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周年感想

字號:


    汶川大地震周年感想的意義在于銘記歷史、警醒未來。這場災難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自然界的力量無窮,也讓我們看到人民團結、互助、奉獻的精神。下面就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編輯為大家整理的“汶川大地震周年感想”,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汶川大地震周年感想(一)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汶川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當我們還沉浸在母親節(jié)的歡樂中時,一場不幸的災難來臨了!那就是5.12地震。一座座美麗的城市瞬間變成了墳場,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下子消失了,一棵棵青翠的風景樹一轉眼倒下了,真是天大的不幸??!四川汶川雖然遭受如此的劫難,但祖國的上空卻回蕩著嘹亮的歌聲: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你看:國務院總理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即刻坐專機奔赴災區(qū),穩(wěn)定災民,指揮賑災。一個70多歲的老人,不畏懼余震的危險,不顧個人安危,這是多么振奮人心的事??!
    救災部隊源源不斷的奔赴災區(qū),幾十萬部隊及時趕往救災現(xiàn)場,廢墟中垂死的災民得救了,一具具死難者的尸體,得以及時入土為安,一個個受害者悲痛欲絕的心,得到及時的寬慰,一條條阻塞的公路,疏通了,一車車賑災的物資運來了,一個個災民用來暫時居住的帳篷,得以及時搭起來了,這就是軍民魚水情。無數(shù)支醫(yī)療隊趕來了,無數(shù)傷員的傷勢得到了控制,傷員們被飛機、救護車等運輸工具,及時送到全國各大醫(yī)院,進行及時的治療。
    全國人民都伸出援助之手,捐款在不斷進行,所捐的錢、物在迅猛的增長,幾百萬,幾千萬,幾億,幾十億……
    甚至世界各國的人民也紛紛捐款,這不僅是四川汶川的災難,也是全中國的災難,更是全世界的災難,全世界的人民都關心著我們汶川的災民。
    地震帶來了。普天之下的愛心,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凱歌!
    容我將這些事跡,慢慢道來:
    1、有“千歲軍”之稱的空15軍空降兵部隊早前被派往四川救災,由于工作危險重重,有的隊員出發(fā)前寫下了遺書。
    2、一位劉校長,顧不上被埋在廢墟中的兒子和生死未卜的妻子,奔波在救災現(xiàn)場。由于錯過了最佳的救援時間,他的妻兒都死了。
    3、張家春老師,當教室門承受不了壓力要倒的時候,他毅然用雙肩死死地托住門框,用血肉之軀,為學生撐開了逃生大門。
    4、30歲的羌族老師,被無情的廢墟吞沒了,門外卻站著他救出來的46個孩子。
    5、李佳萍老師,她本可以第一個沖出教室,卻把生的機會讓給學生。她在疏散了30多個學生以后,卻眼睜睜的看著水泥板壓在自己身上,在狹小、黑暗的空間里,她忍住劇痛,跟孩子們拉家常,講故事,擺笑話。在她的安慰和鼓勵下,孩子們漸漸有了努力自救的勇氣,三天三夜后孩子們終于全部獲救了,而敬愛的李老師,卻永遠離開了我們。
    6、程玉寶老師,明知自己的孩子早已死亡,卻還堅守在救人第一線。
    7、曾長友老師,用身軀將門用力頂住,同學在他指揮下順利地逃生,可自己卻被埋在了深深的廢墟之中……。這些動人的事跡,不勝枚舉。
    這都是愛的歌聲,更是愛的見證。
    汶川大地震周年感想(二)
    今天是5月12日,提起這個日子,我們不免會想到08年那場汶川大地震。也就是因為這場地震,次年起,今天被稱為“減災防災日”。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一場8.0級大地震在汶川發(fā)生了,震中是汶川縣映秀鎮(zhèn)。地震導致近7萬人遇難,1.8萬人失蹤。一剎那間許多家庭破碎,蕓蕓眾生定格在那一瞬間。這次地震造成了8千多億元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它被譽為建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災害性最大的一場地震。
    時光荏苒,xx年過去了。目前,新的汶川早已在傷痛中蘇醒,它奮勇前行,重新生長。
    今天是汶川地震xx周年,讓我們共同緬懷逝者,祝?!靶律?,銘記那些讓我們再次奮起前行的力量。再次感受那些災難中留給我們的溫暖與感動!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不論什么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會傳遞出無比堅強的力量,這個力量可以抵御寒冷,治愈傷痛,給予希望,使我們重見陽光!
    汶川大地震周年感想(三)
    2008年5月12日,在我們中華兒女和全世界人們心中都留下了一段刻骨銘心、難以磨滅的記憶--四川親歷災難與艱辛,四川人民表現(xiàn)出來的頑強與堅韌,曾經(jīng)的傷痛和眼淚還會時不時觸痛我們內(nèi)心的神經(jīng);2008年,我們都有對生命、對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經(jīng)歷了生離死別,相約著奮發(fā)向上,這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更是一種無私的愛。
    當時山搖地動、天崩地裂、撕心裂肺,而今歌舞升平、草長鶯飛、高樓林立。轉眼到了20xx年5月,值此“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來臨之際,我拿起筆和紙記錄下生活“感恩和關愛”的感想。去年5月和愛人ECHO在余震不斷、災區(qū)情況不明的情況到四川做一名普通的志愿者,進入災區(qū)心中確實閃現(xiàn)過一種莫名的不安和恐懼,尤其飛機抵達四川上空,透過濃云的縫隙隱約可以看到多處巨大的山體滑坡,這種莫名的浮躁和不祥再次閃現(xiàn),當時抱著一種與災區(qū)人民在一起同生死的念頭,時不時的余震還考驗著我們緊繃的神經(jīng),甚至都有寫遺書的念頭,可不能在ECHO面前表現(xiàn)出來,因為不能讓她和家人擔心,我一定要把愛人安全帶進災區(qū)也要平安帶出災區(qū),更不能為災區(qū)人民添麻煩,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一幕幕都有些慚愧!
    汶川,一個被大山環(huán)繞的一個縣城,一個山清水秀的縣城,一個可能永遠不被注意的一個縣城。但就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汶川牽動著所有中國人和全世界人的心,汶川被永遠的記在了中國的歷史上,汶川被世界所關注。就在那一刻,一場持續(xù)了5分鐘的里氏8.2級強烈地震在那里發(fā)生了。這是自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在中國大陸發(fā)生的最嚴重的地震災害。在那之后的日子,所有的人都被牽動了,上至國家主席和總理,下到幾歲的孩子,國內(nèi)的同胞姐妹,海外的華僑華胞,國內(nèi)的兄弟姐妹,國外的外籍友人,有許許多多的人獻出了愛心,有許許多多的人做出了貢獻。在那之后的日子了,在地震的現(xiàn)場,每天都有著數(shù)不清的感動畫面,默默無聞辛勤工作的中國軍人和不同膚色的自愿者。
    生命是脆弱的、也是最堅強的!我們悼念死去的同胞、祝福幸存者,也感謝所有為災區(qū)提供幫助的好人。地震造成了嚴重的生命和財產(chǎn)的損失,我們無法阻止,甚至我們無法預測這樣的災難的發(fā)生,但通過這次災難讓我們深深的感悟到大愛無疆,愛惜生命、快樂生活,珍惜每天平淡卻樸實的生活,也算是對不幸遇難者的一種慰藉吧。
    祝愿逝者在天堂快樂生活無所牽掛,祈禱生者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汶川大地震周年感想(四)
    拿起手中這沉重的筆,卻不知道如何寫起。腦海里浮現(xiàn)的依舊是那一張張震憾人心的畫面,耳邊聽到的還是那聲嘶力竭的呼喊,那痛徹心肺的哭泣,那悲慘的呻吟……
    “災難”,多么可怕的兩個字?。∩?,在這場突然的浩劫面前顯得如此地渺小,如此地不堪一擊,就算是全力地反抗和斗爭,能喚回幾許年輕的生命,又能否使倒下的生命重新站起?人類在自然災害前是多么的渺小,地震、海嘯、洪水、火災……各種各樣的災難頻頻發(fā)生,就在災難來臨的那一剎那,頓時,烏云密布,就在那接下來的一剎那,美麗的一切都變得不堪一擊。只是短短的幾分鐘,曾經(jīng)繁華的城市剎那間化為一片廢墟,曾經(jīng)的美好家園轉瞬間變?yōu)樗劳龅膲災?,曾?jīng)的歡歌笑語、和平安寧頃刻間蕩然無存。到處人心惶惶,新聞里反復的報道死亡人數(shù)以及失蹤人數(shù)……既然,我們不能控制自然災害,那我們就應該從本身做起!
    我們要重點知曉防災的基本要素,當災難不約而至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恐慌,更不能等死,那是最愚蠢的行為,我們應該對各種的.災難做出各種反應。例如在發(fā)生地震時,如有條件,應把軟的物品放在頭頂,躲在桌子一類物品下,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應馬上跑到空地;在突發(fā)海嘯、洪水時,盡量跑到高處或緊緊抱住一根堅固的桌子;在發(fā)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跑到空地,千萬不能采取跳樓的措施。我們一定要牢記這些措施,不再為災難的降臨而慌忙的束手無策。
    而在我們面臨災難的考驗時,是否應讓我們好好反省一下,災難的發(fā)生與我們的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對于破壞環(huán)境,我們不能在屢教不改了,否則,大自然就將會一點一點的償還我們,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不過,更可怕的還是不顧所有,破壞環(huán)境的我們——人類!我們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其它的細節(jié),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做出了破外環(huán)境的舉動,正是因為這些平日里不經(jīng)意間的舉動,而導致了現(xiàn)在的結果。我們用破壞環(huán)境獲取自己的利益,環(huán)境又慢慢地償還我們,我們再用曾經(jīng)的利益來換取生命,這種循環(huán),不覺得很可笑嗎?
    曾經(jīng)的世界多么美好,可惜的就是,那些美好都只屬于曾經(jīng)……現(xiàn)在,環(huán)境因人類的作為而變得越來越糟糕,變得不堪一擊,于是,大自然開始報復人類,這是我們破壞環(huán)境后的代價!值得嗎?回答:不值得!
    呵,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改變一點,我相信,世界一定會恢復曾經(jīng)的容貌!
    讓我們記住這個口號:關愛生命,防災減災!
    汶川大地震周年感想(五)
    愛心,不僅僅是身邊的一些小恩小惠,更是在大災大難中所顯出的臨危不懼與團結一心。2008年5月12日,我們就是經(jīng)歷了這一大災大難,汶川的8.0級大地震,震出了中華民族的團結與愛心——她,是江油市武都鎮(zhèn)五通村幼兒園52歲的幼兒園教師王光香。本已逃脫死神的她,為搶救正在午睡的孩子們,不顧樓房隨時可能倒塌的危險連續(xù)7次沖了進去。最后倒在廢墟下的她,用生命的絕雕刻出一座令世人感動的“塑像”:雙手死死撐在嬰兒床沿兩邊,用柔弱的后背擋住垮塌的水泥板,床上躺著兩個小女孩。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她們時,她早已停止呼吸,兩個女孩幾乎毫發(fā)未損……
    她,是剖腹產(chǎn)的主刀醫(yī)生張瑛。地震時,產(chǎn)婦的腹腔剛剛被打開。突然,手術室劇烈地抖動起來,手術器具臺的帕巾鉗、針持、鑷子滑動碰撞起來。醫(yī)生站不住,無影燈劇烈搖晃,不一會,燈也滅了。醫(yī)生們放棄了逃亡的機會,他們繼續(xù)手術,用手電筒照射,劃開子宮……嬰兒順利降生了。
    他,是德陽東汽中學的教導主任譚千秋。在地震發(fā)生的一瞬間,他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住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獲救了,而譚老師卻不幸遇難了……
    他們,是普通的百姓。震災發(fā)生后,鎮(zhèn)區(qū)血庫血液告急。全國各地的普通百姓紛紛涌向設在當?shù)氐墨I血點排起了長隊,有的人甚至頂著烈日排了七八個小時的長隊,甚至凌晨3點都有人詢問能不能鮮血,很快,全國各地血量已經(jīng)達到高限,工作人員不得不勸說他們留下聯(lián)系方式預約獻血,很多人悵然若失,久久不愿離去……
    他與她,你與我,或許都不曾相識。但災難,把我們的心連在了一起——奮力救人,捐錢捐力,祝福災區(qū);有人流淚,有人歡呼,有人悲傷,有人奮起……愛心,在此時,更多的是一種脫離困難的勇氣,一種無私互助的愛。
    或許我們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大災大難,對這汶川地震的貢獻也只是皮毛,但是只要我們從小事開始,以愛心待人,去幫助一些我們能幫助的有苦難的人,去關注每一次的災難,那么我們的這一份愛心,也會變得很大很大……
    汶川大地震周年感想(六)
    輕風嗚咽,山河哀泣,全體師生似乎早已無法負重沉沉的心而把頭埋得低低,和著時間的嘀嗒嘀嗒,1分鐘原來是那樣的漫長……這是5月12日平羅縣城關回民小學在“防震減災日”1分鐘默哀場景。
    為深切悼念“5·12”地震遇難同胞,重溫地震安全知識,為了讓我們懂得珍惜生命,增強自救意識,提高學生安全防范能力,我校通過5。12地震感人故事演講、詩歌朗誦、地震小畫展、安全知識競賽、唱感恩歌、珍愛生命小作文等活動形式,培養(yǎng)了師生們紀念同胞、熱愛祖國、珍愛生命的精神,同時增加了防震減災安全知識,增強了安全防范意識。
    眾所皆知的汶川5·12大地震震憾了半個世界,同時也給生命增加了新的定義——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安全第一。四川安縣桑棗中學在地震發(fā)生后,全校師生,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很顯然,此次桑棗中學創(chuàng)造的奇跡得歸功于該校每學期組織一次的緊急疏散演習。據(jù)悉,這類緊急演習學校從20xx年就開始了,每學期一次從不間斷。尤其令人震驚的是,此次逃生的過程、模式及結果與演習一模一樣。這個事例說明,地震——這個自然災害,雖然不可避免。但只要大家都樹立防范意識,災難還是可以減少的、預防的。在5月12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校又舉行了一次防震演練。
    “嗚…”隨著一聲警笛響聲,同學們一下子沖到了桌子底下,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在桌子底下等待了十秒鐘。漫長的十秒鐘過后,老師立即下達了命令:“沖”!這時,我們像一匹匹脫韁的野馬,立即沖出教室。雖然非常忙亂,但是井然有序,沒有人拉拉扯扯,隊伍快速而整齊地向樓下沖,緊急的氣氛一直圍繞著我們。這時,我們的心真的提到了嗓子眼上,仿佛身臨其境一般,處身在地震之中。隊伍走出了樓梯口,我們迫不及待地沖向外面,開始奔向最后的目的地——籃球場。
    這已是城管回小的第四次防震演練了。學校為了讓我們能夠在下樓梯、排隊時能做到快而不亂,井然有序。每學期都要進行地震演習,全校1600多人,能夠在兩分鐘之內(nèi)到達安全地方,這是全校師生共同練習的結果。
    通過防震演練,不僅讓我們學習了地震的有關知識,學會了防震自救的方法,還讓我們對生命有了新的理解。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保衛(wèi)祖國、建設祖國是我們的責任。所謂“防震減災,人人有責”。我們應該從小學習地震知識,學會如何預防地震。讓這知識伴隨著我們一輩子,讓我們把這些知識傳給每一個人,讓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知道防震意識,心中有“防震減災,人人有責”的想法,共創(chuàng)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