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反思1000字合集

字號:


    撰寫內容合理,符合課程目的,符合培養(yǎng)目標的教案要求,教案課件的編寫是體現(xiàn)教師教學水平的方式之一,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編寫一份規(guī)范的教案呢?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反思”,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模仿蒙古族提、壓腕的擠奶動作,能根據(jù)音樂的特點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出自豪、輕快、喜悅的情緒。
    2、感受蒙古族舞蹈的風格。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觀看PPT,感受蒙古族人的生活。
    提問:這些人都在做什么?
    2、小結:他們是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蒙古族,蒙古族大多數(shù)過著放牧生活,他們勤勞勇敢能歌善舞,擠奶是蒙古族姑娘的一項勞動。
    二、欣賞并嘗試模仿人物的動作。
    1、提問:誰來學學他們是怎么擠奶的?
    2、個別幼兒模仿動作,教師給予指導。
    3、集體學習蒙古族提、壓腕的擠奶動作。
    4、提問:擠奶前要做好什么準備工作?
    小結:擠奶前要準備好裝牛奶的桶,還要挽好袖子哦。
    5、引導幼兒集體學做挽袖動作。
    三、完整學做舞蹈。
    1、聽音樂,教師示范表演《擠奶舞》。
    2、提問:擠完了滿滿一桶的牛奶,我剛才還做了哪些事情?
    小結:擠完了牛奶,我的心里真高興,快快樂樂地騎馬回家去了。
    3、引導幼兒學習硬肩、騎馬的動作。
    4、引導幼兒跟隨教師完整學做舞蹈。
    活動反思:
    音樂是一門“聽”的藝術,要讓孩子們多聽,多感受,這樣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才會增強。在我們的一日活動的多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用不同的音樂作背景,既可以營造氣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何樂而不為呢?
    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創(chuàng)編新歌詞,并合著音樂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放音樂《幸福拍手歌》,讓幼兒熟悉主要旋律。
    2、節(jié)奏練習:讓幼兒練習(氣氣、嘭嘭)為《幸福拍手歌》的主要節(jié)奏型做準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以手偶小猴子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出幸福的話題。
    師:今天師請了一位好朋友,在好朋友出來之前,我們先來一個熱身練習,跟著師一起做。打氣--氣!氣!放炮--嘭!嘭!
    師:做完熱身練習,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朋友是誰?教師展示手偶:嘿!.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小朋友們,你們好哇!幼兒:小猴子,你好。師:小猴子,你幸福么?小猴子:我幸福。師:那你的幸福是什么?小猴子:我的幸福就是天天聞到綠草的清香。師:小朋友,你們的幸福是什么?(幼兒自由說)師:當你感到幸福的時候,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聽完后請告訴我這首歌里是怎樣表達幸福的?
    要認真聽哦。放幸福拍手歌
    (二)聽賞活動
    提問師:音樂結束了,誰能告訴我這首歌里是怎樣表達幸福的?師:你們說他說的對不對(幼兒回答),他把答案都說出來了,真棒,請坐。師:你們想不想學這首歌?師:小朋友起立,跟著師一起來學這首歌,在唱的時候再加上一些動作好不好?(放音樂)師:學的真不錯,請坐,大家都學會這首歌了么?
    (三)創(chuàng)編游戲師:那么接下來,我要增加難度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創(chuàng)編歌曲。師:師想要問小朋友,如果感到幸福除了拍手和跺腳,你們還會做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師:小朋友想到的這些動作和事情都很棒,那我請小朋友將這些動作用我們新學的歌唱出來好不好?
    教學反思
    《幸福拍手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恰當?shù)闹w語言表現(xiàn)這種情緒,創(chuàng)編歌詞及動作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了使孩子對這首曲子感受深刻,我采用了傳統(tǒng)教學和奧爾夫教學的融合.因為奧爾夫教學采用的教學方式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的。并且注重有肢體的動作來感受音樂曲式的變化,通過課后反思,我認為在教學時不能簡單枯燥的給幼兒講何謂連續(xù)附點,而是要求孩子用肢體來感受連續(xù)附點使歌曲充滿活潑、歡快、跳躍的情緒。所以改變了理論分析式教學模式,而以讓幼兒用肢體愉快體驗式教學,并在此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編。我班幼兒本來就喜歡扎堆,我設計讓他們四五個為一組,互相配合交流,正符合他們的心理,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對歌詞和動作進行創(chuàng)編和延伸,幼兒一下子變得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起來,孩子通過合作、創(chuàng)編來再現(xiàn)歌曲形象,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自信。
    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反思(篇3)
    目標:
    1.體會不同節(jié)奏的音樂所帶來的不同感受,并用不同方式表現(xiàn)出來。
    2.會使用不同的曲線紀錄線條在舞動時的軌跡。
    3.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
    準備:
    絲帶或絨線若干,記號筆,紙,課件
    過程:
    一.出示魔法線,引出活動主題。
    1.師:(出示魔法線)這是一根有魔法的線,它會聽著音樂跳舞。我們看看它是怎樣跟著音樂跳舞的?
    2.播放音樂A段,教師舞動魔法線。
    師:魔法線是怎樣跳舞的?
    師:這個音樂是什么樣子的?覺得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干什么?
    二.感受音樂的不同節(jié)奏,并用不同方式表現(xiàn)。
    1.感受音樂A段的節(jié)奏。
    師:多柔和的音樂啊!我們聽著音樂來跳個舞吧。
    師:小魔法線也想來跳個舞了。我們請小魔法線出來,找一個空的位置站好。
    小魔法線是個調皮的寶寶,在跳舞時記住別讓它和身邊的同伴撞在一起。
    小魔法線,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跳舞吧!
    師:你的小魔法線是怎樣跳舞的?;文章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還可以怎樣跳?
    2.理解B段音樂性質,用線條舞動表現(xiàn)。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音樂很柔和,舒緩,老師還帶來了另一段音樂,請你們仔細地聽一聽,這段音樂和第一段音樂有什么不同?
    師:你聽了有什么感覺?
    師:小魔法線又想跳舞了,我們請它出來,跟著這段輕快的音樂一起來跳舞吧!
    3.完整地舞動線條,表現(xiàn)音樂的不同節(jié)奏。
    師:老師把這兩端音樂連在了一起,請小魔法線聽者音樂完整地跳一遍舞。
    師:魔法線的舞姿可真優(yōu)美啊!這一次老師請你們來仔細的觀察你的魔法線是怎樣跟著音樂跳舞的?
    4.隨著音樂A和B兩段音樂跳舞!
    四.紀錄線條在舞動時的軌跡
    1.幼兒紀錄魔法線舞動時的軌跡。
    2.展評幼兒的紀錄卡。
    五.隨音樂跳舞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活動課堂很有趣。它主要是對話,是培養(yǎng)兒童語言發(fā)展的良好材料。重新思考由我自己設計的該活動類,盡管有成功的一面,但仍然存在許多缺點。
    我認為此類課程的設計自然,流暢,生動。教學內容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風格。生動的視覺教具是孩子們的興趣所在。首先,向老師詢問孩子們,當他們回家而不見母親時,會產生什么樣的情緒,讓孩子們知道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關系,然后講故事《小蝌蚪找媽媽》,不僅集中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使孩子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對老師的操作活動有濃厚的興趣。通過自己的表情,孩子們對小燕的各種動態(tài)有一定的了解。老師首先讓孩子們了解小燕的特點,然后讓孩子們討論小樽游泳的逆轉,如何改變小樽游泳的方向,突出本活動課的重點。巧妙地將語言發(fā)展,數(shù)字感知和探索結合起來。
    Xiaokeke:蝌蚪(英語:t)在古代,寫Kingdou是青蛙和狒狒的幼蟲,也被稱為糯雞蛋。剛孵出的柴刀,身體呈紡錘形,沒有四肢,嘴巴和內痔。它的尾巴很長,側面平坦。外蝎在頭部的兩側分支。它吸附在水草上,并依靠體內剩余的蛋黃來提供營養(yǎng)。主要是團體。隨著蟑螂的成熟,它們開始退化,逐漸從四肢中生長出來,然后(對于青蛙和)通過凋亡(控制細胞死亡)逐漸退化其尾巴?;顒诱n的重點。
    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弱起的歌曲。嘗試根據(jù)前奏的速度變化反映并歌唱。
    2、發(fā)現(xiàn)“順序”在記憶中的作用。
    活動準備:
    1、幼兒會表演唱歌曲《幸福拍手歌》。
    2、幼兒會唱歌曲《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活動過程:
    1、音樂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1)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邊唱邊摸自己身體的相應部位。
    (2)改變音樂的速度,幼兒用緩慢、正常、快速三種速度,表演唱《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2、幼兒學唱歌曲《快來拍拍》。
    (1)教師范唱歌曲一遍。
    教師在演唱的過程中不做動作,以避免動作干擾幼兒傾聽歌曲。
    (2)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歌詞內容。
    教師:我唱的歌中,拍了身體的哪些地方?
    (3)教師再次示范唱歌曲,引導幼兒找出歌詞排列的規(guī)律。(從頭到腳)
    (4)教師引導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教師用點頭的動作提前暗示幼兒歌曲即將開始。
    3、教師嘗試用與前奏一致的速度唱歌,做身體動作。
    (1)引導幼兒隨鋼琴彈的不同速度邊做動作邊唱歌一遍。
    (2)教師引導幼兒解決“跟不上”的困難。
    教師:這次,我們不僅要把歌曲出來,還要跟著鋼琴的速度做動作。如果你覺得自己跟不上,可以怎么辦呢?(教師引導他們聽前奏并看教師動作的暗示)
    4、教師與幼兒將歌詞中的部分不唱,改成用拍手的方式玩唱歌游戲。
    (1)教師指導幼兒以較慢的速度玩歌唱游戲。
    教師:這個歌曲還可以玩更好玩的'唱法,我們來試試吧。當唱到“腳”的時候,我們忍住不唱,而是用拍手的方法來代替。
    (2)教師與幼兒嘗試用正常地速度玩唱歌游戲。
    教師:我們的伴奏音樂要快一點,大家試一試能不能跟得上呢?
    5、音樂表演《幸福拍手歌》。
    活動反思:
    我設計本次活動,上的是一節(jié)音樂活動課,讓孩子們在快樂的節(jié)奏活動中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同時孩子們也非常樂于參與,因此本次活動孩子們配合的非常好,但是也有少數(shù)部分孩子不參與,表現(xiàn)出了對節(jié)奏的不敏感,這是正常的,因為,節(jié)奏在生活當中無處不在,孩子們動作發(fā)展參差不一,尤其是男孩子的動作不太和諧,這并不代表孩子不喜歡參與,雖有一點困難,但是我還是能耐心的告訴他,并且把速度放慢到適于接收的速度上,這樣孩子們就可以慢慢跟上來,體會到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相信孩子們一定會快樂的成長的。
    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反思(篇5)
    【活動設計】
    我們中一班的兩位老師都是電子琴興趣班的老師,都比較愛好音樂,平時在組織幼兒活動時,對孩子音樂方面的感染熏陶比較多,而且,我們中一班有兩名孩子參加了鋼琴興趣小組,有兩名孩子參加了電子琴興趣小組的學習,每當這些彈琴的孩子下課后拿著小獎品回到班上時,總會引來許多同伴羨慕的目光。因此,孩子們普遍的對琴比較感興趣,對五線譜、音符寶寶也略知一二;課余時間,孩子們也時常圍在鋼琴旁邊,好奇地觀察或用小手彈彈鋼琴,聽鋼琴發(fā)出不同的聲音,覺得很有意思,興趣特別濃厚。因此,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設計了這一節(jié)音樂活動:跳譜游戲,旨在充分調動孩子多種感官的基礎上,讓孩子在聽聽、唱唱、跳跳的游戲中,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并習得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能在音樂活動中體驗到快樂,喜歡并樂意參加音樂活動。
    2、能力目標:通過聽聽、唱唱、跳跳的游戲,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培養(yǎng)對音的聽辯能力;
    3、知識目標:復習C大調音階中的do、re、mi、fa,初步感知音階中的sol。
    4、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5、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1、鋼琴伴奏《小司機》《小兔和狐貍》;
    2、場地布置:五線譜圖;
    3、黑板(上面貼好圖案)一個;
    4、小兔頭飾28個,狐貍頭飾1個,彩色纖維繩兩根。
    【活動過程】
    1、律動“小司機”入場。
    師:今天,我們要到音樂王國去玩,讓我們一起開小汽車去吧……
    2、聽力游戲:小鋼琴唱歌
    師:小鋼琴看小朋友這么精神,它特別高興,想跟你們做個游戲?好不好?
    聽一聽,小鋼琴和你們做了什么游戲?用你的耳朵認真地聽!小鋼琴變了一個什么樣的聲音?(5353553)高、低、輕、重、快、慢
    3、節(jié)奏小兒歌。
    師:小朋友們,坐在小椅子上把你的小手藏起來……
    咦,你們的小手在哪呀?小手上都有什么呀?
    大拇哥、二拇弟、中山羊、四小弟、小妞妞,去看戲。
    師:這是一首小兒歌,你們告訴我,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來給小兒歌伴奏呢?(節(jié)奏和節(jié)拍)
    師:節(jié)奏是怎么樣子的.?
    節(jié)拍是怎么樣子的?看誰會做?
    師生一起隨節(jié)奏和節(jié)拍念兒歌。
    4、音符寶寶做游戲。
    ①小手會唱歌(配鋼琴伴音);
    師:你們的小手真能干,我們用小手來唱歌吧!
    (do、re、mi、fa,)(fa、mi、re、do,)
    小朋友都會唱do、re、mi、fa,那我們把小手一對,唱什么呀?
    對了,唱sol。
    ②誰的聲音高(出示兩根彩色纖維繩)
    師:小朋友在唱sol、mi的時候,仔細聽聽,是sol的聲音高,還是mi的聲音高。老師這里有兩條線,誰來幫我一下……
    上面的線應該是什么聲音?下面的線代表什么?我們用小線來唱歌?我摸哪條線就要唱哪個音!
    ③小貓瞇做游戲(出示貼好圖案的黑板)
    師:小貓瞇看小朋友玩得很有趣,它也忍不住想出來玩了,我們一起看看,小貓瞇是怎么唱歌的?
    ④跳譜游戲(配鋼琴伴音)
    師:小音符游呀游,游來游去找媽媽。你們看看,小音符有家沒有?
    小音符的家在哪呀?
    a、教師示范在五線譜上跳出do、re、mi、fa。
    b、請6名幼兒在五線譜上跳出do、re、mi、fa。(分兩次)
    c、教師帶幼兒一起找到五線譜第二線sol的家并認唱。
    d、小音符編小曲。
    請幼兒分組在五線譜上隨鋼琴伴音跳出音符寶寶編出的小曲。
    5、復習游戲“小兔和狐貍”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3/4節(jié)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3、進一步了解蝸牛背殼的神奇作用。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歌曲CD
    2、蝸牛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蝸牛圖片,引出歌名。
    師:快樂的小蝸牛,背著房子去旅游,你想做這只快樂的小蝸牛嗎?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首歌唱小蝸牛的歌,名字就叫《快樂的小蝸?!?,仔細聽聽歌里是怎樣唱小蝸牛的。
    二、欣賞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
    師:歌里唱的是怎樣的一只小蝸牛?小蝸牛想去干什么?
    2、欣賞歌曲第二遍。
    師:小蝸牛的房子有什么好處?
    3、欣賞歌曲第三遍。
    小蝸牛有很神奇的背殼,就像一座房子,風雨都不怕,它可以到處旅行,多么逍遙自在。
    三、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按歌曲節(jié)拍拍手,感受歌曲。2、幼兒跟唱,重點唱出輕松的情緒。
    四、分組演唱表演歌曲。
    活動反思:
    我認為我設計的這次活動,比較適合我班幼兒的特點,但由于自己經驗不足,各方面考慮欠妥,活動中存在諸多的問題,也沒能和幼兒進行良好的溝通,所以活動中存在著許多的失誤,例如孩子們對歌曲的熟悉度不夠,身體沒有很好的動起來,有的小朋友在動起來就沒有唱歌的聲音了,我認為還是我自己引導的不夠,有的小朋友上課的時候有走神的情況沒有很好及時的個別教育,對《指南》的實際拓展不夠,沒有尊重到孩子的個體差異,幸好,本次教學活動的內容的選取幼兒很感興趣,尤其在后面讓他們一起變成小蝸牛動起來,他們跳的非常開心,感覺自己的努力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報,但是,總結本次經驗教訓,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認真做好每一個教學活動的準備,預設到每一個可能發(fā)生的問題做好相應的準備,只要用心,很多問題都可以考慮到并及時采取措施,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會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