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寫教案也是教師的本職工作之一,撰寫教案能讓老師根據(jù)不同班級的特點微調(diào)內(nèi)容,很多新手老師對于編寫教案都很頭疼把?經(jīng)過出國留學網(wǎng)的編輯精心整理,推出赤壁教學反思簡短,希望你能從中找到有用的內(nèi)容!
赤壁教學反思簡短(篇1)
這一周我們在學習文言文,高一的學生們一提到要學文言文就頭疼,特別是知道《赤壁賦》還要求全文背誦后,就更痛苦了,為了提高學生們學習熱情,在備課時我反復思考:怎樣才能讓學生對本課有非常大的興趣呢?怎樣讓學生愛上這篇文章愛到不背會誓不罷休呢?想了很久我決定從本課的作者蘇軾入手。
要說蘇軾吧,學生們并不陌生,初中就學過不少蘇軾的詩詞,如果我只是簡單的介紹蘇軾,估計不少學生對他還是停留在初中時的認知。在詩歌鑒賞教學中有一種手法是知人論世。簡而言之就是如果你對某一首詩歌的作者了解比較多,在理解欣賞詩歌時相對就容易些。同理亦然如果學生對蘇軾了解比較多,在理解本課時相對也會容易些。但是,只是了解蘇軾,不是欣賞崇拜,怎能愛屋及烏,從愛蘇軾到愛他所寫的文章呢?我決定讓學生崇拜蘇軾甚至讓本就崇拜蘇軾的愛上他!
有了這個想法,我決定從導語入手。一個精彩的導語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能李大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上課時給學生提了一個問題:有一個人,一度下獄,三度被貶。但是他既沒有像賈誼一樣抑郁而終也沒有像陶潛一樣歸隱田園。他是——蘇軾!還沒等我說完啊,全班學生都齊聲回答,他們得意洋洋的望著我,好像再說:“這也太簡單了,今天要學這一課,當然知道是蘇軾?。 焙眉热淮蠹覍μK軾這么熟悉,我就考考你們,看看你們對蘇軾了解多少。我在課件上我展示了詩人蘇軾,詞人蘇軾,文章蘇軾,書法蘇軾,官員蘇軾,美食家蘇軾,兄長蘇軾,丈夫蘇軾……這些其實是考察學生對蘇軾在各個領(lǐng)域取得的成就,前幾個問題學生們非常順利的答出來了,什么在詩歌方面與陸游并稱蘇陸,豪放詞開拓詞境,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個好官修建了蘇堤。下面作為兄長和丈夫,蘇軾怎樣,就是我煽情的補充。
作為兄長他對弟弟怎樣?初中學過他的詞《水調(diào)歌頭》,在本詞的序中寫著“兼懷子由”,蘇軾很愛自己的妻子,在妻子去世后他在妻子墓旁親手種下三萬株松樹寄托哀思,在妻子去世十一年后夢到亡妻寫下了悼亡詞之首《江城子·憶夢》。說到這里已經(jīng)有同學情不自禁的背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碧K軾的至情至真感動了無數(shù)人,蘇軾的樂觀灑脫也為人敬佩。在面對三度被貶的人生困境時蘇軾以自己堅強的品格遺世獨立,本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學習千古名篇——《赤壁賦》,一起欣賞蘇軾筆下黃州赤壁的風光。
下課后我想了很多,語文課的導語要求短而精煉,而這節(jié)課的導語介紹蘇軾太多,太長,切題慢,但是我想讓學生們了解蘇軾多一些,起碼從我這里了解到不一樣的蘇軾,在有限的課堂很難分享更多關(guān)于蘇軾的事情,但我想給學生心中埋下一棵興趣的種子,給學生心中留下一點星星之火,原來蘇軾這么厲害,原來蘇軾這么深情,蘇軾究竟有多少吸引我們的故事和詩文呢,想知道嗎?一篇課是說不盡的,蘇軾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他如山間的明月,他如江上的清風。
赤壁教學反思簡短(篇2)
《赤壁之戰(zhàn)》內(nèi)容是根據(jù)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改編的,故事情節(jié)大家基本熟悉。教學本課,我采用以學生動手查資料,親口補充資料,師生配合表演,學生主動質(zhì)疑,小組合作討論、分角色朗讀等形式,在學生讀通原文,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礎(chǔ)上,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火燒赤壁片斷,給學生以生動、形象的藝術(shù)享受,接著,就趁熱打鐵,進行拓展環(huán)節(jié):用自己的筆描寫一下片中的場景。
通過教學實踐,我覺得查資料預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做得相當成功。這可能跟學生對三國故事感興趣有關(guān),學生在補充介紹資料時,有條理。我認為這與平時我們在交流資料時的要求有極大的關(guān)系。不會選擇資料是學生在交流資料時常常出現(xiàn)的問題。課堂上,有的學生只顧自己念自己查的資料,全然不顧資料跟課文的關(guān)系大小,也不加以取舍,重點不突出,語言也羅索。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注意引導、嚴格把關(guān)。
此節(jié)課成功的地方還有師生配合表演課文情節(jié),采用問答式,對話時師生感情豐富,語言富有人物個性,極有感染力。其次,最后的拓展也挺成功。學生通過影視作品的觀看,對火燒赤壁的宏大場面有了具體形象的感知,火光通天,濃煙滾滾,喊殺聲連成一片,曹操的人馬被燒死的、淹死的不計其數(shù),其慘烈、壯觀的場面震撼人心,加上音樂的渲染,使學生如臨其境。所以,學生寫起來就比較容易。老師在適當提供一些詞語,讓學生化難為易,寫得順暢,賦予文采。
當然,教學這一課也有遺憾之處。學生對歷史年代不是很熟,不如:有學生就說本課講述的事情發(fā)生在三國時期,有的學生就受到《三國演義》〉思想的影響,認為曹操是一個奸臣,學生討論時莫衷一是,老師就得花時間澄清。我覺得還是自己在備課時對學生估計不足造成的,看起來學生的歷史知識貧乏,概念混淆,今后有機會就得讓學生閱讀有關(guān)書籍,或者開展這方面的比賽活動。
赤壁教學反思簡短(篇3)
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對于學生來說是新課,所以我按新課的模式設(shè)計和指導學生的學習,整體效果還不錯,當然也存一些不足。下面,我從兩方面對本節(jié)課加以反思和總結(jié),以便更好地指導今后的教學工作。
一、這節(jié)課成功之處。
1、設(shè)計的導學稿詳略得當,有助于學生提前完成本節(jié)課的復習和新內(nèi)容的探討。
2、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整,板書設(shè)計合理,字體工整漂亮,本節(jié)課的重點一目了然。
3、設(shè)計了學生探究,讓學生參與到本節(jié)課的探討和講解中,積極踐行“以學生為本”的新課改理念。
4、制作課件,與學生的導學稿相對應(yīng),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準備充分,教師講解自然,不緊張,時間把握得恰到好處。
6、教法靈活多樣,能做到學生主體作用與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機結(jié)合。
二、這節(jié)課存在的不足。
1、雖然設(shè)計了學生分組討論和探究,但是給的時間不夠充分,討論得不太深入。
2、知識點延伸不夠,關(guān)聯(lián)知識點應(yīng)該再多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3、課堂放得還不太開,學生還不太活躍,課堂氣氛還有些沉悶,還沒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總之,這節(jié)課整體設(shè)計思路新穎,而且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平穩(wěn)扎實,學生學習得也比較輕松,效果還不錯,達到了教學目的。上完課再分析一下,我覺得如果設(shè)計得更好一些或許效果會更好。當然每節(jié)課不會百分之百完美,總有點遺憾。通過這節(jié)課,我學到了好多東西。我也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處處反思,處處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業(yè)務(wù)水平,爭取每節(jié)課少留遺憾!
赤壁教學反思簡短(篇4)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是我校的一個省級課題,因此學校對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也為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實踐這些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條件。轉(zhuǎn)變教學方式,重新定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重新審視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形式,一直是我們教學中思考、實踐和反思的話題。
古代散文教學是語文傳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載體,但是傳統(tǒng)的古文教學在教師的教學方式、評價形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很多不適應(yīng)時代發(fā)展的地方。因此探索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學是我們在省級課題之下的一個子課題。如何走出一條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的古文教學之路?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嘗試以宋代美文《赤壁賦》為載體,通過研究性學習,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帶領(lǐng)學生進入快樂的古文學習園地。
赤壁教學反思簡短(篇5)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弊鳛榻處熞欢ㄒ鲞@個框子。教學中,就要注重全方位地為學生搭建學習平臺。正如《新課標》所倡導的那樣,要“努力建設(shè)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一旦學生突破了教材的封閉狀態(tài),置身于一種“開放、多元、生動”的環(huán)境中,學習才真正屬于學生,學生也才會積極地參與學習。“新課標”提出“要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边@就意味著在教學活動中,更需要發(fā)動學生去參與討論,去搜集信息。因此,不管我們手中拿的是哪種教材,只要有了新的教學理念,同樣可以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協(xié)調(diào)的發(fā)展。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大文豪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期間作的,是一首流傳千古的豪放詞代表作,對語文教師而言,更是一篇藝術(shù)性思想性都很強,非常值得探討的教學名篇。
小編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