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受到某些事件的啟發(fā)時,應該借此機會反省并將所思所想寫進心得體會中。心得體會的撰寫不僅能讓我們更注重細節(jié),而且能為今后的行事提供有益借鑒。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心得體會通常包括哪些板塊的內容呢?
名著讀書心得【篇1】
在這里,我要跟大家分享一本精彩、感人的書《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是一個悲傷而又充滿愛的故事。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也看到了有些人丑惡、殘忍的一面,同時,在這本書里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那時黑奴的可悲。
故事中謝爾比夫由于債臺高筑不得已把我們的主人公湯姆叔叔賣給了黑奴販子。湯姆叔叔背井離鄉(xiāng),離開了老婆,離開了孩子,和黑奴販子踏上了未知道路。在一艘船上,湯姆有了一個新主人,值得慶幸的是這個主人很善良并待他很好,更為幸運的是湯姆叔叔認識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伊娃,伊娃是一個天使,她善良純潔,在她眼里沒有白人黑人之分,湯姆叔叔和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那里他們一起度過了溫馨美好的時光。不幸的是伊娃走了,永遠的走了,她唯一的遺愿就是放了湯姆叔叔??吹竭@里,我哭得不能控制自己,這個善良的女孩深深的打動了我,同時我又開始擔心湯姆叔叔以后的命運。我不理解那時候憑什么黑人就如牲畜一般任人買賣。人本是沒有高低,貧富、貴賤之分的,然而在那時卻不是,黑人生下來就是奴隸,他們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只能任人宰割。這是一個多么不公平的社會啊!
好吧,我們言歸正傳,故事接下來正如我擔心的一樣,湯姆的主人也死了,湯姆又被賣了。這次他的主人是一個惡魔,他叫雷格里。他殘暴兇狠,動不動就毒打奴隸。最后我們的主人公為了保護兩個逃奴被主人活活打死了。我們可憐的湯姆叔叔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他善良、勇敢、正直,最后為了保護別人犧牲了自己,這樣一個好人,讓我哭得淚流滿面,也讓很多人感到惋惜,好心人喬治少年想告發(fā)雷格里,可是法院卻因為沒有白人作證人而不了了之,我的心很痛。我痛恨那個不公平的社會。
讀完了這本書,媽媽又讓我了解了美國一位了不起的總統(tǒng)林肯,他廢除了奴隸制,解放了黑奴。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論是什么膚色,什么種族,我們都要平等對待。只要是生命,我們就要好好尊重。
名著讀書心得【篇2】
提到家這個字,現(xiàn)在的我們心中大多應該想到的是溫暖、和睦而美好。或許平日里或多或少的糾紛不可避免,但糾紛過后,依舊溫暖而和睦。
然而回眸歷史,在那黑暗的封建社會,在舊禮教觀念的毒害下,家卻并非是這樣溫暖和睦。
《家》所描寫的就是一個受封建禮教所束縛的封建專制家庭,在這個家庭,高老太爺化身為封建制度,統(tǒng)治著這個腐朽的家。而他統(tǒng)治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統(tǒng)治的主要手段----專制。在這樣的統(tǒng)治下,家人的自由受到了約束,權力收到了限制,家又怎能溫暖、溫馨?
在這樣的統(tǒng)治下,高老太爺
人們肆無忌憚的理由。任何傷天害理的事情只要打出這是高老太爺?shù)囊馑嫉目陬^禪,便可通行無阻。這深刻的反映反映了封建專制制度的黑暗腐朽,讓我深刻的領會了封建制度的可怕。
有黑暗就有光明,即使是一點微弱的光明。書中描繪了覺新、覺民、覺慧這三個形象,在他們的身上,都多多少少存在著一些先進的五四思想,然而因為地位和性格的不同,五四的先進思想在他們身上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覺新受五四新思潮的洗禮,清醒的意識到了自己的悲劇命運,明白是就家庭和舊禮教奪取了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單但由于他本人處于長房長孫的特殊地位,被灌輸了大量的封建思想,以致他養(yǎng)成了委曲求全、逆來順受的性格,因而五四新思潮的洗禮反而讓他更加痛苦。
通過覺新這個形象,我感悟到了行動要與思想共同進化,否則一旦兩者矛盾形成,所要遭受的,將是原來雙倍的痛苦。
相比覺新,覺覺慧則將自己受到的五四新思潮的洗禮更加付諸實踐,他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封建叛逆者的形象。熱情、叛逆、只求自由的五四精神在他身上彰顯的淋漓盡致。
而現(xiàn)如今,本來先進的五四精神卻被有些青年發(fā)揚的有些過火,他們對任何事物哪怕是不良事物都充滿著熱忱:叛逆也不是對待腐朽的事,而是對待家長和老師:過分槌球自由。他們的行為陷入誤區(qū),發(fā)人深思。
《家》通過一系列美好的生命的毀滅,控訴了封建家庭的腐朽的黑暗,描寫了先進的青年一代的覺醒和反抗,為新時代的青年點亮了前行的明燈。
太陽普照大地,總有黑暗的角落:社會再文明,總有迂腐的潛伏。倘若處在陰暗迂腐的現(xiàn)實之中,那么時代的新青年就應該繼承和發(fā)展那永不退色的五四精神,用他的光芒驅散現(xiàn)實的黑暗。
名著讀書心得【篇3】
《西游記》到現(xiàn)在已經看了一大半, 師徒四人經歷的磨難也不在少數(shù), 不過給我印象(感觸)最深的, 則是師徒從剛開始到現(xiàn)在的巨大改變。
在四人中, 改變最大的非孫悟空莫屬。 他是唐僧的大徒弟, 畢竟是個猴, 總有點野性。 開始時, 是見到妖精、壞人, 不等他說什么, 一下子就打了下去, 孫悟空是個妖怪, 他認為打人不是一件很大的事。 但經過唐僧不斷的教化, 孫悟空也越來越向善這個目標靠近。 就如七十六章里的, 悟空和象鼻怪作戰(zhàn)時, 到最后還說不要打傷它, 要不然師傅看見又會說我之類的。 什么使孫悟空有了這樣大的改變? 有師傅的教導, 有師弟的幫助, 不過更重要的還是在于自己,他不想改誰又能奈何。 人最大的害怕, 是在于我們的力量無邊無際 在這漫漫取經路上, 他保護了唐僧, 又何嘗不是重塑了自己? 如果孫悟空沒有這些種下的因果, 那他現(xiàn)在應該還在花果山里, 紅塵世中, 這樣的孫悟空只是一個候, 一個妖, 他永遠不會認識自己,也不會成為后來的斗戰(zhàn)圣佛
唐僧自然也是書中比不可少的人物, 一切的起源都由他而生。 七年級上語文書上說他膽小, 小學課本里也說他膽小。 一方面可能是襯托孫悟空的勇敢, 但我覺得這也是正常的。 剛開始, 唐僧一聽妖怪就馬上摔下來, 那時候他只是一個剛出京城的人, 后面慢慢就能應對, 也沒有之前的那么膽小, (我記得哪一章還說不要把他【】死) 結交了很多友人。 這些都是他的改變, 他的成長。 在別人都對他說西天取經太難了, 往東邊去吧的時候, 他并無退縮, 因為他心中有信念。
別人都說孫悟空像雷公, 還身材矮小, 但他總是丑, 用處可大著呢。 是呀, 唐僧, 大家的師傅精神支柱; 悟空, 機靈法力又高;八戒, 好吃懶做, 但關鍵時刻還是使得上勁兒的; 沙僧, 雖然不似大師兄那般高強, 但老實, 總能在調和大家, 在這部書中, 每一個人, 沒一件事, 都缺一不可, 缺一則不是一本完整的西游之路。
如來菩薩為什么要讓他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如果說唐僧以前在大唐讀的經書只是了解的話, 那讓他歷經這么多難后, 取到了大乘經書時, 他則是懂得什么? 懂得了他自己的真理。 在生活中, 是否也有很多人像他們一樣, 有的聰明, 有的老實, 有的憨厚, 有的善良。 有人曾跟我說如果有難易兩條路, 選難的那條, 他帶給你智慧和經歷是在易的那條所感受不到的。 許多人也是這樣, 在自己曲曲折折的人生中, 去發(fā)現(xiàn), 去了解, 去探索, 去懂得。 也許他們的外表并不出眾, 但他們的心靈是美的。 有人問我, 什么是美? 美呀, 就是從知道到懂得。
名著讀書心得【篇4】
我摘抄了里面一句話:如何在作出選擇后承擔起所選擇的責任,則是我們需要學習的。這也是我讀后的感覺!也許是我不懂如何讀書,或者是我思之膚淺,看了《人生》以后,并不想去說主人公加林哪里對,哪里錯。我的腦袋一片混亂,于是我得對自己講一些話:書本是能寫出時代、社會的縮影,典型的人物和故事;但是它畢竟不是真實的生活。誰也不是書里的誰,只能說相似而已。里面的人物讓人喜愛,里面的故事讓人向往,但那是經過加工的,不復自然。于是書里書外,不能較真的去對比,去相信。我們只能看,可別入了書里去,而我以前可是栽了進去。書里加林的那半截人生,是當時社會背景下的產物;他只能代表一種人生而不是所有。
書里的他們形象明顯清楚,故事脈絡清晰,對話少而重要。書外的我們卻正好相反,而且更為瑣碎。為新衣服破了口子而郁悶,得了感冒而精神不振...
《人生》一書,里面加林的曲折坎坷,都是沒有對錯的,不該以簡單的對或不對來加以評價。發(fā)展至今,沒有誰拿刀逼他。只是不得已,比如教師職位被下;只是自己跟著內心走,比如放棄巧珍。這是選擇,選擇必定有失有得,是否得不償失,是否后悔,或者會慶幸,誰又會事先知道呢?就像你要送一件衣服給你不認識的人,你選擇的結果是否會得到別人的滿意而讓你滿意,誰又知道呢。一切都不是偶然,加林的得意與失意,難道不正是我們正在體會著的酸甜苦辣嗎?
加林就像我們的朋友,我們站在他的生活之外俯視他,也許是能清楚的做著局外人而對著他指手劃腳,盡管他聽不見,我們還是會為他違背了我們的意愿而批評他,說他活該!其實一個人怎樣做是不需要別人來指揮的,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想法,那么,他最后的結果,我們同樣也只能默然??赐辍度松沸纳鷲澣换蛘咝牢浚驗槲覀兛偸菚诳磿耐瑫r把自己想成是里面的人。真的,好像他是另一個自己,活了一種我們無法活的生活,然后我們從中可以總結出經驗,知道怎樣做會更好,會不覺太遺憾。也思考了人生可能面臨的各種可能,當在我們真實的生活中遇到時,便能從容,甚至對生活感到更有信心和把握。加林所面對選擇時的內心的矛盾,同樣時是大多人的難題,如果是我,我也會選擇和巧珍分手和亞萍在一起,不是我忘恩負義貪幕虛榮,而是當時我以為那樣會更好,是為了實現(xiàn)夢想。我無法知道最后的結果,但是有機會誰又會甘心放棄。加林和巧珍越來越無話可談,面對她的知識匱乏不足和她溫柔的性格美麗的臉龐時的掙扎;面對亞萍的滔滔不絕和自己的共同之處;再把兩個人一對比,加上對未知的渴望,我想大多數(shù)人都會做出和他一樣的選擇。他沒有錯,為什么要說他拋棄了現(xiàn)實?難道僅僅是時代的關系他就顯得不切實際嗎?不是的,他是勇敢的,他的人生還沒完,他的才能,他的向往,他的抱負都在促使他走出大山,只是他沒有學會一樣東西,所以才讓這一切看起來就是時代的錯!
那就是,他沒有學會勇敢的承擔起選擇后的結果,他雖然沒有逃避,但是他沒有仔細問過自己的內心,他只是在接受著社會給他的不公,不幸。而他的愛情,絕對不是用理性可以分析的,誰的愛情都不可以。他的結局不是結局,因為他才二十幾歲。小說最后的他一無所有,但這時卻正是他開始得到的時候。他在故事結尾為何是這樣呢?是他的個性,價值觀,所遭所遇和時代背景下的結果,沒有為什么,就像此時為什么你在看我的文章而還不是在吃西瓜是一樣的道理。
看似有解,其實無解,這種為什么是沒有必要問的。他的選擇并非是拋棄現(xiàn)實。如果他不和亞萍在一起,就代表他不是一個渴望實現(xiàn)夢想的人,而他是一個勤奮,多才多藝,渴望城市,不甘做土地的奴隸的人,那么他的選擇就是必然的。
最后是他放棄亞萍的,其實他可以走的,不管幸福不幸福,他可以跟著亞萍走,因為當時的亞萍也是真心希望他走的,可是他沒有,不代表他留下來就是正確的,他愛著的珍巧已經嫁人,他也許能繼續(xù)當老師,但是他不一定就心甘情愿,如果還有機會也許這一切又會重演,誰又知道呢?可是最后他聽了順德大叔的話,好似頓悟到了什么,于是像下定決心要留在這山里,但他內心,從此大概是有了遺憾的吧。這個結局,就是因為他沒有仔細想過怎樣去承擔選擇后的責任。也因為這是作者的安排,也許當時的社會確實是那樣,讓人覺得不知是自己開了生活一個玩笑,還是生活開了自己的玩笑。只是,我認為他不會放棄夢想,他會調整好夢想和現(xiàn)實的距離,他會讓自己幸福,我也是這樣希望的。那么在我以后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就知道我會怎樣做了。你怎樣希望他的?你也就知道如果你和他有同樣的難題時該怎么做了。人生就是這樣,從不會斷,接受著上帝給你的安排。這就是我看后的感想,也許很混亂,也許沒有意義,但是我的感想,用不著誰管??梢栽诟咭稽c的看這個故事,其實很多時候,都用不著去抱怨,而應該學會從容處之,跟著自己的心走,所得所事都是必然,都是一個緣分!
名著讀書心得【篇5】
一粒普通的藥丸,可以治療疾病;一杯可口的清茶,可以滋潤心靈;而一本好書,則可以擦去心中的灰塵,讓世界煥然一新。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曾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睘榱嗽鲩L智慧,我們必須讀書。就在這個暑假,有一本書讓我愛不釋手,它就是《綠山墻的安妮》。
合上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從安妮來到綠山墻,到他在小學里的快樂時光,女王學院的一點一滴,直到最后的考試結局,都深深的刻進了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我的眼前間接不斷的浮現(xiàn)出一幅幅畫面,安妮獨特的性格深深的打動了我。是什么讓他在遇到坎坷時堅定不移的越過?是一顆堅定而又能保持快樂的心;是什么讓他在夢想遇到沖擊時鎮(zhèn)定的選擇?是一顆堅定而又能保持快樂的心;是什么讓他與大多數(shù)同學愉快的相處?是一顆堅定而又能保持快樂的心;是什么讓他?是一顆堅定而又能保持快樂的心。安妮,他用行動,敲擊著我們的心靈。人生中沒有平坦的大道,往往是坎坷不平的道路。與其抱怨腳下的路,不如一顆堅定而又能保持快樂的心踏實的把路踩平,把路踏寬,勇敢而堅定地朝著未來走下去……又有何不可呢?這本書,留給我太多。
“一本書就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寬廣的海洋?!泵绹@啞作家海倫?凱勒曾經這么說過?!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蓖瑯樱彩亲詈玫木袷臣Z。讓我們愛上閱讀,透過書籍來仰望大千世界;讓我們愛上閱讀,從書籍里汲取無限知識;讓我們愛上閱讀,從書中窺見人生百態(tài);讓我們愛上閱讀,在書籍里認識這世上的一切。“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睆默F(xiàn)在開始,再度翻開這一本《綠山墻的安妮》,身臨其境地體驗從書籍里散發(fā)出來的無限春光……
小編精心推薦
讀書心得體會 | 讀后感 | 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