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學的學位等級劃分和國內的劃分等級的區(qū)別是怎樣的,下面出國留學小編為你們介紹這些具體內容。
德國大學碩士等級分類
德國大學的學位分級
德國大學的學位分兩級,級為碩士學位,包括自然及工程技術科學碩士和人文及社會科學碩士兩種。第二級為博士學位。(請各位網友注意:德國沒有學士學位,也就是說德國大學是碩士學位)
級學位:自然及工程技術科學碩士、人文及社會科學碩士(Magister)
第二級學位:博士學位(Doktor)
Magister這個詞來自拉丁文,原意是“教師”,它曾經作為所有系科的學位和全權高校教師的職業(yè)稱呼,與博士頭銜毫無差別。195幾年以來,Magister作為人文及社會科學碩士學位重新被引入當時的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并一直沿用至今。人文科學和部分社會科學專業(yè)的學生,只要通過人文及社會科學碩士考試,即可被授予人文及社會科學碩士學位。與自然及工程技術科學碩士不同,所學的專業(yè)并不附加在學位之后,而是一律通稱人文及社會科學碩士(Magister Artium)。
學士Bachelor學位:
一提到學士Bachelor學位,首先就會想到英聯(lián)邦國家比較常見的具備初級從業(yè)資格的大學畢業(yè)學位,其實從今年冬季開始就正式全面引入德國高校,它是首個在國際就業(yè)市場認可的德國大學學術學位。德國大學學士學位英文用Bachelor表示,德語用Bakkalaureus表示,并分別分為文科學士、理科學士、工科學士和法律學士等;以理科學士為例,用英文表示可以稱為Bachelor of Science,用德語表示可以稱為Bakkalaureus der Wissenschaft,英德混用的Bachelor der Wissenschaft或Bakkalaureus of Science叫法是錯誤的。學生們所就讀的這個新興學士Bachelor學位,可據學習條例不同在大學積累190-240個學分,而本科學位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在6-8個學期內進行課題研究的基礎學習,即按照官方要求的學士學位學業(yè)規(guī)劃以每周40個學時每年45周的學習時間進度在標準要求的學習年限內完成德國大學學業(yè),并獲得相應的Bachelor/Bakkalaureus學士學位。其實學生獲學士學位以后可以有多重選擇,即選擇直接就業(yè)參加工作,也可以選擇工作幾年繼續(xù)深造讀碩,還可以畢業(yè)后就直接讀碩。
碩士Master學位:
德國碩士學位(英語:Master/德語:Magister)是來自德國大學的第二層學位學歷,可以分為文科碩士(Mas ter of Arts)、理科碩士(Master of Science)、工科碩士(Master of Engineering)和法律碩士(Master of Laws)等學位,德國綜合性大學的Diplom和Master就是指碩士。德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碩士原是指理科碩士Diplom,文科碩士Magister,現(xiàn)在被引進的Master替代。應用技術大學的Diplom在中國是學士學位,而應用技術大學的Master則是碩士學位。但是要注意Uni類綜合大學和FH類應用科技大學的學位有所區(qū)別,一般Diplom(Uni)肯定是和Master一樣,承認為碩士,Diplom(FH)是介于碩士和學士之間的學院學位。德國碩士學位在入學的專業(yè)要求上很嚴格,選定的碩士Master學位課程必須與學士Bachelor專業(yè)要相同或相關。關于讀碩專業(yè)方向,德國高校的官網上都有具體介紹,指明哪些本科專業(yè)方向可以申請與之銜接的碩士課程。同時獲得碩士學位也不是件輕松地事情,不僅需要積累60-120個學分還必須在4-7個學期內進行課程研究,并通過碩士論文(Masterarbeit)和筆試口試等多種考核方式證明自己的的確確可以完全滿足德國大學所要求的專業(yè)學術要求,并成功拿到夢寐以求的碩士學位文憑。實際上數據顯示,被德國用人單位認可并可以完全自己獨立工作的崗位擔當者還是主要是碩士學位畢業(y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