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精選

字號:


    不打無準備之戰(zhàn)。教案對于教師來說,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案能輔助教師在課堂上更好的發(fā)揮主導作用。寫教案的時候是否依舊有疑惑呢?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還請多多關注我們網(wǎng)站!
    關于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認識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關系,能用左、右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經(jīng)歷觀察、操作和活動的過程,初步掌握判斷左、右位置的方法。3.在游戲活動中,體會位置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認識左右的必要性。教學重點:建立左右的標準,初步掌握判斷左、右位置的方法。教學難點:能正確用左、右來描述物體的位置。教學準備:主題圖、課件、卡片、圖片、膠棒或膠水。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學習左右的必要性1.由上下樓引入教學
    教師:為了安全,避免我們上下樓沖撞在一起,學校要求我們都要“靠右行走”。(出示下圖)
    你知道他們應該靠哪邊走嗎? 2.出示課題
    教師:只要我們認識了左和右,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左右”。(板書課題。)(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新課的學習。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左右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活動中感知,認識左與右1.借助左右手認識左右(1)認識右手。教師:你們已經(jīng)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上課發(fā)言要先舉手。我們發(fā)言時,舉的是哪只手?請你舉起來。(學生舉手。)
    教師:那你們能告訴老師,你舉的是哪只手嗎?
    教師:在舉手發(fā)言時,我們通常都是舉右手,老師看看你們局的是不是都是右手呢?(教師巡視糾正,糾正后放下右手。) (2)做動作記右手。
    拍一拍:讓學生用自己的右手輕輕拍一下桌子。
    握握手:讓學生生出右手,相鄰的兩個同學握握手。并說明我們在握手的時候也要用右手。敬隊禮:學生模仿教師行隊禮。 (3)認識左手。
    教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右手了,另外一只手就是左手。快把左手舉起來,看一看,這就是我們的左手。用左手把鉛筆盒擺正。 (4)借助生活習慣動作區(qū)分左、右手。
    教師:想一想,平時我們用右手做什么?(舉手、寫字、拿筷子、握手、敬隊禮......)
    教師:請你模仿寫字的動作。右手寫字時,左手在做什么呢?右手拿筷子時,左手在做什么呢?
    教師:請你再說一說,兩只小手可以做什么? (5)借助兒歌強化認識左、右手。
    教師和學生一起聽下面的音樂邊說邊做動作。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來,我伸出左手擺一擺,左手收回來。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來,我伸出右手擺一擺,右手收回來。我伸出雙手去,我收回雙手來,我伸出雙手擺一擺,雙手收回來。
    (6)借助左、右手認識左、右面。
    教師: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它們配合起來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你身上還有這樣的“左與右”的好朋友嗎?快來找一找,邊指邊說。
    (左腿右腿、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腳右腳......)
    教師:與右手同側的就是我們的右面,有右眼、右耳、右胳膊、右腿、右腳等。與左手同側的就是我們的左面,有左眼、左耳、左胳膊、左腿、左腳等。
    教師:下面我們做一個游戲,請你聽口令做動作。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怕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設計意圖:通過這幾個層次的活動體驗,讓學生將左右與身體對應起來,借助生活習慣動作,幫助學生真正建立左右的標準,從而進行判斷。) 2.以自己為中心辨別左右(1)找鄰居。
    教師:我們的身體上有左右的好朋友,我們座位我左右也有我們的好鄰居。坐在你左邊的鄰居是誰?和他握握手。右邊的鄰居是誰?和他招招手。
    學生可以一組一組地做,教師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予以糾正。 (2) 整理書桌。
    教師:請把鉛筆盒擺在書桌的上面,數(shù)學書放在書桌的左面。 (3)建立課堂習慣。
    教師:起立發(fā)言時,我們都應該站在書桌的右側。
    教師:下面請大家起立,站到書桌的右側。你站對了嗎?
    (設計意圖:通過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從身體的左右擴展到以自己為中心辨別左右,加深學生對左右的理解。)
    (三)操作中辨別,加深對左右的理解1.擺一擺
    學生拿出下面的圖片和水果(香蕉、蘋果、桃子、南瓜)卡片,聽老師要求動手擺一擺。
    要求:(1)香蕉擺在南瓜的右邊;
    (2)蘋果擺在西瓜的左邊; (3)桃子擺在香蕉的右邊。
    學生擺完,教師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予以糾正。然后用課件像同學們展示。(課件左右第5頁,如下圖。)
    2.完成教科書的第13頁第6題
    學生先獨立嘗試,集體交流后再利用課件演示。(課件左右第7頁,如下圖。)
    (設計意圖:通過這兩道練習題,使學生在操作中進一步加深對左右的理解。小螞蟻吃南瓜的題目,是一道答案不唯一的開放題,學生通過獨立嘗試與集體交流,體會路線的多樣性,并且利用上下、左右來敘述物體的位置和行走路線。)
    (四)解決中運用,感受實用性
    教師再次出示開始上課時呈現(xiàn)的上樓梯圖片。如下圖。
    教師:剛開始上課的時,這兩位同學要上樓,靠右行走。指一指,他們應該靠哪邊行走呢?教師:只要我們靠著自己右手這邊走,就是靠右行。我們平時在走路、開始時,都要按照交通規(guī)則的要求靠右行駛,這樣才會安全、有序??磥碜笥也坏谖覀兩眢w上有,教室中有,生活中也有。
    (設計意圖: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實用性。)
    (五)全課小結
    教師:同學們今天不但認識了左右,而且還能利用左右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真是太棒了!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感受?
    (六)布置作業(yè)
    教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關于左右的知識嗎?請你自己去觀察一下!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借助于熟知的生活事例學習數(shù)學,使學生初步會用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解釋周圍的事物,從而充分體現(xiàn)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關于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鐘表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生活經(jīng)驗總結出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的方法。
    2、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思維拓展目標:
    (1)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yǎng)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識整時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鐘面
    學生: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猜迷:一家三兄弟,高矮個不齊,滴答提醒你,時間要珍惜。
    或:嘀答、嘀答,沒腿它會走,沒嘴它會說,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猜猜它是誰?
    (如學生不能猜出,則用第二個謎語作補充。)
    二、自主探究
    (一)認識鐘表
    1、逛鐘表商店
    課件出示各式鐘表。
    2、給這些鐘表分分類,分成指針式和數(shù)字式。(如學生說出電子表也應肯定)
    3、數(shù)字式鐘表的認讀,8:00和8時。
    這兩類鐘表,你覺得那類看時間簡單?(數(shù)字式鐘表)7:00表示什么?你會讀嗎?
    板書8:00和8時,指名讀,齊讀。
    認讀5時、11時和1時。
    4、指針式鐘表的表盤認識。
    (1)、數(shù)字式鐘表的秘密一下子就被你們發(fā)現(xiàn)了?那么指針式鐘表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它有什么秘密,好嗎?
    (2)仔細觀察你們手頭的鐘表,在表面上你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下。呆會兒老師有問題要考大家。
    問題1:你的鐘表上有幾個數(shù)字?看看這12個數(shù)字是怎么排列的?(齊數(shù))
    問題2:你的鐘表上有幾根指針?這些指針是怎么轉(zhuǎn)動的?
    (3)、對,指針都是從小到大走過去的,這是按順時針的方向走動。時間不會倒流,我們過了今天就不會再有今天了,小朋友過了5歲,也就不會再有5歲了。
    (二)、認識整時
    1、觀察研究。
    (1)、指名認1時,4時,6時。
    (2)、你們能認出這些時間,那一定是有什么方法的,先說給同學聽聽,再告訴老師,好嗎?
    (3)、小結: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間就是幾時。這些整時的鐘面,分針總是指著12。
    2、認識整時。(課件出示鐘表王國,認讀11時、7時、1時、6時、2時、12時。)
    3、撥時間:3時,7時、12時、9時。(教師說學生撥,學生說學生撥。)
    三、反饋深化練習
    1、小軍的一天
    小朋友們會認會說也會撥時間了,真了不起!那能不能寫下時間呢?我們?nèi)タ纯葱≤姲?。小軍也是一年級的學生,他一天的都在做些什么呢?咱們?nèi)タ纯础?BR>    課件出示:早上7時洗刷,上午8時讀書,上午10時做課件操,12時吃午飯,晚上6時看電視,晚上9時睡覺。學生作業(yè)紙上完成填寫。
    2、過幾時是幾時
    (1)老師中午12時吃飯,過一個小時要午休,你知道老師幾時午休的嗎?
    (2)老師晚上7時吃飯,過三個小時要睡覺,你知道老師什么時候睡覺的嗎?
    3、一天中兩個10時。為什么同是10時,一幅圖是在上課,而另一幅圖卻是在睡覺呢?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還有很多的鐘表知識呢,小朋友課后向爸爸媽媽等再學更多的鐘表知識,好嗎?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一份你一天的時間安排表。
    關于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3】
    教學內(nèi)容:
    前后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是重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按一下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是難點。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數(shù)字卡片,四驅(qū)賽車。
    教學過程:
    一、學前預備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教室里(活動一)
    同學們,在教室里你能說出你座位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嗎?
    2、數(shù)字卡片(活動二)
    請10個同學,每人手里拿著數(shù)字卡,按1、2、3……的順序站好,請你說說你前邊的數(shù)字是幾,你后邊的數(shù)字又是幾?你前邊有幾個數(shù)字,你后邊是誰?你后邊的數(shù)字又是幾?你前邊有幾個數(shù)字,你后邊有幾個數(shù)字?
    3、排隊(活動三)
    請出一組同學站好隊,請你說說你前邊是誰?你前邊有幾個人?你后邊是誰?你后邊有幾個人?
    二、引導操作,探究新知。
    1、森林運動會——跑步(多媒體課件)
    (1)秋天時節(jié),一年一度的森林運動會開始了,我們先來看跑步場上都有誰在比賽?(電腦顯示)誰來說說它們的名次?
    (2)請同學們再來說說誰在小鹿后面?小松鼠的前邊是誰?
    (3)如果5個小動物繼續(xù)賽跑,其前后順序有可能變化,請同學們說說將會怎樣變化?在跑步場上,小兔子接受了上次跑步驕傲失敗的教訓,這次它使了了全身的力氣,它會跑第幾名?大家(小組討論)。
    (4)我們也來一個跑步比賽。(賽跑活動)。
    2、森林運動場的第二賽場——賽車場。
    (1)賽車運動員都有哪幾位呢?
    (2)就目前的比賽情況,誰排在最前邊?誰排最后邊?2號車是第幾名?5號車是第幾名?3號車在幾號車的前面?在幾號車的后面?
    3、(1)師:比賽繼續(xù)進行,糟糕!排在第一的2號車出現(xiàn)了故障,怎么辦?
    師:賽車場上,小貓的汽車突然出了問題,你們猜猜看,誰會是第一,它的后邊又是誰呢?
    (2)想一想,你們能提出來什么問題?
    4、賽車比賽(準備5輛四驅(qū)賽車)
    請五名同學進行賽車比賽,5名同學的賽車的名次會不斷變化,請同學們及時說出他們的名次,還要說出這個同學的前邊是誰,后邊是誰?(師生共同活動)。
    三、鞏固練習,擴展思維。第63頁的2、3題。
    四、思維創(chuàng)造訓練
    第63頁的“數(shù)學故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編故事)。
    請同學們看圖編故事,開始小兔和烏龜誰在前誰在后?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它們的位置有什么變化?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各種活動,體會用前、后來描述物體的位置,并且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用到前、后來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希望同學們在平時多注意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數(shù)學知識。
    關于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4】
    內(nèi)容;第二章,講例3,處理第37頁和練習三第4-6題.
    重難點;找位置的方法.
    教具準備;
    1玩具,英文字母一盒.
    2多媒體課件;帖圖片和找書
    3看卡片,找位置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齊說兒歌;眼不離老師,腦不離問題,勤思多動腦,智慧數(shù)第一.
    二前提測評
    小朋友,前面我們學習了方向,想一想,還會嗎先練習一下:上下前后左右
    三引入:再說,爸爸媽媽經(jīng)常帶我們?nèi)タ措娪?進到電影院,能不能隨便坐呀你想不想自己來找位置呢這節(jié)課老師就來領著大家一起來找位置.板書課題;找座位
    四新課達標
    1認識第幾組
    一般從左往有數(shù),第一豎行是第一組.師讓第一組的小朋友拍拍手,第二組的點點頭,第三組的伸伸手...
    2認識第幾排
    一般從前往后數(shù),講桌的后面是第一排,請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揮揮手,第二排的搖搖頭,...
    3讓生介紹坐在第幾組第幾排,并說一說前后左右是誰
    4介紹你坐在誰的前誰的后
    5四人一組說一說自己的位置
    6全體學生動手在黑板上貼畫:學生座位平面圖
    先找哪個位置是你的再帖
    請第一組生來帖,第四排生找你的位置,...第三排第四組的小朋友和他的前后左右的小朋友一起上來貼
    五課間休息看動畫片貓和老鼠
    六達標訓練
    1連線;幫小動物找家
    2幫小動物找書
    3找字母
    4說一說你住在幾樓幾號
    關于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5】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學會物體進行分類方法。
    教學具準備:
    1.錄像
    (1)商場外景鏡頭
    (2)商場物品遠景鏡頭(依次播放食品類、家電類、鞋類、文具類、服裝類)
    (3)商場物品近景鏡頭
    ①柜臺物品
    ②售貨員正在擺放文具
    ③顯示擺放結果
    2.商品柜臺及相應物品。
    3.學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類。
    (1)播放錄像①商場外景鏡頭。
    (2)播放錄像②商場物品遠景鏡頭。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看錄像,使學生明確商場物品有很多種。
    引導學生說出,商場是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從生活引入,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激發(fā)學習興趣。通過看錄像,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通過學生相互敘述,使敘述在觀察、思維、想像、交流中初步感知分類的方法。]
    2.明確分類。
    (1)播放錄像③
    商場物品近景鏡頭(文具柜臺第一層是文具盒;第二層是練習本;第三層是筆。一位售貨員阿姨正在往柜臺里分類擺放文具。)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阿姨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阿姨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學生結合所看錄像說說什么是分類。
    [通過學生觀察,進一步體會分類的意義,分類使生活更方便了,同時感受到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就有數(shù)學。]
    (2)猜一猜
    繼續(xù)觀看錄像從而猜測阿姨拿的物品會放到哪一層?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把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過學生觀察、猜測、思考,進一步理解并學會分類,體驗成功,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二、鞏固發(fā)展,體驗分類。
    1.擺一擺。
    出示商品柜臺,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相應物品分類擺放在柜臺里。
    學生匯報物品是如何擺放的,教師從而明確分類的必要性──通過分類使每種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
    [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分類中初步體驗分類的必要性。]
    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師導語,說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為學生提供做的機會,通過親手操作進一步體驗分類。]
    (2)小組活動,組內(nèi)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
    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