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shù)學9加幾的教案通用

字號:

一年級數(shù)學9加幾的教案(篇1)
    教材分析:
    9加幾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第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1120各數(shù)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中呈現(xiàn)了多種計算方法:點數(shù)、接著數(shù)、湊十法等。在整合教材后,我設計了歡迎小朋友、小兔拔蘿卜、吃蘿卜等系列學習活動。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體驗創(chuàng)新,體驗成功,感受湊十法的便捷,探索出9加幾的規(guī)律。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9698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動口說、動腦想等學習活動,從實際情境里理解計算9加幾的方法,通過比較,讓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湊十法,初步掌握湊十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鼓勵算法多樣化,樹立創(chuàng)新的意識,追求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的相關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初步樹立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不同算法的交流、體會和比較,提出可以用湊十法計算,掌握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思考,歸納9加幾的計算規(guī)律。
    教學方法:
    發(fā)現(xiàn)法、問題教學法、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2捆(10根一捆)、蘋果數(shù)字卡
    教學過程:
    一、小兔引路,競賽熱身
    小朋友們,今天咱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課件演示:一只活潑可愛的小兔子。小兔今年也上一年級啦,他要和我們大家比比賽,瞧,這是小兔為大家準備的熱身運動題:
    10+5=10+8=10+4=10+7=10+6=10+2=10+3=10+1=10+9=
    小朋友開火車答題,老師引導學生觀察:為什么算這些題速度特別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是10加幾,結果都是十幾)
    設計意圖:兔寶寶競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用十加幾引入教學,為學生理解湊十法做好鋪墊。
    二、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1、小兔今天還給我們帶來一群新朋友,瞧,他們也來到了咱們教室。讓我們用動聽的歌聲把它們請出來吧。學生跟隨音樂唱《小兔乖乖》,課件出示小兔畫面:左邊9只小白兔,右邊4只小灰兔。
    2、學生觀察圖畫,說說畫面內容,提出問題并嘗試計算。
    3、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左邊有9只小兔,右邊有4只小兔,左邊比右邊多幾只?(右邊比左邊少幾只?)
    9-4=5
    (2)左邊有9只小兔,右邊有4只小兔,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9+4=
    4、9+4等于多少?我們該怎么樣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9加幾)
    5、請同學們嘗試計算,如果感覺有困難,可以借助學具,想一想,怎樣移動學具,就能很快算出得數(shù)。自己邊擺邊說,說完后再小聲告訴給你的同桌。
    學生自己嘗試,教師巡視指導。
    6、匯報算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學生代表上黑板演示,學生可能出現(xiàn)3種算法:
    (1)數(shù)數(shù)法:1、2、3、4..13,一共13只。
    (2)接著數(shù):左邊有9只,然后再接著數(shù):10、11、12、13,一共有13只。
    一年級數(shù)學9加幾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陵目標
    1.學生能夠看懂圖意,并根據圖意正確列式
    2.在計算時,學生能夠用多種方法因題選擇算法
    (二)過程性目標
    1.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在計算時,學生能夠用多種方法因題選擇算法
    教具準備:投影儀1臺,錄音機,算式卡片
    學生每人準備兩種顏色圓片各10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練習:出示卡片,學生口算
    9+29+59+49+9
    9+79+69+89+3
    2.拍手游戲
    教師拍的次數(shù)與學生拍的合起來是10。
    教師拍9下、1下、5下。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3
    (1)放錄音(合唱)
    教師:好聽嗎?這是我們學校合唱隊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在合唱,我們一起去看看。
    (2)投影出示,例3仔細觀察,教師: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訴全班同學。請學生回答
    (3)老師想知道一共有凡人?誰來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呀?
    列式、板書:9+5
    (4)那到底一共是幾個人呢?.
    學生想計算方法,可以用喜歡的圓片擺擺看(兩種顏色的圃片)
    教師巡視
    (5)學生匯報想到的方法
    (6)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單?說一說
    2.完成做一做
    (1)投影出示圖
    (2)小組合作,要求:
    ①觀察圖,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記錄下來
    ②要求什么?記錄下來③怎樣列式?
    ④怎樣計算?(有幾種方法?)
    三,師生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一年級數(shù)學9加幾的教案(篇3)
    一、學習要點
    本課是第九單元的9加幾的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第96--98頁。
    課本創(chuàng)設了校園內各項體育比賽的場景,為9加幾的計算方法準備了豐富材料。練習編排從具體到抽象,適合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規(guī)律。
    教學目標重點是:通過算法多樣化,使學生較熟練口算9加幾掌握、運用湊十法口算9加幾;從生活中提煉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計算意識,教育學生多參加有益的體育活動,提高體素質。
    教學難點:掌握9加幾中的湊十法。
    教具:課件或例1圖片若干份
    學具:兩種顏色的小棒和圖片
    二、教學過程
    (一)數(shù)乒乓球
    出盒子里的9個白球和盒子外的3個黃球。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問什么?允許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
    2、引導或抓住問題一共有多少個乒乓球?請學生向其他同學展示數(shù)的過程。
    學生操作解決問題,大概歸納為以下三種方法:
    (1)點數(shù),一個一個數(shù)出結果。
    (2)接著數(shù),盒內有9個,從9起接著數(shù)出結果。
    (3)湊十法盒內有9個,放進1個黃球湊成10。
    3、比一比,想一想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在直觀的實物操作中初步感受湊10,從具體到抽象的同時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
    (二)運動場上的故事
    你們平時做哪些體育運動?多做運動有哪些好處?
    展示例1圖片(或課件),引導學生翻書96頁。
    1、你看到了什么?小組內交流,再請學生發(fā)言。
    2、引導觀察圖中左下角的數(shù)飲料圖。
    在他們之前別的同學拿過飲料,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還有多少盒?你是怎么知道的?
    把你數(shù)飲料的方法與小組同學說一說。
    請學生匯報小組交流結果,并指著圖片說。
    如果要最快看出,還有多少盒?,哪個小組的辦法最合適?
    學生發(fā)言討論,復述湊十過程,并在圖上用連線的方法標識出湊十。
    3、誰能根據還有多少盒?列出一道算式?
    請學生快速答,教師板書:9+4=
    誰知道得數(shù)是幾?你能在圖上指著說嗎?抓住湊十過程,逐步板書:
    9+4=
    1013
    4、請學生拿出學具,擺一擺9+4的計算過程,并在小組內說一說。
    一年級數(shù)學9加幾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課件,圓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出示叮當貓圖片。今天叮當貓要帶大家去學習新的數(shù)學知識。
    2、引導列加法算式。你會用這幾數(shù)字列加法算式嗎?
    9+1+6=2+8+3=9+()=10
    9+()+4=
    二、探究方法,解決問題
    1、自主探索9+3
    1)出示布娃娃圖,引導觀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會提什么的數(shù)學問題?
    2)小組內相互說一說,一共有幾個布娃娃?也可以利用紅花擺一擺?
    3)學生列式并匯報:9+3=?
    4)比較方法,課件演示不同方法。
    2、動手操作:9+5
    1)引導學生看圖提數(shù)學問題。
    2)用圓片擺一擺,怎樣計算9+5?
    3)小組內交流想法,并展示學生想法。
    3、課間活動。
    4、引導學生看圖提數(shù)學問題。同桌合作計算:9+7
    5、微機操作:你還會計算9+□=□,從算式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6、揭示課題。
    三、深化體驗,拓展應用
    1、看圖說話:
    9+69+4
    2、猴子摘桃
    3、撲克游戲
    四、完善認知,總結歸納
    .
    一年級數(shù)學9加幾的教案(篇5)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9加幾》教案
    第一課時:9加幾
    內容:教科書第96~98頁。
    目標: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具準備:小棒18根。
    學具準備:每人準備小棒18根。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1.教師用投影出示課本P96~97的全景圖。
    教師說明:這是學校運動會的場面,從圖中你看到什么
    (讓學生自己看圖互相說一說)
    2.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運動會上,學校為了給運動員解渴,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比賽快要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師:你們知道還有多少盒嗎互相說一說。
    (學生互相說時,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xiàn)不同的方法)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三種算法:(1)數(shù)數(shù)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數(shù)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著數(shù)10、11、12、13,一共有13盒。
    (3)湊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飲料放在箱子里湊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教師說明: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3.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shù)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9加幾的。
    提問:要算還有多少盒飲料怎樣列式(板書9+4)
    師:9加4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邊的4盒飲料。
    教師邊提問邊指導學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后還剩多少盒10盒與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如下:
    師:誰能結合板書完整地說一說,剛才我們是怎樣計算9+4的
    4.利用課本右邊的資源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
    師:同學們接著看圖,運動會上有9個踢踺子的,還有6個跳遠的,要求踢鍵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板書:9+6)
    師: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擺一擺。
    學生匯報后,教師啟發(fā):你們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每提一個問題,教師就讓學生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對于9加幾的問題,還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二、練習反饋: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看圖說意,并動手圈一圈,直接看圖寫出得數(shù)。
    2.看圖列式。(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看圖填寫,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教師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會計算9加幾了
    學生每說一個算式,就讓學生說出得數(shù)。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題目有什么特點(板書課題:9加幾)
    教師指出:今天我們學習的是9加幾,計算9加幾的題目,可以用數(shù)的方法,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
    四、課堂作業(yè)。(做一做第3題)
    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予個別指導和幫助,也可以讓學生借助學具學習。
    板書設計:
    教學小記:
    一年級數(shù)學9加幾的教案(篇6)
    教學內容:課本P98-100例2,做一做1-3,練習十七4-7
    教學目標:1、能用學具擺出9加幾的湊十過程,會計算9加幾。
    2、能用自己的語言說用湊十的方法口算9加幾的思維過程。
    3、擺、說、想結合,手、口、腦并用,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教學具準備:口算卡片、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口算訓練(口算卡片)
    2+38+15+59-210+310+210+510-110-29+()=10
    2、數(shù)的分解練習:師出示一個數(shù)學生說出分成1和幾。如:出示3,學生口述:3、可以分成1和2;出示4,學生口述:4可以分成1和3
    二、談話引入:
    計算9加幾可以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也可以用湊十的方法。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9加幾的計算。
    三、教學互動。
    1、學習例2①:9+3=(課件出示小棒圖)
    (1)提示:有多少根紅色小棒?(9根)有多少根綠色小棒?(3根)合起來一共有幾根小棒?9+3=?
    (2)擺小棒說算理。
    ①仿照小棒圖你能拿出小棒來擺一擺嗎?你是怎么擺的?(師巡回指導)
    ②小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③集體交流。指名說,課件演示小棒圖9+3的湊十過程。
    ⑶回憶擺小棒的過程,補充計算過程:9+3=□
    1□
    10
    ⑷同桌口述9+3的思考過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自學例2②:9+7=(出示向日葵圖)
    ⑴你能用剛才的方法計算這幅圖嗎?生獨立擺出9+7的湊十過程,小組交流。
    ⑵集體交流9+7的計算方法。
    ⑶補充書中計算過程。
    ⑷閉目想一想:圖中把7分成了幾和幾,為什么?
    ⑸小結:計算9加幾,可以這樣想:因為9加1得10,所以先把另一個數(shù)分成1和幾,再算9和1湊成10,10加幾得十幾。這樣計算比較方便。
    四、學習效果測評:
    1、圈一圈,算一算。
    ①學生獨立完成。師巡回指導。
    ②指名匯報,(課件演示)集體評議。
    2、看圖把算式補充完整。同桌各說一題。集體校對。
    3、練習十七第4題。
    先說說圖中告訴我們什么?要求什么?再獨立列式計算。指名匯報。
    4、找朋友。第6題。
    五、拓展練習。練習十七第5題
    1、看圖填算式,引導學生從兩方面思考:一是計算一共有多少只蜜蜂,二是計算共有多少朵鮮花。
    2、在計算蜜蜂只數(shù)時,又從兩種角度思考:
    (1)左邊有9只蜜蜂,右邊有6只蜜蜂
    (2)圖中有兩種顏色的蜜蜂,10只金黃蜜蜂,5只黃蜜蜂。
    3、計算鮮花朵數(shù):左邊有6朵花,右邊有9朵花。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數(shù)學教師工作計劃 | 數(shù)學老師工作計劃 | 數(shù)學教研組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