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案1500字合集

字號:


    辛勤的汗水是您無私的奉獻,桃李滿天下是您最高的榮譽。面對新的教學內容,一定要編寫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設想,你是否提起教案摸不著頭腦呢?為了讓你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出國留學網編輯整理的“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案”,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理解文中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品味文中的語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fā)學生熱愛學生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品味文中的語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fā)學生熱愛學生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揭題設疑,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讀題。
    2、引導質疑,讀題后,你有何疑問呢?(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疑問,學生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邊讀邊做標記,讀完后可四人交流。)
    2、自學生字詞。
    3、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提醒學生讀準覽、芬、馨、襟、昏、瀚、耘均為前鼻音)
    4、指名朗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
    1、聽老師范讀課文。
    2、學習第一節(jié):
    (1)、指名讀第一節(jié),這節(jié)寫了誰去召喚誰呢?(是祖國召喚孩子們,是作者在召喚孩子們。)
    (2)、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出祖國對孩子們的召喚呢?(深情地呼喚、深深地期待的語氣來讀這一節(jié))
    (3)、自由讀。(要讀出深情地呼喚、深深地期待的語氣,體現出作者對孩子們的關心與期盼。)
    (4)、指名讀,加深理解。
    3、學習第二至五小節(jié):
    過渡:在第一節(jié),作者深情地召喚孩子們去打開大自然的綠色寶庫,那么,我們該怎樣做,才能打開大自然的綠色寶庫呢?
    (1)、自由讀第二至五小節(jié),思考并討論:怎樣做,才能打開大自然的綠色寶庫呢?
    (2)、小組討論,并做好交流記錄。
    (3)、交流匯報:
    A、首先要用明亮的眼睛去看,去發(fā)現。去看那大自然的神奇與秀美。挺拔的翠竹、蒼勁的松柏、果園豐收的場面、和那人們在田野里辛勤耕耘的場面都是那么美麗!練習用贊美的語氣,朗讀第二節(jié)。
    B、我們不僅要仔細發(fā)現,還要用心去聽。聽大自然那動聽的聲音。讀第三、四節(jié),結合插圖,理解溫馨、浩瀚、胸襟,并想象大自然充滿的奇趣。
    C、大自然的美麗真是無處不在,它值得我們不斷地去發(fā)現,去贊美。深情地朗讀第五節(jié)。理解明媚。
    (4)、根據板書,小結。
    (5)、感情朗讀第二至五小節(jié)。
    4、學習第六節(jié):
    (1)、指名朗讀,思考這一節(jié)主要講的什么?
    (2)、這一部分總結全詩,激發(fā)我們去打開大自然這迷人的課本,照應詩歌第一部分,思想情感進一步升華,語調可熱烈、高昂些。
    (3)、自由練讀,齊讀。
    四、總結全文: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這首詩緊扣文題,一氣呵成,在描繪大自然絢麗多姿景色的同時,抒發(fā)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五、作業(yè):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收集描繪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詩歌。
    附板書:
    看:翠竹松柏
    1、去打開大自然
    果園沃野
    神奇美麗
    綠色的課本
    聽:鳴禽、野花的聲音
    勇于探索
    山、水的聲音
    贊美:絢麗多姿、氣象萬千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品味語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案教學設計好
    教學準備:
    投影膠片
    擬訂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導入:
    1、板書課本兩個字
    2、同學們誰能說說課本的作用?(指名說)課本的用處真多,這節(jié)課我們就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板書課題)
    3、質疑: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按照預習六字去做。
    2、通過讀課文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內容?
    三、檢查自學:
    1、檢查生字新詞
    ⑴指名默寫生字新詞。
    ⑵說說你的記憶方法。
    2、輕讀課文,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說說方法如何?
    (1)查詞典重點理解溫馨
    (2)看圖理解明媚
    (3)師幫助理解:胸襟飽覽
    四、讀通課文、理解大意理清課文脈絡:
    1、指名分段,隨機糾錯
    2、默讀課文想想每節(jié)的意思
    3、找出詩中呼應的部分,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節(jié))可愛的孩子們要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第二段(2節(jié)5節(jié))只要我們勇于探索、善于發(fā)現、大自然會給我們豐富的饋贈
    第三段(6節(jié))呼應開頭,總結全詩,進一步號召孩子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4、學生練讀全文(要求達到五不)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看清字形,讀帖。
    2、描紅(注意運筆)
    3、重點指導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用個性化的朗讀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在對課文語言的朗讀品味的過程中,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4、創(chuàng)造性地模仿著寫一首詩歌。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學會品味詩歌的語言,能夠通過想象感受詩歌描繪的意境,產生美的感受,將這種感受通過多種途徑表現出來。
    2、幫助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設置懸念,揭示課題
    1、老師板書課本兩個字,讓學生說說課本的用處。
    2、再補全課題,學生讀題。提問:為什么把大自然稱作綠色的課本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己選擇喜歡的讀書方式自讀課文。
    二、創(chuàng)設情境,初讀課文
    1、教師配樂、配圖朗誦詩歌,使學生進入大自然美的情境。
    2、檢查自讀情況。
    出示詞語
    敞開綠陰呼吸芬芳翠竹挺拔松柏蒼勁絢麗描繪沃野
    耕耘鳴禽聯(lián)歡洋溢溫馨相聚清山攀登豪情浩瀚胸襟撒開云錦明媚黃昏
    a、齊讀、指名讀(提醒注意芬、馨、襟都是前鼻音)
    過渡:那么,為什么把大自然稱作綠色的課本呢?有同學知道了嗎?好,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看看大自然里有些什么?
    3、指名讀課文,理解詞語
    ①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理解芬芳就是香,就是撲鼻的香氣。
    ②指名讀第二自然段,理解挺拔就是直,高。蒼勁,就是有力。沃野就是很有營養(yǎng)的土地。耕耘就是耕作和除草。
    ③指名讀第三自然段,理解洋溢就是充滿,溫馨就是溫和芬芳,溫暖、舒服、幸福。
    ④指名讀第四自然段,理解包攬,就是充分地看。浩瀚,就是無邊無際。
    ⑤指名讀第五自然段,理解云錦,古代的一種織物,多彩瑰麗。
    ⑥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要求讀出自己的感覺來)
    4、文章哪些段落寫了大自然有什么呢?(2-4)所以課文就可以分為三段,第二段的段意就是告訴我們大自然里有許多絢麗的景色,有豐富的知識。那么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呢,別急我們學下去。
    三、細讀品味,產生美感
    (一)、學習第一段。
    1、請一位學生讀第一自然段,讀后讓他談談自己讀后的感覺,也就是為什么要那樣讀。
    2、再請兩位學生讀一讀這一段。
    3、總結:這里告訴我們大自然已經作好了準備,等待著我們進入他的懷抱,去參觀,去游玩,去學習。
    4、齊讀感受大自然的號召。
    四、指導寫字
    1、耕的左邊不能寫錯。
    2、襟的左邊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
    3、瀚的右邊不是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昨天,我們學習了《1、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的第一段,有同學給大家朗誦一下嗎?
    2、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內容呢?
    過渡:那么,大自然為我們準備了什么呢,我們趕緊去看一看吧!
    二、細讀品味,產生美感
    第二自然段
    1、大自然給我們帶來了多大的收獲和快樂呀!看,(教師讀第二自然段)
    2、大自然能帶給我們哪些收獲呀!
    3、哦,我們走出新苑小學,首先看到的是比較近的地方的景色,有正在拼命生長,挺拔的翠竹,有古老、蒼勁的松柏,果園里(農民們正熱呵呵地采摘著蘋果、李子、葡萄,因為采用了優(yōu)良品種水果的個子更大,營養(yǎng)價值更高,農民伯伯想一定能賣個好價錢。)沃野里農民們正在耕種,布谷鳥還在多余地叫著布谷、布谷快快耕種,它不知道現代科學發(fā)達什么時候該耕種、什么時候該施肥都有農業(yè)科技站來通知的。
    4、老師的眼睛還看到了,好吧,你們說吧。你還愿意用你多彩的畫筆描繪------
    5、請你把這一幅景象讀出來給大家聽吧!你讀的時候你的腦子里有些什么呢?
    6、齊讀。
    第三自然段
    過渡:我們繼續(xù)走著我們來看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這一段,我們又遇到了什么呢?(遇到了鳴禽、野花和祖國的山水)
    2、溫馨是什么意思呢?
    a、請同學們聯(lián)系一下上下文,看一看。從文章哪邊看出來的。
    b、我們來查一查字典,看看是不是這個意思。
    c、總結,我們可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和查字典來理解詞語的意思。
    3、下面老師請同學們起來讀第三自然段。并說說你讀的時候腦子里出現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還可以說說自己的感覺。
    3、總結,小朋友們,你們好久沒來啦,想同學們的鳴禽、野花都要和同學們一起來玩耍。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讓我們告訴世界吧。齊讀。
    第四、五自然段
    1、大自然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發(fā)現,還有許多快樂等待我們去收獲。自己讀一讀第四、五自然段,想象一下祖國山水的景象。天空、大地、早晨、黃昏的美景。待會讀的時候一邊想一邊讀。(祖國的山水很美,要包攬無限風光,要盡享大自然的無私給予,還必須不怕艱難險阻,勇于攀登;要想奔向浩瀚的大海,就要搏擊狂風巨浪,不畏險惡。)
    2、學生讀第四、第五自然段。你覺得祖國的山水怎么樣?你從他的朗讀中聽到了什么樣的美景。
    3、大自然就在我們的身邊,它在呼喚著我們去發(fā)現、探索,清山說-----綠水說-----去吧-----去吧------
    過渡:大自然是美的,是可愛的,是幸福的。你能對大自然說一句話來回答它的邀請嗎?
    齊讀第二段讀出我們的快樂,讀出大自然的熱情友好,讀出探索大自然的無畏。
    三、總結課文,升華感情。
    1、齊讀第六自然段
    2、現在你們知道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綠色的課本了嗎?(大自然神奇美妙,只要我們勇于探索,善于發(fā)現,大自然會給我們以豐富的饋贈,給我們無比的幸福)
    3、讓我們齊讀課文。
    4、這里和第一自然段是一樣的,屬于前后照應、呼應開頭。
    5、那么是不是多余的呢?(不是的,第一自然段是一個懸念,通過第2-5自然段我們已經明白了,在篇尾的出現則給我們一種豁然開朗、領悟于心的感覺。如果說,在篇首,它是對全詩主題的暗示,那么,在篇尾,則是全詩的升華。)
    四、小結課文
    大自然神奇美妙,只要我們勇于探索,善于發(fā)現,大自然會給我們以豐富的饋贈,給我們無比的幸福。大自然不是缺少美而是我們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和發(fā)現美的時間。
    課后延伸:組織朗誦比賽;組織學生仿寫一首詩歌。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作者以敏銳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動的筆觸展示了大自然的絢麗多姿。整首詩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語言流暢而又飽含激情,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教學此詩,試圖憑借教材,挖掘教材的教學價值,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時學習詩歌的表達方式,提高語言感悟與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誦讀,想象,品味語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3、讀中感悟詩歌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誦讀、想象等方式,用心感受語言文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詩歌嗎?誰能來背幾首詩歌,可以是古詩,也可以是現代詩歌。
    指名學生背誦。
    2、相對于古詩來說,你們覺得現代詩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指名交流。
    交流內容可能會說到:現代詩歌語言淺顯明了,形式短小活潑,富有生活情趣,易于接受。學生可能還會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經驗,若說得有理,教師都應肯定。
    3、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首現代詩《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你們想讀一讀嗎?
    二、營造氛圍,反復誦讀。
    1、打開課本,好好讀讀詩歌,把詩歌讀正確、讀流利,盡量能讀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教師巡視,傾聽學生個別朗讀,并及時作出鼓勵和指點。)
    2、采用多種讀的方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營造一種樂讀的氛圍。
    ①個人展示: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來讀。
    ②小組展示:小組合作朗讀,讀的形式由小組自己決定,展示小組實力。
    ③男女生賽讀:在比賽中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促進讀的水平提高。
    三、品味詩歌,領會“感受”。
    1、從同學們的讀中,我已經感受到大家是帶著自己的情感在讀了,下面我們以四人小組的形式展開學習,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jié)盡情地再讀一讀,用心體會,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自己的感受。)
    2、大自然這本“綠色的課本”,究竟有著多少神奇的景象和奧秘,又帶給我們多大的收獲和歡樂?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和歡樂與大家一起分享。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學生交流時可引導學生圍繞“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展開交流,把自己獨特的體驗與大家分享。
    ①第2節(jié):可結合生活實踐展開想象,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想象“果園”的豐收景象和“沃野”的耕耘場面。
    ②第3、4節(jié):抓住“聯(lián)歡”、“相聚”體會孩子和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的快樂;抓住“青山”、“綠水”的話語體會“自然”對孩子的啟迪,進而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并通過朗讀展示出來。
    ③第5節(jié):引導學生想象“片片云錦”、“陣陣微風”的意境之美,感受“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黃昏”生活之樂,并通過朗讀加深體驗。
    四、朗讀全詩,總結回顧。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學完了全詩,你們能說一說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你喜歡這“綠色的課本”嗎?為什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回味課文,了解、學習作者表達自我感受的方法。
    2、拓展學習,并能運用學習到的方法學寫詩歌,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領悟詩歌表達特點,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回味課文。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習了詩歌《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領略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F在,我們一起來回味這首詩歌,請同學自由組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誦讀這首詩歌。
    二、學習表達。
    1、學了這首詩,同學們喜歡這首詩嗎?老師也很喜歡這首詩,在我們眼中平平常常的大自然,在作者的筆下卻像一位魔術師,神奇而充滿魅力,作者是如何體味到這一切的呢?
    (引導學生讀中發(fā)現:作者在細細地看,靜靜地聽,盡情地想中全身心感受到的。)
    2、有時候,我們心中有了感受,可是,把它寫下來以后,我們就覺得沒有表達出來,你們有這種感覺嗎?作者怎么就能把自己的感受寫得這樣清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這也需要我們好好地讀,細細地看,靜靜地想。
    (生自讀詩歌,探究發(fā)現作者在表達上的特點。)
    課堂交流:引導學生發(fā)現,作者用各種表達方法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首尾反復,前后呼應。②有些詩句對仗、結構相似。③二、四句押韻。④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⑤豐富的想象。⑥有些字詞用得特別妙。⑦借物抒情。學生的發(fā)現只要說得有道理,教師都應及時鼓勵,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三、品讀選文。
    1、選讀:很多作家、詩人都很善于感受,也很善于用貼切、自然的語言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請同學們看老師補充的兩首詩歌《庭院里的“舞會”》和《?!罚〗M合作選擇一個內容一起讀,討論:庭院里的“舞會”和海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感受?作者是怎樣描述自己的感受的?
    庭院里的“舞會”
    樹葉喜歡跳舞
    樹葉樂了,擠在庭院角落
    一到秋天就穿上彩服
    羞羞答答對風兒說
    從樹上飄下來
    吹吧吹吧,就請您
    尋找舞蹈的場所
    當本次舞會的伴奏
    庭院說:快來吧
    于是風吹:呼嚕嚕,呼嚕嚕
    看我是個多好的舞廳
    樹葉輕快地跳起了快三步
    環(huán)境優(yōu)雅而舒適
    風兒又吹:呼,呼,呼呼
    舞池平坦又寬闊
    樹葉又接著跳慢四步
    風兒說:快來吧
    哎呀,風怎么不守紀律啦
    看我是個多好的樂師
    一吹起迪斯科
    會吹奏多種美妙舞曲
    就像渾身著了魔
    能創(chuàng)造最佳音響效果
    自說自話地跑進舞池
    和樹葉一同跳起了舞
    海
    從碧澄澄的天空,
    摸到潮濕的衣角,
    看到了你的顏色;
    觸到了你的體溫;
    從一陣陣的清風,
    深夜醒來,
    嗅到了你的氣息;
    耳邊傳來了你有力的呼吸。
    2、交流:
    ①庭院里的“舞會”給詩人留下了怎樣的感受?作者是怎樣描述這種感受的?讀一讀這首詩。
    ②海給詩人留下了怎樣的感受?他又是怎樣描述自己的感受的?讀一讀這首詩。
    交流時引導學生發(fā)現作者獨特的感受以及表達方式。
    3、小結: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了,就能有獨特的體驗,并且能產生許多聯(lián)想。
    四、表達感受。
    1、《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一詩的作者對青山、綠水產生了聯(lián)想,寫出了自己獨特的體驗:借青山、綠水來啟迪少年兒童要不怕艱險,勇于攀登,要有廣闊的胸懷,自然界中還有許多景物,你看了會產生哪些聯(lián)想呢?仿照詩歌的第四節(jié),請你們也來寫一寫好嗎?
    學生仿寫。
    指名交流。
    2、自然界中一草一木,一物一景,如果你能靜靜去感受,你一定會有許多獨特的體驗,本周我們就來寫一首現代詩,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下周我們就舉行一次詩歌賞評會,好嗎?
    細細地看
    板書:
    感受
    靜靜地聽
    盡情地想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想象,品味語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2、讀中感悟詩歌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感悟,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詩歌嗎?誰能來背幾首詩歌,可以是古詩,也可以是現代詩歌。
    指名學生背誦。
    2、相對于古詩來說,你們覺得現代詩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指名交流。
    交流內容可能會說到:現代詩歌語言淺顯明了,形式短小活潑,富有生活情趣,易于接受。學生可能還會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經驗,若說得有理,教師都應肯定。
    3、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首現代詩《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你們想讀一讀嗎?
    二、營造氛圍,反復誦讀。
    1、打開課本,好好讀讀詩歌,把詩歌讀正確、讀流利,盡量能讀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教師巡視,傾聽學生個別朗讀,并及時作出鼓勵和指點。)
    2、采用多種讀的方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營造一種樂讀的氛圍。
    ①個人展示: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來讀。
    ②小組展示:小組合作朗讀,讀的形式由小組自己決定,展示小組實力。
    ③男女生賽讀:在比賽中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促進讀的水平提高。
    三、品味詩歌,領會感受。
    1、從同學們的讀中,我已經感受到大家是帶著自己的情感在讀了,下面我們以四人小組的形式展開學習,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jié)盡情地再讀一讀,用心體會,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自己的感受。)
    2、大自然這本綠色的課本,究竟有著多少神奇的景象和奧秘,又帶給我們多大的收獲和歡樂?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和歡樂與大家一起分享。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3、同學們心中的畫真是絢麗多姿!你能把畫中的景概括成詞寫在黑板上嗎?這一幅幅畫讀出你的理解嗎?
    生板書詞語:清涼的綠蔭芬芳的空氣挺拔的翠竹
    蒼勁的松柏絢麗的色彩豐收的果園
    浩瀚的大海片片云錦陣陣微風
    沃野鳴禽野花
    4、你能把這一幅幅畫讀出你的理解嗎?請你從2、3、4、5小節(jié)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來美美地誦讀。
    5、采用個人讀、小組讀、男女生賽讀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師適時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6、同學們,面對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想說什么?
    7、是呀!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溫馨、幸福,甚至健康,這個大自然不愧是綠色的課本。那我們如何去打開大自然這本綠色的課本呢?
    8、那么,去打開綠色的課本的時候總是那么一帆風順嗎?
    9、說得多好呀!只有勇于攀登,我們才能飽覽無限的風光;只有敢于前進,我們才能奔向浩瀚的大海!如此,才顯示了我們少年的豪情和胸襟!
    四、總結回顧,質疑探究。
    1、課文學到這兒,大家回顧一下,我們都解決了課前提出的哪些問題?你還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合作探究: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你喜歡這綠色的課本嗎?為什么?
    3、小結:是呀!大自然里蘊藏著豐富的知識,綠色的大自然讓我們的生活絢麗多彩。親近自然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開闊我們的胸襟,讓我們健康成長。
    五、自由誦讀,探究寫法。
    1、詩歌講究韻律的回環(huán)反復,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你有什么發(fā)現?
    2、是呀,大自然絢麗多姿,有許多奇趣妙景,有許多奧秘,只要我們勇于去打開,去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就會收獲到快樂、溫馨、幸福、乃至健康。讓我們拿起課文,像一位小詩人一樣來盡情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六、自選方式,積累語言。
    同學們,積累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這首詩歌的語言這么優(yōu)美,就讓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或抄、或背,或畫,將它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里。好嗎?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國標本蘇教版教材第九冊第四課《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是一首現代詩歌。作者孫有田以敏銳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大自然的絢麗多姿,召喚少年兒童熱愛自然,勇于探索,從大自然中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
    設計理念:
    實實在在想象出最美的畫面,簡簡單單誦讀出最真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 播放歌曲,激情導入:
    播放〈〈小鳥小鳥請到這里來〉〉歌曲。
    師:這首歌把我們帶進了美妙的大自然,我們的眼前似乎出現了一條清澈的小溪、碧綠的草地、各色的野花、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小鳥正在快樂地歌唱。的確,大自然是一本無字的大書,是我們同學學習探索的“綠色的課本”,今天就讓我們去打開這課本,在詩歌的境界里領略它的神奇。(板書課題)
    二、預習檢測,復習鞏固:
    1﹑讀一讀下面詞語:
    敞開 芬芳 描繪 云錦 微風
    相聚 倉勁 飽滿 黃昏 無限
    2﹑朗讀詩歌 .
    三、 批注感受,合作交流:
    師:這首詩歌清新明快,語言流暢,讀起來朗朗上口,大家喜歡這首詩嗎?喜歡哪一句或哪一小節(jié)呢?為什么喜歡?
    1、自由朗讀,并在書上做好批注。
    2、組里互相匯報閱讀感受。
    如:我喜歡“去吧,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去吧,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這兩句。兩個“去吧”是對少年兒童的親切召喚,激發(fā)少年兒童探索大自然的奧妙。
    學生感情朗讀這兩句話。
    再如:我喜歡第二小節(jié)因為這兩句話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秘密。
    四、感情朗讀,體會美景:
    讓學生談談自己旅游的經歷,引起學生美妙的回憶。
    師:我們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心情怎樣?讀這一小節(jié)應讀出什么語調?
    學生交流討論:應讀出歡快的語調,喜悅的心情。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入詩人描繪的動人畫面,感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五、讀寫結合,啟發(fā)思維:
    1、師:奇花異草、鳥語花香、珍禽異獸,美麗的大自然正敞開懷抱歡迎有心人哪,大家看第四小節(jié):
    青山說:攀登吧,
    飽覽無限的風光,滿懷少年的豪情!
    綠水說:前進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顯示少年的胸襟!
    師:這一小節(jié)詩人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大自然對少年朋友的熱情友好。大家都是小詩人,看誰續(xù)寫的好。
    野花說
    小鳥說:
    2、師這首詩美,插圖更美大家觀察書中的插圖,聯(lián)系課文內容填空:
    多美的畫面啊!你看 的天空, 的草地;你聽,黃鸝,小溪;你聞,空中還彌漫著,還有那,這大自然就像是 !
    六、課外拓展,升華感情。
    朗讀詩歌《大自然的語言》,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感情
    大自然的語言
    別以為人才會說話,大自然也有語言.
    這語言到處都有,眼睜開就能看見
    白云飄得高高,明天準是晴天
    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螞蟻往高處搬家,出門要帶雨傘.
    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
    樹樁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
    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發(fā)現
    感悟思考:
    1、因為大自然( ),親近大自然可以( ),走進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就能掌握這些知識, 因此,課文中用” “來比喻大自然..
    2﹑我喜歡這”綠色的課本 “,因為( )
    八、自我評價,課堂反饋:
    1﹑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背誦下來了。
    2﹑擬人手法的運用太形象了,我以后要嘗試運用.
    3﹑詩歌中的反復﹑押韻﹑我已經掌握了.
    4﹑我現在就想徜徉于綠色的課本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