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wǎng)精選欄目推選:“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
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收集整理了《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教師是授業(yè)者,作為一名兢兢業(yè)業(yè)的老師,通常都需要借助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掌握上課時的教學節(jié)奏。
《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篇1)
《我不能失信》講述了宋慶齡小時候的一個故事,通過宋慶齡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疊花籃的約定而放棄了去伯伯家看鴿子一事,表現(xiàn)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品格。
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出示了成語“一諾千金”,大部分學生都知道它的意思,我告訴學生這個成語就藏在我們的課文里。學生自己讀課文,學習課文,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找到了能表現(xiàn)宋慶齡“一諾千金”的地方,組織交流感受,水到渠成地悟出了課文的道理。這節(jié)課實現(xiàn)了略讀課文的教法,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效果也出奇地好。最后,我布置了一個小練筆,讓學生先談談自己生活中遵守承諾的事情,幾個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先說,然后大家練寫隨筆。隨堂指導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都寫出了自己的想法,紛紛表示也要學習宋慶齡做一個講信用的人。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有兩點思考:其一,思想品德教育應該貫穿于我們的教學活動,正所謂生活處處皆德育。其二,抓住每個單元的略讀課文,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領略閱讀的樂趣,正所謂該放手時要放手。
《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篇2)
這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了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要使學生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zhì),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二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本文作為略讀課文,學習時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就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與人分享閱讀成果,感受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能力。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點內(nèi)容,而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則是學習本文的難點。
誠實守信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講究“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我們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原本我是設計1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的,但在教學中僅僅抓住文中的對話和動作來領會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zhì),從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啟示,有些單薄。所以第一教時我在課本劇表演上多用了些時間,而用了一節(jié)班隊課讓孩子針對“慶齡這樣做對不對”這一主題進行了辯論,“如果時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進行身體力行的設想,學生在思維火花不斷的碰撞中感悟體會誠實守信的可貴之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篇3)
《我不能失信》一課講述了一個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通過宋慶齡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疊花籃的約會而放棄了去伯伯家看可愛的鴿子一事,表現(xiàn)宋慶齡的誠實守信品格。因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打算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出示了成語“一諾千金”,大部分學生不知道它的意思,我告訴學生一諾千金的意思就藏在課文中后,我就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學習課文,最后大家又在“一諾千金”的說話練習中結(jié)束學習。一節(jié)課下來,我比來時少說了一半的話,但學生學習積極性卻很高,效果也出奇的好。課后,好些學生在隨筆中寫了自己的想法。如,歐陽艷寫到:今天,我學習了第八課《我不能失信》,知道宋慶齡為教小珍疊花籃沒有去伯伯家,她是一個守信用的人,我也要像她那樣做一個講信用的人。
通過這節(jié)課,我有兩點思考:一是思想品德教育應該始終貫穿于教學活動。課堂中所傳授的不應僅僅是學文識字,而應該將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二是在教學中要相信學生,該放手時要放手。在本次課堂上,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diào)動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的鉆研還比較膚淺。今后備課要更扎實地鉆研教材。
《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篇4)
這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
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了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要使學生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zhì),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二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點內(nèi)容,而如何使學生透
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則是學習本文的難點。
課前,我讓學生齊讀老師總結(jié)的學習目標。學生明白了自己這節(jié)課要完成的任務,目的明確,學習有了方向。
課堂中,1、分角色朗讀課文。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在體現(xiàn)新課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真正地把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學生通過抓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讀自悟,展示交流感受、分角色感情朗讀,輕松地感悟到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zhì),突破了教學難點。2、我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老師遇見一個難題:老師答應同學們給你們買禮物,但由于著急上課,老師忘記買了。此時此刻,天空刮起大風,又是打雷又是下雨,我是冒著大雨,兌現(xiàn)諾言,給你們現(xiàn)在買呢?還是改天再買?學了今天這篇課文,我想讓大家給我出個主意,好不好?”這樣設計,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又可以幫助老師,大大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后拓展,升華主題。聯(lián)系中國實況,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懂得誠信的重要性,讓誠信植入心中!
通過這節(jié)課,我有兩點思考:一是思想品德教育應該始終貫穿于教學活動。課堂中所傳授的不應僅僅是學文識字,而應該將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二是在教學中要相信學生,該放手時要放手。在本次課堂上,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diào)動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的鉆研還比較膚淺。今后備課要更扎實地鉆研教材。
《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篇5)
今天上的是《我不能失信》,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因為有了前面三篇精讀課文打底,我想學生理解起來應該不成問題,于是我根據(jù)導語要求設計了幾個問題,自我感覺這節(jié)課的教學簡要而不失要點,于是滿懷信心地走進了課堂。
上課伊始,我按原計劃要求學生自讀導語部分,明確這一課的學習要求,這一點學生完成得很漂亮,于是我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不一會兒就有同學舉起了手,我大喜,馬上請出小陳,他一站起來就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過早餐,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我暈,他是在讀課文了,于是趕緊婉言讓他坐下,另請他人。這時小王的手舉得老高,我心想他今天反應倒是挺快的嘛,就請他吧。小王張口便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到伯伯家去玩,他家有漂亮的鴿子,伯伯還送給她一只……”我一聽,大暈!
原計劃是再也不能進行了,于是趕緊調(diào)整方案,另辟蹊徑。
課是上完了,可我的心情卻怎么也輕松不起來了:本以為學生課前早已預習了課文,課堂上也自讀了課文,講出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應該不在話下,就算不能講得簡明扼要,但大概內(nèi)容應該八九不離十吧,誰知卻出來個“風馬牛不相及”,真是讓我汗顏!細想之,我覺得存在的問題有兩點:
一、學生不能擇要點而講。有些同學讀了課文,心中其實很明白講了一件什么事,但讓他起來講述時就不能擇要點而講,所以導致了像小陳那樣的一站起來就照著課文讀,他想簡要些,但簡要不起來,覺得課文上的話都重要,不能自己概括地講。我想大部分學生處于這種狀態(tài)。這有待于平日里的訓練。
二、學生的確不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在班中并不排除有這樣的學生,他們讀了課文后,只揀自感興趣的說,根本不分重點不重點。
今天課堂上的“突發(fā)事件”讓我更深地了解到備課有時真的只是老師的“一廂情愿”,還有很多學生的學情是我們沒有考慮到的,只有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學習課文,來備課,才能讓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
看來,今后的路是任重而道遠啊。
《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篇6)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我有兩點思考:一是思想品德教育應該始終貫穿于教學活動。課堂中所傳授的不應僅僅是學文識字,而應該將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使學生能從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能在如何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二是關于教學過程中角色定位的思考。在本次課堂上,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分組朗讀,組間比賽,充分調(diào)動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同時,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對課堂上的"另類"聲音不粗暴對待,通過反復品讀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既使持反對意見的學生明晰道理,又給了全體學生一個展示與鍛煉的機會,效果較好。
教學任務完成后,也發(fā)現(xiàn)我在備課過程中,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考慮得過于簡單,對教材的鉆研還比較膚淺,完全是憑著課堂機智來應付突發(fā)情況。今后備課要更扎實地鉆研教材,全方位地考慮學生的感受,希望能使每一堂課都能有所得。
《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篇7)
當決定參加鎮(zhèn)級小學語文優(yōu)質(zhì)課比賽之后,我就默默思考選擇什么樣的課題來參賽。雖然每年都上一堂語文課,或參加一師一優(yōu)課評選或完成每年一次的校際公開教學任務,但是已經(jīng)有7年沒有擔任語文學科教學,對語文課堂有很大的陌生感;由于普通話水平較差,課堂語言本來就不是很流暢,間斷7年沒在課堂實際操練,課堂語言的生疏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參加這次比賽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貴在參與,貴在給青年教師起一個帶頭作用。不過,我只要決定的事情,就一定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好,不僅對別人更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這也是做人誠信的表現(xiàn)。
優(yōu)質(zhì)課比賽結(jié)束了,但是我的學習、反思沒有結(jié)束?;叵脒@節(jié)課,感觸頗多,為更好地總結(jié)經(jīng)驗,改正不足,不斷提升自己課堂教學能力,同時也給自己一個交代,現(xiàn)反思如下:
一、選課細細思量
雖然很久不擔任語文學科教學,但是我一直關注小學語文學科的發(fā)展,堅持閱讀報刊或者公眾號上關于小學語文教改、教學方面的文章。以前一直擔任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對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比較熟悉,但是隨著部編版語文教材逐漸使用,我對此套教材不是十分了解。幸好3月份我參加了部編教材小學三年級語文網(wǎng)絡培訓,對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材編寫思路、特點、教學建議及單元結(jié)構(gòu)有了初步了解。于是,我決定在三年級下冊中選擇一個教學內(nèi)容來參加比賽。我知道,語文教學比賽是不能打無準備之仗的。
為了完成好這次比賽,我提前認真閱讀了部編版3年級的教材,把參加部編教材小學語文網(wǎng)絡培訓的筆記再次溫習一遍,同時再一次對語文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有了這些知識儲備之后,我決定上三年級下冊的一篇閱讀課文《我不能失信》。這篇課文講述了宋慶齡小時候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疊花籃的約定而放棄了去伯伯家看可愛的鴿子的故事,突出表現(xiàn)宋慶齡誠實守信高尚品格。不能失信一直是我做人的原則,答應了的事情一定要盡力辦到;承諾別人的事情一定要想辦法完成。我覺得選擇《我不能失信》這一課很好。
二、備課厚積薄發(fā)
選好課題之后,就要開始備課了。利用課余時間,我把《我不能失信》這篇文章進行了多次閱讀,有大聲朗讀,有默讀,還與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我不能失信》進行對比閱讀,基本弄清楚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編者的編排意圖以及該文在單元系列中的地位和作用。于是就開始撰寫教學設計。語文教學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語言表達即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從教幾十年,對語文教學設計的格式也算是輕車熟路,尤其是需要結(jié)合學情依據(jù)教材地位來確定教學目標,新課程改革初期,教學目標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確立教學的三維目標,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很多報刊雜志上刊登不少專家、學者的教學設計,沒有將三維目標刻意分開來,因此我也就沒有拘泥于這樣的格式了。我具體確定了4個教學目標,除了依據(jù)課文導讀和課后生字確定學習5個生字和理解重點句子含義之外,我還確定了“有感情朗讀人物對話,練習寫人物對話”和“運用朗讀、默讀、瀏覽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這兩個承前啟后的教學目標。我覺得這兩個目標,不僅鞏固了以前所學關于“人物對話的朗讀、人物對話提示語的寫法”等知識,還為學生下一節(jié)課單元訓練中“怎樣寫一個熟悉的人”的習作做了鋪墊,更是為學生今后獨立閱讀能力的提高打基礎的,所以這兩個目標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一位特級教師曾經(jīng)說過,要想上好語文課,首先就要有設計感,細心認真謀劃好課前的教學設計。是啊,要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教學設計是關鍵。因此,我非常認真對待這次比賽的教學設計,注重教學過程的安排。我設計了“問題激趣,導入課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默讀課文,體會主題;學習對話,訓練能力;總結(jié)課文,升華主題;布置作業(yè),課外拓展”這六個步驟,而且每一個步驟都確定了大概的時間,同時還安排了兩處的機動,避免課堂生成遭遇預設不太一致的尷尬。教學設計初稿完成后,反復推敲了幾次,進行了多處修改,尤其是板書的設計和第四環(huán)節(jié)“學習對話、訓練能力”的預設,我反復修改。最終,我利用3個晚上(白天迎接縣教育局巡察和擔任評委)在忙碌中將教學設計的文字版完成了;根據(jù)教學設計(我沒有借鑒網(wǎng)絡上課件),利用2個晚上將ppt課件做好了。終于在比賽的前三天完成了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我心里不免一陣輕松。要知道,一節(jié)語文比賽課,完成教學設計和課件的制作也就完成了40%任務了。
三、課堂以生為本
我雖然上過不少的公開課,也上過很多次比賽課,甚至在省外千人會場做過分享或講座,但我一直認為,上一百次公開課就一百次緊張。由于是借班上課,對學生情況不是十分了解,因此,我對此做了一定的預設,提前也多次熟悉了教學設計。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心想,這次比賽我不能太差,雖然一等獎拿不到,最少要拿一個三等獎吧!等到周二上午第一節(jié)課來到江河小學三年級教室準備上課時,心里還是有些緊張,上課鈴沒有響起我就走進了教室。本來我最初的預設就是“踏著鈴聲走進教室,踩著鈴聲走出教室”的。因為緊張,所以拋棄了預設?,F(xiàn)在想起來,覺得真是不應該?。?BR> 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我根據(jù)借班上課對學情不了解的情況下預設一個突出表現(xiàn)同學們以前聽課的規(guī)范要求的評價,不僅激發(fā)了同學們上課興趣,同時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如何做好聽課的規(guī)范,對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養(yǎng)成有很好的引導作用。過渡語也很不錯,與課題“我不能失信”很好的聯(lián)系起來,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并板書課題。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這個開課的環(huán)節(jié)我很好地進行了“備課”——上課前練習了好幾遍呢,所以自我感覺很好,而且普通話也不差,過渡也很自然。
課堂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之后,一位同學在拼讀生字“歉”時,把拼音作為三拼音節(jié)“q—i—an”來讀的,讀出來的字音肯定不對。為了幫助這位同學糾正這個錯誤,我花去了一定的時間,讓他一遍又一遍進行拼讀“q—ian”,終于學會了,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在分析了解課文的時候,我預設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課文寫了幾個人物?”,在提問時,出現(xiàn)了兩種答案:一種說是五個,一種說是六個。我知道課堂教學進行到這里,時間遠遠超過了預設,如果我直接給出答案5個,很快就可以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可是,我一直堅持課堂教學需要心中有愛、目中有生的教學理念。于是,我就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分別說出文中描寫的人物。沒有想到的是有一個學生說六個任務中“女兒”也是一個,其實“女兒”和宋慶齡是同一個人。為了幫助學生認定文中的“女兒”和宋慶齡是同一個人,花費了很多時間才使學生弄明白。雖然這樣兩次討論和交流,對后面的教學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是我認為還是值得有必要的。
四、課后聽錄音知得失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本來這次優(yōu)質(zhì)課比賽,我是準備完成多項任務的,其中一項就是一師一優(yōu)課比賽的課堂教學視頻的錄制。當我完成教學任務走出教室來到樓下辦公室時,江河小學教導處汪主任不好意思地對我說:“徐老師,你的課只錄了7分鐘?!币婚_始我以為是開玩笑的,后來他說,手機放在三腳架上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黑屏了,所以就沒有錄成功。事已至此,我也就開玩笑說:“因為我長得黑,手機錄著錄著也就黑屏了!”幸好,上課的時候我用自己的手機錄音了。
聽著自己上課的錄音,感覺很別扭啊!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課堂存在很多不足。
一是過渡語不簡潔,口頭禪“啊”用的較多。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間過渡不自然,過渡語言單調(diào),大多是“接下來……”和“現(xiàn)在……”,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啊,這個”等口頭禪較多。
二是蹩腳的普通話讓人忍俊不禁。哎,聽著課堂教學的錄音,發(fā)現(xiàn)我的課堂語言真的很差,普通話很不標準,除了開課時的幾句話還不錯外,經(jīng)常出現(xiàn)土話,比如把“剛才”讀成“江才”;很多語調(diào)不對,后鼻音不到位,沒有兒化音或變調(diào),聽起來十分別扭啊!
三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節(jié)奏沒有把握好,時間分能配上前松后緊,導致教學目標沒有很好地完成。沒能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肯定不能算是成功的課堂教學。
這節(jié)課我設計了六個環(huán)節(jié),前面2個環(huán)節(jié)就用去了20分鐘,占用了課堂的一半時間,導致在“學寫對話 訓練能力”這個重點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只能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本來在備課時我就預設了自己寫的兩段對話,在課件上插入了超鏈接,因為時間關系,只好忍痛割愛,舍棄沒有展示了。沒能讓學生真正掌握對話的寫法,更沒有為后面寫人習作的訓練打下基礎。由于時間關系,后面的幾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緊趕慢趕的一帶而過,讓學生覺得似在空中漂浮一樣云里霧里不知所云。
四是課件上出現(xiàn)明顯錯誤。本來在第五環(huán)節(jié)即“總結(jié)課文 升華主題”中,我想“照應開頭”,讓課堂形成一個“總分總”的教學過程,于是把教材中“學習提示”上面的一句話“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也”打在課件上,沒有想到在錄入時將其中的“其”字漏落。當課件一出現(xiàn)這句話,學生馬上就發(fā)現(xiàn)了,大聲提出說:“漏掉一個‘其’字”。雖然我很機智地應對了這個錯誤,但是這是一個低級的錯誤,的確不應該發(fā)生?。?BR> 總之,這節(jié)比賽雖然評委所打的分數(shù)不低,但是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很不滿意。教學的生命力不是復制而是刷新。在今后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要努力踐行,不能失信于學生,更不能失信于自己!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