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篇1】
這堂課,我力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把語文課轉(zhuǎn)變?yōu)橐淮螌W習童話故事的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但又主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悟得道理,體現(xiàn)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
一、朗讀感悟、自主發(fā)現(xiàn)。
《兩只小獅子》的第一課時學習目標中包括對各個詞的理解,比如“整天”,考慮到低年級的心理特點,我把“整天”形象化,讓三位學生充當早上、中午和下午的勤勤,這樣反復的練習,讓學生體驗了一個“整天”的“過程”,使他們更易理解,充分感悟了“整天”的意思。
再比如“懶洋洋”,學生初讀課文,只是一個初步的認識,通過引導,我讓他們自己想象懶懶會是怎樣的狀態(tài),學生回答:在曬太陽;翹著二郎腿睡覺等等。把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們自己教自己的同伴,在合作中學習知識,讓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帶領后進生思考,讓后進生也有了想象的空間,同時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二、朗讀指導,自然進步。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的朗讀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可枯燥的把方法傳授給他們,不但沒有使得他們領悟句子的意思,也引不起他們的興趣,所以我注重在“自然”中灌輸。比如,學習勤勤的句子,勤奮的獅子練習的時候一定很帶勁,所以要讀得有精神,于是開始范讀,這樣一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使朗讀指導賦予趣味。學習“懶洋洋”的時候,我除了范讀,并傳授方法:讀得慢一點,輕一點。并有趣地鼓勵他們:老師仿佛看到了一只小獅子在睡懶覺;老師仿佛看了一只小獅子在樹陰下躺著什么都不干。使得朗讀多樣化。
三、溫故知新,自學方法。
一年級的語文課程,已經(jīng)涉及到ABB詞,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根據(jù)人的遺忘規(guī)律,必要的復習是很重要的,然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了舊詞“綠油油”、“胖乎乎”、“亮晶晶”與新詞“懶洋洋”、“慢吞吞”后,我總結(jié):舊的知識不忘記,新的知識要牢記,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潛移默化的灌輸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另外,根據(jù)本班學生情況,很多學生來自于外地,個人的發(fā)音略有不同,所以語文課要突出工具性。在學習詞語生字的時候,我特意多花時間開火車檢查生字,學習課文、句子的時候,也鼓勵讀對生字的同學,加強對學生朗讀方面的指導。在此基礎上,突出語文三維目標,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熱愛語文的情感。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篇2】
《兩只小獅子》一課的教學,我通過“猜猜謎語,揭示課題(引入)”“看看動畫,了解大意(初讀)”“取取名字,找找理由(品讀)”“鞏固生字,指導寫字”“讀讀格言,勸勸獅子(延伸)”這五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讀文中識字,在讀文中感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的道理,學生學得興致盎然,基本達成預設效果。
給獅子取名字這一設計并不新奇,我參考了〈小學語文教師〉上登的一篇教學反思。從課堂反映看,學生的確很感興趣,并給兩只小獅子定名為“勤勤”和“懶懶”。第2課時,學完獅子**的勸告以及用格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來勸“懶懶”后,學生都認為“懶懶”以后也會向“勤勤”學習,努力學本領的。我問:“你們猜誰長大后可能當百獸之王?”大部分學生回答是“勤勤”,也有學生說“懶懶”改正缺點了努力學本領,長大也有可能當大王的。我非??隙ㄟ@個學生的意見。這時一個學生說:“我們應該給懶懶換一個名字。”這是我不曾預料到的,我喜出望外,我說:“是呀!那給他改個什么名字呢?”學生又一次欣起了取名字的高潮,有的說叫“努努”有的說叫“力力”……小獅子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有了一個“有缺點就改正,改正了就能有出息”的信念,這正是文本所要傳達的另一主題。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篇3】
《兩只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tài)度。故事通過懶獅子和小樹的對話,刻畫了一頭怕吃苦、想依賴的小獅子,并借獅媽媽意味深長的話語告訴孩子們只有勤學苦練,擁有真正的本領,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整篇課文中存在著大量的對話,很適合于讓學生朗讀。根據(jù)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在本堂課的設計、教學中,我努力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意識,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會、感受。
一、以讀為本,在朗讀中感悟。
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xiàn)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初讀課文,給兩只小獅子取名字。在樂趣橫生的取名過程中,小朋友們自然而然地明辨了是非,從而拉近孩子們與文本的距離,對文本進行再創(chuàng)造。再讀課文,找找為什么取這個名字的理由。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給學生朗讀、探究。
二、抓重點詞語,感悟文本。
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如:教學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炭唷r,抓住刻苦一詞,創(chuàng)設情境對話:
a、勤勤??!天還沒亮呢!你起得那么早干什么去呀?
b、勤勤天已經(jīng)暗了,你怎么還不回家呀,森林里靜悄悄的,難道你不害怕嗎?
c、一轉(zhuǎn)眼,炎熱的夏天已經(jīng)到了。勤勤你的臉上、身上全是汗,多累啊,別練了,還是歇會兒吧你瞧,你的皮都已經(jīng)磨破了?哎呀,血也流出來了
d、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又到了寒冷的冬天,,被風呼呼地吹著。勤勤,天這么冷,你看別的小動物都躲到被窩里去了,你怎么不回家呀?
勤勤啊勤勤,你整天練習這些本領,是為了什么呀?
孩子們在對話中不但感受到了勤勤的刻苦,也深深地體會到學好一樣本領,要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有所收獲。
三、挖掘訓練點,發(fā)展想象力。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但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在課的后面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請孩子們來勸勸懶獅子。有的說:你現(xiàn)在很舒服,可是你不學本領,長大就比不上人家了! 有的說:現(xiàn)在你是有爸爸、媽媽的幫忙,不過有一天你總會離開爸爸獨立的,到時候沒人幫你,看你怎么辦! 有的說:等到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再來學本領就晚了,要不就是餓死了,還有可能會被其他的動物吃掉呢!......學生暢所欲言,在勸懶獅子中把自己的感受表達了出來。
一堂課學下來,我也發(fā)現(xiàn)了兩個問題:
1、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對犭的字和ABB詞語的拓展不是很合適,這些與課文內(nèi)容無關的拓展可以放到第二課時再進行。
2、檢查字詞時要注意隨文識字,這樣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在具體的語境中更好地理解詞語的意思。識字形式可多樣化。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篇4】
三年的培養(yǎng)計劃接近尾聲,我很幸運加入到河西教育這個大集體,在這里,我感受到領導對我的關心與希望。新教師三年培養(yǎng)計劃,讓我們不斷的成長、成熟,朝著一名合格的、優(yōu)秀的教師努力。
我所在的小學是師大二附小,這是個充滿濃郁教學、科研氛圍的學校。三年來,學校為了幫助我們更快的成長,積極為我們搭建師徒結(jié)對的平臺,讓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手把手的教我們,向我們毫無保留的傳授教學經(jīng)驗和班級管理的經(jīng)驗,他們的耐心和關心時時令我感動。
在三年任期的巡課活動中,我所教授的是人教版語文第二冊《兩只小獅子》。在這節(jié)課上,主要是兩大環(huán)節(jié),一是識字寫字,二是課文教學。一年級的“寫”主要是強調(diào)是能正確的書寫漢字。在一年級的課堂上,識字寫字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在本節(jié)課的寫字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做小老師,給其他學生講字,培養(yǎng)學生自己講字,說一段完整的話,把所學的字講清楚。講字從拼音、識字方法、結(jié)構、偏旁、組詞、關鍵筆畫等方面入手,理清學生思路,讓學生掌握識字方法。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閱讀教學方面,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們不像中高年級重在“讀寫結(jié)合”,對于一年級來說強調(diào)“讀說結(jié)合”,要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講授《兩只小獅子》課上,在讀懶獅子說的話,“懶獅子說:‘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會生活得很好!’”因為在前一句話中懶獅子是慢吞吞地說,有修飾語,所以這次讓孩子們補全,懶獅子怎么樣的說,發(fā)散學生的思維,積累詞語,同時增強學生對懶獅子這個形象的理解。
在課文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體現(xiàn)了讀說結(jié)合。我抓住,文章最后一段中“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只真正的獅子。”抓住“也”一字進行詞語的訓練,讓學生們學會“也”字的用法,強調(diào)后者和前者的動作一樣。小紅學會了掃地,我也___________。
本堂課,我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詞語、理解課文。
首先是在課的一開始我就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讀課文,找相關的句子給兩只小獅子起名字,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人物的形象認識的也更加鮮明。
第二,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詞語。在理解“整天”“刻苦”等詞語時,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引讀的方式在理解“刻苦”的意思。學習的過程是,教師說:同學們你忙你想想一下,勤勤在練習滾撲撕咬的時候會吃哪些苦?遇到什么困難?
生展開想象,有的說會磕破頭,有的說會摔折腿,有的說咬傷自己······
教師總結(jié),像勤勤這樣,在練功時吃了那么多的苦頭也不放棄,這種不怕吃苦,就是刻苦。然后教師引讀
教師說:每天從早到晚,勤勤都來到林中堅持練習學生接著讀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教師說:無論刮風下雨,勤勤還在練習,學生還讀,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教師說:就算練習時磕破了頭摔折了腿,但勤勤仍不放棄,還在練習,學生接讀,滾撲撕咬,非??炭?。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讀的方法就讓學生對“整天”“刻苦”這樣的抽象詞語理解的就更形象化了。最后在用刻苦練習說一句話,讓孩子們對詞語的理解更加深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通過這次的歷練,讓我明白語文教學要突出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也知道了低年級語文主要訓練的方向。在閱讀教學方面,要讓學生回歸課文,讓學生反復讀課文,以讀代講。在教學中抓住課文的一兩處重點進行仿說訓練,做到“讀說結(jié)合”,讓學生學一點,仿一點,不斷強化,在讀說結(jié)合中升華感情、歷練思維、學會閱讀、樂于表達。
在教學習慣方面,教師要關注全體,課堂要以生為本。教師不是一味的講課而是要學會冷靜地傾聽,敏銳的抓住學生在課堂的生成,讓學生學會學習。
工作并非意味著學習的結(jié)束,而是意味著新的學習的開始。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區(qū)教育局、學校為我們搭建了這么好的平臺,我們就更應該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不斷地學習,盡快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提高解讀文本的能力。迅速使自己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篇5】
小樹(撫摸著小獅子的頭,關心地)說:“你怎么不學點本領啊?”
懶獅子(拍著胸脯、翹著大拇指,得意洋洋地/驕傲地)說:“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會生活的很好!”
……
這是我在上《兩只小獅子》一課時,學生表演添加過提示語后的課文一小片段。
真是沒想到,課堂中,學生能把這么長的一篇課文讀得津津有味,想想是有原因的。
這節(jié)課中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給原文添加提示語。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對課文的不同理解,給人物設計了不同的動作,給對話加上了不同的語氣詞,課文在他們的感悟中變成了童話劇,學生讀得有趣、讀得有味。面對自己再創(chuàng)造的成果,學生讀起來怎么會沒有興趣呢?這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另外,添家提示語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一些詞匯。
在教學中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還真的能悟出好多東西。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篇6】
創(chuàng)新,教學的活力之源
這篇課文是對學生自立品質(zhì)教育的一個童話故事,情節(jié)性強,引人入勝。在引導學生識字、學文之后,我又設計了表演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課文較長,本以為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把書中的話照著讀出來就可以了,多說簡單背下來幾句??墒钱斔麄冋嬲硌輹r,卻讓我出乎意料,這一組中的四個人,誰也沒有拿書,并且還對書中內(nèi)容進行了改編,他們的語氣、動作都非常逼真,確實演出了他們自己獨特的感受,演出了一個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引來同學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今天的表演如實讓我吃驚,也讓我高興,同時也想了很多。在教學中,讓學生演角色之一,是一種更深入的體驗。讓生在表演中去體驗、去感受,不同角色不同個性,這一過程也是對課文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不能否認,教材是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載體,但是教材的開發(fā)和利用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中的知識,應有利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主動地探索課本以外的知識領域,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充分地開發(fā)了課程資源。
每學期的“愛生有效課堂”如期而至,恰巧在規(guī)范課前有幸聽到今年的區(qū)新秀選拔賽,其中有兩位老師教學《兩只小獅子》一課,聽后受益匪淺,也在學習和對比中不斷反思聽到的課程,當然,更多地是羨慕兩位老師的課堂確實體現(xiàn)“愛生”、“有效”,便心馳神往,希望自己也能把這堂課上好,上得有效、高效。
上課之前的緊張依舊,口渴難耐,課后心緒放平,聽到領導老師們的評價,細心記下,以期自己在反思得到更多的收獲。
首先,做自我批評。課前精心準備的兩只小獅子的頭飾卻忘在辦公室桌上,沒有派上用場。一個失誤折射出講課前的緊張和不安,不僅讓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遜色也讓自己有些慌亂,雖然老師們沒有看出,但是卻成為自己一點小小的遺憾,這樣的緊張,還是不要有了吧,適度的緊張,更多的自信,充分的準備,是上好一堂課最基本的吧。
識字環(huán)節(jié)中,本設計將繩子中可以用“加一加”辦法的字單獨出示,讓學生們自由討論,但學生遲遲不用加一加的辦法識字,到展示加一加時,我看識字時間過長,干脆自己一口氣說完了所有的“加一加”的生字。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識字的主體是學生,如果不能讓學生充分的表達、理解,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就是無效的,到不如直接去掉。對“滾、撲、撕、咬”四個字的認識可以讓學生在做動作后想象著說出練習這些本領的困難??勺芳訂栆幌拢壕毩曔@些動作都有什么用處?從而了解獅子的習性與特點。相信不僅有益于學生學習生字,也為后面理解文意做了鋪墊。
在理解課文的教學中,課文最后一段的重點、課文的落腳點應該是“真正的獅子”而不是“生活的本領”,教學中僅僅讓學生明白了簡單的“滾、撲、撕、咬”的本領,未能通過“真正”抓住課文主旨,讓學生明白如何成為“真正的獅子”,進而做“真正的小學生”,這一點看出對文章主旨自己的理解和掌握還是不夠到位。
正如“水之韻”校長、“晶瑩”主任叮囑的那樣,多從“學”的角度設計教學,以學定教,才有可能是有效地教學、高效地教學,不考慮自己怎么教“好教”,而是學生怎么學才能“學好”,只有從這樣的初衷設計出來的課才有可能是“好課”,把這些話深深記下,不斷努力,期待自己的進步!
小編精心
這堂課,我力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把語文課轉(zhuǎn)變?yōu)橐淮螌W習童話故事的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但又主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悟得道理,體現(xiàn)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
一、朗讀感悟、自主發(fā)現(xiàn)。
《兩只小獅子》的第一課時學習目標中包括對各個詞的理解,比如“整天”,考慮到低年級的心理特點,我把“整天”形象化,讓三位學生充當早上、中午和下午的勤勤,這樣反復的練習,讓學生體驗了一個“整天”的“過程”,使他們更易理解,充分感悟了“整天”的意思。
再比如“懶洋洋”,學生初讀課文,只是一個初步的認識,通過引導,我讓他們自己想象懶懶會是怎樣的狀態(tài),學生回答:在曬太陽;翹著二郎腿睡覺等等。把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們自己教自己的同伴,在合作中學習知識,讓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帶領后進生思考,讓后進生也有了想象的空間,同時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二、朗讀指導,自然進步。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的朗讀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可枯燥的把方法傳授給他們,不但沒有使得他們領悟句子的意思,也引不起他們的興趣,所以我注重在“自然”中灌輸。比如,學習勤勤的句子,勤奮的獅子練習的時候一定很帶勁,所以要讀得有精神,于是開始范讀,這樣一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使朗讀指導賦予趣味。學習“懶洋洋”的時候,我除了范讀,并傳授方法:讀得慢一點,輕一點。并有趣地鼓勵他們:老師仿佛看到了一只小獅子在睡懶覺;老師仿佛看了一只小獅子在樹陰下躺著什么都不干。使得朗讀多樣化。
三、溫故知新,自學方法。
一年級的語文課程,已經(jīng)涉及到ABB詞,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根據(jù)人的遺忘規(guī)律,必要的復習是很重要的,然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了舊詞“綠油油”、“胖乎乎”、“亮晶晶”與新詞“懶洋洋”、“慢吞吞”后,我總結(jié):舊的知識不忘記,新的知識要牢記,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潛移默化的灌輸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另外,根據(jù)本班學生情況,很多學生來自于外地,個人的發(fā)音略有不同,所以語文課要突出工具性。在學習詞語生字的時候,我特意多花時間開火車檢查生字,學習課文、句子的時候,也鼓勵讀對生字的同學,加強對學生朗讀方面的指導。在此基礎上,突出語文三維目標,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熱愛語文的情感。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篇2】
《兩只小獅子》一課的教學,我通過“猜猜謎語,揭示課題(引入)”“看看動畫,了解大意(初讀)”“取取名字,找找理由(品讀)”“鞏固生字,指導寫字”“讀讀格言,勸勸獅子(延伸)”這五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讀文中識字,在讀文中感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的道理,學生學得興致盎然,基本達成預設效果。
給獅子取名字這一設計并不新奇,我參考了〈小學語文教師〉上登的一篇教學反思。從課堂反映看,學生的確很感興趣,并給兩只小獅子定名為“勤勤”和“懶懶”。第2課時,學完獅子**的勸告以及用格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來勸“懶懶”后,學生都認為“懶懶”以后也會向“勤勤”學習,努力學本領的。我問:“你們猜誰長大后可能當百獸之王?”大部分學生回答是“勤勤”,也有學生說“懶懶”改正缺點了努力學本領,長大也有可能當大王的。我非??隙ㄟ@個學生的意見。這時一個學生說:“我們應該給懶懶換一個名字。”這是我不曾預料到的,我喜出望外,我說:“是呀!那給他改個什么名字呢?”學生又一次欣起了取名字的高潮,有的說叫“努努”有的說叫“力力”……小獅子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有了一個“有缺點就改正,改正了就能有出息”的信念,這正是文本所要傳達的另一主題。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篇3】
《兩只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tài)度。故事通過懶獅子和小樹的對話,刻畫了一頭怕吃苦、想依賴的小獅子,并借獅媽媽意味深長的話語告訴孩子們只有勤學苦練,擁有真正的本領,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整篇課文中存在著大量的對話,很適合于讓學生朗讀。根據(jù)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在本堂課的設計、教學中,我努力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意識,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會、感受。
一、以讀為本,在朗讀中感悟。
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xiàn)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初讀課文,給兩只小獅子取名字。在樂趣橫生的取名過程中,小朋友們自然而然地明辨了是非,從而拉近孩子們與文本的距離,對文本進行再創(chuàng)造。再讀課文,找找為什么取這個名字的理由。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給學生朗讀、探究。
二、抓重點詞語,感悟文本。
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如:教學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炭唷r,抓住刻苦一詞,創(chuàng)設情境對話:
a、勤勤??!天還沒亮呢!你起得那么早干什么去呀?
b、勤勤天已經(jīng)暗了,你怎么還不回家呀,森林里靜悄悄的,難道你不害怕嗎?
c、一轉(zhuǎn)眼,炎熱的夏天已經(jīng)到了。勤勤你的臉上、身上全是汗,多累啊,別練了,還是歇會兒吧你瞧,你的皮都已經(jīng)磨破了?哎呀,血也流出來了
d、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又到了寒冷的冬天,,被風呼呼地吹著。勤勤,天這么冷,你看別的小動物都躲到被窩里去了,你怎么不回家呀?
勤勤啊勤勤,你整天練習這些本領,是為了什么呀?
孩子們在對話中不但感受到了勤勤的刻苦,也深深地體會到學好一樣本領,要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有所收獲。
三、挖掘訓練點,發(fā)展想象力。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但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在課的后面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請孩子們來勸勸懶獅子。有的說:你現(xiàn)在很舒服,可是你不學本領,長大就比不上人家了! 有的說:現(xiàn)在你是有爸爸、媽媽的幫忙,不過有一天你總會離開爸爸獨立的,到時候沒人幫你,看你怎么辦! 有的說:等到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再來學本領就晚了,要不就是餓死了,還有可能會被其他的動物吃掉呢!......學生暢所欲言,在勸懶獅子中把自己的感受表達了出來。
一堂課學下來,我也發(fā)現(xiàn)了兩個問題:
1、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對犭的字和ABB詞語的拓展不是很合適,這些與課文內(nèi)容無關的拓展可以放到第二課時再進行。
2、檢查字詞時要注意隨文識字,這樣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在具體的語境中更好地理解詞語的意思。識字形式可多樣化。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篇4】
三年的培養(yǎng)計劃接近尾聲,我很幸運加入到河西教育這個大集體,在這里,我感受到領導對我的關心與希望。新教師三年培養(yǎng)計劃,讓我們不斷的成長、成熟,朝著一名合格的、優(yōu)秀的教師努力。
我所在的小學是師大二附小,這是個充滿濃郁教學、科研氛圍的學校。三年來,學校為了幫助我們更快的成長,積極為我們搭建師徒結(jié)對的平臺,讓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手把手的教我們,向我們毫無保留的傳授教學經(jīng)驗和班級管理的經(jīng)驗,他們的耐心和關心時時令我感動。
在三年任期的巡課活動中,我所教授的是人教版語文第二冊《兩只小獅子》。在這節(jié)課上,主要是兩大環(huán)節(jié),一是識字寫字,二是課文教學。一年級的“寫”主要是強調(diào)是能正確的書寫漢字。在一年級的課堂上,識字寫字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在本節(jié)課的寫字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做小老師,給其他學生講字,培養(yǎng)學生自己講字,說一段完整的話,把所學的字講清楚。講字從拼音、識字方法、結(jié)構、偏旁、組詞、關鍵筆畫等方面入手,理清學生思路,讓學生掌握識字方法。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閱讀教學方面,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們不像中高年級重在“讀寫結(jié)合”,對于一年級來說強調(diào)“讀說結(jié)合”,要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講授《兩只小獅子》課上,在讀懶獅子說的話,“懶獅子說:‘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會生活得很好!’”因為在前一句話中懶獅子是慢吞吞地說,有修飾語,所以這次讓孩子們補全,懶獅子怎么樣的說,發(fā)散學生的思維,積累詞語,同時增強學生對懶獅子這個形象的理解。
在課文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體現(xiàn)了讀說結(jié)合。我抓住,文章最后一段中“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只真正的獅子。”抓住“也”一字進行詞語的訓練,讓學生們學會“也”字的用法,強調(diào)后者和前者的動作一樣。小紅學會了掃地,我也___________。
本堂課,我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詞語、理解課文。
首先是在課的一開始我就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讀課文,找相關的句子給兩只小獅子起名字,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人物的形象認識的也更加鮮明。
第二,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詞語。在理解“整天”“刻苦”等詞語時,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引讀的方式在理解“刻苦”的意思。學習的過程是,教師說:同學們你忙你想想一下,勤勤在練習滾撲撕咬的時候會吃哪些苦?遇到什么困難?
生展開想象,有的說會磕破頭,有的說會摔折腿,有的說咬傷自己······
教師總結(jié),像勤勤這樣,在練功時吃了那么多的苦頭也不放棄,這種不怕吃苦,就是刻苦。然后教師引讀
教師說:每天從早到晚,勤勤都來到林中堅持練習學生接著讀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教師說:無論刮風下雨,勤勤還在練習,學生還讀,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教師說:就算練習時磕破了頭摔折了腿,但勤勤仍不放棄,還在練習,學生接讀,滾撲撕咬,非??炭?。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讀的方法就讓學生對“整天”“刻苦”這樣的抽象詞語理解的就更形象化了。最后在用刻苦練習說一句話,讓孩子們對詞語的理解更加深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通過這次的歷練,讓我明白語文教學要突出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也知道了低年級語文主要訓練的方向。在閱讀教學方面,要讓學生回歸課文,讓學生反復讀課文,以讀代講。在教學中抓住課文的一兩處重點進行仿說訓練,做到“讀說結(jié)合”,讓學生學一點,仿一點,不斷強化,在讀說結(jié)合中升華感情、歷練思維、學會閱讀、樂于表達。
在教學習慣方面,教師要關注全體,課堂要以生為本。教師不是一味的講課而是要學會冷靜地傾聽,敏銳的抓住學生在課堂的生成,讓學生學會學習。
工作并非意味著學習的結(jié)束,而是意味著新的學習的開始。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區(qū)教育局、學校為我們搭建了這么好的平臺,我們就更應該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不斷地學習,盡快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提高解讀文本的能力。迅速使自己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篇5】
小樹(撫摸著小獅子的頭,關心地)說:“你怎么不學點本領啊?”
懶獅子(拍著胸脯、翹著大拇指,得意洋洋地/驕傲地)說:“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會生活的很好!”
……
這是我在上《兩只小獅子》一課時,學生表演添加過提示語后的課文一小片段。
真是沒想到,課堂中,學生能把這么長的一篇課文讀得津津有味,想想是有原因的。
這節(jié)課中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給原文添加提示語。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對課文的不同理解,給人物設計了不同的動作,給對話加上了不同的語氣詞,課文在他們的感悟中變成了童話劇,學生讀得有趣、讀得有味。面對自己再創(chuàng)造的成果,學生讀起來怎么會沒有興趣呢?這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另外,添家提示語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一些詞匯。
在教學中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還真的能悟出好多東西。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篇6】
創(chuàng)新,教學的活力之源
這篇課文是對學生自立品質(zhì)教育的一個童話故事,情節(jié)性強,引人入勝。在引導學生識字、學文之后,我又設計了表演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課文較長,本以為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把書中的話照著讀出來就可以了,多說簡單背下來幾句??墒钱斔麄冋嬲硌輹r,卻讓我出乎意料,這一組中的四個人,誰也沒有拿書,并且還對書中內(nèi)容進行了改編,他們的語氣、動作都非常逼真,確實演出了他們自己獨特的感受,演出了一個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引來同學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今天的表演如實讓我吃驚,也讓我高興,同時也想了很多。在教學中,讓學生演角色之一,是一種更深入的體驗。讓生在表演中去體驗、去感受,不同角色不同個性,這一過程也是對課文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不能否認,教材是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載體,但是教材的開發(fā)和利用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中的知識,應有利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主動地探索課本以外的知識領域,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充分地開發(fā)了課程資源。
每學期的“愛生有效課堂”如期而至,恰巧在規(guī)范課前有幸聽到今年的區(qū)新秀選拔賽,其中有兩位老師教學《兩只小獅子》一課,聽后受益匪淺,也在學習和對比中不斷反思聽到的課程,當然,更多地是羨慕兩位老師的課堂確實體現(xiàn)“愛生”、“有效”,便心馳神往,希望自己也能把這堂課上好,上得有效、高效。
上課之前的緊張依舊,口渴難耐,課后心緒放平,聽到領導老師們的評價,細心記下,以期自己在反思得到更多的收獲。
首先,做自我批評。課前精心準備的兩只小獅子的頭飾卻忘在辦公室桌上,沒有派上用場。一個失誤折射出講課前的緊張和不安,不僅讓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遜色也讓自己有些慌亂,雖然老師們沒有看出,但是卻成為自己一點小小的遺憾,這樣的緊張,還是不要有了吧,適度的緊張,更多的自信,充分的準備,是上好一堂課最基本的吧。
識字環(huán)節(jié)中,本設計將繩子中可以用“加一加”辦法的字單獨出示,讓學生們自由討論,但學生遲遲不用加一加的辦法識字,到展示加一加時,我看識字時間過長,干脆自己一口氣說完了所有的“加一加”的生字。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識字的主體是學生,如果不能讓學生充分的表達、理解,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就是無效的,到不如直接去掉。對“滾、撲、撕、咬”四個字的認識可以讓學生在做動作后想象著說出練習這些本領的困難??勺芳訂栆幌拢壕毩曔@些動作都有什么用處?從而了解獅子的習性與特點。相信不僅有益于學生學習生字,也為后面理解文意做了鋪墊。
在理解課文的教學中,課文最后一段的重點、課文的落腳點應該是“真正的獅子”而不是“生活的本領”,教學中僅僅讓學生明白了簡單的“滾、撲、撕、咬”的本領,未能通過“真正”抓住課文主旨,讓學生明白如何成為“真正的獅子”,進而做“真正的小學生”,這一點看出對文章主旨自己的理解和掌握還是不夠到位。
正如“水之韻”校長、“晶瑩”主任叮囑的那樣,多從“學”的角度設計教學,以學定教,才有可能是有效地教學、高效地教學,不考慮自己怎么教“好教”,而是學生怎么學才能“學好”,只有從這樣的初衷設計出來的課才有可能是“好課”,把這些話深深記下,不斷努力,期待自己的進步!
小編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