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悲劇》教案范本4篇

字號:


    小編翻轉了思維,特別為您推薦了“《偉大的悲劇》教案”。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老師需要精心編寫與自己教學配套的課件。教案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課堂互動和溝通,還能提高教學效率。請盡快收藏本頁,方便再次查閱!
    《偉大的悲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體會感情。
    2.品味關鍵語句,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質。
    3.激起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品德。
    2.品味關鍵語句,感受英雄們的高尚品質。
    課前準備:
    教師利用圖書館或網(wǎng)絡查閱有關南極探險的資料,制作課件讓學生對南極有進一步的了解。
    學生提前預習生字詞并熟讀課文,掌握大體內(nèi)容。
    第四單元主要的話題是“探險”,今天我們要探險的第一站是南極。
    極地、寒冷、終年的冰雪、冰山、暴風雪……因為人類無法在那兒生存所以又很神秘(我們先來看幾幅南極的圖片以及對它的氣候介紹)
    人類歷史上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只科考隊伍是——挪威人阿蒙森率領的隊伍和英國人斯科特率領的隊伍,為了紀念他們設立在南緯90度的科學實驗站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那么當時是怎樣的情況,為什么兩支隊伍會一前一后的來到南極呢?(看圖片了解背景)
    明確:斯科特一行五人滿懷希望來到南極點卻悲哀的發(fā)現(xiàn)阿蒙森已經(jīng)提前到達了,所以他們只好垂頭喪氣的踏上歸途,結果因為惡劣的天氣,最后一個個悲哀的死去。
    (第一個是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第二個是奧茨——為了不拖累同伴英雄一樣的走向死亡;最后三個人爬進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來。)
    5.思考:①為什么茨威格不給勝利者阿蒙森立傳,卻選擇失敗者悲壯的一幕?
    ②茨威格在這篇傳記中表現(xiàn)出了什么感情?
    明確:①失敗者他們的悲劇經(jīng)歷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斯科特他們在失敗的過程中更加表現(xiàn)出了他們高尚的靈魂。魯迅曾說過“悲劇是把人類最美好的愿望毀滅給人看”所以悲劇會給人精神上的震撼與啟迪。
    教師點撥:茨威格這位偉大的作家,他沒有看到成功者的風光而是關注了歷史事件背后給人的精神啟迪,給斯科特立傳意義更大。
    文章的感人之處在于一些重點的片斷和細節(jié),學生朗讀課文重點片斷,深入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1.把給你震撼最大、印象最深的地方找出來,說一說是什么震撼了你?(先讀一讀,四人交流,全班交流)
    無私的愛(對祖國、對朋友、同伴、親人……,懷著熱烈的愛而沒有絲毫的恨離開了世界)
    3.能不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談一談《偉大的悲劇》,“偉大”指什么?“悲劇”指什么?
    斯科特他們?yōu)槭裁匆ヌ诫U呢?這樣做有什么意義?
    明確:認識自然、探索人類未知世界(為科學做出貢獻)、挑戰(zhàn)人類自我、實現(xiàn)人生價值
    小結:人人都要找到一種實現(xiàn)自己生命價值的方式,而斯科特選擇的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事業(yè),這樣一個悲壯的結局。想一想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些什么?聯(lián)系實際討論。
    希望這些英雄的事跡可以真正震撼大家的心靈,洗滌我們的靈魂。
    你有自己心目中所敬佩的英雄嗎?談一談他的事跡。
    課后記:
    對于這篇文章的教授我主要抓住的是對文章細節(jié)內(nèi)容的品讀,通過學生的品讀來感受斯科特等五人的高尚人格,體味他們的悲劇色彩,使學生的心靈也受到洗滌和震蕩。
    我想本節(jié)課的教授還應該重點再突出一些,在研讀賞析的時候抓住斯科特等人的誠信、集體主義精神以及自我犧牲的精神來進行聯(lián)系實際的深入思考。因為現(xiàn)代的學生比較自私,團結的意識比較差,在集體中更不愿意進行一點自我犧牲,而且受到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常常失掉誠信這一做人的基本原則。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進行這些思想觀念的滲透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是體現(xiàn)語文人文色彩的重要方面。
    《偉大的悲劇》教案 篇2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偉大的悲劇》。說課內(nèi)容包括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法學法、說重點難點以及說教學過程五個部分。
    一、說教材
    《偉大的悲劇》是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本單元以探險為主題,通過不同題材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敢于探險的勇氣、集體主義觀念和為所熱愛事業(yè)獻身的崇高精神。《偉大的.悲劇》是一篇節(jié)選的傳記,課文寫的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卻又滿懷希望地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fā)現(xiàn)挪威人已經(jīng)捷足先登,只好無奈但又十分堅毅地踏上歸途,最后一個個悲壯地死去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飽含深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動,特別是在面對失敗和死亡時斯科特探險隊員表現(xiàn)的那種勇敢、坦然、鎮(zhèn)定地精神面貌,尤為震撼人心。本單元選這篇文章正是要讓學生感受這種人類勇于探索的精神、為事業(yè)而獻身的崇高品質和強烈的團隊意識。因此,本課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特色和亮點,在本單元,甚至本冊書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中重點提出:要讓學生“關注自然,關注人類”,“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根據(jù)以上兩方面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nèi)容和特點我確立了這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在快速閱讀課文過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品味文中的細節(jié),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開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培養(yǎng)團結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確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tài)度。
    三、說重點難點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大多數(shù)的閱讀文章都包含著濃厚的感情色彩,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語文教育應該注重教學過程對學生的熏陶感染,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學生體驗文本中蘊藏著的感情,在體驗中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感受。
    基于此,我確立文章重點是:對斯科特探險隊崇高精神品質的頌揚和贊美。為了揭示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內(nèi)涵,作者在把握事實的基礎上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了生動的描述,突現(xiàn)悲劇的不同凡響的意義,使讀者心靈受到震撼。教學過程中我以這些震撼人心的細節(jié)為重點,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在飽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體會斯科特隊員的偉大高貴的品質,并在閱讀中逐漸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和提升。另外,文章對斯科特五人在失敗和死亡面前所表現(xiàn)出的坦然和勇敢進行了著力的描寫,而在這方面學生的情感體驗較少,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是本課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融入課文,品味關鍵詞句,打開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突破這一難點,達到深刻閱讀體驗的目的。
    四、說教法學法
    我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努力實踐新課程理念,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選擇的教法是:整堂課以“情感體驗”為教學主線,通過整體感知、細節(jié)品味等途徑,運用朗讀、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與高貴偉大的靈魂對話;與自己對話、與同學老師對話,在這種感受、體驗、交流的課堂學習過程中逐漸提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學法方面,我主要指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進入文本,讀出感受,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解決問題。
    五、說教學過程
    因為文章篇幅較長,我課前組織學生進行充分地預習,熟悉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上課時,我以課件顯示“南極版圖”,突出南極點科學實驗站的名稱“阿蒙森---斯科特站”,用富有激情的介紹引出課文和人物。以此導入課堂學習、創(chuàng)設凝重、沉思的氣氛,建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激發(fā)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
    整個教學過程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的突破:
    環(huán)節(jié)一:讓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個故事的情節(jié)。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遵循敘述類文體閱讀規(guī)律,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訓練學生篩選信息的思維能力。
    環(huán)節(jié)二:文中哪些情節(jié)深深地打動了你?默讀課文,圈劃這些語句,并用一句話概括。學生在整體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要引導他們從文章局部進行自主閱讀,進一步深入文本,與作者對話,與事件中的人物對話,在提高學生對內(nèi)容要點概括能力、語言感受能力的同時,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
    環(huán)節(jié)三:小組選擇最能打動你的情節(jié),并討論“是什么打動了你?”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討論過程中要組織學生朗讀重點的語段、句子,像“奧茨英雄似的死去”、“斯科特三人安靜地死去”等情節(jié)中的語句,并對關鍵詞語要反復品讀,以此加深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在談到“斯科特的絕筆”這一情節(jié)時引導學生想象斯科特給國家、民眾、朋友、妻子、孩子可能寫一些什么。在對以上情節(jié)的感受和討論之后,引導學生思考“偉大的悲劇”課題的深刻含義,從而突破文章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環(huán)節(jié)四:為了讓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有所增益,能夠更好地確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斯科特沒能實現(xiàn)“第一”的目標,而且沒能成功地返回祖國,可以說他是一個失敗者,但他卻贏得了勝利者都沒有的尊重和贊譽。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失敗,我們該怎樣面對呢?這類問題既是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又是語文素質能力形成的內(nèi)涵,也是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理解的重要途徑。
    最后以送給學生三句名言的方式結束本課:
    1、當失敗不可避免時,失敗也是偉大的?!萏芈?BR>    2、我們的工作不是成功,而是在不斷的失敗中前進?!返傥纳?BR>    3、失敗是智者的課堂。歷史不能改變,未來仍掌握在你手中?!荨烟?BR>    (結語)
    我們常說“讀書是為了明理”。一篇好的文章會影響人的一生,同樣一堂好課也會在學生的心中久久回蕩。我們的課堂應該是智慧的鏵犁,幫助學生開墾人類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希望,和他們一起去采摘那些文化領域的累累碩果,一起去分享那些偉大心靈閃爍的光芒。并在共同的學習和體驗過程中,引導學生在知識的巔峰上捕捉受用一生的雨露陽光。這是我這堂課的追求,也是我平時教學過程中矢志不渝的思想。
    《偉大的悲劇》教案 篇3
    一、教材依據(jù):
    《偉大的悲劇》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課文記敘的是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于戲劇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悲壯覆沒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飽含深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動,特別是在面對失敗和死亡時斯科特探險隊員表現(xiàn)出的那種勇敢、坦然、鎮(zhèn)定的精神面貌,尤為震撼人心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快速閱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理清故事情節(jié),體會“偉大的悲劇”的深刻含義
    2、過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著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tài)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培養(yǎng)團結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樹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tài)度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通過默讀、重點朗讀,體味關鍵語句,認識人類挑戰(zhàn)自我,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偉大
    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及作者所表達的頌揚之情
    難點:
    1、聯(lián)系語境,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2、體會作者的寫作意旨,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和提升
    四、教學準備:
    1、文章篇幅較長,課前組織學生進行充分地預習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圖片導入
    1、導語
    師:同學們,千百年來,人類在探索未知領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為實現(xiàn)第一個站在地球最南端的的夢想,英國探險家斯科特等五位失敗的英雄在同厄運的搏斗中英勇犧牲,永眠在茫茫冰雪之中,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飽含感情地用文學的筆法,記錄了這一感人至深的歷史事件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傳記節(jié)選《偉大的悲劇》,去感受定格在歷史長河中這悲壯的一幕
    2、師:首先,大家跟隨老師準備的圖片,去簡單認識一下悲劇的發(fā)生地——南極
    3、提出學習目標
    (二)快速閱讀,感知大意
    方法點撥,師:這篇文章約4250多個字,篇幅長、容量大,我們?nèi)绾尾拍苎杆侔盐杖拇笠饽兀空埻瑢W們分成二個小組,按下列提示快速捕捉文章的信息
    ①按人物故事,再現(xiàn)埃文斯、奧茨、其他三人的犧牲情形
    ②按時間順序,尋找文中關鍵的時間詞,圈點勾畫,篩選各時間段發(fā)生的重大事件
    ③在以上基礎上,請大家用幾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三)選點品讀,感受情感
    1、師:在預習文章以及梳理完文章主要故事情節(jié)之后,我們已經(jīng)讀了好幾遍課文了,請大家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概括你讀完文章后,最深的感受?(學生會說“感動”)
    2、師:是啊,文中有大量生動感人的細節(jié),請同學們畫出這些段落中最讓你感動或者難忘的細節(jié),把它深情地朗讀出來
    3、教師從兩個角度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
    師:讀到這個細節(jié),你最感動什么?請以“我為……而感動,它讓我感到……”的句式說話
    (四)深入探究,品味語言
    師:剛才,同學飽含感情朗讀了課文中許多讓人感動的語句,老師也準備了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讓我們一起來品味其中內(nèi)涵)
    【課件20】“1912年1月16日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啟程,出發(fā)得比平時更早,為的是能早一點看到無比美麗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們早早地從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來到中午,這五個堅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們熱情高漲地行走在荒無人跡的白色雪原上,因為現(xiàn)在再也不可能達不到目的地了,為人類所作的決定性的業(yè)績幾乎已經(jīng)完成”
    提問:1.“無比美麗的秘密”指的是什么?(南極點的風光)
    2.“拽”這個字體現(xiàn)了五位探險家什么身體狀態(tài)以及什么樣心理?(極度疲勞,本不想起,但奪取勝利的焦急心情強迫他們提前起床)
    3. “為人類所作的決定性的業(yè)績幾乎”指的是什么?(第一個到達南極點)
    【課件21】“可是突然之間,伙伴之一的鮑爾斯變得不安起來他的眼睛緊緊盯著無垠雪地上的一個小小的黑點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說出來:可能已經(jīng)有人在這里樹立了一個路標但現(xiàn)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這一點他們的心在戰(zhàn)栗,只不過還想盡量安慰自己罷了——就像魯濱孫在荒島上發(fā)現(xiàn)陌生人的腳印時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腳印一樣其實,他們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們之先到過這里”
    提問:1.“盯”能不能換成“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真的,內(nèi)心無比的復雜)
    2.“到過”能不能換成“到達”?(“到過”說明他們已經(jīng)來過了,從第一個角度來講,注定他們是失敗者)
    【課件22】“雖然昔日逝去的光陰數(shù)以幾百萬個月計,但現(xiàn)在遲到的這一個月,卻顯得太晚太晚了——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勞,歷盡千辛萬苦顯得十分可笑,幾星期、幾個月、幾年的希望簡直可以說是癲狂“歷盡千辛萬苦,無盡的痛苦煩惱,風餐露宿這一切究竟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這些夢想,可現(xiàn)在這些夢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提問:1.“風餐露宿”的意思?
    2. “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想通過這句話表達什么意思?作者同意這種說法嗎?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播放課件23)(表達斯科特角逐失敗后極度沮喪、痛苦的心情,同時也反襯他追求標準之高作者為斯科特這個“失敗者”作傳,本身就說明作者不同意這個觀點)
    (五)拓展思維,領悟情感
    1.師:剛才,通過分析語句,我們感受到了斯科特一行人內(nèi)心的痛苦和悲傷,正如題目所寫“偉大的悲劇”,所謂“悲劇”就是以悲慘的經(jīng)歷和結局,那么斯科特一行的壯舉是偉大的“悲劇”,“悲”在哪幾個方面?(要以文中的語句為依據(jù))(播放課件24)
    明確:失敗之悲:“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
    作證之悲:“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死亡之悲:“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奧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個人決定驕傲地在帳篷里等待死神的來臨而且始終沒向世界哀嘆過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種種苦難”
    2.這些“悲”中包含了哪些含義?
    明確:事業(yè)失敗的悲傷,替人作證的悲哀,生命死亡的悲壯,世人悼念的悲痛……
    3. 斯科特一行的壯舉是“偉大”的悲劇,其“偉大”又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① 事業(yè)偉大:要第一個到達南極點,這是史無前例的偉大事業(yè)
    ②精神偉大:吃苦耐勞、堅忍不拔,有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③人格偉大:為對手作證,有令人敬佩紳士風度和偉大胸懷
    ④態(tài)度偉大:在離死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還在進行科學觀察
    ⑤情感偉大:生命的最后一息惦記的是別人:朋友、同伴、妻小,還有祖國和人民
    4.了解了其中的偉大,我們知道了茨威格為何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斯科特書寫這悲壯的一幕?(播放課件25)
    明確:“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
    六、布置作業(yè)
    學習本課后,以“我心中的英雄”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寫出對于斯科特等五位英雄壯舉的真實感受
    七、結語
    師:今天這堂課,老師和大家一起認識了五位偉大的英雄,感受了他們偉大的壯舉,在課堂的最后,老師想配樂為大家朗誦一首寫給五位英雄詩來結束本課的學習:
    《偉大的悲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速讀課文的能力,理清故事情節(jié),把握內(nèi)容。
    2、品味文中細節(jié),體悟文中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透過這個悲劇,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激發(fā)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勇于犧牲的精神,確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tài)度。
    4、掌握生字詞,能讀準字音,分辨字形。
    教學重難點:
    1、品味文中細節(jié),體悟文中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激發(fā)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yǎng)團結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確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圖片展示,創(chuàng)造情境。
    2、朗讀法:貫穿朗讀教學指導,讓學生在讀中感受文章。
    3、合作探究法:引導合作探究,使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中國有句古話: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雖然也說“不以成敗論英雄”、“失敗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來,人們歌頌的都是成功者、勝利者。其實,在人類發(fā)展進程中,尤其是在人類征服自然界的領域里,都涌現(xiàn)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敗英雄”。(出示課件)
    ——這是1986年美國航天飛機“挑戰(zhàn)者”號升空72秒后突然爆炸時的情景,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這是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即將返回地面時解體的照片,機上7名宇航員遇難。
    ——這是2002年北大登山隊攀登希夏邦馬峰時的照片,隊員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難。
    通過這幾個故事,你覺得這樣做值得嗎?
    人類科學探險的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這一切從未阻止過人類繼續(xù)探索的腳步!他們對于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給予了我們許多啟迪。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們就跟著作家茨威格去認識一下這些失敗的英雄。
    二、作者介紹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奧地利作家。一戰(zhàn)前從事外國文學的翻譯工作,戰(zhàn)爭爆發(fā)后,發(fā)表了反戰(zhàn)劇本《耶雷米亞》,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他的文學活動從詩歌創(chuàng)作開始,但主要成就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說集《最初的經(jīng)歷》等,傳記作品有《人類命運攸關的時刻》《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三位大師》等,還有戲劇作品《耶雷米亞》等。
    三、字詞積累
    四、整體感知
    1.快速的閱讀課文,完成問題。
    (1)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哪一年?1912
    (2)斯科特探險隊是哪個國家的探險隊?英國
    (3)這個探險隊共有幾個人?5個
    (4)先期到達的探險隊是哪個國家的?挪威( wWw.Sq158.com)
    (5)斯科特到達南極點后,在南極點看見了什么?
    一面黑旗在滑雪桿上。
    (6)斯科特探險隊返回基地的途中他們遇到的主要危險是什么?
    惡劣的風雪天氣。
    2、復述故事,理清故事情節(jié)。
    課文寫的事件發(fā)生在1912年,英國人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精疲力盡卻又滿懷希望奔向南極點,到達時間為1月18日,但卻悲哀地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人捷足先登,他們僅僅比挪威人阿蒙森遲了一個月,于是只好垂頭喪氣地踏上歸途,最后一個個悲壯地死去。
    五、再讀課文
    1、本文共寫了五個人物,他們的姓名和身份分別是:
    2、“現(xiàn)在只有三個疲憊、羸弱的人吃力地拖著自己的腳步,穿過那茫茫無際、像鐵一般堅硬的冰雪荒原?!边@三個人是:
    3、談談讀完這篇課文的感受,用一個詞來概括。(悲劇)
    4、如何理解課文題目:偉大的悲劇。
    悲劇的“悲”體現(xiàn)在斯科特一行南極之旅的哪幾個方面?
    A死亡之悲:在歸途中全部隊員犧牲了
    B失敗之悲:阿蒙森一行已先到達南極
    C作證之悲:為阿蒙森的成功作證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字詞。
    2、思考課后練習題。
    第二課時
    精讀課文分析句子
    一、品味語句
    齊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課后練習1-3題。
    1、文中說“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這里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這種說法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表達了斯科特角逐失敗后極度沮喪、悲哀的心情。
    作者為斯科特這個失敗者作傳,本身就說明作者不同意這個觀點。
    2、“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國旗怎么會“耀武揚威”“洋洋得意”?這里表現(xiàn)出斯科特內(nèi)心什么樣的復雜感情?
    這是擬人手法。
    表達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時,在痛苦萬分的斯科特眼中,風中飄揚的挪威國旗就是他的對手,勝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揚威、洋洋得意。表現(xiàn)出斯科特內(nèi)心的沮喪、失落。
    3、“它的占領者還在這里留下一封信……他請他把那封信帶給挪威的哈康國王。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完成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斯科特為什么要接受這項為他人業(yè)績作證的任務?他不接受不行嗎?
    因為他講求紳士風度,主張誠信,能勇敢地承認自己的失敗。
    正因為這一行為,他的人格才顯得無比高尚,也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4、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于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jīng)同他有過聯(lián)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聯(lián)系上下文看,“內(nèi)心中的海市蜃樓”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要這樣比喻?
    “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斯科特在離開世界前心中回憶的美好過往和他對遙遠的祖國、親人、朋友的懷想,它們與現(xiàn)實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海市蜃樓是美好的,卻是虛無縹緲,無法實現(xiàn)的。這樣寫更加突出了悲劇效果、給人心靈的沖擊。
    5、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這話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斯科特崇高的贊譽,意思是斯科特在與大自然的搏斗中雖然失敗了,他的肉體倒下了,但是他的心靈經(jīng)受了考驗,變得無比的高尚。壯麗的毀滅,雖死猶生。這是作者的議論,表現(xiàn)了作者對這些可靠隊員的贊美。作為一位偉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絕不完全是事業(yè)上的成功者,而是許多歷史事件背后給人精神的震撼和啟迪。
    這句話在全文中可作為主旨句,起點題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斯科特和他的探險隊員們表現(xiàn)出人類怎樣的.優(yōu)秀品質?出哪里可以體現(xiàn)?
    (1)誠信,有令人敬佩的紳士風度。
    (2)堅毅,執(zhí)著,為事業(yè)而獻身的英雄氣概。
    (3)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為了保護同伴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
    (4)無私的愛。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記的始終是別人:朋友、同伴、妻小,還有他的祖國和人民。
    2、茨威格為何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斯科特書寫這悲壯的一幕?
    因為作為一位偉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絕不僅是事業(yè)的成功者,而是事件背后給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
    3、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何在?
    認識自然,挑戰(zhàn)人類自己,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給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三、結語
    這是一場令人心酸的悲劇,但探險隊員們始終是偉大的。視死如歸的他們面對可怕的死神,作出了最大的努力,雖然犧牲了,卻在內(nèi)心上取得了勝利。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挪威國王,當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難的消息時候,你最想說的話是什么或者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五.作業(yè)布置
    1、完成練習冊上面的題
    2、學習完這篇文章,寫一篇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