方法。
    3、社會適應領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同伴能默契配合,共同提高,發(fā)展學生與人交流、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和社會交往能力;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積極上進的優(yōu)良品質。
    1、重點:各環(huán)節(jié)技術動作正確,反應速度快
    2、難點:各技術環(huán)節(jié)連貫銜接緊密
    我將通過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來達成本課教學目標
    (一)開始部分:課堂常規(guī)隊列練習二四列互變、裂隊合隊走。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常規(guī)意識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二)準備部分:關節(jié)活動、輔助性的準備活動。設計意圖:充分做好準備活動,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預防運動損傷以適應基本部分的需要
    (三)基本部分:蹲踞式起跑動作的學習過程我是從五方面來設計的:復習舊知明確動作、自主學習掌握動作、輔助教具解決重點、小組合作突破難點、教學比賽鞏固提高。
    1、蹲踞式起跑
    1)復習舊知引入新知:同學們!誰來說說蹲踞式起跑適用于那些田徑項目,具體作用是什么?(設計意圖:自然引入到本課的學習內容,明確蹲踞式起跑的相關知識)
    2)自主學習明確方法:
    a、通過找學生進行動作的講解示范,得出蹲踞式起跑三個信號的正確動作。
    b、教師進行法令學生練習。
    c、學生自己發(fā)令三人一組進行練習,并互相糾正技術動作。
    設計意圖:本著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用自己的眼睛進行觀察,用自己的頭腦進行思考,用自己的身體進行練習從而進一步明確蹲踞式起跑的正確技術動作。
    3)輔助教具突破重點:
    a、大部分同學的'起跑還是不錯來的,只是反應不過快,現(xiàn)在我們聽竹竿落地的聲音迅速跑出
    b、教師在喊跑的同時放下竹竿,反應慢的同學會被竹竿砸到。
    (設計意圖:通過竹竿教具的使用,增加學生的練習趣味性,從而解決快速反應的教學重點。)
    (4)小組合作強化動作突破難點:
    a、同學們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大部分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動作。但有些學生的動作還不夠連貫?,F(xiàn)在我們兩個人一組來模仿起跑器進行練習。你們在練習的是時候可以邊練習邊對同學的動作進行評價。
    b、各組動作好的同學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好嗎?把你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教學比賽鞏固提高:展示的同學的動作好不好呀,現(xiàn)在我們就按照他們的動作進行30米比賽好嗎?跑到終點的同學要從跑道兩側返回。
    設計意圖:通過比賽的形式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技術,并檢驗自己學習狀況,同時發(fā)展學生奔跑能力。
    2、游戲:趕豬
    方法:略。
    設計意圖:通過趕豬比賽發(fā)展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性、靈敏性等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四)結束部分放松:回家設計意圖身心放松盡快恢復到安靜水平,培養(yǎng)養(yǎng)成運動會放松的習慣。
    1、教師的糾正式評價和鼓勵式評價相結合
    評價方式:巡視指導時隨時給學生的動作給予糾正和鼓勵
    2、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
    評價方式:在練習過程中通過小組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對自己的動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1、課堂還給學生。本課運用自主探究及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
    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進行多元評價面向全體。從學生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及學習狀況合作效果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從而實現(xiàn)對全體學生的全面關注。
    3、利用教具突破重難點。利用竹竿,信號旗等教具突破重難點。
    蹲踞式起跑課件【篇8】
    一.任知目標:學習和了解彎道蹲踞式起跑及彎道加速跑
    二.技能目標:基本掌握彎道蹲踞式起跑和彎道跑技術的動作要領
    三.情感目標:加強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發(fā)展奔跑能力和靈敏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200米起跑教案。
    一.學習彎道起跑技術和彎道加速跑動作要領
    二.各種與游戲相結合的練習
    1、整理隊伍
    2、迅速集合,體育委員整隊并檢查人數(shù);
    3、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
    4、認真做好隊列隊形練習
    徒手操
    1)頭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要部運動
    4)膝關節(jié)運動
    5)正壓腿
    6)側壓腿
    7)手腕,踝關節(jié)
    1、迅速按要求排好隊伍并整理隊伍
    2、聽口令完成動作
    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活動開關節(jié)柔韌性 小 學習與實踐階段 15分鐘 1.學習200米起跑技術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教案《200米起跑教案》。(重點:彎道起跑、起跑器對彎道切點的位置上。相應地在“各就位”動作時,左手應撐在距起跑線后沿5~10厘米處。聽到哨聲后,從跑道右側起跑加速直線向正對彎道切點的位置跑去盡量貼著跑道的左側跑)
    1、認真聽講
    2、積極模仿
    3、聽口令原地練習,自動調整起跑器的位置
    4、起跑后要緊貼彎道練習加速
    調整起跑器的位置
    2、講解示范起跑后的加速動作要領
    3、組織學生原地起跑
    4、引領學生練習熟悉
    (隊形為兩列)
    1、讓學生充分了解調整起跑器的方法和作用
    2、掌握起跑后彎道加速技術
    1、全身放松{深呼吸慢呼氣}
    2、手部放松
    3、腿部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