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蹲的教案

字號:

蘿卜蹲的教案 篇1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學生手拿捆成一捆的蘿卜,從活動場的一端到另一端,把自己手中的蘿卜放到另一端的框中
    活動目標:
    讓學生對數(shù)字有一定的辨認力。提高學生的體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錯放蘿卜
    活動準備:
    道具蘿卜、竹筐、口哨
    活動過程:
    一、學生集合,教師給學生講解活動規(guī)則。
    二、給學生分組。(把學生分成6組,每組6人,依次站好)
    三、分發(fā)蘿卜每人一捆,每組站在最前面的同學先玩。(生先數(shù)清楚自己手中的蘿卜數(shù)量,再跑到活動場的另一端把蘿卜放在與蘿卜數(shù)量一樣的竹筐中。第一個同學完成后,第二個學生繼續(xù)。)
    四.師清點蘿卜的數(shù)量,是否有誤。
    五、表揚做得好的學生,鼓勵有失誤的學生。
    六、 說一說下次要注意什么?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學生放蘿卜的過程中有混亂現(xiàn)象。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應(yīng)安排更加仔細,讓學生在活動中能收獲更多。
    蘿卜蹲的教案 篇2
    《拔蘿卜》教學設(shè)計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55-56頁“撥蘿卜”。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經(jīng)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3、認識豎式,學會用豎式進行加法運算。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方法。難點:數(shù)位對齊才能相加。課型:新授課(計算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
    小棒,計數(shù)器,教學課件,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借助情境,設(shè)疑激趣
    1、課件出示主題圖動畫。
    師:今天,小灰兔和小白兔一起在山坡上拔蘿卜,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去看看,好嗎?
    2、板書課題:拔蘿卜。
    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1、根據(jù)剛才的動畫情節(jié),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請你提數(shù)學問題。
    小白兔拔了36個蘿卜,小灰兔拔了23個蘿卜,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 你會解答嗎? 36+23=59(個)
    2、在這時小白兔和小灰兔拔的蘿卜的個數(shù)剛好都不是整十數(shù),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3、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課本中的數(shù)據(jù):36+23=。
    三、探索算法,解決問題
    1、討論、交流、探索算法。
    師:同學們真能干,提出這么多數(shù)學問題,下面請你們四人一個小組,說一說你是怎么算36+23的。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生1:我是用計數(shù)器來計算的。生2:我是用擺小棒計算的。生3:我是用口算的。
    (3)教師小結(jié):剛才,同學們的這些不同的算法的計算結(jié)果都一樣,都算得很好。今天,老師告訴同學們另一種計算方法,列豎式計算。
    2、教師板書,介紹豎式。
    (1)書寫格式:數(shù)位對齊,加號寫在第二個加數(shù)的前面,橫線代表等號,寫在第二個加數(shù)和加號的下面。
    (2)計算方法: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相加,從個位加起。師:為什么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呢?
    生:因為6和3都表示幾個一,2和3在十位上,都表示幾個十,所以要對齊。
    師:以上幾種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生1:我喜歡用豎式計算,因為它算起來比較簡便,不容易出錯。生2:我喜歡用口算,因為這種算法快。
    四、鞏固應(yīng)用
    1、師:這節(jié)課在探索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中,大家積極動腦,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計算方法。接下來,請同學們選擇一種方法來計算下面各題。54+23
    22+36
    2、課本第56頁第3題。
    學生獨立做題,三人板演,最后評講。
    3、課本第56頁第4題、第5題。學生獨立做題,說說自己的思路。
    五、課堂小結(jié)
    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覺得開心嗎?哪些地方你們學得很愉快?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shè)計:
    撥蘿卜
    小白兔和小灰兔一共撥了多少根蘿卜?
    36+23=59(根)
    作業(yè)布置:
    《同步伴讀》P48、49“基礎(chǔ)訓練”。教學反思:
    蘿卜蹲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觀察畫面人物的變化,理解故事內(nèi)容。
    2、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故事,能初步體驗一家人一起做事力量大。
    教學重點與難點: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故事。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
    2、故事人物圖片: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耗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己翻閱書籍。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請小朋友輕輕打開《幼兒畫冊》,翻到第18頁,翻書時一手扶書,一手翻右下角書頁。請你看一看那里面有誰,他們在干什么?看完一頁再看第二頁,看書時小眼睛看著圖畫,小腦筋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小嘴巴閉閉緊。
    二、師幼閱讀,理解故事。
    1、看完了嗎?請小朋友合上書,誰來告訴嘉嘉老師故事里面有誰?(請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故事里面有……)他們在做一件什么事?
    2、我們來一起看看吧。(教師翻閱畫冊,帶領(lǐng)幼兒一起閱讀故事,然后提問。)
    3、故事的名字叫拔蘿卜。(出示字卡)第一頁上畫著老爺爺在拔蘿卜,他是怎么做的?(請幼兒做一做拔蘿卜的動作)為什么又多了一個老婆婆呢?(他們兩個是怎么做的?請幼兒模仿動作)
    4、第二頁又多了誰?為什么?第三頁又多了誰?為什么,第四頁又多了誰?為什么?(在這幾個提問后,請幼兒加入語言進行模仿,如一邊拔,一邊說:“哎呀、哎呀…)
    5、最后蘿卜拔出來了嗎?(在提問下適當出示故事圖片,幫助幼兒理清人物出場順序,并出示字卡:哎呀、來、幫等。)
    三、師幼共論故事情感道理。
    1、為什么老公公一個人撥不動蘿卜?(力氣不夠)
    2、為什么人越來越多,蘿卜就拔出來了呢?(人多力量大,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相互幫助,戰(zhàn)勝困難)
    四、識字游戲。
    今天我們不光聽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而且故事里還有這么多漢字詞語寶寶?,F(xiàn)在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認識游戲:機器人真會變,一按電鈕你就念“拔蘿卜”。
    反饋游戲:小朋友我問你,這是哎呀媽?對對對,答對了,這是哎呀?;蝈e錯錯,答錯了,這是拔蘿卜。
    五、角色扮演游戲。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玩一玩“拔蘿卜“這個游戲吧。
    請幼兒分別扮演各個角色,一起玩“拔蘿卜”的.游戲。表演時要求加入語言、動作、神情,游戲可玩兩次或三次,每次要求不斷加深,讓幼兒融入到游戲中去,體會到故事所表達出的道理。
    活動延伸:
    欣賞歌曲《拔蘿卜》,體味故事的趣味性。
    活動反思:
    蘿卜蹲的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學會按照物體的大小、顏色進行分類,并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表述。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能夠排除干擾按蘿卜大小、顏色不同的特征分類。
    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兩種)、顏色不同(紅、綠、白三種)的蘿卜卡片若干(幼兒人手兩套)。
    畫有籃子的展板兩塊,貼有蘿卜的展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創(chuàng)設(shè)情境,集中幼兒注意力,引起興趣
    導語:你們喜歡小白兔嗎?小兔家種了好多的蘿卜,我們一起去小兔家的蘿卜地去看一看好嗎?
    二、展開:
    1、出示蘿卜展板,引導幼兒了解熟悉蘿卜的不同顏色和大小特征
    導語:小朋友來看,小兔都種的是什么樣的蘿卜?;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wǎng);(引導幼兒從顏色和大小兩個不同的特征來觀察)。
    2、引導幼兒按大小不同給蘿卜分類
    導語:兔姐姐從蘿卜地里收了很多的蘿卜,她想讓小朋友按蘿卜的大小來分一分,然后裝到她的籃子里,好嗎?
    (1)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套“蘿卜”,請小朋友分一分哪些是大蘿卜,哪些是小蘿卜,把大蘿卜放在一起,把小蘿卜放在一起。
    (2)引導幼兒按兔姐姐的要求,把大蘿卜放在大籃子里,把小蘿卜放在小籃子里。
    (3)教師和幼兒一起檢驗分類的結(jié)果,請幼兒講一講大籃子里都有什么顏色的蘿卜。
    (4)教師也拿一袋(三個或六個不同顏色的大小蘿卜),一個一個的提問幼兒可不可以放進大籃子或小籃子里?為什么?引導幼兒排除顏色的干擾區(qū)分大小。
    (5)教師小結(jié):不管蘿卜是什么顏色的,只要是大的,都能放在大籃子里;不管蘿卜是什么顏色,只要是小的,都能放在小籃子里。
    3、引導幼兒按顏色不同給蘿卜分類
    導語:兔妹妹也從蘿卜地里收了很多的蘿卜,她想請小朋友按蘿卜的顏色來分一分,好嗎?
    (1)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套“蘿卜”卡片,請小朋友按顏色分一分蘿卜,把紅色的蘿卜放在一起,把綠蘿卜放在一起,把白蘿卜放在一起。
    (2)引導幼兒按兔妹妹的要求,把同色的蘿卜放在同色的籃子里。
    (3)教師和幼兒一起依次檢驗分類的結(jié)果,請幼兒分別講一講紅、綠、白色的籃子里為什么會有大小不同的蘿卜呢?引導幼兒排除大小的干擾區(qū)分顏色。
    (4)教師小結(jié):不管蘿卜的大小,只要是一種顏色就可以放到一個籃子里。
    活動結(jié)束
    導語:兔姐姐和兔妹妹夸小朋友真能干,送給每個小朋友一個蘿卜,你們喜歡嗎?拿到蘿卜后我們要按蘿卜的顏色或大小找一個好朋友手拉手,顏色一樣的可以做朋友,一樣大的蘿卜也可以做朋友。老師檢驗幼兒找朋友的結(jié)果后,帶幼兒離開結(jié)束。
    教學反思
    《小兔子分蘿卜》是一個既好玩又有趣的繪本,第一次看到這個繪本就已經(jīng)被它所吸引。一位慈祥、可敬的老爺爺與一群愛玩、懂事的兔子因為一車胡蘿卜聯(lián)系在了一起,滲透了生活秩序的重要性與相互關(guān)心、相互幫助的傳統(tǒng)美德。
    蘿卜蹲的教案 篇5
    拔蘿卜――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加與減(一)》中的內(nèi)容。
    本課時的內(nèi)容是在整十數(shù)加減法、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的基礎(chǔ)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蘿卜的情境,從中引出問題:“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并說出計算過程。教材中提供了三種計算方法。
    1.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數(shù)的加法計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計算方法。
    3.初步學會應(yīng)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培養(yǎng)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識。
    掌握計算方法,能收集和處理信息;探究和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基礎(chǔ)上,自己提出數(shù)學問題,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初步學會運用豎式進行計算。
    學生已有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的知識作為基礎(chǔ),有一小部分學生在上學前已對豎式有簡單的了解。對于看圖編故事和從圖中提出問題,前面的學習中已有過練習。這些都是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
    在本節(jié)課中,力圖體現(xiàn)出學生學習方法的轉(zhuǎn)變:從被動接受學習變?yōu)樵谧灾?、探究、合作中學習。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想辦法解決,并能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完成;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播放兒歌《拔蘿卜》。小兔子家里來客人了,兔媽媽讓兔哥哥和兔妹妹去地里拔些蘿卜。客人馬上就要到了,咱們一起去看一下他們的勞動成果吧。
    學生借助工具(小棒、計數(shù)器)分組討論,研究交流,總結(jié)算法。 法一:用小棒擺:
    1、練一練25+52= 47+31=
    2、練一練25+71= 40+49= 3、課件出示P56 第2題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識? 用列豎式來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