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朱自清散文集的讀后感怎么寫精選

字號:


    從學習語文開始,作文就一直伴隨著我們,借助寫作這種形式,可以使思想更為凝練準確,寫作文的時候要注意結(jié)構(gòu)安排、先后順序,你有沒有搜集到一些優(yōu)秀的好作文?請閱讀由出國留學網(wǎng)為你編輯的朱自清散文集的讀后感怎么寫,請閱讀,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朱自清散文集的讀后感怎么寫(篇1)
    中學時期曾在課本上學過《朱自清的散文》中的《春》、《背影》、《綠》、《荷塘月色》、《威尼斯》,《春》的調(diào)皮、《背影》的酸楚、《綠》的幽雅、《荷塘月色》的寧靜、《威尼斯》的美麗,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的代表作,文章寫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讀書時經(jīng)歷的事。這篇散文短小得只有千余字,卻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我們姑且不去分析當時的歷史背景,只看《背影》描述父親的兩個片斷:一是“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蹣跚著走到鐵道邊,慢慢探下腰去,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傾斜,顯出努力的樣子?!迸峙值母赣H蹣跚地穿過鐵道,跳下去又爬上來,就是為了給兒子買橘子;父親和兒子告別后,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催人淚下。二是“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著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备赣H的來信平靜自然,吟于心間;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xiàn)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這兩個情景,讓人不能忘記那父慈子愛的誠摯之情。
    我不知道,也無法預知,曾經(jīng)有多少人被《背影》感動,將來還會有多少人感動于《背影》。當年學習這篇文章的時,老師讓我們背下來,由于年紀小,只記得因為要求背誦,因此也就多讀了幾遍,那時候哪能真正理解“父親”這兩個字的份量,更不用說“背影”……多年后在大學學習散文賞析時重讀這篇文章,對于父親,對于親情和愛,有了些許自己的感悟,那時的自己已經(jīng)能夠明白作者娓娓道來的那些小事,字里行間由人及己,也能體會父親的不易。
    今年九月送兒子上大學時,看到愛人與兒子爭搶著背重的背包和拉拉桿箱,最終愛人肩背較重的背包、手拉拉桿箱,卻只讓兒子背一個較輕的背包時,看著愛人的背影我的心中一緊,觸景生情,突然感到這個場景似曾相識:朱自清《背影》里的父親不就如此嗎?我的眼眶濕潤啦,此時我才深深理解《背影》里的父親……
    是啊,在父親眼中,無論孩子長多大,無論走多遠,經(jīng)歷過多少風雨,都是自己長不大的孩子,所以才會有:不停地囑托茶房好好照應(yīng)我,登上列車為我揀靠車門的座位,反復叮囑旅途注意安全,攀過欄桿,抱著橘子向我走來……這樣的“背影”相信對于經(jīng)歷過送孩子到千里之外上學的父母,每一位離家求學的孩子都不會陌生,這樣一個“背影”在很多人生命中都會出現(xiàn),它的柔軟之處感動著每位讀者:在孩子離開的瞬間,潸然淚下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孩子……
    “南京是值得留連的地方,雖然我只是來來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也想夸說夸說,可惜知道的太少;現(xiàn)在所寫的,只是一個旅行人的印象罷了。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興廢,王謝的風流,秦淮的艷跡。這些也許只是老調(diào)子,不過經(jīng)過自家一番體貼,便不同了……”這是上世紀30年代,朱自清游歷南京后,寫下的《南京》一文對南京的評價。
    趕巧兒子考取南京的大學,趁兒子上學之機來到南京,游玩了:明孝陵、中山陵、瞻園、莫愁湖、夫子廟、江南貢院、秦淮河等地,按照先生的墨跡,一個星期時間想游完《南京》里描述的南京城是不可能的。
    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南京坐擁“古、大、重、綠”為一身。古,是指南京是中國的七大古都之一;大,旅游黃頁,南京是中國的十大城市之一,有中國最大的河流——長江,還有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城墻;重,南京是歷史上、地理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綠,南京植被良好、綠化先進,是中國首屈一指的綠色城市,即:梅紅松綠市,虎踞龍盈城。如今的南京不僅是國家創(chuàng)新基地和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作為國家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僅次于北京、上海的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而且是國家重要綜合性工業(yè)生產(chǎn)基地,現(xiàn)代服務(wù)中心、現(xiàn)代服務(wù)業(yè)基地和先進制造業(yè)基地,電子化工生產(chǎn)能力居全國第二位,車輛制造規(guī)模居第三位。南京港已成為遠東內(nèi)河第一大港,是中國服務(wù)外包基地和國家軟件出口創(chuàng)新基地、國家信息化與工業(yè)化融合試驗區(qū)、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生活在三十年代的朱自清寫《南京》時心情極度抑郁,他以流覽的眼光從南到北從頭到腳把南京欣賞了一遍,并有在鬧市之中,獨辟一塊清靜之地,為那些想清靜又不愿意逃離紅塵的人們,留出一個好去處的心情躍然紙上。
    在南京一個星期,讓人感觸最深的是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們的文明程度。一個星期的時間公共場所從未看到過有人爭吵、隨地扔垃圾、隨地吐痰、闖紅燈、不按順序排隊等現(xiàn)象發(fā)生,在南京問路,被問者若不知道路徑,你也不用擔心,因為他會打電話幫你打聽。南京給人的印象就是四個字:干凈、柔軟。要想真正說透南京還是讓我們走進這座“六朝古都”,去細細領(lǐng)略她的“秦淮風韻”吧……
    隨著年齡增長,《朱自清散文集》中有些學生時代理解不了的文章,經(jīng)過生活歷練如今也能產(chǎn)生共鳴。
    朱自清一生生活在一個極度壓抑的年代,想說的話不能說,想做的事不能做,心中的郁悶只能找一無人的地方去排解,以求得一時的寬慰,因此,他的散文處處透著那一絲淡淡的哀愁,帶著一層淺淺的“灰”調(diào),就像朧著輕紗的夢。這就是朱自清散文的飄逸之處,惹人愛的地方。
    朱自清散文集的讀后感怎么寫(篇2)
    最近讀完了《朱自清散文集》。
    最開始對于朱自清的印象,可能來源于六年級的《匆匆》,還有《春》。選入課本的散文文辭華麗,卻使我覺得有些過于艷麗,少了些清新,給人很狹促的感覺,與老舍之文比對,是大不同,或許覺得老舍淳樸之風勝一籌。
    真正喜歡上朱自清的文章,是源于一張卷子上的閱讀,那篇《月朦朧鳥朦朧卷簾海棠紅》使我眼前一亮,似乎在白底黑字的卷子上為我勾勒了一幅色彩明艷的畫卷,文字帶給我的感染力,使我透過文字,看到了那幅畫。
    對朱自清的散文著實有些興趣,早些時候也想過要買一本《荷塘月色》,卻因為書一堆一堆的,一直沒有買來讀。近來偶然買書,便選了這本。
    拆了封,首先看的是目錄,目錄似乎能看出編書人的水平吧,目光滑過,一遍遍搜尋著那些熟悉的名字?!洞掖摇贰洞骸贰侗秤啊贰逗商猎律罚钪上?,少了我的“入坑作”,《月朦朧》一篇。
    粗粗看了看書的編版,算是有些秩序,分成了山河風物,生活瑣記,時論雜談三部分,最想看的,也是在最前頭的山河風物,可能倒不為那些題目吸引,而只是因為所熟識的篇目多罷了。
    談起朱自清的文風,并不只是華麗那么簡單,卻給我更深的留戀。其中的文辭也如風,卻是他所描述過的那樣,帶著些青草味、新翻的泥土的氣息、伴著花香的風。瀏覽過去,就如同從水面上掠過,感受著輕盈優(yōu)美,在風中輕嗅。若是細讀,還更有一番風韻,如同月下綻放的蓮花,亭亭玉立,散發(fā)著幽芳,使人沉醉。
    山河風物中多少夾雜著些游事,也并不全是景致的,也有故事可看,而融于景物的情感,似乎等著慢慢去發(fā)覺,靜靜地等待著,卻是悠長而深刻。
    最令人驚喜的,我的“入坑作”是被目錄隱藏起來,到了溫州雜記四篇里了,喜出望外。
    生活瑣記少了些自然的灑脫,卻也有生活的甘甜滋味。生活中的快樂往往來源于許多細節(jié),而將這些星星點點的細節(jié)拼湊起來,就會獲得很棒的一天。
    朱自清所描寫的生活也很樸實,多是對生活中小事的描寫于評論,從中融入著自己深厚的情感。朱自清游過歐洲,寫了些關(guān)于歐洲的小事,我也似乎從這白紙上捅破的小空中貪婪地窺視著歐洲的風光。
    是如何將自己的生活一點一滴化于墨中寫下,使人仿佛也進了書里頭去呢?是怎樣細膩的筆法一點一點引領(lǐng)著讀者感受作者心中的波瀾?又是怎樣一種共同心跳的溫暖呢?
    若論起來,開學這幾天以來,所看的都是時論雜談這些篇,這些篇也是給我以驚艷,我情愿在這里將朱先生與魯迅先生做對比,同樣是品評一件事,或許朱先生不會那樣犀利,讓人覺得舒服,在娓娓道來詳述事件的時候,將那思想全匯于紙上,引人深思。
    朱先生對于說話之事似乎有些研究,講了許多篇都是沉默,說話的多少諸如此類,卻不使人覺得厭倦啰嗦,而是思考著每個字句中的含義。他評論的詩文可就更妙了,真想找一本這樣的書,跟著朱自清的評論看畫集,那是怎樣的滋味。
    其中所講之事是當時社會上所出現(xiàn)的問題或者說現(xiàn)象,其中所說的許多話到如今也是十分適用,傳達著筆者心靈中豐富的內(nèi)涵,書寫著中國發(fā)展的故事。并不是些空泛的大道理,而是一件事一件事的列出來,叫你明明白白地看清楚利弊才好。
    若我說起來,朱自清的文章是該背的,多多得讀背才好。
    朱自清散文集的讀后感怎么寫(篇3)
    合上書,不知到底是什么心情,是喜是憂?喜的是朱自清這種強烈的愛國心與正義感,而憂的是在那個時代,即使愛國,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第一次了解朱自清的作品是在那柔美抒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沒有華美的詞藻,文章卻這般清新自然,令我受益匪淺,而更難得的是朱自清這強烈的愛國心。
    《自種人——上帝的驕子》等都是鮮明的愛國主義文學作品,“這是襲擊,也是侮蔑,大大的侮蔑!”我因了自尊,一面感著空虛,一面卻又感著憤怒,于是有了迫切的國家之念,我要詛咒小小人的!其中,明顯地也可感到朱自清對國家的尊重,一個對中國人侮蔑的人是可恥的,是“沒有種的”,朱自清用筆用心同一切壞人進行著斗爭,對于一切不人道的行為進行斥責。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朱自清無論是文章還是他的人格,都令我所佩服,特別是他對史可法,文天祥等英雄民族氣節(jié)的崇敬,更可以看出他骨子里的豪氣是他不可少的一部分。讀《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經(jīng)過一番反思,我終于得知自己的心情是喜的,喜中國文學史上曾經(jīng)有這么一位杰出的文學家,給我們后代留下了這么多可貴的精神食糧,喜他用筆揭開了這么多丑陋的東西,讓人覺醒。
    就是這些可喜的地方。
    朱自清散文集的讀后感怎么寫(篇4)
    茶是淡雅的,咖啡是苦苦的,紅酒是辛辣的,它們各有一番風味,讓人回味無窮?!吨熳郧迳⑽募分械奈恼拢械乃魄宀?,有的似咖啡,還有的像一杯濃郁的紅酒。
    朱自清的散文優(yōu)美而不失淡雅。
    《春》這篇散文描寫了一幅十分美麗的春景圖,文中的五個特寫鏡頭讓我留戀不舍:春草綠油油地,冒出了小腦袋;春花露出了笑臉,披上了輕紗;春風似母親的手撫摸著大地;春雨似牛毛,像細絲連成一片雨簾;春天的人們恢復了生機,有了工夫,有了希望。一年之際在于春,說得多好呀!我們何不開始珍惜春天呢?春天代表綠色,寓意復蘇,象征希望,只有在春天播種,秋天才會收獲呀。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就好似播種,只有辛苦的付出汗水和努力,才會取得收獲。為了將來的收獲,難道現(xiàn)在不應(yīng)該付出嗎?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時;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讀了這篇《匆匆》,我發(fā)現(xiàn)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就無情地跑掉了。從前,我做作業(yè)不抓緊時間,拖拖拉拉,自從學習了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時間的寶貴,學會與時間賽跑,而不去浪費時間。
    《朱自清散文集》中令我記憶猶新的是《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少女的裙。層層的葉子間,零星地點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打著朵兒的。哦,好美麗呀!我讀著那優(yōu)美的文字,欣賞著優(yōu)美的句段,心中涌出一種不知名的快樂,陶醉在其中,仿佛身臨其境,身在月光如水的荷塘邊,與朱自清爺爺共聊這奇麗的荷香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籠著輕紗的夢。坐在荷花如海的荷塘邊,望著輕柔的月光,輕輕的薄霧,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我不禁輕呼,從未見過如此美景的我好似嘗到了一杯無法忘懷的美味。終于,夢醒了,我回到了現(xiàn)實,但我的腦海里深深絡(luò)下了美麗的荷香月色呀!
    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已舍不得放下它,情不自禁地再次打開它,去細細品味人生
    朱自清散文集的讀后感怎么寫(篇5)
    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灑在大地上的時候,我醒來,睜開朦朧的雙眼。今天算是一個不錯的日子。在冬季,更多的是寒風颼颼,暖陽當空照是很少見的。如此之好的日子不用來享受那真是莫大的浪費!于是,我翻開爸爸給我買的一本好書——《朱自清散文集》。
    在這本書中,我還是比較喜歡其中的兩篇著作——《荷塘月色》與《背影》,各有各的特色,一篇是寫景的,另一篇是寫人的,都寫得惟妙惟肖!讓我不勝其歡!
    《荷塘月色》講的是作者在月夜當空下看到的荷塘美景。作者在這篇文章的寫法上把握得十分細致,幾乎每一句都很出色、優(yōu)美、神奇。使人嘆為觀止,也令我仿佛身臨其境,處在荷花葉子的懷抱之中,聞著荷花幽幽飄來的陣陣芳香。真是無比愜意?。∥也唤麑⒆斐尸F(xiàn)“O”形。我的想法很多,作者真是妙筆生花,自然寫作功夫了得,不然豈能寫出這樣妙中之妙的佳作?
    看過《背影》這一文,我感動地哭了,這也是一篇佳作,講的是作者在二十歲時喪失祖母后與父親在車站依依惜別時的情景。而這背影是誰的呢?你一定會這樣問。起初我也有這樣的疑問,但自從我看過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
    作者家中光景很慘淡,父親只好變賣典質(zhì)還了虧空,又借錢為祖母辦了喪事。父親要到南京謀事,作者又要到北京上學,便一起乘車。作者想起了自己與父親經(jīng)歷過的種種事情,想起父親的四處奔波,感動極了,便用筆寫出了自己當時的思想感情與記下了父親當時離開的背影。
    我感動,也是因為我想起了我的父親,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還不是為了供我和姐姐吃的穿的用的學的呀!中國傳統(tǒng)美德孝為先,然而我卻常常那么不孝敬!我真的很慚愧!但是,等將來我長大成人了,我不僅會記住他的背影,我還會永遠記住他那憨厚的模樣以及他對我的種種愛與好!
    我相信這本《朱自清散文集》將是我走向人生之路的鋪路石!
    朱自清散文集的讀后感怎么寫(篇6)
    合上書,不知到底是什么心情。是喜是憂?喜的是朱自清這種強烈的愛國心與正義感,而憂的是在那個時代,即使是美國,也并非一件容易事。
    第一次了解朱先生的作品是在那柔美抒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現(xiàn)在荷塘里?!蔽恼逻@般清新自然,令我受益匪淺。
    《白種人—上帝驕子》等都是鮮明的愛國主義文學作品?!斑@是襲擊,也是侮蔑,大大的侮蔑!”我因為自尊,一面感到空虛,一面卻又感到憤怒;于是有了迫切的國家之念。朱先生用筆用心同一切換人進行著斗爭,對一切不人道的行為進行斥責。
    經(jīng)過一番反思我終于知道自己的心情是喜,喜中國文學史上曾經(jīng)有這樣一位杰出的文學家,給我們后代留下了這么多可貴的精神食糧;喜他用筆掀開了這么多丑陋的東西,讓人覺醒。
    就是這些可喜的地方,讓我了解了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十分完美的作家,并讓他給我指引了一條光明的道路,一直向前走著……
    朱自清散文集的讀后感怎么寫(篇7)
    我的書柜里有著許多書,可是我最喜歡的卻是那本《朱自清散文集》;而在這么多篇散文中,我最喜歡的卻是那文章中有著濃濃的愛的《背影》。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是朱自清的父親為朱自清買橘子的動作,讓我潸潸淚下,短短一句話,卻能寫出最真實的情感!
    《背影》講述了一個在家庭遭變故的情況下,父親送別遠行兒子的故事。它讓我認識到了偉大的父愛。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關(guān)于父母的愛的詩千句萬句,可關(guān)于父愛的詩往往總會少很多。從小,《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童謠傳遍世界,而卻沒有關(guān)于爸爸好的童謠。我常常想,生我的是媽媽,照顧我的也是媽媽,我應(yīng)該感謝的是媽媽,而爸爸只是生活中的一個擺設(shè)罷了,根本不值一提。
    上了小學,“父愛如山,母愛如?!背3蔀槲覀兊淖魑念}目,我卻十分反感,父愛是什么?生我們的不是夫親,更別說照顧了,有時連半夜十二點也找不到他的人影,還談什么父愛?
    可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重新認識了父親,我重新改變了對父愛的想法……
    星期五,與平常一樣,我在午托班等著父親的的電話,“丁零零”手機聲響起,我就知道了父親即將來接我的消息,“喂?”“下樓,今天我們坐公交回家,車借別人了?!薄笆裁??擠公交?你為什么把車借給別人???我們自己也要用啊!”我說。
    一下樓,父親就勾著嘴唇,溫柔的說:“書包給我,我來背!”我心安理得地把書包“丟”給了父親,一邊自顧自的走在了前面,哈哈,雖然我是我們家的小公主呢?幫俺分擔一些重量也是應(yīng)該的!我幼稚的想著,卻沒發(fā)現(xiàn)父親的身上那好幾包東西。
    到了車上,我立刻搶走了僅剩一個的位置,忘了背著好幾包東西的父親已經(jīng)累的氣喘吁吁,卻無處可坐。我哼著歌,欣賞著窗外的風景。
    “爸爸,您一天工作辛苦了,肯定累壞了,來,您坐!”稚嫩的聲音成功地把我吸引住了,我尋找著聲音的來源,一個看似6、7歲的小女孩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了他的爸爸,他的爸爸笑嘻嘻的抱著她坐下了。
    我看著看著,似乎想到了什么,問:“爸爸,你一個月的月薪是多少?”“五千”“那,你車保養(yǎng)呢?”“兩千,怎么突然問起這個?”“沒有?!蔽覔u搖頭,午托班費一千二,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就兩千了,父親車保養(yǎng)兩千,加起來就四千,那父親只剩下一千元去吃喝玩樂!我驚呆了,自從父母親離婚,,撫養(yǎng)權(quán)就歸在父親那兒,吃喝住都是父親,而我,從不會去體諒父親要不是這個小女孩的話啟發(fā)我,那我現(xiàn)在好不是……
    我站了起來,我位置讓給了父親,“你不坐嗎?”“不了!你坐!”我與爸爸相視而笑。
    回到家,我再次翻開《朱自清散文集》,再次沉浸在了書香里……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