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演講稿1000字

字號:


    出國留學網相關專題:“崇德向善演講稿”。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邢家峪小學四年級的王韶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在榜樣的引領下成長》。
    中華民族禮儀之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美德世代傳承,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也經久不衰,今天我給大家講的小故事是《孔融讓梨》。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孩兒名字叫孔融。爸爸媽媽對他的要求很嚴格:要勤奮讀書;對人要懂禮貌;說話要和氣;無論什么事,兄弟們都要互相謙讓,不要光想著自己;別人有困難要給予幫助。孔融年紀雖小,爸爸和媽媽的話,他都銘記于心。他喜歡做事,總搶著掃地呀,端碗什么的,非常討人喜歡。
    在孔融四歲那年,爸爸的一個學生來看老師和師母,并帶來了一大堆梨??腿俗尶兹诎牙娣纸o大家吃。在爸爸點頭同意后,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最大的梨給客人;然后再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腿藛栃】兹跒槭裁磽煲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腿寺犃丝兹诘幕卮鹬笨洫勊?。爸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我們小學生更應該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榜樣鞭策自己,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結束了!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2)
    善,是人性之根本,德,是中華世代傳承的美德,奮發(fā)向上,是每一代中華兒女的品格!正是先人倡導的仁愛和諧、正義奉公、尚禮守法、崇智求真、誠實守信的道德規(guī)范鑄就了中國人民不屈的精神,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品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諧、謙和好禮、誠信克己、與人為善、勤儉廉政、刻苦耐勞和精忠報國的優(yōu)秀品質,在傳統(tǒng)文化長期孕育下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使中華民族走向繁榮昌盛,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譬如文明城市張家港,這原本是個不起眼的江邊小城,改革開放給張家港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機會,張家港人抓住這次機會,開拓進取,經濟取得了長足發(fā)展,社會面貌煥然一新,其中精神文明的功勞最大了。張家港無線電廠原本是一家普通工廠,而工廠里不起眼的自行車棚,卻使工廠完成了與著名公司的合資經營。原來,當時那所著名公司派人來工廠考察,發(fā)現自行車分門別類地整齊擺放,感慨地說自行車都能擺放地這么整齊,可見工廠管理有多好,員工素質有多高,于是同意合資。接著,許多家知名企業(yè)也相繼來這江邊小城合資。合資時公司代表曾說:在一個企業(yè)的發(fā)展中,人的素質和精神是極其重要的。其中,素質要文明,而精神,便是我們傳承千年的德啊!俗話說小德治家,中德治企,大德治國,德,無處不在,家庭有它才能和睦,企業(yè)有它才能發(fā)展,而國家有它才能繁榮昌盛!
    可惜,現在,許多中華兒女已經失去了祖先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德了,有些人連文明都失去了,我見過許多人因為一點點小事,不以德寬容他人,還用臟話罵人,甚至大打出手,從他們身上,我不禁有了一些感慨:這是昔日禮儀之邦的后代嗎?我們世代傳承的德去哪了?他們還是中華兒女嗎?這些人真可惡,我們的祖先文明禮義,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禮儀之邦的美譽,我們的祖先和睦友善,富有德性,可卻被有些人敗壞、玷污了。
    所以,我們現在提倡崇德向善,互相寬容友善,同時奮發(fā)向上,振興祖國!人心都是向善的;朝著美好,向著希望。如向日葵一樣總是將臉深深地浸入陽光,永恒地向往和追求著光明。
    讓我們共同努力,相信很快就會找回我們失去的德,重新贏得禮儀之邦的美譽,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3)
    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這是億萬人民奮斗的結果。在奮斗的過程中,我們中華民族形成了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寒假中我讀了《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這本書之后,深深領悟到了這一點,同時讓我明白了“人心向善,感動常青”。
    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中國變得強大,它使中國走向復興,它使我們懂得好好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
    在書中,舍己為人的羅臘英,為救大火中的領居而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革命烈士聞一多,為自由民主而英勇獻身;優(yōu)秀共產黨員孔繁森,鑄就親藏高原上永恒的豐碑;博大情懷的百歲老人胡佩蘭,“沒日沒夜,拼命工作”堅持為病人解除痛苦;熱心助人的“輪椅哥”馬成良,用真誠和周到為每位旅客服務……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奮發(fā)向上、崇德向上的楷模。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應該有愛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記得魯迅說過一句話: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這句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向上。所以我們要以身作則,從我做起,在家里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生活中樂于助人,積極向上,做個有價值、有誠信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構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爭做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公民!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加油!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各位來賓:
    很高興能夠參加這次演講,與大家共同探討這個話題,共同學習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明禮知恥,崇德向善,更希望能與我們大溪小學的師生,大溪的父老鄉(xiāng)親一起得到熏陶。
    我今天宣講的題目是:中國夢,我的夢;明禮知恥,崇德向善。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每個夢都不一樣,夢有大有小,夢千姿百態(tài),夢承載著人們的信念和希望,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在心中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支撐著我們行走,帶著我們一起“飛翔”,微笑著面對人生,(你們說:夢是什么?)就是我們遠大的理想,就是我們執(zhí)著追求的目標。有了理想,有了目標,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就有了奮斗的方向,我們就會在朝著它孜孜不倦地追求中,不迷失,不迷茫。
    我們小學生的夢更加絢麗芬芳,更加宏偉遠大。但無論我們的夢多么多姿多彩,多么燦爛輝煌,它卻是由一個個離我們很近的、小小的夢組成。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近期有一個奮斗的目標,比如,我這個星期要學成一個什么生活技能,我要和某某同學消除一個小誤會,幫助父母做一件家務事,或者這個學期學習成績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新高度等等……
    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所以。我們少年心懷夢想,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家鄉(xiāng)、我們的家國就充滿了希望。
    我們大溪,不但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而且可以說,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遠的不說,當然我也不很清楚我們大溪歷史上出了哪些高人雅士,但我很清楚,你們更清楚,在你們的鄰居中,或者說是你們的家族中,最近幾十年來,有一個家庭確實出了高人雅士,他們不但在我們綏陽縣,就是在我們貴州省,甚至在我們國家,乃至在世界上都是有名望的,那就是在大溪土生土長,從大溪走向城市,走出貴州,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詩人――李發(fā)模、卓有成就的私營企業(yè)家――李發(fā)標、李發(fā)杰兄弟。(提問、簡介他們的事跡)
    詩人李發(fā)模先生的敘事詩《呼聲》在1979年2期《詩刊》發(fā)表后,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放后,在全國引起巨大轟動,曾獲1979―1980年全國第一屆優(yōu)秀新詩獎,已載入《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海版),被前蘇聯著名詩人葉甫圖伸科譽為“中國新詩的一塊里程碑”。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以《從泥土走向詩壇的李發(fā)模及他的詩》為題向30多個國家專題介紹。部分作品被譯成俄、日、英、法、意、朝等多國文字,國內一些大中專院校及教育部編選的中等學校補充教材多次選用其作品??梢哉f,我們綏陽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詩鄉(xiāng)”,與他及和他同時代的眾多鄉(xiāng)土詩人分不開。
    民營企業(yè)家李發(fā)標先生修造的博雅苑,早在十多年前《貴州日報》就有報道:《綏陽個人斥資建造文化公益陳列館》,1994年,李發(fā)標個人出資20xx余萬元修建一個文化陳列館,在常人看來,這是個近乎瘋狂的行為。今日中國,不要說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也難以計數,但是有幾人為故里耗資數千萬元建此公益性的文化陳列館呢?遵義市綏陽縣城內落成的5000平方米“中國博雅苑陳列館”,是展示海內外炎黃子孫精神和作品的地方,“博選神州之雅,珍藏華夏之魂”(賀敬之為陳列館題聯)為宗旨,陳列包括中國各民族的文化藝術文物。投資人綏陽縣大溪村農民企業(yè)家李發(fā)標承諾:母親要我把積累的資金“回報桑梓”,我征求大哥李發(fā)模(我國著名詩人,其作品《呼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被前蘇聯著名詩人葉甫圖伸科譽為“中國新詩的一塊里程碑”)的意見,決定修一座陳列館在我們偏遠的綏陽縣城,目的僅在“回報桑梓”,該陳列館絕不作商業(yè)用途。為此,我還寫了一首七律,表達我本人對這位平凡而了不起的企業(yè)家及他的父母、大溪這塊熱土的敬重之情。
    《參觀博雅苑寄懷》
    發(fā)標善舉與時來,情付家鄉(xiāng)百丈懷。
    藝展弘韜博雅苑,精藏薈萃美蘭臺。
    巨資出手真金在,上品盈胸厚望栽。
    李母德風桑梓善,誰人可計大溪財!
    民營企業(yè)家李發(fā)杰先生事業(yè)有成40多年來,不忘回報國家,回饋社會,他為國家建設,繳納利稅近4000萬元;不忘帶領鄉(xiāng)親致富,常年解決社會勞動就業(yè),至今已達460人之多;不忘家鄉(xiāng)的建設,為家鄉(xiāng)鋪路架橋,建診所,建學校及捐資捐物設立獎學金等,共300余萬元;不忘家鄉(xiāng)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多年來,一直資助綏陽縣詩詞楹聯學會的發(fā)展,為我們綏陽縣創(chuàng)建中華詩詞之鄉(xiāng),獻計獻策獻資金,每一次活動,每一本《詩鄉(xiāng)詩詞》,都凝聚了他的功勞。更把自己的企業(yè)打造成極具傳統(tǒng)文化品位的優(yōu)雅場所。由于他的誠信經營,多次獲得省市縣頒發(fā)的榮譽獎和“重合同、守信用私營企業(yè)”,他個人也獲得建設部廳級建筑企業(yè)優(yōu)秀獎。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李文朝聽了他的事跡,很受感動,欣然命筆為他題寫了對聯:“博采眾長生萬象;雅俗共賞展千姿”。
    已經成功的他們,僅僅是大溪眾多優(yōu)秀人才的代表,他們之所以能獲得今天的成功,毫無疑問,與他們的夢分不開,他們有著宏大的夢想,他們?yōu)閷崿F夢想艱辛努力,他們?yōu)閷崿F夢想不斷充實完善自我,為實現夢想不放棄、不遺棄。最可貴的是,在他們的身后,有大溪特有的,厚實的文化傳統(tǒng)底蘊――“明禮知恥?崇德向善”。正如李發(fā)杰先生在《百善孝為先》一文中寫到的一樣,他們的成功,離不開父母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培養(yǎng),父母常常以自身的行為、語言、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知道人生在世,孝順、向善、明禮、厚德是一個人在世界上立身立業(yè)之根本。他們的成功,離不開長輩、鄉(xiāng)親們的支持和幫助,長輩、鄉(xiāng)親力所能及的幫助,使他們感動,知道受人之恩,當涌泉相報,仁義、仁愛、誠信、感恩也是一個人在世界上立身立業(yè)之根本。他們之所以能報效國家,回報桑梓,與大溪沃土清泉的滋潤,人文傳統(tǒng)的熏陶,有著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系。
    而他們的根,就在我們大溪,在我們大溪小學,他們的成功與我們大溪小學的培養(yǎng)分不開。他們從我們大溪小學走出去的,走進城市,走出貴州,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這就是他們的夢,夢里那一份信仰,一份懷念,一份奮斗,迷漫著中國夢的味道。就算在異國他鄉(xiāng),都還能輕哼著國歌的旋律,心懷著祖國,銘記著中國夢,力創(chuàng)美好未來。
    潮起潮落,誠然,我們的祖國還不是那么富強,但她屹立在世界東方,已經越來越富強,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莫欺少年窮;幾百年屈辱,幾千年輝煌,莫忘中國夢。
    我們懷著一份堅強,一份榮耀,一份銘記,勉勵自己,準備好,在心中種下中國夢――把祖國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國,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中國夢,我的夢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5)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這漫長的時間哺育了大地生靈,同樣也哺育了一些積極向上,一心向善的人,一個人是善是惡,這不僅是個人修養(yǎng)問題,而且還是立身處世的問題。善,利人利己利社會。惡,惡人惡己紛爭不斷。人人為善,就會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地方安寧、百業(yè)興旺、國家強盛。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X世紀的接班人。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牢牢把握價值目標,深刻理解價值取向,自覺遵守價值準則。讓積極奮發(fā)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我們的心中扎根、開花、結果,從而轉化為崇德向善、奮發(fā)向上的實際行動。我們應該努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而一切美德的基礎就是愛。愛是生命的強光心存愛別人的心,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吹嚼先怂さ咕陀赂胰シ觯嘈攀篱g總不是傷害好人,讓其受到譴責,人都是會老的,難道你愿意哪天自己老了以后,一個人摔倒在街道上,卻無人問津?我們應該有愛。在校園內更是如此,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不罵人、尊敬師長、孝敬父母、不做違紀的事。這些事并不難,只是自己的意念之差。我們?yōu)槭裁床荒茉趯W校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崇德向上那?有了這些,一些不可能的事也皆為可能。記得魯迅說過這樣一句話: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進步。這句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應該積極向上的。所以,我們要以身作則,從我做起。
    奮發(fā)向上是中華兒女幾千年來與大自然拼搏而儲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華文明發(fā)展歷史的光輝結晶。我們要以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為引領。講道德、樹明禮向善之風,做正直友善的人。講學習、樹艱苦奮斗之風,做勤勞節(jié)儉的人。講健康、樹崇文尚潔之風,做健康開朗的人。樹立和諧之風,作遵紀守法的人。樹互助友愛之風,做熱心志愿服務的人。奮發(fā)向上,是促進社會人文發(fā)展的前提,崇德向善是增進人類自然的精神。
    最后重在堅持,培育的踐行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對這種精神要崇尚和堅守。就一個人而言,是一種良好的品性習慣。就一個班級而言,是一種健康向善的班風學風。就一所學校而言,是一個和諧文明的精神家園。修身利己,才會有朝氣蓬勃的生命,才會有不斷出彩的人生。我們每個人心底要蘊藏著善良道德意愿,建設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廣大青少年學生都應該自覺成為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者,和良好社會道德風范的建設者,讓我們滿懷信心,奮發(fā)向上,匯聚起推動社會前行的強大動力,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吧!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6)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 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 。
    攀爬過歲月的脊梁,在東方瑰麗的大地上,聳立著這樣一個不朽的民族。
    它的文化源遠流長,它的美德世代傳承。
    它,就是中華民族。
    我們的先賢曾用他們的思想和智慧,為我們這個民族贏得了“禮儀之邦”的美稱。 奮發(fā)向上,是中華兒女的拼搏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華文明發(fā)展歷史的光輝結晶。古有程門立雪的尊師,有孔融讓梨的尊長,有三顧茅廬的恭敬,有負荊請罪的謙讓團結??這些為我們立起靈魂的標桿。
    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承載著傳承傳統(tǒng)美德的重任。
    而今,這份重擔,這份傳承,落在了正在茁壯成長的我們身上。 也許有人說現在這個世界浮夸,物欲橫流,還有什么能夠打動人心的呢?
    而我想說:無論時代怎樣發(fā)展,人事怎樣變遷,都不會泯滅人性的光輝。
    所以我依然喜歡幫助同學,依然會在別人漠然和圍觀的目光中幫助需要幫助的陌生人。我依然相信,歲月溫柔如水,能夠感動人心的,始終都是濃濃的溫情善意。
    一句謝謝,可以讓我回味好久。一件暖心小事,可以讓我的心情愉快一整天。文明謙和有禮,讓我有了精神層次的升華。
    在學習中,在日常生活中,我感受著來自同學和老師的幫助和熱情問候,也更想回饋這種溫暖和光熱。在這種德善向上的氛圍中,我感受到了一種愛的溫度。
    做的越多,學的越多。學得越多,懂得越多。
    在給予和接受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一種前進的動力。一種想把這種美妙感覺“傳染”給所有人的心情。
    這種拼搏的勁,這種奮發(fā)的勇,這種古樸的德,這種暖心的善,時時刻刻在警醒著我,激發(fā)著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習慣,遵守禮儀,做浩瀚文明海洋里的“一滴水”,等待千千萬萬個我這樣的“一滴水”,匯集起來,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文明、和諧,友愛,和誠信。
    而你,愿意成為這樣的“一滴水”嗎?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明天我們即將挑起富強祖國的使命。同學們,加油吧!從現在起,只要我們秉承民族崇德向善的高貴品德,每時每刻都保持著一顆“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的道德心,將來一定會成為祖國的棟梁,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就讓我們揚起“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的風帆,吹響號角,奏響樂章,向前進,去改寫自己的命運,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
    小編精心推薦閱讀
    演講稿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500字 | 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