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有關節(jié)約糧食的演講稿精選

字號:


    在接到需要參加演講比賽的通知后。多人都會先在演講稿中準備好自己要演講的內容,由于演講要訴諸口頭,擬稿時必須以易說能講為前提,怎樣努力寫好一份主題演講稿呢?為使用時更加方便,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整理的“有關節(jié)約糧食的演講稿”,敬請參閱本文。
    有關節(jié)約糧食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這樣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米,珍惜每一點糧食??晌乙郧笆掷速M,以為被我浪費的那區(qū)區(qū)幾粒米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在上個星期的一天,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都是錯的。
    星期四的下午,奶奶做好晚飯后,把我從同學家喊回去吃飯。由于我想快點到朋友的家里玩,便手忙腳亂地趕緊往嘴里扒了飯。我一邊吃一邊心不在焉地想著朋友家的游戲機,根本沒吃多少,碗里的飯還被我剩下了許多。
    我轉過身,剛準備走,卻被奶奶一把抓住,嚴肅地對我說:“飯都沒吃完,你想去哪兒?坐下!吃完了再走!”我嘴里嘀咕了幾句:“哼!只是浪費了半碗飯而已,發(fā)那么大脾氣干什么?”奶奶聽完后,說:“走,我?guī)闳タ匆粯訓|西!”
    說著,奶奶把我?guī)У诫娨暀C前。只見電視屏幕上出現了一張張瘦得只剩一層皮的黑人的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上面是一個嬰兒,仔細一看,嬰兒居然躺在一個成年人的巴掌上,那個嬰兒餓得只有一個巴掌那么大。“他們都是被餓成這樣的,在他們那兒,連一粒米都難找?!蹦棠虘z憫地說,“現在的小孩兒都不珍惜糧食。想當年,在我們那個年代,想吃飯都吃不上呢!即使有吃的,也只是一大鍋水,里面放一點米。哪像你們,不僅有香噴噴的米飯吃,還有鮮美的蔬菜和肉。”
    看著奶奶和電視上的小瘦人,我的心情凝重起來,頓時,我感到十分后悔。我想起了以前的種.種往事:我經常埋怨奶奶總是為一點兒米粒而說我,還嘲笑她總是那么的迂腐。而現在,我終于明白了奶奶的良苦用心。我重新拿起筷子,挑起了碗里剩下的米飯,含在嘴里慢慢地嚼著。此時此刻,我突然發(fā)現今天的米飯比平日的好吃了許多,便把飯吃得一干二凈。奶奶看了,欣慰地笑了。
    這件事以后,我再也沒有浪費每一點糧食了。同學們,請你們珍惜糧食吧!因為每一粒糧食里都包含著廣大農民們的辛勤汗水啊!
    有關節(jié)約糧食的演講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本周星期四,也就是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因此,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愛糧節(jié)糧,從我做起》。
    1979年,糧農組織第20屆大會決定從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周定為節(jié)糧周。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建國以來,我們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糧食浪費現象依然普遍存在??纯次覀兊纳磉叄豪袄?,經常會有同學們吃剩的饅頭、面包、火腿腸等食物;有的同學覺得食堂里的飯菜不合胃口,不假思索隨手倒掉,情愿花錢買一些不利健康的零食填飽肚子。也許有的同學會說,飯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愿意怎樣就怎樣??墒?,你是否意識到,你浪費的不僅僅是糧食,還有父母的血汗,你丟棄的也不只是米飯,還有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在此,我代表政教處向同學們提出以下要求:
    一、爭做愛糧節(jié)糧的倡導者。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是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更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節(jié)約為榮、浪費為恥,弘揚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樹立愛糧節(jié)糧的新風尚。
    二、爭做愛糧節(jié)糧的踐行者。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日三餐做起,適量定餐,避免剩餐;到食堂就餐,遵守就餐秩序,自覺排隊,不隨意插隊。以“光盤”為榮,以“剩飯”為恥,爭做愛糧節(jié)糧的表率和楷模。
    三、爭做愛糧節(jié)糧的宣傳者。宣傳“節(jié)糧愛糧”的相關知識和減少浪費的措施,增強節(jié)約意識,引領崇尚節(jié)儉的社會風尚。
    老師們、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凝心聚力,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共創(chuàng)節(jié)約型校園、節(jié)約型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有關節(jié)約糧食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勇氣演講團成員——彭晨,來自高一(12)班,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愛惜糧食,杜絕浪費”。  “勤儉自古為美譽,節(jié)約至今是佳稱”。眾所周知,勤儉節(jié)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諸葛亮的“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到李商隱的“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不難看出,勤儉節(jié)約對我們來說是多么重要!
    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勤儉節(jié)約卻在遠離我們的生活,身處于21世紀的我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總是在享受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卻從未想到那些在背后默默奉獻的人。的確,現在溫飽已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了,但是,對于人口為13億,占世界人口的1/5耕地面積占1/4的中國來說,糧食生產和消耗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我們的生活中,鋪張浪費的現象依然存在。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親愛的同學們,當你捧著噴香的米飯,吃著雪白的饅頭,端起美味的面條時,你是否知道你所吃的這些食物,正是農民伯伯頂著烈日,辛勤耕耘的勞動成果;當你面對滿桌飯菜漫不經心地挑挑?時,你是否知道還有很多偏遠山區(qū)的孩子因貧窮而吃不飽飯;當你抱怨飯菜不合口,隨意傾倒剩飯時,你可曾想過你隨意傾倒的糧食,正是災區(qū)人民所需的救命糧??!
    別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的可貴;別等饑荒,才知道糧食的重要。為了節(jié)約糧食,從我做起。在外面吃飯時,能吃多少裝多少;在食堂就餐時,不將飯菜掉桌上,細嚼慢咽;在家吃飯時,不挑剔,均衡飲食?;蛟S你今天節(jié)約的這點糧食并不算什么,但只要每天人人都節(jié)約那么一點點,那么對于整個國家來說節(jié)約的不只是一點點!
    一束陽光的溫暖,一場細雨的滋潤,一回花粉的傳播,一次辛苦的勞作,才結出一粒谷物。白花花的饅頭凝聚了多少糧農的汗水,綠油油的青菜承載了菜農的辛勤,肥壯壯的豬牛飽含了多少畜民的苦樂,美滋滋的味道時刻提醒著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親愛的同學們,節(jié)約是種美德,節(jié)約是種品質,節(jié)約更是一種責任!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節(jié)約糧食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有關節(jié)約糧食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年暑假,我去了爺爺家學做農活。感受一下農家的生活。
    今天,爺爺教我耕田。沒等爺爺教,我就跑去屋里那鋤頭。那到田里,但什么也不能舉起舉起了也沒被鋤頭后壓了過去,把我搞得整身泥。我想:“啊!這壞東西真重啊!我那么弱,甚能舉起來呢?”
    正我灰心時,爺爺走過來,說:“不用灰心,我已前也是這樣的,萬事開頭難呀!只要用心,沒事能難道你的,正如名人說的”萬事功到自然成?!拔沂郑骸蹦敲词裁锤?我就連鋤頭也拿不起,那耕田就更難了?!盃敔斝α诵φf:”什么也要講方案呀!當你懂方法,就容易了?!盃敔斀酉氯フf:”拿鋤頭不要拿那么低,拿高一些試一試吧!“說完就回屋去了。
    我就按照爺爺的方法做,果然輕了。開頭還挺有趣,但中午我就沒興趣了。烈日當空,我的汗水也快干了,我的力也差不多沒了,手上都起泡了,為了耕完地但我也堅持著,一直到了晚上,才停下來。
    吃完飯后,我睡在床上,望著天上的月亮,使我引起了深思。
    啊!一粒米是多么可貴,有著農民多少的心血換來的呀!魯迅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李大釗說,浪費時間就是犧牲了生命。那么我可以說,浪費糧食,就是浪費時間,甚至是謀財害命!我真希望人們能珍惜這美好的一切節(jié)約糧食!
    這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有關節(jié)約糧食的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來自xx小學,我叫xxx,很高興能夠站在這里演講。古人曾云:勤儉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勤儉永無窮,坐食山也空。這些古語意在告訴我們一個永恒不變的道理:那就是,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我們的傳家寶。這些金玉良言指引著數代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力更生,勤儉節(jié)約,并代代相傳。
    盡管我國糧食繼續(xù)增產,產量已達近xx億噸,實現了糧食產量九連增,但糧食進口數量同時創(chuàng)出新高,中國糧食對外依存度逐步上升,國家糧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在另一方面,我們糧食浪費卻非常驚人:據統(tǒng)計,每年糧食產后,儲藏、運輸、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損失浪費總量達xx億斤以上,而餐桌浪費的糧食保守估計約xx億斤,兩項加起來達到xx億斤的浪費。浪費的糧食足可以養(yǎng)活xx億人口!盡管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并告知節(jié)約要從小處著手,從節(jié)約一張紙、一粒飯、一滴水、一度電做起??墒?,就在不經意間,浪費卻成了“家常便飯”,隨處可見:不知諸位是否看過央視最近一段公益廣告:因為公款消費、因為好面子、因為寵孩子等,國人外出就餐,浪費菜品和糧食達xx%以上,價值高達上xx元!面對這些我們的內心深處是否有一絲的觸動、有一絲的自責呢?
    也許有人會說,節(jié)約等同于吝嗇、等同于貧窮,其實不然。節(jié)約并不是吝嗇的化身更不是貧窮的表現。它應該是對家庭幸福生活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履行?!芭d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試想一下,一個沒有勤儉節(jié)約作支撐的國家,如何繁榮昌盛;一個沒有勤儉節(jié)約作支撐的社會,如何長治久安;一個沒有勤儉節(jié)約作支撐的民族,如何自立自強?
    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jié)約意識,“讓節(jié)約成為習慣”、“讓節(jié)約成為生活方式”;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努力打造一個健康、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美好家園。
    謝謝大家!
    有關節(jié)約糧食的演講稿 篇6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jié)約糧食,從我做起》。糧食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結晶,是農民伯伯灑下的汗水,凝結出的果實。走進食堂,撲入眼簾的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些顯而易見的節(jié)約糧食標語??墒怯卸嗌偃耸钦嬲庾R到并行動的呢?在學校里,老師經常跟我們提起“節(jié)約糧食”這種品德,可是中午吃飯的時候,我仍舊看到有許多同學因為偏食,覺得這些菜不合味口就不盛了,還有一些榮寫盛的時候盛了很多,可沒吃兩口就把盤子端出去倒掉了。不止在學校里,在飯店里、大酒店里,我也看到的不少浪費糧食的行為。在飯店里,有不少人都點了一大桌子的菜,看是吃起來僅僅只是喝了一寫飲料、酒什么的,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聊天,“吃”地差不多了就抽了幾張餐巾紙轉身走了,剩下了一大桌子沒吃多少的菜。
    這些行為習慣都是不好的,如果所有人都像他們這樣的話,那還要這么多糧食來做什么呢?那農民伯伯這么起早摸黑的勞作又有何意義呢?既然你盛了這么多菜那你就應該對它們,對農民伯伯負責。在飯店里,那剩下的一桌子菜,我想,你應該有權利不他們打包帶回家吧。你應該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正在忍受著饑餓的壓迫,每一粒米,每一粒糧都是他們生命的渴望。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節(jié)約糧食,從我做起,從大家做起!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了。
    有關節(jié)約糧食的演講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一日三餐離不開餐廳,餐廳是大家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營造清潔舒適的就餐環(huán)境,不僅關系著每位同學的生活,而且直接體現了每一位學生的個人形象。文明之風吹拂校園,講文明、樹新風是我們每一個文萃娃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食堂是我們在校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營造清潔舒適的就餐環(huán)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
    一、要有規(guī)則意識。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生活中規(guī)則無處不在,一定的規(guī)則能保證人們更好地生活。文明用餐要求我們做到"班級要整隊到餐廳就餐,不擁擠、不喧嘩;嚴格遵守就餐紀律,按時就餐,在指定餐位用餐,不得擅自調換餐位,不敲盤、不喧鬧;吃飯時不談笑,不交頭接耳,不得敲打盤碗;吃完飯要把垃圾帶出去,安靜地走出餐廳。"
    二、有勤儉節(jié)約、愛惜糧食
    吃飯就一定要愛惜糧食。盡管同學們將"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背得滾瓜爛熟,可真正上了飯桌,浪費糧食、挑食的學生每天都有。文明用餐其中最突出的一條要求就是:不挑食,不浪費,把餐盤內飯菜吃干凈。希望同學們挑食、浪費的現象一天天減少,餐廳的剩飯剩菜也越來越少,以節(jié)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
    三、文明用餐
    文明用餐,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播種的是一種習慣,收獲的是一種品格"。讓我們?yōu)楣餐瑺I造一個文明有序的用餐環(huán)境而努力,爭做文萃小紳士小淑女!
    有關節(jié)約糧食的演講稿 篇8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
    我很高興能站在這里給大家做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節(jié)約糧食,從你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首詩句,你們應該都理解吧!唐代詩人李紳,在第一首憫農里呼吁大家節(jié)約糧食,從小實行光盤行動,可是每當我們中午吃完飯后,經過餐廳門口,廚余垃圾桶里的這些剩菜剩飯,已經可以養(yǎng)活非洲多少人了啊。我這里有一份可靠的數據:非洲因饑餓死亡的人數在400萬以上,約有2億人營養(yǎng)不良,處于饑餓或半饑餓狀態(tài),我們現在不知道珍惜糧食還倒糧食浪費糧食,同學們這是十分可恥的行為。
    在我們學校里也有一些類似事情,如學校食堂阿姨們辛辛苦苦給我們煮飯燒菜,使我們營養(yǎng)保持均衡,但我總看見有不少同學因挑食,而浪費糧食,走廊上倒廚余垃圾的餐桶里,總是裝得滿滿的,餐桶內怎么也不少于三分之二,在此“我提暢,光盤行動,從你我做起”。
    所以我認為農民伯伯的痛苦,就應該落實到真正的生活中。不是單單在嘴上說說而以,沒有任何真正的行動。當我們念著“鋤禾日當午”時,可又曾真正領悟“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如果有,食堂又從哪來的剩飯剩菜!農民用他的辛勞,科研,用他們的艱苦養(yǎng)活整個中國,這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我們需要謹記農民伯伯的痛苦,要常念著他們所想得幸福。
    對于普普通通的我們,能做的并不多,也只有堅持光盤動,不浪費糧食……
    謝謝大家!
    小編精心推薦閱讀
    演講稿范文 | 演講稿格式 | 演講技巧 | 演講稿開場白 | 演講稿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