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感悟及分享 篇1
活著是為了什么,或許我們許多人一生都在刻苦思考這個問題,但得到的理解也不過寥寥無幾。也許活著是一種信念,一份支持,讓我們即使身處逆境,也能熱愛生活。
也許福貴不過是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人,他的故事也許是這大千世界中每天都在發(fā)生的,這本《活著》不僅是講述了極端情況下的不幸,更是描述了活著的堅強意志。余華的語言并不華麗,但正是這種質(zhì)樸的語言讓我感同身受。他沒有過多的語言去描述福貴的苦難,甚至毫無煽情的筆觸,讓讀者從文字中想象如此殘忍的畫面,也許這就是我們口中所謂的命運。
全文是福貴老人一生的故事,由盛轉(zhuǎn)衰的家族,相繼離世的親人,最后只剩下一只老黃牛陪伴。福貴出生于一個地主的家里,腰纏萬貫的他愛上了賭博,又愛往妓院逛,且嫌棄自己懷孕的妻子,最后因為被人做了手腳,賭光了家里的財產(chǎn)。從一個地主家的少爺沒落成農(nóng)民,正如同鳳凰掉落成山雞。在去為母親求藥的過程中被國民黨抓走參加戰(zhàn)斗,在無數(shù)個日思夜想的中終于等到被解放軍救出,可惜他的母親已經(jīng)過世。懂事可愛的女兒也成了啞巴。這不禁讓人心疼,好不容易脫離戰(zhàn)場上的生離死別,又要面對親人離世的悲痛欲絕。雖然離開戰(zhàn)場,但生活并不安寧。其實患病無法干活,兒子為救難產(chǎn)的縣長夫人失血過多而死。本以為女兒嫁到好人家可以安寧過日子,但又因難產(chǎn)死在手術(shù)臺上,留下了一個男嬰??上ё詈筮B女婿,小孫子也沒跑出命運的魔掌,相繼離開了福貴……
人越是活的艱苦,就越是艱苦的活著?!痘钪纷钣|動我的并不是福貴崎嶇不平的生命軌跡,而是福貴本身。他是《活著》的靈魂,他已經(jīng)成為一種意識,一種信仰,他一如既往的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用樸質(zhì)平常的語氣,講述著他鮮為人知的一生?;钪菀祝畛勺约合矚g的樣子,不容易。
活著的感悟及分享 篇2
讀過不少余華的作品,曾經(jīng)被《在細雨中呼喊》深深折服。今天用了整整一個下午讀完了《活著》(自己很早買過這本書,被人借去未還,前天在F同學家借來了該書),卻沒有收獲預期的精彩。說實話,讀著這部公認的悲情小說,我沒流一滴眼淚,那種沉悶、略顯失真的情節(jié),讓我在躺椅上幾度犯困,有些章節(jié)我是跳讀過去的。之所以足讀,一是出于對余華同志的敬重,二是逼迫自己做一番思考,再寫一篇讀后感上傳博客,否則,我對它的一點點感覺很快就會煙消云散。
回頭浪子福貴經(jīng)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父母、妻子、兒女、女婿、外孫等所有至親至愛的人相繼死去,他的心底其實在滴血、在哭泣,但他仍然奇跡般地一次次挺過來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在風燭殘年之際,依然快樂地與老牛為伴,沒有一絲的沮喪。在他的臉上,你看不見生活有多么的艱難,看不到對世道人間的厭倦,有的只是歲月留下的滄桑,有的只是他帶給你的人生取向。
福貴老人也是廣大中國農(nóng)民的一個縮影,他的身上遺存了太多的優(yōu)良品德,勤勞善良、任勞任怨、樂觀堅韌。正是無數(shù)像福貴這樣的老百姓,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那無盡的災難中挺過來。他們?yōu)閲腋冻隽颂嗵?,而得到的?唯有幾餐溫飽與一絲憐憫。
福貴沒有因為親人的全部離去而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在歷經(jīng)了那么多令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后,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也許并不知道什么是活著,他只知道活著就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只是很純粹地為了活著而活著,活著就是這么簡單。而世上卻有許多人始終不明白,他們總以為活著只為了幸福,只為了金錢,只為了名利,只為了愛情……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或改變不了命運時,就輕易與世界說再見。
活著的感悟及分享 篇3
暑假,我閱讀了余華的一部作品——《活著》,這篇小說給了我極大的震撼。
小說以第一人稱展開敘述,講述了我去鄉(xiāng)下收集民謠,聽一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講述他的一生。福貴本是徐家少爺,家里有一百多畝地,但是他喜歡賭博,最后把自己家里一百多畝地都輸光了,他爹也死了,妻子家珍也被丈人接走了,原本好好的家庭變得支離破碎,福貴成了佃戶,租了別人的田自己耕種。沒過幾年,家珍帶著福貴的兒子有慶回來了,一家人團聚了都十分高興。但是,福貴的娘病了,福貴去城里請郎中,卻被國軍拉去當壯丁。多年回家后,他娘已經(jīng)死了,后來醫(yī)院為了救縣長老婆,不停地抽有慶的血,有慶也死了。家珍得了軟骨病,沒法下地干活。福貴為自己的女兒鳳霞找了一個男人——二喜。但是,鳳霞因為難產(chǎn)死了。家珍也因病而死。鳳霞的兒子苦根長大了一點后,二喜在工地上出了事故也死了。后來,苦根因為一次吃了太多的豆子被撐死了。一家人到頭來還是只剩下福貴一人,于是他買了一頭牛,也給它取名叫福貴。一人一牛就一起生活在一起。
這本小說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物,但是到頭來只有福貴一人個還活著,福貴在種種困難和挫折面前都沒有把他打敗?;钪囊庵荆撬砩衔ㄒ徊荒鼙粍儕Z走的東西。這篇《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tài)度。讓我更加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同時《活著》也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人只有活著,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文中的福貴接二連三地失去親人,晚年只能同一頭老牛度過,作者余華對于這種生活艱辛的描述卻是用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平緩語調(diào)。最后文中的“我”看到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蒼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獨自一人。《活著》以簡單的美麗和樸素的力量,同樣也召喚著我們,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活著的感悟及分享 篇4
余華的《活著》應該是我用時最短讀完的一本書吧!最開始知道《活著》這本書是因為在微博看到易烊千璽的推薦,他說:“讀《活著》就是隨著富貴走在灑滿鹽的路上,習慣于接受失望,等時間淡了悲傷,蒼涼難耐么?盡是人生”后來又在微博上看了一下其他讀者對《活著》的評價,知道這是一部悲劇,主人公富貴一生都在不斷的失望中度過,生命并沒有在他的努力中出現(xiàn)轉(zhuǎn)折,也沒有任何奇跡可言,每次覺得有盼頭的時候總會被當頭一喝。
我是做好了心理準備來看這本書的,可是直到最后苦根也離開的時候我依然哭到不能自已。富貴最后倒是看得透透的,與他的老牛相依為命,他的苦楚,他的寂寞最后只能自己消化。生活對他不是善良的,對家珍、對鳳霞、對有根、對二喜、對苦根都不是善良的,甚至是殘忍的。可是在那樣的年代,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生活又對誰是真正友好的呢?哪怕是春生、龍二也是犧牲品。跟著富貴的足跡走在那個時代里,一步一步都是那樣的艱難,經(jīng)歷過農(nóng)村生活的我在讀文章的時候似乎更能融入到那樣的環(huán)境當中。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只是為了生存下來就要不斷的掙扎。讀著富貴的人生,我在想如果是我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我能堅持下來嗎?如果我像富貴那樣留在了最后,守著一座茅草屋幾座墳,我還能堅強的活下去嗎?或者說那個時候我還有活著的意義嗎?
以前有一個遠房親戚,爺爺說我應該叫“幺爺爺”,印象中我還在上幼兒園就去世了,之所以還記得有這么一個人,是因為聽到爺爺說“幺爺爺”死了好幾天才被村里的人發(fā)現(xiàn),還是村上出錢將他埋了的。我當時年齡很小,但仍覺得很心酸,沒有家人、沒有子女,就連死了也沒有人知道。這么活著不難受嗎?不痛苦嗎?
最近聽到了太多不好的消息,我感覺心里承受的負能量快要將心臟撐爆了。經(jīng)常在想人活著的意義在哪里呢?我們沒有生活在富貴那個年代、沒有集體化,不必擔心受凍挨餓,可是我們的生活中似乎也少了單純,少了真誠,充滿了欺騙和背叛,越走進生活越害怕生活。
然而哪怕是這些感傷,這些害怕也只有活著才能體會到?;钪囊饬x是什么,我想作者在書的自序中就給到了我們答案: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的感悟及分享 篇5
活著!為誰而活著?為什么要活著?《活著》這是一本值得我們反復閱讀,反復去思考的一本書,一本小說。
這本書讓我讀后,難以忘記,至今記憶猶新。
這位中國最享譽世界的作家——余華,他通過這本書敘述了一個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tài)度?!痘钪分v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明白了人是為活著本生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本書記述了一個名叫福貴的老人和“我”講述自己年輕時無所事事,然后賭錢輸光家產(chǎn),一夜之間從富人變?yōu)檗r(nóng)民,脫下綢衣?lián)Q上麻布衣服,從一個游手好閑的闊少爺變?yōu)橐粋€親自耕種的苦丁,然后家人的死不斷的向他襲來,自己的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家珍,萬二喜,孫子一一離他而去,可是他自己卻承受住了這些突如其來的打擊,最終買下一頭老牛,伴自己安度晚年,悠閑的回味自己的一生,看破這滾滾紅塵。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在福貴身上,他被剝奪了許多東西,但唯一不能被剝奪的也只有活著的意志。這本書暗示著我們每個人無論受到怎樣的災難,都要勇敢的活下去,學會放平心態(tài),看淡一切。《活著》確實被賦予太多的內(nèi)涵,無疑是一種享受,它讓我能更清晰地了解這個社會,了解人生的意義,也許是終生受益吧。
合上書,我似乎明白了許多,即使不能明白那些大人口中的哲理,但我知道不管發(fā)生什么,都要活著,即使不能看淡一切,也要活著,因為我是為自己而活著,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也不能對自己失去信心。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活著是為了什么,或許我們許多人一生都在刻苦思考這個問題,但得到的理解也不過寥寥無幾。也許活著是一種信念,一份支持,讓我們即使身處逆境,也能熱愛生活。
也許福貴不過是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人,他的故事也許是這大千世界中每天都在發(fā)生的,這本《活著》不僅是講述了極端情況下的不幸,更是描述了活著的堅強意志。余華的語言并不華麗,但正是這種質(zhì)樸的語言讓我感同身受。他沒有過多的語言去描述福貴的苦難,甚至毫無煽情的筆觸,讓讀者從文字中想象如此殘忍的畫面,也許這就是我們口中所謂的命運。
全文是福貴老人一生的故事,由盛轉(zhuǎn)衰的家族,相繼離世的親人,最后只剩下一只老黃牛陪伴。福貴出生于一個地主的家里,腰纏萬貫的他愛上了賭博,又愛往妓院逛,且嫌棄自己懷孕的妻子,最后因為被人做了手腳,賭光了家里的財產(chǎn)。從一個地主家的少爺沒落成農(nóng)民,正如同鳳凰掉落成山雞。在去為母親求藥的過程中被國民黨抓走參加戰(zhàn)斗,在無數(shù)個日思夜想的中終于等到被解放軍救出,可惜他的母親已經(jīng)過世。懂事可愛的女兒也成了啞巴。這不禁讓人心疼,好不容易脫離戰(zhàn)場上的生離死別,又要面對親人離世的悲痛欲絕。雖然離開戰(zhàn)場,但生活并不安寧。其實患病無法干活,兒子為救難產(chǎn)的縣長夫人失血過多而死。本以為女兒嫁到好人家可以安寧過日子,但又因難產(chǎn)死在手術(shù)臺上,留下了一個男嬰??上ё詈筮B女婿,小孫子也沒跑出命運的魔掌,相繼離開了福貴……
人越是活的艱苦,就越是艱苦的活著?!痘钪纷钣|動我的并不是福貴崎嶇不平的生命軌跡,而是福貴本身。他是《活著》的靈魂,他已經(jīng)成為一種意識,一種信仰,他一如既往的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用樸質(zhì)平常的語氣,講述著他鮮為人知的一生?;钪菀祝畛勺约合矚g的樣子,不容易。
活著的感悟及分享 篇2
讀過不少余華的作品,曾經(jīng)被《在細雨中呼喊》深深折服。今天用了整整一個下午讀完了《活著》(自己很早買過這本書,被人借去未還,前天在F同學家借來了該書),卻沒有收獲預期的精彩。說實話,讀著這部公認的悲情小說,我沒流一滴眼淚,那種沉悶、略顯失真的情節(jié),讓我在躺椅上幾度犯困,有些章節(jié)我是跳讀過去的。之所以足讀,一是出于對余華同志的敬重,二是逼迫自己做一番思考,再寫一篇讀后感上傳博客,否則,我對它的一點點感覺很快就會煙消云散。
回頭浪子福貴經(jīng)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父母、妻子、兒女、女婿、外孫等所有至親至愛的人相繼死去,他的心底其實在滴血、在哭泣,但他仍然奇跡般地一次次挺過來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在風燭殘年之際,依然快樂地與老牛為伴,沒有一絲的沮喪。在他的臉上,你看不見生活有多么的艱難,看不到對世道人間的厭倦,有的只是歲月留下的滄桑,有的只是他帶給你的人生取向。
福貴老人也是廣大中國農(nóng)民的一個縮影,他的身上遺存了太多的優(yōu)良品德,勤勞善良、任勞任怨、樂觀堅韌。正是無數(shù)像福貴這樣的老百姓,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那無盡的災難中挺過來。他們?yōu)閲腋冻隽颂嗵?,而得到的?唯有幾餐溫飽與一絲憐憫。
福貴沒有因為親人的全部離去而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在歷經(jīng)了那么多令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后,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也許并不知道什么是活著,他只知道活著就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只是很純粹地為了活著而活著,活著就是這么簡單。而世上卻有許多人始終不明白,他們總以為活著只為了幸福,只為了金錢,只為了名利,只為了愛情……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或改變不了命運時,就輕易與世界說再見。
活著的感悟及分享 篇3
暑假,我閱讀了余華的一部作品——《活著》,這篇小說給了我極大的震撼。
小說以第一人稱展開敘述,講述了我去鄉(xiāng)下收集民謠,聽一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講述他的一生。福貴本是徐家少爺,家里有一百多畝地,但是他喜歡賭博,最后把自己家里一百多畝地都輸光了,他爹也死了,妻子家珍也被丈人接走了,原本好好的家庭變得支離破碎,福貴成了佃戶,租了別人的田自己耕種。沒過幾年,家珍帶著福貴的兒子有慶回來了,一家人團聚了都十分高興。但是,福貴的娘病了,福貴去城里請郎中,卻被國軍拉去當壯丁。多年回家后,他娘已經(jīng)死了,后來醫(yī)院為了救縣長老婆,不停地抽有慶的血,有慶也死了。家珍得了軟骨病,沒法下地干活。福貴為自己的女兒鳳霞找了一個男人——二喜。但是,鳳霞因為難產(chǎn)死了。家珍也因病而死。鳳霞的兒子苦根長大了一點后,二喜在工地上出了事故也死了。后來,苦根因為一次吃了太多的豆子被撐死了。一家人到頭來還是只剩下福貴一人,于是他買了一頭牛,也給它取名叫福貴。一人一牛就一起生活在一起。
這本小說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物,但是到頭來只有福貴一人個還活著,福貴在種種困難和挫折面前都沒有把他打敗?;钪囊庵荆撬砩衔ㄒ徊荒鼙粍儕Z走的東西。這篇《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tài)度。讓我更加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同時《活著》也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人只有活著,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文中的福貴接二連三地失去親人,晚年只能同一頭老牛度過,作者余華對于這種生活艱辛的描述卻是用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平緩語調(diào)。最后文中的“我”看到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蒼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獨自一人。《活著》以簡單的美麗和樸素的力量,同樣也召喚著我們,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活著的感悟及分享 篇4
余華的《活著》應該是我用時最短讀完的一本書吧!最開始知道《活著》這本書是因為在微博看到易烊千璽的推薦,他說:“讀《活著》就是隨著富貴走在灑滿鹽的路上,習慣于接受失望,等時間淡了悲傷,蒼涼難耐么?盡是人生”后來又在微博上看了一下其他讀者對《活著》的評價,知道這是一部悲劇,主人公富貴一生都在不斷的失望中度過,生命并沒有在他的努力中出現(xiàn)轉(zhuǎn)折,也沒有任何奇跡可言,每次覺得有盼頭的時候總會被當頭一喝。
我是做好了心理準備來看這本書的,可是直到最后苦根也離開的時候我依然哭到不能自已。富貴最后倒是看得透透的,與他的老牛相依為命,他的苦楚,他的寂寞最后只能自己消化。生活對他不是善良的,對家珍、對鳳霞、對有根、對二喜、對苦根都不是善良的,甚至是殘忍的。可是在那樣的年代,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生活又對誰是真正友好的呢?哪怕是春生、龍二也是犧牲品。跟著富貴的足跡走在那個時代里,一步一步都是那樣的艱難,經(jīng)歷過農(nóng)村生活的我在讀文章的時候似乎更能融入到那樣的環(huán)境當中。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只是為了生存下來就要不斷的掙扎。讀著富貴的人生,我在想如果是我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我能堅持下來嗎?如果我像富貴那樣留在了最后,守著一座茅草屋幾座墳,我還能堅強的活下去嗎?或者說那個時候我還有活著的意義嗎?
以前有一個遠房親戚,爺爺說我應該叫“幺爺爺”,印象中我還在上幼兒園就去世了,之所以還記得有這么一個人,是因為聽到爺爺說“幺爺爺”死了好幾天才被村里的人發(fā)現(xiàn),還是村上出錢將他埋了的。我當時年齡很小,但仍覺得很心酸,沒有家人、沒有子女,就連死了也沒有人知道。這么活著不難受嗎?不痛苦嗎?
最近聽到了太多不好的消息,我感覺心里承受的負能量快要將心臟撐爆了。經(jīng)常在想人活著的意義在哪里呢?我們沒有生活在富貴那個年代、沒有集體化,不必擔心受凍挨餓,可是我們的生活中似乎也少了單純,少了真誠,充滿了欺騙和背叛,越走進生活越害怕生活。
然而哪怕是這些感傷,這些害怕也只有活著才能體會到?;钪囊饬x是什么,我想作者在書的自序中就給到了我們答案: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的感悟及分享 篇5
活著!為誰而活著?為什么要活著?《活著》這是一本值得我們反復閱讀,反復去思考的一本書,一本小說。
這本書讓我讀后,難以忘記,至今記憶猶新。
這位中國最享譽世界的作家——余華,他通過這本書敘述了一個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tài)度?!痘钪分v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明白了人是為活著本生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本書記述了一個名叫福貴的老人和“我”講述自己年輕時無所事事,然后賭錢輸光家產(chǎn),一夜之間從富人變?yōu)檗r(nóng)民,脫下綢衣?lián)Q上麻布衣服,從一個游手好閑的闊少爺變?yōu)橐粋€親自耕種的苦丁,然后家人的死不斷的向他襲來,自己的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家珍,萬二喜,孫子一一離他而去,可是他自己卻承受住了這些突如其來的打擊,最終買下一頭老牛,伴自己安度晚年,悠閑的回味自己的一生,看破這滾滾紅塵。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在福貴身上,他被剝奪了許多東西,但唯一不能被剝奪的也只有活著的意志。這本書暗示著我們每個人無論受到怎樣的災難,都要勇敢的活下去,學會放平心態(tài),看淡一切。《活著》確實被賦予太多的內(nèi)涵,無疑是一種享受,它讓我能更清晰地了解這個社會,了解人生的意義,也許是終生受益吧。
合上書,我似乎明白了許多,即使不能明白那些大人口中的哲理,但我知道不管發(fā)生什么,都要活著,即使不能看淡一切,也要活著,因為我是為自己而活著,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也不能對自己失去信心。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