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高考數學馬上就要在2023年6月7-9日舉行,數學作為主科,在考試中極易被拉分,為幫助各位更清楚了解最新高考數學考點,小編整理了最新的考試大綱和重點內容,祝各位或各位的孩子們都有一個好的成績!
2023全國高考數學考試大綱
一、定義與適用范圍
1、題目:本題以已知定理和證明定律為基礎,主要考察考生在某一實際過程中遇到或已經
發(fā)生、實際能夠發(fā)生的各種幾何現象及其變化。
2、要求考生對同一概念或公式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可以幫助考生更好地做出正確的理
解和解決問題,同時提高解題的效率和正確率。
例題及參考答案
(1)各題的前一部分為原題,后一部分是新的題目,故選科前應先復習該題,找出問題所
在。
(2)試題的側重點由所設問題展開。
(3)選擇題必須采用選擇題,而要分出多項式,其中多項式有多項式,另選一項。
(4)選擇題中,所有選項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即:除已知外,任何選項必須與原題完全
一致;排除項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以外,所有選項都要與原是題完全相同
三、考查內容
(1)考題:學生從基礎知識上掌握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閱讀課文時,可結合課本、課文內容,進行答題。
(3)閱讀說明:命題人可以根據題意及要求選擇一個比較復雜的問句。
四、考點:因題緣起而變化的,不適用于此題。
五、卷面:通過閱卷老師布置的卷面材料,結合題意。
六、答卷:考生如實填寫試卷,注意把握分值比例。
七、答卷:"答"、"答"的題目都是關鍵點,所以請仔細研讀賣。
八、改錯:正誤部分,根據題意改錯。
九、回答:做錯的題目,需要重新做一遍,不要重做,這樣會影響到答題的積極性。
十、答題技巧:審題、審題和填空,一定要做對。
特別說明:對于一般難題,還要把答案寫清楚、分析、歸納、解答、問號填錯。
2023全國高考數學考試大綱重點內容
1.集合
(一)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義、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
2能用自然語言、圖形語言、集合語言(列舉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體問題
(二)集合間的根本關系
1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全集與空集的含義。
(三)集合的根本運算
1理解兩個集合的并集與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并集與交集
2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的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
3能使用韋恩(Venn)圖表達集合的關系及運算。
2.函數概念與根本初等函數
(一)函數
1了解構成函數的要素,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了解央射的概念。
2在實際情境中,會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方法(如圖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數
3了解簡單的分段函數,并能簡單應用。
4理解函數的單調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幾何意義;結合具體函數,了解函數奇偶性的含義。
5會運用函數圖像理解和研究函數的性質。
(二)指數函數
1了解指數函數模型的實際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數冪的含義,了解實數指數冪的意義,掌握冪的運算
3理解指數函數的概念,理解指數函數的單調性,掌握指數函數圖像通過的特殊點。
4知道指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
(三)對數函數
1理解對數的概念及其運算性質,知道用換底公式能將一般對數轉化成自然對數或常用對數:了解對數在簡化運算中的作用
2理解對數函數的概念:理解對數函數的單調性,掌握函數圖像通過的特殊點。
3知道對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
4了解指數函數:
y=a*
與對數函數
y=log_x
互為反函數(α>0,α≠1)
(四)冪函數
1了解冪函數的概念。
2結合函數
的圖像,了解它們的變化情況。
(五)函數與方程
1結合二次函數的圖像,了解函數的零點與方程根的聯系,判斷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個數。根據具體函數的圖像,能夠用二分法求相應方程的近似解,解函數模型及其應用1了解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的增長特征,知道直線上升、指數增長、對數增長等不同函數類型增長的含義。
2了解函數模型(如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分段函數等在社會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數模型)的廣泛應用。
3.立體幾何初步
(一)空間幾何體
1認識柱、錐、臺、球及其簡單組合體的結構特征,并能運用這些特征描述現實生活中簡單物體的結構。
2能畫出簡單空間圖形(長方體、球、圓柱、圓錐、棱柱等的簡易組合)的三視圖,能識別上述的三視圖。
所表示的立體模型,會用斜二側法畫出它們的直觀圖。
3會用平行投影與中心投影兩種方法,畫出簡單空間圖形的三視圖與直入觀圖,了解空間圖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會畫某些建筑物的視圖與直觀圖(在不影響圖形特征的根底上,尺寸、線條等不作嚴格要求)
5了解球、棱柱、棱錐、臺的外表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不要求求記憶公式)
(二)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1理解空間直線、平面位置關系的定義,并了解如下可以作為推理依據的公理和定理。
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上所有的點在此平面內。
公理2: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公理3: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公理4: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定理:空間中如果一個角的兩邊與另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那么這兩個角相等或互補
2以立體幾何的上述定義、公理和定理為出發(fā)點,認識和理解空間中線面面平行、垂直的有關性質與判定
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該直線與此平有平行。
如果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與另一個平面都平行,那么這兩直線互相垂直。
如果一個平面經過另一個平面的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理解以下性質定理,并能夠證明。
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那么經過該直線的任一個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和該直線平行。
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它們的交線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
如果兩個平面垂直,那么一個平面內垂直于它們交線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垂直。
3能運用公理、定理和已獲得的結論證明一些空間圖形的位置關系的簡單命題。
4.平面解析幾何初步
(一)直線與方程
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結合具體圖形,確定直線位置的幾何要素。
2理解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過兩點的直線斜率的計算公式
3能根據兩條直線的斜率判定這兩條直線平行或垂直。
4掌握確定直線位置的幾何要素,掌握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點斜式、兩點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與次函數的關系。
5能用解方程組的方法求兩條相交直線的交點坐標。
6掌握兩點間的距離公式、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會x求兩條平行直線間的距離。
(二)圓與方程。
1掌握確定圓的幾何要素,掌握圓的標準方程與一般方程。
2能根據給定直線、圓的方程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能根據給定兩個圓的方程判斷兩圓的位置關系。
3能用直線和圓的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4初步了解用代數方法處理幾何問題的思想。
(三)空間直角坐標系
1了解空間直角坐標系,會用空間直角坐標表示點的位置。
2會推導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5.算法初步
(一)算法的含義、程序框圖
1了解算法的含義,了解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圖的三種根本邏輯結構:順序、條件分支、循環(huán)。
(二)根本算法語句
理解幾種根本算法語句--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條件語句、循環(huán)語句的含義
6.統(tǒng)計
(一)隨機抽樣
1理解隨機抽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會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從總體中抽取樣本:了解分層抽樣和系統(tǒng)抽樣方法。
(二)用樣本估計總體統(tǒng)計
(一)隨機抽樣
1理解隨機抽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會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從總體中抽取樣本:了解分層抽樣和系統(tǒng)抽樣方法
(二)用樣本估計總體
1了解分布的意義和作用,會列頻率分布表,會畫頻率分布直方圖、頻率折線圖、莖葉圖,理解它們各自的特點。
2理解樣本數據標準差的意義和作用,會計算數據標準差。
3能從樣本數據中提取根本的數字特征(如平均數、標準差),并給出合理的解釋。
1會用樣本的頻率分布估計總體分布,會用樣本的根本數字特征估計總體的根本數字特征,理解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
5會用隨機抽樣的根本方法和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變量的相關性
1會作兩個有關聯變量的數據的散點圖,會利用散點圖認識變量問的相關關系。
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據給出的線性回歸方程系數公式建立線性回歸方程。
7.概率
(一)事件與概率
1了解隨機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和頻率的穩(wěn)定性,了解概率的意義,了解頻率與概率的區(qū)別。
2了解兩個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二)古典概型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計算公式
2會計算一些隨機事件所含的根本領件數及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三)隨機數與幾何概型
1了解隨機數的意義,能運用模擬方法估計概率
2了解幾何概型的意義。
8.根本初等函數
(一)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2了解弧度制概念,能進行弧度與角度的互化。
(二)三角函數
9.平面向量
(一)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根本概念
1了解向量的實際背景。
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兩個向量相等的含義。
3理解向量的幾何表示。
(二)向量的線性運算
1掌握向量加法、減法的運算,并理解其幾何意義。
2掌握向量數乘的運算及其幾何意義,理解兩個向量共線的含義。
3了解向量線性運算的性質及其幾何意義。
(三)平面向量的根本定理及坐標表示
1了解平面向量的根本定理及其意義。
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標表示。
3會用坐標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減法與數乘運算。
4理解用坐標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線的條件。
(四)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1理解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含義及其物理意義。
2了解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與向量投影的關系。
3掌握數量積的坐標表達式,會進行平面向量數量積的運算
4能運用數量積表示兩個向量的夾角,會用數量積判斷兩個平面向量的直關系
(五)向量的應用
1會用向量方法解決某些簡單的平面幾何問題。
2會用向量方法解決簡單的力學問題與其他一些實際問題。
10.三角恒等變換
(一)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
1會用向量的數量積推導出兩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兩角差的余弦公式導出兩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兩角差的余弦公式導出兩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導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們的內在聯系。
(二)簡單的三角恒等變換
能運用上述公式進行簡單的恒等變換(包括導出積化和差、和為坐化積、半角公式,但對這三組公式不
要求記憶)。
11.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三角形度量問題
應用能夠運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與測量和幾何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12.數列
(一)數列的概念和簡單表示法
1了解數列的概念和兒種簡單的表示方法(列表、圖像、通項公式)。
2了解數列是自變量為正整數的一類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