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水大班教案合集

字號:


    俗話說,春蠶吐絲情不盡,蠟燭成灰淚始干。伴隨著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學會編寫教案是必要的。教案能幫助老師更有邏輯性的教學,我要怎么樣寫教案才好呢?欄目小編現(xiàn)在推薦你閱讀一下不同的水大班教案,為方便后續(xù)閱讀,請你收藏本文。
    不同的水大班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幼兒園數(shù)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新《綱要》提出“數(shù)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數(shù)、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xiàn)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shù)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shù)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游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shù)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在對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實物操作的基礎上,了解4的分解組合。
    2.初步學習有順序的分合一個數(shù),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中兩邊數(shù)列分別是遞增、遞減的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記錄的習慣,并發(fā)展幼兒表達能力。
    4.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學習4的分解和組成。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歸納出分合式中兩邊數(shù)列的關系。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4條小魚,兩個魚缸,1、2、3數(shù)字卡片每人一份,數(shù)學練習冊,畫有分合號的紙條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復習3的分解和組成”
    教師:“上次我們學習了3的組成和分解,一起來復習一下吧。”
    導入,“我們來看這是數(shù)字幾呢?”(3) 我們將數(shù)字3分解,可以有幾種分法?(有兩種) 分別是:(1和2、2和1)。小朋友真聰明,下面我們可以用3的分解來玩一個游戲,我說一個數(shù)字、請你也說一個數(shù)字,我和你們的數(shù)字合起來是“3”。如:“我說1”、幼兒答出“我說2”。
    二、講述問題情境,引起幼兒對數(shù)字的分解組合的興趣。
    小兔家里有兩個魚缸,小兔子買回來四條金魚,要把四條魚分開養(yǎng)在兩個魚缸里不過不知道怎么分了,想請小朋友們幫忙分一分。你們愿意嗎?有幾種分法?
    三、解決問題,了解4的分解組合。
    1、教師:“小兔有四條金魚,想請小朋友把它們分到兩個魚缸里,可以怎么分呢?誰想來試一試?”“我要把它們記下來,不然過會兒我就忘了。”
    2、教師:“教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份,請小朋友們都來分一分,分完以后做記錄?!苯處煶鍪静僮鞑牧?,引導幼兒操作并記錄。
    3、幼兒操作完后,請幾個幼兒分別講述自己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并把幼兒的分法記錄在黑板上,教師有意識的選取兩種分法,即按順序分和無序分。
    四、發(fā)現(xiàn)問題,學習有順序的分合一個數(shù)。
    1、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哪種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記著方便,不容易漏掉,為什么?
    2、教師小結:按順序分,一邊的數(shù)越來越大每次多一個,另一邊的數(shù)越來越小,每次少一個。分出來的兩個數(shù)合起來總數(shù)不變,都是4。
    3、幼兒操作練習:按順序分合一個數(shù),然后再在有分合號的紙條上用數(shù)字進行記錄。
    教師進行小結,用分合式表示,和幼兒一起讀出分合式并講解分合號,總數(shù)與部分數(shù)。
    五、游戲“我的伙伴在哪里”聽音樂做游戲。
    請幼兒自由選擇數(shù)字[或實物卡片]拿在手里,隨音樂自由表演,音樂停止,根據(jù)卡片上的數(shù)字找到另一個數(shù)字卡片,要求兩人卡片上的數(shù)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換卡片重新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這樣的設計是遵循“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的原則,重在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學習4的分解。
    通過拋出問題,幫助小兔子四條魚分開養(yǎng)在兩個魚缸的情節(jié),使數(shù)學貼近于生活,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正如《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shù)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BR>    大班幼兒具有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點,我安排了操作圓形卡片和數(shù)字卡片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探索4的3種分法,啟迪幼兒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規(guī)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動要求時,讓幼兒服從一定的紀律,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2、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shù)列的關系。
    大班思維中出現(xiàn)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本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shù)碾y度,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我設計了歸納4的分合式中兩次數(shù)列的關系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幼兒“在跳一跳夠得著的地方”進一步升他們數(shù)概念質地飛躍。
    不同的水大班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幼兒積極操作探索“2個東西分成兩部分”的方法和記錄方法,并能用數(shù)的組成式記錄。
    活動目標
    1、 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 使幼兒積極操作探索“2個東西分成兩部分”的方法和記錄方法,并能用數(shù)的組成式記錄。
    3、 知道2的分解、組成,認識分解和符號。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 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難點:使幼兒積極操作探索“2個東西分成兩部分”的方法和記錄方法,并能用數(shù)的組成式記錄。
    活動準備
    1、 演示教具:兩朵花
    2、 幼兒人手兩根蠟筆、兩個瓶蓋。
    3、 幼兒人手一套記錄用的卡片
    活動過程
    1、 開始部分
    (1) 教師(出示兩朵花):“今天早上老師收到了兩朵漂亮花,如果把它們分給兩位老師,你們愿意怎么分?”
    (2) 幼兒自主操作。
    2、 基本部分
    (1) 教師和幼兒演示分的過程
    請兩名幼兒扮演老師,演示分的過程。
    (2) 寫出分解式
    教師:“兩朵花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在黑板上寫“2”。
    教師:“把兩朵花分給兩位老師,要用分解符號表示?!?BR>    教師畫出分解符號,并告知幼兒。帶領幼兒用手做出分解符號的樣子,然后寫在2下面。
    教師:“分給第一位老師1朵,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分給第二位老師1朵,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分別在分解符號下面寫兩個“1”。(由上往下寫)
    如圖:
    2 2
    ∕ ↓ ∕ ↑
    1 1 1 1
    (3)演示合的過程:
    教師:“兩位老師把花貼到黑板上,會怎么樣?”
    教師:“兩位老師在黑板上貼了幾朵花?”
    “1朵花和1朵花合起來,十幾朵花?”
    (4)記錄和的過程:
    教師:“一朵花和一朵花合起來是2朵花,可以用組成式表示?!?BR>    演示組成式的記錄方法(由下往上寫)。
    3、 幼兒操作:
    (1) 小朋友們拿2支蠟筆和2個瓶蓋,自己動手試一試,并用卡片記錄。
    (2)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4、請個別小朋友上黑板分。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根據(jù)新《綱要》精神,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數(shù)的組成和分解是數(shù)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后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guī)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yōu)化的結合。感知2的分解組成,掌握2的1種分法,在感知數(shù)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shù)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活動圍繞著教師分花進行,每個教師都分到1朵花,在第一次給教師分花并記錄的過程中,找出了“2”的一種分法,并告訴幼兒分解符號。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嘗試記錄,對沒有掌握好的在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會多給予關注。兩位老師把花貼到黑板上,并演示和的過程,在第二次給記錄和花的過程中,掌握了有序的進行記錄“2”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花的結果。
    不同的水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2、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大班幼兒正處于自我意識形成與發(fā)展的最初階段,而自我意識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評價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質形成的基礎。對于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說,非常需要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充滿自信地去迎接以學習為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給每一個孩子提供認識自我的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舞臺,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群星集聚的天空成為一顆璀璨的星星。
    活動反思:
    《不一樣的我》是大班主題不一樣我中的一節(jié)科學課。這節(jié)課讓幼兒比較自己與同伴外部特征的異同,感受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并進行初步的統(tǒng)計。
    活動一開始我讓幼兒觀察了各種人(男女、高矮、胖瘦、老少、膚色、頭發(fā)等等)。然后我又引導幼兒觀察兩個小朋友有什么細微的差異。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我發(fā)給每個幼兒一把鏡子,讓幼兒與同伴一起照照有哪些不同之處,再讓幼兒作記錄。在做記錄之前,我首先講解了記錄表的記錄方法。接著,我讓幼兒說說自己有哪些跟別人不一樣的明顯特征。再做集體記錄。第三環(huán)節(jié)是游戲尋人啟示。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了解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難點是能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并進行初步的統(tǒng)計。
    從幼兒積極的討論與回答來看,幼兒能夠感受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而從幼兒操作的情況看,記錄與同伴的不同之處記錄的很少。除了我在黑板上范例的幾個不同之處外,幼兒貌似也很難用圖畫的形式表達其他他們所觀察到的不同之處。因此,部分幼兒就對此次填表活動失去了興趣。分析原因,首先我覺得可能是平時讓幼兒自己作統(tǒng)計的機會太少,幼兒很少接觸到統(tǒng)計表,所以有的幼兒操作不是很熟練,因此我覺得像這樣的統(tǒng)計表也可投放到區(qū)域活動中去,供幼兒操作。
    為了彌補在課堂上的不足,在課后我與幼兒又開展了不一樣的我觀察討論,讓幼兒真正得能夠體會到自己的特征,從而進一步了解自己。
    不同的水大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拍球成績進行組內排序,并嘗試對全班拍球水平進行統(tǒng)計,初步理解數(shù)的集合。
    2.了解自己的拍球水平,能為自己制定適宜的目標,愿意通過努力取得進步。
    3.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活動前在班級內進行一次15秒限時的跳繩比賽,并拍攝照片。
    2.人手一張拍球記錄的小表格。
    3.小組的拍球記錄表,紙盒每組一個。
    4.大的拍球統(tǒng)計圖表,小擂主的標記。
    教學過程:
    一、再現(xiàn)拍球比賽場景照片,交流個人的拍球成績1.引導談話,交流個人的小表格。
    師:昨天我們進行了跳繩比賽,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成績記錄了下來,請你和邊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在15s的時間里拍了幾個球?誰來介紹一個,自己的成績2.請三名幼兒交流自己的拍球個數(shù),引導幼兒做比較并排出名次。
    師:那我們來比一比他們三個誰跳得最多,誰跳得最少?誰是第一名,誰是第二名,誰是第三名。XX跳繩數(shù)量最多,跳了XX個,他就是第一名二、組內排序,了解自己在小組內的名次1.介紹"小組跳繩記錄表"。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你們在小組里是第幾名呢?老師這里有一張表格,可以來幫助你們。(出示表格)這是一張小組的跳繩記錄表,你們能看懂嗎?這些數(shù)字表示意思呢?恩,你們都猜對了,這些數(shù)字是表示名次的,第1、第2、第3……這邊對齊的是小朋友的名字,這邊對齊的是跳繩的數(shù)量。剛剛XX是第一名,那我們就把他的小表格放在第一名的位置上…接下來,老師就請小朋友把你們小組上的表格都放在一起,相相互比一比,然后排一排,看看你的成績,在小組里面排第幾名,比出結果后,就可以把雙面膠撕下來,貼在想對應的名次上。好了,我們一起試試看吧。
    2.幼兒嘗試將自己的記錄表貼在相對應的格子里。
    3.展示小組記錄表,老師講評。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小朋友的名次排得對嗎?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在體育比賽中有一個特殊的規(guī)則:就是當出現(xiàn)這樣并列第*名的情況時,第*名就空掉沒有了,下一個小朋友就是從第*開始。同樣的方法現(xiàn)在小組的名字都已經排出來了,誰能告訴老師,你是第幾小組的第幾名呢?
    4.教師激勵,表揚小組冠軍。
    還有誰也是第一名的,請第一名的小朋友到老師這邊來。他們幾個就是小組的冠軍,我們給他們掌聲鼓勵。請你們把這張記錄表送回到你的小組里去。
    三、大圖表統(tǒng)計,了解自己在班內的拍球水平1.出示統(tǒng)計圖表。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已經知道自己在小組里面的名次了,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你的跳繩本領在我們全班是處于什么水平呢?(出示大的統(tǒng)計圖表)2.引導幼兒看懂統(tǒng)計圖表師:在大圖表上,你看到了什么?他看懂了四個表情,這四個表情就代表了我們班級四個不同的跳繩水平。還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這里的數(shù)字0-10,要加油,11-20有進步,21-30是很不錯,31-是冠軍。這些數(shù)字你全部都看懂了嗎? 0-10包涵了哪些數(shù)字呢?依次類推:11-20,21-30,31后面還有誰呢?還有更大的數(shù)字,只要超過31的數(shù)字都可以放在這里。除了有數(shù)字和表情外,這里還有一條豎線,橫線,他們把我們的大圖表分成了1、2、3、4塊,四個小家。
    3.嘗試按數(shù)歸類。
    (1)提問:說說你在比賽中拍了幾個?你的小表格可以貼到大圖表中哪個位置呢?為什么貼在這里?
    (2)幼兒分組進行操作。
    (3)集體檢查:現(xiàn)在我們的小表格都在大圖表上了,檢查一下,大家貼的都對嘛?應該貼到哪里才是合適的?為什么?
    4.了解班級的跳繩水平情況。
    師:在大圖表中,你們發(fā)現(xiàn)哪種跳繩水平的小朋友最多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大圖表告訴我們,我們班里XX跳繩水平的小朋友最多。
    5.了解自己的在班級中的跳繩水平,并會給自己制定合適的跳繩目標。
    提問: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現(xiàn)在在班級里的跳繩水平怎么樣?那接下來你打算怎么做呢?那你要好好練習跳繩,爭取把小表格貼到更厲害的位置,實現(xiàn)你的下一個跳繩目標!
    那這次誰是跳繩比賽的小擂主呢?他在20秒內跳了多少個?你們想超過他么?那趕緊去練習吧!
    活動反思:
    師生共同營造了一個和諧、充滿樂趣的情景,學生在自主的空間里,積極投入地進行了自練自悟。整個課堂活動中,學生手腦并用,身心真正“活動”了起來。 放手讓幼兒自主嘗試,把傳統(tǒng)的準備活動改成學生自娛活動,讓幼兒模仿老師(其他幼兒)或自己創(chuàng)想玩球的方法?;顒有Ч贸龊跷业囊饬?。由此我認識到,只要讓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給他們提供自主的空間,幼兒都能具有將創(chuàng)新思維轉化為成果的能力。
    小小的一個玩球活動讓我感悟很深:教師應該多給孩子提供嘗試的機會,通過嘗試調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啟發(fā)幼兒的心智,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而且還能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發(fā)展。
    不同的水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數(shù)的組成是數(shù)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往幼兒學習時,經常會出現(xiàn)機械記憶的情況,有些雖然開始關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論事"地擺弄桌面材料為主,比較單一、乏味。新《綱要》中關于數(shù)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齡球就是孩子們生活中常玩的一個合作體育游戲,整個活動以保齡球館為游戲情節(jié)線索,以兒童思維發(fā)展的理論為依據(jù),設計了三部曲:操作體驗--歸納提升--遷移運用,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快樂,積累經驗;在交流、歸納、提升中發(fā)現(xiàn)一些簡單的規(guī)律,在遷移運用中提升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xiàn)將數(shù)字10分成兩個部分時,可以有不同的結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組數(shù)。
    2、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多組分和記錄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能用符號表示,體驗互換、互補關系。
    3、在游戲活動中鞏固10以內數(shù)的組成,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保齡球若干記錄表皮球投影儀獎品抽獎箱
    活動過程:
    一、幼兒游戲,記錄結果
    1、引題:樂樂保齡球館今天開業(yè)了,你們想不想去嘗試一下?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記分表,它能告訴我們什么?
    2、介紹規(guī)則:等會三個小朋友一組,請你們商量一下誰先玩,誰記錄,誰撿球,商量好了到老師地方領一張記錄表,請你看清楚記錄表的左上角是數(shù)字幾,就到幾號保齡球館玩。
    3、游戲與記錄
    二、交流結果,梳理經驗
    1、交流結果師:你是怎么記錄的?
    2、引導梳理教師提升:10個保齡球可以分成3個站著的和7個倒的。3和7合起來是10。
    3、探索互換規(guī)律
    4、用已知規(guī)律整理記錄表師:在老師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記錄你們還有嗎?是不是你們打保齡球的所有記錄都在這上面了?
    師:現(xiàn)在請你們三個人一組將記錄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讓它有次序、很整齊、也記得牢、不會漏掉、也不會重復。
    幼兒交流記錄表。
    三、頒獎活動,遷移經驗
    1、交待規(guī)則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抽獎箱)抽獎時間到了!每個小朋友可以到抽獎箱里摸一張獎券,請你們看清楚是幾元的獎券,每張獎券只能領兩種獎品,兩種獎品合起來的價格剛好是獎券的面額。
    2、領取獎品
    3、交流分享師:你拿的是幾元的獎券?你用這獎券領了哪兩樣獎品?
    6、大班數(shù)學活動大家來拍球教案反思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拍球成績進行組內排序,并嘗試對全班拍球水平進行統(tǒng)計,初步理解數(shù)的集合。
    2.了解自己的拍球水平,能為自己制定適宜的目標,愿意通過努力取得進步。
    3.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活動前在班級內進行一次15秒限時的跳繩比賽,并拍攝照片。
    2.人手一張拍球記錄的小表格。
    3.小組的拍球記錄表,紙盒每組一個。
    4.大的拍球統(tǒng)計圖表,小擂主的標記。
    教學過程:
    一、再現(xiàn)拍球比賽場景照片,交流個人的拍球成績1.引導談話,交流個人的小表格。
    師:昨天我們進行了跳繩比賽,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成績記錄了下來,請你和邊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在15s的時間里拍了幾個球?誰來介紹一個,自己的成績2.請三名幼兒交流自己的拍球個數(shù),引導幼兒做比較并排出名次。
    師:那我們來比一比他們三個誰跳得最多,誰跳得最少?誰是第一名,誰是第二名,誰是第三名。XX跳繩數(shù)量最多,跳了XX個,他就是第一名二、組內排序,了解自己在小組內的名次
    1.介紹"小組跳繩記錄表"。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你們在小組里是第幾名呢?老師這里有一張表格,可以來幫助你們。(出示表格)這是一張小組的跳繩記錄表,你們能看懂嗎?這些數(shù)字表示意思呢?恩,你們都猜對了,這些數(shù)字是表示名次的,第1、第2、第3……這邊對齊的是小朋友的名字,這邊對齊的是跳繩的數(shù)量。剛剛XX是第一名,那我們就把他的小表格放在第一名的位置上…接下來,老師就請小朋友把你們小組上的表格都放在一起,相相互比一比,然后排一排,看看你的成績,在小組里面排第幾名,比出結果后,就可以把雙面膠撕下來,貼在想對應的名次上。好了,我們一起試試看吧。
    2.幼兒嘗試將自己的記錄表貼在相對應的格子里。
    3.展示小組記錄表,老師講評。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小朋友的名次排得對嗎?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在體育比賽中有一個特殊的規(guī)則:就是當出現(xiàn)這樣并列第*名的情況時,第*名就空掉沒有了,下一個小朋友就是從第*開始。同樣的方法現(xiàn)在小組的名字都已經排出來了,誰能告訴老師,你是第幾小組的第幾名呢?
    4.教師激勵,表揚小組冠軍。
    還有誰也是第一名的,請第一名的小朋友到老師這邊來。他們幾個就是小組的冠軍,我們給他們掌聲鼓勵。請你們把這張記錄表送回到你的小組里去。
    三、大圖表統(tǒng)計,了解自己在班內的拍球水平
    1.出示統(tǒng)計圖表。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已經知道自己在小組里面的名次了,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你的跳繩本領在我們全班是處于什么水平呢?(出示大的統(tǒng)計圖表)
    2.引導幼兒看懂統(tǒng)計圖表師:在大圖表上,你看到了什么?他看懂了四個表情,這四個表情就代表了我們班級四個不同的跳繩水平。還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這里的數(shù)字0-10,要加油,11-20有進步,21-30是很不錯,31-是冠軍。這些數(shù)字你全部都看懂了嗎? 0-10包涵了哪些數(shù)字呢?依次類推:11-20,21-30,31后面還有誰呢?還有更大的數(shù)字,只要超過31的數(shù)字都可以放在這里。除了有數(shù)字和表情外,這里還有一條豎線,橫線,他們把我們的大圖表分成了1、2、3、4塊,四個小家。
    3.嘗試按數(shù)歸類。
    (1)提問:說說你在比賽中拍了幾個?你的小表格可以貼到大圖表中哪個位置呢?為什么貼在這里?
    (2)幼兒分組進行操作。
    (3)集體檢查:現(xiàn)在我們的小表格都在大圖表上了,檢查一下,大家貼的都對嘛?應該貼到哪里才是合適的?為什么?
    4.了解班級的跳繩水平情況。
    師:在大圖表中,你們發(fā)現(xiàn)哪種跳繩水平的小朋友最多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大圖表告訴我們,我們班里XX跳繩水平的小朋友最多。
    5.了解自己的在班級中的跳繩水平,并會給自己制定合適的跳繩目標。
    提問: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現(xiàn)在在班級里的跳繩水平怎么樣?那接下來你打算怎么做呢?那你要好好練習跳繩,爭取把小表格貼到更厲害的位置,實現(xiàn)你的下一個跳繩目標!
    那這次誰是跳繩比賽的小擂主呢?他在20秒內跳了多少個?你們想超過他么?那趕緊去練習吧!
    活動反思:
    師生共同營造了一個和諧、充滿樂趣的情景,學生在自主的空間里,積極投入地進行了自練自悟。整個課堂活動中,學生手腦并用,身心真正“活動”了起來。放手讓幼兒自主嘗試,把傳統(tǒng)的準備活動改成學生自娛活動,讓幼兒模仿老師(其他幼兒)或自己創(chuàng)想玩球的方法?;顒有Ч贸龊跷业囊饬?。由此我認識到,只要讓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給他們提供自主的空間,幼兒都能具有將創(chuàng)新思維轉化為成果的能力。
    小小的一個玩球活動讓我感悟很深:教師應該多給孩子提供嘗試的機會,通過嘗試調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啟發(fā)幼兒的心智,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而且還能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