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800字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推薦更多專題:“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
    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教學水平才會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教案可以讓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應該考慮哪些問題?以下由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供你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篇1】
    《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的一篇小品文。寫于蘇軾被貶黃州期間。全文僅80余字,卻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創(chuàng)造了一個清冷皎潔的藝術世界,傳達了作者豁達樂觀的心境。本文語言干凈利索而又極富表現(xiàn)力,可以說是寫景抒情的精品。對于學生陶冶情操、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來說,本文是學生學習的典范。為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了解背景,初步感知。為了避免閱讀的隨意性,讓學生少走彎路,我課前向學生布置了搜集提蘇軾資料的作業(yè),導學鋪墊。這些資料告訴學生蘇軾被貶黃州后的文學成就,“黃州成就了蘇軾,蘇軾又成就了黃州”。學生通過思考得出許多發(fā)現(xiàn):一是蘇軾文學才能高,二是他心胸曠達,能夠做到身在逆境依然有所作為。為下面的理解蘇軾的感情打下鋪墊。
    二、以讀促感,二度感知。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誦讀對理解文章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队洺刑焖乱褂巍肥翘K軾的一篇經(jīng)典美文,學生在反復吟誦中感受到作品的張力,體會到了文言詞句的豐富之美、意韻之妙,加深了理解,陶冶了情操,培養(yǎng)了能力,提高了素養(yǎng)。這樣的朗讀把學生推向了與文本直接對話的情境。
    三、以問導思,理解人物。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通過設計彈性問題,有助于師生互動,動態(tài)生成,發(fā)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體驗作者的情感,感悟作品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設置“為什么蘇軾被貶黃州還能欣賞到如此空明的月色美景呢?”“透過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個有著怎樣人生態(tài)度的蘇東坡?”黃州是蘇軾最重要的人生驛站,被貶的苦難如重錘敲擊著他的心靈,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人生的低谷他完成了自己豁達樂觀人生觀的塑造,達到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巔峰!
    總結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與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相符,通過這一課學習,學生不僅感受到月夜美景,還感悟到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分析過程中,學生愉快的合作學習,多角度的展開思維活動,并且學會了辯證的看待問題,與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利于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發(fā)展的。
    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篇2】
    在惠州永漢中學趙榕深教師工作室跟崗學習已經(jīng)有一個多星期了。今天上午第二節(jié)課,我在初二(5)班上了一節(jié)匯報課,教學內容是《記承天寺夜游》一文。
    《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被貶黃州期間所作,文中通過對承天寺景色的描寫表現(xiàn)出蘇軾坦蕩、曠達、堅守人生的生活信條,讓我們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時,更要感受到他那從容應對苦難的人格魅力。根據(jù)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和初二年級的學情分析,我確定了我的教學思路:
    一、積累詞匯,熟讀成誦。
    二、涵詠品味,共賞佳色。
    三、深入文本,體悟情感。上完公開課以后我覺得,本課的教學思路整體上效果不錯,教學步驟清晰,教學環(huán)節(jié)齊全,教學安排科學,整個教學效果基本令人滿意。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保持和發(fā)揚的。
    一、文言文要以誦讀為基礎。因為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應多讓學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辦法就是誦讀。所以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采取了多種方式的誦讀方式,讓學生在不斷的誦讀過程中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
    二、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充分考慮了學生這個因素。在文章的翻譯這一塊我采取了學生自主疏通,老師點撥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通過教和學的互動,幫助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時領會文言字詞的含義和用法。
    三、一節(jié)課的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一節(jié)課的關注點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教師要舍得舍棄。按照傳統(tǒng)的教法,《記承天寺夜游》的教學點可以有很多:理解重點詞句;欣賞文中的寫月色的句子,體會作者的心境;結合作者在黃州的經(jīng)歷,探究“閑人”的內蘊,但在40分鐘時間內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那么就只能選擇其中最有價值的一點來挖掘,來教學。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就選取了蘇軾借景抒情這一點做為本課教學的重點,通過對此知識點的講解,加深學生對蘇軾復雜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篇3】
    本節(jié)課為新課程教學展示課。對于文言文教學,我一直注重誦讀和積累,常用競賽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接到開課任務后,我就想對一年來的文言文教學作一個歸納總結,來體現(xiàn)我的文言文教學。于是在本節(jié)課我作了以下的設計:
    誦讀──積累──感悟──拓展
    重點體現(xiàn)在誦讀上:整體感知時,我設計了自由放聲朗讀、聽讀,有感情朗讀、譯讀師生朗讀競賽;在精讀課文時,我設計了默讀,重點句品讀和聲情并茂朗讀;最后以學生背誦全文歸結。整節(jié)課以讀貫穿課堂,在讀中感知,在讀中讀懂讀透文本,最后在閱讀中與作者對話,不只讀懂作者,而且走進作者的心靈深處。我覺得本節(jié)課的課是勝利的,因為在各種不同形式朗讀中,學生比較順利地走進了文本,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但遺憾的是我準備不充沛,在各局部銜接中比較生澀,課堂語言比較粗糙,當堂激勵和隨機深入引導不能達到水到渠成,更要命的是可能自身誦讀不夠熟練,竟然卡帶,雖無傷大雅,但可見準備不充沛。
    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篇4】
    教學《記承天寺夜游》,我便開始進行課堂構思,即以文言為重心,開展字詞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基礎。在字詞教學的基礎上,賞析寫月句,感受蘇軾面對挫折和逆境的豁達樂觀,培養(yǎng)學生正確面對生命的人文精神。
    在對導學案的設計過程中,我盡可能在這堂課上體現(xiàn)一種新理念,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在完成基礎訓練中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自主翻譯作為第一步,在此基礎上完成內容的理解。通過展示發(fā)現(xiàn)學生表述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就是學生沒有掌握的地方。
    這堂課從最初設計到最后的呈現(xiàn),感想良多,下面就選擇其中最深的三點談談:
    1.文言文要以誦讀為基礎。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應多讓學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辦法就是誦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味古人的情感。
    2.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相信、尊重每一個學生,我堅信“沒有學不好語文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同時又是支持者和幫助者,既要在前引導,又要從旁幫助,和學生一起合作、探究,實現(xiàn)和諧的互動,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層次上有差異的學生,把目標注視到每一個學生的身上,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發(fā)展。再通過激發(fā)競爭意識讓學生相互質疑,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注重知識的拓展和遷移,把文本只作為一個“例子”。要想方設法拓展學生的視野,有效地挖掘學生潛在的語文能力。這是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特征。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把握好拓展的“度”與“法”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外閱讀情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比較準確地確定拓展遷移的方向和范圍,使學生望語文而生情,望語文而生趣。一節(jié)課的關注點不應該是面面俱到的。教師一點要舍得舍棄。按照傳統(tǒng)的教法,《記承天寺夜游》的教學點可以有很多:理解重點詞句;欣賞文中的寫月色的句子,體會作者的心境;結合作者在黃州的經(jīng)歷,探究“閑人”的內蘊……但在40分鐘時間內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那么就只能選擇其中最有價值的一點來教學,來挖掘。
    這節(jié)課我認為成功之處就是教會了學生知人論世的賞析方法。不足之處是我的語言運用的感染力不足,缺乏抑揚頓挫,影響了表達效果,而且教學評價語言單一,評價學生時表達感情缺乏真實感。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彌補不足。
    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篇5】
    這次聽評課的內容是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由二中的郭曉燕老師和賈金瑞老師作課。兩位教師課前精心準備、認真?zhèn)湔n,就《記承天寺夜游》一課,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展現(xiàn)出不同形式的.語文課堂。同時,兩位老師都從讀、譯、賞、誦的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不同的語文美。郭老師的教學內容扎實,語言優(yōu)美,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相扣;賈老師的課堂沉穩(wěn)大氣,教學設計銳意創(chuàng)新,體現(xiàn)以讀悟情的教學過程。兩位語文教師為大家展現(xiàn)出了同課異構的精彩。
    課后的評課環(huán)節(jié),兩校的資深老師對于這堂課,給予細致而到位的點評。尤其對新到崗的老師,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首先,對于一堂課,最重要的是要有目標意識,拿到一篇文章要在心中明確這篇文章學生可以從中學到什么,要有文本意識、學生意識、教師意識。語文老師的閱讀水平對學生的閱讀水平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名新的老師,對于一篇新的文章要讀十遍以上,這樣才能更好地走進文本,才能在讀中培養(yǎng)自己咬文嚼字的功夫,才能將學生的閱讀引到一個更深的高度。例如《記承天寺夜游》這篇文章,可以從字詞當中去推敲作者的復雜的心情。其次,要處理好學生和教師的位置,在課堂上很多時候教師為學生做了本應該學生多的事情,很多問題的答案不是學生思考后的答案而是老師的自己的答案。在今后的課堂上,要對學生恰當?shù)囊龑?,引導學生思考后自己得到答案。再次,是如何處理文和言的關系。文言文是學生的軟肋,大部分學生都不愿去學習文言文。內容要大于形式,文言字詞的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用整堂課去講字詞的翻譯上,要對學生進行方法的引導和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內容上去感受文本。
    教學是一門藝術,語文的課堂應該是充滿美的課堂、感受美的過程。很感謝學校組織的這種活動,促進自己在學習中發(fā)展。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