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1)
在理解了“這些小伙子”和“這個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后,讓學生再讀博萊克的表現(xiàn),來感受他當時的心情,從而更深層次地體會到兒童隊員對博萊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關愛,讓學生明白博萊克的表現(xiàn)離不開兒童隊員對他的信任與鼓勵。也讓學生感受到這次檢閱不僅讓觀眾看到了整齊的隊伍,更讓觀眾看到了兒童隊員美好的心靈。在最后設計了小練筆“此時,長時間的掌聲淹沒了觀眾的議論聲,通過掌聲,我們仿佛還聽見有人在說:”(孩子們,看著這一切,如果你現(xiàn)在就是在場觀眾中的一員,你想對博萊克或者對兒童隊員們說什么?寫下來)雖然由于時間關系,課堂上沒有留足時間,但學生在簡短的語句中已經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生1:我仿佛聽見人們在說,兒童隊員們,我真為你們驕傲!生2:我仿佛聽見人們在說,博萊克,你真棒,如果每個截肢的人都能像你一樣,我想我們的國家一定很好。生3:我仿佛聽見人們在說,太棒了,這才像兒童隊員呢!生4:我仿佛聽見人們在說,博萊克,你能堅持下來,刻苦鍛煉,真好!我還想對兒童隊員們說,你們的主意真好,能讓博萊克參加檢閱,并且讓他站在隊伍的第一排!
“我今天非常感謝我的隊長和隊員們,是他們鼓勵我關心我,我才能參加這次隆重的檢閱。我沒有辜負大家,雖然我腿截肢了,但我還是有用的?!报D―小藝
“有的說‘這男孩真勇敢真堅強,雖然他在拄拐,也能走得這么好?!械恼f‘這隊的隊員也肯定很有愛心,他們非常關心殘疾人,給殘疾孩子機會’”――小王
學生這樣精彩的語言還有很多。從他們的練筆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讀懂了課文。
當然在這堂課中還存在了一些問題:比如朗讀指導得不夠,在學生感受得非常好,說得不錯,卻讀不出感覺的時候,也就是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得很到位,但把‘理解’通過‘朗讀’表現(xiàn)時,出現(xiàn)了偏差。這時,我沒有進行很好的指導。還有對于這篇文章,在讓學生感受到兒童隊員對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外,對于團隊精神是否要滲透呢?另外,學習了這樣的課文,學生也許說得很好、寫得也不錯,但是在行動中又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2)
《檢閱》這篇文章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稒z閱》透過一個動人的小故事,告訴我們應該持有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應該怎樣維護自尊,怎樣尊重每一個人的平等權利。
課文的思路很清晰,而且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很突出;課文的語言也很有特色,從人物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們鮮明的個性,課文洋溢著濃濃的人文關懷:要自尊、自強,要尊重每一個人的平等權利。
由于“檢閱”一詞并不是生活中的常用詞,所以同學們對這一詞并不理解,我通過出示搜集到的我國大閱兵時的照片并輔以說明,是同學們理解了這一詞的含義并引出課題。
通過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學會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我抓住兩句重點句“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突破全文。在讓學生體會“這個小伙子”和“這些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語大膽想象、感情朗讀來體會人物心理,從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質,這點是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堅持的亮點。在教學到“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真棒”時,就讓學生讀12自然段,說說博萊克棒在哪里?有的同學說:“他雖然拄著拐杖,可還是走得非常認真,和全隊保持一致,很勇敢?!?BR> 在理解“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時,主要通過讓學生感受兒童隊員們討論時矛盾的心理。我就讓學生研讀兒童隊員討論的部分,想一想他們?yōu)槭裁磿X得為難呢?從哪里感受到做這個決定不容易?學生在反饋時,我主要抓住了“怎么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呢?”在這里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兒童隊員的矛盾心理“讓博萊克去,就有可能丟兒童隊員的臉;不讓他去又會傷孩子的自尊心。到底該如何是好?”學生體會的不錯,但是我在這里做得不是很到位,在孫正宇同學抓住了要點后,另一同學將要點偏離了,我沒有及時地將同學們引導到位。
這節(jié)課是我任教的第二堂課,第三個課時,經驗也遠遠不足,除去上面提到的不足,還有許多值得我認真琢磨改進的地方:
1.教案沒有熟練掌握,加上由于換背包忘記了帶U盤,致使上課前有些手忙腳亂,還好課前補救好了,之后又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于老師及時地拯救了我。
2.教師沒有足夠的熱情,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夠積極主動;
3.小組討論時間設置過長,沒有把握好教學時間,致使在下課前有些慌亂,沒有及時地使主題得到更深層次的升華。
4.在讓學生齊讀課文某一段時,沒有給學生開頭,致使后來齊讀變成了自由朗讀。
5.語言不夠簡潔,應用簡潔明了的話向學生表述問題。
不管怎樣,這節(jié)課總算是順利講完了,雖然有些差強人意,但是也算是從中吸取了許多教訓,愿以后自己在課堂上可以對于不足的地方逐漸改正。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3)
《檢閱》這篇課文選自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14課。課文講述的是波蘭首都華沙,人們歡慶國慶時發(fā)生的一件事。博萊克是一名殘疾隊員,要靠雙拐走路,隊員們決定把他放在隊伍的最前面接受檢閱,經過檢閱臺時,觀眾給予了熱烈的掌聲。課文內容比較簡單,卻洋溢著濃濃的人文關懷,是權利面前人格平等的表現(xiàn)。這與我們今天的研究主題──“課堂上關注人,還是關注課”是一致的,根據本課的內容和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是:
一、激情導入,激勵學習心靈
關注課和關注人應該是和諧統(tǒng)一的,課堂教學就是以教材為媒介,培養(yǎng)學生和諧發(fā)展。關愛學生,激勵學生,那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便顯得尤為重要。課堂伊始,我精心設計對話緊緊抓住“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這一評價語,巧妙地把文本的內容和學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贊揚博萊克真棒,進而激勵全班學生的學習也一定很棒,老師時刻關注你們這樣的設計,其實質就是對學生的一種激勵和對人格的尊重。
二、讀中悟情,注重情感體驗
文章不是無情物,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感情的有機結合。為了讓學生比較深刻地理解感悟博萊克身殘志堅和兒童隊員們和善友好相互尊重的美好心靈,我設計了三次讀文。第一次指導學生讀博萊克參加檢閱的句子,讓學生邊讀邊想像博萊克當時的心情,第二次指導學生讀隊長的話,進一步體會隊員們關愛心靈關愛人格的情感,第三次指導讀隊員的話和觀眾的評價語,感悟美好的心靈。因此,我采用了練讀、導讀、教讀、有感情的讀,來引導學生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中理解。
三、尊重差異,促進整體提高
關注每一個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是我們必須遵循的素質教育思想。尊重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是對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中,我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在設計提問時,我有意識的做到有梯度,照顧到全體學生。對于比較容易回答的問題我都會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回答,并給予他們“你又進步了,謝謝你聽得這么認真”、“雖然你的聲音不大,但你卻很有勇氣”等這種激勵的評價語言,使學生在情感上獲得信任與尊重,使每個學生在不同起點上獲得最優(yōu)的發(fā)展,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做才能真正做到人與課的和諧統(tǒng)一。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反思,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4)
《檢閱》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主題是通過閱讀學習感受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并從中懂得一定的道理。這篇課文主要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檢閱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本文的意義在于通過閱讀領悟到“關注殘疾人就應該給他們和普通人同樣的機會”。
本節(jié)課我通過播放視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走進博萊克,感受自強與自信;走進兒童隊員,感受尊重與關愛;拓展延伸,升華主題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凸顯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課堂呈現(xiàn)出了以下特點: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檢閱之盛大。
檢閱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是陌生的,要體會檢閱的隆重與盛大,就要讓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才會至深致遠。因此在課前播放了我國反法西斯七十周年時的檢閱視頻,直觀形象的檢閱場面,使學生看后感受頗深:“檢閱的場面真隆重、真壯觀啊!”“這些軍人走得真整齊啊!”這是贊美之語?!拔覀冏鎳鎻姶笱?!”“我想為了這次隆重的檢閱,他們一定進行了艱苦的訓練?!边@是學生透過畫面想到的。而這也恰恰是我營造這一氛圍所要達到的目的,它為理解課文,感受人物的品質埋下了伏筆,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想要走進波蘭檢閱場面的興趣,一舉兩得。
二、巧妙補白,感受博萊克的自強與自信
在學習語文時,除了要積累語言,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外,還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這就需要我們語文老師在研讀文本時,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空白,給學生想象的空間,來豐富文章內容,突現(xiàn)文章的主題。課文要體現(xiàn)博萊克的自尊自強,可對博萊克的描寫只有第12自然段,重點描寫了他走上檢閱臺時的動作與神態(tài),要讓學生通過這么一段的描寫就感受到博萊克的品質,那是比較單薄的。因此我在教學這一段時,引導學生通過讀文段,看畫面,想象博萊克在檢閱時能表現(xiàn)的如此出色,離不開檢閱前辛苦的訓練,那么在訓練時他是怎么做的?為了便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在引導說話時,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在我們舉行運動會前,運動員是怎么訓練的?在進行六一節(jié)目演出前,同學們怎么排練的?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巧妙地進行補白。孩子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出了許多畫面:七月,天非常熱,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博萊克頂著烈日與同學們一起訓練,汗流浹背,但仍然堅持;博萊克在訓練時摔倒了,爬起來繼續(xù)練習;當同學們都休息了,可他仍繼續(xù)練習……在同學們的補白中,博萊克的形象躍然紙上,他的自尊、自強、自信在同學們的想象中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三、抓住關鍵句段,長文短教
《檢閱》一文共有16個自然段,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這是一篇長課文,如果逐段講解,既顯得繁瑣,也體現(xiàn)不了重點,更不能按規(guī)定時間學完教學內容。因此我采用了抓關鍵句段理解文意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默讀1-10自然段,思考:“重要的事”指什么事?為什么說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誰都不愿第一個開口說的事?然后找出文中相關句段讀一讀,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理解。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抓住關鍵詞語:鴉雀無聲,理解兒童隊員看似無聲卻有聲的矛盾心理,再引出文章第六自然段,描寫兒童隊員心理描寫的段落,反復誦讀,細細品味,在矛盾之中顯真情,在矛盾之中感悟他們對博萊克的關愛。再通過男女生分角色朗讀隊長與隊員的對話,體會隊長想法的大膽及隊員們對博萊克的尊重,文章主題在關鍵句段的理解中呈現(xiàn),也實現(xiàn)了長文短教,達到了課堂的高效。同時在教學中也授予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四、拓展延伸升華了主題
常言說“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能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主題,在學習課文前我安排學生收集身邊身殘志堅的事例及社會各界人士關心、幫助殘疾人的事例。學完課文后,讓學生交流所收集的故事,進一步感受人們對殘疾人的尊重與關愛。同時我又播放了殘奧會上殘疾運動員頑強拼搏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對他們的幫助,讓學生從心里明白作為殘疾人要身殘而不廢,殘志堅,作為健康人一定要尊重殘疾人,關愛殘疾人。在拓展與延伸中升華了主題,在拓展與延伸中提高了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同理一節(jié)課總有遺憾之處,在教學本節(jié)課時,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雖能全員參與交流,但在匯報時,不能將自己與組內成員的觀點融為一體,顯得有些凌亂。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多關注學生的合作、交流、匯報,教給他們匯報的方法,使合作學習更加實效化,有力地推進高效課堂深入化。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5)
我以下幾點是我本堂課比較成功的地方: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在“聚焦國慶檢閱場面”,適時地插入國慶檢閱的情境圖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形象的情境讓,學生感受檢閱場面的隆重。“體會‘這些小伙子真棒’”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然后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我們可以想象,左腿截肢的博萊克拄著拐杖和隊員們起早貪黑,堅持訓練:當……時,他 ;我們鼓勵他:這個…“,讓學生想象博萊克在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體會博萊克的自尊、自強和自信?!笨床┤R克高昂著頭,提起胸膛,多么自信,多么自豪。如果你是博萊克,此刻你最想說什么……”讓學生感受博萊克的心理變化。
二、通過朗讀,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
課堂上,我們采用了默讀、齊讀、老師帶讀等形式,讓學生深入文本,去理解詞句,體會人物心理。比如,在理解詞語“棘手”時,我說“讀檢閱準備一部分,看從那一段看出很棘手“,本意是讓他們找第六段5個問號的一句。不過同學們不放過任何一個詞語,分別找了”沒有一個人開口“”這件事很難辦“等語句。通過分析,他們更加深入地體會到這件事確實很難辦。感悟他們的人文精神,不歧視殘疾人,讓他和普通的兒童隊員一樣參加檢閱。
三、讀寫結合,深化認識,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理解了“這些小伙子”和“這個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后,學生體會到兒童隊員對博萊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關愛,也看到了博萊克的堅強與自信。所以,在最后設計了小練筆“寫寫對他們的稱贊“。學生的表現(xiàn)出乎我的意料,認識比較深刻,大部分同學語言表達準確生動,達到了”具體“這個要求。最后的思考題,讓學生走出文本,升華認識。問題貼近學生生活,也引起了學生興趣,遺憾的是課堂沒有完成。不過有些學生,已經準備在日記中完成。學生有表達的欲望,我們的教學目標也就差不多達成了。
當然在這堂課中還存在了一些的問題:
許多教育專家說過:“朗讀是語文課的靈魂,沒有朗讀的語文課一定不是一堂好課。”本節(jié)課我也在努力實踐這一句話??墒怯捎诒疚钠^長,雖然也讓學生們進行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師引讀、默讀、齊讀等,但是描寫隊員們?yōu)殡y的段落,讓學生找出來了,也進行了指導朗讀,沒有讓學生多讀幾遍,感覺讀得不到位,這是本節(jié)課很失敗的地方,也是我在今后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過,教學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正因為有些遺憾,我們才會有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反思中提升。只要不斷努力,就會在探索路中不斷前進!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6)
《檢閱》一課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體會任務心理變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緊緊圍饒為什么觀眾說這個小伙子真棒,又說這些小伙子真棒來展開教學,讓學生通過移情體驗、大膽想象來體會兒童隊員的心理,從而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質。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對于觀眾為什么說這些小伙子真棒的確是一個難點,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讓學生體會兒童隊員在做決定時的矛盾心理來理解這些小伙子對殘疾孩子的信任與關愛。我是通過以下幾點來突破難點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在導入本課時,對于檢閱三年級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為此在上本課之前,我讓學生看了建國50周年國慶的大閱兵,讓學生對檢閱有了直觀的感受。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了解,另外讓學生也感受到在波蘭舉行的是一次十分隆重的檢閱。
二、大膽想象,移情體驗,感受人物的心理
在讓學生體會這個小伙子和這些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語大膽想象、移情體驗、感情朗讀來體會人物心理,從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質。在教學到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真棒時,就讓學生讀12自然段,說說博萊克棒在哪里?有的同學說:他雖然拄著拐杖,可還是走得非常認真,和全隊保持一致,很勇敢。我馬上讓這位學生讀出博萊克的勇敢,他讀出了自己的理解。這里面好幾個同學都談出了自己的感受,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另外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博萊克的堅強與勇敢,我還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博萊克是個平時走路都要拄拐的殘疾兒童。為了能和隊員保持一致,為了使他們的隊伍整齊漂亮,他肯定付出了不少努力。想象一下,他是怎樣練習的。學生的思路一下子開闊了:博萊克好幾次都走不好,但他還是堅持練習;他摔倒了,但還是堅強地爬起來;他比其他的兒童隊員練得更刻苦,更認真通過這樣的理解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博萊克的堅強與自信,體會到他真的很棒。
在理解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時,主要通過讓學生感受兒童隊員們討論時矛盾的心理。我就讓學生研讀兒童隊員討論的部分,想一想他們?yōu)槭裁磿X得為難呢?從哪里感受到做這個決定不容易?學生在反饋時,我主要抓住了怎么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呢?隊員們鴉雀無聲,在想些什么這些重點的地方移情體驗感受隊員矛盾的心理,在這里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兒童隊員的矛盾心理讓博萊克去,就有可能丟兒童隊員的臉;不讓他去又會傷孩子的自尊心。到底該如何是好?學生體會的不錯。
三、讀寫結合,深化認識,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理解了這些小伙子和這個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后,讓學生再看博萊克的表現(xiàn),來感受他當時的心情,從而更深層次地體會到兒童隊員對博萊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關愛,讓學生明白博萊克的表現(xiàn)離不開兒童隊員對他的信任與鼓勵。也讓學生感受到這次檢閱不僅讓觀眾看到了整齊的隊伍,更讓觀眾看到了兒童隊員美好的心靈。因此,在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開放的話題看著從主席臺前走過的博萊克和其他兒童隊員,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四、說說課堂中的遺憾
在閱讀教學的詞語理解和積累中,新課標強調的是聯(lián)系上下文來感悟??墒俏以诮虒W中處理得過于機械,沒有讓學生帶進課文中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其次,在感悟這些小伙子真棒時,除了體會兒童隊員的猶豫和矛盾心理,明白下這個決定是多么不容易之外,還應抓住羨慕這個詞,感受其他隊會羨慕兒童隊員什么?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想法:羨慕我們讓博萊克走在第一排。羨慕我們尊重關心殘疾人。羨慕我們愛團結友愛讓學生感受到兒童隊員對殘疾兒童的關心與尊重,讓學生明白這些兒童隊員棒在對同伴的關心和尊重上等等。同時,對課堂上孩子們的評價,盡管從多緯度著手,但形式仍然過于單一,沒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他們的學習能動性。如果在以上環(huán)節(jié)中,能處理得更妥善些,相信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的教育要求以人為本,突出發(fā)展性。在學完了這課之后,學生感悟得不錯,表達的不錯,可是實際行動能內化成他們行為的動力嗎?我一直在思索著。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7)
《檢閱》一課講述的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體會任務心理變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在講授這一課時,我抓住“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這兩句重點句,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討論:觀眾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這些小伙子真棒!在交流的過程中,抓住文本的重點字詞去突破,如寫博萊克真棒,抓住“忘記自己在拄拐”、“緊跟”、“保持一致”、“睜著大眼睛”這些詞句,體會到一個殘疾孩子博萊克走得非常投入,很有精神。再通過內容補白,想象博萊克為了這一刻,他曾經怎樣做?解決了課文學習的重點,學生比較順利地體悟到他的堅強、自信、勇敢。在體會這些小伙子真棒時,前后勾連,理解在作出決定前隊員們復雜矛盾的心理,感受隊員們美好的心靈。
為了讓學生理解博萊克的自強、自尊、自信這個教學難點,我尋找文中的空白點,讓孩子們展開合理的想象。然后我動情地說道:“一個殘疾人能夠走得和正常人一樣,他該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啊!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讀到這里,我仿佛看到——”學生很多都理解成想象當時博萊克走過檢閱臺的情景,這時學生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他們搶著說:博萊克摔倒了爬起來繼續(xù)練;博萊克練得都忘了吃飯;博萊克練得受了傷,但他仍然堅持練習;他一定想著要對得起大家的信任...孩子們已經完全理解了主人公的思想,老師便不需要再作什么分析了。學生就這樣一步步真正理解博萊克的自信、堅強!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8)
《檢閱》這篇課文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課文中的人物形象鮮活,貼近學生們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學習中學生較容易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感情。所以在教學中我通過多方面多層次的讀來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理解文中人物的處境,體會他們的心理。
為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握文章的主旨。我結合課后思考練習二,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有哪些含義?組織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從而引導孩子們得出結論:博萊克并不因為自己是個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他是一個自信的、對生活充滿熱愛之情的孩子。而這些兒童隊員們敢于沖破世俗的偏見,大膽地讓拄拐的博萊克站在第一排。他們不歧視任何人,讓每個人都擁有他們應得的權利。因此,博萊克和全體兒童隊員們都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獲得了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孩子們真棒的贊揚。通過討論和匯報使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識能根植于學生的心里。
討論匯報后再讓學生們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時你想對博萊克或兒童隊員們說什么?同學們紛紛對博萊克和兒童隊員們表達敬佩和贊嘆之情:博萊克,你真棒!你沒有因為自己拄拐而自卑,你那么自信地走在隊伍的第一排。你是好樣的!兒童隊員們,你們是棒小伙子!你們沒有歧視博萊克,讓博萊克擁有他應得的權利。我要向你們學習。
要自尊、自強,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平等權利。這是在教學本課的過程中我始終把握的主題和思想內容。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習相應的字詞句知識之余,初步感受到這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班有一位較特殊的同學,他叫鄧。他不愛講衛(wèi)生,整天臟兮兮的,所以班里的同學都不喜歡接近他,甚至嫌棄他;他較懦弱,愛哭,所以一些欺軟怕硬的同學喜歡欺負他。針對這種情況,在學習了本課后,我再引導學生根據我班鄧的情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我的啟發(fā)下,大部分同學都露出慚愧的神色,紛紛承認自己這種嫌棄、欺負同學的想法和行為不對,并能作出保證:以后再也不欺負同學了。課后我再找鄧私下談心,既指出他的缺點不愛講衛(wèi)生,又鼓勵他向博萊克學習自信、自尊、自強才能贏得同學們的敬佩和贊賞。
在教學過程中,我越來越來覺得這套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的編排非常精妙,每一單元的人文內涵都異常豐富,既貼近兒童生活,又體現(xiàn)時代特點,蘊含教育價值。特別對孩子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巨大的意義。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9)
本文的課題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有些陌生所以在教學的進入由釋題著手。用舉例讓學生理解課題“檢閱”的意思。比如,每年國慶節(jié)很多國家都要舉行隆重的檢閱儀式。就是到時候,高級首長會親臨軍隊或群眾隊伍的前面,進行校驗。也可以鼓勵學生查工具書,在學生能理解詞意的基礎上,以設問的形式入題,“本課是誰看誰的檢閱儀式?!?BR> 其實以“檢閱”為題,已經點明了事件及故事發(fā)生的特定環(huán)境。由于本課里的人物名字陌生,要順利地讓學生走進文本,我引導學生借助了手中的課輔資料,了解課文背景,以至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資料內容略)本人對本課也認真地研究了,該課與前一課完全不同?!逗蜁r間賽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的散文。在教學思路上應“以讀伴感”(這里的“感”是體會)。而本課是寫的一件感人的事情。像這樣的課文首先得注重詞語的理解,以夯實三年級學生的語言基礎;然后得注意場面上的教學引導,以感人的故事場面體現(xiàn)同學之間的關愛,體現(xiàn)團結的力量,體現(xiàn)人們的喝彩;最后要注重人物心情的變化,通過各種方式地朗讀來體會理解。特別抓課后習題作輔助教學的手段是本人在本課中思考的一點。
比如,課后第二題,本人抓住了這一點引導學生以提問式:觀眾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去讀文、去體會、去感悟、去寫體會。該問題,本人作了深刻地指導,因為該問題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認真咀嚼,升華對課文主題的理解。博萊克并不因為息是個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從課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自信,對生活充滿熱愛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專注“肯定忘記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完完全全地融入了隊員的游行隊伍。他的自尊,自強、使人們不由得發(fā)出“這個小伙子真棒”的感慨。再來看看這些孩子們,他們敢于沖破世俗的偏見,大膽地讓拄拐的博萊克站在第一排。雖然他們曾經猶豫過,怕拄拐的博萊克影響兒童隊員游行隊伍的整體形象。但是最終,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不歧視任何人,讓每個人都擁有他們應得的權利。因此,孩子們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獲得了“這些孩子們真棒”的贊揚?!斑@些小伙子真棒”不但贊揚了自信的博萊克,而且贊揚了兒童隊員們美好善良的心靈。這可以使學生從多方面受到啟發(fā),尤其是兒童隊員關愛殘疾人的舉動,尊重每一個人平等權利的做法會深激起學生心中的漣漪。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從而教育學生,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識根植學生的心里。也教育我們對待殘疾伙伴不要歧視,要善意地給予鼓勵,友好相助,使其增強自信,得到溫暖。
其次閱讀感悟寫法,也是本人在本課中要給學生滲透的寫作方法。在本課中所體現(xiàn)的文筆是“刻畫人物形象”。那么要成功地刻畫人物形象要注重的兩點:首先要進行細致的心理描寫。直接描述和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及其狀態(tài),是刻畫人物形象的有效方法之一。本課就是集中體現(xiàn)了細致的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文章剛開始,大家都很猶豫,矛盾,不知道怎樣解決博萊克站在隊伍的什么位置參加檢閱這個難題。大家既想使自己的檢閱隊伍整齊劃一,又不想傷害好伙伴博萊克。還是隊長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并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動,自豪,經歷了一個艱難的變化過程。最后,檢閱獲得成功,隊員們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文章是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敘述順序來安排顯得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然后要語言描寫有特色,成功的人物語言,應該突出人物性格,使讀者讀了以后,就能“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崩纭皨寢?,您好錯了”這是一篇學生習作。中間有這樣幾句話“死,有什么怕的!您打死我吧,再過十年又是今天這么大……”這些話體現(xiàn)的是一個孩子委屈大膽頂撞媽媽的作為。使人物形象立刻鮮明起來。
同時,本課在文章結構上運用了順敘的寫法。怎樣運用順序的寫法呢?順敘,是按照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先后次序進行敘述。這樣寫,可以將事物的發(fā)展過程,有頭有尾地敘述出來。運用順敘寫成的文章,層次、段落、事件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是基本一致的。這里本人安排習作實踐?!扒锛具\動會”按比賽的過程順序來寫。(學生習作略)
上完本課收獲還是不小,不過在教學中因為滲透了寫作,自始至終都是“閱讀與寫作”相互“分”相互“合”?!耙詫懱岣吲d趣,以讀融入真情”沒有時間的限制。本人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注重研究學生的心理,并根據教材的出發(fā)點確立自己的教學思想,真誠地認識到自己是為學生服務的。
小編精心
在理解了“這些小伙子”和“這個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后,讓學生再讀博萊克的表現(xiàn),來感受他當時的心情,從而更深層次地體會到兒童隊員對博萊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關愛,讓學生明白博萊克的表現(xiàn)離不開兒童隊員對他的信任與鼓勵。也讓學生感受到這次檢閱不僅讓觀眾看到了整齊的隊伍,更讓觀眾看到了兒童隊員美好的心靈。在最后設計了小練筆“此時,長時間的掌聲淹沒了觀眾的議論聲,通過掌聲,我們仿佛還聽見有人在說:”(孩子們,看著這一切,如果你現(xiàn)在就是在場觀眾中的一員,你想對博萊克或者對兒童隊員們說什么?寫下來)雖然由于時間關系,課堂上沒有留足時間,但學生在簡短的語句中已經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生1:我仿佛聽見人們在說,兒童隊員們,我真為你們驕傲!生2:我仿佛聽見人們在說,博萊克,你真棒,如果每個截肢的人都能像你一樣,我想我們的國家一定很好。生3:我仿佛聽見人們在說,太棒了,這才像兒童隊員呢!生4:我仿佛聽見人們在說,博萊克,你能堅持下來,刻苦鍛煉,真好!我還想對兒童隊員們說,你們的主意真好,能讓博萊克參加檢閱,并且讓他站在隊伍的第一排!
“我今天非常感謝我的隊長和隊員們,是他們鼓勵我關心我,我才能參加這次隆重的檢閱。我沒有辜負大家,雖然我腿截肢了,但我還是有用的?!报D―小藝
“有的說‘這男孩真勇敢真堅強,雖然他在拄拐,也能走得這么好?!械恼f‘這隊的隊員也肯定很有愛心,他們非常關心殘疾人,給殘疾孩子機會’”――小王
學生這樣精彩的語言還有很多。從他們的練筆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讀懂了課文。
當然在這堂課中還存在了一些問題:比如朗讀指導得不夠,在學生感受得非常好,說得不錯,卻讀不出感覺的時候,也就是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得很到位,但把‘理解’通過‘朗讀’表現(xiàn)時,出現(xiàn)了偏差。這時,我沒有進行很好的指導。還有對于這篇文章,在讓學生感受到兒童隊員對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外,對于團隊精神是否要滲透呢?另外,學習了這樣的課文,學生也許說得很好、寫得也不錯,但是在行動中又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2)
《檢閱》這篇文章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稒z閱》透過一個動人的小故事,告訴我們應該持有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應該怎樣維護自尊,怎樣尊重每一個人的平等權利。
課文的思路很清晰,而且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很突出;課文的語言也很有特色,從人物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們鮮明的個性,課文洋溢著濃濃的人文關懷:要自尊、自強,要尊重每一個人的平等權利。
由于“檢閱”一詞并不是生活中的常用詞,所以同學們對這一詞并不理解,我通過出示搜集到的我國大閱兵時的照片并輔以說明,是同學們理解了這一詞的含義并引出課題。
通過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學會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我抓住兩句重點句“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突破全文。在讓學生體會“這個小伙子”和“這些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語大膽想象、感情朗讀來體會人物心理,從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質,這點是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堅持的亮點。在教學到“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真棒”時,就讓學生讀12自然段,說說博萊克棒在哪里?有的同學說:“他雖然拄著拐杖,可還是走得非常認真,和全隊保持一致,很勇敢?!?BR> 在理解“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時,主要通過讓學生感受兒童隊員們討論時矛盾的心理。我就讓學生研讀兒童隊員討論的部分,想一想他們?yōu)槭裁磿X得為難呢?從哪里感受到做這個決定不容易?學生在反饋時,我主要抓住了“怎么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呢?”在這里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兒童隊員的矛盾心理“讓博萊克去,就有可能丟兒童隊員的臉;不讓他去又會傷孩子的自尊心。到底該如何是好?”學生體會的不錯,但是我在這里做得不是很到位,在孫正宇同學抓住了要點后,另一同學將要點偏離了,我沒有及時地將同學們引導到位。
這節(jié)課是我任教的第二堂課,第三個課時,經驗也遠遠不足,除去上面提到的不足,還有許多值得我認真琢磨改進的地方:
1.教案沒有熟練掌握,加上由于換背包忘記了帶U盤,致使上課前有些手忙腳亂,還好課前補救好了,之后又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于老師及時地拯救了我。
2.教師沒有足夠的熱情,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夠積極主動;
3.小組討論時間設置過長,沒有把握好教學時間,致使在下課前有些慌亂,沒有及時地使主題得到更深層次的升華。
4.在讓學生齊讀課文某一段時,沒有給學生開頭,致使后來齊讀變成了自由朗讀。
5.語言不夠簡潔,應用簡潔明了的話向學生表述問題。
不管怎樣,這節(jié)課總算是順利講完了,雖然有些差強人意,但是也算是從中吸取了許多教訓,愿以后自己在課堂上可以對于不足的地方逐漸改正。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3)
《檢閱》這篇課文選自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14課。課文講述的是波蘭首都華沙,人們歡慶國慶時發(fā)生的一件事。博萊克是一名殘疾隊員,要靠雙拐走路,隊員們決定把他放在隊伍的最前面接受檢閱,經過檢閱臺時,觀眾給予了熱烈的掌聲。課文內容比較簡單,卻洋溢著濃濃的人文關懷,是權利面前人格平等的表現(xiàn)。這與我們今天的研究主題──“課堂上關注人,還是關注課”是一致的,根據本課的內容和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是:
一、激情導入,激勵學習心靈
關注課和關注人應該是和諧統(tǒng)一的,課堂教學就是以教材為媒介,培養(yǎng)學生和諧發(fā)展。關愛學生,激勵學生,那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便顯得尤為重要。課堂伊始,我精心設計對話緊緊抓住“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這一評價語,巧妙地把文本的內容和學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贊揚博萊克真棒,進而激勵全班學生的學習也一定很棒,老師時刻關注你們這樣的設計,其實質就是對學生的一種激勵和對人格的尊重。
二、讀中悟情,注重情感體驗
文章不是無情物,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感情的有機結合。為了讓學生比較深刻地理解感悟博萊克身殘志堅和兒童隊員們和善友好相互尊重的美好心靈,我設計了三次讀文。第一次指導學生讀博萊克參加檢閱的句子,讓學生邊讀邊想像博萊克當時的心情,第二次指導學生讀隊長的話,進一步體會隊員們關愛心靈關愛人格的情感,第三次指導讀隊員的話和觀眾的評價語,感悟美好的心靈。因此,我采用了練讀、導讀、教讀、有感情的讀,來引導學生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中理解。
三、尊重差異,促進整體提高
關注每一個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是我們必須遵循的素質教育思想。尊重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是對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中,我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在設計提問時,我有意識的做到有梯度,照顧到全體學生。對于比較容易回答的問題我都會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回答,并給予他們“你又進步了,謝謝你聽得這么認真”、“雖然你的聲音不大,但你卻很有勇氣”等這種激勵的評價語言,使學生在情感上獲得信任與尊重,使每個學生在不同起點上獲得最優(yōu)的發(fā)展,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做才能真正做到人與課的和諧統(tǒng)一。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反思,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4)
《檢閱》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主題是通過閱讀學習感受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并從中懂得一定的道理。這篇課文主要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檢閱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本文的意義在于通過閱讀領悟到“關注殘疾人就應該給他們和普通人同樣的機會”。
本節(jié)課我通過播放視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走進博萊克,感受自強與自信;走進兒童隊員,感受尊重與關愛;拓展延伸,升華主題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凸顯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課堂呈現(xiàn)出了以下特點: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檢閱之盛大。
檢閱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是陌生的,要體會檢閱的隆重與盛大,就要讓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才會至深致遠。因此在課前播放了我國反法西斯七十周年時的檢閱視頻,直觀形象的檢閱場面,使學生看后感受頗深:“檢閱的場面真隆重、真壯觀啊!”“這些軍人走得真整齊啊!”這是贊美之語?!拔覀冏鎳鎻姶笱?!”“我想為了這次隆重的檢閱,他們一定進行了艱苦的訓練?!边@是學生透過畫面想到的。而這也恰恰是我營造這一氛圍所要達到的目的,它為理解課文,感受人物的品質埋下了伏筆,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想要走進波蘭檢閱場面的興趣,一舉兩得。
二、巧妙補白,感受博萊克的自強與自信
在學習語文時,除了要積累語言,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外,還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這就需要我們語文老師在研讀文本時,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空白,給學生想象的空間,來豐富文章內容,突現(xiàn)文章的主題。課文要體現(xiàn)博萊克的自尊自強,可對博萊克的描寫只有第12自然段,重點描寫了他走上檢閱臺時的動作與神態(tài),要讓學生通過這么一段的描寫就感受到博萊克的品質,那是比較單薄的。因此我在教學這一段時,引導學生通過讀文段,看畫面,想象博萊克在檢閱時能表現(xiàn)的如此出色,離不開檢閱前辛苦的訓練,那么在訓練時他是怎么做的?為了便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在引導說話時,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在我們舉行運動會前,運動員是怎么訓練的?在進行六一節(jié)目演出前,同學們怎么排練的?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巧妙地進行補白。孩子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出了許多畫面:七月,天非常熱,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博萊克頂著烈日與同學們一起訓練,汗流浹背,但仍然堅持;博萊克在訓練時摔倒了,爬起來繼續(xù)練習;當同學們都休息了,可他仍繼續(xù)練習……在同學們的補白中,博萊克的形象躍然紙上,他的自尊、自強、自信在同學們的想象中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三、抓住關鍵句段,長文短教
《檢閱》一文共有16個自然段,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這是一篇長課文,如果逐段講解,既顯得繁瑣,也體現(xiàn)不了重點,更不能按規(guī)定時間學完教學內容。因此我采用了抓關鍵句段理解文意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默讀1-10自然段,思考:“重要的事”指什么事?為什么說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誰都不愿第一個開口說的事?然后找出文中相關句段讀一讀,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理解。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抓住關鍵詞語:鴉雀無聲,理解兒童隊員看似無聲卻有聲的矛盾心理,再引出文章第六自然段,描寫兒童隊員心理描寫的段落,反復誦讀,細細品味,在矛盾之中顯真情,在矛盾之中感悟他們對博萊克的關愛。再通過男女生分角色朗讀隊長與隊員的對話,體會隊長想法的大膽及隊員們對博萊克的尊重,文章主題在關鍵句段的理解中呈現(xiàn),也實現(xiàn)了長文短教,達到了課堂的高效。同時在教學中也授予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四、拓展延伸升華了主題
常言說“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能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主題,在學習課文前我安排學生收集身邊身殘志堅的事例及社會各界人士關心、幫助殘疾人的事例。學完課文后,讓學生交流所收集的故事,進一步感受人們對殘疾人的尊重與關愛。同時我又播放了殘奧會上殘疾運動員頑強拼搏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對他們的幫助,讓學生從心里明白作為殘疾人要身殘而不廢,殘志堅,作為健康人一定要尊重殘疾人,關愛殘疾人。在拓展與延伸中升華了主題,在拓展與延伸中提高了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同理一節(jié)課總有遺憾之處,在教學本節(jié)課時,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雖能全員參與交流,但在匯報時,不能將自己與組內成員的觀點融為一體,顯得有些凌亂。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多關注學生的合作、交流、匯報,教給他們匯報的方法,使合作學習更加實效化,有力地推進高效課堂深入化。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5)
我以下幾點是我本堂課比較成功的地方: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在“聚焦國慶檢閱場面”,適時地插入國慶檢閱的情境圖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形象的情境讓,學生感受檢閱場面的隆重。“體會‘這些小伙子真棒’”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然后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我們可以想象,左腿截肢的博萊克拄著拐杖和隊員們起早貪黑,堅持訓練:當……時,他 ;我們鼓勵他:這個…“,讓學生想象博萊克在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體會博萊克的自尊、自強和自信?!笨床┤R克高昂著頭,提起胸膛,多么自信,多么自豪。如果你是博萊克,此刻你最想說什么……”讓學生感受博萊克的心理變化。
二、通過朗讀,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
課堂上,我們采用了默讀、齊讀、老師帶讀等形式,讓學生深入文本,去理解詞句,體會人物心理。比如,在理解詞語“棘手”時,我說“讀檢閱準備一部分,看從那一段看出很棘手“,本意是讓他們找第六段5個問號的一句。不過同學們不放過任何一個詞語,分別找了”沒有一個人開口“”這件事很難辦“等語句。通過分析,他們更加深入地體會到這件事確實很難辦。感悟他們的人文精神,不歧視殘疾人,讓他和普通的兒童隊員一樣參加檢閱。
三、讀寫結合,深化認識,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理解了“這些小伙子”和“這個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后,學生體會到兒童隊員對博萊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關愛,也看到了博萊克的堅強與自信。所以,在最后設計了小練筆“寫寫對他們的稱贊“。學生的表現(xiàn)出乎我的意料,認識比較深刻,大部分同學語言表達準確生動,達到了”具體“這個要求。最后的思考題,讓學生走出文本,升華認識。問題貼近學生生活,也引起了學生興趣,遺憾的是課堂沒有完成。不過有些學生,已經準備在日記中完成。學生有表達的欲望,我們的教學目標也就差不多達成了。
當然在這堂課中還存在了一些的問題:
許多教育專家說過:“朗讀是語文課的靈魂,沒有朗讀的語文課一定不是一堂好課。”本節(jié)課我也在努力實踐這一句話??墒怯捎诒疚钠^長,雖然也讓學生們進行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師引讀、默讀、齊讀等,但是描寫隊員們?yōu)殡y的段落,讓學生找出來了,也進行了指導朗讀,沒有讓學生多讀幾遍,感覺讀得不到位,這是本節(jié)課很失敗的地方,也是我在今后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過,教學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正因為有些遺憾,我們才會有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反思中提升。只要不斷努力,就會在探索路中不斷前進!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6)
《檢閱》一課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體會任務心理變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緊緊圍饒為什么觀眾說這個小伙子真棒,又說這些小伙子真棒來展開教學,讓學生通過移情體驗、大膽想象來體會兒童隊員的心理,從而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質。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對于觀眾為什么說這些小伙子真棒的確是一個難點,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讓學生體會兒童隊員在做決定時的矛盾心理來理解這些小伙子對殘疾孩子的信任與關愛。我是通過以下幾點來突破難點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在導入本課時,對于檢閱三年級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為此在上本課之前,我讓學生看了建國50周年國慶的大閱兵,讓學生對檢閱有了直觀的感受。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了解,另外讓學生也感受到在波蘭舉行的是一次十分隆重的檢閱。
二、大膽想象,移情體驗,感受人物的心理
在讓學生體會這個小伙子和這些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語大膽想象、移情體驗、感情朗讀來體會人物心理,從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質。在教學到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真棒時,就讓學生讀12自然段,說說博萊克棒在哪里?有的同學說:他雖然拄著拐杖,可還是走得非常認真,和全隊保持一致,很勇敢。我馬上讓這位學生讀出博萊克的勇敢,他讀出了自己的理解。這里面好幾個同學都談出了自己的感受,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另外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博萊克的堅強與勇敢,我還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博萊克是個平時走路都要拄拐的殘疾兒童。為了能和隊員保持一致,為了使他們的隊伍整齊漂亮,他肯定付出了不少努力。想象一下,他是怎樣練習的。學生的思路一下子開闊了:博萊克好幾次都走不好,但他還是堅持練習;他摔倒了,但還是堅強地爬起來;他比其他的兒童隊員練得更刻苦,更認真通過這樣的理解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博萊克的堅強與自信,體會到他真的很棒。
在理解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時,主要通過讓學生感受兒童隊員們討論時矛盾的心理。我就讓學生研讀兒童隊員討論的部分,想一想他們?yōu)槭裁磿X得為難呢?從哪里感受到做這個決定不容易?學生在反饋時,我主要抓住了怎么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呢?隊員們鴉雀無聲,在想些什么這些重點的地方移情體驗感受隊員矛盾的心理,在這里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兒童隊員的矛盾心理讓博萊克去,就有可能丟兒童隊員的臉;不讓他去又會傷孩子的自尊心。到底該如何是好?學生體會的不錯。
三、讀寫結合,深化認識,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理解了這些小伙子和這個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后,讓學生再看博萊克的表現(xiàn),來感受他當時的心情,從而更深層次地體會到兒童隊員對博萊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關愛,讓學生明白博萊克的表現(xiàn)離不開兒童隊員對他的信任與鼓勵。也讓學生感受到這次檢閱不僅讓觀眾看到了整齊的隊伍,更讓觀眾看到了兒童隊員美好的心靈。因此,在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開放的話題看著從主席臺前走過的博萊克和其他兒童隊員,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四、說說課堂中的遺憾
在閱讀教學的詞語理解和積累中,新課標強調的是聯(lián)系上下文來感悟??墒俏以诮虒W中處理得過于機械,沒有讓學生帶進課文中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其次,在感悟這些小伙子真棒時,除了體會兒童隊員的猶豫和矛盾心理,明白下這個決定是多么不容易之外,還應抓住羨慕這個詞,感受其他隊會羨慕兒童隊員什么?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想法:羨慕我們讓博萊克走在第一排。羨慕我們尊重關心殘疾人。羨慕我們愛團結友愛讓學生感受到兒童隊員對殘疾兒童的關心與尊重,讓學生明白這些兒童隊員棒在對同伴的關心和尊重上等等。同時,對課堂上孩子們的評價,盡管從多緯度著手,但形式仍然過于單一,沒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他們的學習能動性。如果在以上環(huán)節(jié)中,能處理得更妥善些,相信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的教育要求以人為本,突出發(fā)展性。在學完了這課之后,學生感悟得不錯,表達的不錯,可是實際行動能內化成他們行為的動力嗎?我一直在思索著。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7)
《檢閱》一課講述的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體會任務心理變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在講授這一課時,我抓住“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這兩句重點句,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討論:觀眾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這些小伙子真棒!在交流的過程中,抓住文本的重點字詞去突破,如寫博萊克真棒,抓住“忘記自己在拄拐”、“緊跟”、“保持一致”、“睜著大眼睛”這些詞句,體會到一個殘疾孩子博萊克走得非常投入,很有精神。再通過內容補白,想象博萊克為了這一刻,他曾經怎樣做?解決了課文學習的重點,學生比較順利地體悟到他的堅強、自信、勇敢。在體會這些小伙子真棒時,前后勾連,理解在作出決定前隊員們復雜矛盾的心理,感受隊員們美好的心靈。
為了讓學生理解博萊克的自強、自尊、自信這個教學難點,我尋找文中的空白點,讓孩子們展開合理的想象。然后我動情地說道:“一個殘疾人能夠走得和正常人一樣,他該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啊!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讀到這里,我仿佛看到——”學生很多都理解成想象當時博萊克走過檢閱臺的情景,這時學生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他們搶著說:博萊克摔倒了爬起來繼續(xù)練;博萊克練得都忘了吃飯;博萊克練得受了傷,但他仍然堅持練習;他一定想著要對得起大家的信任...孩子們已經完全理解了主人公的思想,老師便不需要再作什么分析了。學生就這樣一步步真正理解博萊克的自信、堅強!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8)
《檢閱》這篇課文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課文中的人物形象鮮活,貼近學生們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學習中學生較容易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感情。所以在教學中我通過多方面多層次的讀來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理解文中人物的處境,體會他們的心理。
為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握文章的主旨。我結合課后思考練習二,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有哪些含義?組織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從而引導孩子們得出結論:博萊克并不因為自己是個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他是一個自信的、對生活充滿熱愛之情的孩子。而這些兒童隊員們敢于沖破世俗的偏見,大膽地讓拄拐的博萊克站在第一排。他們不歧視任何人,讓每個人都擁有他們應得的權利。因此,博萊克和全體兒童隊員們都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獲得了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孩子們真棒的贊揚。通過討論和匯報使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識能根植于學生的心里。
討論匯報后再讓學生們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時你想對博萊克或兒童隊員們說什么?同學們紛紛對博萊克和兒童隊員們表達敬佩和贊嘆之情:博萊克,你真棒!你沒有因為自己拄拐而自卑,你那么自信地走在隊伍的第一排。你是好樣的!兒童隊員們,你們是棒小伙子!你們沒有歧視博萊克,讓博萊克擁有他應得的權利。我要向你們學習。
要自尊、自強,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平等權利。這是在教學本課的過程中我始終把握的主題和思想內容。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習相應的字詞句知識之余,初步感受到這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班有一位較特殊的同學,他叫鄧。他不愛講衛(wèi)生,整天臟兮兮的,所以班里的同學都不喜歡接近他,甚至嫌棄他;他較懦弱,愛哭,所以一些欺軟怕硬的同學喜歡欺負他。針對這種情況,在學習了本課后,我再引導學生根據我班鄧的情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我的啟發(fā)下,大部分同學都露出慚愧的神色,紛紛承認自己這種嫌棄、欺負同學的想法和行為不對,并能作出保證:以后再也不欺負同學了。課后我再找鄧私下談心,既指出他的缺點不愛講衛(wèi)生,又鼓勵他向博萊克學習自信、自尊、自強才能贏得同學們的敬佩和贊賞。
在教學過程中,我越來越來覺得這套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的編排非常精妙,每一單元的人文內涵都異常豐富,既貼近兒童生活,又體現(xiàn)時代特點,蘊含教育價值。特別對孩子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巨大的意義。
檢閱教學反思簡短(篇9)
本文的課題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有些陌生所以在教學的進入由釋題著手。用舉例讓學生理解課題“檢閱”的意思。比如,每年國慶節(jié)很多國家都要舉行隆重的檢閱儀式。就是到時候,高級首長會親臨軍隊或群眾隊伍的前面,進行校驗。也可以鼓勵學生查工具書,在學生能理解詞意的基礎上,以設問的形式入題,“本課是誰看誰的檢閱儀式?!?BR> 其實以“檢閱”為題,已經點明了事件及故事發(fā)生的特定環(huán)境。由于本課里的人物名字陌生,要順利地讓學生走進文本,我引導學生借助了手中的課輔資料,了解課文背景,以至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資料內容略)本人對本課也認真地研究了,該課與前一課完全不同?!逗蜁r間賽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的散文。在教學思路上應“以讀伴感”(這里的“感”是體會)。而本課是寫的一件感人的事情。像這樣的課文首先得注重詞語的理解,以夯實三年級學生的語言基礎;然后得注意場面上的教學引導,以感人的故事場面體現(xiàn)同學之間的關愛,體現(xiàn)團結的力量,體現(xiàn)人們的喝彩;最后要注重人物心情的變化,通過各種方式地朗讀來體會理解。特別抓課后習題作輔助教學的手段是本人在本課中思考的一點。
比如,課后第二題,本人抓住了這一點引導學生以提問式:觀眾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去讀文、去體會、去感悟、去寫體會。該問題,本人作了深刻地指導,因為該問題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認真咀嚼,升華對課文主題的理解。博萊克并不因為息是個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從課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自信,對生活充滿熱愛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專注“肯定忘記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完完全全地融入了隊員的游行隊伍。他的自尊,自強、使人們不由得發(fā)出“這個小伙子真棒”的感慨。再來看看這些孩子們,他們敢于沖破世俗的偏見,大膽地讓拄拐的博萊克站在第一排。雖然他們曾經猶豫過,怕拄拐的博萊克影響兒童隊員游行隊伍的整體形象。但是最終,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不歧視任何人,讓每個人都擁有他們應得的權利。因此,孩子們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獲得了“這些孩子們真棒”的贊揚?!斑@些小伙子真棒”不但贊揚了自信的博萊克,而且贊揚了兒童隊員們美好善良的心靈。這可以使學生從多方面受到啟發(fā),尤其是兒童隊員關愛殘疾人的舉動,尊重每一個人平等權利的做法會深激起學生心中的漣漪。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從而教育學生,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識根植學生的心里。也教育我們對待殘疾伙伴不要歧視,要善意地給予鼓勵,友好相助,使其增強自信,得到溫暖。
其次閱讀感悟寫法,也是本人在本課中要給學生滲透的寫作方法。在本課中所體現(xiàn)的文筆是“刻畫人物形象”。那么要成功地刻畫人物形象要注重的兩點:首先要進行細致的心理描寫。直接描述和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及其狀態(tài),是刻畫人物形象的有效方法之一。本課就是集中體現(xiàn)了細致的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文章剛開始,大家都很猶豫,矛盾,不知道怎樣解決博萊克站在隊伍的什么位置參加檢閱這個難題。大家既想使自己的檢閱隊伍整齊劃一,又不想傷害好伙伴博萊克。還是隊長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并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動,自豪,經歷了一個艱難的變化過程。最后,檢閱獲得成功,隊員們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文章是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敘述順序來安排顯得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然后要語言描寫有特色,成功的人物語言,應該突出人物性格,使讀者讀了以后,就能“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崩纭皨寢?,您好錯了”這是一篇學生習作。中間有這樣幾句話“死,有什么怕的!您打死我吧,再過十年又是今天這么大……”這些話體現(xiàn)的是一個孩子委屈大膽頂撞媽媽的作為。使人物形象立刻鮮明起來。
同時,本課在文章結構上運用了順敘的寫法。怎樣運用順序的寫法呢?順敘,是按照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先后次序進行敘述。這樣寫,可以將事物的發(fā)展過程,有頭有尾地敘述出來。運用順敘寫成的文章,層次、段落、事件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是基本一致的。這里本人安排習作實踐?!扒锛具\動會”按比賽的過程順序來寫。(學生習作略)
上完本課收獲還是不小,不過在教學中因為滲透了寫作,自始至終都是“閱讀與寫作”相互“分”相互“合”?!耙詫懱岣吲d趣,以讀融入真情”沒有時間的限制。本人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注重研究學生的心理,并根據教材的出發(fā)點確立自己的教學思想,真誠地認識到自己是為學生服務的。
小編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