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各個省市的藝考聯(lián)考結束,藝考生們也是陸續(xù)開始回歸到文化學科的備考當中,接下來的時間內(nèi)大家要盡可能的將文化成績提升到控制線以上,不過學習是日積月累的事情,大家依舊要腳踏實地不能操之過急!
一、強化基礎
高考的基礎知識面很廣,比如歷史科目五本教材,這些藝考生在高一高二本來就學得不好,高三第一學期又專注于專業(yè)備考去了,所以,要在短短的120天左右將基本知識全部記住是很難的。很多老師為此給學生準備了厚厚一本復習提綱,很多學生也迷信復習提綱要越詳細越好。但是,時間不允許?。∪绻麜r間允許,你去記那一兩百頁的提綱,當然是好事,而且也是必須的。120天六個科目的復習,平均到每個科目,也就二十天時間,這是我們無法避開的事實。
所以,在復習中,對藝考生的基本知識記背提綱,我覺得只要將每課的線索編制成一個薄冊子即可,讓學生了解歷史發(fā)展的大致輪廓,基本宏觀的歷史發(fā)展階段特征,每個知識點細化背記既效率低,又很難起到實效。
二、突出高頻
教師在課堂上給藝考生進行復習時,也不能面面俱到。你想想自己給文化生進行的一輪復習,知識細化的程度與所花的時間多少,再反觀藝考生的時間,就應該知道容不得你像對待文化生一樣組織藝考生復習了。
按照高考的命題規(guī)律,以通史時段為單元,每個時間段內(nèi)高考高頻命題點和可能的命題方向,這應該成為我們課堂突破口,輔以相應高考題與模擬題進行課堂訓練。這些高頻考點教師應該細化,除基本知識儲備以外,讓學生從多角度深刻領悟這些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郡國并行制,我們教材突出其對中央集權的威脅,卻很少談及它設置時對穩(wěn)定局勢的積極作用,這些都是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的。
另外,重要的??贾黝}也應該作為一個復習的方向,比如疫情應對、經(jīng)濟全球化、民族關系與民族主義、賦役制度與土地制度、基層治理、文化交流等,這可以參照三本選擇性必修的主題以及近幾年高考材料題涉及的主題來確定。
三、專項訓練
對藝考生的訓練不能廣撒網(wǎng)的鋪天蓋地的練習,專項訓練是最高效的方式。高考歷史就三類題型--選擇題、材料題和開放性試題。針對這三類試題,進行基本的解題指導、進行集中的訓練,強化學生的解題能力。比如,開放性試題無外乎兩種,一種是歸納信息,進行說明、論述、評價;另一種是提出看法,進行分析論證。教師教會學生基本的答題技巧,基本的應考思路,至少可以讓學生在形式上符合答題的規(guī)范。
通過這些強化專項訓練,學生的解題應考能力可以得到大幅提升,可以較好的以短時間獲得最大的收益。
藝考生是個特殊群體,特殊群體的復習絕不能一般對待,否則將會事倍功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