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000字模板

字號:


    有請閱讀“最新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相關內容。避免過分追求敘述嚴謹而影響學生對基本內容的理解,教案要組織教材和考慮教學方法,初步構思整個教學過程。教案也是老師提前熟悉教學內容,抓住教學核心的途徑之一。希望能為你提供更多的參考!
    最新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1】
    一、分析教材
    《詠華山》蘇教版小語第二冊教材的一篇“文包詩”式的課文,也就是把一首詩包含在一個小故事中,即寇準跟先生登華山時詠詩贊美華山的事,而故事本身就是對“詩”的意境的啟發(fā)。在學習中要使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如“山腰、遠遠近近、只有天在上”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同時感受寇準的聰明才華,從而激勵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本課可以通過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二、學情分析
    《詠華山》是一篇“文包詩”式的課文。由于一年級下學期的孩子已經初步具備了閱讀能力、識字能力,所以對于山的高還是容易理解的,他們的興趣是詩的含義及到底華山高到什么程度。所以老師課堂所要做的重點是如何讓學生能抓住文中的詞語及課件的輔助理解華山的高,如何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詩的含義,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舉頭、回首”等詞語意思。在此基礎上讀好課文,體會文中的詩的韻味。
    三、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2 學會12個生字,理解本課生詞;
    3 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鼓勵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華山)、小黑板、課件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1、談話:同學們,爬過山嗎?我國最有名氣的山有五座,它們是……人們稱它們?yōu)椤拔逶馈?,(出示:五座山圖片,老師介紹)今天老師帶你們去看華山。先一起來讀好它的名字。(板書:華山, 學習生字“華”,點明它是多音字。)
    2、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華山吧。 多媒出示動畫:欣賞華山的風光
    3、看了有什么感覺呀?(美、高)很多到華山的人和你們一樣,都喜歡寫詩或文章來贊美它!看,這里就有一首七歲孩子寫的詩(出示:《詠華山》一詩)自己來念一念?。ǔ鍪編匆舻墓旁姡?BR>    4、讀了這首詩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由易到難排列問題:誰寫的?為什么寫?詩是什么意思?)
    課文就解答你們提出的一個個問題。我們來看看吧!
    二、 初讀課文:
    1、 自由輕聲:
    要求:
    1)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
    2)讀通每一個句子,長句子多讀幾遍;
    2、 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小孩 情不自禁 登華山 遠遠近近
    山腰 艱難 情不自禁 吟誦
    (或將生字歸類來認讀)
    3、昨天預習小朋友都給課文標段了,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呢?(提示古詩和上面內容上一段,有標點符號)同座位分段讀課文,讀得好的夸夸他,不好的地方互相糾正。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簡評。
    5、現(xiàn)在你們解決了哪些小問號呢?
    誰寫的?——哪段告訴我們了?引導學生讀出這一段。
    為什么寫?詩又是什么意思?(引導:可以用一句什么話或一個詞語來評價華山——板書:高 華山真高哇?。?BR>    6、看來同學們對課文都基本上了解了大概意思。過渡:華山到底怎樣的高呢?讓我們一起再來細細讀讀課文第二段,尋找答案吧!
    三、 精讀全文
    (一) 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段,指讀。
    2、討論:華山到底怎樣的高?請找出文中的句子來。
    三四句:你能用動作告訴大家:假如你是華山,藍天、山、白云、太陽都在哪里嗎?(或上臺玩拖移游戲)高不高?練讀,(引導:如果你在山頂,還可能看見什么呢?)總結:華山真高哇!練讀這兩個句子。
    還從什么句子體會到華山的高呢?第一句。為什么能從這句感覺到華山的高呢?讀詞語:艱難
    (引導:你仿佛眼前出現(xiàn)什么樣的畫面?我們來看看是不是這樣?再讀詞和句,讀出艱難的感受。)
    總結:奇險天下第一山,自古華山一條路。華山真高哇!
    我們南京也有一座很高的山,是什么山呀?對了,老師還知道:紫金山有5座紫金山那么高!華山怎么樣?引導學生再次齊說句子——華山真高哇!
    3、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讀讀這一段,再次體會華山的高吧!男女生讀!
    4、 如果你在華山頂上,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5、小朋友們都忍不住,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想去看、寫去拍照……寇準也忍不住作了一首詩,忍不住,控制不住自己都叫——“情不自禁”,出示詞語“情不自禁”,指名讀。
    6、小寇準情不自禁的吟誦起來,讓我們也像寇準一樣,再來吟誦《詠華山》吧?。ǔ鍪竟旁姡R讀。指導什么叫吟誦?)
    7、這首詩的意思就蘊藏在這段中,你們找到嗎?同座位找找!交流。
    8、你們能用動作表示出詩的意思嗎!自己試試。( 指導理解“更”、“齊”、“舉”、“首”的意思。)
    9、那你們能邊做動作邊背詩嗎?這首詩題目是什么呀?對了!(板書:詠)
    10、現(xiàn)在知道“詠”是什么意思了嗎?就讓我們在一起贊美華山吧! (師生齊背《詠華山》)
    12、先生聽寇準吟誦《詠華山》后有什么反應呢?讀第三段,指名模仿先生贊美!如果你是那位先生,你還會怎樣說?
    13、真不簡單,寇準當時——“才”七歲,(年紀小)這樣的好詩竟然是一個剛7歲的寇準吟誦的。老師如果在場,一定也會夸他——你的語文學得真好!
    師小結:希望我們班小朋友也能向寇準那樣從小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檢查朗讀 :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2. 同桌互讀。
    3. 背誦古詩, 指名讀古詩,評議。
    4、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 學習生字
    1、 認讀生字、正音、質疑
    2、 給生字找朋友: 近 進
    3、 分析字形 沿、頂、除
    沿:右半部分,上邊是“”,不是“幾”
    近:先寫“斤”,再寫“辶”,第二筆是豎撇
    與:熟字去偏旁記憶,“寫”去掉“冖”
    齊:撇捺要伸展
    4、 描紅、臨寫 要求:
    (1) 看準字的結構,放慢速度。
    (2) 在練習本上練寫生字
    教師巡視指導。
    三、指導學習拓展閱讀文章《六歲小詩人》
    最新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2】
    【教學內容】
    《雪孩子》人教版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一年級第一冊第6單元第19課(二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講述一個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快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后自己變成了云朵的故事。課文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出現(xiàn),將水的變化常識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發(fā)興趣。
    本篇首次為不注音的課文,讓學生嘗試看自己閱讀,激發(fā)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學情分析】
    《雪孩子》這篇課文的認讀難度是相當大的,除了課后的10個生字之外,還有累、柴、卻、救等以前從沒接觸到過的生字,生字教學有一定難度。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難點】
    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云。
    【教學理念】
    新課標明確指出:走進新課程,步入新課程,要認真貫徹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綱要的精神,要緊緊把握課堂教學改革的方面。在課堂教育改革中,要堅持一個為本即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從發(fā)展心理學品質教學的情況下,學生的思維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否則會被挪后或延緩。從語言學角度來說,這個階段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語言的最佳時期,良好的語言發(fā)展會促進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綜上所述,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就是抓住一條主線,兩基本點。一條主線是指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線,兩基本點是指在引領學生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給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充分發(fā)展的空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趣
    1、板書孩子教認孩字,再補上雪字。
    2、激趣:
    雪孩子是什么樣的?課文說了什么事?今天我們學習19課雪孩子。
    二、看圖自讀課文
    1、仔細看圖,想想每幅圖上畫了什么?
    2、讀讀圖旁的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請教同位。
    3、標畫課文的自然段。
    三、檢查自讀情況,讀后正音
    1、指名接讀課文,互相評價。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議論: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變成了什么?先小組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變成水。)
    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還會回來嗎?
    (讓學生看課件,水蒸發(fā)到空中形成云的過程,云變成雨和云變成雪的過程)
    2、指導朗讀:
    本課因不注拼音,朗讀中注意讀準字音,還要正確處理輕聲的讀法。
    如:房子上、樹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
    讀出雪地、云朵的美麗,小白兔的快樂與傷心,他/飛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讀得慢些,表達出贊美喜愛之情。
    五、想想說說
    1、看圖8,說說小白兔望著白云會說些什么?
    2、你想對雪孩子說些什么?
    六、續(xù)編故事
    《雪孩子又回來了》,想像小白兔與雪孩子見了面會做什么,說什么。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回答課后練習題:
    雪孩子還會回來嗎?
    二、分小組自學生字
    1、認字:
    注意讀準讓、往、燒、知4個字的字音,起、玩、往、覺、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變化來記憶,可以進行同音字比較化畫,到到,只知,還孩。
    2、寫字:
    寫好瓜、衣、來的關鍵是撇與捺對稱。
    瓜:上撇平短,左撇豎長,豎提起筆對準撇中部,點較小,捺起筆低于豎提。
    衣:點居中,不與橫相連,第三筆處橫中間看起筆,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復習鞏固
    1、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⑴理解題意,又字連用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左邊一欄說的是動作,右邊一欄說的是特點。
    ⑵學習練習可說老師糾正。
    2、布置作業(yè):
    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最新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識字方法,認識“相、遇、喜、歡、怕”5個生字。通過觀察、教師范寫等方法,會寫“字、左、右”3個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確認讀第一則謎語的謎面。
    3.猜出謎底,并能結合謎面,說說猜謎的依據(jù)。感受猜字謎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元宵”,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聯(lián)系元宵節(jié),讓學生說說圖片中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2.講解元宵節(jié)的習俗,引出猜燈謎。
    3.揭題。讓學生說說什么是“字謎”,知道字謎的謎底是一個字。
    4.書寫指導:字。
    設計意圖:“元宵節(jié)”是一個喜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從節(jié)日習俗“猜燈謎”入手,巧妙滲透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字謎”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謎語,識字正音
    1.看看課文中一共有幾則謎語。明確學習任務:本節(jié)課猜第一則謎語。
    2.請學生借助拼音,語中的生字,并讀正確。
    3.多種形式讀謎語,把第一則謎語讀通順。圈畫藏在謎隨機正音。
    三、讀文猜字,說說理由
    讓學生說說謎底,發(fā)現(xiàn)不同意見。引導學生從文中找線索。
    線索一:“左邊綠,右邊紅,左右相遇起涼風?!?BR>    1.讀句后,推斷謎底是什么結構的字。課件演示:兩個方塊(左邊綠,右邊紅)。
    2.隨機認讀詞語:相遇。借助情境表演:請一個學生在教室里走,走著走著,和老師相遇。落實“遇”,關注走之。
    3.思考:在這個謎語中,到底是誰和誰相遇?再讀謎語,找答案。
    線索二:“綠的喜歡及時雨,紅的最怕火來攻?!?BR>    1.讀讀句子,說說理由。
    2.隨機出示兒歌,合作讀:
    什么綠?禾苗綠。
    什么紅?火苗紅。
    “禾”“火”相遇什么樣?
    “禾”“火”相遇起涼風。
    什么喜歡及時雨?
    禾苗喜歡及時雨。
    什么最怕水來攻?
    火苗最怕水來攻。
    揭示謎底:秋。并總結:線索一提示字的結構和意義,線索二提示字中各部件的意思。
    設計意圖:課標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學習之外,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這樣邊找線索邊探究,就使得學生的認知不斷得到完善與升華。
    四、聯(lián)系生活,隨文識字
    1.識記“喜”“歡”。
    (1)學生說說喜歡什么。認讀“喜歡”一詞。
    (2)欣賞“喜”在生活中出現(xiàn)的圖片。發(fā)現(xiàn)“喜”字的作代表了一種美好的心情,一份美好的祝愿。
    (3)聯(lián)系字源,講解字形:人們一高興,常常會咧開嘴笑,有些時候還會敲起鑼鼓來慶祝呢!“喜”字就是由這兩部分組成的。
    (4)識記“歡”字,并組詞。
    2.識記“怕”字。讓學生說說自己怕什么?發(fā)現(xiàn)豎心旁的表意作用。
    設計意圖:“喜”是一個會意字,通過字形的演變,幫助學生識記字形。另外,學生常常能在生活中見到“紅雙喜”,所以借助圖片,聯(lián)系生活,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音、形、義”之間的聯(lián)系。
    五、復習鞏固,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卡片。
    2.書寫:左、右。請學生仔細觀察字形,發(fā)現(xiàn)異同,說說書寫要點。
    3.創(chuàng)設在元宵節(jié)上猜謎的情境,鞏固字詞。
    (1)看圖猜詞語。
    (2)猜字謎。如,雙木不成林一一相。
    設計意圖:用“猜字謎”的方法復現(xiàn)本課生字,不僅能增加趣味性,同時能再次強化學生對字形的記憶。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 語文老師工作計劃 |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