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人家教案通用10篇

字號:

小橋流水人家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理想課堂”并非是準備最完善、上得最完美的課,應是還孩子們更多的參與時間和空間,孩子們主動學習、各有收獲的課堂,是高實效、充滿活力的課堂。本節(jié)課努力按照課堂模式的三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拓展運用)六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自學指導、定向示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饋調控、拓展練習)的基本要求去做,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理解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4、欣賞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積累優(yōu)美詞句。
    課前準備:
    1、學生按預習要求預習課文。
    2、學生搜集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句。
    3、老師準備古詩文《天凈沙》。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出示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BR>    2、全班齊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3、導入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以曲中的句子為題“小橋流水人家”。
    點評:用古詩導入,既引導學生體會詩的感情,又讓學生明白了課文題目的出處。因詩的感情與課文的感情相吻合,這為學習課文,奠定了基礎。
    (二)檢查預習
    1、回憶預習的六步驟。
    2、自讀課文。
    3、檢查詞語。婀娜 干涸 點綴 流通 舒服 印象 螃蟹 粼粼 波紋 唱和著 清澈見底
    依依多情 日出而作
    日入日息 守望相助
    4、分節(jié)讀課文,文章表達我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點評:預習的六步驟:
    1、標出自然段。
    2、邊讀課文,邊畫出生字新詞。
    3、讀生字新詞二至四遍,借助英才教程等理解詞語意思。
    4、描紅生字,再把畫出的生詞寫三遍。
    5、第二遍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句,反復練習,直到讀通讀正確。
    6、第三遍讀課文,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讀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了解學生預習的情況,給學生五分鐘時間,再次預習,幫助學困生認真完成預習要求,先學后檢查學習情況,符合教育規(guī)律。
    (三)細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完成下面要求
    1、作者對故鄉(xiāng)的哪些景、哪些事久久不能忘懷?
    默讀課文,邊讀邊畫。難忘的景,如課文的第一段。難忘的事,如捉魚蝦蟹、丟花、采花等。
    同桌互相交流。
    練習朗讀。
    點評:先學后交流,還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有同桌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但合作學習的氛圍不夠濃,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還得提高。
    2、體會文章表達思鄉(xiāng)感情的方法。
    (1)出示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A、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在作者眼里,家鄉(xiāng)的日出是美的,清風是美的,小溪小橋是美的,楊柳也是美的,家鄉(xiāng)的一切都是美的,作者借景物的描寫,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思念之情。)
    B、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們并不是捉來吃,而是養(yǎng)在玻璃瓶里玩兒。(兒時的趣事,仍記憶猶新,對家鄉(xiāng)太有感情了。作者回憶往事,來表達思念之情。)
    C、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作者出生的平房雖然矮小潮濕,但它是作者的老家,是作者的出生地。作者愛老家,不須任何理由,愛它沒商量。這里直接表達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和思念之情。)
    (2)自讀課文,寫一寫作者表達感情的。
    (3)全班交流。
    點評:此環(huán)節(jié)是完成教學難點的,教師的點撥起了重要作用。讓學生動起筆來,寫一寫自己的體會,再全班交流。這里,老師要是能教學生怎么能小組合作學習,教會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就更好了。
    (四)拓展:欣賞學生習作,進一步體會通過具體的人、事、景、物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xxx寫的:有一次晚飯后,我陪爺爺出去散步。一列從泰安開往辛店的火車呼嘯而過,爺爺停住了腳步,遠遠地凝視著火車,久久不愿離去,眼里差點兒流出淚來。爺爺想老家了。
    xxx寫的:四歲那年的國慶節(jié),我跟著爸爸去爺爺家。爺爺家的石榴熟了,紅中帶黃。石榴仿佛是一個胖娃娃,咧開嘴在傻笑,還有的笑破了肚子,露出了籽兒。我剝開石榴,一顆顆水靈靈的籽露了出來,它們整齊地依偎在一起,仿佛是一團晶瑩的紅色汁水,令人饞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了一顆品嘗了起來,甜津津、酸溜溜的,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好吃極了。
    xxx寫的:玉米成熟了,綠綠的葉子里露出了金黃色的“小牙齒”。玉米的頭型最帥,長著一撮棕色的毛,真是人見人愛。把成熟的玉米收到家里,扒了外皮,曬在院子里,那時,我最高興了,因為姥爺讓我們光著腳丫在玉米上玩。為了防止玉米到處亂滾,姥爺在外邊圍了一道玉米墻,盡管墻只有五六個玉米高,但還是能防止玉米到處亂滾的。我在玉米墻里又是打滾,又是跳,還躺在上面裝睡,開心極了!
    (五)作業(yè):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讀老師寫的文章《棗樹情》。
    反思:
    1、 本節(jié)課努力按照課堂模式的三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拓展運用)六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自學指導、定向示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饋調控、拓展練習)的基本要求去做,且收到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體現(xiàn)了“先學后教,當堂運用”教學理念。
    2、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體現(xiàn)得明顯。以學定教,適時點撥,合作交流,培養(yǎng)了學習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想,邊想邊記筆記的讀書習慣。
    3、 出示學生習作,真實地拓展了課文,引導學生運用了所學知識。
    4、 課文是一篇很美的散文,課堂上讀得還是少,若有指導學生感情地讀好一部分的練習,就更好了。
    5、 教師指導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不夠強。應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合作探索,合作交流,扎實落實。
    6、 課堂節(jié)奏前松后緊,說明教師課堂的調控能力還得進一步提高。
    小橋流水人家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小橋流水人家》是人教版教材第九冊的一篇略讀課文??吹筋}目,不由想到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中的句子“小橋流水人家”。課文的作者開篇如詩的幾句話,勾勒出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寫意畫──小溪潺潺繞村莊、楊柳依依垂水面、水鳥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調美麗而纏綿;接著話題一轉,寫了小橋流水人家的人們恬淡、閑適的生活情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無“鬧市”之亂耳,無 “疲憊”之勞形,有如世外桃源;結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綿綿不絕的懷戀和思念。
    本文的顯著特點: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一個“愛”字通貫全文:“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方,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边@種愛不須任何理由,沒有任何功利的色彩,只因為它是“我”的老家,“我”就愛它,低矮的平房,陰暗的光線,潮濕的地面,都改變不了“我”的愛。這種愛,是歲月侵蝕不了的,是記憶遺忘不了的──“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BR>    教學目標:
    1、認識“潺、婀、粼、涸、綴、螃、蟹”八個生字。.正確認讀“詞語盤點”中有關的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詞,理解課文內容。欣賞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積累.
    2、讓學生搜集、篩選、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
    3、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濃濃思鄉(xiāng)情,以及用具體的景物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寫法。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用具體的景物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用具體的景物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方法。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查字典理解.
    2、學生搜集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句.
    3、老師準備古詩文《天凈沙》.古箏配樂。
    4、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江南水鄉(xiāng)的課件,配以神秘園中的音樂。學生觀看后提問:這是什么地方?
    2、看到了什么景物?交流談話:(板書課題:小橋流水人家)
    3、讀一讀課題,說一說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說點什么?)
    4、想一想:這個題目是引用了哪首古詩中的句子.
    課件出示:古詩文《天凈沙.秋思》,全班齊讀. 古箏配樂。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5、請讀過這首詩的同學試著說說對這首詩的理解.
    6、導題:這是一篇以古詩句為題的文章寫的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走進文本,去看一看那里的美麗風光。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誰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小組互相交流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2)你還預習了哪些內容?請同學們在小組內相互交流,有需要補充的內容請做好及時記錄。(近義詞、反義詞、多音字、理解詞語、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3、指名朗讀課文,然后交流:
    (1)課文中主要描寫了什么內容?
    (2)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著重寫“小橋 ”,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著重寫“小溪,哪幾個自然段著重寫“人家”?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默讀課文,想象文章中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家鄉(xiāng)的景致的?表達了作者怎樣思想感情?請你自讀批畫,有感受的地方做做標注。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根據(jù)文中的描寫畫一畫自己最喜歡的景致。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小組內互助交流。教師隨機參與討論,了解情況。
    4、全班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1)根據(jù)學生發(fā)言,老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方法.
    課件出示:“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fā)出悅耳的聲音.”這句話寫了……表達了作者……
    教師點撥:作者運用什么手法描寫那些景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溪邊飄動的柳枝、小鳥的叫聲、溪水流動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景物的喜愛與贊美.)
    教師點撥:小溪兩岸的柳樹是那么美,那么自然,那么小溪有么特點?村民與小溪有什么關系呢?
    課件出示:“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采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先寫了橋的樣子,再描繪在小橋上丟花的情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課件出示:“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那是一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有東南兩面大窗的漂亮房子.”這段話里你體會到什么?
    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作者先以自己家為例,寫出自己的臥室光線暗、地面潮濕的特點;有些了父親的書房,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由東向南兩面靠窗可以看到優(yōu)美的景色。)
    教師點撥:作者在寫自己家時運用了什么手法描寫農家臥室、書房的不同特點?(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農家臥室與書房的不同特點,讓人感到家的親切,引發(fā)美好回憶.)
    課件出示: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你有感受到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用三個成語概括了農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點,“深深地印在”表達了作者對它的留戀和熱愛.)
    (2)作者故鄉(xiāng)的這些景致給你怎樣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那么優(yōu)閑,那么恬淡)你從這些景致描寫中體會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對故鄉(xiāng)的無比熱愛和懷念。)
    (3)誰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你的感受。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自由讀讀體會”,“選喜歡的句子品讀”, “ 讀出你自己的想法”)
    四、回顧全文,體會表達方法
    教師點撥:本文作者在寫作方法上抓住了故鄉(xiāng)景致的特點:小橋、流水、人家,在描寫這三方面景致是又抓住了它們各自的特點將景物寫具體,從中滲透著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1、想一想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通過對故鄉(xiāng)的具體的人、事、景、物的描寫來表達的。)再讀一讀有關的句子。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更真實,更感人。)
    3、教師點撥:希望同學們試著在自己的習作中加以運用這種表達方法。
    五、賞讀,積累優(yōu)美句段
    1、配樂朗讀: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的鄉(xiāng)村畫卷,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讀幾遍,熟讀成誦.
    3、摘抄課文中生動優(yōu)美的語句。
    六、拓展延伸
    1、你知道哪些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句?讀一讀,說一說.
    2、結合本課學習內容和寫作方法,以“陽光、沙灘、海浪 為題?!睂懸粌啥卧?,描寫家鄉(xiāng)景致的特點,表達你對家鄉(xiāng)的感情。
    板書設計
    小橋 流水 人家
    那么美,那么自然
    那么優(yōu)閑,那么恬淡
    “我”熱愛,“我”思念
    小橋流水人家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一個“愛”字貫穿全文。但這種情感有些都蘊藏在文句之中,借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展現(xiàn),需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味、感悟來體會。而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所帶給學生美的享受,也需要通過品讀來欣賞。但本篇是略讀課文,只安排一課時學習時間,故此在設計上主要把握以下兩點:第一、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來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第二、通過朗讀感受優(yōu)美清新的語言,欣賞淳美的田園風光。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注重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生、老師、文本、作者、生活等多維度的對話互動中實現(xiàn)“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
    二、學習目標
    (一)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積累優(yōu)美語句。
    (三)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濃濃思鄉(xiāng)情,以及用多種方式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寫法。
    三、課前準備
    (一)學生:預習課文,學會字詞,通讀課文。
    (二)教師:制作教學課件、準備抒情音樂。
    四、教學流程
    (一)元曲導入,想象情景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師誦讀,誰知道這首詩?
    2、根據(jù)學生回答或教師補充,出示題目及作者。齊讀。
    3、這是一首元曲,作者用短短二十八字,刻劃出一幅非常真實生動的秋郊夕照圖。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蒼涼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飄泊不定而又憂愁的情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8課作者就是選取了其中的一句作為題目8﹡小橋流水人家
    師讀題,聽到“小橋流水人家”,你的眼前會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又會有怎樣的感覺?
    4、學生大膽設想,自由表述。
    5、引入課文學習:大家的描述,把老師帶進了一個個美麗的畫面中。那么作者筆下的“小橋流水人家”究竟是怎樣的呢?就讓我們走進文本,細細讀來,看看自己的感覺是否和作者不謀而合。
    (二)首讀課文,領略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初步體會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教師根據(jù)巡視情況,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3、初步感知。從文本的閱讀中,你感受到了一種怎樣的情感?
    學生簡要回答,教師隨機
    (三)賞析文句,品悟寫法
    1、懷念和熱愛是許多憶鄉(xiāng)文章中最濃厚的主題,那么作者把對家鄉(xiāng)的懷念、熱愛的情感滲入了文本中的哪些地方呢?請你找出來細細地品味,靜靜地感悟。
    2、獨自探究,小組交流
    (1)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語句,想象描寫的情景,并做好旁注。
    (2)組內交流。展示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匯總歸納。
    (3)小組發(fā)言人匯報探究學習中的發(fā)現(xiàn)和體會。(雷同的補充即可)
    3、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點擊課件出示相應的句段,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悟。(同時將學生引出的句子先行歸組)
    第一組: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huán)繞引導村莊。溪的兩邊,種著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炮的波紋。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天旱的時候,這條小溪就會干涸。村民平時靠它來灌溉田園,清洗衣物,點綴風景。有時,它只有細細的流泉,從石頭縫里穿過。
    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第二組
    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舞并不是捉來吃,而是養(yǎng)在玻璃瓶里玩兒。
    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采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我曾經隨著采茶女上山摘過茶葉,我喜歡茶樹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樹,腦海里立刻會浮現(xiàn)出當時的情景來。
    第三組
    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
    “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4、于是,伴著這婉約的文句,作者的感情在娓娓的敘述中流淌出來,那么深,那么濃。你是否感受到,同樣的表達對家鄉(xiāng)懷念、熱愛的情感,作者卻運用了不同的方法。請再次細系品讀以上三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讀悟歸納。
    (2)學習反饋,討論交流。
    第一組中的句子是通過描寫故鄉(xiāng)的美麗景色表達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感情的。
    第二組中的句子是通過回憶一件件童年趣事和家鄉(xiāng)人的生活反映出自己思念故鄉(xiāng)之情。
    第三組中的句子是作者直接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愛。
    (3)教師根據(jù)交流結果小結:
    直接抒發(fā)情感的句子,讀一讀就能明白;間接抒發(fā)情感的句子,只有細細品味,才能得以體會。但無論是直接抒懷表達思鄉(xiāng)之情,還是借由景物和往事間接表達,都把作者的那份對故鄉(xiāng)懷念、熱愛的情感蘊涵在了其中。請你把自己從中體會到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4)學生自由感情朗讀課文。
    (四)句末設疑,升華情感
    順著學生朗讀的結束,設問:課文最后一句“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中的“美好印象”究竟會包括哪些呢?
    課件出示:“那些美好的印象”包括包括也包括。
    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在“我”記憶中的故鄉(xiāng)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印象,即便是“幾間矮小的平方”、“出生的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也同樣令我永遠難忘,深深懷念。
    (五)品讀課文,積累詞句
    1、生動的語言,把我們帶進“小橋流水人家”,向我們訴說著作者美好的思鄉(xiāng)之情,讓我們再次隨作者游歷兒時的故鄉(xiāng),感受淳美的田園風光。
    2、配樂齊讀全文。
    (六)知識鏈接,感受江南
    小溪潺潺繞村莊,楊柳依依垂水面,水鳥流水相和唱,這是一副一副多美的夢里水鄉(xiāng)圖啊!現(xiàn)在,我們就通過課件來欣賞一番。
    教師做簡要介紹。
    這讓我們回想起曾經學過的一首詞,那就是——,
    學生齊讀,結束全課
    五、作業(yè)設計
    (一)選擇喜歡的優(yōu)美語句摘抄,熟記。
    (二)搜集有關自己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的圖片資料,也可以學唱“鄉(xiāng)曲”、學跳“鄉(xiāng)舞”、學燒“鄉(xiāng)菜”、學說“鄉(xiāng)音”等,來表達你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六、板書設計:
    寫景
    憶事
    思鄉(xiāng)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小橋流水人家教案 篇4
    一、說教材內容
    《小橋流水人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的第8課。這篇課文作者開篇如詩的幾句話勾勒出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寫意畫——小溪潺潺繞村莊,楊柳依依垂水面,水與流水相和喝,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調美麗而纏綿。接著話題一轉,寫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恬淡、閑適的生活情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無鬧市之亂耳,無疲勞之勞形,猶如世外桃源。結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綿綿不絕的懷戀和思念。
    二、說目標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理解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積累優(yōu)美詞句。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三、說教法
    1、用馬致遠的詞導入新課。
    2、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作者對故鄉(xiāng)的哪些景、哪些事久久不能忘懷?
    體會文章表達思鄉(xiāng)感情的方法。
    重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作者家鄉(xiāng)的美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達方法。在文中有作者深情的往事回憶,也有直接的感情流露,讀書時要指導學生注意體會。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把優(yōu)美的句子或段落熟讀成誦,摘錄下來,以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四、說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BR>    2、全班齊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捕捉課文重要信息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及初步體會作者的情感。
    (二)細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完成下面要求
    1、作者對故鄉(xiāng)的哪些景、哪些事久久不能忘懷?
    默讀課文,邊讀邊畫。難忘的景,如課文的第一段。難忘的事,如捉魚蝦蟹、丟花、采花等。
    同桌互相交流。
    練習朗讀。
    2、體會文章表達思鄉(xiāng)感情的方法。
    (1)出示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A、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在作者眼里,家鄉(xiāng)的日出是美的,清風是美的,小溪小橋是美的,楊柳也是美的,家鄉(xiāng)的一切都是美的,作者借景物的描寫,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思念之情。)
    B、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們并不是捉來吃,而是養(yǎng)在玻璃瓶里玩兒。(兒時的趣事,仍記憶猶新,對家鄉(xiāng)太有感情了。作者回憶往事,來表達思念之情。)
    C、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作者出生的平房雖然矮小潮濕,但它是作者的老家,是作者的出生地。作者愛老家,不須任何理由,愛它沒商量。這里直接表達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和思念之情。)
    (2)自讀課文,寫一寫作者表達感情的。
    (3)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教學是一個豐富多變、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預設”是“生成”的有效前提,“生成”使“預設”精彩高效。在以上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讓老師、學生、文本、作者、生活多向對話互動,使學生的自讀自悟有一個“質”的提升,“潤物細無聲”地把感悟語言、體會情感、指導學法、領悟學法等融于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揉合。
    (三)拓展:欣賞學生習作,進一步體會通過具體的人、事、景、物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小橋流水人家教案 篇5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前一篇課文作者表達了“我”忘不了家鄉(xiāng)的桂花雨,下面這篇課文的作者通過對故鄉(xiāng)的哪些景物的描寫,表達出她對家鄉(xiāng)久久不能忘懷的情愫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詞的學習情況。
    3.指名朗讀課文,然后交流: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著重寫“小橋流水”,哪幾個自然段著重寫“人家”?畫出相關語句。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自由、反復地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根據(jù)文中的描寫畫一畫自己最喜歡的景致。
    2.互相交流:作者故鄉(xiāng)的這些景致給你怎樣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你從這些景致描寫中體會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對故鄉(xiāng)的無比熱愛和懷念。)
    3.請你通過朗讀表達出你的感受。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體會表達方法
    1.“愛”字貫穿全文,舉例說說從課文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
    2.作者表達的是思鄉(xiāng)之情,她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通過對故鄉(xiāng)的具體的人、事、景、物的描寫來表達的。)再讀一讀有關的句子。
    3.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不空洞,更真實,更感人。)
    教師點撥:希望同學們試著在自己的習作中加以運用。
    五、板書設計
    8 小橋流水人家
    那么美 那么自然
    熱愛 思念
    小橋流水人家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與教學目標的定位:
    《小橋流水人家》這篇課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二組專題“月是故鄉(xiāng)明”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課文表達的都是思鄉(xiāng)之情。這篇課文的作者開篇如詩的幾句話,勾勒出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寫意畫──小溪潺潺繞村莊、楊柳依依垂水面、水鳥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調美麗而纏綿;接著話題一轉,寫了小橋流水人家的人們恬淡、閑適的生活情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無“鬧市”之亂耳,無“疲憊”之勞形,有如世外桃園;結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綿綿不絕的懷戀和思念。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同時對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有所領悟;二是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作者語言的清新、流暢,積累語言。
    基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中的6個生字,積累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
    能力目標:(1)通過自讀自悟,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欣賞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作者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像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體會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懷戀和思念之情。
    教學難點:領悟作者表達思鄉(xiāng)感情的幾種表現(xiàn)方式。
    二、教學設計理念:
    “以生為本”、“以讀為本”,把閱讀教學活動視為寬松愉悅的 “讀書交流會”,提供充裕的課堂主動學習的條件。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注重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生、老師、文本、作者、生活等多維度的對話互動中實現(xiàn)“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
    三、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談話切入 想像揭題 激發(fā)興趣
    1、唐代詩人李白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始終是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篇有關思念家鄉(xiāng)的課文。出示課題《小橋流水人家》。
    2、看了這個題目,在你的腦海里會出現(xiàn)一幅怎樣的畫面呢?(生自由暢說)
    3、欣賞小橋流水人家的優(yōu)美畫面,讀一讀充滿詩情畫意的題目。
    4、激趣:作者的家鄉(xiāng)真的有如題目所說的這么富有詩情畫意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進“小橋流水人家”吧!
    【設計意圖】: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并在此基礎上美讀題目,使學生在讀課文前就先進入詩一般的美麗情境中,為學習課文作孕伏。然后設下懸念,充分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讓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投入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
    (二)、梳理步驟 初讀課文 感知大意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平時學習這類課文有哪些步驟?(指名說)
    師生一起梳理出閱讀步驟:
    (1)讀準讀順;(2)讀思結合
    (3)圈畫批注;(4)交流討論。
    【設計意圖】:因為葉圣陶先生指出:略讀指導需要提綱挈領,學生自學前,梳理出富有彈性的學習步驟,減少自主學習的隨意性與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體會課文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交流體會后歸納:文章內容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思想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讀悟交融 順學而導 領悟寫法
    1、小組學習,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1)、 默讀課文,看看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要求邊讀邊在句段旁作批注。)
    (2)、 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之后派出小組內中心發(fā)言人匯報探究學習中的發(fā)現(xiàn)和體會。
    (3)、 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抓住重點句段,相機點撥,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方法。
    【設計意圖】:緊扣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參照“連接語”中的提示,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能力、經驗,與文本對話,進行個性化解讀。通過默讀課文,展開想象,理解文字,體會情感,從而感受語言的清新、流暢。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歸納表達感情的方法:
    A、讓學生再讀讀下面三組句子。
    第一組
    ﹡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
    ﹡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第二組
    ﹡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們并不是捉來吃,而是養(yǎng)在玻璃瓶里玩兒。
    ﹡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采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我曾經隨著采茶女上山摘過茶葉,我喜歡茶樹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
    第三組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huán)繞引導村莊。溪的兩邊,種著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粼的波紋。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有時,它只有細細的流泉,從石頭縫里穿過。
    ﹡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B、引導學生了解:
    第一組句子是作者直接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愛。
    第二組句子是通過回憶一件件童年趣事反映出自己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第三組句子是通過描寫家鄉(xiāng)的美麗景色表達了自己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C、小結作者表達感情的方式:
    課文中,作者既有直接抒情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也有通過描寫景色和回憶往事間接抒情表達思鄉(xiāng)的句子??矗星樵瓉砜梢赃@樣表達。直接抒發(fā)感情的句子,我們讀一讀就能明白,間接抒發(fā)感情的句子,我們只有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得到。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4、質疑:課文最后寫的“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爆F(xiàn)在你們知道“那段日子”是指什么日子?“那些美好的印象”是指哪些美好的印象了嗎?
    讓學生感悟交流后明白 “那段日子”指童年在家鄉(xiāng)生活的那段時間?!澳切┟篮玫挠∠蟆笔侵讣亦l(xiāng)的美麗景色和童年玩耍的情景。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課文、領悟寫法,既讓學生知道課文寫什么、表達了什么,也讓學生明白作者是怎么寫的、怎么表達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這將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閱讀寫作中進行遷移運用,從而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四)、布置作業(yè),拓展升華
    1、積累語言:
    (1)讀讀記記"婀娜、舞姿、粼粼、波紋、干涸、點綴、潮濕"等詞語。
    (2)摘錄文中自己喜歡的優(yōu)美句段,并盡量做到熟讀成誦。
    2、請同學們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可以搜集有關自己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的圖片資料,也可以為家鄉(xiāng)作畫、作文,或者學唱“家鄉(xiāng)曲”、學跳“家鄉(xiāng)舞”、學燒“家鄉(xiāng)菜”等,來表達你對家鄉(xiāng)的熱愛。(為本單元主題活動“濃濃的鄉(xiāng)情”作準備。)
    【設計意圖】:設置“作業(yè)超市”,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發(fā)揮自己的所長,展露自己的才華,在輕松愜意的活動中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之情。
    四、板書設計:
    8、小橋流水人家
    景美: 小橋、流水、柳樹、野花、
    事歡: ①捉魚、蝦、螃蟹
    熱愛、思念家鄉(xiāng) ②扔野花讓它順水漂
    ③摘茶葉、賞野花
    生活安定 :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守望相助
    【設計意圖】:這一板書,既能幫助學生抓住重點理解課文,指導背誦,又恰如其分地落實了教學的重點,直觀形象,條理清楚,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橋流水人家教案 篇7
    一、說教材
    《小橋流水人家》是人教版教材第九冊的一篇略讀課文??吹筋}目,不由想到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句子“小橋流水人家”。課文的作者開篇如詩的幾句話,勾勒出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寫意畫──小溪潺潺繞村莊、楊柳依依垂水面、水鳥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調美麗而纏綿;接著話題一轉,寫了小橋流水人家的人們恬淡、閑適的生活情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無“鬧市”之亂耳,無“疲憊”之勞形,有如世外桃園;結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綿綿不絕的懷戀和思念。
    本文的顯著特點: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一個“愛”字通貫全文:“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方,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边@種愛不須任何理由,沒有任何功利的色彩,只因為它是“我”的老家,“我”就愛它,低矮的平房,陰暗的光線,潮濕的地面,都改變不了“我”的愛。這種愛,是歲月侵蝕不了的,是記憶遺忘不了的──“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BR>    二、說目標
    1、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婀娜、舞姿、粼粼、波紋、干涸、點綴、涌現(xiàn)、潮濕、流通、舒服、印象”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4、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
    三、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四、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五、說教法
    1、用馬致遠的詞導入新課,檢查預習情況。
    2、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重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作者家鄉(xiāng)的美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達方法。在文中有作者深情的往事回憶,也有直接的感情流露,讀書時要指導學生注意體會。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把優(yōu)美的句子或段落熟讀成誦,摘錄下來,以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六、說教學流程
    (一)導入揭題
    1、出示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幻燈片1)
    2、抽生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3、導入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以詞中的句子為題“小橋流水人家”。(板書)(幻燈片2)
    4、要求學生讀閱讀提示,畫出閱讀提示中的要求。
    (二)聽師范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解決生字新詞情況
    2、檢查字詞情況。(幻燈片3)
    婀娜的舞姿 粼粼的波紋 潺潺 唱和 干涸 點綴 螃蟹 浮現(xiàn) 潮濕 流通 舒服 印象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守望相助
    (四)細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完成下面要求
    1、思考: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幻燈片4)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同桌互相交流。 練習朗讀。
    2、體會文章表達思鄉(xiāng)感情的方法。
    (1)出示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A、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在作者眼里,家鄉(xiāng)的日出是美的,清風是美的,小溪小橋是美的,楊柳也是美的,家鄉(xiāng)的一切都是美的,作者借景物的描寫,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思念之情。)(幻燈片5、6)還有哪些地方還是描寫家鄉(xiāng)景美的語句。 (幻燈片7)
    B、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們并不是捉來吃,而是養(yǎng)在玻璃瓶里玩兒。(兒時的趣事,仍記憶猶新,對家鄉(xiāng)太有感情了。作者回憶往事,來
    表達思念之情。)(幻燈片8)還有哪些語句是描寫作者童年趣事的?(幻燈片9)
    C、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作者出生的平房雖然矮小潮濕,但它是作者的老家,是作者的出生地。作者愛老家,不須任何理由,愛它沒商量。這里直接表達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和思念之情。)(幻燈片10)
    師:像這樣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使用了這種抒情方式。(幻燈片11)
    (2)配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幻燈片12)
    (3)出示概括本文內容的小詩,生有感情地朗讀。(幻燈片13)
    (五)布置作業(yè),讀寫結合(幻燈片14)
    1、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讀幾遍,熟讀成誦。
    2、摘抄課文中生動優(yōu)美的語句。
    3、運用直接抒情和間接表達的寫作方法,寫一寫自己的家鄉(xiāng)。
    小橋流水人家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婀娜、舞姿、粼粼、波紋、潺潺、點綴、浮現(xiàn)”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寫作思路,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人、事、景、物表達思想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從人事景物的重點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感情。
    2、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教學過程:
    一、審題:說說“小橋流水人家”會是怎樣的畫面?
    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讀通讀順課文,正音。注意讀正確下列詞語的讀音:潺潺、婀娜、干涸、點綴、螃蟹、唱和(hè)。
    2.指導學生根據(jù)提示分段,說說每部分的`特點:
    流水:美麗、自然
    小橋
    人家:優(yōu)閑、恬淡
    3指導讀出江南水鄉(xiāng)“美麗、自然、優(yōu)閑、恬淡”的特點
    二、指導學生按寫景文格式歸納文章中心:
    本文描寫了家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的( )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綿綿不絕的( )之情。
    三、領悟全文的表達方法
    自讀思考,為了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達方法?
    (1)直接描寫“流水”(第一自然段)
    a小溪潺潺 柳枝婀娜 波光粼粼(描寫景物)
    b小鳥站在它的腰上……(擬人)
    (2)直接描寫“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a我的家→(舒適 溫馨)描寫、介紹
    b村民生活→(恬淡 閑適)概括介紹
    (3)間接描寫有趣的往事:
    ①抓魚、蝦、蟹 ②丟野花 ③摘茶葉 ④賞野花
    板書設計:
    8.小橋流水人家
    流水:美麗、自然
    ↓
    小橋:
    ↓
    人家:優(yōu)閑、恬淡
    小橋流水人家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讀通讀順課文內容,感受小橋流水人家的祥和之美。
    2、能運用邊讀邊想象、抓關鍵詞、聯(lián)系自身生活體驗等方法感悟作者的情感,讀出自己的見解。
    3、積累語言,掌握“借景抒情”的習作方法,并仿寫。
    學習重點:能運用邊讀邊想象、抓關鍵詞、聯(lián)系自身生活體驗等方法感悟作者的情感,讀出自己的見解。
    學習難點:積累語言,掌握“借景抒情”的習作方法,并仿寫。
    課前準備:
    1、誦讀《天凈沙.秋思》
    2、自讀課文,自主進行批注。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題,檢查預習。
    1、咱們班很多同學喜歡讀書,在你們心目中閱讀“是什么”或者“像什么”呢?
    2、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個神奇的新天地,那么今天我們就要到一個獨特的地方游一游,這就是“小橋流水人家”。
    3、千百年前詩人馬致遠在枯藤老樹昏鴉相伴的古道上,迎著烈烈西風,感慨天涯斷腸人的愁苦,從此也留下了許多游子對于“小橋流水人家”的向往。今天這篇以這個名句為題的文章又將向我們講述怎么樣的情懷呢?自學了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把握:師相機歸結文章的主要內容:家鄉(xiāng)風光和家鄉(xiāng)生活;文章表達的情感: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等。
    二、學法引路,品味文字。
    1、自由讀家鄉(xiāng)風光片段,用一個字或一個詞一句話來表達讀完 這個段落的感受,并說說原因。
    2、輪讀第一自然段,采訪朗讀者:三分文章七分讀,剛才你們朗讀這么入情的秘訣是什么?
    把握:在交流中歸結出:邊讀邊想象、抓關鍵詞的讀書方法。
    3、用上這兩種方法,齊讀,讀出家鄉(xiāng)的美和作者的快樂。
    三、感受寫法,仿寫練筆。
    1、再讀第一自然段,看看這處文字在寫法上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把握:相機總結擬人和借景抒情的寫法。
    2、小結:這種不直接寫出人物的喜怒哀樂,而通過景物來表現(xiàn)的方法就叫做借景抒情。文章中還有哪些文字是運用了這種寫法的?
    3、請大家都來當小作家,模仿課文或者自創(chuàng),用二三描寫風景的文字表達自己的心情。
    4、學生作品交流、評議。
    四、聯(lián)系生活,感悟情感。
    1、你還從哪些文字感受到作者在家鄉(xiāng)的快樂呢?
    把握:相機總結:捉魚蝦、過小橋、丟野花、上茶山、賞野菌等。
    2、聯(lián)系自身體驗,你曾有過這樣的樂趣嗎?快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3、小結:這么多年過去了,兒時嬉戲的情形依舊歷歷在目,可見作者對家鄉(xiāng)愛得多么深沉。小橋流水人家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去處,但它卻是許多游子的心靈家園。同學們,你們的童年生活你們的記憶中有這樣的天地嗎?下節(jié)課咱們繼續(xù)來學習這篇文章的表達方法,并運用本課學到的表達方法,用文字珍藏快樂。這節(jié)課結束了,但快樂的學習還在繼續(xù)!
    教后反思:
    《小橋流水人家》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課文,故鄉(xiāng)是作者記憶中的一幅明麗的富有鄉(xiāng)村氣息的畫兒,這里的水清澈見底,柳婀娜多姿,小鳥歡樂活潑,孩童快活自由,村民守望相助,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充滿了自然歡樂的氣息。文章表達也有突出的特點,比如春天泥土般新鮮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述等。如何引領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并且領悟這種情感怎樣表達出來,成為我設計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我把“指導——自主學習”的理念與方法帶入課堂,在學生充分地自主地讀文基礎上,交流讀書心得,提出存疑問題,根據(jù)學生提出的疑問再設計重、難點突破方案,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讀出個人的獨特見解。
    本課教學我自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三點。其一、體現(xiàn)鮮明的“指導——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教學活動開始前的預備活動中,我就給學生提出自學“三維目標”:把握主要內容、讀出作者情感、提出個人見解。學生圍繞這個目標自讀課文,查找作者生平資料,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等。其二、彌散出濃濃的語文味兒通過“自由讀讀體會”,“選喜歡的句子品讀”, “ 讀出你自己的想法”等幾個層次的讀書活動,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靈活多變又扎實的朗讀的訓練,幫助學生積淀語感。同時也為學習表達打下基礎。接下來我設計了一個“讀寫結合”的環(huán)節(jié),學習本段“借景(物)抒情”的方法現(xiàn)場寫一兩句話,表達自己的心情,這個環(huán)節(jié)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文體語言的內化遷移,既鞏固了對文本語言的學習,又通過練習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上完課,我個人覺得遺憾的地方有兩處:一、在教材處理上有些偏頗。本課原本是略讀課文,在課堂中我把它作為精讀課文處理,重點放在了家鄉(xiāng)風光和童年生活的部分。但課堂上忽略了課題中“流水”對作者思鄉(xiāng)情絲的統(tǒng)領及在寫景抒情中的連接作用,而是過于遷就學生對楊柳做了過多解析。二、是朗讀指導欠缺層次感,還顯得粗糙了些,對文本關注過多,對學生的生活體驗關注度不夠。另外,對學生精神層次的引領與提升也欠缺,雖說教學是“遺憾的藝術”,但應該在每一次反思之后力圖減少遺憾。
    小橋流水人家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huán)繞引導村莊。溪的兩邊,種著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炮的波紋。當水鳥站在電腦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天旱的時候,這條小溪就會干涸。村民平時靠它來灌溉田園,清洗衣物,點綴風景。有時,它只有細細的流泉,從石頭縫里穿過。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舞并不是捉來吃,而是養(yǎng)在玻璃瓶里玩兒。
    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采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我的家離小橋很近,走路五六分鐘就到了。沿著溪岸向東行,還有一座長石橋,那是通到茶山去的。我曾經隨著采茶女上山摘過茶葉,我喜歡茶樹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樹,腦海里立刻會浮現(xiàn)出當時的情景來。
    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父親的書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那是一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有東南兩面大窗的漂亮房子。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故鄉(xiāng)所有的居民都姓謝。村莊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戶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小橋流水人家教案 篇10
    一、教材簡析。
    《小橋流水人家》是人教版教材第九冊的第八課,是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思鄉(xiāng)之情”??吹秸n題,不由想到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句子“小橋流水人家”。課文的作者開篇如詩的幾句話,勾勒出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寫意畫──小溪潺潺繞村莊、楊柳依依垂水面、水鳥流水相唱和,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調美麗而纏綿;接著話題一轉,寫了小橋流水人家的人們恬淡、閑適的生活情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無“鬧市”之亂耳,無“疲憊”之勞形,有如世外桃園;結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綿綿不絕的懷戀和思念。
    本文的顯著特點: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一個“愛”字通貫全文:“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方,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边@種愛不須任何理由,沒有任何功利的色彩,只因為它是“我”的老家,“我”就愛它,低矮的平房,陰暗的光線,潮濕的地面,都改變不了“我”的愛。這種愛,是歲月侵蝕不了的,是記憶遺忘不了的──“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BR>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掌握課后生字,讀記生字組成的詞語。
    2、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通過感情朗讀,品讀文中優(yōu)美詞句,體會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4、指導學生展開想象,體會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5、賞讀、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三、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四、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五、教法。
    1、用馬致遠的詞《天凈沙。秋思》導入新課,檢查預習情況。
    2、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重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作者家鄉(xiāng)的美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達方法。在文中有作者深情的往事回憶,也有直接的感情流露,讀書時要指導學生注意體會。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把優(yōu)美的句子或段落熟讀成誦,摘錄下來,以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六、學法。
    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運用“讀、議、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以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的好習慣。
    七、預設教學流程。
    (一)導入揭題。
    1、出示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幻燈片1)
    2、抽生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3、導入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以詞中的句子為題“小橋流水人家”。(板書)(幻燈片2)
    4、要求學生讀閱讀提示,畫出閱讀提示中的要求。
    (二)聽師范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解決生字新詞情況。
    2、檢查字詞情況。(幻燈片3)
    婀娜的舞姿 粼粼的波紋 潺潺 唱和 干涸 點綴 螃蟹 浮現(xiàn) 潮濕 流通 舒服 印象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守望相助
    3、學生試讀課文,做到讀正確、讀通順。
    (四)細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完成下面要求。
    1、思考: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幻燈片4)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同桌互相交流。
    2、練習有感情朗讀,體會文章表達思鄉(xiāng)感情的方法。
    (1)出示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A、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在作者眼里,家鄉(xiāng)的日出是美的,清風是美的,小溪小橋是美的,楊柳也是美的,家鄉(xiāng)的一切都是美的,作者借景物的描寫,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思念之情。)(幻燈片5、6)還有哪些地方還是描寫家鄉(xiāng)景美的語句。 (幻燈片7)
    B、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們并不是捉來吃,而是養(yǎng)在玻璃瓶里玩兒。(兒時的趣事,仍記憶猶新,對家鄉(xiāng)太有感情了。作者回憶往事,來表達思念之情。)(幻燈片8)還有哪些語句是描寫作者童年趣事的?(幻燈片9)
    C、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作者出生的平房雖然矮小潮濕,但它是作者的老家,是作者的出生地。作者愛老家,不須任何理由,愛它沒商量。這里直接表達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和思念之情。)(幻燈片10)
    師:像這樣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使用了這種抒情方式。(幻燈片11)
    (2)配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幻燈片12)
    (3)出示概括本文內容的小詩,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幻燈片13)
    (五)布置作業(yè),讀寫結合(幻燈片14)。
    1、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讀幾遍,熟讀成誦。
    2、摘抄課文中生動優(yōu)美的語句。
    3、運用直接抒情和間接表達的寫作方法,寫一寫自己的家鄉(xiāng)。
    八、板書設計。
    九、教學反思:
    1、以讀為主,從讀中感悟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與眷戀之情。通過多種讀的方式,最后讓學生選取課文中自己感興趣的場景進行配樂朗讀,營造氛圍,以此來感受課文的意境之美、語言之美。
    2、抓住典型場景進行自學匯報,讓學生體會、學習景、人,以及場景描寫的重在抓住印象最深的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不可面面俱到,這樣才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凸顯場景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