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學反思范文1000字6篇

字號:


    每一位辛勤的老師,都甘充當學生進步的階梯。教案要結合學生實際來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寫教案,可以幫助老師很好的備課,講課的時候會講的更加詳細,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請你閱讀我們輯為你編輯整理的《政治教學反思范文》,請閱讀后分享你的朋友!
    政治教學反思范文【篇1】
    自實施自主探究、快樂合作、學習方式的實驗研究以來,我在教學中結合學情,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我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生動性、形象性和直觀性,而中學生的思維又以形象思維為主,針對學生的特點、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對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營造情境、濃厚課堂氛圍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新奇感、驚訝感、新穎感,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自主探究快樂學習知識的興趣,又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過小組間討論、交流、歸納、整理,在輕松快樂中掌握了知識,又培養(yǎng)小組間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課堂上雖然我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學習效果有了明顯改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學習的投入度、快樂度有了明顯提升,當然,也還有一些明顯的不足:比如,教學設計不夠合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不夠緊湊、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還有待開發(fā)……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反思,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步達到一種“亦師亦友”的境界,讓我們的課堂充滿快樂,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政治教學反思范文【篇2】
    在開展教學工作前,我先對初一教材做了一個大概的了解?!缎抡n標》指出,不一樣的學生具有不一樣的學習潛力、興趣愛好、生活經(jīng)驗和不一樣成就感。因此,課堂教學應尊重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品質,使不一樣個性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而且此刻新教材的可讀性強,知識點較少,還增加了一些漫畫和相關圖片,教材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活潑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學生都比較喜歡這門課。因此,我們初一的備課組對每節(jié)課的教學都花費了超多的精力,力求精心設置情景,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用心性,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體驗到課堂的樂趣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思想品德課重在激情、明理、導行。教學中要擴展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受,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感悟和理解社會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確的道德觀和良好行為習慣。如教學時,“小品進課堂”,開展活動情境表演,就能夠使教學資料從靜止的紙面上站起來,引發(fā)學生的親切感與新鮮感,調動學生大腦皮層的優(yōu)勢興奮中心,使之在簡單愉快的心境下持續(xù)旺盛的學習熱情。例如在上“禮貌交往”一課中,我根據(jù)教學資料創(chuàng)設一個打電話找老師的活動,讓學生來表演,切身感受禮貌用語的作用。此外,平時根據(jù)教學資料,還可創(chuàng)設其它多種形式的活動情境,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參與其中,透過做一做、想一想,慢慢體會,從中悟出道理,加深學生的道德認識,從而更好的撐握知識。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主角扮演等。透過學生的自身表演進入情境,從而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學生的道德認識。
    二、多種媒體,創(chuàng)設視聽情境
    多媒體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生動性、形象性和直觀性,而中學生的思維又以形象思維為主,針對學生的特點、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對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營造情境、濃厚課堂氛圍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新奇感、驚訝感、新穎感,不僅僅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和主動性,從而帶來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一課中,我選取我國“聞雞起舞”的成語故事,透過多媒體把相關影像播放給學生觀看。這樣,使學生在愉悅中,既掌握了知識,培養(yǎng)了想象力,又進行了美的心靈陶冶,進而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關注課堂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們在平時生活水平中可能也會遇到這樣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說加上一個扣人心弦的序言,我們就會手不釋卷;一部好的電視劇,有一個激動人心的序幕,我們定會目不離屏。同樣,一堂好課,有個引人入勝的開場,自然會把學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們授課中,使學生用心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升整個課堂效率。上課之前,為了使學生從下課的興奮狀態(tài)中轉到上課的氣氛中,我就經(jīng)常用一些詩歌、音樂、故事、事例等導入新課,結果,絕大部分的學生,立刻就完成了狀態(tài)的轉換,從而使整堂課有個良好的開端。比如,播放歌曲《我是女生》,每個人都懂得男生和女生之間是有諸多的不一樣,而且之間的相處也要注意很多禮節(jié),那么男生女生到底怎樣交往才算正常、合乎禮節(jié)呢?從而導入教學主題――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引用“一封情書”的案例來引出――青春期的男女生應如何解決對異性產(chǎn)生的好感。等等。
    聽過有經(jīng)驗的老師上的課,不由得感慨:姜還是老的辣。同樣的材料,類似的材料,課堂的引導和把握就不一樣,效果大不一樣。聽過精心準備的公開課,由衷贊嘆。一堂高質量的課,準備的工作量真的很大,真期望隨著新教材的逐步推廣,各校教師能透過這個網(wǎng)絡平臺進行交流,共同發(fā)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以上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心得體會。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完全有賴于我們的教師帶著新思想、新認識、新做法去耕耘、去發(fā)揮、去創(chuàng)造,去呈現(xiàn)新的氣象、新的風尚、新的成效。當然,我在與其他老師的交流中也發(fā)現(xiàn)自我的不足:比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時光的安排上和對學生的啟發(fā)上的不合理之處等等??傊?,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反思,發(fā)揮自我的優(yōu)勢來不斷的提升自我的教學水平,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和朋友,到達一種“亦師亦友”的境界。
    政治教學反思范文【篇3】
    知識的反思能力。這里的知識主要包括背景知識和專業(yè)知識兩種。背景知識指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論等方面的知識。它不但是教師職業(yè)專業(yè)化程度的重要標準之一,而且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基礎。背景知識是教師必備的理論知識,是教師傳授專業(yè)知識的船和橋,它決定著教師怎么教,學生如何學的問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很多教學疾病的發(fā)生往往與教師對背景知識的掌握程度及靈活運用的程度有關。從知識的層面上看,當教學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教師首先應該反思這是否與自己缺乏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論知識素養(yǎng)有關。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彌補和提高。否則可能還會陷入在彷徨之中。專業(yè)知識主要指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既要依據(jù)教材有又要跳出教材,既要考慮教材的邏輯體系,更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考慮傳授知識,還要考慮能力培養(yǎng)等。因此,教師就需要對具體的教材內容進行處理。教師至少要對兩方面的問題進行反思,第一,是否無視具體情況而照本喧科;第二,對教學內容的處理是否恰當,如調換、補充的內容是否得當,教學內容的邏輯順序是否合理,教學重點、難點和疑點是否符合學生實際等。隨著新教材在全國的逐步鋪開,教師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因為新教材給教師極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給教師很大的處理教材的自由度。這就更需要教師們經(jīng)常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斷調整,最終達到更完善的程度。除此以外,教師需要反思的內容還包括:對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是否徹底弄通;對重點、難點是否真的理解透徹;對疑點內容是否實際排除;對教學內容是否做到深入淺出的講解,即深奧的內容是否通俗化,抽象的內容是否形象化,理論的內容是否實際化等。
    政治教學反思范文【篇4】
    嚴也是一種愛,嚴能更好的鍛煉我們成長,更好的讓我們進步。
    在上課前,我細心分析學情知道:八年級上學期的學生,對子女與父母相處問題并不陌生,一方面他們知道要尊重父母,但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懂得與父母溝通的技巧,甚至有些學生與父母相處時產(chǎn)生逆反心理。針對學生的認識基礎和年齡特點,用體驗、感受、自主探究、小組研討、辯論以及教師講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知道嚴也是一種愛,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與父母和諧,懂得尊重、理解父母,學會與父母相處。
    通過教學發(fā)現(xiàn),恰當?shù)膱D片、動畫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培養(yǎng)興趣,符合初中學生形象思維較強的特點,然而,過量的圖片展示又會使學生分不清主次,達不到教學效果,比如學生在看完漫畫《父母的愛》之后,教師就沒必要再補充各種相類似的圖片,這樣反而是畫蛇添足的做法,削弱了漫畫內容的震撼力。
    此外,課堂上音樂適時出現(xiàn),往往會給人帶來情感的觸動,深化人的內心感受。比如當學生深情朗誦“來自父母的心聲——《孩子,我為什么會打你?》”時,適時播放了輕音樂,伴著朗誦,學生為之所感染,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激發(fā)了學生對與父母相處的深入思考,懂得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克服消極的逆反心理的道理,也強化了教學的重、難點。
    這節(jié)課最大的重點之一是讓學生知道逆反心理的危害。要讓學生充分感受的體驗逆反心理的危害,任何的說教在此都顯得那么的無力,怎樣的情境能讓學生去悟?通過幾次教學內容的調整,最終采用辯論的形式,通過學生間激烈辯論,形成了思維的碰撞,從而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節(jié)課下來,我的收獲不少。盡管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對學生的反饋進行了細致地預設,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節(jié)外生枝的問題,聽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富有價值的想法。學生真是一座無窮的寶庫,他們思維活躍,想法新穎,永遠不可能機械地按照老師設定的軌道運轉。
    作為老師,如果不及時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以高度的教育機智去處理教學中的突發(fā)事件,課堂教學就會陷入僵局,這樣的老師隨時都有可能被學生淘汰!
    政治教學反思范文【篇5】
    今天下午,是我跟崗學習上的第三節(jié)課,粵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6課《告別不良生活習慣》,綜觀整個教學過程,基本達到預設教學目標,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我用特別關注學生“自主合作”。
    一、自主
    在《告別不良生活習慣》一課的學習中,我布置學生在課前向父母、親戚、朋友了解身邊存在的不良生活習慣的種類,調查人們對浪廢糧食、玩電子游戲、同學之間互相攀比、抽煙、喝酒這幾種不良生活習慣的態(tài)度,以及人們反對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的原因。在課堂上,學生向大家匯報自己學后的.感受。從這些親身感受中,學生自然而然了解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
    二、合作
    在教學中,我們就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傾聽他人的意見,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教學《告別不良生活習慣》一課時,我把學生組合成四個合作學習小組,由組長帶領各位組員收集、選擇、處理資料,并進行交流、匯報不良生活習慣產(chǎn)生的危害,以及杜絕它的方法。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把自己和組內同學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歸納、篩選,取長補短,并設計了講解、展示、表演等匯報形式,效果就比個體學習要好得多。
    我的導師陳校長的點評,非常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中,我們要創(chuàng)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fā)展。在《告別不良生活習慣》的教學活動中要有效把握是使用教材
    (一)從點到面讀教材,由面及點用教材。
    (二)設身處地看教材,推己及人用教材。
    (三)以事論理挖教材,合情合理用教材。要增強品德教學實效,促進學生由“知”向“行”的轉化,就必須轉變教學思路:由“傳授—給予”轉變?yōu)椤疤骄俊加小?;由生搬硬套轉變?yōu)殪`活多樣;由重結論轉變?yōu)橹剡^程。陳老師的精彩點評,使我感悟到,很多的道理,不一定要從學生的嘴里說出來的,在思想上洗禮,精神上灌輸就行了。
    政治教學反思范文【篇6】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教師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越來越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綜合學校的實踐探索經(jīng)驗及體會,進行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徑。對教師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在新課改下結合當前思想政治課教學實際,就政治教師的教學反思談幾點想法。
    一、反思內容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現(xiàn)象的反思、研究、小結,是通過課堂教學現(xiàn)象看其本質,尋求教學規(guī)律,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吸取失敗的教訓。教師每上一堂課后,或多或少有點得失、感想和體會,如果及時進行反思,在今后的教學中引以為戒,不斷地改進,不僅會在今后的教學中避免走彎路,而且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jù)素質教育要求,課堂教學規(guī)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以及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核心內涵,對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教學目標的科學性②教學內容的有序性③教學結構的整體性④教學方法的適切性⑤媒體運用的合理性⑥學生參與的積極性⑦反饋矯正的及時性⑧教學管理的有效性。為求得高質量的、有的放矢的教學反思,在具體操作時,我們把它聚合為以下五個方面:
    1.合理之處
    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會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生機勃勃。出現(xiàn)許多課堂教學中的“杰作”,如教師對教學難點的順利突破;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的有效舉措;先進教學思想和方法及媒體的合理使用;課堂中一些新穎精彩的語言及教與學的共鳴之處等等。
    2.不足之處
    課改的步代迫使我們在課堂中不斷地實踐、探索、創(chuàng)新,在這過程中難免遇到挫折,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之處:如教學目標定位不準,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飽”的現(xiàn)象;教學引導的度把握不適,造成的“一問三不知”的僵局;教學方法選擇不當,造成的低效;師生的不和諧合作;教學語言的失誤;媒體操作的不熟練;對學生評價的不合理等。
    3.有待于改進之處
    主要是指課堂教學中在教學設計中遺漏的一些環(huán)節(jié)或知識點。如教學銜接必需的知識點,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內容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解知識點的謬誤之處和學生反饋的差錯處。如教師指導不到位,學生中出現(xiàn)的有代表性的錯誤,特殊的錯例和普遍存在的問題等。
    4.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課堂是學生思維的活躍地,想象的馳騁處,創(chuàng)新的發(fā)源地。課堂上有時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理解,超越教師的設想,教師不僅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維,特別是創(chuàng)新思維軌跡,更應當不失時機的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閃光的片刻。讓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
    5.應對措施
    上完一節(jié)課,坐下來靜心思考,會發(fā)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有一些只需要經(jīng)過微調就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地方。如課前準備是否充分,教學過程順利與否,師生合作情況如何,問題設計是否合理,作業(yè)設計有無突破,過渡語言還可提煉否,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怎樣,講與練的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更恰當?shù)倪x擇例題,更完美的板書設計,更科學的媒體選用等。對這些內容進行必要的修改、提煉,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取長補短,能夠精益求精,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教學反思的方法
    教師要對教學進行反思,既可以由自己反思,也可以借助同行或專家的評價、學生的反饋等多種
    形式來推進自己的反思。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幾條路徑進行反思。簡要說明如下:
    1.自我反省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有“昔日三省重身”之說,葉圣陶先生也曾寫“下水文”自勉,魏書生先生說過:“對待教學工作要敢于質疑,多打問號,再去解決問號”。教師在教學后對自身的自我反思可使教師快速獲取反饋信息,找出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成功和不足的地方,研究和找出原因,思考和改進優(yōu)化的途徑。自我反思的途徑:一是縱向反思,就是同類型的課,后期與前期縱向反思。二是橫向反思,就是同一內容的課,與同行或專家的課橫向比較反思。三是“規(guī)定”與“教學設計理念”反思。教師在自我反思中應重點推敲以下幾個問題:自己的教學是否以學生為本?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愉快嗎??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否體現(xiàn)出來了?學生還有哪些困惑?學生有哪些收獲和建議?課學教學有哪些亮點和暗點?是否達到了自己的期望值?自身教得舒暢嗎??是否感受到了成功?哪些問題還要進一步完善?如果重新設計、組織這節(jié)課還會有哪些新的增長????
    2.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反思
    執(zhí)著的教師無不認為:課堂教學中“追求的不是平談無奇的完美,追求的是有新亮點的遺憾”。再成功再理想的教學總有其不足之處,況且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課堂教學實踐也理應與時俱進,需要更新、優(yōu)化和進一步完美,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的教學觀;粉筆加黑板的方便性,面面俱到的滿堂灌,披星戴月的疲勞轟炸,應試的題海戰(zhàn)術的方法觀;以分數(shù)高低論英雄的質量觀等普遍存在。盡管這些在短期內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持久下去,學生厭學、不喜歡政治課,思維缺乏創(chuàng)新等一系列副反應會相繼出現(xiàn)。因此,教師在新形勢下,更學會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jiān)控、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評價,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要多反思一下,“學生對這一知識了解多少?”,“學生能理解嗎?”,“這一知識點是否有一些新提法、新表述?”,“學生在掌握這些內容時會有哪些想法?會不會有抵觸情結?”等等。雖然,有經(jīng)驗的.教師在課前準備時會對學生的各種思維信息走勢有所準備,但我們在課堂中?對的學生他們是不斷在變的,有時不少意外隨時隨地都會發(fā)生,這就更需要我們馬上進行反思: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怎樣適時地調整教學計劃,果斷采取有效的方法和對策,進而順著學生的思想組織教學,保證教學過程順利進行。
    3.請教同行進行交流,促進進步
    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蔽膶W家蘇軾還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苯處熥约邯毩⒎此?,有對確會模糊不清,尤其是新教師缺乏教學實踐積淀,很有可能產(chǎn)生“模糊”的反思現(xiàn)象,這時最好尋求同行的幫助,其路徑:一交流,“教無定法,貴在行法”,同一個問題,見仁見智。通過相互交流,請同行或專家指點,將教學中的某些現(xiàn)象說給同行式專家聽,請他們指出其造成的原因或改進的意見。大家各抒己見,共同探索,尋求最佳的方案,從而達到提高的目的,二是觀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機會觀摩其他教師的課,如“名師示范課”、“特級教師公開課”以及各類評比的“優(yōu)質課”或“研究課”等,學習他們的教學思想和駕馭課堂的能力,并認真對照反思:假如我上這節(jié)課,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是怎樣的?我是怎樣體現(xiàn)課標精神的?我是怎樣設計教學進程的?我是怎樣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我是怎樣組織和駕馭課堂的?我在教學中是怎樣發(fā)揮自身教學機智的?我會采取什么樣的媒體來處理教學重點和難點?等。通過比較,光偽存真,取百家、名家和名師之精華。三、實踐,向組內和校方申請多上匯報課、公開課,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學評比活動,課后請同行集體診斷,求得更完整的反思。
    4.總結經(jīng)驗教訓進行反思
    教育先卒們曾總結出這樣的經(jīng)驗:“好學生是促使我們提高業(yè)務的老師”,因為“教學相長”,教與學緊密相連,師生應互相學習,韓愈在《師說》中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倍颊f明相互學習的重要性。在新課改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
    完成教學目標,更要將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三種學習方式結合起來。為此,教師在課中和課后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渠道方式了解和掌握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反饋,從而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了解和掌握學生反饋的路徑有這幾條:一是課堂觀摩,二是學生評課,三是課間個別交流,四是問卷調查,五是定期小組討論。
    三、教學反思中應注意的問題:
    ①要及時記錄,最好能形成教后組成教后感。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最淺的黑水也勝達最好的記性”。教師在講完課后,才能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寶貴的反思在大腦中停留的時間十分短暫,如不及時記錄,就會迅速遺忘。
    ②形式要怎樣,不要千課一律,面面俱到,一節(jié)成功的課或一節(jié)不成功的課,都有反思的地方,但要反思的內容都有很大的不同,該怎么反思也有不同,要避免“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歲歲課相似”的現(xiàn)象。
    沒有反思的經(jīng)驗是狹隘的經(jīng)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jīng)過反思,教師的經(jīng)驗才能升華到一定的高度且對后續(xù)行為產(chǎn)生影響。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如能勤于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xiàn)和行為依據(jù),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jiān)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和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和修正,善于反思提練,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索,與時俱進,課堂教學就能適時適地達到最佳效益,教師自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也必定逐步提高。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